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3238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363204      Online Users : 120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2384


    Title: 中國大陸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之研究
    Authors: 李森永
    Contributors: 李英明
    李森永
    Keywords: 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
    網路與政經互動關係
    生產與傳送管制
    層級化架構管制
    市場壟斷管制
    內容源頭管制
    虛擬空間再組織化
    國家資本主義媒體
    市場社會主義媒體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4 13:48:42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中國大陸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以下簡稱「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為主要研究對象,探討其形成背景、演變過程、意涵與挑戰等相關問題。

    所謂的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其基本特徵是將網路的政治管控機制與網路產業的發展相互連接。這是從中國大陸政治經濟脈絡與網路科技互動下的觀察,也是從「中國大陸網路訊息如何被生產與傳送?」角度逐步推演而得來的問題意識。本文的思考脈絡,源自於對學術界既有研究的反省,同時也受到網路管制相關理論的指引。

    伴隨中國大陸上網人數不斷地增加,中共能否有效地對網路進行政治管控?以及網路科技對中國大陸產生何種政治影響?一直是學術界關注的核心問題之一。但學術界目前的研究成果出現兩種限制:第一是研究的化約主義,僅從政治或經濟等單一因素進行分析,切割中共進行網路政治管控所可能涉及的複雜原因與過程,也導致既有研究文獻對於中共如何進行管控以及管控成效的解釋有所欠缺。第二、西方中心主義的研究取向。許多研究者不自覺以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發展網路科技的經驗為基礎,形成以西方為取向而對非西方世界社會的歷史發展展開詮釋,基本上忽略了網路科技在不同政經背景中,產生不同的發展與應用的可能性。基此,本論文將建立於「中國中心論」的基礎上,強調應將中共對網路進行政治控制相關問題置於網路科技與中國大陸政經脈絡之間的互動來思考。

    就本文受網路管制相關理論的指引而言。相關理論顯示,有關網路管制基礎與原因,應從網路科技與政治、經濟權力的互動過程來觀察;網路管制的方式,若從網路傳輸的架構管制以及市場壟斷進行管制,兼具事前與低成本。基此,本論文將從「網路科技與中國大陸政治、經濟動態的互動如何影響與制約中共網路政治管制」,以及「中國大陸網路訊息如何被生產與傳送?」的角度,來分析中共網路政治管控的相關議題。

    具體來說,本論文將藉由探討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的形成、演變及其意涵等相關問題,呈現中國大陸有關網路科技、政治權力、經濟利益三者之間動態的互動關係。並探討其意涵及面臨之挑戰。

    本文觀點認為,中國大陸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的形成與演變過程源自中共官方、網路企業與網路科技三者間動態的互動過程。網路科技特性及其產業化發展,對中國大陸既有政治控制與產業結構產生衝擊,形成某一程度的政治權力與經濟利益重分配。中共對網路管制的幅度及其方式及深受此重分配過程的制約與影響。中共考量經濟展與政治穩定,對網路科技採取發展與控制並重策略,並將網路的政治管控機制與網路產業的發展相互連接。

    中共藉由建立網路硬體的層級化管制架構,以及網路軟體的內容的源頭管制。也就是從網路訊息的生產與傳送過程中,傳播其設定的安全網路訊息,形塑組織化的網路虛擬空間,兼具事前且低成本的管制效果。

    中國大陸國有電信與傳媒企業藉由執行中共網路政治管控的過程,將之轉換成市場競爭的政治優勢,以因應網路科技產業化發展及入世開放壓力。使得中國大陸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的運作與發展過程,隱含以政治權力換取經濟利益的行為。

    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使中國大陸網路虛擬空間出現再組織化現象,利於中共掌握常態性網路運作的政治影響。其主要挑戰有二:一、是網路科技與突發性政治社會衝突的結合;二、是日益擴大數位差距與網路內容商業化。
    Reference: 一、中文部分:
    Andrew L. Shapiro著,劉靜怡譯(2001),《控制權革命:新興科技對我們的最大衝擊》,台北:臉譜。
    Copel & Thomas E.著,余忠勇譯(2001),《資訊革命與國家安全》,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Daniel Burstein & David Kline著,查修傑譯(1997),《決戰資訊高速公路---第二波資訊革命的契機與反思》。台北:遠流。
    David Brin著,蕭美惠譯(1999),《透明社會:個人隱私vs資訊自由》。台北市:先覺。
    Don Tapscott著,陳曉開、袁世珮譯(1998),《N世代:主導二十一世紀數位生活的新新族群》,台北:麥格羅.希爾。
    Frank Webster著,馮建三譯(1999),《資訊社會學理論》,台北市:遠流。
    Howard H. Frederick著,陳建安譯(1999),《全球傳播與國際關係》,台北:揚智文化,1999年。
    John Tomlinson著,馮建三譯(1994),《文化帝國主義》,台北市:時報。
    Joseph Straubhaar and Robert LaRose著,涂瑞華譯(1996年),《傳播媒介與資訊社會》,台北:亞太。
    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1998),《網絡社會之崛起》。台北:唐山。
    潘忠黨(1997),大陸新聞改革過程中象徵資源之替換形態,《新聞學研究》,第54期,頁111-139。
    潘忠黨、朱立、陳韜文(1997),當前傳播研究的課題與挑戰,1997。收入於陳韜文、朱立、潘忠黨編,《大眾傳播與市場經濟》,香港:鑪峰學會,頁1-16。
    蔣亞平(2002),「中國網路媒體現狀分析與展望」,《中國記者》,第五期,頁18-23。
    蔡邱生譯(1999),《世界銀行1998/99世界發展報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蔡裕明(2001),〈資訊民族主義─Linux對中國大陸的意義〉,《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12期,頁21-35。
    鄧炘炘(2000),「中國網絡新聞媒體的雙重功能」,《傳媒透視》, 12月號,,頁1-2。
    鄧炘炘(2002),《網絡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北京廣播學院,2002年。
    魯杰著(2000),《網絡時代的信息安全》。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0年。
    燕道成(2005),「國外網路輿論管理模式」,《網絡傳播》(季刊),頁36。
    謝穎青、蕭景騰(2004),中國大陸電信市場與行業管理,載於劉幼琍主編《電訊傳播》,雙葉書廊,頁103-160。
    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等譯(2001),《千禧年之終結》,台北:唐山。
    魏澤民(2000),〈山雨欲來風滿網:中國大陸網際網路發展析論〉,《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2期,頁44-60。
    魏澤民(2003),中國大陸網路社會圖像:發展與侷限,《遠景基金會季刊》,4卷4期,155-186。
    二、英文部分
    Abrahamson, JB, Atherton, FC, & Orren, G.. (1988).The electronic commonwealth : The impact of new technologies upon democratic politics. New York: Basic Books.
    Branscomb, A. W. (1993). Jurisdictional quandaries for global networks. In L. M. Harasim (ed.),Global Networks: Computer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83-103.
    Chan, J.M (1993),” Commercialization without independence: trends and Tensions of media sevelopment in China.” In J. Y. Cheng and M. Brosseau (Eds.), China Review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25:2, 1-21.;
    Chan, JM & Qiu, JL (2001),” China: Media liberalization under authoritarianism.
    In ME Price, B. Rozumilowicz & SG Verhulst (Eds.) Media Reform: Democratizing the media, democratizing the state. London: Routledge. 27-46.
    Chen H.L. & Lee, C.C.(1998), ‘”Press finance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In Cheng, J. (Ed.), China Review. ,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versity Press , 577-609.
    Christopher R. Hughes, Gudrun Wacker (eds.)( 2003), China and the Internet Politics of the Digital Leap forwar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Manuel Castells著,夏鑄九譯(2001),《認同的力量》,台北:唐山。
    Dai, X. (2000), The Digital Revolution and Governance, Ashgate, Aldershot.
    Dai, X. (2002), “Towards a Digital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New Media and Society, .4,: 2, 141-162.
    DeWoskin, Kenneth J. (2001). “The WTO and the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in China.” China Quarterly, 167, pp. 630-654.
    Donald, S. H., Keane, M. 2002, (2002 ) ,”Responses to Crisis: Convergence, Content Industries, and Media Governance” in S. Donald, M. Keane & Y. Hong (eds) Media in China: Consumption, Contest and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 - 211.
    Donald, S. H., Keane, M., (2002 ) ,”Media in China: New Convergences, New Approaches,” in S. Donald, M. Keane & Y. Hong (eds) Media in China: Consumption, Contest and Crisis,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3 – 17.
    Eric Harwit and Duncan Clark, (2001) , “Shaping the Internet in China: Evolution of Political.Control over Network Infrastructure and Content,” Asian Survey, 41:3, 377–408.
    Geremie R. Barme & Sang Ye (1997),"The Great Firewall of China". Wired, 5.06, 138-50,174- 78.
    Grant, G.L. (1997) , Understanding Digital Signatures: Establishing Trust over the Internet and Other Networks.(New York: Computing McGraw-Hill.
    Gudrun Wacker .(2003) ,”The Internet and Censorship in China “ in Christopher R. Hughes, Gudrun Wacker (eds.), China and the Internet: Politics of the Digital Leap forwar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58-82.
    Guo Liang, Bu Wei. (2002 ) , "Internet Use in China: 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Junhua Zhang, Martin Woesler (eds.). China`s Digital Dream: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Chinese Society. Bochum University Press, 71-94.
    Morris,Dick 著,張志偉(2000),《網路民主》,台北: 商周出版 。
    Hachigian, Nina, (2001 ) , "China`s Cyber-Strategy," Foreign Affairs, 80:3,118-33.
    Hartford, Kathleen (2000), “Cyberspac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urrent History, September, 255-262 .
    Huang, Y., Hao, X., & Zhang, K.”Challenges to government control of information in China.” Media Development, XLIV(2),1997, 17-22.
    Hughes CR. (2002 ) ,”China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ICTs - Implications for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Media and Society, .4,: 2, 205-224.
    Hughes, Christopher R. (2003),”`China and the Internet: A Question of Politics or anagement?” China Quarterly ,175, September. 818-824.
    Hughes.Christopher R. (),”Technology, Markets and Nation-Building in Chinese Cyberspace” in Junhua Zhang, Martin Woesler (eds.). China`s Digital Dream: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Chinese Society. Bochum University Press, 201-221.
    Hung, Chin-fu. (2003 ) , “Public Discourse and ‘Virtual`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the PRC: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Issues and Studies , 39:4, 1-38.
    In ME Price, B. Rozumilowicz & SG Verhulst (Eds.) Media Reform: Democratizing the media, democratizing the state. London: Routledge, 27-46.
    Jack Linchuan Qiu & Joseph Man Chan (2004). "China Internet Studies: A review of the field," In Helen Nissenbaum & Monroe Price (eds.). The Academy & the Internet. New York: Peter Lang Publishing. pp. 275-307.
    John Hagel III and A. G. Armstrong, (1997) ,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Slevin,James 著,王樂成等譯(2002),《網際網路與社會》,台北:宏智文化。
    Johnson, I, (1999 ) , “Chinese Officeal Offers to Resign in Sign of Anger on WTO Reform”. Wall Stress journal , 3 May 1999,A16.
    Kalathil, Shanti (2003).”China`s New Media Sector: Keeping the State in”, The Pacific Review, 16(5), pp. 489-501.
    Kevin Werbach, (1999 ) , "Digital Tornado: The Interne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Office of Plans and Policy, 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Washington.
    Lacharite, J. (2002).”Electronic decentralisation in China: A critical analysis of Internet filtering polic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ustral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7(2), 333-346.
    Lash, Scott and John Urry, (1987 ) , The End of Organized Capitalis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ee, C. C.( 2000),” Chinese communication: Prisms, trajectories, and modes of understanding. “ In C. Lee (Ed.), Power, Money, and Media. ,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3-44.
    Lessig, Lawrence, (1999 ) , Code : and other laws of cyberspace.New York, N.Y. : Basic Books.
    Loo BPY, (2004), “Telecommunications Reforms in China: Towards an Analytical Framework,”,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8: (9-10), 697-714.
    Lu W, Du J, Zhang J, Ma FC, Le TW, (2000 ) ,Internet development in China,”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28:3, 207-224.
    Martin Woesler, Junhua Zhang eds. ( 2003) , China`s digital dream: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Chinese society .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Steinfield原著,謝奇任等譯(1997),《大匯流---整合媒介、資訊與傳播》。台北市:亞太圖書,1997年。
    McCormick BL .(2002), "Recent trends in mainland China`s media: Political implications of commercialization." ,Issues and Studies , 38/39:4/1, 1-38.
    Michael Chase, Mulvenon, James C. ( 2002) , You`ve got dissent! : Chinese dissident use of the Internet and Beijing`s counter-strategies ,Santa Monica, CA : RAND, National Security Research Division Center for Asia Pacific Policy .
    Michael Sorkin, Local Code ( 1993) , The constitution of A City at 42° N Latitude , New York,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Monika Ermert and Christopher R. Hughes (2003) ,”What`s in a Chinese Domain Name?” in Christopher R. Hughes, Gudrun Wacker (eds.), China and the Internet Politics of the Digital Leap forward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127-138.
    Newhagen, John E., and Sheizaf Rafaeli, (1996 ) , "Why Communication Researchers Should Study the Internet: A Dialogu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6:1,4-13.
    Pacific Review, 16:4,489-501.
    Qiu, J. L. (2000 ) , "Virtual Censorship in China: Keeping the Gate between the Cyberspa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Law and Policy, 4.
    Qiuyan Fan (2005),”Regulatory factors influencing Internet access in Australia and China :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9:2/3,191-203.
    Shanthi Kalathil and Taylor C. Boas. (2003 ) ,Open Networks, Closed Regimes: The Impact of the Internet on Authoritarian Rule.Washington: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Sheff, David , (2002 ) ,China Dawn: The Story of a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Revolution. HarperCollins US.
    太穎投資顧問公司編(2002),「大陸電信公司現況與競爭分析」,通訊雜誌,第98期,頁50-69。
    Susan Xue,(2005),” Internet policy and diffusion in China, Malaysia and Singapor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31: 3,238-250.
    Tan, Z. (1999). “Regulating China`s Internet: Convergence toward A Coherent Regulatory Regime.” 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23(3/4),261-276.
    Xu Yu, (1998 ) , "Professionalism without Guarantees: Changes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Post-1989 Years", Gazette, 53 (1994): 23-41.
    Yang, G. (2003).”The Co-Evolu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Civil Society in China.” Asian Survey, 43(3), 405-422.
    Zhang JH,(2002),”Will the government `serve the people ?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e-government, New Media and Society, .4,: 2,163-184.
    Zhang, J. (2001).” China`s `Government online` and attempts to gain technical legitimacy.”, ASIEN, 80, 1-23.
    Zhou He, (2000)"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ress in a Tug of War: A Political Economy Analysis of the Shenzhen Special Zone Daily",in Chin-Chuan Lee ed. Money, Power and Media: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 in Cultural China, Evanston, Ill.: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12-51.
    Staples, William G.,2000, Everyday Surveillance: Vigilance and Visibility in Postmodern Life.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王小強(1997),「信息革命下與全球背景下的中國戰略產業重組」,戰略與管理,第五期,頁15-19。
    王占璽(2000),《九O年代中國大陸網際網路與社會發展》,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佳煌(2000),《資訊社會學》,台北:學富。
    王孟平(1998),《通訊革命》,台北:中華徵信所。
    王忠孝編(2001),《傳播科技概論》。台北:千華圖書。
    王紹光、胡鞍鋼(1999),《中國大陸的社會、政治、經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王雅慧(2002),《中共管制網際網路之研究---以政治向度探討》,台北: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毓莉(1995),〈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傳播專業之發展〉,《東亞季刊》,第27卷第3期,頁73-95。
    史煒(2002),「中國電信服務業的市場化演進」,《中國工業經濟》,2002年7月第7期,頁41-8。
    江小涓(1999),《体制轉軌中的增長,績效与產業組織變化 : 對中國若干行業的實証研究》,上海 : 上海人民出版 。
    江迅(2004),〈還公民知情權,教授挑戰中宣部〉,《亞洲周刊》,18卷16期,頁26-35。
    江芳韻(2001),「大陸電子商務之現況與發展」,通訊雜誌,第88期,頁25-37。
    何清漣(2005),「中國政府如何控制媒體——中國人權研究報告(第四部份)」,當代中國研究,總第89期,頁51-74。
    余紹逖(1996),〈大陸網際網路與跨國資訊流通〉,《中國大陸研究》,第39卷第10期,頁81-91。
    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 : 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臺北市 : 正中, 民85 。
    吳宗翰(2002),《中國大陸在網際網路發展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從公共領域概念觀之》,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信訓、陳未(2005),「同質化競爭下新聞網站資訊資源經營策略探析」,《新聞大學》,頁66-75。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吳筱玫發行,智勝文化總經銷。
    李月蓮、蘇鑰機(2001),〈新聞網站、公共空間與民主社會〉,《二十一世紀》雙月刊,頁37-42。
    李金銓(1987),《傳播帝國主義》。台北:久大文化。
    李紅梅(2002),「二十一世紀中國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選擇」,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頁50-56。
    李英明(2000),《網路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市:生智文化,2001年。
    李英明(2001),《虛擬的極限---資訊汪洋中的迷航》,台北:台灣書店。
    李英明、羅曉南(1997),〈資訊科技與人的處境〉,謝清俊、尹建中等,《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衝擊與影響》,行政院經建會委託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頁53-76。
    李曉東(2000),《信息化與經濟發展》。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
    李豔紅(2003),「政治新聞中的模糊表述:從中國大陸兩家報紙對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事件的報導看市場化的影響」,《新聞學研究》,第75期,頁1-21。
    汪向東(1998),《信息化:中國21世紀之選擇》,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
    汪向東,信息化 中國21世紀之選擇,(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1998年)。
    汪向東等(2003),《中國:面對互聯網時代的新經濟》。北京:三聯書店。
    周其仁(1998),「三網合一、數網競爭」,財經月刊》,第9-11期。
    周振華,《結構調整:中國經濟分析1997-1998》,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 。
    明香安編(1999),《信息高速公路與大眾傳播》。北京:華夏出版社。
    林合清(2004),「寬頻影音網站不當內容管制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琳文著(1997),《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台北:生智出版社。
    林震岩編(1999),《中國大陸WWW指南》,台北市:松崗。
    金鑫(2001),《中國問題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施哲雄(1999),「從法輪功事件看中共對大陸社會的控制」,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6 期,頁1-6。
    胡正榮(2003),「後WTO時代我國媒介產業重組及其資本化結果—對我國媒介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新聞大學》,秋季號,頁1-15。
    胡泳、范海燕(1997),《網路為王》。台北市:捷幼。
    胡春力(1997),「產業結構調整:我國經濟發展道路的反思與選擇」,《戰略與管理》,頁8-15。
    胡鞍鋼(1995),《挑戰中國》,(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年),頁157。
    胡鞍鋼(2001),《知識與發展:21世紀新追趕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胡鞍鋼、周紹傑(2000),「網絡經濟:21世紀中國發展戰略的重大選擇」,《中國工業經濟》,第6期,頁5-10。烏家培著(2002),《信息社會與網絡經濟》,長春:長春出版社。
    郝曉鳴、李展(2001),「傳播科技對於中國大陸傳媒體制的挑戰」,《新聞學研究》,69期,頁95-109。
    寇健文(2000),「網際網路對中共控制輿論的衝擊與我國大陸宣傳工作的新機」,《第一屆政治與資訊研討會論文集》,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主辦。
    寇健文(2001),「中共對網路信息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2001年3月,第40卷第2 期,頁33-53。
    崔釗(1994),「以國有經濟為主體是政企不分的實質所在」,《上海理論內刊》。
    康曉光 (2002),「未來3-5年中國大陸政治穩定性分析」,戰略與管理,第3期,頁15-23。
    張佩珍(2000),〈中共嚴控網際網路之分析〉,《經濟前瞻》,頁76-82。
    張春江、倪建民(2000),《國家信息安全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振興(2001),《中共網際網路管制現況分析》,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順教(2003),《高科技產業經濟分析》,台北:雙葉書廊。
    張愛國(2000),中國信息產業發展報告》,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
    張維迎、盛洪(2001),「從電信業看中國的反壟斷問題」,《經濟研究參考》,第48期,頁15-23。
    張磊(2000),「中國「國家內部網」模型與內容管制模式選擇」,《財經研究》,第26卷第9期,頁44-49。
    張冀南(2001),「關注網絡媒體總體型態的研究」,收入鄧炘炘、李興國主編,《網路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第25-8頁。
    張靜苓(2004),《中共國家能力與網際網路關係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梁正清(2003),「中國大陸網路傳播的發展與政治控制」,《資訊社會研究》,第四期,頁211-252。
    許志嘉(2002),〈中共國際宣傳策略:網際網路的挑戰與運用〉,《銘傳大學傳播學院傳播管理研討會論文》。
    許志嘉(2003),「中國大陸新聞事業」,收入行政院新聞局編,《中國大陸大眾傳播事業及其管理概況》,頁45-79。
    郭承天(2000),〈新制度論與政治經濟學〉,收入何思因、吳玉山主編,《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台北市:中國政治學會,頁171-198。
    陳英凱(2001),《網際網路對中國大陸政治發展的影響---以法輪功現象為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懷林(1997),「經濟利益驅動下的中國傳媒制度變革-以報業為例」,何舟、陳懷林編著,《中國傳媒新論》,香港:太平洋,頁108-153。
    陳懷林(2003),「試析中國媒體制度的漸進改革」,《新聞學研究》,頁85-98。
    陳懷林、陳韜文(1999),《中國媒體新論》,香港:大平洋。
    陳懷林、陳韜文(1999),「鳥籠裡的中國新聞自由」,何舟,陳懷林編著,《中國傳媒新論》,香港:太平洋,頁50-63。
    喬良、王湘穗(1999),《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
    彭慧鸞(2000),〈資訊時代國際關係理論與實務之研究〉,《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頁1-14。
    程予誠(1998),《傳播帝國---新媒介帝國主義》,台北市:亞太。
    閔大洪(2001),「網絡媒體定義與中國網絡媒體生態環境」,載鄧炘炘、李興國主編,《網路傳播與新聞媒體》,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頁13-8。
    楊家誠(2001),〈網際網路對中共統治的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0期,頁85-92。
    楊開煌(1991),〈大陸政體下的媒體角色變遷-解釋典範之探討〉,《東亞季刊》,1991年10 月,第23卷第2期,20-38。
    楊開煌(1991),〈大陸政體下的媒體角色變遷-解釋典範之探討〉,《東亞季刊》,第23卷第2期,20-38。
    雷躍捷、辛欣(2001),《網絡新聞傳播概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熊澄宇(2005),《資訊社會4.0》,台北:商周。
    赫伯.朵迪克、汪琪(1995),《尋找資訊社會》,台中市:三民。
    趙橋梁編(1999),《知識經濟與國際關係》。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曉玲(2000),〈中國大陸電子商務發展策略與現況(上)〉,《資訊與電腦》,頁50-52。
    劉繼南編(1999),《大眾傳播與國際關係》,北京:北京廣播學院。
    增田米二著,游琬娟譯(1994),《資訊地球村》。台北市:天下文化。
    歐陽新宜(1998),「中共網際網路的發展及其管制困境」,《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8期,頁41-57。
    潘忠黨(1997),「大陸新聞改革過程中象徵資源之替換形態」,《新聞學研究》,第54期,頁111-139。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89261503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261503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32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