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3/140903 (78%)
Visitors : 46054972      Online Users : 10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3440


    Title: 播種之後的故事:由社區大學審議民主工作坊 論公共領域之在地實踐
    The Story after Seeding : A Discussion about Local Practice of Public Sphere from Deliberative Democracy Workshops in Community Universities
    Authors: 吳柏蓉
    Wu, Po-Jung
    Contributors: 顧忠華
    Ku, Chung-Hwa
    吳柏蓉
    Wu, Po-Jung
    Keywords: 公共領域
    審議式民主
    社區大學
    公民社會
    公民參與
    社區意識
    Date: 2012
    Issue Date: 2021-01-04 11:21:05 (UTC+8)
    Abstract: 自從公民共識會議的概念首次引進台灣後,在學術界與社區大學的協力合作下,審議民主理念的公共參與模式,逐漸於台灣受到重視與推廣。在人脈資源與操作經驗累積下,社區大學由協辦單位轉而成為主要推動者的角色,以在地社區作為起點的發展路徑,成為審議民主於台灣社會紮根的主要特色。本文以北投社大所舉辦的「全民督工‧防災防弊」工作坊、及淡水社大所舉辦的「淡水的遠見-21世紀地方議程」工作坊為例,來探討審議民主理念,如何於台灣在地社區中實踐與扎根,並探問公共意識在社區中延續與茁壯的可能性,以及社區大學作為拓展公共領域之推動者,如何以在地社區為基礎,培育對公共參與的種子公民,以形塑台灣社會多元公共領域的未來展望。
    透過北投社大及淡水社大所推動的審議民主工作坊,於台灣在地社區中的實踐經驗,本文發現,審議民主的公共參與模式,能夠凝聚社區公民之公共意識,並促成社區公共領域的拓展。社區公民在理性討論過程中,產生培力與轉化作用,在知識解放的過程中,達成知能賦權的效果。同時,社區公民在公共參與的價值觀上,也歷經了轉變與重建,從過往宿命論的消極態度,轉而意識到自己所具有的主動角色,對於監督國家機器的權利與責任,產生全新的認知。此外,社區公民將公共議題帶入所屬社區,與在地居民深入互動與瞭解,使得「我群」的共同體意識得以凝聚,由私利轉向共善,建構出社區公共領域的雛形。然而實務上的操作困境,仍需透過經驗累積來突破,如社大面臨的資源限制,及公民參與對國家機器的約束力,都是未來審議民主於台灣社會發展,必須正視與解決的課題。
    Reference: 一、中文

    毛富榮
    2008,〈規範與現實的不合拍--評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臺灣:困境
    與契機》〉。《新聞學研究》94:193-210。

    方念萱、蘇彥豪
    1998,〈網路傳播中的對話與對峙--以女性主義連線版的言說為
    例〉。《新聞學研究》56:183-218。

    杜文苓
    2007,〈審議民主與社會運動:民間團體籌辦新竹科學園區宜蘭基地
    公民會議的啟發〉。《公共行政學報(政大)》23:67-93。

    杜文苓、陳致中
    2007,〈民眾參與公共決策的反思--以竹科宜蘭基地設置為例〉。
    《臺灣民主》4(3):33-62。

    李丁讚
    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頁1-62,收錄
    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
    份有限公司。
    2004,〈公共領域中的親密關係-對新港和大溪兩個造街個案的探
    討〉。頁357-395,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
    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李天健
    2001,〈社區大學的社會定位-發展公民社會:專訪臺灣社區大學運
    動發起人黃武雄教授〉。《教育研究月刊》92:77-89。

    李文富
    2001,〈知識經濟時代下的社區大學定位與發展:朝向通識與公民教
    育的學習場域〉。《北縣成教輔導季刊》20:21-25。

    何明修
    2006,〈公共領域的理想與現實:評李丁讚等,《公共領域在臺灣:
    困境與契機》〉。《臺灣社會學刊》34:249-258。

    邱秀芬、陳德貴
    2006,〈社區大學發展對臺灣社會教育影響之探討〉。《大安高工學
    報》17:95-103。

    林祐聖
    2007,〈我們沒有臺上臺下之分--代理孕母公民共識會議中的專家與常民關係〉。《臺灣民主》4(3):1-32。

    林國明、陳東升
    2003,〈公民會議與審議民主:全民健保的公民參與經驗〉。《台灣社會學》6:61-108。
    2005,〈審議民主、科技決策與公共討論〉。《科技、醫療與社會 》3:1-49。

    林國明
    2004,〈公民會議的價值是凸顯多元性〉。《新新聞》914:54-55。
    2007,〈公民共識會議〉。頁65-72,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2007,〈審議民主實踐的多元模式--評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ndbook:Strategies for Effective Civic Engagement in the 21[9566] Century〉。《臺灣民主》
    4(3):191-195。

    林子倫
    2004,〈評John S. Dryzek,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Beyond:Liberals, Critics,Contestations»(審議式民主及其超越)〉。《臺灣民主》1(4):181-184。
    2007,〈線上公民會議〉。頁85-89,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2008,〈審議民主在社區:台灣地區的經驗〉。論文發表於「海峽兩岸參與式地方治理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民國97年9月22日至23日。

    林如森
    2006,〈社會運動過程中的認同、共識動員與傳播策略〉。《臺灣社會研究》64:151-218。

    宋興洲
    2003,〈論網路民主的理論與發展現況--網路民主是科幻小說?〉。《全球政治評論》3:1-28。

    范雲
    2007,〈開放空間〉。頁111-116,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范玫芳
    2006,〈臺灣水資源管理公民會議之評估〉。《法政學報》20:87-104。

    吳乃德
    2004,〈搜尋民主公民-社團參與的理論與實際〉。頁177-214,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介民、李丁讚
    2005,〈傳遞共通感受:林合社區公共領域修辭模式的分析〉。《臺灣社會學》9:119-163。

    吳嘉苓
    2007,〈法人論壇〉。頁99-104,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洪貞玲、劉昌德
    2004,〈線上全球公共領域?-網路的潛能、實踐與限制〉。《資訊社會研究》 6:341-364。

    洪德仁、潘蓬彬、楊志彬
    2005,〈公民會議與社區營造--以北投社區社造協定公民會議為例〉。《社區發展季刊》108:216-226。

    夏鑄九
    1994,〈(重)建構公共空間--理論的反省〉。《臺灣社會研究 》16:21-54。
    1997,〈再理論公共空間〉。《城市與設計學報 》2(3):63-76。

    郭秋永
    2007,〈多元民主理論--公民審議的一個理論基礎〉。《臺灣民主》4(3):63-107。

    郭宏治
    2004,〈公民會議的推手陳東升-他的夢想不在公共電視〉。《新新聞》919:56-57。

    陳定銘、江明修
    2001,〈非營利組織與公民社會之建構-以社區大學運動為例〉。《社會文化學報》12:15-43。
    2001,〈臺灣社區大學的創發與建構公民社會〉。《二十一世紀》65:122-129。
    2007,〈臺灣社區大學公共性之研究〉。《亞洲研究》55:99-128。

    陳俊宏
    1998,〈永續發展與民主:審議式民主理論初探〉。《東吳政治學報》9:85-122。

    陳其澎
    2001,〈臺灣市民社會中公共領域的建構與質變:以南投縣集集鎮的社區總體營造過程為例〉。《環境與藝術學刊 》2:13-51。

    陳素秋
    2005,〈哈伯馬斯[Jurgen Habermas]之審議式民主觀對於公民教育的啟發〉。《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 》,90:6-21。

    陳東升
    2006,〈審議民主的限制-台灣公民會議的經驗〉。《台灣民主季刊》3(1):77-104。

    彭森明
    2005,〈台灣社區大學的社會責任〉。《文教新潮》10(2):7-11。

    曾國祥
    2007,〈審議民主的道德限制--柏林論政治自由與政治判斷〉。《台灣民主季刊》,4(4):71-108。

    曾慶豹
    1998,《哈伯瑪斯》。臺北市:生智文化。

    曾建元、吳康維
    2007,〈審議式民主在我國的創新應用「2005臺南縣縣長選舉電視辯論會」個案探討〉。《國會月刊》414:58-87。

    張茂桂、蕭蘋
    1994,〈「族群」議題的新聞詮釋--兼論報紙與公共領域問題〉。《臺大新聞論壇》1(1):98-122。

    張建隆
    2006,〈我國社區大學發展現況與未來展望〉。《文訊》245:34-38。

    張榮輝
    2006,〈凝聚社區向心力-從社區大學社團課程,提升社區意識〉。《北縣成教輔導季刊 》27:33-40。

    黃啟龍
    2002,〈網路上的公共領域實踐:以弱勢社群網站為例〉。《資訊社會研究 》3:85-111。

    黃東益
    2003,〈審慎思辯、議題資訊與政策偏好形成--核四議題意見調查結果的初探〉。《理論與政策》64:65-87。
    2007,〈審慎思辯民調〉。頁95-98,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黃東益、陳敦源、陳俊明、蕭乃沂
    2004,〈數位時代商議式民主的實驗原型:線上公民顧問團〉。《研考雙月刊》28(1):81-91。

    黃東益、陳敦源
    2004,〈電子化政府與商議式民主之實踐〉。《臺灣民主》1(4):1-34。

    黃東益、施佳良、傅凱若
    2007,〈地方公共審議說理過程初探:2005年宜蘭社大公民會議個案研究〉。《公共行政學報》24:71-102。

    黃東益、李翰林、施佳良
    2007,〈「搏感情」或「講道理」?:公共審議中參與者自我轉化機制之探討〉。《東吳政治學報 》25(1):39-71。

    楊志彬
    2007,〈公民會議的社區實踐〉。頁73-77,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楊意菁
    2004,〈民意與公共性:批判解讀臺灣電視談話節目〉。《新聞學研究》79:1-47。

    雷文玫
    2004,〈強化我國健保行政決策公民參與的制度設計-二代健保先驅性全民健保公民會議的建議方案〉。《臺灣民主》1(4):57-81。

    鄧正來
    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頁1-86。

    蔡宏政
    2004,〈評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ssays on Reason and Politics»(審議式民主:理性與政治論文集)〉。《臺灣民主》1(4):175-180。
    2006,〈論社區大學之知識解放如何可能?一個知識論原則的分析〉。《教育與社會研究》10:31-64。

    黎士華
    2005,〈審議式民主及其實踐:審議式民意調查之初探〉。《立法院院聞 》381:76-95。

    廖錦桂
    2006,〈審議民主與臺灣民主〉。《臺灣智庫通訊》18:11-15。
    2007,〈民主之必要,審議之必要:一個行動者的思考路徑〉。頁3-14,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鄧宗業、吳嘉苓
    2004,〈法人論壇-新興民主國家的公民參與模式〉。《台灣民主季刊》,1(4):35-56。

    鄧宗業
    2007,〈遠景工作坊〉。頁105-109,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鄭敏慧
    1997,〈網路(網絡)作為女同志活動的公共場域〉。《城市與設計學報》2(3):263-274。

    錢永祥
    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一頁論述史的解讀與借鑑〉。頁111-146,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謝宗學
    2003,〈網際民主與審議民主之實踐--資訊化社會的桃花源村?〉。《資訊社會研究》,4:87-139。

    魏明德
    2004,〈公共領域、公共空間與政治版圖〉。《哲學與文化》31(6):37-49。

    蕭伶玲、江盈誼、廖錦桂
    2007,〈審議民主之展望與挑戰:當東方遇到西方〉。頁201-209,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蕭元哲、鄭國泰、王川臺、鄭春發
    2006,〈高雄市第一港口跨港觀光纜車之公民會議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2:243-271。

    蕭佳純
    2004,〈以公民社會角度論社區大學的發展〉。《教育與社會研究》 6:1-25。

    羅晉
    2004,〈網際審議式民主之實現與現實:以我國地方政府網際公共論壇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39:105-142。
    2008,〈實踐審議式民主參與之理想:資訊科技、網路公共論壇的應用與發展〉。《中國行政》79:75-96。

    顧忠華
    2000,〈臺灣非營利組織的公共性與自主性〉。《臺灣社會學研究》 4:145-189。
    2004,〈公共領域的社會基礎〉。頁147-175,收錄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006,〈社區大學的現狀與挑戰〉。《文訊》245:39-42。

    Berloznik, Robby
    2007,〈參與式科技評估:歐洲和比利時的國會TA制度〉。頁45-53,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Bellocci, Sergio
    2007,〈搭起科技和社會的橋樑:瑞士經驗〉。頁55-61,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CHO Hyun-Suk 趙顯錫
    2007,〈突破僵局:南韓對危險設施所採取公民陪審團的作法〉。頁165-178,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Fishkin , James S.
    2007,〈邁向理想的公共諮詢:審議式民調與審議日〉。頁29-43,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Habermas, Jurgen著,曹衛東、王曉玨、劉北城、宋偉杰譯
    2002,《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市:聯經。

    KITAMURA Masaharu 北村正晴、YAGI Ekou 八木絵香
    2007,〈核能專家與公民對話之心得〉。頁157-164,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KOBAYASHI Tadashi 小林傳司
    2007,〈科技民主與民眾參與:1990年以後日本的經驗〉。頁141-155,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Kluver, Lars
    2007,〈什麼是審議民主:從丹麥的經驗談起〉。頁17-27,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LEE Jong-Min 李鍾珉
    2007,〈衝突、期待到共識:首爾國立大學學生證政策公民會議〉。頁179-191,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J.C.Alexander、鄧正來
    1998,《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輯出版社。

    Rehg , William
    2007,〈審議民主與「發現的脈絡」〉。頁195-200,收錄於廖錦桂、王興中編,《口中之光:審議民主的理論與實踐》。財團法人台灣智庫。

    Sauter, Joachim
    2004,〈公共空間中的新媒體藝術-媒體是建築與公共領域之間互動的表層〉。《公共藝術簡訊 》57:11-12。

    Taylor, Charles
    1992, “Modernity and the Rise of the Public Sphere.”〈市民社會與公共文化〉。蔡佩君譯,《當代》100:30-39。
    1995,〈市民社會與大眾文化〉。林信安譯,收於廖炳惠主編《回顧現代文化想像》,頁70-84,台北:時報。

    二、英文

    Bohman, James
    1996, Public Deliberation : Pluralism, Complexity and Democracy. Cambridge,MA : MIT Press.

    Barber, Benjamin
    2003, Strong Democracy : Participatory Politics for a New Age.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ristiano, Thomas
    1997, “The Significance of Public Deliberation.” Pp.243-277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Cambridge,MA:MIT Press.

    Cohen, Joshua
    1997, “Deliberation and Democratic Legitimacy.” Pp.167-169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 Cambridge,MA:MIT Press.

    Dahl, Robert
    1989, Democracy and Its Critics. New Haven, CT : Yale University Press.

    Elster, Jon
    1997, “The Market and the Form:Three Varieties of Political Theory. ” Pp.3-33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ames Bohman and William Rehg.Cambridge,MA:MIT Press.
    1998a, “Introduction.” Pp.1-18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b, “Deliberation and Constitution-Making.” Pp.97-122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
    NY: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kin, Stephen L., and Edward Soltan, eds.
    1999, Citizen Competence and Democratic Institutions. University Park, P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Fraser, Nancy
    1997, “Rethinking the Public Sphere: A Contribution to the Critique of Actually Existing Democracy.” Pp.69-98 in Justice Interruptus.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the
    “Postsocialist” Condition. New York : Routledge.

    Fearon, James D.
    1998, “Deliberation as Discussion.” Pp.44-68 in Deliberative Democracy, edited by Jon Elster. N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utman, Amy., and Dennis Thompson
    1996, Democracy and Disagreement. Cambridge, MA :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Habermas, Jurgen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Oxford, England : Polity Press.
    1997, “The Public Sphere.” Pp.116 i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Media II ,edited by Peter Golding and Graham Murdock. Cheltenham,UK Press.

    Mill, John Stuart
    1991, “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Pp.205-467 in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 Oxford, Englan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enbaum, W.A.
    1978, “Public involvement as reform and ritual: The development of federal participation program.” Pp. 81-96 in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edited by Stuart Langton.Massachusetts Toronto:Lexington.

    Weber Max
    1949, The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NY: Free Press.

    Young, Iris Marion
    2000, Inclusion and Democracy. Oxford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系
    95254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54012
    Data Type: thesis
    DOI: 10.6814/NCCU202001839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401201.pdf2883KbAdobe PDF28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