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66407      Online Users : 102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804


    Title: 中共「空間戰略」對亞太與臺海情勢之影響
    Authors: 古賴仁祥
    Contributors: 朱新民
    古賴仁祥
    Keywords: 空間戰略
    空間作戰
    運載火箭
    載人航天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7 18:10:55 (UTC+8)
    Abstract: 一、蘭德(RAND)公司1998年所出版之《太空--國力的新選擇(Space:Emerging Options for National Power)》,開宗明義即明示:「一個國家的決策人員應瞭解,太空權的運用有助達成國家安全與利益」。而以此對照中共太空事業的發展,已在其政治及軍事戰略上產生效應,對我或世界的局勢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對我國家安全形成強烈的衝擊。因此,遂引起個人研究中共發展太空事業的興趣,急欲瞭解中共太空事業發展的程度如何?對亞太情勢勢與我國家安全影響程度如何?此為撰寫本文之主要動機。

    二、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在於探索中共對「空間戰略」的概念、界定,其理論發展、能力運用與影響等;期藉上述的研究,歸納出一套有系統的思考模式與發展政策或建議,以因應未來台海衝突的安全預防。基於上述因素,本文將探討下列幾個問題:
    (一)、中共「空間戰略」在亞太戰略的角色為何?
    (二)、中共的「空間戰略」理論與「空間作戰」主要樣式為何?
    (三)、中共太空系統之整體能力為何?
    (四)、中共發展「空間戰略」可能對亞太情勢之影響與台海安全之衝擊為何?

    三、中共慣常將大氣層之外,距地球海平面100公里以上的廣闊宇宙空間稱為「空間」。認為空間蘊藏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資源,這些資源已成為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或缺的寶庫,中共發展「空間戰略」就是要發展空間技術開發空間資源,以獲取巨大的經濟、社會、科技與軍事效益。

    四、中共認為「空間戰略」是主權國家或國家集團為研發和利用空間,建設和運用國家空間力量所採取的方針、原則和政策的總和。空間戰略直接反映國家戰略的要求,並受國家戰略的指導和制約。空間戰略不僅包括運籌、規劃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而且包括對空間安全和對空間力量的籌劃和運用。因此,空間戰略是包括空間政治戰略、空間軍事戰略、空間經濟戰略和空間科技戰略的綜合性大戰略。空間戰略的作為,關係到國家安全與發展的大戰略,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和社會進步中具有宏觀指導作用,是整個國家戰略體系的「制高點」。

    五、所謂「空間作戰」是指敵對雙方主要在空間進行的軍事對抗活動。其實質是--敵對雙方以空間力量為主要作戰力量,以空間為主要戰場,為爭奪、保持和利用制天權而進行的一系列作戰行動,其成敗直接影響戰爭的進程和結局。中共的空間作戰的主要樣式,按其航天裝備發展的現況及作戰目的,現階段可實施的作戰樣式以「空間信息支援作戰」為主。而中共對「空間信息支援作戰」之概念,是指利用空間信息獲取和傳輸系統、空間導航定位系統,從空間為陸、海、空等作戰力量提供偵察監視、導彈預警、通信中繼、導航定位、氣象觀測、大地測繪等信息支援的作戰行動。

    六、現階段中共航天事業的規劃是由中共國務院所屬的「航天領導小組」(成員為: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主任、國家科技委員會副主席、外交部副部長、國家計畫委員會副主席、國家航天局局長)負責督導與協調中共所有的太空發展計畫。主要的執行單位為中共國家航天局、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七、中共太空系統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已逐步建立完整之發射場、航天測控網、系列化運載火箭及各類型運用衛星系統,並已成為世界上第三個實施載人航天之國家,其航天技術均是自行開發研究獲得,擁有獨立的自主權。而中共發展太空事業能有所成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中共將是航天事業的發展定位為對國家的生存和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發展航天事業關乎國家的最高利益和體現國家的戰略意圖,應該跟上世界水平。雖然中共是以經濟建設為優先,且航天事業的發展需投入高額之經費,但發展航天事業的決策不能完全取決於國家的財力狀況,而是由國家最高利益和長遠利益所決定。故中共將發展航天事業的指導方針定為「採取優惠政策」,將航天事業定位在國家整體發展戰略的重要部份,給予鼓勵和支持,先在財力上優先支持航天科技的開發,以創造航天能力來開拓航天技術市場,並將航天產業轉為增值型的產業,發揮經濟效果,促進經濟發展,獲取經濟的利益,然後再回饋投資航天事業的建設,使航天事業與國家經濟能相輔相成的發展。其運作完全是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

    八、就中共發展「空間戰略」對我在政治、軍事及心理各方面之衝擊而言,以軍事方面的影響較為強烈,也較為明顯;因為航天科技不僅對解放軍傳統武器的威力可發揮倍增器的作用,更有助於解放軍實施跨越式的發展,促進其整體的轉型。尤其是中共目前已逐步建立了各類型應用衛星系列,隨其衛星研製技術的精進及運用愈趨成熟,將有可能建立了完備的「戰場管理、指揮、控制、通信、計算機、情報、監視、偵察系統」,即BMC4ISR系統。果如此,戰時將使戰場形成對解放軍單向透明的形勢,而對方則完全處於被動的境。雖然目前中共的航天科技與建立BMC4ISR系統還有非常大的距離,但中共絕對有想掌握現代化戰爭所需的戰場管理能力的企圖,若中共發展成完善的戰場「管理系統」,將是在軍事上對我最大之威脅。

    關鍵詞:空間戰略、空間作戰、運載火箭、載人航天。
    Reference: 壹、中文部份
    一、國內
    (一)、官方出版品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小組。《中華民國八十七年國防報告書》。台北:黎明,民國87年3月。
    (二)、書籍
    Mark Burles、Abram N Shulsky。《中共動武方式》(Patterns in China’s Use of Force),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編譯。台北:全球防衛,民國90年5月。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2001年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民國90年6月。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2002年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民國91年7月。
    中共研究雜誌社編。《2003年中共年報》。台北:中共研究,民國92年5月。
    艾文 托佛勒(Alvin Toffler)海蒂 托佛勒(Heidi Toffler)。《新戰爭論》(War and Anti-War),傅凌譯。台北:時報,民國83年。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民國76年8月。
    易君博。《政治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第六版。台北:三民,民國79年9月。
    岳天。〈歷代戰略發展及其涵義〉,收錄《認識戰略-戰略講座彙編》,中華戰略學會主編,頁5-30。台北:中華戰略學會,民國86年1月。
    林中斌。《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台北:台灣學生,民國88年2月。
    林長盛。《解放軍的武器裝備》。台北:明鏡,1996年。
    林宗達。《蛻變中的軍事強權:中共軍事革新的動力》。台北:時英,民國90年7 月。
    林宗達。《中共軍事革新之信息戰與太空戰》。台北:全球防衛,民國91年5月。
    林宗達。《赤龍爭霸》。台北:軍事迷文化,民國91年8月。
    姚祖德。《變革與玄機-跨越式的中共軍備發展》。台北:時英,民國91年190月10日。
    胡敏遠。〈從野略觀點論析美伊戰爭中英美聯軍的作戰指導〉,收錄《二次波灣戰爭論文專輯(一)》,黃奕炳主編,頁191-214。龍潭:國防大學,民國92年4月。
    國防部史政編局譯。《亞太安全譯文彙輯3》。台北:中國民國國防部,民國88年7月。
    陳宇震。《2000年—中國發射載人太空船》。台北:陳宇震,民國88年9月。
    陳文政。〈中共的安全觀及戰略趨勢〉,收錄《2003年台海戰略環境評估》,曾章瑞主編,頁167-176。台北: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民國92年1月。
    陳漢華、韓岡明、羅志成。〈中共解放軍之現代化與兵力轉型〉,收錄《2003台海戰略環境評估》,曾章瑞主編,頁269-280。台北: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中心,民國92年1月)
    陳東龍。《新世代解放軍》。台北:黎明,民國92年4月。
    莊坤龍,〈從波斯灣戰爭到美伊戰爭對中共軍事事務革命的影響〉,收錄《美伊戰爭中無形戰力解析》,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中心編,頁185-204。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民國92年9月。
    張明睿。《中共國防戰略發展》。台北:洪葉文化,民國87年9月。
    郭華倫。〈關於研究「中國大陸」之方法〉,收錄《中共問題集》,國關中心編,頁291-310。台北:國關中心,民71年10月。
    趙雲山。《中國導彈及其戰略-解放軍的核心武器》。台北:明鏡,1997年4月。
    廖文中,〈中共組建「天軍」發展星戰〉,收錄《廟算台海 新世紀海峽戰略態勢》,林中斌主編,頁469-524。台北:台灣學生,民國91年12月。
    廖宏祥,〈中共的太空科技發展〉,,收錄《2003台海戰略環境評估》,曾章瑞主編,頁245-254。台北: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中心,民國92年1月。
    黎友安(Andrew J. Nathan)、陸伯彬(Robert S. Ross),《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對安全的尋求》(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何大明譯。台北:麥田,民國87年。
    譚傳毅。《中國人民解放軍之攻與防》。台北:時英,民國88年11月。
    (三)、期刊
    丁樹範。〈波斯灣戰爭對中共解放軍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34卷12期。民國80年12月。
    文光。〈對中共國防科技發展戰略之探討〉。《中共研究》,33卷11期。民國88
    年11月。
    江暢。〈中共海軍戰略思想演進之研究〉。《海軍學術月刊》,36卷2期。民國91年2月。
    呂國雄。〈中共發展攻陸巡弋飛彈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28卷2期。民國91年2月。
    〈我國第一枚商用衛星ST-1〉。《通訊雜誌》,58期。民國87年11月。
    何勵夫。〈長距離情資傳遞利器—衛星通信〉。《新新季刊》,29卷3期。民國90年7月。
    林長盛。〈中共巡弋飛彈的研發與部署(上)〉。《軍事家》,212期。民國91年4月。
    林長盛。〈中共巡弋飛彈的研發與部署(下)〉。《軍事家》,213期。民國91年5月。
    林東煥。〈中共海權發展與亞太安全〉。《海軍學術月刊》,36卷10期。民國91年10月。
    居朝良。〈中共偵察衛星發展現況及我國因應之道〉。《陸軍砲兵學術季刊》,120期。民國92年2月。
    陳宇震。〈中共發展太空事業的戰略意義〉。《中華戰略學刊》,89年秋季刊。民國89年10月。
    陳永康、翟文中。〈中共海軍未來發展之研究〉。《海軍學術月刊》,34卷11期。民國90年11月。
    黃河。〈中共首創移動衛星通訊系統〉。《軍事家》,197期。民國90年1月。
    張德方。〈美國尋求解除來自太空的威脅〉。《國防雜誌》,19卷2期。民國93年2月。
    翁俊熙。〈對中共巡弋飛彈之發展與反制對策〉。《陸軍砲兵學術雙月刊》,110期。民國89年10月。
    楊志誠。〈新世紀的兩岸關係:武力統一或和平統一?〉。《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1期。民國89年11月。
    劉昺坤。〈從「邊緣策略」解析中共對台軍事手段的思維〉。《國防雜誌》,18卷18期。民國92年12月。
    廖文中。〈中共21世紀海軍戰略對亞太地區安全之影響〉。《中共研究》,34卷6期。民國89年6月。
    廖文義,〈析論新世紀中共安全戰略之構建〉,《展望與探索電子版》,1卷3期(民國91年2月)。
    應天行。〈中共衛星投射能力的近況與展望〉。《軍事家》,163期。民國87年3月)。
    應天行。〈珠海航展外一章-中共「北斗一號」導航衛星展望〉。《軍事家》,197期。民國90年1月。
    應天行。〈中國偵察衛星發展之近況與展望(上)〉。《軍事家》,207期。民國90年11月。
    應天行。〈中共偵察衛星發展之近況與展望(下)〉。《軍事家》,208期。民國90年12月。
    應天行。〈從「跟蹤」轉進為「跨越」 中共科技發展的新戰略〉。《軍事家》,228期。民國92年8月。
    應紹基。〈中共的導航定位衛星系統〉。《國防雜誌》,18卷12期。民國92年6月。
    應紹基。〈中共通信衛星之發展歷程與展望〉。《海軍學術月刊》,37卷1期。民國92年1月。
    應紹基。〈中共「海洋衛星」系列的軍事應用之研析〉。《海軍學術月刊》,37卷7期。民國92年7月1日。
    應紹基。〈中共氣象衛星之發展歷程與展望〉。《海軍學術月刊》,37卷8期。民國92年8月。
    應紹基。〈由中共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的成長歷程--談中共小衛星科技的發展趨勢〉。《空軍學術月刊》,565期。民國92年12月。
    羅慶生。〈中共間諜衛星發展現況對我國家安全威脅之影響評估〉。《國防雜誌》,17卷11期。民國91年5月。
    羅承烈。〈中共太空科技發展之研析〉。《國防雜誌》,18卷3期。民國91年9月。
    羅博 佩(Robert A. Pape),為什麼中國對台灣採取先制攻擊將會失敗(Why a Chinese Preemptive Strike against Taiwan Would Fail),《國防政策評論》,3卷2期。2002/2003冬季。
    (四)、碩、博士論文
    楊開煌。〈中共文件詮釋之方法學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6年。
    (五)、研討會論文
    丁樹範。〈中國下一世紀的亞太戰略:霸絆vs.擴張〉,廿一世紀的中國研討會。《未來中國研究網站》。http://www.future-chinaoorg.tw
    段念祖。〈中共攻台模式與我方地面防衛裝備發展策略之分析〉,國防戰略與台海安全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辦,民國92年11月28日。
    劉廣華。〈論中共可能犯台模式與我國因應之道〉,國防戰略與台海安全學術研討會。國立中興大學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辦,民國92年11月28日。
    鍾堅。〈共軍犯台能力與作戰方式之研究〉,陸軍89年第一次軍事學術研討會。
    中華民國陸軍總部主辦,民國88年11月2日。
    (六)、網路專文
    〈AGM,AGI/遠望級衛星追蹤船4艘〉。《中國軍艦博物館》。
    http://vm.rdb.nthu.edu.tw/cwm/home.html
    沈明室、吳建德。〈中共廿一世紀軍事戰略與亞太安全〉。《未來中國研究網站》,民國90年6月19日。http://www.future.china.org
    帥化民。〈公民二○一○年台海威脅與犯台作戰想定〉,《國政研究報告》,民國90年6月15日。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090/NS-R-090-004.htm
    陳友武。〈中共飛彈和台灣之間只有7分鐘距離〉。《台灣綜合研究院》,民國92年3月19日。http://www.dsis.org.tw/
    楊運忠。〈日本加速向世界軍事大國目標邁進〉。http://www.cass.net.cn/chinese/
    s28_yts/wordch-en/ch-ddyt2002/ch-qkddyt0205yyz.htm
    《萬隆會議》。http://www.scu.edu.tw/politics/member/lowww/reports/
    cfp/bandung.htm
    (七)、報紙(電子報)、雜誌
    〈大陸一月發射中星22號衛星將能整合中共三軍指管通情報系統〉,《中時電子報》,民國89年3月17日,http://news.chinatimes.com/
    高文華,〈大陸軍情〉,《遠望》,172期,民國92年1月。
    〈大陸一月發射中星22號衛星將能整合中共三軍指管通情報系統〉,《中時電子報》,民國92年3月17日,http://news.chinatimes.com/
    〈以全新的戰略視野和戰備整備因應未來變局〉,《中國時報》,民國92年9月9日,版A2。
    〈反制飛彈防禦中共成功試射多彈頭中程飛彈〉,《中時電子報》,民國92年2月9日,http://news.chinatimes.com/
    〈日學者視為軍事行動〉,《聯合新聞網》,民國92年10月17日,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
    〈日財務大臣對於今後提供中國經援表慎重態度〉,《中央通訊社》,2003年10月21日,http://www.cna.com.tw/
    〈中共解放軍通信能力大增〉,《聯合新聞網》,民國89年1月27日,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中共須堅持「台獨等於戰爭」〉,《聯合報》,民國91年5月23日,版A13。
    〈中共未來對台灣最大的軍事威脅北斗衛星定位系統〉,《GPS電子報第1期》,民國92年7月4日,http://alexan.in2000.com/
    〈中共戰略快速脅迫台灣政治投降〉,《聯合新聞網》,民國92年7月31日,
    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中共歐盟創立對話機制〉,《聯和理財網》,民92年10月31日,http://gb.udn.com/gb/money.udn.com/
    〈中共改戲路扮亞太經濟火車頭〉,《聯合報》,民國92年11月16日,版13。
    〈中共火箭射程包含台灣全島〉,《聯合新聞網》,民國92年12月19日,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
    亓樂毅,〈海洋衛星順利升空 中共衛星觀測體系齊全〉,《中時電子報》,民國91年6月2日,http://news.chinatimes.com/
    亓樂義,〈「下一步」是中共海軍情報船?〉,《中時電子報》,民國91年11月4日,http://news.chinatimes.com/
    亓樂義,〈北斗系統升空,中共邁向精確導航戰〉,《中國時報》,民國92年6月20日,版A13。
    亓樂義,〈中共奇襲作戰進入實兵演練〉,《中國時報》,民國92年10月4日,版A13。
    〈台設巡弋飛彈反制小組 聘請美籍科技顧問 模擬攔截飛彈路線〉,《蘋果日報》,2003年8月1日,http://www.appledaily.com.tw
    〈以全新的戰略視野和戰備整備因應未來變局〉,《中國時報》,民國92车9月9日,版A2。
    〈北斗系統升空中共邁向精確導航戰〉,《中國時報》,民國92年6月20日,版A13。
    〈吉國太空監測站 幫中共省大錢〉,《中時電子報》,民國92年11月19日,http://news.chinatimes.com/
    〈吉里巴斯衛星站 中共匆匆拆除了〉,《聯合新聞網》,民國92年11月27日,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江澤民重申:臺灣問題對中美關係太重要了〉,《中時電子報》,民國91年12月11日,http://news.chinatimes.com
    〈布希面告溫家寶:中國犯台美一定奉陪〉,《自由時報電子版》,民國92年12月11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亞太地區-美戰略新要塞〉,《中國時報》,民國90年4月17日,版A11。
    〈伽利略導航系統 中共心動〉,《中時電子報》,民國91年6月14日,http://news.chinatimes.com/
    陳毓鈞,〈北京醞釀外交新思維〉,《中時電子報》,民國92年9月23日,http://news.chinatimes.com
    楊少騏,〈國安局特訓225位高手,七千萬保護下任總統〉,《新新聞》,870期(民國92年4月24日),頁78-81。
    張聖岱,〈睦鄰、安鄰、富鄰 中共外交新思維〉,《聯合新聞網》,民國92年12月19日,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
    〈斐利:中共應宣佈暫停部署對台飛彈〉,《工商時報》,民國89年9月12日,版3。
    二、中共
    (一)、官方出版品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航天〉。《人民網》。2000年12月29日。http://www.people.cn/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2年中國的國防》。《新華網》,2002年12月9日。http://xinhua.net.com/
    (二)、書籍
    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北京:軍事科學,1997年5月。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編選》。北京:人民,1995年10月。
    王春樹。《軍事戰略基本理論》。北京:軍事科學1900年2月。
    王文榮編。《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1999年8月。
    王德臣。〈長二捆的誕生〉,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392-400。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王慶躍編。《挑戰太空:航天技術》。珠海:珠海,2002年10月。
    朱梅生編。《軍事思想概論》。北京:國防大學,1997年9月)。
    朱陽明、陳舟、程廣中、鮑斌。《亞太安全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2000年8 月。
    朱廳昌主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2002年。
    呂敬正編。《當代戰略指南》。北京:國防大學,1994年10月。
    李培才。《太空追踪 中國航天測控紀實》。北京:中共中央黨校,1996年6月。
    李巨廉。《戰爭與和平》。上海:學林,1999年7月。
    李巨泰。《21世紀戰爭走向》。北京:長征,2000年10月。
    李大光。《太空戰》。北京:軍事科學,2000年11月。
    李大光,《中國安全抉擇:構築21世紀的國家安全體系》。北京:石油工業,2002年。
    沈家楠。〈長征一號運載火箭研製回顧〉,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324-327。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吳開林。〈遙感衛星返回大地〉,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344-358。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邢球痕。〈自力更生發展我固體火箭事業〉,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97-101。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林聰榕、徐飛。《世界航天武器裝備》。長沙:國防科技大學,2001年1月。
    林利民。〈亞太地緣政治格局的演變與中國〉,收錄《亞太戰略場》,傅夢孜主編,頁357-363。北京:時事,2002年3月。
    沈偉光。《21世紀軍事科技》。北京:新華,2002年1月。
    美國聯合航天司令部。《長期規劃-2020年設想》,國家高技術航天領域專家委員會譯。北京:國防大學,1998年8月。
    洪兵、粱曉秋、趙德喜。《美國要打太空戰》。北京:解放軍,2001年9月。
    俞曉鵬。《21世紀戰爭趨勢》。北京:新華,2002年1月。
    軍事科學院外國軍事研究部編。《美國空軍條令AFM-1美國空軍航空航天基本理論》。北京:軍事科學,1994年8月。
    軍事科學戰略研究部編。《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2001年6月。
    范士合,〈長征三號火箭研製與外星發射〉,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480-488。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國防大學主編。《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戰爭、戰略分冊》。北京:軍事科學,1993年8月。
    孫敬良。〈回憶長征四號運載火箭研製歷程〉,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380-384。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徐蘭如,〈老五院初期幾點回憶〉,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70-75。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陳峰君。《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1999年4月。
    夏立平。《亞太地區軍備控制與安全》。上海:上海人民,2002年6月。
    梁思禮〈遠程火箭研製片段〉,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192-198。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戚發軔。〈毛澤東與東方紅衛星〉,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11-13。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黃彬編。《陸海空軍高技術條件下作戰指揮》。北京:國防大學,1994年3月。
    陳舟。《現代局部戰略基本理論》。北京:國防大學,1997年8月。
    陳峰君。《冷戰後亞太國際關係》。北京:新華,1999年4月。
    宿景祥。〈亞洲意識與東亞經濟合作〉,收錄《亞太戰略場-世界主要力的發展與角逐》,傅夢孜主編,頁558-565。北京:時事,2002年3月。
    常顯奇。《軍事航天學》。北京:國防工業,2002年10月。
    彭光謙、姚有志主編。《鄧小平戰略思想論》。北京:軍事科學,1994年。
    張健志。《爭奪制天權》。北京:解放軍,1989年7月。
    張新俠。〈長征火箭走向國際市場〉,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499-505。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張雲彤。〈中國通信衛星工程的第一顆明珠〉,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336-343。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張萬年主編。《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00年。
    賈俊明、李力鋼。《太空武器與戰爭》。北京:國防工業,1997年8月。
    《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1993年6。
    鄧文翰編。《軍事大辭典》。上海:辭書,1998年。
    談風奎編。《中國航天文化》。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01年3月。
    劉化庭、劉國欲。《高技術戰爭與軍隊質量建設》。北京:國防,1993年8月。
    劉鴻基、羅海曦。《國防理論》。北京:國防大學,1996年6月。
    劉佳林。〈俄羅斯冷戰後的安全戰略〉,收錄《中國與亞太安全》,閻學通主編,頁99-1012。北京:時事,1999年7月。
    劉有光,〈毛主席黨中央關懷中國航天事業〉,收錄《中國航天騰飛之路》,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全國政協文史資料委員會合編,頁4-10。北京:中國文史,1999年9月。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1997年。
    閻學通。《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2000年。
    顏國良。《毛東澤軍事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1991年6月。
    羅小明。《軍事衛星系統信息支援能力分析》。北京:國防大學,2001年8月。
    蘇恩澤。《天軍橫空》。北京:軍事科學,2001年4月。
    (三)、期刊
    〈2002年1-12月世界各國發射成功的航天器〉。《太空探索》,總158期。2003年8月7日。
    于東昇。〈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現代軍事》,275期。1999年12月。
    〈中國氣象衛星業務應用步入穩定運行街階段〉。《中國航天》,2002年5期。2002 年5月。
    于新華。〈軍用航天器發展的回顧〉。《現代軍事》,275期。1999年12月。
    王國祥。〈神箭—從這裡起〉。《航天》,總115期。1999年3月。
    王綺、黃芬、石衡平。《我國通信衛星市場發展的綜合分析與評估》。《中國航天》,2000年5期。2000年5月。
    王家勝。〈中國通信衛星〉。《國際太空》,2001年4期。2001年4月。
    王家勝。〈中國通信衛星的回顧與展望〉。《中國航天》,2001年3期。2001年3月。
    王占良。〈伊拉克戰爭突顯天基系統優勢〉。《太空探索》,2004年1期。2004年1月。
    〈中巴地球資源衛星與應用〉。《中國航天》,2001年6期。2001年6月。
    呂有志。〈重新審視中國的安全環境〉。《國際政治與安全》,2000年1期。2000年1月。
    李德順。〈軍事衛星及其運用〉。《現代軍事》,174期。1991年7月。
    李卿。〈談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及其應用前景〉。《中國航天》,2000年8期。2000年8月。
    李文盛。〈美國為什麼進一步開放GPS〉。《現代軍事》,285期。2000年10月。
    李津軍、單玉泉。〈空間威懾戰略芻議〉。《中國軍事科學》,15卷1期。2002年2月20日。
    安茂春、周光華。〈淺談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在現代戰爭中的應用〉。《中國航天》,1999年8期。1999年8月。
    杜元清。〈關於美國太空戰演習-「施□弗-2」的最新報道〉。《航空周刊》,1526期。2003年3月13日。
    〈知識資料窗〉。《中國航天》,1994年2期。1994年2月。
    吳瑞華、顧頌安。〈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介紹:長征四號系列〉。《中國航天》,1999年2期。1999年2月。
    吳培中。〈當代海洋衛星的類別與特點〉。《國際太空》,2002年7月號。2002年7月。
    宗樹。〈21世紀初民用通信廣播衛星(上)〉。《國際太空》,2000年1期。2000年1月。
    孟執中。〈風雲一號C極軌氣象衛星的進展(上)〉。《中國航天》,1999年3期。1999年3月。
    孟直中、李卿。〈中國氣象衛星的進展〉。《中國航天》,2001年5期。2001年5月。
    〈甚麼叫做「太陽同步軌道」〉。《航空知識》,1999年10期。1999年10月。
    洪兵、梁曉秋。〈關於空間戰略理論的幾個基本問題〉。《中國軍事科學》,15卷1期。2002年2月20日。
    席月。〈新的日美合作有害亞太安全〉。《中國評論》,21期。1999年9月。
    凌翔。〈中國「動中通」移動衛星通信系統〉。《現代兵器》,265期。2001年1月。
    徐福祥。〈中國新一代極軌氣象衛星應用前景分析〉。《中國航天》,1998年6期。1998年6月。
    徐偉。〈未來太空戰探析〉。《軍事學術》,2001年9期。2001年9月。
    范士合。〈長征三號的研製與外星發射〉。《中國航天》,2000年6期。2000年6月。
    孫建祥。〈非接觸式作戰淺析〉。《現代軍事》,275期。1999年12月。
    孫宏全。〈俯瞰人間逾二載,資源一號不言累〉。《太空探索》,2002年3期。2002年3月。
    胡增軍、侯力軍。〈毛澤東發展國防思想,指引中國航天事業走向世界〉。《中國科技論壇》,1994年1期。1994年1月。
    陳正君、顧文杰。〈中衛-1號通信衛星簡介〉。《中國航天》,1998年7期。1998年7月。
    威廉 瑪泰爾、吉原俊井。〈即將來到的中美太空衝突〉。《國際展望》,總479期。2003年11月15日。
    高火山、李惠增。〈風雲一號C星的應用與展望〉。《中國航天》,2001年8期。2001年8月,。
    郭陸軍。〈中國的氣象衛星及其對世界的貢獻(上)〉。《中國航天》,2001年6期。2001年6月。
    郭陸軍。〈中國的氣象衛星及其對世界的貢獻(下)〉。《中國航天》,2001年7期。2001年7月。
    郭楓。〈中國氣象衛星業務應用步入穩定發展階段〉。《國際太空》,2002年5期。2002年5月。
    張德東。〈遠東第三航天大國之夢-韓國的運載火箭發展計畫〉《國際展望》,總479期。2003年11月15日。
    紫曉。〈新世紀方興未艾的通信衛星事業(上)〉。《中國航天》,20011年7期。2001年7月。
    許國禎。〈GPS在海灣戰爭中的應用〉。《現代軍事》,178期。1991年12月。
    許建民、郭關生。〈風雲二號氣象衛星及其應用前景〉。《中國航天》,2000年8期。2000年8月。
    常顯奇。〈空間戰略與國家安全〉。《中國軍事科學》,15卷1期。2002年2月20日。
    閔長寧。〈「村村通」和鑫諾-1號衛星〉。《國際太空》,2000年2期。2000年2月。
    焦勇。〈中國航天史話〉。《航天》,總105期。1998年5月。
    焦勇。〈中國航天史話〉。《航天》,總106期。1998年7月。
    焦勇。〈中國航天史話〉。《航天》,總109期。1999年1月。
    焦勇。〈中國航天史話〉。《航天》,總110期。1999年3月。
    童興。〈四個靜止軌道衛星移動電話系統〉。《國際太空》,2000年1期。2000年1月。
    馮書興、崔洋。〈美俄空間戰略初探〉。《中國軍事科學》,15卷1期。2002年2月20日。
    照煒渝。〈俄羅斯組建航天部隊〉。《中國航天》,2001年第7期。2001年7月。
    解大青、李頤黎、潘厚任、龔念曾、郭詮水、陳有榮。〈中國載人航天的決策與實施〉。《現代軍事》,2003年11期。2003年11月。
    趙麗榮。〈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及各院介紹〉。《中國航天》,2002年10期。2002年10月。
    蔣興偉。〈我國海洋衛星系列的發展及其應用展望〉。《中國航天》,2001年9期。2001年9月。
    劉煥杰。〈歐洲伽利略衛星導航計畫的應用及效益分析〉。《中國航天》,2000年5期。2000年5月。
    熊光楷。〈世紀之交的國際戰略形勢和周邊安全環境〉。《世界經濟研究》,2000年1期。2000年1月。
    魏晨曦。〈美國天軍情況簡介〉。《中國航天》,2001年第8期。2001年8月19日。
    魏晨曦、韋荻山、汪琦,〈歐洲的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介紹〉,《中國航天》,2003年9期(2003年9月)。
    厲建中。〈中國運載火箭的搖籃〉。《航天》,115期。1999年9月。
    龍應豪。〈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的成就與展望〉。《中國航天》,2001年3期。2001年3月。
    龐之浩。〈現代戰爭中的天皇巨星—軍用衛星縱橫談〉。《現代軍事》,201期。1993年10月。
    龐之浩。〈迅猛發展的太空新軍-現代小衛星〉。《現代軍事》,267期。1999年4月。
    龐之浩。〈軍用通信衛星的發展〉。《現代軍事》,282期。2000年7月。
    龐之浩。〈美國信息高速公路建設新篇章—全球廣播業務系統〉。《現代兵器》,261期。2000年9月。
    龐之浩。〈俄羅斯的天兵天將〉。《兵器知識》,194期。2003年12月。
    譚挲。〈歐洲決心建立自主的全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國際太空》,2000年11月。
    蘇金龍、薛翔、孫曉春。〈評北約對南聯盟空襲行動〉。《現代軍事》,268期。1995年5月。
    龔念曾。〈海灣危機中的美國軍事航天系統〉。《現代軍事》,171期。1991年4月。
    〈鑫諾一號衛星交付使用〉。《中國航天》,1999年1期。1999年1月。
    (四)、網路專文
    〈三大衛星定位系統競技太空〉,《中國公眾科技網》,2003-12-26,http://database.cpst.net.cn/。
    〈中國西安衛星測控中心〉,http://pla.sjtu.edu.cn/htm/5.13.htm
    〈中國長征系列火箭〉。《中國空間技術學院》。http://cast.cn/
    〈中國航天發射中心〉。《二次情報戰網站》。http://secinfo.myetang.com/
    〈廿一世紀的中國安全戰略〉。《藍色戰略網站》。2003年6月13日。http://www.54479.com
    尹懷勤,〈太空氣象臺—氣象衛星〉,《科技之光網站》,http://www.losn.com.cn/hkht/wx/qxwx.htm
    伊銘。(世紀之交國際形勢的新變化及我國的對策)。(中國德育網)。http://www.chinamoraledu.com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XSLC)〉。《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2002年9月5日。http://www.calt.com
    〈酒泉衛星中心(JSLC)〉。《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2002年9月5日。http://www.calt.com
    〈「風雲一號」C氣象衛星風采依舊〉。《中國公眾科技網》。2001年6月11日。http://www.cpst.net.cn/
    〈氣象衛星〉。《中國公眾科技網》。2002年8月19日,http://www.cpst.net.com/
    黃志澄,〈關於太空戰的認識與思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2003年3月17日,http://www.cast.ac.cn/cbw/GJTK/200306/3.ht
    黃志澄。〈印度航太技術發展概況及其主要經驗〉。《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http://www.cast.ac.cn/
    新一代通信衛星—東方紅三號衛星(DFH-3)〉。《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http://www.cast.ac.cn/
    張文建。〈氣象衛星應用與發展〉。《國家航天局》。http://www.cnsa.cn/
    馮春萍。〈就鑫諾二號衛星商業運作,談經營商、製造商〉。《中國公眾科技網》。2002年6月21日,http://www.cpst.net/
    〈載人航天測控網〉,《大連科技資訊網》,2003年10月21日。http://www.dlinfo.gov.cn/
    〈「遠望四號」船交付使用〉。《現代船艦》,1999年 7月1日。http://www.ship.cetin.net.cn/
    賈國榮。〈月亮城飛出火鳳凰─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揭秘〉。http://www.tvro.com.tw/main5/maimtxt/xichin.htm
    韓旭東、聶宏毅。〈包圍中國─美國亞太新戰略〉。《環宇縱橫網站》。2001年12月29日。http://goglobal.myrice.com
    欒恩傑。〈面向21世紀的中國航天〉。《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2001年11月21日。http://www.cast.ac.cn/
    (五)、報紙(電子新聞網)、雜誌
    〈GPS技術與美伊戰爭:一場「制天權」的激烈爭奪〉,《新華網》,2003年4月9日,http://xinhua.net.com
    〈一年內連續發射4顆間諜衛星,日本究竟要幹什麼〉,《世界新聞報》,2003年89期(2003年11月27日),http://online.cri.com.cn/world_news_Uournal/index.htm
    〈大立發展海洋衛星事業〉《新浪網》,2003年9月3日,http://www.sina.com.cn
    〈下一站,月球還是火星〉,《漢網》,2003年10月18日,http://www.chan.com/
    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人民網》,2002年9月4日,http://www.people.com.cn/
    什石磊、孫欣榮、聞揚揚,〈神箭搏蒼穹〉,《東方網》,http://www.eastday.com/
    〈太空傳令兵軍事通信衛星〉,《解放軍報網路版》,2002年11月22日,http://www.pladaily.com.cn/
    王進舉,〈擺脫他國制約,自主導航定位〉,《軍事博覽報電子版》,2003年6月4日,http://www.conline.com.cn/。
    王希季,〈中國載人航天的六大價值國家戰略意義不容低估〉,《世界論壇》,2003年10月26日,http://www.wforum.com/gbindex.html
    王瑤、石純民,〈關注「太空信息戰」〉,《國防報》,2002年12月19日,版3。
    〈中國33年航太夢〉,《央視國際》,2003年4月23日,http://202.108.249.200/default.shtml
    〈日本准天頂衛星系統計畫增力啟動資金〉,《新華網》2002年12月12日,http://xinhua.net.com
    〈日本空間政策轉變偵察衛星重點盯防中、朝、俄〉,《千龍新聞網》,2003年6月13日,http://www.qianlong.com/
    〈日本決定開發准天頂衛星系統〉,《新華網》,2002年8月14日,http://xinhua.net.com/
    〈日本印度躋身航太大國雄心勃勃籌備登月〉,《中國新聞網》,2003年1月20日http://www.chinanews.com/
    〈日本計畫于2006年完成本國軍事航天系統部署〉,《人民網》,2003年9月17日,http://www.people.com.cn/
    〈日本年內將啟動研究會,欲制定30年宇宙開發構想〉,《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23日,http://www.chinanews.com/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發這言人2003年11月13日表示,日本將在11月29日用自行研製的H2A火箭發射兩顆間諜衛星〉,《新華網》,2003年11月14日,http://xinhua.net.com/
    〈日本間諜衛星空中自毀 東北亞諜網計劃遭重創〉,《新華網》,2003年11月30日,http://xinhua.net.com/
    〈中國的航天事業〉,《新華網》。1999年11月17日,http://xinhua.net.com/
    〈中共奮起直追發展太空戰〉,《新華網》,1999年12月28日,http://xinhuanet.com/
    〈中國航天事業的歷史及發展前景〉,《中國新聞網》,2002年4月15日,http://www.chinanews.com.cn
    〈中國將形成立體海洋空間監測網〉,《中國新聞網》,2002年5月16日,http://www.chinanews.com/
    〈中國將積極發展民用海洋衛星〉,《新華網》,2000年6月9日,http://xinhua.net.com/
    〈中國長征二號F火箭部分先進安全措施揭密〉,《中國新聞網》,2002年12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cn/
    〈中國搶佔衛星定位地形倣真等高技術領域優勢〉,《科技日報》 2002年12月13日,http://www.stdaily.com/
    〈中共對台作戰 新組空降十六軍〉,《看中國》,2003年6月5日,www.secretchina.com
    〈中國雙星計畫首次受邀參加國際太空計畫〉,《千龍新聞網》,2003年6月20日,http://www.qianlong.com/
    〈中國雙星探測計畫醞釀6年今起聯試〉,《中國新聞網》,2003年7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
    〈中國航天將步入多元化國際合作〉,《中華網》,2003年7月20日,http://china.com
    〈中國裁軍大使在日內瓦呼籲防止外空武器化〉,《新華網》,2003年8月1日,
    http://xinhua.net.com/
    〈中國航天事業大事記(1956-2002)〉,《新華網》,2003年9月5日,http://xinhua.net.com/
    〈中國發射的自行研製衛星簡況〉,《新浪網》,2003年9月20日,http://home.sina.com.cn/
    〈中國長征系列火箭〉,《新浪網》,2003年9月21日,http://www.sina.cn/
    〈中國的航天中心〉,《新浪科技》,2003年9月22日,http://www.sina.com.cn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鑄造國際一流宇航公司〉,《新華網》,2003年9月23日,http://xinhua.net.com/。
    〈中國研製載人飛船始末〉,《千龍新聞網》,2003年9月28日,http://www.qianlong.com/
    〈中國航天測控網日益完善 滿足載人航天需要〉,《千龍新聞網》,2003年9月30日,http://www.qianlong.com/
    〈中國航天計畫雄心勃勃,帶領亞洲探索太空〉,《新浪網》,2003年9月30日,http://sina.com.cn
    〈中國長征二號F火箭開始總裝測試,將送神舟五號升空〉,《新華網》,2003年月10月1日,http://xinhuanet.com/
    〈中國測控管理國際海事衛星能力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06日,http://www.chinanews.com/
    〈中國測控管理國際海事衛星能力處於世界先進水平〉,《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06日,http://www.chinanews.com/
    〈中國發展火箭錢學森貢獻大〉,《新華網》,2003年10月15日,http://xinhua.net.com/
    〈中國航天活動10年內會超過俄羅斯和歐洲〉,《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15日,http://www.chinanews.com/
    〈中國載人飛船震驚印度一些人對中國強大擔心〉,《雅虎中國新聞》.2003年10月16日,http://cn.news.yahoo.com/index.html/
    〈中國將於一兩年內發射「神舟」六號飛船〉,《人民網》,2003年10月16日,http://www.people.com.cn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七大系統〉,《新浪網》,2003年10月17日,http://www.sina.com.cn
    中國載人航天計畫鎖訂三個新目標〉,《新華網》,2003年10月17日,http://winhua.net.com/。
    〈中國航天合作首推歐洲〉,《香港文匯報》,2003年10月18日,http://www.wenweipo.com/
    〈中年國載人航天工程解密〉,《中國航天報》,2003年10月18日,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中國衛星產業料將年達千億〉,《香港文匯報》,2003年10月18日,http://www.wenweipo.com/
    〈中國「神五」成功發射促美鬆動航天制裁〉,《鳳凰網》,2003年10月18日,http://www.phoeni.com/home/index8.htm/
    〈中巴合作研製地球資源衛星的來龍去脈〉,《新華網》,2003年10月21日,http://xinhua.net.com/
    〈中巴兩顆資源衛星及其運載火箭研製投入達15億元〉,《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21日,http://www.chinanews.com/
    〈中巴資源衛星02星和創新1號小衛星發射成功〉,《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21日,http://www.chinanews.com.cn/
    〈中國航天再捷報「一箭雙星發射成功」〉,《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21日,http://www.chinanews.com/
    〈中國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也是亞太地區國家的成功〉,《中國新聞網》,2003年11月11日,http://www.chinanews.com/
    〈中國八年內將建世界首個覆蓋全球減災環保衛星群〉,《新華網》,2003年11月11日,http://xinhua.net.com/
    〈中國「鑫諾二號」研製順利 計畫2005年升空〉,《TOM互聯網》,2003年11月24日,http://tom.com/
    〈中星20號衛星今晨發射成功 已進入預定軌道〉,《深圳新聞網》,2003年11月15日,http://www.szed.com/
    〈中國航太科工集團重點武器型號研製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網》,2004年1月13日,http://www.people.com.cn/
    〈中國航天2004發射任務空前 九箭十星將陸續升空〉,《中國科學院》,2004年1月14日,http://www.cas.ac.cn/html/
    〈戈壁灘上的綠色航天城--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人民網》,2002年9月4日,http://www.people.com.cn/
    〈外交部就六方會談、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等答問〉,《北方網》,2003年11月11日,http://www.enorth.com.cn/
    〈朱鎔基重要講話提五要求〉,《大公報》,1999年6月2日,版2。
    〈光榮與夢想—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宇宙征戰35年〉,《人民網》,2003年2月18日,http://www.people.com.cn/
    〈北京軍事專家評佔領太空制高點〉,《中華網》,2003年10月16日,http://www.china.com/
    〈返回艙成功回收標誌我國回收技術成熟〉,《新華網》2003年10月20日,http://xinhua.net.com/
    江迅,〈航天突破推動中國經濟〉,《亞洲週刊》,17卷4期(2003年11月2日),頁29-30。
    〈世界各國角逐衛星戰 民用範圍廣泛軍事價值巨大〉,《千龍新聞網》,2003年5月26日,http://www.qianlong.com/
    江澤民,〈推動裁軍進程,維護國家安全〉,《人民日報》,1999年3月27日,版2。
    〈江澤民在國防科大成立50週年慶祝大會上講話全文〉,《人民網》,2003年9月1日,http://www.people.com.cn/
    〈老百姓身邊神秘的中國軍事交通大動脈〉,《萬維讀者》,2003年10月24日,http://www.creaders.net/
    〈伊拉克戰爭:美軍的主動權來自於「制太空權」〉,《東方網》,2003年4月25日,http://mil.eastday.com/
    〈印度航天四十年邁出三大步〉,《人民網》,2003年4月16日,http://www.people.com.cn/
    〈印度媒體:向中國學習發展「民用」航天〉,《中國風網》,2003年10月16日,http://www.563.cn/
    〈印度的航天「大國夢」〉,《華夏經緯網》,2003年10月21日,http://www.huaxia.com/
    〈印度將建立新的空間資產司令部〉,《人民網》,2003年10月28日,http://www.people.com.cn/
    〈印度將研製軍用航天系統增強C3I能力〉,《人民網》,2003年11月5日,http://www.people.com.cm
    〈我國成功發射中星-22號衛星〉,《新華網》,2000年1月31日,http://xinhua.net.com/
    〈我國第三顆北斗導航定位衛星發射升空(一)〉,《央視國際》,2003年5月26日,http://202.108.249.200/default.shtml
    〈我國全四級全固體火箭「開拓者一號」飛行成功〉,《人民網》,2003年9月24日,http://www.people.com.cn/
    〈我國三大航天城〉,《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10日,http://www.chinanews.com
    〈我國在新型發射場成功發射第18顆返回式衛星〉,《中廣網》,2003年11月3日,http://www.cnradio.com.cn/
    〈我國中星20號通信衛星定點成功 進入準同步軌道〉,《衛視快訊》2003年11月23日,http://www.satbird.net/shownews.asp?newsid=3708
    李賀春、陳有榮,〈天戰:未來可能爆發的新樣式戰爭〉,《解放軍報網絡版》,2001年1月17日,http://www.pladaily.com.cn
    李穎,〈美軍如何空間作戰?〉,《人民網》,2002年12月12日,http://www.people.com.cn/
    李昊宇,〈行駛在三大洋上 爲飛船收發指令 四艘測量船爲「神舟」導航〉,《環球時報》,2003年1月17日,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
    李大光、萬水獻,〈從制陸權到制天權:作戰制權理論的演變歷程〉,《新華網》,2003年9月2日,http://xinhuanet.com/
    〈李繼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即將啟動〉,《中國新聞網》,2003年11月1日,http://www.chinanews.com/
    〈空降十六軍組建 阻遏台獨〉,《香港文匯報》,2003年8月26日,http://www.wenweipo.com
    青銅,〈美軍在西太平洋增部航母〉,《廣角鏡月刊》,2002年7月號(2002年7月1日),頁47-49。
    〈長征四號B型金牌火箭六發六中再創佳績〉,《新華網》,2003年10月21日,http://xinhuanet.com/
    〈長征二號火箭F火箭部分先進安全措施揭密〉,《中國新聞網》,2002年12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cn/
    〈東風航天城等待創造歷史〉,《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11日,http://www.chinanews.com/
    林小春、陳勇,〈鷹爪下的「伽利略」──世界需要幾個導航衛星系統〉,《新華網》,2002年4月1日,http://www.xinhuanet.com
    周毅,〈氣象衛星:「神眼」洞察風雲〉,《解放軍報網路版》,2002年10月25日,http://www.pladaily.com.cn/
    〈長征二號F火箭開始總裝,將送神舟五號升空〉,《新華網》,2003年6月11日,http://xinhuanet.com/
    何屹,〈科技之謎,「開拓者一號」的秘密〉,《人民網》,2003年10月7日,http://www.people.com.cn/
    〈直面軍事變革-中國將軍縱論機遇和挑戰〉,《新浪網-關注中國軍事變革專題》,2003年7月16日,http://news.sina.com.cn/z/zgjsbg/index.shtml
    洪兵,〈21世紀,硝煙飄向太空〉,《中國國防報網絡版》,2002年01月22日,http://www.pladaily.com.cn/gb/defence/index.html
    〈受周邊國家發展刺激韓國推進成立宇宙司令部〉,《中國新聞網》,2003年10月21日,http://www.chinanews.com/
    〈政治局學習軍事新變革,胡錦濤:跨越式發展國防〉,《中國新聞網》,2003年5月24日,http://www.chinanews.com
    〈美導彈防禦系統的演變〉,《香港文匯報》,2002年12月19日,http://www.wenweipo.com/
    〈美太空行動專案負責人:美國衛星提防伊拉克干擾〉,《搜狐網》,2003年03月14日,http://news.sohu.com/
    〈美日印韓發展間諜衛星中國太空安全面臨威脅〉,《千龍新聞網》,2003年6月17日,http://www.qianlong.com/
    〈美情報顯示印度能在一、二年內研製洲際彈導飛彈〉,《中國新聞網》,2003年7月16日,http://www.chinanews.com/
    〈美指古巴、伊朗「非法」干擾美國之音廣播信號〉,《紅網》,2003年8月7日,http://www.rednet.com.cn
    〈美國專家:中美航天合作實現「雙贏」〉,《中國風網》,2003年10月16日,http://www.563.cn/
    〈美擔心中國飛船有潛在軍事威脅〉,《千龍新聞網》,2003年11月9日,http://www.qianlong.com/
    〈俄羅斯全力造天軍〉,《環球時報》,2001年4月29日,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
    俄方證實中俄雙方在航太領的合作專案逾40個〉,《中華網》,2003年8月5日,http://china.com
    〈風雲一號D氣象衛星傳回第一張高清晰圖片〉,《中國航天報》,2002年5月16日,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風雲二號」B星太空顯神威〉,《燕趙都市報》,2002年10月18日,
    http://www.yzdsb.com.cn/
    〈俄軍提出「第六代」戰爭新概念 太空將成重要戰場〉,《解放軍報網絡版網》,2002年12月4日,http://www.chinanews.com.cn/
    〈「神五」升空重鑄太空格局〉,《大公網》,2003年10月14日,http://www.takungpao.com
    〈「神五」搭載台灣種子為兩岸農業交流合作闢新徑〉,《新華網》,2003年10月20日,http://xinhua.net.com/
    〈神舟五號發射倒計時 4艘測控船全球12個點測控〉,《TOM互聯網》,2003年10月03日,http://news.tom.com
    〈神舟五號飛升中國新境〉,《亞洲周刊》,17卷43期(2003年10月26日),頁5。
    〈神舟回收功臣10月31日返回渭南駐地〉,《中國新聞網》,2003年11月2日,http://www.chinanews.com/
    〈「神舟」技術不但助推「神六」,且「空降」民用領域〉,《新華網》,2003年11月12日,http://xinhua.net.com/
    〈「神六」前期準備工作啓動 總師全都40歲以下〉,《中國網》,2003年11月16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index.htm
    〈酒泉發射中心建設始末〉,《香港文匯報》,2003年10月8日,http://www.wenweipo.com/index.phtm
    〈神舟飛船輝煌歷程〉,《環球時報》,2003年10月15日,版11。
    〈神舟一號飛船1999年成功發射〉,《新華網》,2002年3月25日,http://xinhua.net.com/。
    〈神舟二號飛船2001年成功發射〉,《新華網》,2002年3月25日,http://xinhua.net.com/。
    〈神舟五號有一節未返回地球〉,《中央通信社》,2003年10月20日,http://www.cna.com.tw/。
    〈神五開艙搭載品曝光〉,《香港太陽報》,2003年10月19日,http://www.the-sun.com.hk/。
    〈神舟五號的軌道艙繼續留在太空工作半年〉,《中國新聞網》,2002年10月16日,http://www.chinanews.com.cn/。
    〈酒泉發射中心建設始末〉,《香港文匯報》,2003年10月8日,http://www.wenweipo.com/index.phtm
    〈亞太多邊合作小衛星計畫於2005年升空〉,《新華網》,2003年11月10日,http://xinhua.net.com/
    〈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有望明年誔生章程會在京通過〉,《新華網》,2003年11月12日,http://xinhua.net.com/
    〈「探測一號」衛星今天淩晨在西昌發射升空〉,《新華網》,2003年12月30日,http://xinhua.net.com
    〈航天測控網〉,《新華網》,2003年10月15日,http://xinhua.net.com/
    孫宏金、李斌,〈中共「東方紅四號衛星」工程啟動〉,《新華網》,2001年12月27日,http://xinhua.net.com/
    孫科佳,〈推進具有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的思考〉,《解放軍報網路版》,2003年9月18日,http://www.pladaily.com.cn/
    孫自法,〈「亞太空間合作組織」將正式成立總部設在中國〉,《中國新聞網》,2003年11月10日,http://www.chinanews.com/
    孫自法,〈中國航太合作正積極實施「歐洲化」戰略〉,《千龍新聞網》, 2003年12月30日,http://www.qianlong.com/
    〈胡錦濤強調堅持和平開發利用太空〉,《千龍新聞網》,2003年10月7日,http://www.qianlong.com/
    袁家軍、王永漢,〈飛天夢想〉,《科技日報》,2003年2月19日,http://www.stdaily.com/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新華網》,2003年10月11日,http://xinhuanet.com/
    陳銘、陸南,〈基台「建交」警示中國海外航太測控站安全〉,《千龍新聞網》,2003年11月18日,http://www.qianlong.com
    〈章啟月:中國不會參加任何形式外空軍備競賽〉,《新華網》,2003年10月9日,http://xinhua.net.com/
    〈國家航天局民用航天今後十年發展目標和工作重點〉,《中國新聞網》,2003年3月3日,http://www.chinanews.com/
    〈國防大學教育長章沁生談世界新軍事變革〉,《解放軍報網路版》,2003年4月7日,http://www.pladaily.com.cn
    〈國家航天局成立10周年 細說航天之快速發展〉,《千龍新聞網》,2003年6月7日,http://www.qianlong.com/
    童鎧,〈我國衛星導航技術發展設想〉,《中國航天報》,2001年9月28日,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張國慶,〈飛天〉,《經濟觀察報》,2003年10月21日,http://www.eobserver.com.cn/
    〈「高邊疆」的角逐〉,《解放軍報網絡版》,2002年04月30日,http://www.pladaily.com.cn
    黃山,〈美隱形戰機要部署關島瞄準東亞熱點地區 加固美軍戰略堡壘〉,《環球時報》,2003年12月12日,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
    〈嫦娥工程:中國今年正式啓動登月計劃〉,《中國新聞網》,2003年3月1日,http://www.chinanews.com/
    楊駿,〈中歐「伽利略」聯手對抗美國GPS中國一舉多得〉,《千龍新聞網》,2003年9月28日,http://www.qianlong.com/
    〈理清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基本思路〉,《解放軍報網路版》,2003年6月24日,http://www.pladaily.com.cn/
    〈海流嚇退美軍航母聚焦中國軍事海洋學發展〉,《科技日報》,2002年10月21日,http://www.stdaily.com/。
    曼朵,〈普京組建天軍抗擊美國NMD〉,《人民網》,2001年2月2日,
    http://www.people.com.cn
    〈新的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頒發〉,《解放軍報網絡版》,2001年08月10日,
    http://www.pladaily.com.cn
    〈航空航天結爲一體三大方式進行作戰韓國組建太空部隊〉,《環球時報》,2003年10月29日,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68/
    〈「開拓者一號」火箭試射成功,明年將運載入太空〉,《人民網》,2003年9月21日,http://www.people.com/
    常顯奇,〈21世紀天空安全嗎?〉,《人民網》,2001年2月21日,http://www.people.com.cn
    〈從制陸權到制天權:作戰制權理論的演變歷程〉,《中國國防報網絡版》,2003年9月2日,http://www.pladaily.com.cn/gb/defence/index.html
    《「創新一號」小衛星拓寬中國航天科技領域》,《新華網》,2003年10月21日,http://xinhua.net.com
    童鎧,〈中國導航定位衛星系統的進展〉,《解放軍報網絡版》,2000年11月1日,http://www.pladaily.com.cn
    張瑋,〈綜述中巴地球資源衛星01星開花結果,兩國成果豐碩〉,《中國新聞網》,2003年7月23日,http://www.chinanews.com/
    賈鳳山,〈不可忽視制太空權〉,《解放軍報網絡版》,2003年06月18日,http://www.pladaily.com.cn
    楊運華,〈漫談長征二號E火箭〉,《新華網》,2000年9月20日,http://xinhua.net.com/
    楊駿,〈中歐「伽利略」聯手對抗美國GPS,中國一舉多得〉,《千龍新聞網》,2003年9月28日,http://www.qianlong.com./
    〈資源二號衛星渡過二歲「生日」,將超期服役〉,《新華網》,2002年9月1日,http://xinhua.net.com/
    傳瑩,〈亞洲形勢和周邊外交:中國崛起是亞洲重要變化〉,《千龍新聞網》,2003年11月21日,http://www.qianlong.com
    銘瑞,〈未來作戰系統發展的一些方向〉,《人民網》,2003年11月03日,http://www.people.com.cn/
    聞揚揚,〈我國第一顆海洋衛星應用前景〉,《中國航天報》,,2002年5月15日,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鳳才,〈俄羅斯天軍正式上馬-戰略部署搶時間爭奪太空制高點〉,《人民網》,2001年6月07日,http://www.people.com.cn
    趙栓龍,〈首戰即決戰與新時期軍事鬥爭準備〉,《解放軍報》,1998年8月18日,版6。
    蔣興偉,〈我國為什麼要發展海洋衛星?〉,《新華網》,2002年-5月15日,http://xinhua.net.com/
    〈熊光楷上將:世界新軍事變革具智慧化等五特徵〉,《中國新聞網》,2003年4月17日,http://www.chinanews.com/
    錢其琛,(闡述中國對亞太安全問題政策-在東盟地區論壇首次會議上發言),《人民日報海外版》,1994年7月26日,版3。
    劉華清,〈堅定不移的沿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現代化軍隊的道路前進〉,《求是》,15期(1993年3月),頁25。
    〈載人航天工程大大提昇我國電子資訊技術實力〉,《TOM互聯網》,2003年10
    月31日,http://tom.com
    〈載人航天工程為中國開創了六大空間科學領域〉,《千龍新聞網》,2003年11月13日,http://www.qianlong.com/
    〈歐盟曾與中國討論「伽利略」的合作〉,《中國新聞網》,2002年4月5日,http://www.chinanews.com/
    魏景雲、張海東、劉誠,〈風雲一號C星服役三週年〉,《中國航天報》,2002年5月12日,http://www.china-spacenews.com
    〈簡介:中國太空長征歷程〉,《BBC News》,2003年10月14日,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default2.stm
    〈關注空中空間作戰〉,《中國網》,2003年01月24日,http://www.china.com.cn/chinese/index.htm
    嚴國祥,〈國際觀察:外空武器化堪憂〉,《解放軍報》,2001年6月31日,版5。
    〈鑫諾二號衛星將升空 看500個頻道不是夢〉,《人民網》,2002年8月30日,http://www.people.com.cn/
    三、國外
    (一)、網路專文
    平可夫。〈歐洲發展衛星定位技術背景分析〉。《漢和信息中心》,2002年4月15日。http://www.kanwa.com/
    平可夫。〈神舟飛船提高中國太空作戰能力〉。《漢和信息中心》,2003年10月15日。http://www.kanwa.com/
    平可夫。〈中國強化對東協國家影響力〉。《漢和信息中心》,2003年11月20日,http://www.knawa.com/
    (二)、報紙(電子報)、雜誌
    于澤遠,〈中青年專家成為中國航天隊伍主力〉,《新加坡聯合早報》,2003年10月18日,http://www.zaobao.com.sg/
    王海川,〈中國衛星名為「資源二」,實為「尖兵三」〉,《多維週刊62期》,2001年3月8日,www.chinesenewsweek.com
    〈中俄聯手逼美加入防太空武器競〉,《多維新聞網》,2003年8月8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中國神五上天韓國歡迎日印憂〉,《多維新聞網》,2003年10月14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日本希望開發全新「全球定位系統」〉,《美國之音》,2002年8月17日,http://www.voanews.com/Chinese/
    〈日本整合宇航部門向中國看齊〉,《多維郵報第140期》,2003年10月2日,duowei_post@chinesenewsnet.com
    〈日本人大開眼界〉,《新加坡聯合早報》,2003年10月16日,http://www.zaobao.com/
    〈日本政府再次大幅削減對華援助,謀求「軟遏制」〉,《多維新聞網》,2003年11月3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日派百名科技精英赴華取經〉,《多維新聞網》,2003年11月10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中國開始第十次裁軍,軍事專家談現代化精兵之路〉,《多維新聞網》,2003年9月4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中共發射載人飛船目的何在〉,《多維郵報第134期》,2003年9月26日,duouei_post@chinesenewsnet.com
    〈中國神五上天韓國歡迎日印憂〉,《多維新聞網》,2003年10月14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中國指在台法輪功幹擾衛星〉,《BBC中文網》,2002年10月30日,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default2.stm
    〈本地科技界:神舟五號順利升空象徵亞洲在起飛〉,《新加坡聯合早報》,2003年10月16日,http://www.zaobao.com/
    李磊、蔡凌平、王國惠,〈國際援助將撤出中國〉,《多維新聞網》,2003年12月2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亞太太空合作組織在北京成立〉,《多維新聞網》,2003年11月12日,http://www1.chinanews.com/
    〈神舟對東瀛的衝擊〉,《新加坡聯合早報》,2003年10月23日,http://www.zaobao.com/
    〈「神五」拉動經濟將逐步實現〉,《多維新聞網》,2003年10月27日,http://www1.chinesenews
    〈神五讓每一導彈都更具威脅〉,《多維新聞網》,2003年10月14日,http://wwwl.chinesenews.com/
    高新,〈「神舟5號」發射基地之謎〉,《多維新聞網》,2003年10月12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援助從來不是免費午餐透視日本削減對華援助的背後〉,《多維新聞網》,2003年11月3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華衛二號台灣的「巨眼二朗神」〉,《多維新聞網》,2003年12月2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楊照德,〈「東方紅一號」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誕生內幕〉,《多維新聞網》,2003年10月14日,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
    蔡寶卿,〈太空科技若轉民用將有更大經濟效益〉,《新加坡聯合早報》,2003年10月17日,http://www.zaobao.com
    〈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將大力加強與中國的合作〉,《多維新聞網》,2003年11月21日,http://www1.chinesenews.com/
    貳、英文部份
    一、官方出版品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30 September 2001. http://www.defenselink.mil/pubs/qdr2001.pdf.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Report to Congress: Annual Report on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hington D.C: 28 July 2003.
    二、書籍
    Cleave, William Raven“ The Function of Missile Defense” , Werner Kaltefleiter & Ulrike Schumacher, The Rise of a Multipolar World. PETER LANG, 1998.
    Charles,Wolf Jr., Anil Bamezai, K.C.Teh, and Benjamin Zycher. Asian Economic Trends and Their Security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RAND, 2000.
    Friedman, Norman Seapower and Space: From the Dawn of the Missile Age to Net-Centric Warfare. London: Chatham Publishing , 2000.
    Johnson, Dana ,J. , Socstt Pace, and C. Bryan Gabbard . Space: Emerging Options for National Power. Santa Monica: RAND, 1998.
    Johnston Alastair Iain. and Paul Evans, “China’s Engagement with Multilateral Security Institutes,” in Alastair I.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edited, Engaging China.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Lebow, Richard Ned. Between Peace and War: The Nature of International Crisis.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 1981.
    Lilley James R. and David Shambaugh, China’s Military Faces The Future.Santa Monica: RAND, 1999.
    Lambeth, Benjamin S. NATO’s Air for Kosovo: A Strategic and Operational Assessment. Santa Monica: RAND, 2001.
    Organski, ed. A.F.K. Power Transitions: Strateg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of Seven Bridges Press, LLC, 2000.
    Pillsbury Michael. Chinese Views of future Warfare.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illsbury Michael. “Conclusion”, China Debates the Future Security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C.: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2000.
    Stokes, Mark A. China’s Strategic Modernization :Implications for the United States. Washington D.C: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1999.
    Waters, Gary. Gulf Lesson One---The Value of Air Power: Doctrinal Lessons for Australia. Canberra: Air Power Studies Center, 1992.
    Wang Chunyuan, China’s Space Industry and Its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Stanfo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and Arms Control, July 1996.
    Wortzel,Larry M. 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SSI),U.S Army War College,1999.
    三、期刊
    “China Replacing Nuclear Warheads on Some Missile.” Jane’s Defense Weekly, 27 January 1994.
    Craig Covault, “Military Space Dominates Air Strikes,” Aviation Week and Space Technology, 29 March 1999.
    Downing, John. “China’s evolving Maritime Strategy: Part 1:restructing begins”.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Vol.8 No.3, March 1996.
    Goldstein, Avery. “The Diplomatic Face of China’s Grand Strategy: A Rising Power’s Emerging Choice.”China Quarterly, No.168, 2001.
    Johnston, Alastair Iain. “China’s New ‘Old Thinking’: The Concept of Limited Deterrence.”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3, 1996.
    Roy, Denny. “China’s Post-Deng Foreign 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Winter 1997/1998.
    Robert Wall, “China Seen Building Conventional Might.”, Aviation Week and Space Technology, 3 July 2000.
    四、研討會論文
    Ross, Robert S. “Engagement in US China Policy,” Alastair Iain Johnston and Robert S. Ross eds, Engaging China: The Management of an Emerging Power New York: Routledge, 1999.
    五、網路專文
    Swaine, Michael D. and Ashely J. Tellis. “Interpreting China’s Grand Strate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ttp://www.rand.org/ publications/MR/MR1121/
    六、報紙(電子報)、雜誌
    “China: The World Next Superpower,” Time, 10 May 1993.
    Holloway, Nigel. “That T-Word Again: Top U.S defense official talks about the China threat,”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20 February 1997.
    Robert Burns, “Army Shifting Equipment to Asia,” The Washington Post, 30 August 2001. 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1922018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92201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2201801.pdf15KbAdobe PDF21659View/Open
    92201802.pdf31KbAdobe PDF21830View/Open
    92201803.pdf22KbAdobe PDF22031View/Open
    92201804.pdf212KbAdobe PDF22639View/Open
    92201805.pdf622KbAdobe PDF24028View/Open
    92201806.pdf1560KbAdobe PDF210113View/Open
    92201807.pdf700KbAdobe PDF23849View/Open
    92201808.pdf472KbAdobe PDF26439View/Open
    92201809.pdf228KbAdobe PDF22113View/Open
    92201810.pdf339KbAdobe PDF25088View/Open
    92201811.pdf480KbAdobe PDF2548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