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340920      Online Users : 49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04653


    Title: 中華民國政治符號之研究
    Authors: 陳恒明
    Contributors: 陳水逢
    陳恒明
    Date: 1985
    Issue Date: 2016-12-07 15:17:07 (UTC+8)
    Abstract: 論文提要
    政治符號 (Political symbol ) 是一種使用政治力量的工具。探討中華民國政治符號可以了解象徵的內涵、傳播過程、及其力量的展現。
    本論文共約二十三萬字,分為五章,內容大略如下:
    第一章:緒論。分三節,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架構與範疇、研究方法。
    第二章:政治符號之分析。分三節;第一節:政治符號的內涵,包括對符號釋義、符號之辨、符號內容之探討;第二節:運作--政治傳播,包括對政治傳播意涵、政治社會化、政治語文符號傳播與政治非語文符號的分析了解;第三節:影響作用與功能論,分析歸納出政治符號的影響作用 (效果) 與政治符號的功能論之探討。
    第三章:中華民國政治符號之內涵。分三節;第一節:立國正統的符號,包括法統與道統,並分析其象徵之形成與意義;第二節:立國正名的符號,包括國號、國旗、國歌、國花,並分析其象徵之形成與意義;第三節:立國基礎符號--三民主義符號體系,分析象徵之形成,與符號體系所包含的內容。
    第四章:中華民國政治符號之運作--傳播。分三節;第一節:對政治符號傳播程序之剖析的探討,以自己建立之傳播程序架構分項說明;第二節:中國政治社會的符號現象,主要有兩大現象可討論說明,一項是了解從傳統到現代--符號的轉型現象,另一項是了解現代化運動的象徵現象。第三節:分析國民革命運動的符號傳播,依據自己建立架構按時間先後程序分三個時期來討論。
    第五章:結論。就研究結果,歸納出幾個政治符號特性,及對我們中國人的心理作用力量。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架構與範圍2
    第三節 研究方法5
    第二章 政治符號之分析9
    第一節 政治符號的內涵9
    第一項 符號釋義9
    第二項 符號之辨13
    第三項 內容指涉15
    第二節 運作--政治傳播20
    第一項 意涵20
    第二項 政治社會化的重要性24
    第三項 政治語文符號傳播28
    第四項 政治非語文符號傳播32
    第三節 影響作用與功能論35
    第一項 影響作用36
    第二項 功能論41
    第三章 中華民國政治符號的內涵73
    第一節 立國正統的符號73
    第一項 正統--法統73
    第二項 道統84
    第二節 立國正名的符號92
    第一項 國號92
    第二項 國旗95
    第三項 國歌98
    第四項 國花102
    第三節 立國基礎符號--三民主義符號體系104
    第一項 象徵之形成105
    第二項 符號體系的內容114
    第四章 中華民國政治符號之運作--傳播145
    第一節 政治符號傳播程序之剖析145
    第一項 傳播者的分析145
    第二項 傳播媒介與對象之分析152
    第三項 傳播進行方式--政治說服之分析159
    第四項 傳播內容與效果之分析163
    第二節 中國政治社會的符號現象164
    第一項 從傳統到現代--符號的轉型164
    第一項 現代化運動的象徵168
    第三節 國民革命運動的符號傳播175
    第一項 國民革命第一期176
    第二項 國民革命第二期182
    第三項 國民革命第三期188
    第五章 結論207
    參考書目 211
    Reference: 一、中文資料
    (一)書籍論文
    1.國父全集,一〜六集,再版,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民國七〇年。
    2.先總統 蔣公嘉言總輯,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民國七〇年。
    3.總裁有關三民主義之著述與演講,台北:中央組織工作會印行,日期不詳。
    4.蔣總統集,第一册,台初版,台北:國防研究院,民國四十九年。
    5.中國國民黨八十年大事年表,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民國六十三年。
    6.中央考核紀律委員會主編,從現代政治思潮看政黨政治的運作,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二年
    7.方蘭生,傳播原理,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8.田永正譯,Robert Murphy著,大眾傳播與人際關係,台北:輔仁大學文學院大眾傳播系,民國六十八年。
    9.王洪鈞,大眾傳播與現代社會(上册),台北:新聞記者公會,民國六十四年。
    10.王更生,我們的國名,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〇年。
    11.王更生:我們的國旗,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〇年。
    12.王更生,我們的國歌,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〇年。
    13.王更生,我們的國徽與國花,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〇年。
    14.王修誥,國父與群眾戰,台北,政工幹校,民國五十四年。
    15.王爾敏,近代中國思想史論,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16.王章陵,中國大陸社會的變遷,再版,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17.王夫之:讀通鑑論,(點校本),台北縣:漢京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18.白秀雄等著,現代社會學,四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19.四書讀本,台北,名山出版社,日期不詳。
    20.史記,(許東方校訂),再版,台北:宏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21.吳裕益,我國兒童及青少年認知的發展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學校教育研究所,民國七〇年五月。
    22.李恩涵、張朋園等著,近代中國--知識份子與自強運動,再版,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23.李仲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24.李瑞騰主編,梅花 • 中國的象徵,台北:蓬萊出版社,民國七〇年。
    25.任卓宣,道統新論,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六〇年。
    26.李亦園,文化人類學選讀,修訂三版,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27.李茂政,傳播學通論,增訂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28.李光平,政治共識與政治穩定,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29.李美枝,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
    30.李瞻,世界新聞史,四版,台北:國立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
    31.李守孔編著,國民革命史,再版,台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民國六十九年。
    32.李樹青,蛻變中的中國社會,再版,台北:九思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33.杜奎英,中國歷代政治符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民國四十七年。
    34.杜奎英等著,中國歷代政治論,三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
    35.吳疏潭,中華民國傳播事業的回顧與前瞻,台北:空中雜誌社,民國七〇年。
    36.吳曾祺編,古今文鈔,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九年。
    37.吳旭初、杜師業譯,G. LeBon著,群眾心理學,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出版日期不詳。
    38.吳庚,民權主義政治權威合法性之研究,三民主義方法研討會論文,民國七十二年十二月十八日。
    39.吳俊湘,經濟政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〇年。
    40.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再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41.江炳倫,政治學論叢,台北:自印本,民國六十二年。
    42.江炳倫,政治學論叢讀篇,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六十五年。
    43.我們的黨旗和國旗,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五十三年。
    44.宋璽編,中國國民黨政綱政策的演進,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45.宋明順譯,大宮錄郎著,社會心理學,八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
    46.何秀煌,記號學導論,台北:大林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47.金耀基,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台北:言心出版社,民國六十六年。
    48.金耀基等著,中國現代化的動向,台北:勁草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四年。
    49.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增訂九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50.金耀基,中國民主之困局與發展,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51.周世輔編著,革命建國的政綱政策,再版,台北:陽明出版社,民國四十七年。
    52.周世輔,國父思想新論,三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〇年。
    53.周世輔,三民主義要義,十版,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54.周策縱等著,五四與中國,六版,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55.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民族主義,三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林桂圃主編,三民主義統一中國論集,增訂再版,台北:東方文物出版社,民國七〇年。
    56.林治平,中國歷代大政治家與大英雄,台北:作者自己,民國四十九年。
    57.沈君山主編,社會科學概論,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58.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第一册,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五十九年。
    59.易君博,政治學論文集:理論與方法,台北:台灣省教育會,民國六十四年。
    60.余也魯,門內門外,香港:海天書樓,一九八〇年。
    61.馬起華,政治心理學,五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〇年。
    62.馬起華,三民主義政治學,再版: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〇年。
    63.馬起華,政治社會學,台初版,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〇年。
    64.馬起華,政治理論 (政治學第二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六年。
    65.馬起華,政治行為 (政治學第四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66.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第七十六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
    67.秦孝儀主編,革命文獻,第七十九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八年。
    68.秦孝儀主編,實施憲政〔總裁實踐 總理遺志史錄(四)〕,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六年。
    69.奏汝炎、劉秋木著,社會心理學,台北:台灣書店,民國六〇年。
    70.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八年。
    71.徐復觀等著,知識份子與中國,三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72.徐道鄰,語意學概要,三版,香港:友聯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73.孫治民,國父的政黨理論,台北:黎明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74.孫鎮東,國旗國歌國花史話,台北:張慶煌,民國七〇年。
    75.唐學斌,社會學(理論與實際),增訂六版,台北:金鼎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76.唐元瑛譯,John W. Kinch著,社會心理學,再版,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77.胡秋原,古代中國文化與中國知識份子,上册,台四版,台北縣:學術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78.胡一貫,革命傳統的宏揚,台北:陽明山莊,民國七十二年。
    79.孫本文,社會心理學。上册,台一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四十五年。
    80.高桂足等七人編,心理學名詞彙編,台北:文景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81.耿雲卿,憲法與法理論叢,上册,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七十三年。
    82.殷海光,中國文化的展望,下册,台北:活泉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83.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台一版,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84.黃俊傑主編,中國文化新論:思想篇一、二兩册,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85.黃國彥、李良哲、黃世琤等三人編,心理學,上册,二版,台北:中華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86.黃國彥、李良哲、黃世琤等三人編,心理學,下册,台北:中華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87.黃鎮荃編著,中華民國憲法概要,修訂版,台北:曉園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88.黃明德等七人譯,S. Hormell主編,傳播學文叢,台北:台南神學院、民國五十九年。
    89.張玉法:先秦時代的傳播活動及其對文化與政治的影響,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民國五十五年。
    90.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 (五四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〇年。
    91.張玉法,中國現代史,上下兩册,五版,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92.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三版,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93.張金鑑,動態政治學,台北:七友出版傳播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六年。
    94.張國珽,社會心理學,台北:作者自己,民國六〇年。
    95.張劍寒等著,動態政治,三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
    96.張春興、楊國樞著,心理學。三版,台北:三華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97.張思恒,廣播電視社會學,台北:光啓文教出版社,民國五十七年。
    98.張承漢譯,Albert R. O` Hara著,社會心理學,增訂三版,台北:台灣開明書店,民國六〇年。
    99.張東孫,理性與民主,台北:廬山出版社,民國六十三年。
    100.張其昀,黨史概要,再版,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八年。
    101.張其昀,中華民國史綱,第三册,再版,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民國四十四年。
    102.祝振華,傳播與公共關係,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103.祝振華譯,D .Mulgrave W. Gilman & W. Pronovost著,說話的藝術與技術,台北:政工幹校,民國四十九年。
    104.祝基瀅,政治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105.祝基瀅,傳播制度與社會制度,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
    106.祝基瀅,大眾傳播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二年。
    107.祝嘉祥,國父群眾戰之理論與實踐,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民國六十七年。
    108.習賢德,孫中山先生與革命思想的傳播,台北:文展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109.馮自由,革命逸史,第一集,台三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
    110.曹伯一,中國現代史綱--近代中國締造均富社會之奮鬥歷程,台北:國立政大東亞研究所,民國六十六年。
    111.曹興仁,中華民國憲法要略,台北:科教圖書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
    112.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一輯(總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113.涂序瑄譯,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權力論,七版,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114.崔書琴,三民主義新論,修訂三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四十四年。
    115.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一册,社會學,三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
    116.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三册,政治學,四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
    117.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九册,心理學,四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二年。
    118.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十册,人類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〇年。
    119.彭懷恩,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120.彭懷恩、朱雲漢主編,中國現代化的歷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九年。
    121.彭爾翀譯,Lester D • & Alice Crow選編,普通心理學論叢,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四十九年。
    122.彭堅汶,國父建國三程序之研究,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七年。
    123.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香港:集成圖書公司,一九六三年。
    124.梁懷茂,社會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125.曾虛白,中國新聞史,四版,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
    126.單繩武,理則學,修正四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127.章學誠,文史通義,再版,上海:世界書局,民國二十五年。
    128.荊知仁,憲法變遷與憲政成長,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〇年。
    129.彭芸,傳播與政治說服,主義與傳播學術研討會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130.楊孝濚,傳播社會學,二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
    131.楊孝濚,三民主義之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一年。
    132.楊國樞等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五版,台北:台灣東華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133.路君約等著,心理學,六版,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民國六十五年。
    134.詩詞欣賞,台北:同光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135.莊文樺,競選縱橫談,彰化:現代潮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136.趙天儀,美學與語言,三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137.趙令揚,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香港:學津出版社,一九七六年。
    138.趙永茂,台灣地方派系與地方建設之關係,高雄:德馨室出版社,民國六十七年。
    139.程光裕主編,中國現代史,再版,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十四年。
    140.郭軒盈譯,Desmond Morris著,觀人術,三版,台北:好時年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
    141.臺大政治研究所主編,民權主義與政治建設,台北:正中書局,民國七〇年。
    142.熊祥林,心理學導論,上册,台北:作者自己,民國六十八年。
    143.華力進,政治學,三版,台北:經世書局,民國七〇年。
    144.劉建順,新聞學,再版,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145.劉述先譯,Ernst Cassier原著,論人,台北:文星書店,民國四十八年。
    146.劉昌樹,國父革命運動之宣傳演進,台北:文景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
    147.劉秋岳譯,西村勝彥著,大眾傳播學導引,再版,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148.劉心皇主編,中華民國行憲卅年,台北:中華民國三十年紀念大會籌備委員會,民國六十六年。
    149.劉昌樹,先總統蔣公大眾傳播思想之研究,台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九年
    150.漢書(補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四年。
    151.關雲譯,Stuaht Chase著,語言的暴力,台北:三山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
    152.歐陽修全集,台北:世界書局,出版日期不詳。
    153.董翔飛,中國憲法與政府,增修訂十一版,台北:作者自己,民國七十一年。
    154.劉慶瑞:中華民國憲法要義,九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四年。
    155.陳世團,政治號召設計與表達之研究,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校,民國七十二年六月。
    156.陳秉璋著,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
    157.陳文俊,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台北:資訊教育推廣中心基金會,民國七十二年。
    158.陳國弘,中華民國國歌史,台中:作者自己,民國五十二年。
    159.陳立夫等合著,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九年。
    160.陳嘉獻,國父思想,二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161.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
    162.陳士傑譯,Maurice William著,社會史觀,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四十七年。
    163.賴光臨,中國新聞傳播史,再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164.賴光臨,七十年中國報業史,台北:中央日報社,民國七〇年。
    165.陸民仁主編,台灣經濟發展總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四年。
    166.陶紹堯,國父思想體系,台北,曉園出版社,民國七〇年。
    167.朱岑樓,社會學,四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四年。
    168.漆敬堯,新聞學,二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
    169.春秋之筆照耀千秋,台北:中央文化工作會,民國七〇年。
    170.蔡文輝,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
    171.蔡文輝,社會變遷,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一年。
    172.謝松濤,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華岡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四年。
    173.鍾鳳鳴,心戰戰法研究,台三版,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〇年。
    174.漆敬堯,新聞學,二版,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
    175.戴季陶,孫文主義之哲學的基礎,台北:帕米爾書店,民國四十一年。
    176.戴華山,語意學,四版,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七十一年。
    177.蔣廷黻,中國近代史大綱,台北:啓明書局,民國四十八年。
    178.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四年。
    179.魏紹徵,宣傳技術之研究,台北:中央委員會第四組印,民國四十五年。
    180.魏汝霖,中國現代史,修訂再版,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〇年。
    181.蕭公權等著,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社會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民國六十九。
    182.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六版,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六年。
    183.鄧海珠譯,S. T. Hayakawa著,語言與人生(Language in Though and Action),七版,台北:遠流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
    184.鄭貞銘,大眾傳播學理,四版,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民國七十一年。
    185.鄭貞銘,新聞學與大眾傳播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七年。
    186.鄭瑞澤,社會心理學,台北:中國行為科學社,民國六十九年。
    187.龍冠海,社會學,七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五年。
    188.羅志淵,中國憲法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五十六年。
    189.羅志淵編,中國憲法與政府,台二版,台北:國立編譯館,民國六十六年。
    190.羅家倫主編,黃季陸增訂,國父年譜,上册,增訂版,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民國五十八年。
    191.薛光前主編,艱苦建國的十年,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六〇年。
    192.蘇薌雨,心理學新論,再版,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六十七年。
    193.薩孟武,中國憲法新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三年。
    194.薩孟武,水滸傳與中國社會,四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〇年
    195.薩孟武,西遊記與中國古代政治,三版,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〇年。
    (二)報章雜誌期刊
    1.丁迪,「國父繼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思想的研究」,革命思想,第二十五卷第六期,民國五十七年十二月。
    2.王爾敏,「『中國』名稱溯源及其近代詮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五卷,第八期,民國六十一年八月。
    3.王仲厚,「中華國名考」,人生雜誌,第二十八卷,第十一期,民國五十三年十月。
    4.石永貴,「傳播類型及其理論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六集,台北:國立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五十九年。
    5.「共匪民兵之研究與心戰對策」,匪情專題研究彙編,第一集,台北:國防部總政治部,民國四十九年。
    6.李抱忱,「也談國歌」,傳記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一年八月。
    7.吳相湘,「有關卿雲歌三種權威性的資料」,傳記文學,第二十卷,第六期,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8.吳經熊,「日新又新的中國國民黨與中國現代化」,中國國民黨與中國現代化,再版,台北:中央月刊社,民國七十一年。
    9.呂亞力,「政治團結與社會融合的基礎」,中央月刊,第十二卷,第一期,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
    10.周開慶,「談卿雲歌」,傳記文學,第二十卷,第六期,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11.周開慶,「談國歌」,傳記文學,第二十卷,第五期,民國六十一年五月。
    12.屈萬里,「仁字涵義之史的觀察」,書傭論學集,台北:開明書局,民國五十八年。
    13.馬起華,「政治符號之研究」,政治評論,第十三卷,第十期,民國五十四年一月。
    14.馬起華,「政治符號與知覺的認同」,民主評論,第十五卷,第五期,民國五十三年三月。
    15.胡一貫,「法統、道統、心統」,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之必然性,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印,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16.社論:「建設共識首在維護憲政法統」,革命思想,第五十四卷第四期,民國七十二四月。
    17.趙愛卿,「日片介紹:砂之器」,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第九版。
    18.孫正豐,「孫中山先生之社會互助論」,中華學報,第六卷,第二期,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19.袁頌西,「兒童與政治:台北市國小兒童政治態度之研究」,政治學報,第一期,民國六十五年九月。
    20.袁頌西譯,「論憲政成功之條件」,憲政思潮,第七期,民國五十八年七月。
    21.祝基瀅,「語言符號與政治」,新聞學研究,第二十九集,台北:國立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
    22.浦薛鳳,政治權力之構成與保持,國立政治大學三十週年紀念論文集,民國四十六年。
    23.黃輝珍,「憲法是溝通與共識的基本準則」,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一年十二月八日,第二版。
    24.馬星野,「大眾傳播對人類生活之重大影響」,新聞學研究,第二十八集,台北:國立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七〇年。
    25.許介鱗譯,「權力欲望和政治參與」,憲政思潮,第十九期,民國六十一年七月。
    26.高明、周向,「春秋研究」,孔孟月刊,第十九卷,第十一期,民國七〇年七月。
    27.徐文珊,「中華民族起源與名稱考」,革命思想,第二十卷,第一期,民國五十五年一月。
    28.馮自由,「興中會組織史」,中國開國五十年文獻專刊--革命之倡導與黨的建立,台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民國五十三年十一月。
    29.黃紹祖,「中華民國正義」,國立編譯館刊,第三卷,第一期,民國六十三年三月。
    30.賀凌虛譯,Bertram M. Gross著,「政治過程」,憲政思潮,第二十七期,民國六十三年七月。
    31.莊錦農節譯,H. D. Lasswell 著。「政治、人格與文化--美國個案研究」,憲政思潮,第三〇三期,民國六十五年一月。
    32.劉善棟,「國歌與國旗歌的說明」,新知識雜誌,第一二四期,民國六十七年一月。
    33.劉己達,「國歌作曲家程懋筠」,傳記文學,第二十卷,第六期,民國六十一年六月。
    34.劉師舜,「關於中華民國國歌的回憶」,傳記文學,第二十卷,第四期,民國六十一年四月。
    35.劉程遠,「中華民國之定名」,革命思想,第二十七卷,第四期,民國五十八年十月。
    36.賴淑珍譯,Peter C. Sederberg著,「衝突和衝突的管理」,憲政思潮,第四十九期,民國六十九年三月。
    37.賴暋,「國史的統緒問題」,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台北縣: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六十八年。
    38.陳大絡,「我國國歌的種類」,傳記文學,第二十一卷,第二期,民國六十一年八月。
    39.劉岱曦,「國號銓釋考」,建設雜誌,第四卷,第三期,民國四十四年八月。
    40.陳世敏,「大眾傳播媒介的成長:理論與假設考驗」,新聞學研究,第二十九集,台北:國立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
    41.陳德禹,「論政治衝突」,憲政思潮,第四十九期,民國四十九年三月。
    42.陳文俊節譯,Myron Weiner著,「政治參與:政治過程的危機」,憲政思潮,第十九期,民國六十一年七月。
    43.蔣夢麟,「從日常生活經驗談三民主義」,革命先烈闡揚 國父思想論文集,第一册,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五十四年。
    44.蔣夢麟,「基督教與我國信仰問題」,新生報,民國四十七年四月五、六日。
    45.潘家慶,「記號、號號、語文及其意義」,新聞學人,台北:國立政大新聞系,民國六十九年一月。
    46.羅燦煐,「傳播與社會」,新聞學研究,第二十九集,台北:國立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七十一年
    47.羅光,「道統與法統」,中華文化復興論叢,第六集,台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民國六十三年。
    48.鄭自隆譯,Alfred G. Smith著,「傳播與文化」,新聞學研究,第十三集,台北:國立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六十三年。
    49.鄭振煌,「開發中國家的傳播與改變」,新聞學研究,第十二集,台北:國立政大新聞研究所,民國六十二年。
    二、英文資料
    (一)書籍
    1. Allport, C. W. & Vernon P. E., Studies in Expressive Movement, New York: Macmillan, 1933.
    2. Argyle, M., Bodily Communication, London: Menthuen Co., 1975.
    3. Almond, G. A. & Coleman, J. S. (eds.), The Politics of the Developing Area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0.
    4. Almond, G. A. & Powell, C. Bingham Jr., Comparative Politics: A Developmental Approach,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6.
    5. Bell, David V. J., Power, Influence and Author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5.
    6. Birdwhistell, R., Kinesics and Context, Philadelphia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1970.
    7. Bentley, Arthur , Relativity in Man and Society, New York: G. P. Putham`s Sons, 1926.
    8. Bendix, Reinhard (ed.), State and Society: A Reader in Comparative Political Sociology, Boston: Little, Brown, 1968.
    9. Burke, Kenneth , A Rhetoric of Motives, Berkely, Calif: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9.
    10. Cantril, H. and Apport, G. W., The Psychology of Radio, New York: Arno Press, 1971.
    11. Dawson, Richard E., and Prewitt, Kenneth,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9.
    12. Davison, W. Phillips. Boylan, James & Yu, Frederick T. C., Mass Media: System Effects, New York: Praeger, 1977.
    13. Easton, David., A Systems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1967.
    14. Easton, David and Dennis, Jack ,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ew York: McGraw-Hill, 1969.
    15. Eisenberg Abne M. & Smith, Ralph R. Jr., Noverbal Communication , New York: The Bobbs-Merrill Company, Inc., 1971.
    16. Edelman, Murray, The Symbolic use of Politic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4.
    17. Edelman , Murray, Politics as Symbolic Action. Chicago: Markham Publishing Co., 1971.
    18. Emery, Edwin, Ault, Phillip H. and Agee, Warrem K., Introduction to Mass Communication, 2nd, New York: Doed, Medd & Company, Inc., 1965.
    19. Eisenstadt, S. N., Modernization: Protest & Change,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66.
    20. Friedrich, Carl J., Man and His Government, New York: McGraw-Hill, 1963.
    21. Fotheringham, Wallace C., Perspectives in Persuasion, Boston: Allyn & Bacon, 1966.
    22. Hobbes, Thomas, Leviathan, New York: E. P. Dutton & Company, Inc., 1950.
    23. Hyman, Herbert H.,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9.
    24. Horton, P. B. and Hunt, C. L., Sociology, 4ed., 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y, 1976.
    25.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9.
    26. Jase, M. (ed.), Changing Japanese Attitudes Toward Modernization, Princeton, 1965.
    27. Kolter, Philip, Principles of Marketing,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 Inc., 1980.
    28. Lee, Alfred M. (ed.) , New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 of Sociology, New York: Barnes & Bros, 1956.
    29. Lipset, Seymour M.,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Anchor Books, 1963.
    30. Lasswell, Harold D. and Kaplan, Abraham, Power and Society-A Frame 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3.
    31. Lasswell, Harold D.,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Communication in Society,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65.
    32. Lasswell Harold D., World Politics and Personal Sincerity, New York: McGraw-Hill, 1935.
    33. Lasswell, Harold D., World Politics and Personal Insecuri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5.
    34. Lasswell, Harold D.,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Behavior-An Empirical Approach,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td., 1949.
    35. Lerner, D., The Passing of Traditional Societ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8.
    36. Levy, M., Family Revolution in Modem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49.
    37. Langer, Susanne K., Philosophy in a New Key, New York: The New American Liberary, 1948.
    38. Leonard, Henry S., Principle of Right Reason, New York: Henry Holt & Company, 1957.
    39. Langton, Kenneth P.,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40. Merriam, Charles E., Political Power-Its Composition and Insidence, New York and London: Whittlosey House MeGrow-Hill Book Company, Inc., 1934.
    41. Merriam, Charles E., Systematic Politic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47.
    42. Merrill, John C. and Lowenstein, Ralph L., Media, Message and Man: New Perspective in Communication, New York: David Makay, 1971.
    43. Madge, John, The Origins of Scientific Sociology,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2.
    44. Mehrabian, Albert, "Communication Without Words", in Civikly, Jean M. (ed.), Messages,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74.
    45. MacIver, R. M. The Web of Government,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55.
    46. Mortensen, Sereno C., (ed.), Foundations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0.
    47. Magaret, Conway M. and Feigert Frank B. (ed.), Political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2n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Inc., 1976.
    48. Nimmo Dan and Sanders`, Keith R.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Sage Publications, Inc., 1981.
    49. Newcomb, T. M. Turner R. H. & Converse, P. E., Social Psychology: A Study of Human Interaction, New York: Rinehart & Winston, 1965.
    50. Nixon, Raymond B. (ed.), Reading for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Minneapolis, Minnesota: School of T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966.
    51. Nimmo, Da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Public Opinion in America, Santa Monica, Calif: Goodyear Publisher Co., 1978.
    52. Ogden, C. K. and Richards, I. A., The Meaning of meaning,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nc., 1923.
    53. Partridge, P. H., Consent and Consensus: Key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台北:文景書局影印本,民國六十三年。
    54. Pool, Ithiel de Sola, Symbols of Democracy,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6.
    55. Peel, R. V. and Roucek, J. S.,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 chapⅢ, Loewenstein, The Influence of Symbols of Politics,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 1946.
    56. Prey, Frederick W., "Commun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Pool Sola de Ithiel and Shramm W. (ed.), Handbook of Communication , Chicago: 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 1973.
    57. Pye Lucian W., Communication ari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58. Ruesch, Jurgen, "Noverbal Language", in Cathart, Robert and Samovar, Larry (eds.), Small Group Communication, Dubugue: Brown, 1970.
    59. Rouck and others (eds.),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Part Ⅱ. chap 15, Anderson, Totton J., Power and Its Manipulation ,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Co., 1954.
    60. Rosenberg, Milton J.,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Components of Attitudes", in Rosenberg, Milton J. et al., Attitude Organization and Chang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0.
    61. Rich, Andrea L., Interracial Communic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1974.
    62. Rather, Joseph , ed., Intelligence in the Modern World: John Dewey`s Philosogy,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39.
    63. Robinson, W. P., Language and Social Behavior, Baltimore: Penguin Books, 1972.
    64. Ranney , Austin, Governing: Abrief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1971.
    65. Schutz, W. C., A Three-Dimensional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Behavior, Holt, 1960.
    66. Smith, Mary John, Persuasion and Human Action,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67. Schramm, Wilbur, The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55.
    68. Sullvan, Harry Stack, The Interpersonal. Theory of Psychiatry, New York: W.W. Nortion Co., 1953.
    69. Tead, O, The Art of Leadership, New York: McGraw-Hill, 1951.
    70. Tullis, F. LaMond, Politics and Social Change in Third World Countries, John Wiley & Sons, Inc., 1973.
    71. Vorys, Karl Von, "Use and Misuse of Development Theory", in Charles, James C. (ed.),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67.
    72. Vaegelin, Eric, The New Science of Politic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4.
    73. Wilson, Richard, Learning to be Chinese: Th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Taiwan, Cambridge, Mass: The M. I. T. Press, 1970.
    74. Weber, Max,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Trans) . by Henderson, A. M. and Parsons, Takott,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7.
    75. Weber, Max, Economy and Society. New York: Bedminster Press, 1968.
    76. Waldo, W.,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aris: UNESCO, 1956.
    (二)期刊
    1. Deutsch, F. "Analysis of Bodily Posture" in Psychoanalytic Quarterly Vol. 43, 1974.
    2. Easton, David and Dennis, Jack, "The Child`s Image of Government", The Annals, Vol. 361, September, 1965.
    3. Stogdill, R. M., "Person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Leadership: A Survey of the Literature", in Journal of Psychology 25, Jan. 1948.
    4. Wilson, Richard W., "A Comparaison of Political Attitude of Taiwanese Children and Mainlander Children on Taiwan," Asian Survey, Vol. 8, Dec. 1968.
    Relation: 國立政治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碩士
    7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1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