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27/140876 (78%)
Visitors : 45983301      Online Users : 59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698


    Title: 中國和平崛起外交戰略之研究
    On China`s "Peaceful Rise" Diplomatic Strategy
    Authors: 黃奕龍
    Huang, Yi-lung
    Contributors: 朱新民
    黃奕龍
    Huang, Yi-lung
    Keywords: 和平崛起
    和平發展
    中國外交
    大國外交
    睦鄰外交
    外交戰略
    peaceful rise
    peaceful development
    China`s diplomacy
    Big-power diplomacy
    Good-neighboring diplomacy
    diplomatic strategy
    Date: 2006
    Issue Date: 2009-09-17 17:54:11 (UTC+8)
    Abstract:   針對外界流傳已久的中國威脅論,中國於2003年底開始推出「和平崛起」論述,主張中國以和平的方式崛起,並且旨在維護和平、以和平為目的。除了基於國際環境給予的動力與壓力之外,中國決策者對中國崛起的自信,以及期望建立一套新的國家發展論述促使和平崛起戰略的出台。中國建立了以和平崛起為目標的國家發展戰略,其中對外建構了一套和平崛起外交戰略,具體落實在大國外交、睦鄰外交、與發展中國家關係及多邊外交上。本研究自中國崛起的背景著手,從國際環境、國家實力與決策者認知理解中國提出和平崛起的原因、目的與特色,並觀察中國相應而生的具體外交作為。最後,本研究指出和平崛起外交戰略面臨到中美權力競逐與矛盾問題、中日安全困境與衝突利益問題、領海與資源爭議以及台灣問題的嚴格考驗。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the “peaceful rise” argument brought by China in the end of 2003. By contending that China will rise by peace, for peace, and peacefully, the so-called “peaceful rise” argument tried to counter “China threat” argument, which distributed for a long time. The making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national strategy is motivated and forced by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On top of that, the confidence of Chinese decision-makers for a rising China provides power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national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expectation for a new national development discourse. Following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which aims at a peacefully rising China, the “peaceful rise” diplomatic strategy was built by a series of concrete foreign policies, including “Big-power diplomacy,” “Good-neighboring diplomacy,” “Relations with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his dissertation starts from the background of a rising China, comprehends the reason, goal and character of China’s “peaceful rise” by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national power, and decision-maker’s cognitive approaches. Moreover, concrete foreign policies accompanying its national strategy are analyzed. Finally, this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peaceful rise diplomatic strategy needs to deal with certain challenges such as Sino-U.S. power struggle with conflicting issues, Sino-Japan security dilemma with conflicting issues, peripheral territorial sea and land disputes, and last but not least, the Taiwan problem.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官方文件
    中華民國立法院,〈委員會紀錄-立法院第六屆第三會期外交及僑務委員會第二次全體委員會議紀錄〉,《立法院公報》,第95卷第11期,2006年。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95年6月份大陸工作簡報》,2006年6月。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95年10月份大陸工作簡報》,2006年10月。
    中華民國國防部軍事情報局編,〈中共2006年國防費綜合評析〉,《中共十屆「人大」、「政協」四次會議評析專輯》,國防部軍事情報局,2006年4月。
    中華民國總統府國家安全會議,《2006國家安全報告》,2006年5月20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司編,《中國外交-2004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3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政策研究司編,《中國外交-2005年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5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編,《2005年中國統計年鑑》,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5年9月。
    中國外交部編寫組,《鄧小平外交思想學習綱要》,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0年版,頁36。
    中國共產黨中央編輯文獻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02年11月8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上海合作組織秘書處網站,〈上海合作組織憲章〉。 <http://www.sectsco.org/news_detail.asp?id=14&LanguageID=1>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中國崛起的風險與危機〉, 2005年10月。<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po9408.htm>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民意調查(民國94年11月25-27日)「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結果摘要》,2007年5月25日擷取。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國家統一綱領》,1991年2月23日。 <http://www.mac.gov.tw/big5/mlpolicy/gnu.htm>
    中華民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06年1月重要貿易數據資料》,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2006年2月22日。<http://ekm92.trade.gov.tw/BOFT/web/report_detail.jsp?data_base_id=DB009&category_id=CAT3444&report_id=104444>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中國參加的多邊條約一覽表(截至2004年12月)〉, 2005年7月13日。 <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tyfls/tfsckzlk/zgcjddbty/t70814.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王毅副部長在第二屆東亞-拉美合作論壇外長會上的講話〉,2004年2月4日。 <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yzs/dqzzywt/t61875.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吳紅波大使出席「中國在東亞的和平崛起」國際研討會〉,2005年2月25日。<http://www.fmprc.gov.cn/chn/wjb/zwjg/zwbd/t184680.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溫家寶總理出席東盟商業與投資峰會並發表演講》,2003年10月8日。<http://www.fmprc.gov.cn/chn/zxxx/t26502.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網站,〈20國集團的形成、演變和最新動態〉,2003年12月10日。<http://big5.mofcom.gov.cn/gate/big5/www.mofcom.gov.cn/aarticle/i/l/200312/20031200158047.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台灣問題與中國統一》,1993年9月1日。 <http://www.gwytb.gov.cn:82/bps/bps_zgty.htm#3>
    《2004年中國的國防》,《新華網》,2007年5月25日擷取。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12/27/content_2385569_2.htm>
    專書部份
    Brown, Michael E., Owen R. Coté, Jr., Sean M. Lynn-Jones, and Steven E. Miller編,《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印,2002年10月。
    Kumar, Ranjit著,潘中道、黃瑋瑩、胡龍騰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學富文化,2000年。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上海合作組織─新安全觀與新機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2月。
    毛思迪(Steven W. Mosher),《中國─新霸權》,台北:立緒文化,2001年。
    王良能,《中國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年2月。
    王逸舟,《當代國家政治析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
    亓成章、劉建飛,《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外交》,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2003年7月。
    史迪格里茲(Joseph E. Stiglitz),《全球化的許諾與失落》(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李明譯,台北:大塊文化,2002年。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林添貴譯,北縣:立緒文化,1998年。
    白禮博(Richard Bernstein)、孟儒(Ross H. Munro),許綬南譯,《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台北:麥田出版,1997年9月。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1999年。
    朱新民主編,《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思維與政策》,台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5年3月。
    江西元,《大國戰略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江西元、夏立平,《中國和平崛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9月。
    佛蘭納根(Stephen J. Flanagan)、馬提(Michael E. Marti)編,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人民解放軍與變動中的中國》(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nd China in Transition),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月。
    李而炳主編,《21世紀前期中國對外戰略的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8月。
    肖佳靈、唐賢興主編,《大國外交-理論.決策.挑戰》上/下冊,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林佳龍等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台北:時報出版,2004年。
    邵宗海,《兩岸關係:兩岸共識與兩岸歧見》,台北:五南,1998年。
    門洪華,《中國:大國崛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12月。
    ───,《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念與國際制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2月。
    俞新天主編,《在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下─中國戰略機遇期的對外戰略縱論》,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5年4月。
    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蔡東杰譯,北縣:左岸文化,2002年。
    胡鞍鋼主編,《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倪健民、陳子舜,《中國國際戰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10月。
    埃克諾米(Elizabeth Economy)、奧克森伯格(Michel Oksenberg)編,華宏勛譯,《中國參與世界》(China Joins the World),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1 月。
    袁易、嚴震生、彭慧鸞合編,《中國崛起之再省思:現實與認知》,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2004年。
    高朗,《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台北:五南,1993年4月。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2003年。
    張文木,《世界地緣政治中的國家安全利益分析》,青島: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
    張幼文、徐明棋等,《經濟強國-中國和平崛起的趨勢與目標》,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張幼文、黃仁偉等著,《2005中國國際地位報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4月。
    張亞中,《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聯經,2003年。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台北:揚智出版,2003年。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頁85。
    張榮臣、喻江、謝武軍主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若干重大課題解讀》,北京:紅旗出版社,2005年2月。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台北:生智文化,2004年6月。
    郭萬超,《中國崛起-一個東方大國的成長之道》,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陳向陽,《中國睦鄰外交》,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陳安國,《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主權》,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陳佩堯、夏立平主編,《新世紀機遇期與中國國際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陳鋒等著,《衝破圍堵的中國》,台北:人間出版,1998年。
    章家敦(Gordon G. Chang),侯思嘉、閻紀宇譯,《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台北:雅言文化,2002年。
    彭澎主編,《和平崛起論─中國重塑大國之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黃仁偉,《中國崛起的時間和空間》,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2年。
    黃秋龍,《非傳統安全的理論與實際》,台北縣:法務部調查局,2004年。
    楊潔勉,《大合作-變化中的世界和中國國際戰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年7月。
    葉自成,《中國大戰略-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主要問題及戰略選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魯毅等主編,《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1999年。
    維尼.伯特(Wayne Bert),《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孰者勝出》(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Security: A Changing of the Guard?),國防部史政編譯室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4月。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
    劉杰,《機制化生存: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抉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陸伯彬(Robert S. Ross),何大明譯,《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
    閻學通,《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
    環球時報編,《大國心路:中國走向世界的思考》,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5年7月。
    藍普頓(David M. Lampton),計秋楓譯,《同床異夢──處理1989至2000年之中美外交》(Same Bed Different Dreams: Managing U.S.-China Relations, 1989-2000),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羅伯特.吉爾平,《全球資本主義的挑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羅伯特.基歐漢編,《新現實主義及其批判》,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譚若思(Ross Terrill),楊明暐、潘勛、王嘉源等譯,《一中帝國大夢》(The New Chinese Empire),台北:雅言文化,2004年。
    期刊文章
    于有慧,〈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第43卷第1期,2004年1、2月,頁111-120。
    ───,〈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1999年3月,頁45-62。
    ───,〈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2001年2月,頁57-76。
    于迎麗,〈中國的和平崛起與東亞的安全合作〉,《太平洋學報》,2004年第12期,頁34。
    于國政,〈俄羅斯全面衰退的原因分析〉,《東歐中亞研究》,第4期,1994年,頁1-10。
    尹承德,〈大國關係調整和世界格局的新變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3期,2003年,頁44-49。
    ───,〈東盟外交新走向-兼論中國與東盟關係〉,《國際問題研究》,第3期,2004年,頁21-39。
    王承宗,〈俄羅斯與中共關係之探討〉,《問題與研究》,第37卷第6期,1998年6月,頁35-50。
    王明進,〈中國對多邊外交的認識與參與〉,《教學與研究》,第5期,2004年,頁41。
    王逸舟,〈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求的尋求及其平衡〉,《戰略與管理》,第6期,1999年,頁18-27。
    王鶯鶯,〈非洲新形勢與中非關係〉,《國際問題研究》,第2期,2004年,頁17-20。
    以理,〈中共「十七大」前政、經、軍、外交工作之探討〉,《中共研究》,第41卷第2期,2007年2月,頁4-15。
    石建國,〈從"和平發展"到"和平崛起"-兼論鄧小平同志對中國外交戰略思想的貢獻〉,《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2期,2004年6月,頁49-53。
    石源華、陳莉菲,〈論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人的周邊外交思想〉,《中國外交》,第12期,2001年12月,頁9-14。
    曲星,〈堅持「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戰略〉,《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第5期,2001年,頁13-17。
    朱奕冰,〈試論“和平發展”外交戰略提出的背景〉,《求索》,2004年10月,頁75-77。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卷第6期,2003年11、12月,頁75-108。
    何思慎,〈「中國威脅論」與新世紀「中」日關係初探〉,《中國事務》,第7期,2002年1月,頁38。
    吳建民,〈多邊外交是建構和諧世界的平台-重新認識多邊外交〉,《外交評論》,第90期,2006年8月,頁12。
    呂新國,〈大國關係與中國外交〉,《現代國際關係》,第1期,1998年,頁41-42。
    宋以敏,〈時代主題與中國的和平發展〉,《國際問題研究》,第3期,2004年,頁6-11。
    李文,〈中國和平崛起:何以能與何以為〉,《當代亞太》,第5期,2004年,頁3-6。
    李秀石,〈關於落實“中日共同歷史研究”的思考〉,《中國外交》,第2期,2007年2 月,頁37。
    李偉建,〈當前中東局勢及中國與中東關係〉,《西亞非洲》,第9期,2006年,頁10。
    ───,〈試論新國際環境下的中國與阿拉伯國家關係〉,《阿拉伯世界》,第6期,2005年,頁9。
    李景治,〈中國如何實現和平崛起〉,《中國外交》,第5期,2005年5月,頁7-9。
    李登科,〈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策略之研究〉,《國際關係學報》,第15期,2000年12月,頁33-67。
    李華鋒,〈論中國外交觀的傳統文化淵源〉,《東疆學刊》,第21卷第1期,2004年1月,頁99。
    李慶四,〈「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環境與國際戰略」學術研討會議綜述〉,《中國外交》,第5期,2004年5月,頁41-44。
    阮宗澤,〈中國和平崛起發展道路的理論探索〉,《國際問題研究》,2004年第4期,頁29-31。
    兩岸交流遠景金會國際問題研究小組,〈2003年國際情勢之回顧與展望〉,《遠景基金會季刊》,第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179-208。
    林碧炤,〈全球化與當代中國〉,《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第4期,2005年9月,頁16-18。
    邱丹陽、程永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地緣政治效用分析〉,《社會主義研究》,第3期,2005年,頁114-117。
    邱坤玄,〈中共大國外交與獨立自主外交〉,《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11期,2000年11月,頁5-8。
    ───,〈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第30卷第3期,1999年7月,頁23-38。
    ───,〈霸權穩定論與冷戰後中(共)美權力關係〉,《東亞季刊》,第31卷第3期,2000年,頁1-14。
    ───,〈美國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美「中」互動〉,《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11期,2005年11月,頁5-8。
    金良祥,〈面向未來的中國與中東能源關係〉,《阿拉伯世界研究》,第4期,2006年,頁29。
    金熙德,〈日本聯合國外交的定位與演變〉,《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期,2005年,頁8-9。
    金燦榮,〈論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環境〉,《國際前沿問題研究》,2005年4月,頁72-80。
    門洪華,〈中國外交哲學的演變〉,《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4期,頁48-50。
    俞邃,〈當今大國關係與世界格局〉,《國際政治研究》,1994年第3期,頁1。
    姜長斌,〈論中國和平崛起與美國國際戰略〉,《國際經濟評論》,第1-2期,2005年,頁1-16。
    姚匡乙,〈抓住機遇,開拓中國和阿拉伯國家關係的新局面〉,《阿拉伯世界》,第5期,2005年,頁55。
    查爾斯.齊格勒,〈中國外交政策中的能源因素〉,《國外理論動態》,第10期,2006年,頁39。
    柳瑟青,〈系統研究深入領會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現代國際關係》,第3期,1994年,頁2-11。
    夏博,〈和平崛起的中國與東盟未來關係發展探析〉,《東南亞縱橫》,2004年6月,頁12-15。
    夏義善,〈重振大國地位的俄羅斯外交〉,《國際問題研究》,第1期,1997年,頁22-28。
    孫紹正,〈中共和平崛起論之研析〉,《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9期,2004年9月,頁46-57。
    時殷宏,〈中日接近與“外交革命”〉,《戰略與管理》,第2期,2003年,頁71-75。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伙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1999年3月,頁82-93。
    秦亞青,〈制度霸權與合作治理〉,《現代國際關係》,第7期,2002年,頁10-12。
    ───,〈國際制度與國際合作──反思新自由制度主義〉,《外交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頁41。
    袁易,〈對於Alexander Wendt有關國家身分與利益分析之批判:以國際防擴散建制為例〉,《美歐季刊》,第15卷第2期,2001年,頁275-284。
    馬立誠,〈對日關系新思維-中日民間之憂〉,《戰略與管理》,第6期,2002年,頁41-47。
    高飛,〈從韜光養晦到和平崛起──評中國外交的策略調整〉,《太平洋學報》,2006年1月,頁10。
    張克中,〈中國在非洲推動新殖民地主義政策〉,《中共研究》,第40卷第9期,2006年9月,頁26-32。
    張妍,〈和諧世界與中國外交〉,《世界知識》,2006年第8期,頁50。
    張睿壯,〈從“對日新思維”看中國的國民性和外交哲學〉,《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2期,2003年,頁25-30。
    扈大威,〈亞歐盛會-中國多邊外交再譜新篇章〉,《當代世界》,2006年第10期,頁17-19。
    曹雲華,〈在東亞新格局中的中國-東盟合作──論新型的中國-東盟關係〉,《東南亞研究》,第2期,2004年,頁18-24。
    許志嘉,〈中共外交政策的研究途徑〉,《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4期,1997年4月,頁45-61。
    陳岳,〈“中國威脅論"與中國和平崛起─一種“層次分析”法的解讀〉,《外交評論》,第6期,2005年,頁93-99。
    陳琴嘯,〈論軟實力與中國外交〉,《中國外交》,2005年第10期,頁11。
    彭慶,〈從政府工作報告的文字表述看我國的多邊外交政策:1986-2005〉,《外交評論》,第83期,2005年8月,頁50-53。
    曾煜、劉志飛,〈“和合”文化對中國和平崛起的哲學詮釋〉,《江西社會科學》,第3期,2006年,頁53。
    舒馳,〈顯示中國外交新亮點的經濟外交〉,《當代世界》,第3期,2005年,頁17-18。
    馮昭奎,〈中國與亞洲:“和平崛起”與外交新思維〉,《世界知識》,第5期,2004年,頁42-43。
    楊文靜,〈大國崛起理論探析〉,《現代國際關係》,第6期,2004年,頁48-54。
    楊青,〈中國和平崛起與中國東盟之間的關係〉,《中共中央黨校學報》,第8卷第1期,2004年2月,頁122-127。
    楊柳,〈中國和平崛起面臨的挑戰〉,《中共山西省黨校學報》,第28卷第1期,2005年2月,頁81。
    葉自成,〈中國實行大國外交勢在必行〉,《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1月號,頁5-10。
    ───,〈關於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再談中國的大國外交心態〉,《太平洋學報》,第1期,2002年,頁62-66。
    董立文,〈論中共的「大國」意義及其問題〉,《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6卷第2期,1998年12月,頁65-76。
    廖文義,〈析論新世紀中共安全戰略之建構〉,《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2期,2003年2月,頁55-56。
    裴遠穎,〈中國外交戰略與和平發展〉,《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第1期,頁4-8。
    趙明亮,〈鄧小平「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思想與新世紀中國外交〉,《南京師大學報》,2002年第5期,頁12-17。
    劉青建,〈21世紀初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關係的特點〉,《現代國際關係》,第6期,2005年,頁1-2。
    ───,〈21世紀初中國與發展中國家關係的層次分析〉,《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第12期,2006年,頁65-70。
    ───,〈挑戰.應對.建構──中國多邊外交探討〉,《思想理論教育導刊》,第81期,2005年第9期,頁37。
    劉建飛,〈和平崛起是中國的戰略選擇〉,《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期,2006年,頁39。
    劉映春,〈 “55年體制”下的日本外交〉,《日本學刊》,第2期,1994年,頁71-81。
    劉勝湘,〈中國實行大國外交戰略為時尚早〉,《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7月號,頁76-80。
    魯世山,〈中國和平崛起理論研究綜述〉,《理論建設》,第2期,2006年,頁40-42。
    蕭史,〈北京專家爭論「韜光養晦」方針〉,《鏡報月刊》,第9期,2005年,頁32-33。
    ───,〈和平崛起戰略上升為中國國策〉,《鏡報月刊》,第5期,2004年,頁33-45。
    閻學通,〈冷戰後的中國對外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第8期,1995年,頁23-28。
    閻學通、秦亞青、倪樂雄、李強、張文木,〈「大國崛起與中國的選擇」筆談〉,《中國外交》,2004年第12期,2004年12月,頁16-26。
    戴德錚,〈和平崛起的內涵與和平崛起的實現〉,《學習月刊》,第6期,2004年6月,頁10-11。
    龐中英,〈中國崛起的和平性判讀-關於「和平崛起」的理論性問題〉,《國際觀察》,2004年第3期,頁1-8。
    蘇長和,〈發現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中國外交》,第7期,2005年7月,頁8-11。
    會議論文
    于有慧,〈和平發展:胡溫體制外交戰略初探〉,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中國和平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2005年5月。
    許志嘉,〈中共睦鄰外交政策:意涵、策略與運作〉,全球化與中國大陸發展學術研討會,台北:2005年12月。
    楊仕樂,〈中國的戰略文化:尋找理念的物質基礎〉,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知青新思維 兩岸關係與中國大陸問題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台北:2005年10月。
    姜家雄,〈中共崛起之石油戰略〉,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中國崛起與全球安全學術研討會,台北:2005年6月。
    陳世民,〈中共核武現代化與全球安全〉,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中國崛起與全球安全學術研討會,台北:2005年6月。
    蔡東杰,〈中共「大國外交」的實踐及其對台灣之影響〉,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我國外交在全球化趨勢下的危機與轉機學術研討會,台中:2003年10月。
    碩博士論文
    王世明,《中國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碩士論文,2003年。
    張登及,《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之研究:理論與實踐的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張鵬初,《中共「和平崛起」戰略思維之研究》,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海彬,《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意涵及對台灣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5年。
    趙沛霖,《中國外交戰略思維之研究:江澤民時期的檢證分析》,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蔡昆宏,《中共大國外交政策的國家利益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網路資源
    中國政府網〈上海合作組織五週年宣言〉,2006年6月15日。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6/content_346287.htm>
    ───,〈2004年政府工作報告──2004年3月5日在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2007年5月11日擷取。<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4/content_62715.htm>
    ───,〈1983年政府工作報告──1983年6月6日在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中國政府網》,2007年3月10日擷取。<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823.htm>
    王毅,〈王毅談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外交政策〉,《南方網》,2004年4月9日。<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404090899.htm>
    石曉虎、司銀濤,〈中國和平崛起面臨的六大安全挑戰〉,中國國際戰略研究網,2004年6月2日。<http://www.chinaiiss.org/observe/iiss004/asp/display.asp?id=106>
    朱鋒,〈“中國崛起"與“中國威脅"──美國“意象”的由來〉,《美國研究》,2005年第3期,中國國關在線網站,2005年10月20日。<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1018>
    江澤民,〈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新華網》,1992年10月12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148.htm>
    吳紫辰,〈中國外交思想的轉變:從“和平共處”到“和平發展”〉,《世紀中國》,2003年4月18日。 <http://www.cc.org.cn/zhoukan/zhonguoyanjiu/0304/0304181008.htm>
    宋念申,〈和平崛起,中國發展之路〉,《人民網》,2004年4月26日。 <http://www.people.com.cn/BIG5/guoji/14549/2468634.html>
    李鵬,〈1992年政府工作報告──1992年3月20日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中國政府網》,2007年3月10日擷取。 <http://www.gov.cn/test/2006-02/16/content_200922.htm>
    阮宗澤,〈從國際秩序轉型看中國的和平發展〉,《中國國關在線》,2005年10月7日擷取。 <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896>
    阿泰克(周峰),〈中印邊境協定彰顯中國和平崛起戰略〉,《國際在線》,2005年4月12日。<http://gb.chinabroadcast.cn/3821/2005/04/12/762@512311.htm>
    查默斯.約翰遜,〈接受中國的崛起〉,《讀書》,2005年第7期,中國國關在線網站,2005年9月2日。<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969>
    胡宗山,〈和平崛起是否可能──歷史與理論的思考〉,中國國關在線網站,頁1-14。<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982>
    胡耀邦,《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1982年9月1日)》,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2/07/content_2558863.htm>
    張清敏,〈冷戰後中國參與多邊外交的特點分析〉,《國際論壇》,第2期,2006年,頁1-11。 <http://www.jnuir.org/ReadNews.asp?NewsID=1635>
    郭樹勇,〈關於中國崛起的若干理論爭鳴及其學術意義〉,《國際觀察》,2005年第4期。<http://www.irchina.org/news/view.asp?id=1003>
    陳佩修,〈和平崛起與文化論述〉,和平論壇網站,2005年11月23日。<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2:5&webitem_no=1516>
    馮玉軍,〈中俄戰略協作更上層樓〉,《新華網》,2005年8月26日。<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08/26/content_3406465.htm>
    董國政,〈解放軍報:"和平崛起"乃中國的國際戰略抉擇〉,南方網,2004年4月5日。<http://southcn.com/nflr/llzhuanti/hpjq/mtsy/200405130709.htm>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中國網》,2003年11月24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OP-c/448115.htm>
    ───,〈半月談:中國和平崛起有益世界〉,《新華網》,2005年8月9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8/09/content_3329032.htm>
    簡淑綺,〈中國貧富擴大之研究〉,《台灣經濟研究院》,2007年2月,2007年5月10日擷取。<http://www.tier.org.tw/03forum/china200702_2.asp>
    〈中日韓推進三方合作聯合宣言〉,《中國網》,2003年10月8日。 <http://big5.china.com.cn/policy/txt/2003-10/08/content_5416698.htm>
    〈中共中央關於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新華網》,2004年9月27日。 <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4-09/27/content_2027021.htm>
    〈中印兩國總理簽署雙邊關係原則和全面合作的宣言〉,《新華網》,2003年6月23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3-06/23/content_933141.htm>
    〈中南海內鬥加劇,轉戰「和平崛起」〉,《大紀元》,2004年9月11日。<http://www.epochtimes.com/gb4/9/11/n657559.htm>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白皮書(全文)〉,《新華網》,2005年12月22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12/22/content_3954937.htm>
    〈中國和平崛起面臨的六大安全挑戰〉,《新華網》,2004年6月2日。 <http://news.sina.com.cn/c/2004-06-02/ba3379212.shtml>
    〈中國和平崛起模式與理念以及給世界帶來的機遇〉,中國國際戰略研究網,2004年5月16日。<http://www.chinaiiss.org/observe/iiss004/asp/display.asp?id=105>
    〈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新華社》,2006年5月31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9/15/content_1983974.htm>
    〈王逸舟:中國的"和平崛起"還沒有完成〉,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網站,2004年3月15日。<http://sis.ruc.edu.cn/news/shownews.asp?newsid=143>
    〈我國發布全面闡述有關聯合國改革問題立場的文件〉,《新華網》,2005年6月8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6/08/content_3056959.htm>
    〈把目光投向中國──在美國哈佛大學演講全文〉,《新浪網》,2003年12月12日。<http://news.sina.com.cn/c/2003-12-12/06231320804s.shtml>
    〈李肇星部長在《2001-2010十年期支援最不發達國家行動綱領》中期審評高級別會議上的發言〉,《新華網》,2006年9月19日。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19/content_5109388.htm>
    〈南海各方行為宣言〉,《中國網》,2002年11月4日。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zhuanti/zgdm/446302.htm>
    〈胡錦濤: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南方網》,2004年4月24日。<http://www.southcn.com/nflr/ldjh/200404260250.htm>
    〈胡錦濤在越南國會的演講(全文)(2)〉,《人民網》,2005年11月2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8198/3820654.html>
    〈胡錦濤在聯合國成立60週年首腦會議上的談話(全文)〉,《新華網》,2005年9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9/16/content_3496858.htm>
    〈胡錦濤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係提出四點意見〉,《新華網》,2005年3月4日。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04/content_2649922.htm#>
    〈國家主席胡錦濤在2005年亞非峰會上的講話〉,《中國網》,2005年4月22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nysg/845548.htm>
    〈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2005年9月15日在聯合國成立60週年元首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講話〉,《新華網》,2005年9月15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5-09/16/content_3497952.htm>
    〈專家分析「和平崛起」的權力鬥爭〉,《大紀元》,2004年9月19日。<http://www.epochtimes.com/gb4/9/19/n665553.htm>
    〈崛起的中國要有自己的話語權—訪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宮力教授〉,《南方網》,2004年3月22日。<http://www.southcn.com/nflr/llzhuanti/hpjq/sdcs/200405101003.htm>
    〈推進全面合作,共建和諧繁榮的亞洲─在博鰲亞洲論壇2005年年會開幕式上的演講〉,《中國網》,2005年4月23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5boao/845929.htm>
    〈授權發佈:《反分裂國家法》全文〉,《新華網》,2005年3月14日。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ai_gang_ao/2005-03/14/content_2694168.htm>
    〈陸鋼、郭學堂:解讀中國外交政策 和平崛起機遇難得〉,《中國網》,2004年4月7日。<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4/07/content_5531502.htm>
    〈溫家寶:中國是一個改革開放與和平崛起的大國〉,《中國網》,2004年4月6日。<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4/06/content_5531130.htm>
    〈溫家寶總理哈佛演講:“把目光投向中國"(全文)〉,《人民網》,2003年12月11日。<http://www.guangyan.com/bbs/message.php?board_id=1&msgno=918>
    〈溫家寶闡述中國和平崛起五要義─重申中國永遠不會稱霸〉,《中國網》,2004年3月14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4/Mar/516570.htm>
    〈鄭必堅:中國的和平崛起為國際社會帶來機遇〉,《中國網》,2005年4月22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05boao/845596.htm>。
    〈鄭永年:大國外交與和平崛起〉,《財經縱橫》,2004年12月29日。<http://finance.sina.com.cn/economist/jingjixueren/20041229/21421260047.shtml>
    報章雜誌
    《人民日報》
    《中央社》
    《中國大陸研究中心通訊》
    《中國經營報》
    《文匯報》
    《自由時報》
    《南方周末》
    《海南日報》
    《財訊》
    《財經時報》
    《亞洲週刊》
    《國防雜誌》
    《國際先驅導報》
    《國際展望》
    《華盛頓觀察》
    《新華月報》
    《經濟日報》
    《廣角鏡》
    《領導決策信息》
    《學習時報》
    《聯合報》
    《聯合晚報》
    《蘋果日報》
    日文部份
    官方文件
    日本外務省,《日本裁軍和不擴散外交》,2006年3月17日。<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gun_hakusho/2004/index.html>
    日本外務省,《日本裁軍和不擴散外交》裁軍白皮書,2006年3月17日。<http://www.mofa.go.jp/mofaj/gaiko/gun_hakusho/2004/index.html>
    日本防衛廳,《平成17年版-防衛白書》,2005年8月2日。<http://jda-clearing.jda.go.jp/hakusho_data/2005/w2005_00.html>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編,《東アジア戦略概観》(East Asian Strategic Review),2006年版,頁92。
    西文部份
    官方文件
    Japan Defense Agency, National Defense Program Guideline for FY 2005 and After, December 10, 2004. <http://www.jda.go.jp/e/policy/f_work/taikou05/index_e01.htm>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Know Thyself, Know Others: The Neglected Risks of China, Taipei: Mainland Affairs Council, R.O.C., 2006.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nss.html>
    The White House, “President Bush and Premier Wen Jiabao Remarks to the Press,” Remarks by President Bush and Premier Wen Jiabao in Photo Opportunity, December 9, 2003.
    The White House, “Press Briefing by Secretary of State Condoleezza Rice on the President’s Visit to China,” November 20, 2005.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5/11/20051120-8.html>
    The White House, “Press Briefing by Secretary of State Condoleezza Rice on the President’s Visit to China,” November 20, 2005.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5/11/20051120-8.html>
    The White House, “Press Briefing by Secretary of State Condoleezza Rice on the President’s Visit to China,” November 20, 2005.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5/11/20051120-8.html>
    The White House, “Remarks by President Bush to the People in Poland,” Wawel Royal Castle, Krakow, Poland, May 31, 2003.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3/05/print/20030531-2.html>
    The White House, “Remarks by President Bush to the People in Poland,” Wawel Royal Castle, Krakow, Poland, May 31, 2003.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3/05/print/20030531-2.html>
    The White House,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at 2002 Graduation Exercises of 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 West Point, June 1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2/06/20020601_-_3.html.
    The White House, “Remarks by the Vice President at Fudan University Followed by Student Body Q&A,” April 15, 2004.
    The White House,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September 2002. <http://www.whitehouse.gov/nsc/nss.html>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Report to Congress pursuant to the FY 2000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June 5 2004. <http://www.fas.org/nuke/guide/china/dod-2004.pdf>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Report to Congress pursuant to the FY 2000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July 20 2005. <http://www.fas.org/nuke/guide/china/dod-2005.pdf>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Report to Congress pursuant to the FY 2000 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May 24 2006.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pdfs/China%20Report%202006.pdf>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marks as Prepared for Delivery by Secretary of Defense Donald H. Rumsfeld at Central Party School, Beijing, China,” Wednesday, October 19, 2005. <http://www.defenselink.mil/Speeches/Speech.aspx?SpeechID=233>
    U.S. Department of State, “Interview with Washington Times Editorial Board,” Remarks by Condoleezza Rice, March 11, 2005.
    U.S. Department of State, “Joint Statement: U.S.-Japan Security Consultative Committee,” Statement by Richard Boucher, February 19, 2005.
    U.S. Department of State, “North Korea – Denuclearization Action Plan,” February 13 2007. <http://www.state.gov/r/pa/prs/ps/2007/february/80479.htm>
    U.S. Department of State, “Press Availability at the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Affairs Exchange Fair,” Remarks by Richard L. Armitage, November 18 2003. <http://www.state.gov/s/d/former/armitage/remarks/26326.htm>
    U.S. Department of State, “Remarks to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wspaper Editors,” Remarks by Condoleezza Rice, April 15, 2005. <http://www.state.gov/secretary/rm/2005/44728.htm>
    U.S. Department of State, “Whither China: From Membership to Responsibility?” Robert B. Zoellick, Remarks to National Committee on U.S.-China Relations, September 21, 2005. <http://www.state.gov/s/d/former/zoellick/rem/53682.htm>
    專書部份
    Friedman, Thomas L. 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Understanding Globalization. New York: Farrar, Straus, Giroux, 1999.
    Gilpin, Robert.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Kennedy, Paul M.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87.
    Keohane, Robert, and Nye, Joseph.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Longman, 2000.
    Kim, Samuel S. ed. China and world: Chinese Foreign Policy Faces the New Millennium. 4th ed.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8.
    Mearsheimer, John..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2001.
    Modelski, George. Exploring Long Cycle. Boulder: L. Rienner Publishers; London: Frances Pinter, 1987.
    Morgenthau, Hans.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78.
    Nye, Joseph S. Jr.,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Organski, A.F.K. and Kugler, Jacek. The War Ledger.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Robinson, Thomas W. and Shambaugh, David eds. Chinese Foreign Policy: Theory and Practice. Oxford: Clarendon Press, l994.
    Sutter, Robert. China’s Rise in Asia: Promises and Perils. Lanham, M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5.
    Vogel, Ezra F. ed., Living with China: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Press, 1977.
    Waltz, Kenneth N. Man, the State and Wa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9.
    期刊文章
    Berstein, Richard, and Munro, Ross H., “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Vol. 76, Issue 2, March/April 1997, pp. 18-32.
    Betts, Richard, Christensen, Thomas J., “China: Getting the Questions Right,” The National Interest, Issue 62, winter 2000-01, pp. l7-30.
    Brzezinski, Zbigniew, “Make Money, Not War,” Foreign Policy, Issue 146, January/ February 2005, pp. 46-47.
    Cambell, Kurt M., “The Cusp of Stategic Change in Asia,” Orbis, summer 2001, pp. 371-385.
    Castro, Renato Cruz De, “Exploring the Prospect of China’s Peaceful Emergence: Strategies and Obstacles to the P.R.C.’s 21st Century Geopolitical Gambit,” Views & Policies Taiwan Forum, Vol. 2, No. 1, September 2005, pp. 65-91.
    Christensen, Thomas J., “Posing Problems Without Catching Up: China’s Rise and the Challenges for U.S. Security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5, No. 4, Spring 200l, pp. 5-40.
    Ding, Arthur S., “Increasing Rivalry without Confrontation?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RC 2005 and Beyond,” Views & Policies Taiwan Forum, vol. 2, No. 1, September 2005, pp. 1-19.
    Feldstein, Martin, “EMU and International Conflict,” Foreign Affairs, Vol. 76, Issue 6, November/December 1997, pp.60-73.
    Foot, Rosemary, “Chinese Power and the Idea of a Responsible State,” The China Journal, No. 45, January 200l, pp.l-l9.
    Goldstone, Jack A., “The Coming Chinese Collapse,” Foreign Policy, Issue 99, summer 1995, pp. 35-54.
    Huntington, Samuel P.,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Foreign Affairs, Vol. 72, Issue 3, summer 1993, pp. 22-49.
    ----, “The Lonely Super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78, Issue 2, March/April 1999, p.35-49.
    Johnston, Alastair Iain, “Is China a Status Quo Pow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4, spring 2003, pp. 5-56.
    Keohane, Robert O., “Multilateralism: an Agenda for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4, 1990, pp. 731-764.
    Krauthammer, Charles, “The Unipolar Moment,” Foreign Affairs, Vol. 70, Issue 1, Winter 1990-1991, pp.23-33.
    Kristof, Nicholas D., “The Rise of China,” Foreign Affairs, Vol. 72, Issue 5, November/December 1993, pp. 59-74.
    Lee, Chung Min, “China’s Rise, Asia’s Dilemma,” The National Interest, Issue 81, fall 2005, pp. 88-94.
    Mearsheimer, John, “Better to Be Godzilla than Bambi,” Foreign Policy, Issue 146, January/February 2005, pp. 47-48.
    Medeiros, Evan S., M. Taylor Fravel, “China’s New Diplomacy,” Foreign Affairs, Vol. 82, Issue 6, November/December 2003, pp. 22-35.
    Munro, Ross H., “Awakening Dragon: The Real Danger in Asia is from China,” Policy Review, Issue 62, fall 1992, pp. 10-16.
    Nye, Joseph S. Jr., “China’s Re-emergence and the Future of the Asia-Pacific,” Survival, Vol. 39, winter 1997-98, pp. 66-68.
    ----, “Redefin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Vol. 78, Issue 4, p. 24.
    Pei, Minixi, “China’s Governance Crisis,” Foreign Affairs, Vol. 81, No. 5, fall 2002, pp. 96-109.
    Rice, Condoleezza, “Promot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 Foreign Affairs, vol. 75, no. 1, 2000, p. 56.
    Ross, Robert S., “Beijing as a Conservative Power,” Foreign Affairs, Vol. 76, Issue 2, March/April 1997, pp. 33-44.
    ----, “Assessing the China Threat,” The National Interest, Issue 81, fall 2005, pp. 81-87.
    Segal, Gerald, “Does China Matter?” Foreign Affairs, Vol. 78, Issue 5, September/October l999, pp. 24-36.
    Shambaugh, David, “China and the Korean Peninsula: Playing for the Long Term,”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spring 2003, pp. 45-52.
    ----, “Sino-American Relations since September 11: Can the New Stability Last?” Current History, September 2002, pp. 243-249.
    ----, “Sino-American Strategic Relations: From Partners to Competitors,” Survival, Vol. 42, No. 1, 2000, pp. 97-115.
    Shichor, Yitzhak, “From Horse to Horsepower: Energy in China’s Relations with Central Asia,” Pacific Review, Vol. 13, No. 1, February 2001, pp. 92-93.
    Shih, Chih-Yu, “Defining Japan: The Nationalist Assumption in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vol. 50, no. 3, 1995, pp. 543-544.
    Suettinger, Robert L., “The Rise and Descent of “Peaceful Rise”,” China Leadership Monitor, Issue 12, fall 2004, pp. 1-10.
    Sutter, Robert, “Asia in the Balance: America and China’s “Peaceful Rise”,” Current History, September 2004, p. 285-289.
    Swaine, Michael and Minxin Pei, “Rebalancing United States-China Relations,” Policy Brief,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February 2002, pp. 1-7.
    Zhao, Quansheng, “China and Major Power Relations in East Asi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10, Issue 29, November 2001, p.669.
    Zheng, Bijian, “China’s “Peaceful Rise” to Great-Power Status,” Foreign Affairs, Vol. 84, Issue 5, pp. 18-24.
    會議論文
    Bush, Richard, “The 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Washington-Beijing Relation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eace Foru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spects of the Taipei-Washington-Beijing Relations After the Presidential Election. Taipei, Taiwan, May 2004.
    Gill, Bates, “The Rise of China: Implications for U.S.-China Relations, Regional Security and World 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2005 Asia Foundation in Taiwan International Forum on Prospects in Asia. Taipei, Taiwan, December 2005.
    Nakai, Yoshifumi, “The Rise of China: Image and Pow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 Peace Forum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East Asian Security. Taipei, Taiwan, July 2005.
    Zukrowska, Katarzyna, “China Threat? From European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Symposium China Threat? From European and American Perspectives,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pei, Taiwan, December 31 2005.
    網路資源
    Barroso, José Manuel, 7th EU-China Summit Press Conference Speech, the European Union, December 8 2004. <http://europa.eu.int/comm/external_relations/news/barroso/sp04_523.htm>
    Brown, Lester R., “China Replacing the United States as World’s Leading Comsumer,” Earth Policy Institute, February 16, 2005 <http://www.earth-policy.org/Updates/Update45.htm>.
    CIA The World Factbook, “China: Economy Overview,” June 29 2006. <http://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geos/ch.html>
    ----, “Economy Overview,” June 13 2006. <http://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geos/rs.html>
    ----, “Japan: Economy Overview,” June 13 2006. <http://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geos/ja.html#Econ>
    ----, “Rank Order – GDP – per capita (PPP),” April 17, 2007. <https://www.cia.gov/cia/publications/factbook/rankorder/2004rank.html>
    Funabashi, Yoichi, “China’s “Peaceful Ascendancy”,” on Yale Global Online, December 19 2003. <http://yaleglobal.yale.edu/article.print?id=3061>
    Gershman, John, “We Have Seen the Enemy, and It Is China,” on Foreign Policy In Focus. <http://www.foreignpolicy-infocus.org/commentary/1105chinaenemy _body.html>
    Group of 77 at the United Nations. <http://www.g77.org/>
    Jones, Geoffrey, “Restoring a Global Economy, 1950-1980,”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August 22, 2005. <http://hbswk.hbs.edu/item.jhtml?id=4961&t=bizhistory>
    Lee, Hsien Loong, “Securing the future for a new Asia,” Keynote Address at the IISS Shangri-La Dialogue 2005,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June 3 2005. <http://www.iiss.org/shangri-la-speeches.php?itemID=44>
    Nanto, Dick K. and Emma Chanlett-Avery, “The Rise of China and Its Effect on Taiwan, Japan, and South Korea: U.S. Policy Choice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April 12 2005, p.10. <http://www.fas.org/sgp/crs/row/RL32882.pdf>
    Shambaugh, David, “China and the US: To Hedge or Engage,” Yale Global, April 11 2007. <http://yaleglobal.yale.edu/display.article?id=9038>
    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The 15 major spender countries in 2005”. <http://www.sipri.org/contents/milap/milex/mex_major_spenders.pdf>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Chinese build up armed forces, forge ties with Russia,” October 25 2005. <http://www.iiss.org/whats-new/iiss-in-the-press/press-coverage-2005/october-2005/chinese-build-up-armed-forces>
    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 “CPI Table -- CPI 2006,” November 6, 2006. <http://www.transparency.org/news_room/in_focus/2006/cpi_2006__1/cpi_table>
    “EU president Germany reassures Japan on China arms embargo,” AFP, January 10, 2007. <http://www.eubusiness.com/news_live/1168444821.66/>
    “Japan-China talks on shared past,” BBC News, December 26 2006. <http://news.bbc.co.uk/2/hi/asia-pacific/6209283.stm>
    “Rumsfeld: China buildup a threat to Asia,” MSNBC, June 4, 2005. <http://www.msnbc.msn.com/id/8091198/ET>
    報章雜誌
    BBC News
    Economist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
    New York Times
    The Daily Yomiuri
    The Washington Post
    Wall Street Journal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研究所
    92253019
    9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53019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3019201.pdf39KbAdobe PDF21241View/Open
    53019202.pdf74KbAdobe PDF21155View/Open
    53019203.pdf59KbAdobe PDF21234View/Open
    53019204.pdf66KbAdobe PDF21992View/Open
    53019205.pdf384KbAdobe PDF22241View/Open
    53019206.pdf443KbAdobe PDF22702View/Open
    53019207.pdf403KbAdobe PDF212408View/Open
    53019208.pdf490KbAdobe PDF23082View/Open
    53019209.pdf422KbAdobe PDF23040View/Open
    53019210.pdf184KbAdobe PDF21638View/Open
    53019211.pdf217KbAdobe PDF2213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