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095981      Online Users : 85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8424


    Title: 大眾傳播媒介的使用與滿足問題研究
    Authors: 楊惠娥
    Keywords: 功能研究;自我報告;使用與滿足;動機取向;說服性傳播
    Date: 1978-05
    Issue Date: 2018-07-06 11:22:34 (UTC+8)
    Abstract: 過去有關傳播過程與效果的研究,集中在說服性傳播對閱聽人選舉或購物行為上態度改變的效果,而「使用與滿足」的研究,則是從需求與滿足的角度來探討大眾媒介對人的意義,認為閱聽人不是全然被動的接受訊息,而是根據個人的預存立場,對傳播訊息做主動的選擇性暴露、理解與記憶。「使用與滿足」的研究路徑也將過去「人的傳播行為」由獨立變項轉變為依變項。

    同時,使用與滿足的研究也是「功能的研究」(functional approach),意即研究一個系統如何用來作為調整與適應的行為結果;藉由探討個人如何使用媒介與獲得什麼滿足,來了解大眾傳播媒介對個人所發揮的功能。

    使用與滿足研究的發展過程,可分為三個時期:(一)兒童期(一九四〇年代~一九五〇年代),此時期的研究主題是某一特定節目內容或媒介所具有的功能;(二)青春期(一九六〇年代),此時研究重點在於媒介暴露型態與個人屬性間的關聯;(三)成熟期(一九七〇年代),此時其確立了使用與滿足的研究邏輯步驟,即是以需求為出發點,探索人如何被媒介滿足,或是以滿足為出發點,回溯去建構心理或社會需求,此兩種研究路徑。

    除了使用與滿足的研究發展歷程外,本文也整理了Katz所提出的五種使用與滿足的基本假設,以及在諸多使用與滿足的研究結果中,由McGuire所分類出的十六種動機取向,

    但使用與滿足的研究方式,也引來一些質疑,有人認為強調媒介使用是動機性的行為,是個錯誤的前提,每個人的媒介暴露應是依不同情境所決定的;另外,使用與滿足的研究在資料取得的方法上,大多依賴閱聽人的自我報告,但人不一定能了解自己的需求與意識到滿足的來源,因此,在研究效度上會產生問題。同時,大眾媒介也並非滿足人類需求的唯一來源,也難以判斷閱聽人的需求是如何傳達給傳播者,造成難以判定是需求先出現或是媒介內容的供應先出現。以上都是此研究方法所值得思考的問題。
    Relation: 新聞學研究, 21, 177-196
    Data Type: article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研究 TSSCI] 期刊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1-177-196.pdf1077KbAdobe PDF214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