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91 (78%)
Visitors : 46233107      Online Users : 114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171


    Title: 政黨電視競選廣告政治符號之研究:1991∼2000
    Authors: 羅時宜
    Luo, Shih Yi
    Contributors: 鄭自隆
    Cheng,Tzu-leong
    羅時宜
    Luo, Shih Yi
    Keywords: 政治符號
    政治廣告
    Political symbol
    Political Adv.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4 13:17:51 (UTC+8)
    Abstract: 自1989年解除動員戡亂時期以來,台灣社會歷經快速的變遷,政治上,中央民代改選、二二八官方事件報告的出爐、廢國大、開放直轄市市長民選、第一次的台灣省長大規模地區的選舉、也是最後一次;1996年第一次的民選總統,李登輝高票當選,台灣本土意識的高漲,凍省,宋楚瑜出走國民黨獨自參選,直至2000年第二屆的總統副總統選舉,民進黨陳水扁的勝選,形成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次政黨輪替;本土化的興起、去中國化的爭議;而競選傳播上,報紙、電視競選廣告的相繼開放、候選人商品化、call in、政論節目的熱潮,選民與媒體多元聲音呈現,1989年至今的台灣變遷不僅快速、多元、更是驚人。

    本研究使用內容分析法,探討1991年至2000年國民黨與民進黨具國家認同符號之電視競選廣告,其訊息策略以及政治符號的變化與趨勢;採用『國家』、『台灣』以及『中國』三面向為主要的切入點。

    本文研究結果與發現歸納為下列十點:
    (一) 兩黨均以形象塑造傳達國家認同意識
    (二) 民進黨擅長負面攻擊以形塑對手國家認同之『謬誤』
    (三) 民進黨與『標榜自己愛台』訊息高度連結;但國民黨標榜『自己愛中華民國』,也同樣『愛台灣』
    (四) 國民黨以『中華民國』與民進黨『台灣』認同的競爭
    (五) 長期觀察國民黨國家認同模稜兩可
    (六) 國民黨形塑多元民族認同,民進黨形塑單一民族認同
    (七) 國民黨之『中國』符號為正向,民進黨之『中國』符號為負向
    (八) 不同年代國家認同、土地認同、民族認同明顯不同,但歷年『愛台』訊息逐年上升
    (九) 單一選區:隱性訴求獨立;複數選區:顯性訴求獨立
    形象塑造類型在高層次選舉類型的高使用比例
    (十) 長期觀察『台灣』符號成為主流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文化。
    王興中(1995)《政黨形象與選舉行為》,台北:私立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金壽(1994)《國民黨候選人選舉機器的建立與運作》,新竹:國立清華大
    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社會學組碩士論文。
    甘宗源(1990)《政治符號之研究 以中國國民黨十三全會為分析實例》,台北
    :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卡西勒(Cassier Ernst)(1989)《人論》,台北:譯者發行,萬里書攤經銷。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李蓉姣(1987)《政治廣告策略之研究:民國七十四年台北市議員競選傳單之
    Rothschild, M. L. (1987). Advertising: From Foundamental to Strategy. MA:D.C.Heath.
    Sabato, L. J. (1981). The Rse of Political Consultants: New Ways of Winning Elections.
    N.Y.: Basic Books.
    Sapir, E.(1934).“Symbolism” . Encyclopedia of Social Science, 14:492-495.
    Singleton, R. Jr., Straits, B. C., Straits, M.M., & Mcallister, R. J. (1986). Approach to social research.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oynbee, A. J. (1964). A Study of Histo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內容分析》,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萬來(1993)《電視傳播與政治》,台北:正中。
    李昶誼譯,詹梅森 (Jamieson,Kathleen Hall)著(1996)《骯髒的政治》,台北:鹿橋。
    任德厚(1995)《政治學》,台北:三民。
    朱靜女(1997)《我國電視競選廣告制度中相關重要問題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亞力(1994)《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
    呂亞力(1995)《政治學》,台北市:三民。
    杜奎英(1958)《中國歷代政治符號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文程(1996)《政黨與選舉概論》,台北:五南。
    林文益譯,Brian mcnair 著(1997)《政治傳播學》,台北:風雲論壇。
    金溥聰(1997)《報紙的形象設定效果研究:以1994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第五十五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
    金溥聰(1998)《一九九六總統候選人形象分析》,收錄於金溥聰主編,總統選舉與新聞報導,台北:國立政大新聞學系。
    金溥聰(1999)《政治競選廣告管理制度之研究 The Study of Regulations
    on Political Commpaign ADs》,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林佳龍、鄭永年主編 (江宜樺、吳忻怡、吳叡人、李廣鈞、汪宏倫、林佳龍、張茂桂、許宗力、王飛凌、吳國光、周建明、陳其、鄭永年 合著)
    (2001)《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新自然主義。
    周慶祥(1996)《國民黨、民進黨、新黨候選人報紙競選廣告內容分析─以八十
    四年台北立委選舉為例》,台北: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怡倫(1993)《電視政治廣告策略之研究:第二屆國大代表競選期間政黨電
    視廣告之內容分析》,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碩士論文。
    施正鋒(1995)《民族認同與台灣獨立》,台北,前衛。(編著)
    施正鋒(1999)《台灣政治建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企畫出版。
    徐火炎(1998)“台灣的選舉與社會分歧結構∼政黨競爭與民主化”,《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陳明通 鄭永年主編,台灣研究基金會叢書二之三,頁127-168,台北:月旦。
    陳義彥(2000)《公元2000年我國總統選舉主要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理論效果
    分析》,公元2000年總統選舉:傳播、行銷暨策略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世新大學民調中心主辦。
    陳炎明(1994)《電視「政黨錄影帶」內容之解讀與文宣策略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靜儀(1995)《民主進步黨在歷屆選舉中政黨政治廣告之內容分析》,台北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恆明(1986)《中華民國政治符號之研究》,台北:商務。
    許禎元(1997)《政治研究方法與統計—SPSS for Windows的實例操作》,台北:五南。
    張翠蘋(1995)《八十三年台北市長選舉報紙競選廣告與宣傳品文宣策略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正莉(1993)《國民黨威權統治型態的轉型 1986-199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
    黃俊傑(2000)《台灣意識與台灣文化》,台北:正中。
    彭 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
    彭 芸(1992)《新聞媒介與政治》,台北:黎明。
    彭懷恩(1997)《認識台灣—台灣政治變遷五十年》,台北:風雲論壇。
    彭懷恩(1997)《台灣政治文化的剖析》,台北:風雲論壇。
    鈕澤勳(2000)《總統候選人之競選傳播策略∼以公元2000年我國總統大選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博士論文。
    游盈隆(1995)《政黨形象、意識型態與台灣選舉變遷》,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楊泰順(1991)《政黨政治與台灣民主化》,台北:民主文教基金會。
    楊世琛(1991)《德國電視政治辯論制度對國會大選的影響:一九七二年大選實例分析》,台北: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雷飛龍譯,Sartori, Giovanni著,
    (2000)《政黨與政黨制度》,台北,韋伯。
    廖仁智(1986)《國小學生對國家政治符號態度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孟熙(1997)《台灣民眾族群認同、統獨立場與政黨偏好之研究—1991∼1996》,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潘家慶、王石番、謝瀛春、鄭自隆
    (1995)《台灣地區民眾傳播行為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研究報告。
    孫惠琪(1996)《政黨電視競選廣告訴求型態與展現方式之探討》:以八十四年立法委員選舉為例,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德雲譯,戴維(David Popenoe)著
    (1993)《社會學》,台北:五南。
    鄭自隆(1991)《政治廣告訊息策略及效果檢驗之研究─一九八九年台灣選舉兩黨候選人報紙廣告內容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鄭自隆(1992)《競選文宣策略》,台北:遠流。
    鄭自隆(1995)《競選廣告》,台北:正中。
    鄭自隆(1998)《1996年台灣總統大選四組候選人文宣策略觀察》,收錄於金溥聰主編,總統選舉與新聞報導,台北:國立政大新聞學系。
    鄭自隆(2004)《競選傳播與台灣社會》,台北:揚智文化。
    賴美華(1996)《比較性競選廣告訊息策略分析1994年省市長選舉為例》,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所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淑敏(1999)《台灣政黨電視競選廣告趨勢分析:1991∼1998》,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文輝(1994)《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
    顧慧蘭(1997)《台北縣長競選傳單之內容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二、英文部分
    Atkin, C. K, & Heald G. (1976). “Effects of Political Advertising,”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0.
    Berger,A. A. (1991).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 Newbury Park,CA: Sage.
    Berman, R. (1981).Advertising and social change, Beverly Hills, CA: Sage.
    Berlin, I. (1981).“Nationalism: Past Neglect and Present Power,” in Against the Current: 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Oxford: Basil Blackwell.
    Blumer, J. G. & McQuail, D. (1969). Ch.5, What kind of Political Television Do Viwer Want? ,in Television in Politics: Its uses and Influence,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iocca, F. (1991). Television and political advertising-volume 1: Psychological processes,
    NY: Lawrence Erlbaum.
    (1991).Television and political advertising-voilme 2: Signs, Codes, and images,
    NY: Lawrence Erlbaum.
    Dahbour, O. (1996).“Introduction: National Idenity as a Philosophical Problem,”
    Philosophical Forum28 (1-2).
    Edelman, M. (1964). The Symbolic Uses of Politics. 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Edelman, M (1971). Politics as symbolic Action. Chicago, IL:Markham.
    Edelman, M (1975). Political Language. NY:Academaic.
    Elder, C.D., & Cobb, R.W. (1983).The Political Uses of Symbols. N.Y. :Longman.
    Haskins, J. and Kendrick, A. (1991). successful Advertising Research Methods, Illinois: NTC Business Books.
    Holsti, O. R. (1969). Content Analysi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Reading,
    Mass.: Addison- Wesley.
    Johnson-Cartee, K. S. & Copeland, G. A. (1991) Negative Political Advertising: Coming of Age, New Jersey: Lawe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aid, L. L. (1981).“ Political advertising ”. in Nimmo, D. & K.R. Sanders(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CA: Sage.
    Kaid, L. L. & Holtz-Bacha (eds.) (1995).Political Advertising in Western Democracies:Parties and Candidates on Televis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Lasswell, H. D. & Kaplan, A. (1950). Power and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eiss, W., S. Kline & S. Jhally. (1986).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N.Y.: Metheun.
    Lippmann, W.(1922).Public Opinion, NY: MacMillan.
    Merriam, C. (1964). Political Power. NY:Collier.
    Nimmo, D. & Sanders, K, R. (eds.) (1981). Handbook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Beverly Hills, CA: Sage.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87252006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25200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政治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7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