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295691      Online Users : 121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57


    Title: 鄭成功的民族學研究
    On Koxinga: An Ethnonlogical Study
    Authors: 周士煌
    Chou, Shih Huang
    Contributors: 林修澈
    周士煌
    Chou, Shih Huang
    Keywords: 鄭成功
    國姓爺
    開台聖王
    台灣主體性
    意識型態
    民間信仰
    Koxinga
    Ideology
    Taiwanessness
    Date: 2003
    Issue Date: 2009-09-18 10:35:28 (UTC+8)
    Abstract:   從政治-歷史的角度來看,鄭成功具有已進入世界體系的歷史身份;由現代「民族國」的歷史角度來看,鄭成功本身即有豐富的「史實面向」──初為日本人、長為中國人、死為台灣人──從史實面向出發,和台灣曾受到中國、日本統治的歷史過程相疊合,鄭成功受到不間斷、而且相對不同的歷史解釋;這些不同的解釋,也造成鄭成功這個概念的多元性。而被政權所引以鞏固自身統治正當性,或者被政權引為統治者精神象徵的,我們稱呼這種概念為「鄭成功的意識型態」。鄭成功的意識型態經過不同歷史時期的詮釋,分別表現為,一、海寇──為民之戒、為國之賊;二、忠節──危身奉上、難危莫奪;三、武士──武勇壯烈、南海雄飛;四、孤忠──反清復明、建國復國。也因為這些詮釋是做為「鞏固政權的意識型態」,因此,在台灣主體性彰顯的今天,受到來自兩方面的攻擊:一方面是政治實務上的經台無功;另一方面是政治目標上的反清復明。

      本論文認為,我們應該正面接受鄭成功這個概念做為意識型態的事實,然而不應以「因為受政治影響而形塑出的鄭成功概念」做為對鄭成功負面評價的理由。我們應由民間社會的角度出發,對鄭成功概念進行整體的分析。以民間社會概念來與政權意識型態對立,從民間社會的概念中理出政治的影響,是本論文提出的分析策略。

      那麼,如何彰顯民間社會的力量呢?我們提出和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以及開台聖王信仰這兩者來進行對比分析。在討論了和鄭成功傳說之後,我們從中分離出了台灣型和中國型的差別,並且認為台灣型的鄭成功傳說才代表了鄭成功概念的進一步發展──神奇的、靈驗的、故事性強的傳說,這是鄭成功從史冊中步入常民生活的重要發展。從傳說走向信仰的過程中,我們比較了關公、岳飛、鄭成功這三位歷史人物,進一步發現,相較於其他兩個人物,「表面性」的政治力涉入在鄭成功的身上較為不明顯,我們認為,在「感念開台之功」(民間式的)和「因其忠烈報國」(政治式的)這兩個崇敬原因裏頭,至少在信仰初期,似乎前者的成份較強。

      接下來,在開台聖王信仰的分析中,本論文從時間的縱切和地理的分佈上,全貌性地追索現今開台聖王廟的分佈與發展。我們認為,開台聖王信仰的地理分佈,其各自的獨立性相當高,從不同系統的移民來看,在沒有個別廟的單點調查之前,也不宜推論信奉開台聖王的人多屬何種系統。同時,更不宜把「歷史事實」理所當然的放到開台聖王信仰的脈絡中加以申論。此外,我們也提出,開台聖王信仰的歷史分期,與對鄭成功的歷史評價,這兩者應該合在一起看。開台聖王信仰在台灣的成立,受到政治力介入的痕跡相當清楚。「信者的比附」(到底我拜的神是誰?)受到政治力的影響,使得新建和改奉的廟,「祀神選項」趨於固定。從台灣開台聖王信仰本身的源起來看、沒有堅實的證據可以指出,信仰中所奉的主神「就是」/「不是」鄭成功。因此,我們在這一點仍要存疑。但是,毫無疑問地,「現在」我們所指的開台聖王「就是」鄭成功,原因很清楚,是政治運作的結果。是政治力打造了現在三位一體的「鄭成功」=「國姓/國聖爺」=「開台/開山聖王」概念。

      最後,我們認為,從政治-歷史、傳說、信仰這三個角度分別觀察,現在的鄭成功概念就是在這三個面向不斷地纏繞迴旋、互相影響之下造成的,政治-歷史對鄭成功概念帶來最直接的影響;傳說為政治-歷史的解釋以及信仰的生成帶來大量素材;信仰生成新的傳說,也塑造了在民間社會中鄭成功的正面形象,這種形象使得政治-歷史解釋更為便利。分析了諸般糾纏的概念之後,我們認為,如果鄭成功概念的分析,對當代台灣意識的重構,及台灣主體性的建立能有所貢獻的話,那麼,我們的貢獻應該在於提醒:作為一種概念、一種意識型態的「鄭成功」,不宜落入國族主義泥淖的討論與批評;應從台灣的民間社會性格出發,以開放的、面向海洋的觀點,全面性地理解鄭成功概念的全貌。
    Reference: 【專書】
    王孝廉
    1977,《中國的神話與傳說》,台北:聯經。
    王育德
    2000,《台灣:苦悶的歷史》,台北:前衛。
    方豪
    1951,《台灣民族運動小史》,台北:正中。
    王見川、盧世偉
    1999,《台灣的宗教與文化》,蘆洲:博揚文化。
    王晴佳
    2002,《台灣史學五十年》,台北:麥田。
    仇德哉
    1983,《台灣之寺廟與神明》,台中: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史明
    1992,《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份──台灣社會發展四百年史》,台北,前衛。
    台銀經濟研究室(編)
    1958,川口長孺,《台灣鄭氏紀事》,台北:台灣銀行。
    台銀經濟研究室(編)
    1958,楊英,《從征實錄》,台北:台灣銀行。
    台銀經濟研究室(編)
    1958,黃宗羲,《賜姓始末》,台北:台灣銀行。
    台銀經濟研究室(編)
    1995,諸氏,《鄭成功傳》,南投:省文獻會。
    台銀經濟研究室(編)
    1995,江日昇,《台灣外記》,南投:省文獻會。
    江仁傑
    2000,《日本殖民下歷史解釋的競爭──以鄭成功的形象為例》,國立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江鑀萍
    2000,《鄭成功信仰的成立與發展》,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吳正龍
    2000,《鄭成功與清政府間的談判》,台北:文津。
    余同元
    2002,《崇禎十七年》,台北:老古。
    呂宗力、欒保群
    1991,《中國民間諸神》,台北:台灣學生。
    余宗信(編著)
    1937,《明延平王台灣海國紀》,台北:台灣商務
    李福清
    1999,《關公傳說與三國演義》,台北:雲龍。
    李獻璋(編著)
    1989,《台灣民間文學集》,台北:龍文。
    林文龍
    1992,《台灣掌故與傳說》,台北:台原。
    林瑞明
    1996,《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
    林金標、陶天嶺等
    1992,《鄭成功故事傳說》,台北:漢欣文化。
    林叟(編)
    1979,《台灣民間傳奇》,台北:聯亞。
    林修澈
    1998,《廟全紀錄》。台北:政大民族系 廟全紀錄工作室。
    2000,《台灣原住民史。賽夏族史篇》,南投:省文獻會。
    周宗賢
    2002,《海上游龍鄭成功》,台北:理得。
    政大文學院(主辦)
    2003,《中國近代文化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院。
    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編)
    1999,《鄭成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范勝雄
    1999,《府城叢談:府城文獻研究》,台南:日月。
    施聯朱、許國良(編)
    1987,《台灣民族歷史與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學院。
    高國藩
    1992,《中國民間文學》,台北:學生書局。
    陳三井(總纂)
    1979,《鄭成功全傳》,台北:台灣史蹟研究中心。
    陳木杉
    2000,《大陸學界編寫「台灣歷史」的理論與實際》,台北:國立編譯館
    陳芳明
    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台灣史觀》,台北:麥田。
    陳昭瑛
    1998,《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
    陳捷先
    2001,《不剃頭與兩國論》,台北:遠流。
    陳國強
    1982,《鄭成功與高山族》,江西:江西人民。
    陳舜臣
    1994,《旋風兒:小說鄭成功》,台北:遠流。
    陳碧笙
    2000,《鄭成功歷史研究》,北京:九洲。
    陳慶浩、王秋桂(編)
    1989a,《中國民間故事全集-福建民間故事集》,台北:遠流。
    1989b,《中國民間故事全集-台灣民間故事集》,台北:遠流。
    郭廷以
    1954,《台灣史事概說》,台北:正中。
    張行周(主編)
    1984,《張蒼水先生專集》,台北:寧波同鄉月刊社。
    程大學(譯)
    1990,《巴達維亞城日記》第三冊,台中:台灣省文獻會。
    彭明輝
    2001,《台灣史學與中國纏結》,台北:麥田。
    黃典權
    1996,《鄭成功史事研究》,台北:商務。
    黃慧文
    2002,《寺廟的匾聯文化──以花蓮延平王廟為核心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
    傅朝卿(主編)
    1999,《歷史‧文化‧傳奇──鄭成功與台灣文化資產特展參觀手冊》,台南:南市文資協會。
    湯錦台
    2001,《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台北:貓頭鷹。
    鈴木清一郎
    1989,馮作民(譯),《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
    福住信邦
    1992,葉珠算(譯),《鄭成功的日本母親》,永和:稻田。
    廈門大學歷史系(編)
    1982,《鄭成功研究論文集》,福州:福建人民。
    楊彥杰
    1992,《荷據時代台灣史》,南昌:江西人民。
    楊瑟思
    1997,《鄭成功傳說研究》,新莊:私立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蓮福
    1996,《破虜軍閥:岳飛》,台北:萬象。
    溫國良(編譯)
    1999,《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宗教史料彙編》,南投:省文獻會。
    鄧孔昭
      2000,《鄭成功與明鄭台灣史研究》,北京:台海。
    潘大和
    2002,《平埔巴宰族滄桑史》,台北:南天
    鄭成功研究學術討論會學術組(編)
    1982,《台灣鄭成功研究論文選》,福州:福建人民。
    1984,《台灣鄭成功研究論文選續集》,福州:福建人民。
    鄭萬進(主編)
    2000,《鄭成功聖紀研討會紀念特刊》,台北:台北延平護國宮。
    蔡金蓉
    1998,《「跨部落」的祭祀活動及其人群結合:以雲林縣「國姓公過股」為例》,新竹:清華大學社人所碩士論文。
    蔡相輝
    1989,《台灣的王爺和媽祖》,台北:台原。
    蔡蕙如
    1998,《與鄭成功有關的傳說之研究》,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鄧孔昭
    2000,《鄭成功與明鄭台灣史研究》,北京:台海。
    謝金汀
    1988,《苗栗縣寺廟文化之研究》,苗栗:苗栗縣文化局。
    蕭銘祥(主編)
    1996,《屏東縣鄉土史料》,南投:省文獻會。

    【主要參考論文】
    王德毅
    1992,〈岳飛的歷史地位──兼論民國以來的岳飛研究〉,收《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歷史系
    石萬壽
    1992,〈明鄭時期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歷史系
    朱榮貴
    1997,〈台灣延平郡王信仰初探:兼論台灣民間宗教的特殊性〉。收李豐楙、朱榮貴(編),1997,《性別、神格與台灣宗教論述》,台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沈松僑
    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期
    李豐楙
    1995,〈一個台灣民間信仰的結構性思考〉,收《東方宗教研究》,新四期。板橋: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中心。
    洪淑苓
    1995,〈地理書與方志中的關公傳說〉,收《人物類型與中國市井文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翁佳音
    1992,〈清代台灣漢人社會史研究的若干問題〉,收《民國以來國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大歷史系
    2002,〈重寫鄭成功歷史的必要〉,收秦就,《台灣之父鄭成功》,台北:實學社,為該書序。
    2003,〈人神湊熱鬧?媽祖與鄭成功信仰的「新」論〉。收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鄭成功、劉銘傳》,台北:政大文學院
    馬昌儀
    1996,〈論民間口頭傳說中的關公及其信仰〉,收《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陳芳明
    1989,〈鄭成功與施琅〉,收《台灣春秋》第七期。後收張炎憲等編,1996,《台灣史論文精選(上)》,台北:玉山社,pp.135-155。
    許嘉明、蔡金蓉
    1995,〈雲林縣「國姓公過股」之研究〉,收《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張炎憲
    1996,〈台灣史研究的新精神〉,收《台灣史論文精選》,台北:玉山社。
    蔡相煇
    1984,〈清代台灣之鄭成功祠祀考〉,收《台灣文獻》35:3,pp.37-50。
    1995,〈從歷史背景為台灣廟宇尋定位〉,收漢學研究中心(編)《寺廟與民間文化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87259009
    9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725900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900901.pdf60KbAdobe PDF21025View/Open
    25900902.pdf84KbAdobe PDF2930View/Open
    25900903.pdf110KbAdobe PDF21108View/Open
    25900904.pdf75KbAdobe PDF21099View/Open
    25900905.pdf113KbAdobe PDF21971View/Open
    25900906.pdf569KbAdobe PDF211385View/Open
    25900907.pdf356KbAdobe PDF23022View/Open
    25900908.pdf810KbAdobe PDF26368View/Open
    25900909.pdf394KbAdobe PDF21449View/Open
    25900910.pdf88KbAdobe PDF21225View/Open
    25900911.pdf115KbAdobe PDF21677View/Open
    25900912.pdf407KbAdobe PDF2394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