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117476      Online Users : 84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12775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7753


    Title: 饒舌與賦體:台灣饒舌歌與傳統賦體元素之交集
    Authors: 黃建翰
    Huang, Jian-Han
    Contributors: 許東海
    黃建翰
    Huang, Jian-Han
    Keywords: 古典辭賦
    俗賦
    說唱
    嘻哈文化
    臺灣饒舌文化
    臺灣饒舌創作
    Date: 2019
    Issue Date: 2019-12-06 09:27:32 (UTC+8)
    Abstract:   賦體是中國文學史上深具價值的一種創作體式,其源於戰國末期,上承了《詩 經》、《楚騷》、諸子百家乃至於民間倡優之詼諧俗賦等創作精神與形式特色,而 在文人貴族的運用及發揚之下興盛於大漢帝國。賦體有別於多數韻文,其體式散、 韻相合,散文化的句式在創作上提供了更多的文字節奏與論述可能,相較於傳統 詩體,更具備有闡述己思與寓於諷喻的表現空間。因而《文心雕龍》稱「賦者, 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此外,賦體「不歌而頌」亦是其交雜散文特色 的一種形式展現。於先秦民間時期,倡優藉由賦體型式與隱語的幽默運用,詼諧 的諷刺時政與娛樂奉承,單純透過文字本身音韻來建構的「講唱」節奏,進而達 成或諷或抒等效果。
      然則饒舌樂是源自於美國布朗區的嘻哈文化,創作者大抵是居於貧民窟的非裔美洲人,基於生活的壓迫與對於時局的不滿,他們透過唸唱的方式來宣洩己思,或寓或諷。然而此文化形態於九零年代時進入臺灣,在語言載體的重新建構下,恰與古典辭賦的文學背景與創作元素產生了交集之可能。
      此外,現今海內外雖已有許多古典辭賦與嘻哈文化的相關研究,但尚未有以「賦體」與「饒舌歌詞」作為對讀的研究篇章,故本文以1987至2018年的臺灣饒舌作品做為研究範疇,且藉由古典辭賦與饒舌歌曲之源流背景、講唱元素、表演元素、創作元素與創作議題和精神展現等不同層面的交互對照,進而一窺臺灣饒舌創作在各個面向上,得以與古典辭賦有所共鳴與交集的另類現象。
    Reference: 一、古籍(依時代先後編排)
    1. 先秦‧韓非著、王先慎撰、鍾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2. 先秦‧左丘明著、葉玉麟選註,《國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年。
    3. 先秦‧荀況著、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
    4. 漢‧班固著、韓兆琦譯注,《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5. 漢‧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臺北:臺灣商務,2010。
    6. 梁‧劉勰著,陸侃如、牟世金譯,《文心雕龍》,濟南:齊魯出版社,1996年。
    7. 梁‧鍾嶸著,徐達譯註,《詩品》,臺北市:地球,民83年。
    8.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9。
    9. 唐‧徐堅等輯,《初學記》,北京:京華出版,2000。
    10. 唐‧姚思廉撰,《梁書》,臺北:臺灣商務,2010。
    11.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12. 清‧章學誠撰、李春玲校點,《文史通義》,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13. 清‧陳元龍輯,《歷代賦彙》,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14. 費振綱、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二、 近人著作(依年份先後編排)
    1. 江陰香譯注,《詩經譯注》,北京:北京市中國書店,1982年。
    2. 方無行,《搖滾黨紀》,臺北:萬象,1994年。
    3.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4. 段寶林主編,《中國民間文藝學概要》,澳門:澳門大學出版中心,1998年。
    5.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市:東大發行,三民總經銷,民82年。
    6. 李曰剛,《中國辭賦流變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民86年。
    7. 曾慧佳,《從流行歌曲看臺灣社會》,臺北:桂冠,1999年。
    8. 尼爾遜.喬治著,何穎怡譯,《嘻哈美國Hip Hop America》,臺灣:商周出版,2002年 。
    9. 伏俊璉,《敦煌俗賦的文學史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0. Andy bannett著、孫憶南譯,《流行音樂的文化》,臺北:書林出版,2004年。
    11. 參劈(小個、老莫、林老師)著,《參劈的饒舌大計畫》,臺北:聯經出版,2008。
    12. 伏俊璉,《俗賦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3. 達逵夫主編,《歷代賦評注》,成都:巴蜀書社,2010年。
    14. 陳樂融,《我,作詞家-陳樂融與14位詞人的創意叛逆》,臺北:天下雜誌,2010年。
    15. 曹明綱,《賦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6. 任鍾敏編著,王福利,《優語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13年。
    17. 鄭振鐸著,《中國俗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18. 許結,《中國辭賦理論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16年。
    19. 王思涵、鄧志祥、陳冠亨,《嘻哈囝:臺灣饒舌故事》,臺北:避風港文化,2018。

    三、碩博士論文(依年份編排)
    1. 陳培真,《外顯式溝通中說者與聽者之間的關係:以豬頭皮的饒舌歌為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
    2. 鄭君仲,《我迷,故我在──流行音樂樂迷和流行音樂文本互動關係之探索》,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3. 簡妙如,《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O 年代臺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
    4. 高一農,《漢賦專題研究》,陜西師范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博士論文,2003年。
    5. 鮑震培,《中國俗文學史論(唐─金元部分)》,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2004年。
    6. 鍾海波,《中國通俗敘事文學繁榮的先聲──敦煌講唱文學綜論》,陝西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5年。
    7. 劉茂靖,《漢代俗賦的說唱性研究》,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8. 鄭明璋,《漢代文化視角下的漢賦研究》,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所博士論文, 2006年。
    9. 陳明凱,《當代臺灣嘻哈音樂錄影帶之視覺意涵研究―以西元2000-2004年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
    10. 莊景和,《正統性的對戰:臺灣嘻哈饒舌樂的音樂政治》,臺灣師範大學大眾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11. 李靜怡,《臺灣青少年嘻哈文化的認同與實踐》,成功大學藝術學門碩士論文,2005年。
    12. 王美珍,《文化「臺」風意味著什麼?-「臺客文化」的社會想像與認同形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3. 李國強,《探索嘻哈文化的核心價值:品牌定位的新方向》,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4. 李婉菁,《嘻哈品牌行銷之分析探討及創作》,臺灣師範大學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5. 鄭繼文,《探索饒舌樂迷的心智模式:結合質化與量化方法的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6. 劉思劭,《嘻哈、故事、與廣告效果》,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7. 傅讌翔,《臺灣嘻哈舞蹈文化現象之研究―以大臺北都會區為例》。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8. 李佳玲,《臺灣嘻哈舞蹈的文化中介者與在地發展》。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19. 葉家祺,《嘻哈樂對Y世代族群物質主義、流行意識與享樂主義之影響》。中興大學行銷學系所碩士論文,2008年。
    20. 熊芮華,《臺灣漢語饒舌歌之節奏類型》,政治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1. 蘇祐誼,《超越貧民窟中心論:《嘻哈故事》中的黑色資本主義與非裔美國人雄風》。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22. 呂逸新,《漢代文體問題研究》,山東師范大學文藝學博士論文,2009年。
    23. 李明哲,《20世紀的美國嘻哈(說唱)樂》,湖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0年。
    24. 蔡致仁,《嘻哈現場表演的儀式構成與參與研究:以拷秋勤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25. 單南,《論我國說唱音樂的發展歷程》,河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26. 唐弘廷,《嘻哈文化在臺灣:展演軌跡、媒體再現、身體政治》。佛光大學傳播學系,2011年。
    27. 梁曉輝,《文學發展中的雅俗關係》,河北大學文藝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28. 張偉詩,《說唱藝人現象的心理學研究》,福建師範大學發展與心理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29. 施昱竹,《舞動臺灣─談嘻哈街舞自1980年代末期進入臺灣後,這20年來的發展流變》,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30. 洪雅萍,《臺灣嘻哈音樂的在地異世界-以豬頭皮、MCHOTDOG為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
    31. 張益嘉,《突圍與創新:獨立音樂產銷方式分析──以饒舌歌手大支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32. 馬小玲,《二十世紀以來美國嘻哈音樂之流變研究》,河北師範大學碩士,2013年。
    33. 張李誌,《臺灣饒舌音樂的確立與發展──以大支與蛋堡為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34. 林廉喬,《中文流行歌曲與饒舌歌曲之歌詞對位》,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
    35. 陳菱雅,《嘻哈饒舌音樂團體玖壹壹音樂中所呈現的臺灣性》,聯合大學臺灣語文與傳播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四、期刊論文(依年份編排)
    1. 董上德,〈論古代雅、俗文學的互補與交融〉,《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2期,頁106-111。
    2. 阮忠,〈20世紀漢賦研究述評〉,《學術研究》,2000年04期,頁118-124。
    3. 伏俊璉,〈談先秦時期的「誦」〉,《孔子研究》,2003年第3期,頁67-73。
    4. 翟麥玲,〈倡優、俳優與侏儒─漢代藝伎考系列之一〉,《浙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5卷第1期,2004年2月,124-129頁。
    5. 吳文科,〈「曲藝」與「說唱」及「說唱藝術」關係考辨〉,《文藝研究》,第8期,2006年。
    6. 王琴,〈美國饒舌音樂中黑人英語的詞彙特點〉,《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1卷第5期,2006年3月,頁145-147。
    7. 張世倫,〈拷秋勤的本土嘻哈〉,《臺灣光華雜誌》31期,2006年11月,頁34-43。
    8. 陳德政,〈跨界閱讀--嘻哈的革命力量〉,《誠品好讀月報》76期,2007年,頁121。
    9. 郭輝,〈漢賦分類新探〉,《淮北煤炭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8卷第2期,2007年4月,頁121-125。
    10. 孫福軒,〈清代賦學研究述評〉,魯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4期,2007年11月,頁69-73。
    11. 洪嘉穗,〈嘻哈文化之展現與反思〉,《大專體育》,101期,2009年,頁16-21。
    12. 安海民,〈先秦文學與漢賦淵源〉,《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年02期,頁70-75。
    13. 伏俊璉,〈先秦賦:早期文學百花園中綻放的奇葩〉,《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6期,2010年12月,頁1-14。
    14. 郜冬萍,〈「民間文學」與「俗文學」的交融〉,《蘭州交通大學學報》,第30卷第2期,2011年4月,頁91-94。
    15. 田瑞文,〈從文獻的保存角度看漢賦文學特征的生成〉,《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6卷03期,2012年3月,頁12-15。
    16. 李會轉,〈嘻哈文化特質探析〉,《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第8卷第1期,2013年1月,頁68-69。
    17. 季偉,〈漢畫中的俳優形象〉,《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季刊)》,第33卷第2期,2014年6月,頁21-35。
    18. 謝思煒,〈唐代講唱文學的民間性及其文化意義〉,《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0卷第5期,2014年9月,頁44-51。
    19. 鄒樂、彭贊賓,〈從「漢代擊鼓說唱俑」管窺漢代民俗與歷史價值〉,《百家思想》,2014年11月,頁132-133。
    20. 李寅生、李光先,〈漢賦句式研究〉,《唐都學刊》第31卷第1期,2015年01月,頁29-35。
    21. 張英,〈俳優及其在戲劇史上的諷諫藝術〉,《戲劇之家》,18期,2016年,頁55。
    22. 呂逸新,〈漢代文人身份生成與漢賦嬗變〉,《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33卷第6期,2017年,頁51-55。
    23. 陳友峰,〈俳優侏儒的出現及其在戲曲生成中的作用與價值〉,《中國戲曲學院學報》,第38卷第3期,2017年8月,70-76。
    24. 蔣勤儉,〈俗講活動在唐代的繁榮及其原因〉,《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4期,2017年8月,頁25-30。
    25. 韓瑋,〈口頭敘事與先秦語體、說體的形成〉,《中州學刊》,第2期,2018年2月,頁140-145。

    五、音樂專輯(依歌手與出輯年份編排)
    熱狗:
    《MC Hotdog》(臺灣:魔岩唱片,2001)。
    《犬》(臺灣:魔岩唱片,2001)。
    《哈狗幫》(臺灣:魔岩唱片,2001)。
    《九局下半》(臺灣:魔岩唱片,2001)。
    《Wake UP》(臺灣:滾石唱片,2006)。
    《不可能Mix(2)》(臺灣:魔岩唱片,2008)。
    《貧民百萬歌星》(臺灣:滾石唱片,2012)。
    《Walk This Way》(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2)。
    《超級兄弟》(香港:獨音唱片,2013)。
    《Poker Star》(臺灣:滾石唱片,2014)。
    《夢幻照相機》(2015)。
    《流星小夜曲》(2015)。
    《同學會》(2015)。

    頑童:
    《How We Roll》(臺灣:滾石唱片,2008)。
    《FRESH GAME》(臺灣:滾石唱片,2014)。
    《敞篷車》(臺灣:滾石唱片,2014)。
    《二手車》(臺灣:滾石唱片,2015)。
    《脫罪 acquittal》(臺灣:滾石唱片,2015)。
    《can`t judge me 袂堪給人講)》(臺灣:滾石唱片,2015)。
    《FSTAYGOLD116-金上癮》(臺灣:滾石唱片,2015)。
    《last man standing》(臺灣:滾石唱片,2016)。
    《Costly Love》(臺灣:滾石唱片,2017)。
    《飆高速》(臺灣:滾石唱片,2017)。
    《幹大事》(臺灣:滾石唱片,2017)。
    《地痞》(臺灣:滾石唱片,2018)。
    《質感老鄉 Big Homie)》(臺灣:滾石唱片,2018)。
    《少年董 DON》(臺灣:滾石唱片,2018)。
    《GOOD VIBE》(臺灣:滾石唱片,2018)。
    《騙吃騙吃》(臺灣:滾石唱片,2018)。

    蛋堡:
    《收斂水》(臺灣:亞神唱片,2009)。
    《Winter Sweet》(臺灣:亞神唱片,2009)。
    《月光》(臺灣:亞神唱片,2010)。
    《踩.腳.踏.車》(臺灣:亞神唱片,2011)。
    《你所不知道的杜振熙之內部整修》(臺灣:亞神唱片,2013)。

    國蛋:
    《GDN EXPRES》(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4)。
    《Dr. Paper Vol.3 Sunday Night Slow Jams》(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6)。
    《進擊之路》(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6)。
    《Later That Night》(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8)。

    夜貓組:
    《初代目》(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6)。
    《2017太空漫遊 》(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7)。
    《健康歌曲》(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7)。

    李英宏:
    《臺北直直撞》(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6)。
    《愛上你》(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8)。
    《誰先愛上他的》(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8)。
    《蘆樂佛尼亞》(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9)。

    葛仲珊:
    《葛屁 Knock Out》(臺灣:亞神唱片,2012)。
    《XXXIII》(臺灣:顏社企業有限公司,2014)。
    《皇后區的皇后》(臺灣:環球唱片,2016)。

    大支:
    《舌粲蓮花》(臺灣:滾石唱片,2002)。
    《人》(臺灣:禾廣娛樂股份有限公司,2011)。
    《不聽》(臺灣:亞神唱片,2014)。
    《太陽花(Sunflower)》(臺灣:人人有功練饒舌音樂工作室,2014)。
    《屠宰場之窗》(臺灣:人人有功練饒舌音樂工作室,2014)。
    《浴火英雄》(臺灣:人人有功練饒舌音樂工作室,2014)。
    《臺灣有嘻哈》(臺灣:人人有功練饒舌音樂工作室,2017)。
    《暗網》(臺灣:亞神唱片,2018)。

    RPG:
    《黑人問號. Jpg》(臺灣:基械貓音樂有限公司,2017)。
    《浪子的路》(臺灣:任基械貓音樂有限公司,2018)。
    《電視影集 雙城故事》(臺灣:任基械貓音樂有限公司,2018)。

    熊仔:
    《∞ 無限》(臺灣:人人有功練饒舌音樂工作室,2015)。
    《信》(臺灣:人人有功練饒舌音樂工作室,2015)。
    《走到飛》(臺灣:我宅有限公司,2017)。
    《美夢成真》(臺灣:SONY MUSIC,2018)。

    小人:
    《不聽》(臺灣:亞神唱片,2013)。

    玖壹壹:
    《打鐵》(臺灣:禾廣娛樂股份有限公司,2014)。
    《歪國人》(臺灣:禾廣娛樂股份有限公司,2015)。
    《我的路》(臺灣:滾石唱片,2015)。
    《9453》(臺灣:混血兒娛樂,2016)。
    《英雄就在你左邊》(臺灣:混血兒娛樂,2016)。
    《大顯神威》(臺灣:混血兒娛樂,2016)。
    《擺叔叔DJ CKx玖壹壹MIXTAPE Vol.1》(臺灣:滾石唱片,2016)。
    《抓泥鰍》(臺灣:混血兒娛樂,2016)。
    《周法薷》(臺灣:滾石唱片,2017)。
    《Working Holiday》(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恐怖情人》(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討債情歌》(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搏感情》(臺灣:滾石唱片,2018)。

    草屯嬰仔
    《亡命之徒》(臺灣:混血兒娛樂,2016)。
    《鋼筋叢林》(臺灣:混血兒娛樂,2016)。
    《職業寫手》(臺灣:混血兒娛樂,2017)。
    《囝仔》(臺灣:滾石唱片,2017)。
    《媽祖》(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愛我你會死2018》(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臭屁嬰仔
    《賺呀賺》(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嗆到抓不住》(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大房子》(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BCW
    《JIGGY》(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TRAP BAG》(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PLAY NO GAMES》(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NO COMPLY》(臺灣:混血兒娛樂,201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415102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102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1901270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2201.pdf2461KbAdobe PDF219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