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297014      Online Users : 13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臺灣史研究所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562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624


    Title: 二二八事件的虐殺與逃亡
    Research on the Massacre and Escape Phenomena of 228 Incident
    Authors: 李禎祥
    Li, Chen-Hsiang
    Contributors: 薛化元
    李禎祥
    Li, Chen-Hsiang
    Keywords: 二二八
    屠殺
    逃亡
    肅奸
    綏靖
    清鄉
    奸黨
    陳儀
    蔣介石
    國民黨
    台灣人
    中日戰爭
    國共內戰
    以德報怨
    南京大屠殺
    中國政治文化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9-05 16:06:51 (UTC+8)
    Abstract: 從人權史的視野來看,二二八既是一場大屠殺,也是一波大逃亡,兩者有緊密的因果關係。而屠殺背後,有陳儀當局對二二八危機處理的縝密計畫,以及複雜的政治操作。操作的核心策略,是製造和擴大誤解,除極力誇張本省人的暴行和外省人的災情外,更將當時國軍兩大敵人:日本人與共產黨,嫁接到台灣的抗爭民眾(官方稱為「奸黨」),並燃起中國民族主義的怒火,將國軍對日本人的仇恨,報復到台灣人身上。故國軍在二二八的虐殺手段,處處可見對日軍暴行的模仿。日軍暴行的殘忍、中國政治的險惡、台灣命運的悲哀,這三者緊密扣動的關係,是二二八最重要而深隱的脈絡之一。

    此種二二八悲劇的強度,直接影響二二八逃亡的廣度。為了躲避殺戮,成千上萬人展開逃亡,從平地潛隱山區,從島內偷渡島外;墓地糞坑、天花板上、榻榻米下,都有人藏身。當局為了獵捕逃亡者,祭出懸賞、擄人、自首自新、連保連坐、戶口清查等措施;相形之下,逃亡者的應變非常有限。但因為外來政權對台灣比較陌生,仍有許多漏網之魚。除了「有形」的逃亡外,還有「無形」但影響更深遠的「心靈逃亡」:在大屠殺的陰影和白色恐怖的高壓下,兩、三代台灣人自願或被迫噤聲,逃離對二二八的記憶、接觸與討論。
    Reference: 徵引書目
    一、政府檔案
    (以下資料皆藏於檔案管理局,長串數字表檔號)
    《綏靖區戰地政務工作案》,B5018230601/0035/552/2294。
    《雲南綏靖公署剿匪會議紀錄》,B5018230601/0038/003.8/1073。
    《台灣省軍事接收總報告》,B5018230601/0034/002.6/4010.3。
    《各縣市奸党調查》,A301010000C/0036/0019/36。
    《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
    《二二八事件案犯處理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8。
    《二二八事件(自新自首名冊、特種日奸案,34-36年止)》, A376510200C/0034/17-7/019。
    《謝雪紅》,A305050000C/0036/0410.9/04601017。
    《王添等叛亂案》,B3750347701/0044/3132409/409。
    《陳顯富等案》,B3750347701/0040/3132079/79。
    〈二二八事件原因及初期狀況〉,《台中縣市政府各機關被暴徒接收》,A305550000C/0036/9999/1/1/014。
    〈報告高雄台南暴徒騷動情況〉,《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1/022。
    〈凡參加暴動主謀及奸偽份子務必完全肅清〉,《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1/042。
    〈該區之肅奸工作著自灰亥開始凡屬主謀及暴徒首領均希一律逮捕訊辦並限三日內完成具報〉,《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1/052。
    〈電報此次戡亂役中官兵傷亡人數及損失消耗武器彈藥數量連同鹵獲武器彈藥等數量〉,《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2/005。
    〈陸軍整編第21師中部綏靖區司令部綏靖經過概要〉,《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2/017。
    〈台灣二二八事變基隆區綏靖報告書〉,《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2/018。
    〈台東縣事變經過報告〉,《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3/002。
    〈台北綏靖區司令部綏靖工作報告書〉,《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4/001。
    〈電送軍民傷亡調查表等七種各乙份〉,《二二八事件綏靖執行及處理報告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4/5/026。
    〈造送首謀主犯名冊〉,《二二八事件案犯處理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8/1/023。
    〈為奉電造送本縣二二八事變在逃首謀主犯調查表〉,《二二八事件案犯處理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8/2/003。
    〈電報本縣二二八事變在逃首謀主犯名冊乙份〉,《二二八事件案犯處理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8/2/014。
    〈為呈在逃叛亂首謀主犯名冊請通令緝拿歸案訊究〉,《二二八事件案犯處理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8/3/008。
    〈蔣君等十三名由憲兵第四團緝捕歸案〉,《二二八事件案犯處理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8/3/012。
    〈本省二二八事變案犯處理經過〉,《二二八事件案犯處理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8/4/006。
    〈檢送逃犯蔣君等通緝書一份請協緝歸案法辦〉,《二二八事件案犯處理之一》,A305550000C/0036/9999/8/4/012。
    〈呈為台中事變地方士紳林獻堂等被環境強迫致有列名參與處理委員會之情民等為懇請准予申白〉,《二二八事變有關案卷》,A376590000A/0036/192.5-10/1/7/021。
    〈二二八事件公私損失核備案〉,《高雄市立高雄高級中學》,A383051000U/0036/9999/1。
    〈呈報台灣「二二八」事變參加份子〉,《拂塵專案附件》,A803000000A/0036/340.2/5502.3/19/007。
    〈暴動海報傳單十九件〉,《拂塵專案附件》,A803000000A/0036/340.2/5502.3/19/001。
    〈國軍整編第二十一師政治部、台中各省立中等以上學校聯合通告〉,《密件卷》,A309270000Q/0036/9999/1/1/001。
    〈本部及友軍因情勢嚴重,糧食均發生恐慌,資派員持文向閩省府商借並攜帶補給光中艇燃料,以便該艇即日來左收容各機關出避人員及本部官佐眷屬百餘人〉,《台灣二二八事變經過及處理案》,B5018230601/0036/563.3/4010/1-2/035。
    〈王君明知為匪諜而不告密檢舉處有期徒刑二年褫奪公權一年〉,《賴世逢等叛亂案》,B3750187701/0042/1571/57984437/103/043。
    〈送陳阿添壹名考核表等件〉,《吳敏男等案》,B3750187701/0040/1571/26438860/167/055。
    〈陳君叛亂案〉,《梁載中等叛亂案》,B3750187701/0048/1571/33904350/195/47。
    〈蔡孝乾訊問筆錄〉,《蔡孝乾》,A305050000C/0036/0410.9/44904440/2/006。

    二、政府公報
    〈廣西全省綏靖處督辦李宗仁會辦黃紹竑呈大元帥江電〉,《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公報》,34,1924年12月10日,頁71。
    〈粵省盜匪猖獗為害地方,亟應於最短期間殲滅凈盡以除民害。查廣東全省綏靖計畫及各綏靖區之劃分,經本會頒發通飭遵照在案。茲為迅速肅清匪患以圖建設起見,特就各軍現所駐防之各綏靖區範圍規定各軍負責剿匪地區。自經此次規定之後,各該軍長對於指定剿匪地區內所有派隊剿匪事宜應即完全負責〉,《國民政府公報》,34(三) ,1926年5月,頁24-5。
    〈湖南全省清鄉督辦魯滌平、湖南全省清鄉會辦何鍵呈賚該署第三次報告書乞核示由〉,《國民政府公報》,3,1928年10月28日,頁8。
    〈制定清鄉條例〉,《國民政府公報》,272,1929年09月18日,頁2-5+6。
    〈制定懲治盜匪條例〉,《國民政府公報》33:渝:665,1944年4月12日頁1-3。
    〈奉院令原有中華民國國籍之台灣人民自34年10月25日起一律恢復國籍一案令仰知照〉,《教育部公報》,18:2,1946年2月28日,頁5。
    〈制定「台灣省各縣市戶口清查實施細則」(含日譯文)〉,《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5:春:19,1946年3月27日,334-338+342-346。
    〈通緝犯年貌表〉,《國民政府公報》,2522,1946年5月17日,頁5。
    〈制定「國民身分證實施暨公務員首先領發辦法」〉,《國民政府公報》,2637,1946年9月30日,頁3-4。
    〈蔣主席在國父紀念週報告台灣事件〉,《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6:春:52,1947年3月13日,頁816。
    〈電發「台灣省各縣市臨時清查戶口實施辦法」,希遵照〉,《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6:夏:7,1947年4月08日,頁101-102。
    〈電各縣市警察局為抄發「盲從附和或被迫參加暴動份子自新辦法」,希遵照〉,《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6:夏:13,1947年4月15日,頁202-203。
    〈制定「台灣省各縣市國民身分證發給辦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6:夏:24,1947年4月28日,374-377。
    〈電各縣市政府為凡有奸偽嫌疑者,其國民身分證不予發給,轉希知照〉,《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公報》,36:夏:26,1947年4月30日,頁411。
    〈訂定台灣省各縣市製發國民身分證進度表〉,《台灣省政府公報》,36:夏:51,1947年05月29日,頁92。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見《總統府公報》,6004,1995年4月7日,頁 1-2。
    〈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公告:本會第 4屆董事會所通過之「二二八事件受難案件處理報告書」〉,《行政院公報》,011:033,2005年2月22日,頁3294-3456。

    三、報紙
    (凡標*者,除另有註明外,皆引自林元輝編註,《二二八事件台灣本地新聞史料彙編》,括弧表示該書冊數與頁碼)
    中央日報
    〈日紗對華輸入確增 奸商不死 國難不止〉,1928年6月6日4版。
    〈奸商以仇貨充國貨 抗日會請黨部制定制裁辦法 並請外部轉回中英中美航權〉,1934年3月3日7版。
    〈廈海關嚴密緝私 浪人奸商相率斂跡 海關收入較前激增〉,1937年3月16日6版。
    〈全國文藝界發起討汪肅奸大會 擁護抗戰國策即最高領袖〉,1939年1月5日4版。
    〈群奸傾軋醜態百出 汪逆飛赴各地疏通無效 陳周兩逆互爭權勢〉,1940年4月20日2版。
    〈鄂北各縣舉行肅奸討逆大會〉,1940年4月26日2版。
    〈美記者痛斥汪逆 奸偽無恥反唇相譏〉,1940年9月21日2版。
    〈防諜肅奸宣傳 特設委員會負責辦 渝市下月舉行宣傳週〉,1942年10月15日5版。
    〈敵驅使奸偽毒化內地 內政部分電閩粵嚴緝〉,1942年11月10日2版。
    〈首都高校昨日更審 華北巨奸殷逆汝耕 供詞狡猾猶圖推諉責任〉,1947年5月13日5版。
    〈首都各界發表宣言 指出中共叛國罪行 呼籲全國展開戡亂救國運動 請求政府明令計伐肅奸護權〉,1947年7月8日5版。
    〈本月十一日北平學生及民眾萬人「反暴亂反罷課肅奸請願團」在天安門舉行「北平市民請共大會」後,在市內遊行〉(攝影圖說),1948年4月15日4版。
    〈請市民發動力量 制裁為富不仁者 滬舉行戡亂肅奸大會 十三個分隊展開宣傳〉,1948年8月3日2版。
    〈熱烈擁護自由祖國,全球僑胞歡慶雙十〉,1960年10月10日2版。
    〈總統訓勉省政幹部確立嚴格法治精神 以樹立優良政風提高工作效率 促致三民主義模範省加速發展〉,1963年7月10日1版。
    〈從憂患中新生〉,《蔣總統秘錄:中日關係八十年之證言》連載No.244,1976年12月13日2版。

    上海《申報》
    〈暴行在寬大中被遺忘 劊子手倒要回國去了 為什麼審判戰犯如此之少 為什麼不能治以應得之罪 難道奸淫燒殺都是幻象麼〉,1946年11月18日。

    *台灣新生報
    〈地方各級政府 恢復原來秩序 民政處周處長廣播〉,1947年3月12日2版(一冊159-161)。
    〈新竹市參會 向陳長官致敬〉,1947年3月14日2版(一冊177)。
    〈總部開始清除叛徒 希望民眾檢舉密報 全省綏靖工作進展順利 各地暴徒亦已自動解散〉,1947年3月16日2版(一冊192-194)。
    〈台南白晝解嚴 各界慰勞駐軍 下行線鐵路已恢復通車〉,1947年3月17日2版(一冊215)。
    〈關於辦理聯保連坐 檢舉叛徒收繳武器 警備總部發表獎懲規定〉,1947年3月25日2版(一冊346-347)。
    〈宣撫各地歷時五日 白部長昨已返抵台北 當晚省垣軍政首長聯合公宴〉,1947年3月26日4版(一冊357-358)。
    〈為實施清鄉 陳長官書告民眾 發揮愛鄉愛國精神 鼓起勇氣協助政府〉,1947年3月26日4版(一冊363-366)。
    〈學生代表等致答詞 感謝白部長的辛勞宣撫 和中央的寬大政策〉,1947年3月28日4版(一冊407-409)。
    〈台中中學學生 大部分返校上課〉,1947年4月2日4版(一冊509-510)。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公告,(36)總戰一字第3991號〉,1947年4月11日1版(二冊643-644)。
    〈台南綏靖工作 進展順利 自新及繳武器者甚多 本市今日戶口總清查〉,1947年4月17日4版(二冊733-735)。
    〈感戴政府寬大德意 悔過自新日漸增多 陳春金感激涕零矢志圖報〉1947年4月23日4版(二冊788-792)。

    *中華日報
    〈警備部勗所屬官兵 應愛護善良人民 除暴安良善盡我軍人天職 以德報怨表現大國民風度〉,1947年3月13日1版(三冊1220-1221)。
    〈徹底肅清奸偽歹徒 總部訂頒連坐辦法 人民檢舉歹徒查實發給獎金〉,1947年3月26日2版(三冊1329-1331)。
    〈市各區清鄉辦法 即可逐漸實施 市府派員赴各區督導 袁國欽發表告民眾書〉,1947年4月3日3版(三冊1426-1429)。
    〈台中市府派員 督導清鄉〉,1947年4月9日3版(三冊1474-1475)。
    〈吳新榮等十七名 已悔悟自新 龔謙益、王臨拘送法辦 自新期限僅存今天〉,1947年4月21日3版(三冊1596-1597)。
    〈台中欺詐勒索犯 陳世才執行槍決 中部自新者共達三百人〉,1947年4月25日3版(三冊1621-1622)。
    〈暴徒末路 蔡金虎投彈自殺〉,1947年5月2日3版(三冊1689-1690)。
    〈彭司令昨謁陳長官 今正式就任新職 渠謂本省綏靖工作仍繼續執行〉,1947年5月10日3版(三冊1748-1749)。
    〈虎尾施行 突擊檢查〉,1947年5月10日3版(三冊1749)。
    〈台中縣參議會 電柯遠芬致敬〉,1947年5月14日3版(三冊1776)。

    *和平日報
    〈當局明令解散 政治建設協會 窩藏奸偽者定同罪〉,1947年3月15日2版(四冊1873)。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公報第一三七號 中華民國卅六年三月十四日〉,1947年3月15日2版(四冊2320)。
    〈國軍開駐花蓮 民眾夾道歡迎〉,1947年3月19日2版(四冊1959)。
    〈台中善後狀況 街頭已復昔日繁盛 遍搭牌坊歡迎國軍〉,1947年3月19日2版(四冊1962-1963)。
    〈白部長今飛南部視察 對省署職員訓話 各繼續努力安心工作〉,1947年3月21日2版(四冊1997-1999)。

    *民報
    〈二‧二八事件省級委員大會 台銀負責者避匿 委會派人監理八億元〉,1947年3月7日2版(四冊2125-2126)。
    〈可怕的心理破壞〉,《民報》1947年2月19日2版(非引自林元輝書)。

    *大明報
    〈各地狀況 高雄 台東 蘇澳〉,1947年3月7日1版(四冊2196)。

    *中外日報
    〈自治青年同盟成立 舉行大會宣佈綱領 蔣渭川說:我們要擁護中央 打倒台省舞弊官僚〉,1947年3月6日2版(四冊2234-2235)。
    〈台中處理委員會發表 七項政治改革主張 呼籲全國人才合作〉,1947年3月8日1版(四冊2265-2266)。

    *興臺日報
    〈南縣參議員座談會 緊急要求九項〉,1947年3月6日2版(四冊2293)。
    〈二‧二八事件 新營鎮開鎮民大會 呼籲省同胞奮起 組織臨時治安委員會〉,1947年3月6日2版(四冊2294)。

    四、專書
    1.官方機構出版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口述歷史3:二二八事件專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2。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口述歷史4:二二八事件專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3。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第一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2。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第五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7。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5(修訂版)。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洪棄生先生全集:瀛海偕亡記、中東戰記、中西戰記、時勢三字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連雅堂先生全集:台灣通史(中)》,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呂興忠編撰,《彰化縣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04。
    呂興忠,《彰化縣二二八事件口述歷史調查報告》上冊,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10。
    呂芳上主編,《蔣中正先生年譜長編》,第二、五、八冊,台北:國史館、中正紀念堂、中正文教基金會,2015。
    杜聰明,《回憶錄》,台北:杜聰明博士獎學基金會,2011。
    李欽賢,《永遠的淡水白樓:海海人生張萬傳》,板橋:台北縣文化局,2002。
    吳仁華,《六四天安門血腥清場內幕》,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4。
    宋世興等(受訪)、曹欽榮等(撰稿),《重生與愛:桃園市人權歷史口述文集》第四冊,桃園:桃市文化局,2017。
    林元輝編註,《二二八事件台灣本地新聞史料彙編》(四冊),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9。
    林金田主編,《傷痕血淚(續錄)》,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7。
    凃淑君,《南瀛二二八誌》,新營:台南縣文化局,2001。
    侯坤宏、許進發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一):立法院、國家安全局檔案》,台北:國史館,2002。
    侯坤宏編,《二二八事件檔案彙編(十七):大溪檔案》,新店:國史館,2008。
    政大人文中心主編,《民國二十七年之蔣介石先生》,台北:政治大學人文中心,2016。
    張炎憲、高淑媛採訪記錄,《衝擊年代的經驗:台北縣地主與土地改革》,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
    張炎憲等,《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6。
    張炎憲、許芳庭編,《林日高案史料彙編》,新店:國史館;台北市:文建會,2008。
    張炎憲主編,《二二八事件辭典》,台北:國史館、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11。
    張炎憲主編,《二二八事件辭典別冊》,台北:國史館、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11。
    許雪姬、方惠芳,《高雄市二二八相關人物訪問紀錄》上中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許雪姬主編,《保密局台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一)》,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5。
    許雪姬主編,《保密局台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二)》,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6。
    許雪姬主編,《保密局台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三)》,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6。
    許雪姬主編,《保密局台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四)》,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7。
    許雪姬主編,《保密局台灣站二二八史料彙編(五)》,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7。
    陳儀深計畫主持,《濁水溪畔二二八》,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9。
    國防部新中國出版社資料室編印,《共軍屠殺崇禮紀實》,資料不詳。
    國防部史政局編,《剿匪戰史》第七冊,台北:國防部史政局,1962。
    郭華倫,《中共史論》第四冊,台北:政大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9。
    游勝冠、熊秉真編,《流離與歸屬:二戰後港台文學與其他》,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
    劉金獅等(口述)、黃龍興(策畫編輯),《白色跫音:政治受難者及相關人物口述歷史》第一輯,新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1。
    劉寧顏總纂,《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一〈大事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調查局編印,《要案紀實》第七輯,新店:調查局,1979。
    魏永竹主編,《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2。
    魏永竹、李宣鋒主編,《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

    2.民間機構出版
    王永寬,《中國古代酷刑》,台北:雲龍出版社,1993。
    王克雄、王克紹編,《期待明天的人:二二八消失的檢察官王育霖》,新店:遠足文化,2017。
    王曉波編,《二二八真相》,資料不詳。
    王曉波編,《台盟與二二八事件》,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
    王曉波編,《國民黨與二二八事件》,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
    古瑞雲,《台中的風雷:跟謝雪紅在一起的日子裡》,台北:人間出版社,1990。
    甘為霖(英譯),李雄揮(漢譯),翁佳音(校訂),《荷蘭時代的福爾摩沙》(修訂新版)(Formosa Under the Dutch),台北:前衛出版社,2017。
    朱昭陽(口述)、吳君瑩(記錄)、林忠勝(撰述),《朱昭陽回憶錄:風雨延平出清流》,台北:前衛出版社,2009。
    江崇林,《台灣二二八事件親歷記》,台北:正義出版社,1947。
    阮美殊,《幽暗角落的泣聲》,台北:前衛出版社,2005。
    李敖編著,《二二八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
    李登輝(口述)、張炎憲(主編),《李登輝總統訪談錄》,台北:允晨文化;新店:國史館,2008。
    李筱峰,《解讀二二八》,台北:玉山社,1998。
    李筱峰、張杏梅編,《一個新台灣人的死與生:廖中山教授紀念集》,基隆:海洋台灣,2000。
    李禎祥等編撰,《人權之路:台灣民主人權回顧》,台北:玉山社,2002。
    何來美,《台灣客家政治風雲錄》,台北:聯經出版社,2017。
    吳濁流(著)、鍾肇政(譯),《台灣連翹》,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林友彥,《我與我父親林殿烈:台共家屬紀實》,台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3。
    林孝庭(著)、黃中憲(譯),《意外的國度:蔣介石、美國、與近代台灣的形塑》(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新店:遠足文化,2017。
    林莊生,《懷樹又懷人》,台北:自立晚報社,1992。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追思錄》,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
    東中野修道(著)、邱振瑞(譯),《徹底檢證南京大屠殺》,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
    松田良孝(著)、蘆荻(譯),《被國境撕裂的人們:與那國台灣往來記》,台北:聯經出版社,2017。
    周夢江、王思翔,《台灣舊事》,台北:時報文化,1995。
    津田道夫(著),程兆奇、劉燕(譯),《南京大屠殺和日本人的精神構造》,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
    勁雨,《台灣暴動真相與內幕》,上海:建設書局,1947年。
    高俊明、高李麗珍(口述),胡慧玲(撰文),《十字架之路:高俊明牧師回憶錄》,台北:望春風文化,2001。
    唐賢龍,《台灣事變內幕記》,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
    張文義、沈秀華採訪記錄,《噶瑪蘭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2。
    張四平,《屘春風:張四平回憶錄》,新莊:望春風文化,2010。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台北:聯經出版社,2009。
    張良澤,《四十五自述:我的文學生涯》,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張炎憲等採訪記錄,《悲情車站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1993。
    張炎憲等採訪記錄,《嘉義北回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4。
    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採訪記錄,《基隆雨港二二八》,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4。
    張炎憲、胡慧玲、黎中光採訪記錄,《台北南港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諸羅山城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王逸石、高淑媛、王昭文採訪記錄,《嘉義驛前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5。
    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採訪記錄,《淡水河域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
    張炎憲、胡慧玲、黎澄貴採訪記錄,《台北都會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
    張炎憲、胡慧玲、曾秋美採訪記錄,《台灣獨立的先聲:台灣共和國》上下冊,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0。
    張炎憲、曾秋美主編,《花蓮鳳林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0。
    張純如(Iris Chang)著、蕭富元譯,《被遺忘的大屠殺:1937南京浩劫》(The Rape of Naking: 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台北:天下文化,1997。
    張超英(口述)、陳柔縉(執筆),《宮前町九十番地》,台北:時報文化,2006。
    許曹德,《許曹德回憶錄》,台北:自由時代出版社,1989。
    陳明忠,《陳明忠回憶錄》,台北:人間出版社,2014。
    陳紅民等,《蔣介石筆下的史事與人物》,香港:中華書局,2016。
    陳婉真,《離亂十載》,台北:愛書人雜誌,2012。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 : 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 》,台北:時報文化,1995。
    陳翠蓮,《重構二二八:戰後美中體制、中國統治模式與台灣》,台北:衛城出版社,2017。
    康狄,《太陽旗下的罪惡: 不為人知的日本遠東戰爭罪行》,台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5。
    陸象賢主編,《魂繫台北:紀念台灣郵電工人運動先驅》,台北:新陽印刷事業公司,2002。
    黃金島,《二二八戰士黃金島的一生》,台北:前衛出版社,2004。
    黃紀男(口述)、黃玲珠(執筆),《黃紀男泣血夢迴錄》,新店:獨家出版社,1991。
    黃重裕,《番子巴漫談: 中寮鄉耆老口述歷史》,南投:黃重裕,2011。
    彭明敏,《自由的滋味:彭明敏回憶錄》,台北:玉山社,2009。
    曾慶國,《二二八現場:劫後餘生》,台北:台灣書房,2010。
    曾龍,《我的父親袁殊:還原五面間諜的真實樣貌》,台北:獨立作家出版社,2016。
    葉芸芸主編,《證言二二八》,台北:人間出版社,1990。
    葉榮鐘,《少奇吟草》,台中:晨星出版公司,2000。
    葛超智(George H. Kerr)(著),詹麗茹、柯翠園(譯),《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重譯校註版,台北:台灣教授協會,2014。
    楊英正,《我的父親楊燕飛》,台北:楊英正,2009。
    鄭南榕基金會等著,《名單之外:你也是受害者之一?》,桃園:逗點文創結社,2017。
    劉雨卿,《恥廬雜記》,台北:川康渝文物館,1982。
    劉進慶,《劉進慶文選:我的抵抗與學問》下冊,台北:人間出版社,2015。
    鄧孔昭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
    歐文˙華萊士(Irving Wallace)著、王金鈴譯,《華萊士:日本侵華史調查》(Japan`s Mein Kampf & Battle for China),香港: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5。
    德約翰(John Dodd)原著,陳政三譯註,《泡茶走西仔反:清法戰爭台灣外記》(Journal of a Blockaded Resident in North Formosa During the Franco-Chinese War, 1884-5),台北:五南出版社,2015。
    賴澤涵總主筆,《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1994。
    謝永光,《香港戰後風雲錄》,香港:民報出版社,1996。
    謝克頓(Allan James Shackleton)著,宋亞伯譯,《福爾摩沙的呼喚:一位紐西蘭人在台灣二二八事件的親身經歷》,台北:望春風文化,1999。
    謝雪紅(口述)、楊克煌(筆錄),《我的半生記》,新店:楊翠華,2004。
    盧世祥,《台灣的恩人群像錄》,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18。
    藍博洲,《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文化,1991。
    龔楚,《我與紅軍》,香港:南風出版社,1954。
    龔選舞,《一九四九國府垮台前夕》,新店:衛城出版社,2011。

    五、論文
    1.專書論文
    〈台南市政府等關於二二八事件有關報告書〉,收於王曉波編,《國民黨與二二八事件》,頁276-286。
    〈台南縣二二八事件報告書〉,收於王曉波編,《國民黨與二二八事件》,頁310-314。
    〈台灣旅滬六團體關於台灣事件報告書〉,收於李敖編著,《二二八研究》(台北:李敖出版社,1989),頁171-176。
    〈台灣旅滬六團體關於台灣事件報告書〉,收於王曉波編,《二二八真相》,頁276-280。
    又吉盛清,〈台灣二二八事件與沖繩:由沖繩來的報告〉,收於《二二八事件與人權正義:大國霸權or小國人權》(二二八事件61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8),頁463-470。
    王康,〈二二八事變親歷記〉,收於王曉波編,《二二八真相》(資料不詳),頁304-339。
    台中縣政府,〈本縣事件經過及處理意見書〉,收於王曉波編,《國民黨與二二八事件》(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頁306-309。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編,〈台灣省二二八暴動事件報告〉,收於陈云林总主编,《馆藏民国台湾档案汇编》第197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頁217-242。
    白崇禧,〈對全國廣播詞〉(1947年3月27日),收於李敖編著,《二二八研究》,頁282-284。
    丘念台,〈關於特赦二二八事件被捕人員之建議書〉,1947年12月26日,收於王曉波編,《國民黨與二二八事件》,頁372-373。
    李翼中,〈帽簷述事〉,收於中研院近史所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第二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頁371-395。
    柯遠芬,〈事變十日記〉,收於李敖編著,《二二八研究》,頁227-262。
    高君和、張峰賓,〈追求純粹形式的沉思者:黃金穗的日常性現象學與台灣本土文化運動〉,收於洪子偉主編,《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台灣哲學》(台北:聯經出版社,2016),頁281-320。
    陳儀深,〈豈止是「維持治安」而已:論蔣介石與台省軍政首長對二二八事件的處置〉,收於李旺台編,《二二八事件新史料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3),頁144-161。
    張炎憲、高淑媛採訪,〈士林郭坤木家族:郭琇琳訪談錄〉,收於張炎憲等,《衝擊年代的經驗——台北縣地主與土地改革》(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6),頁133-156。
    張琴,〈台灣真相〉,收於陈云林总主编,《馆藏民国台湾档案汇编》第197册,頁305-364。
    國防部史政局,〈二二八事變始末大事記〉,收於李敖編著,《二二八研究》,頁41-52。
    曾今可,〈台灣別記〉,收於王曉波編,《二二八真相》,頁134。
    楊亮功、何漢文,〈二二八事件調查報告及處理經過〉,收於李敖編著,《二二八研究》,頁55-94。
    楊翠,〈穿越時空的家書:從家族史的視角談楊逵及其《綠島家書》〉,收於王拓等(作)、楊翠(主編),《烈焰˙玫瑰:人權文學˙苦難見證》(新北: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2013),頁26-63。
    廖文奎,〈為二二八慘案呼籲〉,原載於《前鋒》第16期,1947年4月20日,收於王曉波編,《二二八真相》,頁272-275。
    蘇新、楊克煌,〈台灣二月革命〉,收於王曉波編,《台盟與二二八事件》(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頁169-243。
    蘇瑤崇,〈國際法視野下的二二八事件〉,收於許雪姬主編,《七十年後的回顧:紀念二二八事件七十週年學術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17),頁19-47。

    2.期刊論文
    李喬,〈台灣二二八研究之片段:由埋冤一九四七資料理出〉,收於陳琰玉、胡慧玲編,《二二八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991)》(台北:二二八民間研究小組、台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2),頁209-227。
    林正慧,〈二二八事件中的保密局〉,收於《台灣史研究》,21: 3(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4年9月),頁1-64。
    柳書琴(採訪整理)、林鐵錚(口述審定),〈狂風驟雨與我何傷:林鐵錚先生訪談〉,收於《台灣史料研究》,40(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2),頁100-117。
    高華,〈「肅AB團」事件的歷史考察〉,收於《二十一世紀》雙月刊,5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9年8月),頁60-70。
    張文義,〈最懷念的長者──陳進東:陳長城先生訪談錄〉,收於《宜蘭文獻》第73期(宜蘭市:宜蘭縣史館,2005年12月),頁148-209。
    張煥卿,〈中共早期的「土地革命」(1921-1934)〉(上中下),收於《東亞季刊》5: 4、6: 1、6: 2(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74年4月、7月、10月),頁66-81、148-65、130-55。
    許雪姬,〈「台灣光復致敬團」的任務及其影響〉,收於《台灣史研究》18: 2,頁 97-145。
    陳三井、許雪姬(訪問),林衡道(口述),〈二二八事變的回憶:林衡道先生訪問記錄〉,收於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編輯委員會編,《口述歷史》第二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史所,1991),頁207-236。
    莫世祥,〈傅德蔭『漢奸』罪與否:戰後澳門肅奸典型案例剖析〉,收於《澳門理工學報》第70期(2018年第2期)(澳門:澳門理工學院,2018年4月),頁190-202。
    曾文亮,〈二二八事件中的叛亂與懲罰:兼論戰後初期國民政府的政治、軍事與法律關係〉,收於《台灣史研究》22: 4,頁83-122。
    曾璧中,〈逃出台灣二二八的鬼門關〉,收於《台灣文獻》53: 3(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2年9月),頁261-266。
    黃自進,〈抗戰結束前後蔣介石對日態度:「以德報怨」真相的探討〉,收於《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5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年9月),頁143-194。
    廣西省調查統計室編,〈廣西省調查統計室破獲奸偽經過報告書〉,收於《展望與探索》9: 12(新店:調查局,2011年12月),頁97-110。
    劉熙明,〈檔案的玄機:二二八事件的社會菁英被害與蔣介石之關係〉,收於《台灣史料研究》,18: 2(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1年6月),頁67-94。
    劉熙明,〈再論蔣介石在二二八事件中的責任:由蔣介石運用特務的行為模式來分析〉,收於《二二八歷史教育與傳承學術論文集》(台北: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2009),頁461-484。
    蘇瑤崇,〈二二八事件中的媒體宣傳戰〉,收於《台灣文獻》,59: 4(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8年12月),頁353-400。
    蘇瑤崇,〈謊言建構下二二八事件之正當性:從「大溪中學女教員案」論起〉,收於《台灣史研究》,21: 3,頁109-136。

    六、網路資料
    「吳新榮文書」,中央研究院台史所「台灣史檔案資源系統」,http://tais.ith.sinica.edu.tw/sinicafrsFront/search/search_detail.jsp?xmlId=0000276706,2018.12.16瀏覽。
    〈武裝暴徒續騷擾 楊監使亦受攻擊 外省人士住宅多被刼掠〉,1947年3月10日剪報(作者及報名不詳,葉榮鐘家屬捐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9/88/d3.html2019.05.02瀏覽。
    〈起義失敗,她跟敵人拼刺刀,不滿20犧牲,被剝光肢解〉,「每日頭條」網站,https://kknews.cc/zh-tw/history/89bxn.html,2019.05.23瀏覽。
    三立新聞,〈二二八走過一甲子〉,yu682.pixnet.net/blog/post/239651543-228屠殺。走過一甲子------台北,基隆,高雄,open_in_new,2019.01.06瀏覽。
    李思平,〈以刺槍術論國軍反思:論刺槍術於現代戰爭的作用和戰例〉,「尖端科技軍事雜誌社」網站,https://www.dtmdatabase.com/News.aspx?id=369,2018.09.16瀏覽。
    李柏霖,〈228曾組隊搶武器 92歲張江堂話當年〉,《更生日報》2016年10月30日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0911904,2018.11.24瀏覽。
    宋澤萊,〈周金波挑戰皇民障礙的浪漫傳奇小說:志願兵〉,「台文戰線」網站,https://twnelclub.ning.com/profiles/blogs/3917868:BlogPost:44914,2018.12.18瀏覽。
    鳥飼行博,〈検證:南京虐殺事件〉,「鳥飼行博研究室」網站,http://torikai.starfree.jp/1937/nanjin.html,2018.09.18瀏覽。
    湃崖,〈台北事件雨過天青:野心家混水摸魚始末記〉,上海《申報》1947年3月21日剪報(葉榮鐘家屬捐贈),《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29/88/7c.html,2019.02.01瀏覽。
    廖建超,〈被遺忘的二七部隊參謀長:黃信卿(上)〉,「芋傳媒」網站,https://taronews.tw/2018/04/28/30903/,2018.10.17瀏覽。
    廖建超,〈被遺忘的二七部隊參謀長:黃信卿(下)〉,「芋傳媒」網站,https://taronews.tw/2018/05/05/33650/,2018.11.21瀏覽。


    七、中國資料(簡體字出版)
    1.專書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编,《朱德军事文选》,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科研管理部编,《日军侵华罪刑纪实(1931-1945)》,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1995。
    中共文登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共文登地方史第一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中共湖南省委、党史资料徴集研究委员会編,《湖南人民革命史: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長沙:湖南出版社,1991。
    中国中央档案馆编,《中央档案馆藏日本侵华战犯笔供选编》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2015。
    左禄主编,《溅血的武士刀:日军屠杀录》,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4。
    华岗,《1925-1927中国大革命史》,北京:文史资料出版社,1982。
    阮大仁,《蒋中正日记揭密:从风雨飘摇到大局初定》,北京:华文出版社,2012。
    张林、程军川编,《我认罪:日本侵华战犯口供实录》,北京:中华书局,2015。
    张宪文主编,《南京大屠杀史料集》第64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陈云林总主编,《馆藏民国台湾档案汇编》第197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陈鸣钟、陈兴唐编,《台湾光复和光复后五年省情》上册,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胡菊蓉,《中外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关于南京大屠杀》,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8。
    郝成铭、朱永光主编,《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调查研究卷》下冊,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着、董乐山译,《西行漫记》(Red Star Over China,原名红星照耀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79。

    2.論文
    王玉云,〈海河浮尸案:一项基于《大公报》的梳理〉,收于《前沿》2010: 7(呼和浩特:内蒙古社会科学联合会,2010),页120-123。
    田苏苏,〈日军在中国华北的战争犯罪述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8卷第4期(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7月),页23-30。
    孙宅巍,〈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尸体掩埋史料评介〉,1945年12月20日,收于《抗日战争研究》2005: 4(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2005),页167-171。
    庄劲旅,〈广窖惨案〉,收于《档案时空》2005: 9(长沙:湖南省档案局、湖南省档案协会,2005年9月),页10-12。
    徐畅,〈刺刀与糖块:日军虐杀儿童与『待见』鲁西冀南小孩〉,《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总第211期(广州:暨南大学,2016年8月),页41-47。

    3.網路
    〈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史实丛谈〉,「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官网,http://www.taimeng.org.cn/hxla/wyxy/t20110504_269829.htm,2018.10.11瀏覽。
    〈访二二八起义幸存者——黑龙江省台联创会会长赖有才〉,全国台联「台胞之家」网站,http://tailian.taiwan.cn/dftl/201703/t20170302_11712704.htm,2018.10.07瀏覽。
    〈罄竹难书!还原日军侵略阳江沿海地区罪行〉,「南方网网站」,http://yj.southcn.com/content/2015-08/05/content_129993446_2.htm,2019.1.8瀏覽。
    王宜田,〈东北沦陷时期日本酷刑犯罪初论〉,「中国共产党历史网」,http://www.zgdsw.org.cn/BIG5/n/2015/0903/c244522-27543979.html,2019.05.02瀏覽。
    艾文,〈他的人生是一部传奇:林东海素描〉,「文史广东」网站,http://www.gdwsw.gov.cn/dfjy/201807/t20180720_957430.htm,2018.10.08瀏覽。
    李韶东,〈忆我的父亲李乔松革命的一生〉,中国台联「台胞之家」网站,http://tailian.taiwan.cn/n1080/n1125/n19909/n19954/318992.html,2018.10.08瀏覽。
    钟小辉、陈菊华,〈唐义贞:只要一息尚存定为革命奋斗〉,「人民网」网站,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18/0921/c85037-30306658.html,2019.05.23浏览。
    高耀洁,〈回忆跑反的岁月〉,「中国禁闻网」,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zh-tw/lishi/20140326/670230.html, 2019.04.22瀏覽。
    赵晓铃,〈1933年四川兵灾〉,「炎黄春秋」网站,http://www.yhcqw.com/36/9229.html,2019.05.23浏览。


    八、英文資料
    Frank Ephraim, Escape to Manila: From Nazi Tyranny to Japanese Terror, Champaign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3.
    FORMOSA KILLINGS ARE PUT AT 10,000; Foreigners Say the Chinese Slaughtered Demonstrators Without Provocation, by Tillman Durdin, New York Times, 1947.03.29, p6。
    Laws of War : Declaration on the Use of Bullets Which Expand or Flatten Easily in the Human Body, Lillian Goldman Law Library,http://avalon.law.yale.edu/19th_century/dec99-03.asp,2018.09.27瀏覽。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史研究所
    10215800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158005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0696
    Appears in Collections:[臺灣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