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27/140876 (78%)
Visitors : 45971424      Online Users : 1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19


    Title: 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組織文化知覺與課程變革關注之研究
    Authors: 李碧雯
    Contributors: 簡楚瑛
    李碧雯
    Keywords: 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
    幼稚園組織文化知覺
    課程變革關注
    Date: 2007
    Issue Date: 2009-09-19 12:43:49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瞭解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組織文化知覺對課程變革關注的影響。首先,瞭解目前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教師組織文化知覺與課程變革關注之現況;其次,探討不同背景變項幼稚園教師在人格特質、組織文化知覺與課程變革關注的差異情形;再者,分析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組織文化知覺與課程變革關注的相關情形;最後,利用結構方程模式,以教師人格特質、組織文化知覺為外衍變項;課程變革關注為內衍變項,探討各變項間的直間接效果。
     本研究以台北縣市公私立幼稚園教師為研究對象,並以「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問卷」、「組織文化知覺問卷」、「課程變革關注問卷」為研究工具,有效樣本為412份,根據受試者之填達結果分別以平均數、標準差、t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以及結構方程模式(SEM)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處理分析。
    本研究獲致之結論如下:
    一、幼稚園教師人格特質以「友善性」得分最高,而「開放性」得分最低。
    二、組織文化知覺以「創新性文化」得分最高,「支持性文化」與「科層
    性文化」並列第二。
    三、課程變革關注以「合作落實」得分最高,「執行壓力」得分最低。
    四、不同背景幼稚園教師在人格特質、組織文化知覺與課程變革關注等部分
    因素上有顯著差異。
    五、教師人格特質與課程變革關注呈現正相關。
    六、組織文化知覺與課程變革關注呈現正相關。
    七、本研究所假設的結構模型在LISREL整體適配度考驗下,為一可接受模
    型,並可顯示出各變項之間的直間接效果。尤其,幼稚園教師人格特
    質對課程變革關注影響效果大於組織文化知覺對課程變革關注影響的效
    果。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具體建議,以提供給幼稚園教師、學前機構、有關行政機關與後續研究者做為參考。
    Reference: 中文部分
    丁雪茵(2000)。幼稚園組織文化個案研究(Ⅰ),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89-2413-H-134-016。
    丁雪茵(2001)。幼稚園組織文化個案研究(Ⅱ),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0-2413-H-134-004。
    丁雪茵(2002)。幼稚園組織文化個案研究(Ⅲ),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NSC91-2413-H-134-007。
    丁雪茵(2007)。組織文化與幼兒教育。高敬文。「95年度國科會教育學門幼兒教育領域專題計畫成果發表會」,學術研討會,國家科學委員會。
    丁福慶(民92)。國民小學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研究,以雲嘉地區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1998)。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台北市:揚智。
    尹弘飈(2004)。課程改革中教師關注階段理論的研究述評。比較教育研究,8,
    38-43。
    王振鴻(2000)。國小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之變革關注及其影響因素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振東(2005)。我國公立特殊教育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相關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與技術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古孟玲(2003)。學前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現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硏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雅玲、曾美華(2004)。教師教學關注的相關理論研究。士林高商學報,2,83-94。
    伯格(2006)。人格心理學(林宗鴻譯)。臺北市 : 湯姆生出版。(原著出版年:1994
    年)
    余民寧(2006)。潛在變項模式:SIMPLIS的應用。高等教育:臺北市。
    吳明清(2005)。教改辛苦為誰忙─評介Michael Fuller教育改革的意義。當代教育季刊,13,(1),265-272。
    吳明隆(2003)。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台北:知城數
    位科技。
    吳肇賢(2005)。國民小學級任教師人格特質,領導技巧與班級經營效能之硏究 : 以屏東地區國小高年級學童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李子建(1998)。香港小學教師對課程改革的認同感:目標為本課程與常識科的比
    較。課程論壇,7,(2),71-83。
    李子建(2002)。課程、教學與學校改革:新世紀的教育發展。香港:中文大學出
    版社。
    李子建、尹宏飆(2005)。教師對課程變革的認同感和關注:課程實施研究的探討。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1 (1),107-125。
    李再長(2003)。組織理論與管理。台北市:華泰。
    李新民、戴嘉南、黃美惠(2005)。幼兒教師的組織文化知覺與組織承諾之探討。
    南大學報,39,(1),21-40。
    李新鄉(2002)。探索學校組織文化的運轉手-學校文化的內涵與研究。教育研究月刊,95,31-42。
    沈煌寶(2002)。國小教師社會態度、人格特質與衝突因應方式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阮光勛(2005)。提昇教師課程改革關注之行動研究。花蓮師院學報,20,19-44。
    卓鴻賓(2004)。台灣中部地區公立國民小學學校組織文化與知識管理相關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周宗德(2002)。組織文化、領導型態、員工工作態度關係之研究-以台灣電力公
    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周勇(2002)。國小教師對課程變革關注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周淑惠(1998)。幼稚園課程創新:一個個案經驗的啟示。載於課程與教學學會 編,學校本位課程與教學創新,81-118。
    周淑惠(2003)。幼兒園全語文課程革新之歷程性研究。載於黃顯華及孔繁盛主 編,課程與教師:伙伴合作發展,137-181。
    林朝夫(2000)。縣市政府教育局組織文化與組織效能關係之研究。台灣師範大
    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麗芬(2004)。國民小學組織文化、人格特質與知識分享之研究:以台中縣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邱皓政(2003)。結構方程模式:LISREL 的理論、技術與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邱皓政(2000)。量化研究與統計分析(基礎版)-SPSS中文視窗版資料分析範例解析。台北:五南。
    卡瓦納(1997)。成人心理學:發展與老化(徐俊冕譯)。臺北市:五南。
    孫志麟、陳建銘(2007)。學校組織變革中的教師關注:發展階段與類型分析。師大學報,52(1),159-180。
    徐聯恩(2005)。幼兒園教學創新歷程之探討:以台北市公幼課程模式之轉變為例。「2005學習與創造,教育與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政治大學。
    秦夢群(2006)。教育行政。台北市:五南。
    張明麗(2000)。幼兒教師人格特質與生命態度之研究。幼兒教育年刊,12,159-188。
    張永欽(2002)。台北市立國小校長領導型為塑造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春興(2006)。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張善培(1999)。課程實施程度的測量。當代華人教育學報,1,(2)。
    張新基(2002)。國民小學校長管理模式與學校組織文化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張翠娥(1989)。如何扮好幼教老師角色。台北市:文笙。
    張銀富(主編)(2002)。學校行政 : 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
    張德銳(2001)。教育行政硏究。台北市:五南。
    張慶勳(1996)。學校組織行為。台北市:五南。
    張慶勳(2006)。學校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市:五南。
    教育部(2002)。全國幼兒教育普查計畫。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我國教育改革實施情形與相關因應措施專案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國教司(2005)。全國幼教輔導學術研討會。台北:教育部。
    許清勇(2003)。學校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承諾之研究─以桃竹苗四縣市國民小學為例。新竹師範學院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千玉(1996)。組織文化與領導。台北市:五南。
    陳玫秀(2002)。國民小學低年級教師實施生活課程的關注階段、使用層次及其影響因素之研究,未出版,花蓮。
    陳美如(2005)。「課程」!?怎麼看課程的定義。教育研究月刊,131,129-132。
    陳美如(2006)。再看「課程發展」。教育研究月刊,151,128-131。
    陳香君(2003)。高雄市國中語文領域教師對於資訊融入教學關注階層、採用層級及激勵、障礙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陳靜怡(2004)。幼稚園組織創新與跨組織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幼兒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輝征(2005)。高雄市國小教師工作價值觀、學校組織文化與其知識分享意願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黃堅厚 (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
    單文經(2002)。課程與教學。台北市:師大書苑。
    單文經、高強華、邱鴻燕(2002)。國民中學英語課程與教學革新之個案研究。教育研究集刊,48,(1),153-183。
    彭森明、李虎雄、簡茂發(1998)。教師基本素質評量制度之建立與評量工具之設計。教育資料與研究,22,30-38。
    普汶(2001)。人格心理學(洪光遠、鄭慧玲譯)。臺北縣:桂冠。(原著出版年:1970年)
    馮莉雅(2004)。中小學教師人格特質量表之發展。南大學報,38(2),115-130。
    黃芳銘(2004)。結構方程模式: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書局。
    黃美惠(2004)。幼兒教師的組織文化知覺、組織承諾及其相關研究。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台北市:心理。
    楊志宏,鄭伊芬(2006)。東森電視公司員工人格特質、組織文化與員工創造力之研究。傳播管理學刊,7(2),17-43。
    詹幼儀(2004)。國民小學校長轉型領導與教師變革接受度:以九年一貫課程變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亞平(1998)。教育改革的關心程度問卷與線上測驗之硏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資訊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南。
    歐用生(2003)。誰能不在乎課程理論 ? -教師課程理論的覺醒。教育資料集刊,28,373-387。
    潘慧玲(2003)。國民小學教師對九年一貫課程的關注階段與使用層次之研究。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蔡榮福(2003)。國民中學組織文化與組織變革支持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詩釧(2004)。國民中小學組織文化與教師專業發展關係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鄭曜忠(2001)。高級中學行政主管知識管理態度、學校組織文化與學校效能關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盧美貴、黃秀鳳(1992)。教師教學關注之基本概念。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23,235-264。
    謝易臻(2006)。台北縣公立幼稚園組織結構、組織文化和園長領導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蕭佳純,董旭英(2007)。教師參與團隊學習行為之跨層次分析:層級線性模式 之應用。師大學報,52(3),65-89。
    簡楚瑛、林麗卿(1998)。幼稚園課程轉型之相關因素探討。教育與心理研究,21,251-274。
    羅清水、林坤燦(2006)。融合教育「關注本位採用模式」理論建構及其試探研究。東台灣特殊教育學報,8,1-19 。
    嚴明仁、李子建(2000)。同儕觀課教學與學校文化。「新世紀教育發展願景與規畫」。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蘇淑麗(2005)。不同世代國小教師人格特質與工作價值觀之相關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蘇瑩中(2007)。台北市國民小學教師專業形象知覺之硏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英文部分
    Bailey,D.B.,& Palsha,S.A.(1992).Qualities of the stages of concern questionnaire and
    implications for educational innovations.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asarch,85(4),226-232.
    Bagozzi,R.P.,&Yi,Y.(1988).On th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Academic
    of Marketing Science,16,76-94.
    Craig,J.C.(2006).School Culture:The Hidden Curriculum.The Center for
    comprehensive school reform and improvement.
    Costa,P.T.& McCrae,R.R.(1992).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New Five-Factor Inventory: Professional Manual.Florida: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Costa,P.T.,& McCrae,R.R.(2000).Trait personality and the revival of personality and culture studies.The American behavior scientist, 44,10-31.
    Costa,P.T.,&McCrae,R.R.(1988). From catalog to classification:Murray’s needs and the five-factor model.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5,258-265.
    Costa,P.T.& McCrae,R.R.(1992).Revised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NEO Five-Factor Inventory.Odessa,F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
    Costa,P.T.& McCrae,R.R.(1992).Professional Manual for The NEO PI-R and NEO-FFI.Odessa,FL;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Resources,Inc.
    Cheong,C.Y.(1989)Organizational Culture: Development Of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Organizational Research。CUHK Education Journal,17 (2), 128-147.
    Cuban,L.E.(1995).The Hidden Variable: How Organizations Influence Teacher Responses to Secondary Science Curriculum Reform.Theory into Practice, 34(1),4-11.
    Diana,P.C.(1993).Organizational cultures:types and transformations.
    New York:Routledge.
    Fullan,M.G.& Stiegelbauer,S.(1991).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2nd ed.).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Fullan,M.G.(2001).Leading in a culture of change.SanFrancisco:Jossey-bass.
    Fullan,M.G.(1993).The Professional Teacher:Why Teachers Must Become Change Agents,Educational Leadership,50,(6).
    Frost,P.J.(1985).Organizational Culture.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
    Fenton,R.(2002).Status of Standards Implementation in Anchorage Secondary Schools:A Concerns based Acceptance Model (CBAM) Review.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12,3-20.
    Gerald,W.D.& Angela,L.B.(2005).Organizational culture inaction :a cultural analysis workbook.Thousand Oaks,Calif,:Sage Publications.
    Goldstein,E.B. (2002).Sensation & Perception, (6nd ed.).Pacific Grove, CA:Wadsworth.
    Goldberg,L.R.(1992).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s for the Big-Five Factor Structure.Psychological Assessment,4,(1),26-42.
    Hall,G.E.&Hord,S.M.(2001).Implementing change:Patterns, principles, and pothol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Hall,G.E.&Hord,S.M.(1987).Change in schools:Facilitating the process.Albany,NY:
    SUNY Press.
    Jennifer,A.C.,&Sigal,G.B.(1995).Personality,Organizational Culture,and Cooperation:Evidence from a Business Simulation.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40,423-443.
    Leonard,J.S.(2007).The Big Seven Model of Personailty and Its Relevance
    to Personality Pathology.Journal of Personality ,75 (1),65-94.
    Linda,H.C.(2003).Shaping Positive School Culure:Judgment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Mid-Wester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McCrae,R.R.,Costa,P.T.,& Dolliver,R.H.(1991).The 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Using the Five-Factor Model in Counseling.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69,367-372.
    McCrae,R.R.(2000).Trait Psychology and Revival of Personality and Culture Studies.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44,10-31.
    Rushton,S.,Morgan,J.,& Richarh,M.(2007).Teacher’s Myers-Biggs personality profiles : Indentifying effectives teacher personality traits.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3,432-441.
    Shotsberger,P.G.,& Crawford,A.R.(2007).An Analysis of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Concerns Based adoption model for Teacher Concerns in Education Reform.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143-168.
    Seymour,B.S.(1996)。Revisiting "The culture of the school and the problem of change".New York :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chmit, M.J.,Kihm, J. A.,& Robie C.(2000). Development of a global measure of personality.: Personnel Psychology,53,153-193.
    Scott,G.A.(2006).Great Ideas in Personality. From http://personalityresearch.org/.
    Sharon,C.& Stecher,M (2003).Teaching teams to be teams:An exercise using the Myers-BriggsType Indicator And The Five-Factor Personakity Traits.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7,(3),362-383.
    Wallach,E.J.(1983)。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the cultural match.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Journal,37(2),29-36.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幼兒教育所
    94157014
    96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701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幼兒教育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701401.pdf47KbAdobe PDF21075View/Open
    701402.pdf84KbAdobe PDF21117View/Open
    701403.pdf84KbAdobe PDF21232View/Open
    701404.pdf83KbAdobe PDF21192View/Open
    701405.pdf155KbAdobe PDF21399View/Open
    701406.pdf509KbAdobe PDF27694View/Open
    701407.pdf323KbAdobe PDF25818View/Open
    701408.pdf799KbAdobe PDF21405View/Open
    701409.pdf140KbAdobe PDF21439View/Open
    701410.pdf158KbAdobe PDF23077View/Open
    701411.pdf276KbAdobe PDF2190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