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90 (78%)
Visitors : 46263609      Online Users : 80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461


    Title: 改革開放後中共媒介市場化之分析-以上海解放日報為例
    Authors: 顧秦雯
    Contributors: 潘家慶
    顧秦雯
    Keywords: 媒介市場化
    解放日報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4 10:36:17 (UTC+8)
    Abstract: 中共自一九七八年十一屆三中全會,決定施行改革開放至今,不僅在經濟上造就舉世矚目的經濟成長,相對的也對中國大陸的傳播媒介造成衝擊。在改革的過程中,被中共稱為「黨在政治上、理論上和思想上領導戰鬥的武器」的傳播媒介,隨改革範圍的擴大與深入,產生了顯著的變化。

    一九九二年鄧小平視察南方經濟特區,發表宣揚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南巡講話」。緊接著,中共在十四大確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市場機制的引入,使中國大陸的新聞媒介,置身在和以往迥異的環境,新聞媒介組織和從業人員捲進市場經濟中,媒介的內容和形式,發生根本變化。

    本研究想要了解「解放日報」如何一方面扮演中共黨報的身分,另一方面又如何在市場競爭激烈的上海報業中,謀求生存與發展,藉由一份黨報的轉型,來了解中國大陸媒介如何走向市場化?如何在國家堅持傳播仍是「黨的宣傳機器」與喉舌論之下,自謀生路,並在政治與經濟的角力中,呈現的面貌與發展,期能了解中共未來媒體的發展與動向。

    本研究以內容分析法分析上海解放日報市場化後在新聞報導內容、新聞寫作方式、廣告內容的轉變;以文獻分析法分析解放日報改革因素、市場化後廣告量、發行量與方式、以及經營方式轉變。

    研究結果發現,解放日報,改革因素包括:受到黨中央的政治生態,要求新聞報導相適應變革、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進而客觀的要求新聞媒介發生變化。社會因素,社會逐漸多元化,民眾對於各種資訊的要求增多。媒介本身的因素,來自新聞從業人員觀念的轉變,促使新聞產生變革。

    市場化的解放日報,在內容上經濟新聞增加,.新聞照片、圖表次數增加,版面趨向活潑、豐富。在新聞寫作方式上,評論類新聞減少、專欄增加。在寫作內容方面,強調與讀者的貼近性,但是市場化對新聞時效性影響不顯著,與市場化前相同。市場化對寫作目的影響不顯著,依然以宣傳性新聞為主。在廣告方面,
    廣告量逐年增加,同時廣告內容反映市場經濟發展,家電用品、旅行社廣告增加,
    廣告位置在報頭、報紙左下、右下多方並陳。在發行方面,由以往的郵局發行轉為郵發、自辦發行並存,並在各地設有分印點,發行量隨市場經濟轉變。在經營上,解放日報成為多角化、多元化經營,「以報業為主的多元化發展戰略佈局」的集團公司。

    解放日報走向市場化的結果,從一個純粹靠黨養活、替黨宣傳的「宣傳喉舌」,轉變為一個在經濟上必須自負盈虧、自謀生路的商業機制。同時又必須扮演引導大眾輿論、傳播黨的資訊工具。因此將政治資訊軟化吸引大眾,或者將此類信息與其他信息分開,並提供政治新聞之外,多樣、多種類的信息。藉由滿足市場需求,營造政治輿論、提高黨的形象,使解放日報成為強調中國共產黨統治合法性的「黨營輿論公司」。
    Reference: 參 考 書 目
    一、中文部分:
    (一)期刊
    中共研究雜誌社,「中共年報」2000年。
    中國出版年鑑社,「中國出版年鑑 」1992年。
    中國統計出版社,「中國第三產業年鑑」1993年。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中國新聞年鑑」1988 –1997年。
    新華出版社「中國廣告年鑑」1995-1998 年 。
    毛澤東(1934),「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新聞工作文獻選編 2000。
    王良能、莊照欽 (1995), 「大陸新聞事業」,大陸傳播事業及其管理概況,台北:行政院新聞局編印。
    王毓莉 (1999),「中共傳播改革之研究」,東亞季刊 30:1。
    大公報(2000),「解放日報成立報業集團」,2000年10月10日。
    中國時報 (1996),「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掛牌成立」,1996年6月15日。
    中國時報(1992),「誰吹響了市場經濟的號手」,1992年10月2日。
    中國時報(2003),「新聞改革導向『三貼近』」,2003年5月30日。
    解放日報(網路):http://www.jfdaily.com.cn/
    中國新聞研究中心: http://www.cddc.net
    楊曉政(2003),「上海傳媒正在蓄勢待發」,
    http://www.cjr.com.cn/gb/node2/userobject15
    汪震宇(2003),「報業多元化經營的新生經驗和路徑」
    http://www.chuanmei.net
    王維 (1980),「新聞應以發表新聞為主」,新聞戰線,1980:2。
    張志安(2003),「上海報業:讓競爭來得更猛烈些吧!」
    http://www.chuanmei.net.liuliei.
    二.英文部分
    Babbie,R (1998) Adventures in social research : data analysis using SPSS for Windows 95, Thousand Oaks, Calif : Pine Forge Press
    Barnett, Doak A.(1979),“The Communication System in China:Some Generalization, Hypotheses and Questions for Research ”Moving A Mountain. Honolulu:the East-West Center b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Chan, Joseph Man(1993),“Commercialization without Independence: Trends
    and Tnesions of Media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Joseph Cheng & Maurice Brosseau(Eds.),China Review 1993., Hong Kong: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hang, Tsan-Kuo, Jian Wang and Chin-Hsien Chen.(1994),“.News as Social Knowledge in China : The Changing Worldview of Chinese National Media ”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4:2。
    Holsti ,Ole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Massa-Chusetts : Addison-Wesely Publishing Company.
    Lu, Keng(1994),“.Press Control in New China and Old China.”,InChin-Chuan Lee(Ed.), China’s Media, Media’s China, Boulder,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CO:Westview Press.
    Lynn T ,White Ⅲ(1990),“.All the News:Structure And Politics in Shanghai’s Reform Media”,Voice of China:The Interplay of Political and Journalism,N.Y:Guilford Press.
    McQuail ,Denis(1994),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London: SAGE Publish.
    Meehan, Eileen R. Mosco, Vincent and Wasko, Janet(1933),“Rethinking Political Economy:Change and Continuity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4)
    Zhao,Yuezhi(1998),Media,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Between the Party Line and the Bottom Line, ,Illinois:Illinois University.
    江暢 (1995),「時效也是質量-談新聞競爭中的快速反映」,新聞戰線,1995:11。
    甘惜分(1993),「新的形勢呼籲新聞體制改革」,新聞學,1993:2。
    向澤映(1995),「黨報要主動迎接市場經濟的挑戰」,中國新聞年鑑1995年。
    李良榮(1995 ),「十五年來新聞改革的回顧與展望」,新聞與傳播,1995:2。
    車英、唐迎春 (1998),「論市場經濟體制下我國新聞新聞改革的十大趨勢」,武漢大學學報:46。
    周世康(1996) ,「市場經濟對經濟新聞信息量的挑戰及對策思考」,新聞學,1996:1。
    周泰頤、朱麗 (1996),「報業集團:中國報業新現象探析」,新聞學,1996:1。
    林森鴻 (1993),「中共『十四大』後大陸報業的機制轉型之研究」,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
    金賢東 (1995),「會議報導之我見」,新聞綜橫,1995:2。
    俞旭 (1994), 「從『瞭望』周刊(海外版)的對台報導看大陸新聞與政治關係」,台大新聞論壇,1:2。
    姚福申 (1996),「關於組建報業集團的思考」,新聞大學,1996:5。
    胡耀邦 (1990),「關於黨的新聞工作」新聞工作文獻選編,北京:新華。
    凌振稼 (1992) ,「報紙自辦發行的產生和發展趨勢」,內部文稿,1992:4。
    唐緒軍(1998),「冷眼旁觀中國廣告市場」中國廣告年鑑1998。
    喻國明(1999),「傳媒產業與資本市場兩情相悅-略論資本市場與傳媒產業結
    的機遇、操作方式與風險規避」新聞記者,1999:12。
    孫茗 (1999),「新聞的商品性、商品和商品化辨析」,新聞記者,1999:8。
    草民 (2002),「從黨報到市場報的演化」,開放雜誌,2002:2。
    袁素琴(1998),「多渠道、多形式、多層次-對黨報理論宣傳的一點認識」,
    新聞戰線,1998:4。
    崔中文 (1994) ,「廣告是報紙有機組成部分」,1994年中國新聞年鑑,北京:新華。
    張仲禮(1988),「上海和上海經濟區在中國現代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社會科學:54。
    張林嵐(1983),「讀者歡迎哪些新聞」,新聞戰線, 1983:1。
    張連華( 1994), 「讓這一『翼』硬起來-對『南京日報』近年來攝影圖片宣傳的一點思考」,新聞廣場1994:6。
    曹鵬 (1999), 「暴利時代即將過去,報紙廣告牛氣趨弱」,新聞記者,1999:9。
    梁若潔 (1992),「新聞改革:反思與前進」,1991年中國新聞年鑑,北京:中國新華。
    陳力丹 (2002),「給出新聞事實發生的方位-兼評『解放日報』的時事地圖」,新聞記者,2002:7。
    陳君聰 (2002),「建立效益型報紙發行模式」,新聞與傳播,2002:3,
    陳曉紅 (1996),「大市場中發行工作探討」,新聞記者,1996:5。
    程世壽( 1997),「中國傳媒與中國企業關係論」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陳韜文 朱立 潘忠黨主編 香港:鑪峰學會出版。
    童兵 (1996), 「大陸新聞媒體的現狀和新聞改革走向的展望」未發表論文,引自潘家慶 (1997) 大陸新聞改革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系。
    黃文寧 (1996), 「誰將成為我國報業集團的『航空母艦』」。新聞學,1996:1。
    黃京堯 (2001 ),「關於報業集團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思考」,新聞大學,2001:2
    新聞學研究 ,53。
    楊文增 (1992),「報紙擴版潮」,新聞戰線,1992:4。
    楊開煌 (1991 ),「大陸政體下的媒體角色變遷-解釋典範之探討」東亞季刊,23:2。
    解放日報編輯部 (1983),「提高宣傳效益是新聞改革的重要課題」,新聞戰線,1983:6。
    解放日報黨委會(1994),「解放日報的四十五年」,新聞戰線,1994:5。
    潘玉鵬 (1995), 「中外報紙廣告的不同特點及其原因」,復旦學報:社科版,1995:8。
    潘忠黨 (1997),「大陸新聞改革過程中象徵資源之替換形態」新聞學研究,1997:2。
    蔡貴方 (1997),「報紙發行作業方式選擇當議」中國新聞年鑑1997。
    燕凌 (1985),「寓指導性於交流服務之中」,新聞戰線,1985:4。
    薛石英 (1997 ),「『新聞照片•背景故事』的背景故事 」,新聞記者,1997:1。
    鍾沛璋 (1988), 「新聞改革的幾個理論問題」,新聞學,1988:2。
    羅以澄(1995),「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經濟新聞採寫的改革」,新聞學,1995:2。
    譚果 (1999), 「從經濟角度看報業集團化」新聞大學,1999:2。
    (二)論文
    王毓莉 (1997),「中共改革開放政策對電視事業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余淑賢 (1997),「鄧小平時期新聞改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郁女 (1992),「中共廣播電視在其現代化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皇寺 (1996 ),「中國大陸新聞改革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承季 (2001) ,「大陸經濟改革的宣傳內容和宣傳策略研究(1992-1996)-以「人民日報」社論內容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素卿 (1995), 「上海主要報紙發展取向之研究-市場經濟對大陸報業的影響」,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三)書籍
    IMI(創研)市場信息研究所編 (1999),1998-1999 IMI消費行為與生活型態年鑑 ,北京:中國物價。
    上海統計局編 (1999),新上海:半個世紀的回眸1949-1999,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1986),列寧全集:第五卷 ,北京:人民。
    支庭榮(2000),媒介管理,廣州:暨南大學。
    方漢奇 (2000), 中國新聞事業簡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王文科編譯(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 ,台北:師大書苑。
    王石番(1989), 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 台北:幼獅文化事業。
    王毓莉 (1999) ,中共境內與境外電視新聞之比較研究 ,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王福如、汪海波主編 (1993) ,宣傳工作知識全書,北京:經濟管理。
    何川 (1994) ,中共新聞制度剖析,台北:正中。
    何舟(1998) ,中國傳媒新論 ,香港:太平洋世紀出版社。
    李良榮 (1992),中國報紙的理論與實踐,上海:復旦大學。
    李英明 (1994),現階段大陸政經社會發展與兩岸關係,台北:永然文化。
    周文華、熊映悟 (1992),中國改革開放大辭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
    姚錫棠(1992) ,上海新聞改革15年,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
    桑萌(1996),傳播、社會、發展,四川:成都。
    崔恩卿、何梓華(1997) ,產業化:青年報刊業的前景與挑戰,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
    曹鵬 (1999), 中國報業集團發展研究,北京:新華。
    陳崇山 弭秀玲 (1989), 中國傳播效果透視,瀋陽:瀋陽。
    喻國明 (1993),中國新聞業透視,河南:人民。
    景衫編 (1991),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
    馮建三 (1994),媒介經濟學 台北:遠流。
    新華社新聞研究所編 (1992),新聞改革十年回顧與展望,北京:新華。
    新聞學大辭典 (1993),鄭洲:河南人民。
    楊孝濚(1987),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三民書局。
    潘家慶 (1996), 大陸新聞改革研究, 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研究計劃。
    鄧小平文選 ,(1993) 北京:人民。
    龍永樞、楊偉光主編 (1997) ,領導者媒介形象設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謝駿 (1997), 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香港:鑪峰學會。
    鍾倫納 (1994), 應用社會科學研究法 台北:台灣商務
    藍鴻文 (1991),專業採訪報導學,北京:中國人民。
    (四)報紙、網路
    明報 (1997),「大陸經濟改革 鐵腕維護政權」,1997年 2月20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9260012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26001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東亞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8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