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119768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093921      Online Users : 8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19768


    Title: 民進黨的國家主權論述:台灣政治發展為基礎的歷史考察(1986-2000)
    The DPP’s discourse on national sovereignty: a histo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aiwan’s political development (1986-2000)
    Authors: 陳觀佑
    Chen, Kuan-Yu
    Contributors: 陳儀深
    Chen, Yi-Shen
    陳觀佑
    Chen, Kuan-Yu
    Keywords: 民進黨
    國家主權
    政治發展
    Date: 2018
    Issue Date: 2018-08-29 15:57:03 (UTC+8)
    Abstract: 1986年民主進步黨(以下簡稱民進黨)正式成立,除了概括承受過去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爭奪「正統中國」代表權的過往歷史,同時肩負了提出新國家主權論述的責任,在其擬定的「黨綱」草案當中指出,「台灣前途應由台灣全體住民決定」,反對中國國民黨長期聲稱的「一個中國」論述。
    本文假設,台灣的國家主權定位在政治發展的過程中呈現一動態性的變動狀態,自由化與民主化的變革,漸次翻新了客觀環境上的國家主權樣貌,進而影響主觀上民進黨國家主權論述之產出。
    民進黨國家主權論述的組建過程,乃隨著解嚴後台灣政治發展與民主轉型的歷史脈絡而行,本文將依照1986年至2000年台灣在歷經蔣經國與李登輝兩位領導者統治下展開的「政治自由化」、「體制民主化」以及「中華民國台灣化」三段政治發展歷程作為核心軸線,探討民進黨不同歷史階段國家主權論述的產出背景以及與執政當局政治決策所產生的交互作用。
    1986年至2000年位居在野的這15年之間,民進黨內針對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以及中華民國的主權定位關係,歷經討論、衝突、妥協、產出到定型。本文認為民進黨的國家主權論述大抵呈現1986-1991「住民自決」、1991-1999「論述轉型」以及1999至今「務實獨立」三個階段的發展形貌。
    從2000年民進黨首次取得中央執政權至今,國家主權的論述根基未再出現大幅度地變動,「以主權獨立來鞏固民主、以民主體制彰顯主權獨立」成為民進黨在台灣邁入民主鞏固的政治發展階段最重要的主權論述策略。大體而言,隨1986至2000年台灣政治發展與民主轉型的動態性變革中,民進黨已逐漸形成國家主權論述的一套路徑依賴。
    Reference: 中文書目

    一、 檔案、回憶錄、史料文件

    「陳誠電俞濟時轉蔣中正」(1949年6月12日),〈對美關係(五)〉,特交文電─領袖事功─革命外交,《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90103-00006-149。
    「蔣中正電李宗仁」(1949年6月18日),〈事略稿本—民國三十八年六月〉,文物圖書─稿本(一),《蔣中正總統文物》,國史館藏,典藏號:002-060100-00253-018。
    〈林濁水先生訪問記錄〉,收於陳儀深主訪,2013,《從建黨到執政》。台北:玉山社。頁160-185。
    〈姚嘉文先生訪問記錄〉,2013,收於陳儀深主訪,《從建黨到執政》。台北: 玉山社。頁216-251。
    〈總統五二0就職演說〉,2000。收於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頁6-7。
    〈總統跨世紀談話〉,2002,收於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頁23-24。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1998,《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研討會》。台北:民進黨。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秘書處編印,1993,《民主進步黨黨章、黨綱》。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編印,1998,《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民主進步黨中國事務部編印,2001,《民主進步黨兩岸政策重要文件彙編》。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民主進步黨政策白皮書編纂工作小組編印,1993,《政策白皮書〈綱領篇〉》。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
    民進黨中央黨部選舉對策委員會,1995,《給台灣一個機會》。台北:前衛出版社。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1994,《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2003,《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李登輝受訪、鄒景雯紀錄,2001,《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台北:印刻出版。
    周琇環、陳世宏編註,2000,《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二)-組黨運動》。台北:國史館。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編,2001,《辜汪會談與辜汪會晤》。台北:海基會。
    國史館印行,2000,《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一)》。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印行,2000,《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二)》。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印行,2001,《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上)》。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印行,2001,《台灣主權論述資料選編(下)》。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印行,2002,《台灣主權與一個中國論述大事記》。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李登輝口述歷史小組編註,2004,《見證台灣—蔣經國總統與我》。台北:國史館。
    國史館編,2000,《一個中國論述史料彙編史料文件(二)》。台北:國史館。
    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印,1993,《對「辜汪會談」綜合研究專輯》。台北:國防部軍情局。
    張炎憲主編,2008,《民主崛起-台灣民主化運動訪談錄2》。台北:國史館。
    陳世宏、張建隆等編註,2001,《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三)-從黨外助選團到黨外總部。台北:國史館。
    程玉鳳、李福鐘編註,2002,《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六)–國會改造》。台北:國史館。
    薛月順、曾品滄、許瑞浩等編註,2000,《戰後台灣民主運動史料彙編(一)–從戒嚴到解嚴》。台北:國史館。


    二、 專書

    Herschensohn, Bruce著,王泰澤、張喜久譯,2007,《台灣:恫嚇下的民主進展》。台北:前衛出版社。
    Huntington, Samuel P.著,劉軍寧譯,1994,《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出版社。
    Roy, Denny著,何振盛、杜嘉芬譯,2004,《台灣政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台灣教授協會主編,2008,《台灣國家定位論壇》。台北:前衛出版社。
    宋朝欽、何榮幸、張瑞昌,1993,《民進黨執政之路》。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李福鐘,2010,《國統會與李登輝大陸政策研究》。台北:五南出版社。
    李福鐘編撰,2008,《時代輪廓:嶄新與蛻變的歷程:國民大會修憲》。台北: 檔案管理局。
    李瓊月,1995,《台灣醫界大師—李鎮源》。台北:玉山社。
    林水吉,1998,《憲政改革與民主化》。台北:揚智文化出版。
    林濁水,1991,《國家的構圖》。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濁水,1991,《統治神話的終結》。台北:前衛出版社。
    林濁水,1991,《路是這樣走出來的》。台北:前衛出版社。
    邱國禎、陳銘城,1990,《李應元的挑戰》。台北:前衛出版社。
    姚嘉文,1988,《民主自決救台灣》。台北:生活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施正鋒編,1995,《台灣憲政主義》。台北:前衛出版社。
    柳金財,1998,《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出版社。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
    若林正丈著、洪郁如、陳培豐等譯,2014,《戰後台灣政治史─中華民國台灣化的歷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張京育主編,1992,《中華民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張俊宏,1989,《到執政之路》。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台北:天下遠見出版。
    郭正亮,2001,《政治突圍》,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郭壽旺,2006,《華府智庫對美國台海兩岸政策制定之影響─對李登輝總統九五年訪美案例之研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陳志奇主編,1998,《台海兩岸關係實錄(1979-1997)(下冊)》。台北:國家建設文教基金會台海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陳佳宏,2006,《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
    陳牧民,2009,《國際安全理論—權力、主權與威脅》。台北:五南出版。
    陳芳明,1989,《在美麗島的旗幟下》。台北:前衛出版。
    陳芳明,1989,《在時代分合的路口》。台北:前衛出版。
    陳滄海,1999,《憲政改革與政治權力─九七憲改的例證》。台北:五南出版。
    彭明敏、黃昭堂,1995,《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台北:玉山社。
    彭懷恩,2008,《台灣政治變遷史》。台北:風雲論壇。
    童振源,2011,《台灣的中國戰略—從扈從到平衡》。台北:新銳文創。
    雲程,2007,《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上)》。汐止:憬藝企業。
    雲程,2007,《放眼國際:領土地位變遷與台灣(下)。汐止:憬藝企業。
    黃昭堂,2003,《台灣新生國家理論》。台北:財團法人現代文化基金會。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台北:時英出版社。
    翟思嘉,2016,《兩岸最前線:從海陸大戰到海陸休兵。台北。獨立作家。
    戴天昭,2005,《台灣法律地位的歷史考察》。台北:前衛出版社。
    薛化元編著,2006,《自由化 民主化—台灣通過民主憲政的道路》。台北:國立編譯館主編。

    三、 專書中的篇章

    吳叡人,1997,〈民主化的弔詭與兩難?對於台灣民族主義的再思考〉。收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出版。頁31-48。
    呂亞力,1992,〈台灣的反對黨:民進黨的發展〉,收於張京育主編,《中華民國民主化—制 度與影響》。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195-223。
    呂亞力,1998,〈政治自由化及民主化發展〉。收於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 《一九八九年台灣經驗全紀錄》。台北:中華徵信所。頁12-33。
    李丁讚,2009,〈民主社會如何可能?二十年台灣經驗的反省〉。收於思想編輯委員會主編,《民主社會如何可能》。台北:聯經出版。頁135-139。
    李永熾,1991,〈獨立運動與民主運動的相即關係〉,收於陳儀深主編,《邁向民主獨立之路》。台北:前衛出版。頁341-344。
    李永熾,1991,〈獨立運動與民主運動的相即關係〉,收於陳儀深主編,《邁向民主獨立之路》。台北:前衛出版。頁341-344。
    林佳龍,1999,〈比較兩岸的政體轉型-台灣民主化對中國的啟發〉。收於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頁 87-152。
    許宗力,2000,〈兩岸關係的法律定位-台灣的角度出發〉。收於黃昭元主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頁147-157。
    許宗力,2001,〈兩岸關係法律定位百年來的演變與最新發展—台灣的角度出發〉。收於國史館印行,《台灣主權論述論文集(下)》。台北:國史館。頁 552-561。
    許慶雄,2012,〈憲法制定權力與制憲、修憲—兼論建立憲法新秩序〉。收於許志雄、李明駿主編,《台灣制憲之路—邁向正常國家》。台北: 新台灣國策智庫。頁79-96。
    郭正亮,1997,〈選舉總路線下的民進黨〉。收於游盈隆主編,《民主鞏固或崩潰—台灣二十一世紀的挑戰》。台北:月旦出版。頁 204-222。
    陳忠信,1993,〈民進黨的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發展〉收於黃天中、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出版。頁125-139。
    陳儀深,1991,〈「台灣憲法草案」與「民主大憲章」的比較—兼對人民制憲會議的期待〉。收於陳儀深主編,《邁向民主獨立之路》。台北:前衛出版。頁182-186。
    陳儀深,1997,〈為總統制辯護〉。收於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修憲的教訓》。台北:桂冠圖書。頁162-163。
    黃昭元,2000,〈兩國論的憲法分析--憲法解釋的挑戰與突破〉。收於黃昭元主編,《兩國論與台灣國家定位》。台北:學林文化。頁3-37。
    蔡政文、包宗和,1989,〈海峽兩岸關係的持續發展與法制化〉。收於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一九八九年台灣經驗全紀錄》。台北:中華徵信。頁84-107。
    顏厥安,1997,〈建立權責相符的總統制〉。收於顧忠華、金恆煒主編,《憲改大對決:九七修憲的教訓》。台北:桂冠圖書。頁160-161。

    四、 期刊論文

    吳玲君,1991,〈從美國的「三不」分析台北對華府的外交策略〉。《問題與研究》38(4):1-16。
    李銘義,2006,〈美中台三邊關係與台海安全〉。《東亞論壇季刊》(452):19-31。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117-143。
    林濁水、梁文傑,1999,〈台灣政黨轉型與民眾統獨意向的的變遷〉。《中國大陸研究》42(6):59-77。
    南史筆,1996,〈中國主權不容分割–當前台海危機之由來及其走向〉。《海峽評論》(65):48-52。
    柳金財,2000,〈民進黨台獨論述轉型與大陸政策調整—兼論總統選舉中政策辯論與兩岸關係發展〉。《共黨問題研究》26(6):77-91。
    柳金財,2000,〈民進黨關於台灣前途主張的歷史發展演變〉。《中國事務》(2):98-114。
    陳順珍,2007,〈民主進步黨創黨過程中首任黨主席江鵬堅的角色分析〉。《師大政治論叢》(7、8):111-200。
    陳儀深,2010,〈台獨主張的起源與流變〉。《台灣史研究》17(2):131-169。
    陳儀深,2012,〈關鍵的一九九一:論「中華民國在台灣」的誕生〉。《思與言》50(2):33-58。
    曾建元,1998,〈論民進黨轉型及其憲改策略之轉變:1994-1996〉。《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47-195。
    曾建元,2004,〈戰後台灣憲法變遷的歷史回顧:1945-2000〉。《中華行政學報》(1):151-203。
    葉俊榮、張文貞,2006,〈路徑依賴或制度選擇?論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的模式〉。《問題與研究》45(6):1-31。
    潘啟生、廖俊松,2005,〈民進黨臺灣前途主張變貌的探討〉。《東亞論壇》(450):81-104。
    蔡瑋,1999,〈由九八年柯江會談看兩岸關係之發展〉。《中國大陸研究》42(1):5-17。
    蕭全政,1996,〈政治民主化與台灣的對外政策〉—「一個中國」原則的鬆解〉。《政治科學論叢》(7):287-304。

    五、 學位論文

    王志誠,2003,《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從派系發展面剖析》。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耀慶,2001,《民進黨大陸政策演變之研究-政策影響變數之分析》。南投:國立暨南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俊德,2001,《民進黨統獨論述之分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鴻昌,2011,《從中華民國憲法論兩岸政治定位》。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德宇,2007,《執政時期民進黨「台灣主權論」之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姚文成,2007,《我國政黨修憲協商策略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信傑,2000,《民主進步黨的創黨過程:外省菁英分子所扮演的角色》。台北: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益倫,2000,《民進黨派系發展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黃香梅,2004,《民進黨執政後派系政治與中國政策關係之研究(2000-2004)》。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學位論文。
    葉欣怡,2001,《台獨論述與民進黨轉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寶文,2002,《民進黨大陸政策之研究(1986-2001):一個雙層賽局(two-levelgame)的觀點》。嘉義: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六、 雜誌

    姚嘉文,〈鞏固組織,堅定立場-建黨兩周年感言〉。民進報,1988年9月23日-10月6日,頁1。
    鄭南榕編輯,〈以台制獨〉。自由時代周刊(197),1987年,頁4-5。
    鄭南榕編輯,〈黃信介、江鵬堅談台灣獨立〉。自由時代周刊(185),1987年,頁4-11。
    鄭南榕編輯,〈願為台灣獨立受難〉。發揚時代周刊(192),1987年,頁15-19。

    七、 報紙

    中國時報
    民眾日報
    自由時報
    星報
    經濟日報
    聯合報

    八、 網路資源

    〈《台灣問題與中國的統一》白皮書〉,人民網,2000年12月29日。http://people.com.cn/BIG5/channel1/14/20000522/72537.html
    〈九二香港會談〉,維基百科,〈九二香港會談〉,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 tw/%E4%B9%9D%E4%BA%8C%E9%A6%99%E6%B8%AF%E6%9C%83%E8%AB%87
    〈台灣獨立運動的新世代綱領〉,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E7%8D%A8%E7%AB%8B%E9%81% 8B%E5%8B%95%E7%9A%84%E6%96%B0%E4%B8%96%E4%BB%A3%E7%B6%B1%E9%A 0%98
    〈民進黨:從不承認有九二共識〉,2010年12月25日,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politics/paper/454857
    〈血淚的民主運動,回看蔡有全台獨之路〉。新頭殼,2017年5月4日,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7-05-04/85951
    〈蔡英文就職演說全文〉,天下雜誌,2016年5月20日,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418
    〈蘇起坦承自創九二共識〉,2006年6月22日,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060222/2420410
    黃爾璇,1998,〈從柯江會談看國民黨的誤台政策〉,台灣獨立建國聯盟, http://www.wufi.org.tw/%E5%BE%9E%E6%9F%AF%E6%B1%9F%E6%9C%83%E8%AB%87% E7%9C%8B%E5%9C%8B%E6%B0%91%E9%BB%A8%E7%9A%84%E8%AA%A4%E5%8F% B0%E6%94%BF%E7%AD%96/
    新潮流,1991,〈台灣獨立的內涵〉。《到獨立之路》。http://newcongress.yam.org.tw/way_to_ti/ch02.html
    新潮流,1991,〈獨台不是台獨〉。《到獨立之路》。http://newcongress.yam.org.tw/way_to_ti/ch04.html

    外文書目

    Carr, Edward. H, 1961, What Is Histor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en, Lung-Chu, 2016, The U.S.-Taiwan-China Relationship in International Law and Polic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eng, Tun-jen, and Yung-ming Hsu, 1996, Issue structure, the DPP’s factionalism, and party realignment. In Taiwan’s electoral politics and democratic transition: Riding the Third Wave , edited by Hung-mao Tiened. New York: M.E.Sharpe. Pp. 137-172.
    Chou, D. S. , 1997, US Roles in the 1995–96 Taiwan Strait Crisis. In The Securit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US and Taiwan: After the 1996 Mini-Crisis,edited by W.-C. Tai. Taipei: Tamkang University. Pp. 23-40.
    Chou, Yangsun, and Andrew J. Nathan , 1987,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27(3) : 277-299.
    Feldman, H. , 2007, “President Reagan`s six assurances to Taiwan and their meaning today. “ The Heritage Foundation(1653): 1-5.
    Garver, J. W. , 1997, Face Off: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Kau, Michael Y.M. , 1999, “Clinton`s" three no`s" policy: a critical assessment.” The Brown Journal of World Affairs 6(2):15-22.
    Kay, Sean, 2000, “What is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Problems of Post-Communism 47(3):15-24.
    Linz, Juan J. and Alfred Stepan, 1996, 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Mann, J. , 1998, “Clinton 1st to OK China, Taiwan `3 No`s`.” Los Angeles Times.
    Munro, Ross H, 1992, “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10-16.
    Richburg, Keith B, 1997, "Leader asserts Taiwan is `independent, sovereign." The Washington Post:1.
    Rustow, Dankwart A, 1970, “Transitions to democracy: Toward a dynamic model,” Comparitive Politics2(3):337-363.
    Tien, Hung-mao, 1989, “Transformation of an Authoritarian Party State: Taiwan`s Developmental Experience. “ Issues & Studies25(7):105-133.
    Watkins, Frederick, 1967, The Political Tradition of The West: 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beralism.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Yates, Stephen J, 1998, “Clinton Statement Undermines Taiwan.” The Heritage
    Yates, Stephen J, 1999,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after 20 years: keys to past and future success.”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Backgrounder(1272):1-8.
    〈Taiwan President Lee Teng-hui to Give Olin lecture at Cornell University, USA June 9, 1995〉,台灣總統網站(Taiwan President),http://tp.50webs.com/page17d.ht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10326101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3261015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THE.NCCU.GIDS.009.2018.F09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501.pdf7455KbAdobe PDF275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