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070885      Online Users : 75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844


    Title: 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校智慧資本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Public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Schools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Taipei City
    Authors: 趙致源
    Chao, Chih-Yuan
    Contributors: 秦夢群
    趙致源
    Chao, Chih-Yuan
    Keywords: 校長知識領導
    學校智慧資本
    學校組織變革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Schools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
    Date: 2020
    Issue Date: 2020-09-02 12:57:06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瞭解當前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知識領導、學校智慧資本與學校組織變革的現況。分析不同背景變項下,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校長知識領導、學校智慧資本與學校組織變革之差異情形,並探討教師知覺校長知識領導、學校智慧資本與學校組織變革之關係以及最後探究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智慧資本對學校組織變革之預測力分析。
    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共計抽樣27所學校,發出530份問卷,回收495份,共有468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率達88%。問卷調查結果以描述性統計、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與多元逐步迴歸等統計方法加以分析與探討。
    本研究結果獲致結論如下:
    一、目前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知覺校長知識領導為中高程度,以「促進合作分享」之知覺程度最高,「激勵成員學習」之知覺程度最低。
    二、目前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學校智慧資本為中高程度,以「學校結構資本」之知覺程度最高,「學校關係資本」之知覺程度最低。
    三、目前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知覺學校組織變革為中高程度,以「教育科技創新」之知覺程度最高,「成員核心能力」之知覺程度最低。
    四、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因性別、服務年資、現任職務、學校規模與學校歷史之不同,在知覺校長知識領導有顯著差異。
    五、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因服務年資、學校規模與學校歷史之不同,在知覺學校智慧資本有顯著差異。
    六、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教師,因服務年資、現任職務、學校規模與學校歷史之不同,在知覺學校組織變革有顯著差異。
    七、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校智慧資本與學校組織變革及其各分層面,彼此具有正相關的關係。
    八、臺北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智慧資本對學校組織變革具有預測作用,以「學校智慧資本」的預測力最佳。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供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校長、學校教師、學術相關研究及相關單位參考。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schools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 of public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To analyz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eacher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variables, an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variables. This study has aimed to predict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 through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schools.
    Through the use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27 public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distributing 530 questionnaires in total. Valid questionnaires of 468 were collected, with a usable rate of 88%. All data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s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t-test, one-way-ANOVA,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conclusions of this study are as follows:
    1.Public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teacher’s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is above average, in which the item “promote cooperation and sharing” was the highest and “motivate members to learn” was the lowest.
    2.Public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teacher’s perception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schools is above average, in which the item “school structure capital” was the highest and “school relationship capital” was the lowest.
    3.Public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teacher’s perception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 is above average, in which the item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novation” was the highest and “member core competence” was the lowest.
    4.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ublic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teacher’s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in terms of gender, years of service, position, scale of school and history of school.
    5.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ublic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teacher’s perception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schools in terms of years of service, scale of school and history of school.
    6.There i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public secondary school in Taipei City teacher’s perception of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terms of years of service, position, scale of school and history of school.
    7.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among 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schools and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
    8.Principals’ knowledge leadership and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schools have a predictive effect on school organizational change.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毛榮敬(2004)。國民小學智慧資本探索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王如哲(2000)。知識管理與學校教育革新。教育研究集刊,45,35-55。
    王如哲(2001)。全球化的教育改革動向之一:因應知識經濟的國家教育改革策略。教育資料與研究,42,9-12。
    王柏鈞(2017)。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學校組織動態能耐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以新北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0)。知識經濟發展方案。臺北市: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余泯蓁(2019)。新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校內部行銷與教師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何嘉惠(2010)。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取向:校長知識領導。學校行政,2(1),126-138。
    吳春助(2009)。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科技領導與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吳清山(2005)。學校行政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1997)。解釋名詞-組織變革。教育資料與研究,18,62。
    吳清山、林天祐(2005)。教育新辭書。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清山、黃旭鈞、江愛華、高家斌、賴協志、林佳宜、陳亮君(2006)。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模式建構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4-2413-H-133- 003)。
    吳清山、黃旭鈞、賴協志、高家斌(2007)。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模式建構之研究。教育研究集刊,53(4),71-105。
    吳清山、賴協志(2007)。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之研究:角色知覺與踐行。教育與心理研究,30(2),1-29。
    吳清山、賴協志(2009)。知識領導:理論與研究。臺北市:高等教育。
    吳豐祥(2007)。科學技術與創新政策研究-以韓國、日本、澳洲、新加坡、印度、中國為例(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NSC 95-3011-P-004-001-)
    李明堂(2006)。學校組織變革歷程及管理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李宥賢(2008)。中部地區國民小學校長領導型態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大學,南投縣。
    李昱瑩(2014)。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對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運作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那昇華、陳木金、洪毓琄(2015)。學校社會資本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研究對學校經營的啟示。學校行政,97,45-64.
    林建宏(2016)。高級中等學校分散式領導、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林海清(2006)。大學校院學術行政主管知識型領導模式之建構與應用的探討。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94-2413-H-166-002),未出版。
    林新發、王秀玲、仲秀蓮、黃秋鑾、鄧珮秀、顏如芳(2008)。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學習社群對學校組織變革效能影響之研究---以臺灣北部地區四縣市為例(I)。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6-2413-H-152-002)。
    林慶順(2007)。南投縣國民中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覺知與實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香如(2010)。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學校智慧資本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林靜詩(2017)。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邱順明(2011)。桃園縣國中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桃園縣。
    施佩芳(2009)。知識經濟時代下校長知識領導內涵的探討。學校行政雙月刊,63,95-114。
    洪中明(2010)。學校創新教學之策略管理。北縣教育,70,52-55。
    洪琬琳(2012)。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紀家雄(2014)。國民小學校長創新技巧、學校智慧資本與學校創新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范熾文(2004)。學校組織變革的策略與作法:知識經濟觀點。現代教育論壇研討會,51-59。2004年8月11日。臺中師範學院。
    范熾文、陳純慧(2010)。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組織承諾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8,70-93。
    范少君(2013)。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校長魅力領導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徐昌男(2007)。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知識管理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徐明和(2010)。雲林縣國小組織變革、策略管理與優質教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市。
    徐國樹(2009)。公立高級職業學校組織變革與校長變革領導對學校經營策略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14)。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綱要總綱。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統計處(2019)。教育統計查詢網。取自http://stats.moe.gov.tw/statedu/
    秦夢群(2019)。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2019)。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秦夢群、濮世緯(2006)。學校組織變革理念與實施之研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3),123-150。
    郝靜宜(2008)。國立高中職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高博瑜(2009)。智慧資本與軍民通用科技發展專案績效關聯性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防大學,桃園縣。
    康燕玉(2011)。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唐玉真(2015)。新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的學校智慧資本經營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文權(2010)。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之研究—信念、角色、困境與實踐策略。學校行政,68,44-69。
    張文權、范熾文(2011)。校長知識領導:意涵、理論與實施原則。研習資訊,28(4),107-116。
    張明輝(1997)。學校組織的變革及其因應策略,教育研究集刊,39,1-21。
    張奕華、蔡瑞倫(2010)。國民中學校長科技領導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學校行政雙月刊,65,33-53。
    張夏平(2008)。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以臺南市國民中小學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張雅妮(2008)。臺北縣市校長知識領導與教師教學效能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張馨方(2014)。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活力、學校組織學習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許凱威(2015)。新竹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學校組織學習與教師組織公民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許婉玉(2017)。新北市國民小學空間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創新
    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木金(1999)。學校組織變革壓力與抗力對學校行政之啟示。學校行政,2,14-27。
    陳怡靜(2009)。從智慧資本觀點探討組織變革過程中人力資源發展實務之角色。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陳明惠(2007)。智慧資本管理實務。臺北市:華泰文化。
    陳建銘(2004)。學校組織變革及其因應策略。學校行政,32,43-56。
    陳家紋(2006)。公立高職學校組織文化與智慧資本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皎眉、黃富源、孫旻暐、李睿杰(2011)。論心理測驗與國家考試。國家菁英季刊,7(1),15-31。
    陳淑娟(2012)。學校知識管理專題研究。2012年11月2日,取自http://educlasses.educities.edu.tw/EduCenter/.../學校智慧資產管理。
    陳志鵬(2014)。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教師文化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曾柏璣(2017)。臺北市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學校創新經營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湯為國(2012)。臺北市公立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工作壓力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中良(2014)。公立高中校長教學領導、學校組織變革及教師創新教學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黃佳慧(2012)。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教師心理資本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黃昆輝、張德銳(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市:文景。
    黃秋鑾(2009)。臺灣地區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學習社群與學校組織變革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建翔(2014)。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資料導向決定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黃釋輝(2015)。高雄市國小校長溝通行為、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黃建翔、吳清山(2018)。國小校長知識領導影響學校組織變革效能之關係-以資料導向決定為中介變項。教育學報,46(1),1-21。
    黃靖文、張韶蘭、陳怡君(2019)。教師學術樂觀對校長知識領導與組織效能關係之中介效果研究。高雄師大學報:教育與社會科學類,46,17-38。
    黃瓊香(2007)。桃園縣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組織變革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童怡璇(2016)。科技應用下美國城市的治理發展與創新區規劃。創新政策。取自:https://spark.stpi.narl.org.tw/public/article/show?id
    =8a8a839165c1baae0165c1bb05030090
    楊詠翔(2012)。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智慧資本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楊德遠(2012)。國民小學智慧資本及其價值轉換管理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溫金豐(2009)。組織理論與管理。臺北市:華泰。
    葉春櫻(2009)。學校組織資本及其創新經營策略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小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鄒忠錦(2010)。國民中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智慧資本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廖文川(2012)。中部地區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南投縣。
    廖文川、楊振昇(2014)。中部地區國民中學校長文化領導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0,149-181。
    潘慧玲(2017)。促動改變的扳手:學習共同體影響學校變革之分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4),209-239。
    劉佳賢(2010)。國民中小學學校智慧資本與學校創新經營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
    劉建宏(2010)。高雄縣市國中校長轉型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行政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劉鎮寧、張瑞娟(2010)。知識經濟與學校組織變革。教育行政與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劉世涵(2016)。國民小學校長行動智慧、組織動態能力與學校智慧資本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黎素君(2019)。國民小學校長正向領導、學校組織變革與學校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蔡金田(2019)。知識、智慧與領導。臺北市: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蔡金柱(2014)。國民小學校長權力運作、學校組織變革、行政效能與競爭優勢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蔡進雄(2006)。智慧資本對學校經營領導方向的啟示。師說,191,15-17。
    鄭光峰(2014)。臺中市國中教師知覺校長領導風格與學校組織變革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臺科技大學,臺中市。
    鄭崇趁(2011)。教育經營學導論:理念、策略與實踐。臺北市:心理。
    賴協志(2008)。國民小學校長知識領導、組織學習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賴協志、吳清山(2014)。校長知識領導研究之分析與發展:以期刊文章、研究報告與學位論文為主(2006~ 2012)。臺北市立大學學報,45,43-60。
    賴景昌、林國仕(2004)。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知識經濟。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臺北市。
    顏士程(2007)。國民小學組織變革、校長權力基礎運用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嘉義縣。
    戴言儒(2019)。臺北市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教師專業學習社群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謝文全(2002)。學校行政(第七版)。臺北市: 五南。
    謝文全(2012)。教育行政學(第四版)。臺北:高等教育。
    謝沐樺(2010)。臺北縣市公立國民中學校長知識領導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謝傳崇、林新發(2011)。兩岸三地中小學校長知識領導、學校智慧資本對創新經營效能影響之研究---以臺北市、上海市與香港地區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NSC99-2410-H134-001-MY2)。
    謝傳崇、劉佳賢(2011)。國民小學智慧資本與學校組織變革效能關係之研究。教育行政與評鑑學刊,11,63-88。
    謝傳崇、蕭輝勳(2011)。國民中小學校長知識領導與學校組織變革效能關係之研究。中等教育,62(1),50-70。
    謝慧音(2004)。國小教師對學校智慧資本狀況之知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羅英豪(2014)。宜蘭縣國民中小學學校智慧資本、創新經營與競爭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貳、英文部分
    Algharibeh, K. M. (2011). The knowledge enablers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 empirical study in telecommunications companies. IBIMA Business Review, 11, 1-13.
    Amidon, D. M. & Macnamara, D. (2000). 7 C`s of knowledge leadership: Innovating our future. Retrieved from http://www.entovation.com/whatsnew/leadership-7cs.htm
    An, Y., Davey, H., & Eggleton, I. R. C. (2011).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voluntary IC disclosure.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 12(4), 571-585.
    Babbie, E. (2004).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0 th ed). Belmont, CA: Wadsworth.
    Basile, G. (2009).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In Basile, G. (Ed.).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intangible asset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roadbent, M. (1998). The phenomen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What does it mean to the information profession? Information Outlook, 5,23-36.
    Caldwell, B. J., & Harris, J. (2007). Why not the best schools? Camberwell: ACER Press.
    Cavaleri, T., Seivert, S., & Lee, W. L. (2005). Knowledge leadership: The art and science of knowledge-based organization. Burlington, MA: 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Chen, J., Zhu, Z., & Xie, H. Y. (2004). Measur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A new model and empirical study.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1,2-5.
    Clair, G. S., & Stanley, D. (2009). Building the knowledge culture: The knowledge service effect. New York, NY: SMR International.
    Daft, R. L., & Steers, R. M. (1986). Organizations: A micro/macro approach.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Davidson, C., Voss. P. (2002). Knowledge management: An introduction to create competitive advantage from intellectual capital. Tandem Press: Auckland
    Dietz, M., Barker, S., & Giberson, N. (2005). Solving a wicked problem: Knowledge management systems can create new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where resources are expended on proactive activities, such as closing the achievement gap. Leadership, 34(3), 20-23.
    Dillman, D. A. (2000). Mail and internet surveys: The tailored design method. New York, NY: John Wiley & Sons.
    Drucker, P. F. (1993). Post-capitalist society.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Edvinsson, L., & Malone, M. S. (1997). Intellectual capital: Realizing your. company’s true value by finding it’s hidden roots. New York: Harper Business.
    Fidler, B. (1996). Strategic planning for school improvement. London, England: British Educational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Society.
    Flanagan, L., & Jacobsen, M. (2003). Technology ladership for twenty-first century princip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1, 124-142.
    Fullan, M. (1999). Change forces: The sequel. London: Psychology Press.
    Galbraith, J. K. (1969). Ambassador’s Journal: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Kennedy Years. London: Hamilton.
    Grundy, T. (1993). Managing Strategic Change. London: Kogan Page.
    Hannan, M. T. and J. Freeman (1984). Structural inertia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49, 149-164.
    Hargreaves, D. H. (2001). A capital theory of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ment. British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27(4), 487-503.
    Harris, A. (2002). School improvement: What’s in it for schools. London, UK: Routledge.
    Hewlett, R. (2006). The cognitive leader: Building winning organizations through knowledge leadership. Lanham: Roman, & Littlefield Education.
    Kelly, A. (2004). The intellectual capital of schools: Analysing government policy statements on school improvement in light of a new theorization.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19(5), 609-629.
    Lakshman, C. (2009).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leadership: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by top executive leaders. Leadership & 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30(4), 338–364.
    Leavitt, H. J. (1965). Applied organizational change in industry: Structural, technological and humanistic approaches. In J G March (Ed),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s: 1144-1170. Chicago: Rand McNally.
    Lewin, K. (1951). Field theory i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NY: Harper and Row.
    Liebowitz, J. (2000). Building organizational intelligence: A knowledge management primer. London: CRC Press.
    Mabeya, C., Kulichb, C., & Lorenzi-Cioldi, F. (2012). Knowledge leadership in global scientific research.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23(12), 2450-2467.
    Murphy, D. T. & Gunter, G. A. (1997) Technology integration: The importance of aministrative support. Education Media International, 34(3), 136-139.
    OECD (1996). Employment and growth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Paris, France: Author.
    Owens, R. G. (201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Leadership and school Reform. Boston, MA: Allyn and Bacon.
    Ozga, J., & Jones, R. (2006). Travelling and embedded policy: The case of knowledge transfer. Journal of Education Policy, 21(1), 1-17.
    Robbins, S. P. (2003). Organisational behavior(10th ed). San Diego, CA:Prentice Hall.
    Robbins, S. P., & Judge, T. A. (2016).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Jersey, NJ: Prentice Hall, Inc.
    Roos J., Roos G., Edvinsson L., & Dragonetti, N. C. (1998). Intellectual Capital: Navigating in the new business landscape.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Roos, G., Pike, S., & Fernström, L. (2005). 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in practice. Burlington, MA: Elsevier Butterworth-Heinemann.
    Schultz, L. E. (2000). Qualities of an exceptional leader. Human Systems Management, 19, 93-103.
    Sherman(2011)。Harvesting intangible assets: Uncover hidden revenue in your company`s intellectual property. New York, NY: Amacom.
    Steers, R. M. (1991). Introduction to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4th ed). New York, NY: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Inc.
    Stewart, T. A. (1998). Intellectual capital: The new wealth of organizations. New York, NY: Bantam Doubleday Dell Publishing.
    Sullivan, P H. (1998). Profiting from intellectual capital-extracting value from innovatio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The World Bank Group (2012). Knowledge economy index (KEI) 2012 Rankings. Retrieved October 24, 2012, from 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INTUNIKAM/Resources/2012.pdf
    Vargas, G. E. (2008). Architecture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 Leadership, 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vista de Ingeniería, 28, 09-14.
    Wiig, K. M. (1997). Knowledge management: Where did it come from and where will it go?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14(5), 67-78.
    Williams, R. K. (1997). Organizational transform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Management, 14(2), 63-65.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10717101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71011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245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101.pdf8543KbAdobe PDF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