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04/143671 (78%)
Visitors : 49720818      Online Users : 39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196


    Title: 蘭嶼天主教傳教史--一個立基於民族誌的研究
    A History of the catholic mission in orchid island: research based on tribal memories
    Authors: 席萳˙嘉斐弄
    Sinan-Jyavizong
    Contributors: 張駿逸
    席萳˙嘉斐弄
    Sinan-Jyavizong
    Keywords: 達悟族
    基督信仰
    文化復振
    Tao people
    Christianity
    Cultural renaissance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4 13:22:10 (UTC+8)
    Abstract: 蘭嶼位於台灣東南方的外海,是孤懸於西太平洋邊的島嶼,是達悟族人世居之地。達悟族是南島民族的一支,其語言、文化與菲律賓北方的巴丹島相近,應屬同語、同種而相互分離的族群,達悟族的起源傳說主要以石生、竹生為主,但野銀部落則採巴丹移入的說法,印證蘭嶼與巴丹的密切關係。
    達悟族屬海洋文化,其傳統神觀為何?眾說紛紜。但其畏懼anito則是確定的。anito一般被解讀為亡魂,此種說法有窄化anito之嫌,anito更好視之為所有邪惡力量的統稱。無論如何,達悟族的神鬼信仰反應在其傳統的歲時祭儀與生命禮俗中,特別是每年舉辦的meyvanwa(召飛魚祭)、pazos(天神祖靈祭),以及傳統命名儀式、新屋落成或大船下水儀式和充滿禁忌的喪葬儀式中。
    基督宗教的傳入,對達悟人的生活帶來根本的改變,特別是1954年將天主教傳入蘭嶼的紀守常神父。紀神父對蘭嶼的影響是徹底而深遠的,一般人總以為天主教的傳入是靠救濟物資的吸引,這是表象,真正的關鍵因素在於達悟族傳統文化對天主教的理解與調適,天主教本身亦處變遷之中,達悟族對變遷中的天主教的理解與調適尚在持續進行中。
    天主教的傳入蘭嶼,除了興建教堂、傳教施洗外,天主教傳教士更具遠見的培植達悟人才,尊重當地文化,天主教對達悟族的民族發展做出貢獻,特別是在建立民族自信、優質文化的復振、族語的傳承、教育、婦女地位的提升以及基督徒合一方面。但在獨身聖召、教會自養、禁止離婚、青少年宗教教育等問題上,天主教與達悟文化正面臨相互的考驗。未來發展如何?值得持續關注。



    關鍵字:達悟族、基督信仰、文化復振
    Précis of Thesis
    Orchid Island is an isolated island southeast of Taiwan in the Pacific Ocean, inhabited by the Tao people (formerly called Yami). The Tao are an Austronesian people. Their language and culture are very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Batan Islanders in the north of the Philippines. These two groups are linguistically and anthropologically homogeneous, though they are now politically divided. There are two traditions of their origin: one claims that they originate from rock; the other that they originate from bamboo. But in the village of Ivalino there is a tradition that they came from Batan Island, which is a sign of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o of Orchid Island and the Batan Islanders.
    The Tao are an oceanic people. There is a great controversy over their conception of God. What is certain, however, is their fear of ‘anito’. ‘Anito’ is the collective term for all evil forces and is often interpreted as referring solely to spirits of the deceased, but this usage is overly restricted. The belief of the Tao concerning ghosts is reflected in their traditional celebrations throughout the year, especially the yearly Meyvanwa (Calling the flying fish), Pazos (Offering to God and the ancestors), as well as the traditional name-giving ceremony, the inauguration ceremony of a new house, the launching of a new boat and the burial ritual, which is full of taboos.
    The advent of Christianity has brought radical changes to the lives of the Tao, especially with the introduction in 1954 of the Catholic Church through Fr. Alfred Giger. The influence of Fr. Giger was thorough and far-reaching. Though generally people believe that the spread of the Catholic Church to Orchid Island was effected through the attraction of the Church’s distribution of relief goods, yet this is only a superficial understanding. The key factor was the way the Tao perceived the Catholic faith and the way they adapted to it. The Catholic Church has also adapted in this process. This ongoing understanding and adaptation of the Tao to the progressing Church is a process that is still going on.
    While the Catholic missionaries who arrived on Orchid Island built churches and baptized people, they were also men of vision, who formed the Tao whilst respecting their local culture. The Catholic Church contributed toward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ibe, especially by strengthening the self-confidence of the people, encouraging a renaissance of their culture, handing down the tribal language, education, raising the status of women as well as promoting ecumenism between the Christian Churches.
    However, the Catholic Church’s position on celibate religious vocations, self-support, and opposition to divorce led it to conflict with Tao culture. There are also difficulties in ensuring religious education of the youth. Continued attention should be given to the future of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ao and the Catholic Church to see where it will lead.
    Key words: Tao people, Christianity, Cultural renaissance.
    Reference: 一、專書
    丁松青(Barry Martinson S.J)著、三毛譯
    1982《蘭嶼之歌》,台北:皇冠文學出版。
    大國督著、陳嘉陸譯
    1960《天主教來台傳教一百年簡史》,高雄:天主教高雄教區。
    于富美(鷹羽富美子)
    1992《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教會主日學簡史》,花蓮縣:玉神。
    井上伊之助著、石井玲子譯
    1997《上帝在編織》,台南市:人光。
    王嵩山
    2001《臺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市:聯經。
    H. Rivhard Niebuhr著,賴英澤、龔書森譯
    1986《基督教與文化》,台南:東南亞神學院協會。
    Bellwood, Peter,
    1991 “The Austronesian dispersal and the origin of languages”,Scientific American 265.1:88-93。
    二、期刊、研討會論文
    方豪
    1952〈台灣天主教史略〉,《台南文化》第二期,頁40-47。
    1954〈台灣的天主教〉,《台灣文化論集》,頁463-472。
    文懷德
    1965〈台灣開教史〉,《鐸聲》第31、34、35、36、37期。
    古偉瀛
    古偉瀛
    1998〈台灣天主教史:史料與研究簡介〉,《台灣基督教史:史料與回顧》,台北:宇宙光雜誌社,頁131-152。
    1998〈十九世紀台灣天主教1859-1895策略及發展〉,《台大歷史學報》台北:台灣大學,22:91-123。
    何美妍
    1970〈蘭嶼雅美族的生命禮俗〉,《邊政學報》9:55-61。
    宋光宇
    1994〈試論四十年來台灣宗教的發展〉,《台灣經驗(二)-社會文化篇》,
    台北:東大圖書。
    林衡立
    1960〈雅美族工作房落成禮〉,《中研院民族所集刊》,9:109-138。
    1996《中華天主教傳教史》,台北:見證月刊。
    胡正恆
    2004〈蘭嶼始祖遷移記憶中的卜運磋商〉,《東台灣研究》,9:3-106。
    施努來
    1987〈雅美族的飛魚神話故事〉,《臺灣與世界》,3:66-69。
    2002〈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八十八學年度暑期田野實習報告〉,1-12。
    夏本‧奇伯愛雅
    1994〈山藥怪人〉,《山海文化雙月刊》5:102-106。
    孫雅各
    1965〈山地教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頁207。
    許維德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0〈從「信仰體系」到「世界觀」--雅美人Anito和布農人Hanido的比較分析〉,《人類與文化》26:35-46。
    陳玉美
    1994〈論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從當地人的一組概念Nisoswan(水渠水源)與Ikauipong do soso(喝同母奶)談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5(4):1029-1052。
    1995〈夫妻、家屋與聚落-蘭嶼雅美族的空間觀念〉,在黃應貴編《空間、力與 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頁133-166。
    1996〈文化接觸與物質文化變遷:以蘭嶼雅美族為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7(2):415-444。
    陳奇祿、林明漢、任先民
    1954〈蘭嶼雅美族人類學資料〉,《臺大考古人類學刊》4:16-24。
    陳仲玉
    1989〈蘭嶼地理環境與生態景觀〉《大自然》9:24-25,台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
    1995〈蘭嶼史前文化初探〉,《慶祝建館八十周年論文集》667-715,台
    1971《台灣省通志人民志宗教篇》,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黃宣衞
    1980〈傳統社會與西洋宗教--三個台灣高山族的例子〉,《思與言》,18(1):頁101-115。
    黃維憲
    1979〈宗教組織和活動的變遷研究〉,政大民族社會學報,16:283-306。
    董芳苑
    1988〈信仰與習俗―一個宣教學上的問題〉,《信仰與習俗》,台南:人光岀版社,頁17-29。
    2001〈啟蒙臺灣社會現代化的外來宗教-臺灣基督長老教會〉,《台灣文獻》第52卷第4期,頁7-40。
    1977〈基督教的天父與中國人的祖先-對台灣天主教「祭祖」運動之反應與檢討〉,《鐸聲》,頁1-12。
    劉斌雄
    台南長老大會
    1959〈蘭嶼雅美族喪葬的一例〉,《中研院民族所集刊》,8:143-183。
    衛惠林
    1959〈雅美族的父系世系群與雙系行為團體〉,《中研院民族所集刊》7:1-42。
    鄭天祥
    1979〈台灣天主教開放簡史〉,《恆毅》第28卷(11),頁23-24。
    1984〈台灣天主教會一百二十五年簡史〉,《恆毅》,頁2-5。
    鄭惠英、董瑪女、吳玲玲合著
    1984〈野銀村的工作房落成禮〉,中研院民族所集刊第58期,秋。
    鄭漢文、王桂清
    2004〈蘭嶼雅美族的貝類文化〉,蘭嶼研究群研討會論文。
    2003《台南大會議事錄(一)1896-1913》,台南市:教會公報。
    賴永祥
    1971〈明鄭與天主教之關係〉,《台灣風物》,21期。
    謝永泉
    2004〈傳統達悟死亡觀初探──淺談Iraraley部落的觀點〉,蘭嶼研究
    群研討會論文。
    瞿海源
    1982〈台灣地區天主教發展趨勢之研究〉,南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1:129-154。
    簡鴻模
    2004〈雅美族傳統命名儀式與天主教嬰兒洗禮儀式之比較──以蘭嶼朗
    島部落為例〉,《輔仁宗教研究》第九期,頁129-179。
    2003《台南大會議事錄(二) 1914-1927》,台南市:教會公報。
    羅 漁
    1995〈天主教傳入台灣的歷程〉,收入《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社會、經濟與墾拓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歷史系,頁67-108。
    關華山
    1989〈雅美族的生活實質環境與宗教理念〉,《中研院民族集刊》67:143-175。
    三、專刊、調查報告
    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
    2003《天主教白冷外方傳教會來台傳教五十週年紀念專輯》,白冷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1995《台灣原住民史料彙編1》,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印。
    台東天主教教義中心
    甘為霖
    1995《白冷會在中國傳教史料》,台東:天主教教義中心編印。
    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編撰
    2007《雅美族傳統祭儀》,蘭嶼鄉公所出版。
    台灣教會公報週刊編輯
    1996《台灣古早教會巡禮》,台南市:人光。
    台灣神學院校友會
    1978《孫雅各牧師紀念專集》,台北市:台灣神學院校友會。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1998《臺灣原住民生活狀況調查報告》,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4《臺灣原住民族統計年鑑》,臺北市: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
    2004《台南教士會議事錄》,台南市:教會公報。
    李依金等
    2004《我的部落史‧蘭嶼篇》,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姜祝山編纂
    2004《臺灣蘭嶼研究書目》,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2004《臺灣蘭嶼研究書目增補》,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張崑雄等
    1989《蘭嶼國家公園自然資源調查評鑑規劃之研究》,內政部營建署委
    託中華民國自然生態保育協會調查研究成果報告。
    蔡麗玲主編
    2005《天主教公東高工紀念錫神父逝世廿週年暨創校四十五週年校刊》
    布興‧大立
    ,台東縣:公東高工。
    鄭漢文主編
    2007《海浪,記憶,敘事:魚與雅美社會文化論文集專刊》,台東市:
    台東縣政府。
    謝春英編輯
    2007《細說蘭嶼──部落(傳統)領域山川及海域地名輯》,台東縣:蘭嶼鄉公所。
    謝和英編輯
    2007《Anood no Tao達悟聖歌》,蘭嶼: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四、碩博士論文
    夏曼˙藍波安
    2007《泰雅爾族的信仰與文化:神學的觀點》,台北市: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出版。
    2003《原初豐腴的島嶼──達悟民族的海洋知識與文化》,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崔淑姬
    2001《戰後台灣原住民基督教信仰之研究(1945-2002)》,台北: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海嶼
    1992《蘭嶼宣教史》,台南:台南神學院道學碩士論文。
    郭文般
    1985《台灣光復後基督宗教在山地社會之發展》,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健平
    1998《雅美族禁忌文化的信仰觀研究》,花蓮:玉山神學院畢業論文。
    楊惠娥
    伊利亞德著 楊素娥譯
    2002《天主教在台灣中部之傳教:以羅厝教會為例》,台南: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五、網頁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蘭嶼專題http://www.sinica.edu.tw/~tibe/1-culture/lanyu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蘭嶼研究群 http://www.sinica.edu.tw/~lanyu/study.html
    史前與當代http://www.th.gov.tw/lan_yu/typescript/history.htm
    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http://libangbang.myweb.hinet.net/
    財團法人基督教蘭恩文教基金會http://www.lanan.org.tw/
    綠島資訊服務網http://green.taitung.gov.tw/browse/br_page1a.asp
    蘭嶼資訊服務網http://lanyu.taitung.gov.tw/
    蘭嶼達悟語口語資料典藏網http://yamiproject.cs.pu.edu.tw/yami/yami_ch/yami_a.htm
    2000《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出版。
    江傳德
    1992《天主教在台灣》,高雄:善導週刊出版。
    余光弘
    2004《雅美族》,台北市:三民書局。
    余光弘、董森永
    1998《台灣原住民史‧雅美族篇》,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呂鈺秀、郭健平
    2007《蘭嶼音樂夜宴:達悟族的拍手歌會》,台北市:南天書局。
    宋文薰等撰稿
    1994《跨越世紀的影像:鳥居龍藏眼中的台灣原住民》,台北市:順益博物館。
    李亦園
    1992《台灣土著民族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
    李壬癸
    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市:常民文化。
    林治平
    1977《基督教入華百七十年紀念集》,台北:宇宙光出版。
    林本炫
    1993《宗教與社會變遷》,台北:巨流。
    施翠峰
    2000《台灣原始宗教與神話》,台北市:史博館編譯組。
    酋卡爾等
    1998,《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宣教史》,台北市: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道委員會。
    夏本‧奇伯愛雅(周宗經)
    1994《雅美族的社會與風俗》,台北市:臺原出版。
    席‧芙拉葛安
    2004《當達悟愛上耶穌》,台北:上智出版社。
    康培德
    2005《台灣原住民史 政策篇(荷西明鄭時期)》,南投市:台灣文獻館。
    移川子之藏等原著,楊南郡譯著
    2005《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台北市:南天書局。
    莊金標編著
    1993,《台東縣歷屆地方公職人員選舉紀要》,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陳玉美
    2001《台東縣史‧雅美族篇》,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陳金田翻譯
    1997《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誌稿》,南投市:台灣省文獻會。
    費聲遠著,董增順譯
    1980《費聲遠回憶錄》,花蓮市:華光出版。
    鳥居龍藏原著,楊南郡譯註
    1996《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台北市:遠流。
    黃 旭
    1995《雅美族之住居文化及變遷》,台北縣:稻鄉。
    黃德寬譯
    1991《天主教在台開教史》,台北:光啟出版社。
    黃武東、徐謙信合編,賴永祥增訂
    199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歷史年鑑》,台南市:人光出版。
    董森永
    1997《雅美族漁人部落歲時祭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董顯光
    1962《基督教在台灣的發展》,台北市:不詳。
    衛惠林、劉斌雄
    1962《蘭嶼雅美族的社會組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衛惠林、余錦泉、林衡立著
    1972《台灣省通志稿卷八同冑志 第八冊 雅美族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出版。
    鄭漢文、呂勝由
    2000《蘭嶼島雅美民族植物》,台北:地景。
    鄭連明主編
    1965《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台南市:台灣教會公報社。
    賴永祥
    1990《教會史話》,台南:人光出版社。
    謝永泉
    2004《蘭嶼之父紀守常神父》,台東縣:蘭嶼天主教文化研究發展協會。
    簡鴻模
    2002《祖靈與天主‧眉溪天主堂傳教史初探》,新莊市:輔仁大學。
    2004《當達悟遇上基督》,新莊市:輔仁大學。
    2007《矮靈、龍神與基督──賽夏族當代宗教研究》,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韓承良編著
    1994《中國天主教傳教歷史》,台北市:思高出版。
    羅 光
    1967《天主教在華傳教史集》,台南:徵祥出版社。
    顧保鵠主編
    1968《台灣天主教修會簡介》,台中:光啟出版。
    Donald McGavran著、臺雅各譯
    1987《基督教與文化衝突》,台北:中華福音出版。
    Hans Egli
    1975“THE YAMI OF THE ORCHID ISLAND”,Taipei:CHINA COLOR PRINTING CO.。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3259005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259005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47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