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287306      Online Users : 570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商學院 > 企業管理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495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953


    Title: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特性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
    Authors: 林子超
    Lin, Tzu-chao
    Contributors: 陳隆麒
    楊子江



    林子超
    Lin, Tzu-chao
    Keywords: 金融控股公司
    經營績效
    資產規模
    Financial Holding Company
    performance
    Asset
    Date: 2002
    Issue Date: 2009-09-18 13:24:40 (UTC+8)
    Abstract: 論文摘要

      金融控股公司對我國整體金融產業來說,是一個劃時代全新階段的開始,對內除可望加速整合及解決因過去封閉環境所產生的眾多問題,對外更是面對國際金融集團的存活契機。但是無論是對於主管機關、金控公司,甚至是投資人,對於如何來評估金控公司的經營績效?如何藉由績效來檢視金控目前的狀況是否為最佳組合?依何種原則來制定金控公司的未來法規?因此,希望透過本研究對金控公司在績效的相關研究,以做為大眾之參考?
      本研究的實證結果如下:
    1.本研究以三項常用的營業績效衡量指標:「ROA」、「ROE」、「獲利率」,建構出一個用以衡量金控公司績效的總指標,結果顯示可有效績效與資產、資本規模的關係,其累積解釋力達76.16%。
    2.若就金控公司的性質特性變數與績效之關係來看,並無法有效區隔出
    不同性質金控公司的績效表現,但在排除極端值後,則可得到銀行及保險類型金控績效優於證券類型金控的結論,但仍無法有效比較出銀行及保險型的金控,何者有較佳的績效。
    3. 目前我國金控公司績效表現,與資產、資本及股東權益規模皆呈現一
    定呈度的正向關係績效的關係;而績效在特定持有期間與股票投資報酬率亦有部份金控有較明顯關連,可適時做為投資選擇的依據。
    Reference: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元京證研究部,「金控法下的金融股投資價值」,元京證券,90年12月。
    元京證研究部,「金融業-打消呆帳及金控合併相關題材,為推動下半年走勢的主力」,元京證券,91年7月。
    方志鴻民,「華南金融控股公司」,中華信用評等,民國91年。
    方琮暉,「中華開發金融控股公司」,中華信用評等,民國91年。
    方燕玲,「以財務觀點論金融控股公司設立之規劃及考量」,台灣金融財務季刊,民國90年 第2輯第2期,頁73-83。
    王正通,「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發展趨勢之研究」,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民國92年1月。
    台灣日報,「三月本國銀行逾放比6.11%-今年第一季共打銷469億元呆帳」,民國92年5月7日,第10版。
    江婕寧,「美國金融控股公司與非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之比較—DEA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民國91年7月。
    吳宛芳,「金融控股公司法是否真能為金融股帶來一道曙光」,元大京華投顧,91年1月。
    吳道凱,「國內銀行業經營績效之評估與選股策略的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7月。
    呂桂玲、方慧娟、李榮謙,「國際間金融整合之發展、問題與啟示」,國際金融參考資料 第47輯,頁14-21。
    李明道,「金融業合併之換股比率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李國忠、陳杏如,「應用財務比率分析臺灣造紙業獲利能力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 民國91年 第52卷第1期,頁232-263。
    沈中華、張雲翔,「歐系綜合銀行與美系分業銀行何者較能增加銀行績效?-由46國資料比較分析」,台灣金融財務季刊 90年 第2輯第2期,頁85-95。
    沈中華,「金控公司的銀行與獨立銀行CAMEL比較:1997~1998」,台灣金融財務季刊 民國91年 第3輯第2期,頁73-82。
    周鈞熙,「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之新藍圖」,富邦金,民國91年8月21日。
    林佳賢,「金融控股公司點將錄」,寶來證券。
    林炳文,「台灣地區商業銀行合併效率性之分析:資料包絡分析法的應用」,台灣管理學刊 民國91年 第1卷第2期,頁342-343。
    林惠文,「本國銀行業股權結構、經營風險與績效關聯性之實證研究」,產業金融 第一一七期,頁85-103。
    林雅惠,「拜停售與躉繳效應個人壽險FYP成長五成二-二00二台灣壽險經營成績單」,Advisers財務顧問 民國92年 第167期,頁100-104。
    林麗芬,「全球銀行排名分析」,臺灣經濟金融月刊 民國91年 第38卷第12期,頁1-12。
    胡采蘋,「服務篇:已經有30%的人不知道何謂金控……」,商業周刊,民國92年5月19日,頁134-140。
    范婉瑜,「花旗集團內戰激烈合併成功-世界最大規模合併案甘苦實錄」,財訊 民國92年3月,頁312-317。
    徐名瑤,「銀行轉投資績效.治理機制對經營績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民國91年6月。
    張志翔,「台灣金融控股公司之經營策略研究-以建華金融控股公司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民國91年6月。
    張情福,「生存利基與範疇經濟之互動-以富邦金融集團相關多角化成長歷程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4年6月。
    張無忌,「萬通銀終於要嫁人了-台南幫招親 中信、台新、建華、遠東紛來提親」,今周刊第335期,民國92年5月,頁90-91。
    張雅琇,「國內金控版圖大洗牌-從富邦金併北銀、國泰金併世華銀談起」,寶來投信 民國92年1月。
    許秀惠,「台灣十四家金控公司總評鑑-一級:國泰、富邦、兆豐、開發;二級:台新、建華、玉山;三級:華南、第一、復華等」,財經 民國92年3月,頁255-307。
    郭秀琪,「美國銀行搶占保險市場大豐收-回顧二00二年銀行經代體系的成長」,Advisers財務顧問 民國92年 第167期,頁46-48。
    郭貞伶,「金融控股公司經營績效評估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8月。
    郭禮瑜,「台灣銀行業策略群組與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學系,民國90年7月。
    陳一如、胡慧珠,「我國壽險業金融經營發展之探討」,臺灣經濟金融月刊 民國92年 第38卷第2期,頁1-19。
    陳太齡,「金融控股公司關鍵成功因素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6月。
    陳月美,「銀行經營型態與績效關係之研究」,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民國80年7月。
    陳艾儒,「金控起跑後的環境與挑戰」,富邦證券,民國91年3月。
    陳細芬,「我國壽險業投資策略與經營績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陳景星,「銀行購併與財務績效關係之研究」,義守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民國91年6月。
    陳隆麒,「當代財務管理」,華泰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8年1月初版。
    陳雅慧,「金控將合併金控」,天下雜誌 民國92年5月1日,頁336-355。
    陳雯雅,「台灣金融控股公司的風險與報酬率分析」,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1年9月。
    陳韻如,「金融控股公司之規模經濟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 ,民國91年7月。
    陳寶瑞、曾文清、郭秋榮,「金融機構合併之探討」,臺灣經濟金融月刊 民國90年 第37卷第8期,頁1-12。
    曾寶璐,「金控是啥﹖5成6霧煞煞」,商業周刊,民國92年5月19日,頁127-132。
    黃田安,「金控公司換股比率之研究-以兆豐金控為例」,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 民國92年3月,頁95-101。
    黃旭男、吳國華,「台灣地區壽險業經營績效之衡量」,管理與系統,民國92年 第八卷第四期。
    楊麗君,「金控逆流下證券三雄奮力突圍」,遠見雜誌 民國92年5月1日,頁152-155。
    葉彩蓮、陳澤義,「銀行經營績效評估:財務比率與DEA的整合」,東吳經濟商學學報,民國89年9月 第30期,頁19-42。
    劉定焜,「九0年代美國產業購併活動之評估研究」,臺灣經濟金融月刊 民國90年 第37卷第8期,頁81-87。
    劉純之,「台灣地區壽險公司之效率分析—Malmquist生產力指數之應用」,逢甲大學保險學系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劉靜觀,「金融控股公司經營模式對證券商經營策略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民國91年7月。
    盧正宗、陳育成,「平衡計分卡:探討財務構面下的績效衡量指標」,管理會計 民國91年 第61期,頁1-8。
    薛菁菁,「我國創業投資公司特性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6月。
    謝懷恕,「台灣銀行業同業購併之可行性分析-以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及中央信託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7月。
    顏雅珊,「台灣地區商業銀行之經營績效評估」,國立台北大學國際合作經濟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年7月。
    魏明得,「我國資訊電子業策略群組與財務績效關聯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8年6月。
    二、 英文部份
    Aaker, D. A. ,1984,“Strategic Market Management,” John Wiley & Sons Inc., N.Y. , pp.58.
    Anderson, R. N., Handorff, W. C. and McCarthy, M. P. ,1982,”Bank Size and the Management of Capital Ratios,” The Bankers Management Journal , pp.64-69.
    Anjan, V. T., Arnoud, W. A. B., and Todd, T. M. ,1999,“Megamergers and Expanded Scope: Theories of Bank Size and Activity Diversit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3(3), pp195-214.
    Badrinath, S. G. and O. Kini, 199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curities Yields, Firm Size, Earnings/Price Ratios And Tobin`s q,”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January l994, ppl09-131.
    Barber, B. M. and John D.Lyon, 1997, “Firm Size, Book-to-Market Ratio, and Security Returns:A Holdout Sample of Financial Firms,”Journal of Finance, June l997, pp875-883.
    Berry, M. A., G. W. Gallinger and G. V. Henderson, Jr., 1990, “ Using daily stock returns in event studies and the choice of parametric versus non-parametric test statistics,” Quarterly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29: pp70-85.
    Bhargava , R., Frase, D., 1998, “On the wealth and risk effect of commercial bank expansion into securities underwriting: An analysis of Section 20 subsidiaries,”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2, 447-465.
    Boyd, J. H. and S. L. Graham, 1986, "Risk, regulation, and bank holding company expansion into nonbanking,”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Minneapolis Quarterly Review spring, pp.2-17.3.
    Calomiris, Charles W., 1999, “Gauging the efficiency of bank consolidation during a merger wav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3, pp.615-621.
    Carow, Kenneth A., 2001, “Citicorp-Travelers Group merger:
     Challenging barriers between banking and insurance”,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25, 1553-1571.
    Chan, K. C. and Nai-Fu Chen,1991, “Structural and Return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 and Large Firms”, Journal of Finance, September l99l, ppl467-1484.
    Dennis, D.K. and J.J. McConnell, “Corporate Mergers and Security Returns. ”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Vol 16, 1986, pp.143-187.
    Holthausan , R., and D Larcker, 1982, “The Prediction of Stock Returns Using Financial Statement Information”,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June 1982, pp373-411.
    Kwan, S.H. , 1997, “Securities Activities by Commercial Banking Firms’Section 20 Subsidiaries:Risk, Return, and Diversification Benefits,” 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 Working Papers.6.
    Pilliff, Steven J., 1996,“Performance Changes and Shareholder Wealth Creation Associated with Mergers of Public Treated Banking Institution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pp294-310.
    Rebecca, S.D. and E.S. Philip, 1997, “Diversification, Size, and Risk at Bank Holding Companies.”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9, 300-313.
    Rhoades, S.A., 1998,“The Efficiency Effects of Bank Mergers: An Overview of Case studies of Nine Merger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2, no.3. March 1998, pp.273-292.
    Shaffer, S., 1993, “Can Megamergers Improve Bank Efficiency,”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Vol.17, pp423-436.
    Sudarsanam, Sudi, Peter Holl, and Ayo, Salami, 1996,“Shareholder Wealth Gains in Mergers:Effect of Synergy And Ownership Structure”, Journal of Business Finance and Accounting, 23(5)&(6), pp.673~698.
    Venkatraman, N., and Vasudevan Ramanujam ,1996, “ Measurement of Business Performance in Strategy Research: A Comparison of Approache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1:4, 1996, pp. 801-814.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研究所
    90355062
    9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35506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企業管理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5506201.pdf13KbAdobe PDF2833View/Open
    35506202.pdf19KbAdobe PDF2897View/Open
    35506203.pdf16KbAdobe PDF2865View/Open
    35506204.pdf19KbAdobe PDF2968View/Open
    35506205.pdf89KbAdobe PDF21052View/Open
    35506206.pdf57KbAdobe PDF26449View/Open
    35506207.pdf61KbAdobe PDF21712View/Open
    35506208.pdf39KbAdobe PDF21162View/Open
    35506209.pdf80KbAdobe PDF21214View/Open
    35506210.pdf29KbAdobe PDF2985View/Open
    35506211.pdf29KbAdobe PDF2121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