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71995      Online Users : 120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796


    Title: 當代族群遷移適應與認同現象-以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為例
    Migration , Adaptation and Identity of Contemporary Ethnic Group:A Case Study of Kucapungane People in Tjimur Community
    Authors: 陳堯
    Contributors: 官大偉
    陳堯
    Keywords: 遷移
    適應
    認同
    古茶柏安
    好茶
    三地村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09-05 17:05:55 (UTC+8)
    Abstract:   素有雲豹傳人美名的古茶柏安(Kucapungane音譯),其祖先因雲豹的帶領,從臺東的Skipalhichi一路輾轉來到屏東縣霧台鄉的舊好茶,並在750年前形成古茶柏安部落。古茶柏安周邊資源、物產豐饒,又因地形優勢難以攻克,部落勢力逐漸壯大、人丁旺盛,為獲得更廣大的生活空間,族人一方面透過無人開墾的可耕地,產生分支的新聚落,成為西魯凱眾多部落的源頭;另一方面,與鄰近的排灣族部落競和、彼此消長,以擴增部落領土與資源。
      然,日治時期統治者挾帶武力與新型生產技術,不斷向原住民族地區推進,不但改變古茶柏安的社會秩序、經濟行為與文化慣習,也轉變了部落空間區位和與外界的互動方式,使得古茶柏安面對急迫且複雜的生存壓力。國政時期,加速實施一系列山地平地化的政策,更加惡化了古茶柏安的處境。長久處在國家發展邊陲的古茶柏安,在交通不便、現代設施設備不足的情況下,族人生計與發展明顯受到限制,因而開啟1950~1970年代部落大量人口外移,和1978年集體遷村的歷史進程。
    古茶柏安人當代的遷移、適應經驗,備受各界關注,其中本研究所關注的三地村古茶柏安人,便是1950~1970年代向淺山原住民族地區移動的類型。三地村古茶柏安人有鑒於當時的山政策與社會脈絡,考量到家屋與家名的延續,並衡量就學、就業、就醫往來的交通距離,以及與原鄉親友支持網絡等因素,而選擇移入排灣族傳統領域裡的移住型部落三地村居住。過程中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發揮兼容兩地群文化特性適應策略,與相互為補充的多種遷移路徑,不但成功地使其獲得遷移所需的適應支持,也使後嗣穩定的在三地村開枝散葉,並發展出屬於該經驗特有的適應與認同情況。三地村古茶柏安人的遷移適應經驗不但高度展現了移民的能動性,研究也顯示他們的調適舉措和認同現象富含了文化及時代意義,不但可作為多元族群雜處下的認同與文化變遷案例之探討,也可提供讀者重新省視族群識別與生成方式。
    Reference: 于嘉明
    2009 《在臺泰緬雲南藉穆斯林的族群認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碩士論文。
    王佳涵
    2000 《撒奇萊雅族裔雜揉交錯的認同想像》。臺東:東台灣研究會。
    王昌甫
    2003 《臺灣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出版社。
    王長華
    1985 《多納魯凱族的社會階層及其演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美青
    2004 《文化表徵與族群性—魯凱族下三社群的認同建構》。臺北: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貴 主編
    2006 《屏東縣三地門鄉三地村部落誌》。屏東:屏東縣原住民音樂歌舞藝術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王雯君
    2006 《閩客族群邊界的流動: 通婚對女性族群記憶與認同的影響》。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石丸雅邦
    2008 《臺灣日本時代的理蕃警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台邦‧撒沙勒
    2008 〈傳統領域的裂解與重構:kucapungane人地圖譜與空間變遷的再檢視〉。考古人類學刊,第69期,頁9-44。
    2009 《臺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記憶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畫-魯凱族研究報告書》。屏東: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2014 《重修屏東縣誌》。屏東:屏東縣政府。
    2016 《魯凱族好茶部落歷史研究》。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石磊
    1972 〈魯凱族的親屬制度〉。思與言,第九卷第六期,頁18-19。
    1977 〈排灣族的傳統社會結構與現在社會生活〉。中國民族學會。中國民族學通訊15:22-23。
    吳永明
    2006 《區域發展及工作地與居住地關係的變遷模式─以新竹、苗栗、臺中地區為例》。臺北:政治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亦園
    1980〈文化人類學的人口研究〉。刊於文化人類學選讀修訂三版,李亦園編,頁417-443。台北:食貨。
    李巧寧
    2008 《桃園縣大溪鎮中庄新村港澳移民的族群邊界與認同》。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系碩士論文。
    李重志
    2016 《魯凱族的都市遷移》。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學士博士論文。
    林倩如
    2011 〈退無可退,再闖新生:災後遷村Rinari永久屋─古茶布安之空間生產實踐析探〉。臺北:台灣社會學研究學會2011年年會發表文章。網址:http://www.atss.org.tw/Seminar/20111005/D1-2.pdf,最後瀏覽日期:2019/04/10。
    林世志、吳奐儀
    2004 《臺灣原住民各族聚落及建築基本資料委託研究-排灣族》。臺東:國立臺灣史前博物館。
    林孟秋、宋同九
    2002 《成功進入大學的內地居香港青少年的適應敘述分析》。網址:https://wenku.baidu.com/view/6abd07c50c22590102029dc1.html。最後瀏覽日期:2019/05/30。
    松岡格
    2018 《蕃地統治與山地行政》。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施政鋒
    2013 《自我認同與民族認同的追尋》。臺北:翰蘆圖書出版社。
    許功明
    1991 《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臺北:稻香出版社。
    教育部
    1997 《中華民國原住民教育報告書》。臺北:教育部。
    郭靜雯
    2007 《魯凱族好茶人的性別養成與觀念》。臺東: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南郡 譯註,臺北帝國大學 土俗人種學研究室著
    1935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臺北:南天書局。
    陳丁祥
    2003 《屏東縣瑪家鄉三和村的空間拼湊:原住民集體移住與生活調適之能動論述》。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丁祥、蘇淑娟
    2004 〈國家發展大計下的原住民移住聚落-屏東縣三和村拼湊的地區內涵〉。地理學報,第三十七期:99~122。
    陳永龍
    1992 《社會空間變遷之研究-以好茶部落個案》。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宇嘉
    1990 《遷移與職業流動-臺灣山地原住民遷移與代間、代內流動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社會學學系博士論文。
    傅君
    2000 《臺東限原住民族傳統文化、祭儀與狩獵行為等傳統知識調查計畫-排灣族、魯凱族》。臺北:農業委員會林務局。
    喬宗忞
    2001 《臺灣原住民史-魯凱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張耀宗
    2008 〈國家VS.部落:日治時期官方原住民教育策略的變革〉。臺東大學教育學報,19卷第2期,頁1-30。
    童春發
    2001 《臺灣原住民史-排灣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童春發、洪湘雲
    2017 《排灣族Padain部落歷史研究》。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黃世民
    2003 《雲豹之鄉:隘寮群魯凱部落田野集》。屏東:國立潮州高中。
    黃宣衛
    2010 〈從認知角度探討族群:評介五位學者的相關研究〉。臺灣人類學刊,第八期第二卷,頁113-136。
    葉高華
    2017 〈從山地到山腳: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與集體遷村〉。臺灣史研究,第24卷第1期,頁125-170。
    塗佩菁
    2014 〈從部落遷徙歷程探討地方認同的建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學報。第22期,頁35-52。
    葉神保
    2002 《排灣族 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014 《排灣族 caqovoqovolj(內文)社群遷徙與族群關係的探討》。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蔣斌
    1983 〈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刊:第55期,頁1~48。
    衛惠林
    1963 〈魯凱族的親屬組織與階級制度〉。中國民族學報第3期,頁1~13。
    達西烏拉彎‧畢馬(田哲益)
    2002 《臺灣的原住民-魯凱族》。臺北:吳氏圖書。
    廖正宏
    1995 《人口遷移》。臺北:三民出版社。
    鄭安晞
    2009 《霧台、好茶古道與聚落研究報告書》。屏東: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裴家騏
    2010 〈魯凱族的狩獵知識與文化-傳統生態知識的價值〉。臺灣原住民研究叢論,第八期,頁67~84。
    劉千嘉、林季平
    2008 〈臺灣原住民的回流及連續遷徙-2000年戶口普查分析〉。地理學報,第五十四期,頁1-25。
    劉玉貞
    2012 《族群、移民與社會適應─臺東縣金峰鄉嘉蘭村魯凱人的例子》。臺東: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碩士論文。
    劉寧顏總編
    1995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 第一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歐伯恩
    2018 《從「尋根」找到回家的路-以魯凱族大武部落為例》。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碩士論文。
    顏錦珠
    2002 《東南亞外籍新娘在臺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譚國昌
    2007 《排灣族》。臺北:三民出版社。
    蘇羿如
    2007 〈遷移中的臺灣「都市」原住民〉。社會科學學報,第15期,頁153-174。
    瞿振孝
    2005《遷移,文化與認同:緬華移民的社群建構與跨國網絡》。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廖經庭
    2008,《家族記憶與族群邊界:以台灣彭姓祭祖儀式為例》。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Sigmund Freud,李大和、李雅文翻譯
    2008 《論佛洛依德的群體心理學與自我分析》。臺北:五南出版社。
    Tim Cresswell,王志弘、徐苔玲翻譯
    2006 《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臺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Virinder S. Karl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陳以新翻譯
    2008 《離散與混雜》。臺北:韋伯出版社。
    Fredric Barth
    1969,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 Waveland Press, Inc.
    臺灣大百科全書
    網址: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796。最後瀏覽日期:2019/04/0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學系
    1022590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22590013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1095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01301.pdf4573KbAdobe PDF239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