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3/140892 (78%)
Visitors : 46231607      Online Users : 98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64


    Title: 從祖源觀念爭議論當代「泰雅族」歷史記憶的建構Sm’inu puqing kinhulan na Tayal
    Authors: 鄭光博
    Contributors: 陳茂泰
    張駿逸

    鄭光博
    Keywords: 泰雅族
    Date: 2005
    Issue Date: 2009-09-18 10:36:29 (UTC+8)
    Abstract: 誰是泰雅族。
    探討長期以來學術界與官方對「泰雅族」的分類與認定。並由各方言群分佈概況,對照地域與我群意識,看族群分類。並提出筆者針對當代Tayal認同所屬各部落之分佈、系統分類暨目前官方所劃分的行政區對照表,來試行分類。
    Tayal祖源傳說之多元面貌。
    針對Pinsbkan及Papak wa’a這兩個與起源神話或洪水傳說有關的象徵地點及其傳說圈之分佈,對照其與方言群及地域部族的關係,由神話傳說的流變來看歷史記憶的建構。
    當代Pinsbkan神話起源地爭議。
    以神話起源地周遭部落各家報導人,基於對祖源象徵物地點認知的差異經驗及表述,來看影響當代在地歷史記憶爭議的因素。
    「Lmuhuw」穿引下的祖源記憶。
    介紹Tayal傳統敘事方式之媒介、使用場合、相關禮規及結構,並透過尋根溯源吟唱史詩的賞析,來呈現Tayal獨特、有別於文字書寫傳統的歷史記憶及其建構方式。同時,對照當代的情境,以發掘歷史記憶建構的邏輯。
    將與祖源觀念相關之議題,分為四個面向,以四章分章書寫,分別來探討當代Tayal歷史記憶建構與認同形成可能的內外在因素,並由獲得祖源觀念爭議涉及的相關內涵,來探討當代「泰雅族」歷史記憶的建構。
    Reference: 一、中、日文資料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1935,《原語による台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台北帝國大學。
    大衛‧克里斯托(David Crystal)著、周蔚 譯
    2001,《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王明珂
    2003,《羌在漢藏之間:一個華夏歷史邊緣的歷史》,台北:聯經出版社。
    瓦歷斯‧諾幹、余光弘
    2002,《台灣原住民史泰雅族史篇》,南投:國使館台灣文獻館。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
    1900,《台灣蕃人事情》,台北,台北總督府。
    多奧.尤給海、阿棟.尤帕斯
    1991,《Pin’aras ke’ na bnkis Tayal泰雅爾族傳說故事精選篇》,新竹:泰雅爾中會母語推行委員會。
    何聯奎、衛惠林
    1956,《台灣風土志》下篇,台北:中華書局。
    佐山融吉
    1918(1983),《蕃族調查報告書前篇》,台北:南天書局。
    宋文薰
    1995,《台灣考古民族學概論》,台北:台灣省文獻會。
    李壬癸
    1996,《宜蘭縣南島民族與語言》,宜蘭:宜蘭縣政府。
    1997,《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李亦園等
    1963,《南澳的泰雅人》,南港:中研院民族所。
    李福清
    1995,《和平鄉泰雅族故事歌謠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阮昌銳等
    1999,《文面.戫首.泰雅文化》,台北:國立台灣博物館。
    姑目˙荅芭絲
    2004,《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台北:漢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修澈
    1999,《原住民身份認定的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2001,《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周婉窈
    1998,《台灣歷史圖說》,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酋卡爾
    1998,《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台北:台灣基督長老教會。
    浦忠成
    2000,《敘事性口傳文學的表述》,台北:里仁書局。
    馬騰嶽
    1998年,《泰雅族文面圖譜》,台北:著者。
    2003,<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新竹:國立清
    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移川子之藏
    1935年,《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台北:台北帝國大。
    許木柱
    1995,《重修台灣省通志卷三住民志同冑篇第一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陳秀淳
    1998年,《日據時期台灣山地水田作的展開》,台北:稻鄉出版社。
    陳茂泰
    1994,《台灣原住民族族群與分佈之研究》,台北:內政部。
    1996,〈泰雅族與阿美族口語體現中的神話思維〉,《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下冊》,頁605-636,漢學研究中心叢刊,論著類第五種,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陳紹馨
    1950,〈瑞岩民族學初步調查報告書〉,《文獻專刊》第二號,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勝榮
    1997,《國民小學鄉土語言教材泰雅語教師手冊》,台北:台北縣政府。
    曾作振
    2002,《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新竹:新竹縣文化局。
    森丑之助
    1915(1996),《台灣蕃族志》,台北:南天書局。
    黃智慧
    1996,《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中譯本,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黃榮泉
    2003,《復興鄉泰雅族故事一》,桃園:桃園縣政府文化局。
    黃應貴(編)
    1999年,《時間、歷史與記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廖守臣
    1984,《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世界新聞專科學校。
    趙啟明
    1999,〈重回聖地Pinsbkan祖石溯源之旅紀實〉,《山海雜誌雙月刊》第20期,頁101-111,
    台北:山海文化雜誌社。
    2002年,《重返舊部落》,台北:稻鄉出版社。
    賴盈秀
    2003,<誰是「賽夏族」?--賽夏族族群識別與認同界線之研究>,花蓮:慈濟大學人
    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衛惠林
    1972,《台灣省通志》卷八,同冑志第五冊。
    謝世忠
    1987,《認同的污名》,台北:自立晚報社。
    藤崎濟之助
    1930(1988),《台灣の蕃族》,台北:南天書局。
    二、英文資料
    Atkinson, Paul and Martyn Hammesrsley
    1994 “Ethnography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Denzin,Norman K. and Yvonna S. Lincoln, eds.,pp248-261.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elamont, Sara
    2004“Ethnography and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ractice,Clive Seale et al., eds.,pp217-229.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Smith, Richard Cándida
    2001 “Analytic Strategies for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in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 Method,Gubrium Jaber F. and James A. Holstein, eds.,pp711-732.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89259003
    94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259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900301.pdf62KbAdobe PDF21144View/Open
    25900302.pdf103KbAdobe PDF2972View/Open
    25900303.pdf85KbAdobe PDF2990View/Open
    25900304.pdf115KbAdobe PDF21120View/Open
    25900305.pdf135KbAdobe PDF21300View/Open
    25900306.pdf434KbAdobe PDF26780View/Open
    25900307.pdf667KbAdobe PDF23358View/Open
    25900308.pdf1399KbAdobe PDF23471View/Open
    25900309.pdf526KbAdobe PDF24216View/Open
    25900310.pdf158KbAdobe PDF21038View/Open
    25900311.pdf135KbAdobe PDF2116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