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92 (78%)
Visitors : 46214745      Online Users : 79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1789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789


    Title: 國民革命軍北伐經費之研究
    Authors: 黃慧欣
    Contributors: 林能士、劉維開
    黃慧欣
    Keywords: 北伐
    蔣介石
    宋子文
    孫科
    俄援
    江浙財團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4 12:05:43 (UTC+8)
    Abstract: 提 要
    研究任何一場軍事行動,都不能忽略經費的問題。國民革命軍北伐能夠成功,除了戰略、戰術運用得宜外,餉彈、軍需的接應不斷也是關鍵因素。過去廣東革命政府受制於實力和財力的不足,所以在從事革命運動的過程中屢遭挫折。民國12年孫中山「聯俄」政策的確立,加速了國民黨的改組及革命基地的統一;復有廣州政府對財政的大力整頓,使得發動北伐的軍事及物質條件逐漸趨於成熟。民國15年7月9日,國民革命軍在蔣介石的領導下,浩浩蕩蕩由廣州誓師北伐。
    北伐前期,革命軍一路勢如破竹,迅速向長江流域推進,湖北繼廣東之後成為國府新的財源之地。此時北伐尚在進行,但國民黨內部糾紛愈演愈烈,民國16年4月,蔣介石在取得江浙財團的經費支援後,以暴力的手段清黨,寧、漢自此分裂。寧由蔣領導,漢則繼續與蘇俄、共黨合作,雙方各自籌措經費,分途北伐。惟蔣占領東南沿海的富庶之區,擁有較佳的財政條件,而漢方實行錯誤的財政政策,使得財政一敗塗地。
      北伐後期,分裂的革命陣營,因武漢的分共及蔣介石的辭職引退,再度合一,共同組成中央特別委員會。特委會成立後,黨內糾紛再起,加上共黨趁機暴動,國內局勢危殆。掌管財政的孫科甫上任即面臨北伐與西征在即,江浙財團不願配合出資,經費籌措不及的窘況,末以辭職收場,由宋子文繼之。局勢的動蕩,使擁蔣復職聲起,民國17年1月,蔣在眾人擁護下復職,透過二屆四中全會的召開,重整國民黨。蔣掌軍,宋主財,在閻、馮、桂系的配合下再度發動北伐,為國民革命軍取得最終的勝利。
    Reference: 壹、中文資料
    一、史料
    (一)檔案
    1.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檔案》〈特交檔案.一般資料〉
    2.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檔案》(革命文獻.北伐時期)
    3.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檔案》(籌筆.北伐時期)
    4.國史館藏,《閻錫山檔案》〈閻伯川先生要電錄存--北伐會師軍事部署部案(一)(二)〉
    5.國史館藏,《國民政府檔案》〈國民政府委員會會議紀錄〉
    6.王正華、周美華編注,《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第1-3冊,台北:國史館,2003。
    7.黨史館藏,〈一般史料〉
    8.黨史館藏,〈會議記錄〉
    32.陳志讓,《軍紳政權》,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33.陳訓正,《國民革命軍戰史初稿》第1輯卷1-3,台北:文海,1972。
    34.陳進金,《地方實力派與中原大戰》,台北:國史館,2002。
    35.陸仰淵、方慶秋主編,《民國社會經濟史》,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1。
    36.費正清編,《劍橋中華民國史1912-194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37.馮筱才,《在商言商:政治變局中的江浙商人》,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4。
    38.楊天石,《尋求歷史的謎底》,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39.楊天石主編,《中華民國史》第二編第五卷北伐戰爭與北洋軍閥的覆滅,北京:中華書局,1996。
    40.賈士毅,《民國續財政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2。
    41.劉繼增、毛磊、袁繼成,《武漢國民政府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
    9.黨史館藏,〈漢口檔〉
    42.蔣中正,《蘇俄在中國》,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出版,1957。
    43.蔣永敬,《鮑羅廷與武漢政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72。
    44.蔣緯國等編,《國民革命戰史》第二部:北伐統一,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0。
    45.謝本書、牛鴻賓,《蔣介石和西南地方實力派》,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46.羅重一,《共產國際和武漢國民政府關係史稿》,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
    三、論文
    (一)期刊及會議論文
    1.王正華,〈1927年蔣介石與上海金融界的關係〉,《近代史研究》,2002年第4期(北京,2002),頁76-112。
    2.王正華,〈北伐前國民革命軍有形戰力之評估〉,《現代中國軍事史評論》,5(台北,1990.04),頁51-111。
    3.王正華,〈北伐前期的蔣馮關係(民國15至16年)— —以《蔣中正總統檔案》為中心的考查〉,《國史館學術集刊》,7(台北,2006.03),頁193-221。
    (二)史料彙編、文件、工具書
    4.王正華,〈國民革命軍出師北伐的經緯〉,收於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主編,《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24編護法與北伐(台北:台灣商務,1986),頁565-594。
    5.丘捷,〈廣東軍政府初期的財政狀況〉,收入邱捷,《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與清末民初的廣東》,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頁283-300。
    6.史全生,〈國民黨中央特別委員會述評〉,《歷史檔案》,2002年第3期(北京,2002),頁115-128。
    7.朱浤源,〈廣西與北伐〉,《現代中國軍事史評論》,5(台北,1990.04),頁1-30。
    8.老冠祥,〈楊樹莊在北伐期間率海軍易幟的意義和影響〉,《中華軍史學會會刊》,2(台北,1997.05),頁181-209。
    9.呂芳上,〈廣東革命政府的關餘交涉(1918-1924)〉,收入李雲漢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第3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頁647-690。
    10.李丙仁,〈北伐與上海社會〉,《檔案與史學》,1997年第5期,(上海,1997),頁40-47。
    11.李國祁,〈北伐前期的戰略與政略〉,收於《民國史論集》(台北:南天書局,1990),頁459-495。
    12.李國祁,〈北伐後期的政略〉,《民國史論集》(台北:南天書局,1990),頁497-528。
    13.李國祁,〈宋子文對廣東財政的革新(民13-15年)〉,收於《民國史論集》(台北:南天書局,1990),頁353-386。
    1.上海市檔案館編,《1927年的上海商業聯合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14.李朝陽,〈大革命時期馮玉祥與蘇聯合作問題研究〉,《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第2期(天津,2006),頁139-144。
    15.卓遵宏,〈檔案與上海金融史研究—以台灣所藏檔案為例(1927-1937)〉,《檔案與史學》,2002年第5期(上海,2002),頁30-43。
    16.周巍,〈試論南京國民政府創建時期的民族資產階級〉,《學術論壇》,1991年第6期(南寧,1991),頁101-104。
    17.征敏,〈閻錫山軍事活動年譜〉,《文史月刊》,1995第4期(山西,1995),頁99-154。
    18.易繼蒼,〈江浙財團與南京國民政府的關係〉,《貴州社會科學》,179(貴陽,2002.09),頁88-92。
    19.林能士、楊維真,〈抗戰前國民政府與地方實力派之關係—以川滇黔為中心的探討(1928-1937)〉,《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5(台北,1998.05),頁199-237。
    20.姜天鷹,〈杜月笙與舊上海金融界〉,《上海金融》,1996年第8期(上海,1996),頁41-43。
    21.唐春波,〈北伐軍率先攻打兩湖地區的原因探析〉,《晉陽學刊》,2003年第6期,(江西,2003),頁86-89。
    22.孫子和,〈從黃埔建軍到北伐前夕革命軍之餉械問題〉,收於李雲漢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第4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頁441-496。
    23.孫澤學,〈大革命後期馮玉祥聯蔣清共的原因剖析〉,《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4第4期(武漢,1994),頁48-54。
    2.千家駒編,《舊中國公債史資料(1894-1949)》,北京:中華書局,1984。
    24.傅寶真,〈國民政府時期外籍軍事顧問團產生之背景與意義〉,《近代中國》,83(台北,1991.06),頁145-167。
    25.程玉鳳、程玉凰,〈國民革命軍北伐史料選輯〉,《國史館館刊》,4(台北,1988.06),頁299-306。
    26.黃逸平,〈江浙財團析〉,《學術月刊》,1983年第3期(上海,1983),頁74-81。
    27.黃肇珩、胡有瑞、劉本炎,〈「華橋為革命之母」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近代中國》,20(台北,1980.12),頁9-30。
    28.楊天石,〈蔣中正先生和上海證券物品交易所〉,《近代中國》,139(台北,2000.10),頁158-179。
    29.楊奎松,〈一九二七年南京國民黨清黨運動研究〉,《歷史研究》,2005年第6期(北京,2005),頁42-62。
    30.楊奎松,〈武漢國民黨的聯共和分共〉,《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3期(北京,2007),頁26-50。
    31.楊樹標、楊發祥,〈1927-1937年馮玉祥與蔣介石的關係新論〉,《天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6卷1期(天津,2004.01),頁21-27。
    32.廖信春,〈論國民黨北伐軍事戰略〉,《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7卷5期(江西,2006.09),頁67-72。
    33.劉存善,〈閻錫山與蔣介石〉,《文史精華》,1996年第5期(河北,1996),頁6-27。
    3.中央檔案館編,《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2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89。
    34.劉敬忠、王樹才,〈試論馮玉祥及國民軍在1925-1927年的政治態度〉,《歷史研究》,2000年第5期(北京,2000),頁100-110。
    35.劉鳳翰,〈馮玉祥與北伐〉,《中華軍史學會會刊》,2(台北,1997.05),頁455-502。
    36.蔣永敬,〈從護法到北伐〉,收於李雲漢主編,《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第4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頁391-439。
    37.蔣永敬等,〈國民政府奠都南京六十年—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第122次學術討論會紀錄〉,收於中華民國史料中心編,《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12輯(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1987),頁343-422。
    38.盧玲,〈蘇聯在三二○事件前後對北伐態度變化的原因〉,《黔東南民族師專學報》,第19卷第2期(貴州,2001.04),頁23-25。
    39.賴澤涵,〈北伐前後的孫科(民國13年—民國19年)〉,《中華學報》,7卷1期(台北,1980.01),頁75-98。
    40.賴澤涵,〈廣州革命政府的建立〉,《中國近代現代史論集》第24編護法與北伐(台北:臺灣商務,1986),頁71-116。
    41.賴澤涵,〈廣州革命政府的財政(民國6年至15年)〉,收入李雲漢編,《中國國民黨黨史論文選集》第3冊(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94),頁605-645。
    42.戴振豐,〈鮑羅廷與蔣介石關係之探討(1924-1927),《黃埔學報》,49(台北,2005.10),頁63-77。
    43.鍾曉光,〈“江浙財閥”芻議〉,《民國檔案》,1992年第1期,(南京,1992),頁86-93。
    4.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譯,《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第1、2、3卷,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1998。
    44.韓迪德,〈蘇俄軍事顧問與中國國民黨(1923-1927)〉,收於《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第3冊北伐統一與訓政建設史(台北:中華民國建國史討論集編輯委員會,1981),頁138-147。
    45.韓祥麟,〈北伐與海軍(1916-1928)〉,《近代中國》,117(台北,1997.02),頁146-171。
    46.簡笙簧,〈晉綏軍與國民革命軍北伐〉,《中華軍史學會會刊》,2(台北,1997.05),頁215-244。
    47.羅銘,〈關於北伐戰爭的軍費問題〉,《民國檔案》,4(南京,1992.04),頁76-83。
    48.蘇杭,〈大革命時期馮玉祥的政治傾向〉,《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1期(湖北,2004),頁62-65。
    49.蘇啟明,〈論國民革命軍在北伐期間的發展〉,《中華軍史學會會刊》,2(台北,1997.05),頁501-528。
    50.蘇雲峰,〈政局與財政的互動關係:以抗戰前湖北為例〉,《財政與近代歷史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頁105-149。
    51.龔松柏、吳匕,〈北伐時期武漢國民政府提高黨權運動述評〉,《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4卷12期(四川,2003.12),頁218-223。
    (二)學位論文
    1.涂永,〈宋子文財政思想述評〉,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5.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文獻》第12、14、16、20、69輯,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5-76。
    2.葉惠芬,〈唐生智與北伐前後政局〉,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3.陳志昌,〈蔣中正四次下野前後之財務運作〉,台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4.黃國強,〈孫中山北伐與國民革命軍北伐之比較研究〉,江西:江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2。
    貳、外文資料
    1.C. Martin,Wilbur and How,Julie Lien-ying.Documents on Communism, Nationalism, and Soviet Advisers in China 1918-1927.New York : Octagon Books, 1972.
    2.C. Martin,Wilbur and How,Julie Lien-ying .Missionaries of Revolution : Soviet advisers and Nationalist China, 1920-1927.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Ch`i ,Hsi-sheng.“Financial Constraints on the Northern Expedition”,收入《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1912-1927》上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頁249-269。
    4.Ch`i,Hsi-sheng.Warlord Politics in China 1916-1928.Calk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
    5.Parks M.,Coble Jr.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 1927-1937.Mass.:Harvard University,1986.
    6.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第4輯(一)(二),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
    7.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國國民黨第一、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史料》上冊,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6。
    8.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編,《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滙編》第5輯第1編財政經濟(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9.全國財政會議秘書處編,《全國財政會議彙編》,台北:文海出版社,1987。
    10.孫武霞、許俊基編,《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資料選輯(1919-1924)》,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孫武霞、許俊基編,《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資料選輯(1925- 1927)》,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2.郭廷以,《中華民國史事日誌》第2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
    13.黃嘉謨編,《白崇禧將軍北伐史料》,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94。
    14.經濟會議秘書處編,《全國經濟會議專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99。
    15.榮孟源主編,《中國國民黨歷次代表大會及中央全會資料》上冊,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85。
    16.廣東省財政廳編,《廣東省財政紀實》上、下冊,台北:文海出版社,1989。
    17.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編,《黃埔軍校史料(1924-1927)》,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82。
    18.蔣永敬編,《北伐時期的政治史料— —1927年的中國》,台北:正中書局,1981。
    19.鄭自來、徐莉君編,《武漢臨時聯席會議資料選編》,武漢:武漢出版社,2004。
    (三)年譜、日記、回憶錄、文集
    1.A. B. 巴庫林著,鄭厚安、劉功勛、劉佐漢譯,《中國大革命武漢時期見聞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5。
    2.毛以亨,《俄蒙回憶錄》,香港:亞洲出版社有限公司,1954。
    3.毛思誠,《民國15年以前之蔣介石先生》,香港:龍門書店,1965。
    4.白崇禧口述,賈廷詩等訪問兼紀錄,《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究所,1984。
    5.吳景平,《宋子文政治生涯編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
    6.李宗仁口述,唐德剛撰寫,《李宗仁回憶錄》,台北:曉園出版社,1993。
    7.沈亦雲,《亦雲回憶》上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8。
    8.沈雲龍編,《黃膺白先生年譜長編》上冊,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6。
    9.亞.伊.切列潘諾夫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中國國民革命軍的北伐—一個駐華軍事顧問的札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10.姚崧齡,《張公權先生年譜初稿》上集,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82。
    11.唐生智,〈關於北伐前後幾件事的回憶〉,收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編,《文史資料存稿選編》第三輯東征北伐(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頁798-802。
    12.孫科,《孫科文集》第3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13.張肇元,《張肇元回憶錄》,台北:正中書局,1976。
    14.張靜江,《張靜江先生文集》,台北:中央文物經銷,1982。
    15.陳公博,《苦笑錄》,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16.普里馬科夫著,曾憲權譯,《馮玉祥與國民軍:一個志願兵的札記(1925-1926)》,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17.黃紹竑,《五十回憶》上冊,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
    18.鄒魯,《回顧錄》,台北:文海出版社,1971。
    19.鄔慶時,〈大本營財政部雜憶〉,收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等編,《孫中山三次在廣東建立政權》,頁364-370。
    20.廣東省社會科學歷史研究室編,《廖仲愷集》(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83。
    21.蔣永敬,《胡漢民先生年譜》,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出版,1978。
    22.蔣鐵生編著,《馮玉祥年譜》,濟南:齊魯書社,2003。
    23.閻伯川先生紀念會編,《民國閻伯川先生錫山年譜長編初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
    24.羅翼群,〈記孫中山南下廣東建立政權〉,收於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等編,《孫中山三次在廣東建立政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6,頁2-34。
    (四)公報、報紙、期刊
    1.中華民國政府公報,民國14年12月第18號
    2.《大公報》(長沙版)民國15年
    3.《民國日報》(上海版)民國15-17年
    4.《申報》民國14-17年
    5.《晨報》民國15-16年
    6.《漢口民國日報》民國16年
    7.《廣州民國日報》民國14-16年
    8.國聞週報社輯,《一週間國內外大事述評》,第4卷第1、2、15、38期、第5卷26期。
    9.國聞週報社輯,《國聞週報》,第3卷第36期、第5卷22期。
    10.《總商會月報》,第7卷第4、7、9號。
    二、專書
    1.М•С•賈比才著,張靜譯,《中國革命與蘇聯顧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
    2.文公直,《最近卅年中國軍事史》下冊,台北:文星書店,1962。
    3.毛知礪,《張嘉璈與中國銀行的經營與發展》,台北:國史館,1996。
    4.王正華,《國民政府之建立與初期成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5.王松、蔣仕文、繞方虎,《宋子文傳》,武漢:武漢出版社,1993。
    6.卡爾圖諾娃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譯室譯,《加倫在中國(1924-1927)》,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
    7.司馬璐,《中共黨史暨文獻選粹》第四部中共與北伐,香港:自聯出版社,1976。
    8.史全生,《南京國民政府的建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7。
    9.白吉爾著,張富強、許世芬譯,《中國資產階級的黃金時代(1911-1937)》,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朱英、石柏林,《近代中國經濟政策演變史稿》,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
    11.吳景平,《上海金融業與國民政府關係研究》,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12.吳景平,《宋子文評傳》,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13.李國祁,《民國史論集》,台北:南天出版社,1990。
    14.李培生,《桂系據粵之由來及其經過》,北京;中華書局,2007。
    15.李雲漢,《從容共到清黨》,台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3年8月影印版。
    16.李劍農,《最近30年中國政治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6。
    17.來新夏等著,《北洋軍閥史》下冊,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0。
    18.林能士,《經費問題與護法運動(1917-1923)》,台北:大學搖籃出版社,1995。
    19.姚金果、蘇杭、楊雲若,《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大革命》,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20.姚會元,《江浙金融財團研究》,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8。
    21.韋慕庭著,楊慎之譯,《孫中山— —壯志未酬的愛國者》,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86。
    22.孫瑩、丁惠希,《大革命時期的中外關係》,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7。
    23.徐鼎新、錢小明,《上海總商會史(1902-1929)》,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
    24.國防部史政局編,《北伐戰史》第2冊,台北:國防部史政局,1959。
    25.張梓生,《國民革命北伐戰爭之經過》,台北:天一書局,1986。
    26.張瑛,《蔣介石清黨內幕》,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
    27.張靜如、卞杏英主編,《國民政府統治時期中國社會之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
    28.教育部主編,《中華民國建國史》第三篇統一與建設,台北:國立編譯館,1989。
    29.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下冊,台北:曉園出版社,1994。
    30.郭恆鈺,《俄共中國革命秘檔(一九二六)》,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
    31.陳存恭,《列強對中國的軍火禁運(民國8年—18年)》,台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1983。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1153016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3016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6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