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79337      Online Users : 123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37263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263


    Title: 五四意識在台灣
    May Fourth Consciousness in Taiwan
    Authors: 簡明海
    Chien, Ming Hai
    Contributors: 薛化元
    劉季倫

    簡明海
    Chien, Ming Hai
    Keywords: 五四
    胡適
    殷海光
    林毓生
    台灣知識份子
    創造性轉化
    May Fourth
    Taiwan culture
    May Fourth Consciousness
    Taiwan intellectual
    May Fourth Movement
    China`s modern world
    Date: 2008
    Issue Date: 2009-09-19 12:52:24 (UTC+8)
    Abstract: 本文所謂「五四意識在台灣」係指三方面而言。其一、在思想觀念上,台灣這一政治社會實體所蘊生的文化思想體係,對五四思想文化觀念的接受、批判、轉化和變遷;其二、從人物與台灣的關聯淵源上著手,考量其深淺遠近,以及出版著作在台灣的傳播影響;其三、在資料性質上,以呈現出台灣五四特質的出版論著、對話回憶、成果回顧;包括中國大陸及海外之資料,也以對於台灣五四思想研究和闡述為主。在此三者的界定下加以運用說明,並且從「五四意識在台灣」,逐漸產生「台灣的五四意識」的發展趨向,形成與其他五四觀點相通但也有區別的五四立論,表現出台灣特殊時空環境下對五四的認知和變遷的理路。
    五四意識在台灣,隨著不同政治文化形勢的轉變,分別呈現橫向移植與縱向傳承的特色,亦是無可否認的客觀事實。以台灣史的分期而論,五四曾以不同姿態,經過三次主要的起落,分別在不同時期展現其不同的歷史角色。首先在1920年代開始至30年代初期,五四主要以台灣新文學及新文化啟蒙的形態,以《台灣民報》等報章雜誌為途徑,傳播、影響了台灣思想文化運動。初始是以黃呈聰、陳端明、黃朝琴等人扮演重要的推手;1924年以後,張我軍(1902–1955)鼓吹的白話新文學更掀起了全面的論戰與風潮。直到隨著中、日關係的緊張及日本軍國主義的肆虐,30年代中葉遂步入衰退期;況且台灣新文學及新文化,也於此之前就產生了本土化及左翼化的現象。張我軍、許乃昌、賴和、黃呈聰、黃得時、陳端明、蘇薌雨等曾經留(遊)學中國的台人,其努力未竟全功,可說只有橫向的移植,難以形成有效、廣泛且影響持續的縱向傳承。除了掀起新舊文學、白話文及台灣話文的論爭外,對新文化的思想啟蒙雖有一定的成效,但都為擁有強勢政經實力的日本文化壓制,終而在戰爭後期成為以日文為主導的文化主流,加上日本的現代化本較中國成功,因而除了民族主義的號召——「對抗同化」與彌補認同「文化的缺口」等心理層面的需求之外,台灣實質現代化的動力,不應忽視日本帶來的影響。有人認為日治時期五四在台灣的移植,是一個「失敗的移植」。 但即算是失敗,也仍有其影響,並成為後來五四意識在台灣延續的火苗。從思想文化史的角度來說,五四意識實未曾在台灣完全斷絕過。
    其二、在1945年戰後,由於大陸籍各式立場文人的來台,加上五四有著濃厚的中國民族主義色彩,再度於台灣引起討論,也可謂是「再中國化」的文宣教材之一。其中,魯迅是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五四人物,此時期對於他的紀念與研究,象徵著1949年之前,兩岸無分省籍的推崇。經過二二八至白色恐怖的鎮壓,五四左翼風潮瞬間殞落,因此一段左翼風潮持續時間短暫,故可以一漣漪視之。然即在稍後,跟隨國民黨遷台,1950年代初期,五四以來的自由主義知識份子,亦期盼在台灣獲得一片新天地,冀盼一方面以五四自由傳統作為反共的利器,另一方面則能以此思想價值作為鞭策國民政府實現民主憲政、自由理想的指標。五四自由主義傳統影響的文人、學者,甚至政治人物移居台灣後,五四自由主義的思想觀念,在當時反共的需求下,反而得到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機會,戰後台灣民主自由觀的形成,與反對運動精神形塑的第一階段,頗受胡適、雷震與殷海光等五四自由傳統人物的影響。 余英時認為《自由中國》陣營可說是「五四」主流的新發展,他們結合本土勢力與一黨專政的對抗,終於使得民主、自由的種子流傳下來,因而雷震、殷海光在後來的反對黨方面仍享有很高的聲望, 甚至造成後來五四思想觀念在台灣縱向傳承的可能,其影響幾延續至今。五四口號——「民主」、「科學」一時之間又頗受強調,《自由中國》陣營的胡適、雷震、殷海光是主要代表,特別殷海光是此時宣揚五四精神的首屈建筆,此一趨向在《自由中國》與國民黨日趨緊張後,五四更成為批判國民黨的符號象徵。1960年9月《自由中國》停刊,特別是在1962年2月胡適去世之後,除了《文星》、《大學雜誌》的局部火花之外,五四意識在台灣的延續,又告中落,政治霸權又再一次壓抑了思想文化、自由民主的發展進程。
    其三、此種情況,直到五四60週年(1979年)前後,由於中國大陸民主運動的勃興,及國民黨當局希望藉由相對中國的民主開放,而以繼承五四理想正統自居的地位,批判中共的專制政體。被壓抑許久的五四紀念風潮,瞬時大舉復甦,幾乎延續至1989年中國八九民運之時,五四成為中國民主自由燈塔的形象更為鞏固。不過,或許極盛而衰,也大約在此時,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已逐步邁向新的階段,本土化趨向勢不可擋,五四80週年紀念的氣氛已不如60、70週年時熾烈,但台灣主體的五四觀,卻在此期間趁勢而起,更彰顯了台灣歷史多元的文化特色,五四在台灣又進入了新的階段,未來的演變仍值得持續觀察。但是,政治力量——無論台灣本身或是中國大陸的情勢,都深深影響了台灣歷史文化的演變,五四意識即是其中突出的事例。
    在這三起三落一漣漪中,五四意識在台灣並非突然興起,或突然完全斷裂已至消失終止,而是在退潮時,以隱而未顯的方式,繼續存在台灣社會的角落,以不同的型態延續存在。如以文學形式、或在批判五四、學術思想等方面,都仍有五四的遺緒和影響。特別是從思想史的角度而論,浪漫主義、唯理主義的探討與批判一直是貫穿台灣五四意識史的重要部份。五四是台灣政治、社會、思想文化史的極具意義的大熱點的原因,除了兩岸關係對立複雜又難以逃避之外,台灣國家認同的問題亦是凸顯五四意識在台灣變遷重要性的一大關鍵。無論統獨的立場如何,雙方多能夠肯定五四對於提倡自由民主的理想價值,也都肯定胡適、雷震、殷海光等五四自由思想人物;若不以成敗論英雄的話,他們對台灣、中國的努力,實是具有歷史前瞻性的貢獻,也是兩岸雙方應共同珍視的文化資源。此外,通過長期的五四探究與批判,產生了五四以降,政治、社會、思想文化建設的諸多觀點,其中林毓生「傳統的創造性轉化」的思考,可說是其針對五四意識型態化的思想困局,所提出的解決方案。
    May Fourth Consciousness in Taiwan are very important for our.The May Fourth Movement was part cultural revolution, part social movement. On the cultural side, the students had been inspired in the preceding two decades by Western thought, creating a feeling of frustration and dissatisfaction with Chinese tradition. In the intellectual ferment that resulted from this, answers were sought for the questions why and how China had lagged behind the West. Taiwan intellectual user May Fourth Consciousness look for Taiwan and China`s modern world.
    Reference: 一、中文、日文
    (一)、史料(檔案、公報、宣言)
    《台中縣公報》2:17,台中縣:台中縣政府,1947.12。
    《立法院公報》,11:3。
    范雲等,《新生代的自我追尋——台灣學生運動文獻彙編》,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印,《訓導法規選集》,台北:教育部,1981。
    監察院,〈四六事件調查報告〉,1998.5.21。
    編研會,〈五四運動宣言——根植於人民民主的學生運動〉,1988.5。
    (二)、文集(全集、書信集)
    王曉波編,《蔣渭水全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
    李南橫編,《賴和先生全集》「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1」,台北:明潭出版社,1979。
    李敖,《李敖大全集35》,台北:榮泉出版社,1995–1999。
    李敖,《李敖全集(十九).我的殷海光》,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
    林毓生,《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1)》,《胡適作品集》(34),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
    胡適,《胡適留學日記》,台北:商務印書館,1959。
    殷海光,《殷海光全集(1–18)》,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1990。
    張忠棟、李永熾、林正弘主編;劉季倫、薛化元、潘光哲編輯,《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資料選編(1–10)》,台北:唐山出版公司,1999–2002。
    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編(8)》,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傅正主編,《雷震全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
    鐘鐵民編,《鍾理和全集》,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1997。
    (三)、專書
    Aron, Raymond著,蔡英文譯《知識份子的鴉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Berlin, Isaiah著,彭懷棟譯,《俄國思想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Hampson, Norman.(漢普森)著;李豐斌譯,《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Ignatieff, Michael.著,高毅、高煜譯,《他鄉—以撒.柏林傳》,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2001。
    Sombbart,W.著,張丕介譯,《人學》,台北:天華書局,1979。
    Vincent, Andrew著,羅慎平譯,《當代意識型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ジョゼフ‧ラウズ著,成定薰譯,《知識と權力》,東京:法政大學出版局,2000。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
    中國文藝協會編印,《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49。
    中國論壇編委會編,《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尹雪曼,《中國民國文藝史》,台北:中正書局,1976。
    太田哲男,《大正デモクラシ—の思想水脈》,東京:同時代社,1987。
    方孝謙,《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探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1945》,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
    王中江,《萬山不許一溪奔—殷海光評傳》,台北:水牛出版社,1997。
    王白淵,《台灣年鑑》,台北:台灣新生報社,1947。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王振輝,《中國民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興起》,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1999。
    王晴佳,《台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王詩琅譯,《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板橋:稻鄉出版社,1995。
    王德威,《眾聲喧嘩》,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8。
    以賽.柏林(Isaiah Berlin)著,彭懷棟譯,《俄國思想家》,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包遵彭,《中國青年運動史》,台北:正中書局,1954。
    北岡正子、秦賢次、黃英哲編,《許壽裳日記》,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93。
    卡爾.巴柏(K. R. Popper)著,李豐斌譯,《歷史定論主義的窮困》,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
    卡爾.巴柏(K. R. Popper)著,莊文瑞、李英明編譯,《開放社會及其敵人》,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4。
    卡爾.科恩(Carl Cohen),聶崇信、朱秀賢譯,《民主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1992。
    卡爾.博格斯(Carl Boggs)著,李俊、蘇海榕譯,《知識份子與現代性的危機》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台灣總督府警察局,《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2篇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東京:龍溪書舍,1973。
    四季出版公司編,《中國自由主義的領港人》,台北:四季出版公司,1981。
    田弘茂著,李晴暉、丁連財譯,《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帕米爾書店,1987。
    石之瑜,《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5。
    石計生等,《意識型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任育德,《雷震與台灣民主憲政的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1999。
    朱養民(朱伴耘),《七論反對黨》,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牟宗三,《五十自述》,台北:鵝湖出版社,1989。
    艾尼斯特.葛爾納(Ernest Gellner)著,李金梅、黃俊龍譯,《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n)著,李金梅譯,《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
    何秀煌,《人性.記號與文明—語言、邏輯與記號世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
    何卓恩,《「自由中國」與台灣自由主義思潮:權威體制下的民主考驗》,台北:水牛出版社,2008。
    何榮幸,《學運世代:眾聲喧嘩的十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2001。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文星書店,1965。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台北:三民書局,1992。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余英時、包遵信等著,《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吳密察、吳瑞雲編譯,《台灣民報社論》,台北板橋:稻鄉出版社,1992。
    吳密察、若林正丈,《台灣對話錄》,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89
    吳濁流,《台灣連翹》,台北:前衛出版社,1988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9
    李何林,《李何林選集》,合肥:安徽文藝,1985。
    李敖,《李敖作品集21:文化論戰的一些史料與笑料》,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
    李筱峰,《台灣,我的選擇》,台北:玉山社,1996。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1。
    沈楚文口述,呂政達撰文,《走出生命的幽谷——認識心理防衛機轉》,台北:張老師文化文化事業公司,2005。
    沈衛威,《一代學人——胡適傳》,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
    汪榮祖,《康章合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
    周之鳴編,《費正清集團在台灣大陰謀(上)》,台北:國際共黨問題研究社,1969。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上)》,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79。
    周夢江、王思翔,《台灣舊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95。
    林央敏,《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林柏維,《台灣文化協會滄桑》,台北:臺原出版社,1993。
    林書揚,《從二二八到五0年代白色恐怖》,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92
    林歲德著,楊鴻儒譯,《我的抗日天命》,台北:前衛出版社,1996。
    林毓生,《熱烈與冷靜》,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林毓生著,穆善培譯,《中國意識的危機》,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86。
    林瑞明,《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文化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金耀基,《大學之理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3。
    保羅.約翰遜(Paul Johnson)著,楊正潤譯,《所謂的知識份子》,台北:究竟出版社,2002。
    南方朔,《憤怒之愛:六0年代美國學生運動》,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1991。
    姜義華,《理性缺位的啟蒙》,上海:三聯書店,2000。
    施正鋒,《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2006。
    胡明,《胡適傳論》,北京:人民文學,1997。
    胡春惠等主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院,1999。
    胡塞爾著;舒曼编;李幼蒸譯,《纯粹現象學通論 : 纯粹現象學和現象學哲學的觀念》第一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范雲等,《新生代的自我追尋——台灣學生運動文獻彙編》,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若林正丈,《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東京:研文出版,2001。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
    候立朝,《文星集團想走哪條路?》,台北:作者自印,1966。
    唐德剛,《胡適雜憶》,台北:傳記文學,1980。
    徐秀慧,《戰後初期(1945~1949)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台北板橋:國立編譯館主編,稻鄉出版社發行,2007。
    班納迪克.安德森(B.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9。
    秦賢次編,《張我軍評論集》,台北板橋:台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荊子馨著;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政治認同》,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
    馬之驌,《雷震與蔣介石》,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3。
    馬振犢、戚如高,《蔣介石與希特勒--民國時期的中德關係》,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8。
    高力克,《調適的智慧—杜亞泉思想研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涂照彥著,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台北:人間出版社,1991。
    曼海姆著(Karl Mannheim),張明貴譯,《意識型態與烏托邦》,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6。
    國立編譯館主編,《高級中學歷史(三)》,台北:國立編譯館,1985.8。
    密西根大學保衛釣魚台委員會編,《五四特刊:統一/分裂》,密西根:密西根大學保衛釣魚台委員會,1971。
    張文智,《當代文學的台灣意識》,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93。
    張正昌,《林獻堂與台灣民族獨立運動》,台北:益群書店,1981。
    張正體,《人面的奧秘(1)》,台北板橋:泉源出版社,1995。
    張玉法,《中國近代現代史》,台北:東華書局,1990。
    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第六輯:五四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
    張我軍編,《國文自修講座》1,台北:聯合出版社,1947。
    張我軍編,《國文自修講座》2,台北:聯合出版社,1947。
    張秀哲,《「勿忘台灣」落花夢》,台北:東方出版社,1947。
    張良,《中國「六四」真相(上冊)》,香港:明鏡出版社,2001。
    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卷9.台灣文學重建的問題》,高雄:德馨室出版社,1979。
    張忠棟,《胡適、雷震、殷海光》,台北:自立晚報社,1991。
    張忠棟,《胡適五論》,台北:允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
    張忠棟、包遵信等著,《海峽兩岸論五四》,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
    張明貴,《意識型態與當代政治》,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6。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Ⅰ:里程碑》,台北:文經社,1998。
    張道藩,《三民主義文藝論》,台北:文藝創作出版社,1954。
    張寶明,《自由神話的終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張寶明,《啟蒙與革命:「五四」激進派的兩難》,上海:學林文化出版社,1998。
    梁明雄,《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運動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
    梅奎爾(J. G.Merquior)著,陳瑞麟譯,《傅柯》,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
    許俊雅編,《日據時期台灣小說選讀》,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8。
    許極燉,《尋找台灣新座標》,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許福明,《中國國民黨的改造(1950–1952)》,台北:正中書局,1986。
    連溫卿,《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板橋:稻鄉出版社,1988。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台灣政治運動史》,台北:稻鄉出版社,1988。
    郭正昭、林瑞明,《王光祈的一生與少年中國學會——五四人的悲劇型像及其分析》,台北:環宇出版社,1974。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
    郭季舟,《70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郭壽華,《蔣總統思想要義》,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67。
    郭緒印,《國民黨派系鬥爭史》,台北:桂冠圖書事業有限公司,1993。
    陳少廷,《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陳世宏等編輯,《雷震案史料彙編:國防部檔案選輯》,台北新店:國史館,2002。
    陳平原,《觸摸歷史與進入五四 : 一場遊行、一份雜誌、一本詩集》,台北三重:二魚文化事業公司,2003。
    陳永發,《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陳光中,《符號與社會初論》,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
    陳佳宏,《台灣獨立運動史》,台北:玉山社,2006。
    陳明珠,《五四健將——羅家倫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
    陳芳明,《典範的追求》,台北:前衛出版社,2000。
    陳芳明,《探索台灣史觀》,台北:自立晚報社,1992。
    陳建忠,《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4。
    陳紀瀅,《文藝運動二十五年》,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77。
    陳淑蓉,《一九三0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4。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陳逸松口述,林忠勝紀錄,《陳逸松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陳漱渝主編,王惠敏中譯,《魯迅論爭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
    陳翠蓮《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8。
    陳曉林,《學術巨人與理性困境——韋伯、巴柏、哈柏瑪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7。
    傅樂詩等著,周陽山、楊肅獻編,《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保守主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14卷「資料卷」,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7。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2。
    游勝冠,《台灣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無非,《文星!問題!人物!》,台北永和:龍門出版社,1966。
    程崇華譯,密爾,《論自由》,台北:唐山出版社,1986。
    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劉京建譯,丘為君導讀,《中國啟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費斯基(John Fiske)著,張錦華等譯,《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馮岳,《蔣總統與中華文化復興》,台北:岳盧書局,1970。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北:文鶴出版社,1995。
    黃英哲,《「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出版,2007。
    黃朝琴,《我的回憶》,台北:龍文出版社,1989。
    黃煌雄,《蔣渭水傳》,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
    黃頌顯編譯,《林呈祿選集》,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6。
    楊金虎,《七十回憶》台北:龍文出版社,1990。
    楊照,《流離觀點》,台北:自立晚報出版社,1991。
    聖嚴法師,《心五四:觀念啟蒙篇》,台北:財團法人法鼓山基金會,2001。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1987。
    葉石濤,《葉石濤作家論集》,高雄:三信出版社,1973。
    葉肅科,《日落台北城:日治時代台北都市發展與台人日常生活(1995–1945)》,台北:自立晚報社,1993。
    葉榮鐘,《中國新文學概觀》,東京:新民會,1930。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0。
    葉榮鐘等,《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自立晚報社,1971。
    詹姆斯.約爾(James Joll)著,石智青校閱,《葛蘭西》,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
    劉心皇編著,《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事業公司,1981。
    劉永明,《國民黨人與五四運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
    劉則鳴編,《走下聖壇的中國知識份子》,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3。
    劉桂生、張步洲編,《台港及海外五四研究論著摘要》,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9。
    歐陽哲生,《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的現代闡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蔣中正,《中國之命運》,台北:正中書局,1953。
    蔣中正,《先總統蔣公言論選集:對文藝界的期勉》,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
    蔣中正,《整理文化遺產與改進民族習性》,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4。
    蔣中正,《總裁訓詞》,台北:陽明山莊,1980。
    蔣中正,《總裁關於黨的改造之訓示》,台北:中央改造委員會文物供應社,1951。
    蔣介石,《總統蔣公思想言論集(32)》,,台北: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1981。
    蔡元培、胡適等著,楊東平編,《大學精神:五四前後知識份子論大學精神之經典文獻》,台北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
    蔡英文,《政治實踐與公共空間——漢娜.鄂蘭的政治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
    鄭政城,《臺灣大調查——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之研究》,台北蘆洲:博洋文化事業公司,2004。
    鄭鴻生,《青春之歌——追憶1970年代台灣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
    鄧丕雲,《八0年代台灣學生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
    黎漢基,《殷海光思想研究—從五四到戰後台灣,一九一九–一九六九》,台北:正中書局,2000。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出版,1999。
    盧修一,《日據時代台灣共產黨史(1928–1932)》,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錢穆,《國史大綱(上)》,台北:國立編譯館,1988。
    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台北:國策中心,1990。
    薛化元,《「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台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台北板橋:稻鄉出版社,1996。
    薛化元,《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書局,2004。
    薛化元,《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台北新莊:稻禾出版社,1993。
    薛化元,《晚清「中體西用」思想論(1961–1900)》,台北:弘文館出版社,1987。
    簡炯仁,《台灣共產主義運動史》,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藍博洲,《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1913–1945)》,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93。
    羅勃特.道爾(Robert A. Dahl)著,張明貴譯,《多元政治——參與和反對》,台北:唐山出版社,1989。
    藤本博生,《日本帝國主義と五四運動》,京都:同朋舍,1982。
    警察沿革志出版委員會,《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志》第2篇中卷,《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台北:創造出版社,1989。
    顧盺,《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
    (四)、論文、文章
    〈「兩岸文學發展的動向」座談會——台灣篇:五四傳統與台灣文學〉,李瑞騰發言,《中國論壇》,26:3,台北:1988.5.10。
    〈一九八九、六、四北京的一些想法〉,《台大台灣研究》,3,台北:1989.6.10〈中國與台灣的危機與出路:五四八十週年紀念座談會〉李亦園發言,《中國時報》,台北:1999.5.5。
    〈北部新文學.新劇運動座談會〉楊雲萍發言,《台北風物》,3:2,台北:1954.8。
    〈綜合討論〉「呂芳上發言」,《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院,1999。
    〈綜合討論〉「黃克武發言」,《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院,1999。
    《聯合報》,〈黑白集:召喚「新五四」〉」,台北:2002.5.7。
    「大學論壇」,〈為什麼還紀念五四〉,《大學生活》,7:24,香港:1962.5.5。
    Peter Haidu著,蔡淑玲、朱玉芳譯,〈變異的符號學與詮釋學的比較〉,《中外文學》,28:3,台北:1999.8。
    小山三郎著,許菁娟譯,〈《自由中國》知識份子的政治與文學——關於他們的批判性文學精神〉,《台灣師大歷史學報》,31,台北:2003.12。
    不著撰者,〈百年滄桑〉,《聯合報》,台北:1998.5.4。
    不著撰者,〈春雷一聲風雲動——五四的回顧〉討論會,王家儉發言紀錄,張忠棟、包遵信等著,《海峽兩岸論五四》,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
    不著撰者,〈啟蒙人物與思想〉,《中國論壇》,16:3,台北:1983.5.10。
    不著撰者,《福爾摩沙》創刊號,〈發刊詞〉,東京:台灣藝術研究會,1932.8。
    中央社香港電,〈公安封殺五四座談會:東北異議人士遭逮捕〉,《青年日報》,台北:1999.5.4。
    中島利郎著,彭萱譯,〈「決戰臺灣小說集」之發行與西川滿〉,《文學台灣》,47高雄:2003.7。
    尹雪曼,〈「五四」七十年的省思〉,《台灣日報》,台中:1989.5.4。
    五四運動六十周年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五四運動六十周年紀念論文集》,香港:香港大學中文學會。
    太史公,〈魯迅是千古罪人〉,《台灣新生報》,台北:1960.9.16。
    文壽,〈五四新估〉,《中央日報》,台北:1969.5.4。
    方美芬,〈台灣近年來魯迅研究論文索引〉,《國文天地》,7:4、5,台北:1991.9、10。
    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毛澤東,〈魯迅論——在陝北公學紀念魯迅逝世周年大會上的講辭〉,姜義華編,《毛澤東著作選》,台北:商務印書館,1994
    王中明,〈探五四歷史幽光,再創思維光輝〉,《聯合報》,台北:1999.5.2。
    王元化,〈杜亞泉文選序〉,收入田建業等編,《杜亞泉文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王元化,〈論傳統與反傳統——從海外學者對「五四」的評論說起〉,收入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王少南,〈禁書要禁的合理〉,《自由中國》,12:11,台北:1955.6。
    王玉,〈台灣抗日運動的左翼:從「上海綱領」看台灣共產黨的建黨本質〉,台中:《逢甲人文社會學報》,4,2002.5。
    王汎森,〈「思想資源」與「概念工具」——戊戌前後的幾種日本因素〉,《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王汎森,〈從傳統到反傳統——兩個思想脈絡的分析〉,收入余英時、包遵信等著,《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王汎森,〈反西方的西方主義與反傳統的傳統主義——劉師培與「社會主義講習會」〉,《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
    王邦雄演講,蔡朝益紀錄,〈浪漫情思與理性建構——五四留給我們的歷史教訓〉,張忠棟、包遵信等著,《海峽兩岸論五四》,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
    王明珂,〈集體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當代》,91,台北:1993.11。
    王思翔,〈學取五四精神——為紀念五四運動而作〉,《和平日報》,台中:1946.5.4。
    王家儉,〈五四的今昔觀〉,收入張忠棟、包遵信等著,《海峽兩岸論五四》,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89。
    王集叢,〈「五四文學革命」與共產黨〉,《中華日報》,台南:1979.5.3。
    王詩琅,〈半世紀來台灣文學運動〉,張良澤編,《王詩琅全集》卷九,台北:德馨室出版社,1979。
    王詩琅,〈台灣祖國的文化交流〉,《新希望》,20,香港:1949.7。
    王詩琅紀錄,〈「作家雅集」4傳下這把香火︰光復前的台灣文學座談會「楊雲萍發言」〉,《聯合報》,台北:1978.10.22。
    王煒,〈胡適及其實用主義〉,劉青峰編,《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
    王爾敏,〈「現代化」的時代意義及其精神基礎〉,《晚清政治思想史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王德威,〈「考掘學」與「宗譜學」:再論傅柯的歷史文化觀〉,收入傅柯著;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1993。
    王曉波,〈五四時期文學革命與日據下台灣新文學運動——當前中國民族整合運動的一項思想史資料〉,《台灣抗日五十年》,台北:正中書局,1997。
    王曉波,〈日據下台灣的民族精神〉,《台灣意識的歷史考察》,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
    王曉波,〈把抵抗深藏在底層——論楊逵的「『首陽』解除記」和「皇民文學」〉,《文星》,101,台北:1986.11。
    王曉波,〈釣魚台問題對話錄〉,《大學雜誌》,46,台北:1971.10。
    王曉波,〈論五四運動與新文化運動——一個中國民族自救運動的思想史考察〉《民族主義與民主運動——一個統派知識份子的探索》,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4。
    王錦江(王詩琅),〈一個試評——以「台灣新文學」為中心〉,《台灣新文學》,1:4,台北:1936.5.4。
    王錦江,〈台灣新文學運動史料〉,《台灣新生報》,「橋」9,台北:1947.7.2。
    王錦江,〈賴懶雲論-台灣文壇人物論(四)〉,《台灣時報》,201,台北:1936.8。
    王樾,〈後五四時代應持續深層的心靈革命〉,《兩岸文教交流簡訊》,17,台北:中華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1999.5。
    仙人掌雜誌社編,《五四的信息》——《仙人掌雜誌》,1:3,台北:仙人掌雜誌社,1977.5.10。
    北京電報,〈暴動煽動的魂膽〉,《台灣日日新報》,台北:1919.5.11。
    司馬長風,〈從五四到四五〉,《大學雜誌》,125(1979.6.15)。收入周玉山主編,《五四論集》,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史民(吳新榮),〈賴和在台灣是革命傳統〉,《台灣文學叢刊》第二輯「文藝通訊」,台中:平民出版社,1948。
    史華慈(Benjamin Schwartz)著,錢永祥譯,〈五四運動及其當前的意義〉,《聯合報》,台北:1989.5
    史華慈原著、林毓生校訂、周陽山節譯,〈五四的回顧:五四運動五十週年討論集導言〉,原載B. I. Schwartz ed., Refhections on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Havard East Asian Monographs,1972;收入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五四新文化運動與台灣座談會記錄〉「薛化元發言」,《台北文獻》,141,2001.9。
    尼洛,〈「五四」的承續與省思〉,《中華日報》,台南:1989.5.4。
    必也正,〈「五四」六十週年〉,《青年戰士報》,台北:1979.5.4。
    本報訊,〈五四80周年北京 北京外弛內張〉,《青年日報》,台北:1999.5.4。
    本報訊,〈文藝界昨發表宣言支持大陸民主運動〉,《青年日報》,台北:1989.5.5。
    本報訊,〈全國文藝工作者集會今熱烈慶祝文藝節:文協同時歡慶十九週年 頒發第十屆文藝獎章〉,《青年戰士報》,台北:1969.5.4。
    本報訊,〈全國文藝工作者熱烈慶祝文藝節—中國文協舉行十九週年大會黃少谷副院長頒發文藝獎章〉,《中央日報》,台北:1969.5.5。
    本報訊,〈如何建立台灣新文學:第二次作者茶會總報告〉「楊逵發言」,《台灣新生報》,「橋」100,台北:1948.4.7。
    本報訊,〈希拉蕊稱許經改 籲保障自由〉,《聯合報》,台北:1998.7.2。
    本報訊,〈青年與國運:台大紀念五四展開系列活動〉,《中央日報》,台北:1979.5.2。
    本報訊,〈柯林頓北大演講 闡述自由與人權〉,《聯合報》,台北:1998.6.29。
    本報訊,〈省府電令師範學院 即日停課聽候整頓 所有學生須一律重行登記 並通令全省中等以上學生不得越軌〉,《公論報》,台北:1949.4.7。
    本報訊,〈紀念「五四」大家一條心 藝文界宣言支援大陸學運 各大學發動捐款遙相呼應〉,《中央日報》,台北:1989.5.5。
    本報訊,〈紀念五四大專院校皆有活動——簽名募款聲援大陸民主學潮〉,《青年日報》,台北:1989.5.5。
    本報訊,〈慶祝文藝節大會,昨發表宣言 堅決維護反共國策 粉碎共匪統戰陰謀 提筆上陣擔當起復國歷史任務〉,《青年戰士報》,台北:1979.5.4。
    甘文芳,《台灣青年》,3:3和文之部(1924.9.15),35。
    田兵,〈台灣文學的意義〉,《台灣新生報》,「橋」118,台北:1948.5.26。
    白井朝吉,〈台灣皇民化の諸問題〉,《台灣時報》,台北:1940.1。
    白先勇,〈人間重晚情——李歐梵與李玉瑩的「傾城之戀」〉,《聯合報》,台北:2002.7.2。
    矢野峰人,〈台灣文學界の總蹶起〉,《台灣文藝》,1:2,台北:台灣奉公會,1944.6。
    石元康,〈傳統、理性、與相對主義——兼論我們當前該如何從事中國哲學〉,《從中國文化到現代性典範轉移》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
    丘為君,〈導讀:啟蒙、理性,與現代性——啟蒙運動的歷史反思〉,收入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劉京建譯,《中國啟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
    伊銘,〈五四精神迄未在大陸實現〉,《中國時報》,台北:1999.5.5。
    伊沢修二,〈国家教育社第六回定會演說〉,《伊沢修二選集》,長野:信濃教育會,1958。
    合眾國際社譯稿,〈十一城市大學生.五四鬧示威 上海大連逾萬人.杭州達五千〉,《青年日報》,台北:1989.5.6。
    后希鍇,〈文化是什麼〉,《青年雜誌》,37,宜蘭:1963.1.1。
    朱西甯,〈宜否考慮開放五四和三0年代的作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7,台北:1974.7.1。
    朱高正,〈從「五四」看台灣〉,《聯合文學》,126,台北:1998.7。
    朱實,〈展望光復以來台灣文運〉,原刊1949年5月2日發行之《龍安文藝》創刊號,重刊於《文學台灣》,46,高雄:2003.4。
    朱雙一,〈《台灣民報》對五四新文學作品的介紹極其影響和作用〉,發表於第四屆台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日據時期台灣的文化與社會運動,1921–1928」,台北:2006.10.28。
    朱雙一,〈略論光復初期台中《和平日報》副刊——兼及《新知識》月刊和《文化交流》輯刊〉,《台灣文學思潮與淵源》,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5。
    江中明,〈「五四運動八十週年」研討會——張灝演講:五四思想 具複雜多樣性〉,《聯合報》,台北:1999.4.25。
    江默流(何欣筆名),〈造成文藝空氣〉,《台灣新生報》,「文藝」7,台北:1947.6.18。何欣,〈迎文藝節〉,《台灣新生報》,「文藝」1,台北:1947.5.4。
    何來美,〈民進黨縣黨部辦「放手單騎向前行」活動 盼青年人以五四精神傳達理念:爭取18歲公民權 數百青年響應〉,《聯合報》,台北:2002.5.5。
    余英時,〈「五四」的吸引力〉,《歷史月刊》,16,台北:1987.8。
    余英時,〈「六四」幽靈在中國大陸遊蕩〉,《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余英時,〈「六四」過後的浮想〉,《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余英時,〈「天地變化草木蕃!」--大陸「新五四」運動偉大成就〉,周陽山主編,余英時、包遵信等著,《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9。
    余英時,〈中國文化危機及其思想史的背景〉,《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6,香港:1991.8。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激進與保守〉,《猶記風吹水上鱗》,台北:三民書局,1992。
    余英時,〈五四文化的精神反省〉,陳端志,《五四運動的精神評價》,香港:中文大學,1973。
    余英時,〈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五四新論:既非啟蒙運動.亦非文藝復興》,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余英時,〈我所承受的五四遺產〉,《中國時報》,台北:1988.5.3。
    余英時,〈呼喚北大的三大魂:改革、民主、科學〉,《聯合報》,台北:1998.5.4。
    余英時,〈重振「獨立自主」的人格〉,《明報月刊》,35:1,香港:2000.1。
    余英時,〈意識型態與學術思想〉,收入《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吳乃德,〈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羣政治理論的初探〉,收入張桂茂等著,《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1993。
    吳阿文,〈略論台灣新文學建設諸問題〉,《台灣新生報》,「橋」副刊29,台北:1949.3.7。
    吳叡人,〈自由的兩個概念:戰前台灣民族運動與戰後「自由中國」集團政治論述中有關於「自由」之理念的初步比較〉,錢永祥等著,殷海光基金會主編,《自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呂玉瑛,〈評介「五四研究論文集」〉,收入張玉法主編,《中國現代史論集(6)》,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
    呂芳上,〈革命黨人對五四新思潮的回應〉,《國史館館刊》,復刊6,台北:1989.6。
    呂實強,〈胡適對學生運動的態度〉,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1。
    呂興昌,〈憑什麼臺語?為什麼文學?--臺語文學ê新思考〉,《海翁台語文學》,50,台南:1995.2。
    宋斐如,〈如何改進台灣文化教育〉,《台灣新生報》,台北:1946.1.14。
    尾崎秀樹,〈台灣出身作家文學的抵抗——談楊逵〉,楊素娟編,《楊逵的人與作品》,台北:民眾日報出版社,1979。
    李文卿,〈穿越皇民化運動時期的動員表象:《決戰台灣小說集》編輯結構析探〉,《台灣文學學報》,2,台北:2002.12。
    李亦園,〈文化建設工作的若干檢討〉,收入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
    李名揚,〈用顏色來看 民主更歪斜〉,《聯合報》,台北:2004.5.5。
    李怡,〈不一樣的五四運動〉,《天下》,299,台北:2004.5。
    李明輝,〈徐復觀與殷海光——當代新儒家與中國自由主義的爭辯的一個剖面〉,收入《徐復觀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1992。
    李林,〈新文化運動與非理性主義思潮〉,湯一介編,《論傳統與反傳統——五四七十週年紀念文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李敖,〈國民黨與五四〉《李敖大全集35》,台北:榮泉出版社,1995–1999。
    李雲漢,〈羅家倫與「五四」運動〉,《台灣日報》,台中:1979.5.10。
    李筱峰,〈知識份子與政治革新運動〉,中國論壇編委會編,《知識份子與台灣發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李漢如,〈華盛頓會議的功績〉,《台灣》,3:3,1922.6。
    李德怡,〈我參加保衛釣魚台運動的經過及感想〉《大學雜誌》,49,台北:1972.1。
    李歐梵,〈五四文人的浪漫精神〉,周策縱等著,《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1979。
    李歐梵,〈五四運動與浪漫主義〉,《大學雜誌》,10:53,台北:1972.5.20。
    李銳,〈「中國是權貴社會主義」:胡錦濤管得比江澤民緊〉,《中國時報》,台北:2006.9.18。
    李澤厚,〈救亡與啟蒙的雙重變奏〉,《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
    李璜,〈李璜致胡適〉,耿雲志編,《胡適遺稿及密藏書信》,31,合肥:黃山書社,1994。
    李璜主持,〈愛國運動與新文化運動——香港文教界人士「五四座談會」發言摘錄〉,許孝炎發言,收入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杜若,〈五四紀念在彼岸〉,《台灣新生報》,台北:1989.4。
    杜容之,〈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上)〉,《台灣文化》,2:2,台中:1947.2.5。
    杜容之,〈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展(下)〉,《台灣文化》,2:4,台北:1947.7.1。
    杜維明,〈民族自覺與民主理想〉;葉啟政等,〈文化中國的漫漫天涯路——年輕一代探討五四對當代的意義〉,《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台北:1979.5.4–6。
    杜維明發言,〈啟蒙與救亡--中國時報紐約「五四運動七十年研討會」發言記錄〉,周陽山主編,余英時、包遵信等著,《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
    沈發惠,〈就從校園開始——校園民主運動再出發〉,《東海潮》,4,台中:1988.5.25。
    汪莉娟,〈大陸紀念五四 今年只准官辦活動——五四精神 民主與科學之外 增加愛國與進步〉,《聯合報》,台北:1999.5.4。
    汪莉娟,〈大陸紀念五四 官方齊聲喊愛國:禁止學生私辦活動 高度警戒防止意外鬧事 媒體口徑一致「正確引導青年」〉,《聯合報》,台北:1999.5.5。
    汪榮祖,〈五四思想性格的再商榷〉,《五四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
    汪榮祖,〈浪漫的五四〉,《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台北:1979.2.27。
    秀湖生,〈歐戰後の中國思想界〉《台灣》,4 :5,1923.5。
    卓言若,〈駱駝英對當代台灣文藝理論建設的貢獻——讀「台灣文學」諸論爭筆記〉曾健民主編,《噤啞的論爭》,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
    周玉山,〈魯迅與五四運動〉,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五四文學與文化變遷》,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周策縱,〈五四——一個『百依百順』還是『不屈不染』的女孩子?〉,《中國時報》,台北:1988.5.4。
    周策縱,〈以五四超越五四〉,《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12,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9。
    周策縱:〈五四〉,收入李澤厚、林毓生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89
    周策縱口述,林慧峯整理,〈周策縱談五四〉,《中央日報》,台北:1987.5.4。
    周陽山,〈不死的英魂、民主的前景〉「啟蒙與救亡--中國時報紐約「五四運動七十年研討會」發言記錄」,周陽山主編,余英時、包遵信等著,《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
    周陽山,〈五四時代的民主觀對中國政治發展的影響〉,《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1993
    周陽山,〈五四與中國——論有關五四的研究趨向〉,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周陽山,〈台灣與大陸:意識型態的新座標〉,《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1993。
    周陽山,〈從五四到六四——中國民主發展生態條件的探討〉,《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1993。
    周陽山,〈蔣公誕辰紀念日談國家發展〉(1994.10.31),《新黨的台灣情》,台北:世界書局,1995.9。
    周陽山,〈艱難的民主路--從五四到新五四〉,周陽山主編,余英時、包遵信等著,《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
    周傳枝,〈談談些人情文學〉,《南方》,157,台北:1942.8.1。
    孟祥傑,〈老院士講古:胡適一句「總統你錯了」不少人臉發白〉,《聯合報》,台北:2004.10.17。
    孟樊,《文學史如何成為可能——台灣新文學史》,台北:揚智出版公司,2006。
    居浩然,〈科學與民主〉,《文星》,49,台北:1961.11。
    杭之,〈反省五四思想的一點意義─以「科學與人生觀」論戰為例〉,《一葦集續篇》,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
    林正弘,〈一個自由主義者的民主科學觀——殷海光先生的西學中用〉,《中國論壇》,273,台北:1986.10。
    林正弘,〈胡適的科學主義〉,周策縱等著,《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91。
    林呈祿,〈敬告吾鄉青年〉,《台灣青年》,1:1,1920.7.16。
    林明德,〈日本與五四〉,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林芳年,〈鹽分地帶作家論〉,《鹽分地帶文學選》,台北:林白出版社,1979。
    林淑芬紀錄,〈解嚴前後的魯迅〉「羅智成發言」,《國文天地》,7:4,台北:1991.9。
    林慈舟,〈華府會議に於ける支那問題〉,《台灣》,3:2,1922.5。
    林毓生,〈二十世紀中國的反傳統思潮與中式馬列主義及毛澤東的烏托邦主義〉,《新史學》,6:3,台北:1995.9
    林毓生,〈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兼論五四精神、五四目標、與五四思想〉,《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林毓生,〈什麼是多元社會?——再答楊國樞教授〉,《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林毓生,〈什麼是理性〉,《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林毓生,〈民主自由與中國的創造轉化〉,《暖流》,1:6,台北:1982.6。
    林毓生,〈民初「科學主義」的興起與涵義——對民國十二年「科學與玄學論爭」的省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林毓生,〈在轉型的時代中一個知識份子的沈思與建議〉,《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林毓生,〈兩種關於如何構成政治秩序的觀念——兼論容忍與自由〉,《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林毓生,〈殷海光先生一生永恆奮鬥的意義〉,《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林毓生,〈殷海光先生對我的影響〉,《殷海光.林毓生書信錄》,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
    林毓生,〈創造性轉化的再思與再認〉,《聯合報》「副刊」,台北:1993.11.29。
    林毓生,〈超越那沒有生機的兩極〉,《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台北:1979.12.17。
    林毓生,〈對五四時期思想啟蒙運動的再認識〉,收入余英時、包遵信等著,周陽山主編,《從五四到新五四》,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林毓生,〈魯迅政治觀的困境〉,《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林毓生,〈儒家傳統與西方人權思想的對話——再思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明報月刊》,35:1,香港:2000.1。
    林毓生:〈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思想與人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
    林毓生〈平心靜氣論胡適〉,歐陽哲生編,《解析胡適》,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林瑞明,〈台灣新文學運動理論時期之檢討(1920–1923)〉,《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
    林瑞明,〈石在,火種是不會絕的——魯迅與賴和〉,《國文天地》,7:4,台北:1991.9。
    林載爵,〈五四與台灣新文化運動〉,收入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林載爵,〈泛政治化五四留給台灣的難題〉,《聯合報》,台北:1999.5.3。
    林載爵,〈附錄:訪問楊逵先生——東海花園的主人〉,《台灣文學的兩種精神》,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
    林載爵,〈歷史的篝火〉,林梵,《楊逵畫像》,台北:筆架出版社,1978。
    林衡哲,〈台灣現代文學之父——賴和〉,台灣文學研究會主編,《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
    林邊,〈忍看蒼生含辱——賴和的文學〉,賴和紀念館編,《賴和研究資料彙編》,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林獻堂,〈祝台灣青年雜誌之發刊〉,《台灣青年》,創刊號,1920.7. 16。
    林耀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系之研究〉,《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6)》,台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4.5。
    河原功著;葉石濤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開展〉,《文學台灣》,2,高雄:1992.3。
    社論(殷海光),〈「五四」是我們的燈塔!〉,《自由中國》,22:9,台北:1960.5.1。
    社論(殷海光),〈我們要貫徹「五四」精神〉,《自由中國》,12:9,台北:1955.5.1。
    社論(殷海光),〈胡適思想為什麼遭受中共嫉視〉,《自由中國》,12:9,台北:1955.5.1。
    社論(殷海光),〈重整五四精神!〉,《自由中國》,16:9,台北:1957.5.1。
    社論(殷海光),〈展開啟蒙運動〉,《自由中國》,20:9,台北:1960.5.1。
    社論(殷海光),〈跟著五四的腳步前進〉《自由中國》,12:9,台北:1955.5.1。
    社論,(三好長官的論告〉,《台灣民報》,2:16,1924.9.1。
    社論,〈「五四」八十週年緬懷與展望〉,《青年日報》,台北:1999.5.4。
    社論,〈「五四」六十週年感言——兼談新文化運動〉,《中國時報》,台北:1979.5.4。
    社論,〈「六四」十周年 從五四看六四民主、民族主義與中國的現代化〉,《聯合報》,台北:1999.6.4。
    社論,〈「反共」不是黑暗統治的護符!〉,《自由中國》,22:10,台北:1960.5.16。
    社論,〈五四運動六十周年〉,《中華日報》,台南:1979.5.4。
    社論,〈五四運動四十年〉,《中央日報》,台北:1959.5.4。
    社論,〈弘揚大時代的文藝功能〉,《青年戰士報》,台北:1969.5.4。
    社論,〈向三民主義回歸的大陸民主思潮〉,《台灣新生報》,台北:1979.5.4。
    社論,〈把民族倫理和文學藝術結合起來!——祝五四愛國運動六十週年紀念和文藝節〉,《青年戰士報》,台北:1979.5.4。
    社論,〈走出五四的陰影——五四七十周年的最佳獻禮〉,《新新聞週刊》,112,1989.5.1。
    社論,〈紀念「五四」六十周年 本報邀學者專家座談——期國人認清史實以激發愛國精神「自立自強」纔是救國的唯一大道〉,《台灣日報》,台中:1979.5.4。
    社論,〈偉大的四五運動〉,《中國青年報》,北京:1978.11.21。
    社論,〈堵防時代思潮中的一股逆流〉,《自由中國》,6:10,台北:1952.5.16。
    社論,〈從「五四」到「四五」——中國企求獨立自由平等的道路〉,《台灣日報》,台北:1979.5.4。
    社論,〈提振「五四」的愛國精神 落實「五四」的救國理念〉,《青年日報》,台北:1989.5.4。
    社論,〈對於輸入中國書報的臺灣海關的無理干涉〉,《臺灣民報》,59,1925.7.1。
    社論,〈論本省文化建設〉,《台灣新生報》,台北:1946.6.19。
    社論,〈警察之信用何在〉,《台灣民報》,73,1925.10.4。
    社論,《中央日報》,〈結合全國知識份子在迷失中找到一條正確而坦蕩的大道—念「五四」迎「五四」話題之一〉,台北:1989.5.2。
    社論,「五四精神到哪裏去了?——為紀念五四運動而作」,《反攻》,12,台北:1950.5.1。
    社論,〈五四談自由主義與民粹主義〉,《聯合報》,台北:1995.5.4。
    芳園(陳逢源),〈賀民報成立紀念詩〉,《台灣民報》,1,1923.4.15。
    邱秀春,〈鍾理和在中國〉,林慶彰主編,《日治時期臺灣知識分子在中國》,台北:台北文獻會,2004。
    邱垂亮「自由主義的新境界」演講,見江中明,〈紀念殷海光基金會舉辦研討會——張忠棟 自由主義的實踐者〉,《聯合報》,台北:2000.6.11。
    金耀基,〈「六四」十周年 從五四看六四民主、民族主義與中國的現代化〉,《聯合報》,台北:1999.6.4。
    金耀基,〈中國文化意識的變與反省——從五四到四五的歷史轉折〉,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8。
    金耀基,〈中國的現代性與民主發展的前景:論民主與文化之關係〉,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
    金耀基,〈中國研究與社會科學—兼評索羅孟的「毛之革命與中國底政治文化」〉,金耀基,《金耀基社會文選》,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
    金耀基,〈在「五四」的長影下〉,《兩岸民主的反思》,台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0。
    金耀基,〈科學、民主、現代化〉,《中國時報》,台北:1979.4.30。
    金耀基,〈胡適與中國現代化運動〉,《大學生活》,7:24,香港:1962.5.5。
    金耀基,〈當民主的掌聲響起〉,收入金耀基等著,《神州悲劇的沈思——1989年天安門事件評析》,台北:正中書局,1989。
    金觀濤、劉青峰,〈五四青年群體為何放棄「自由主義」?——重大事件與觀念變遷互動之研究〉,《二十一世紀》,82,香港:2004.4。
    雨佳〈我所知道的許季茀先生〉,《台灣文化》3:4,台北:1948.5。
    侯坤宏,〈戰後台灣白色恐怖論析〉,《國史館學術集刊》,台北:國史館,2007.6。
    南方朔,〈大學雜誌階段的量底分析——中國自由主義最後堡壘〉,《夏潮》4:2–5:1 ,台北:1978.2–1978.7。
    姜貴,〈五四風:你把老子害慘了〉,《台灣日報》,台中:1979.5.4。
    姚人多,〈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灣之殖民治理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2,台北:2001.6。
    姚筠,〈我的「新台灣文學運動」看法〉,《台灣新生報》,「橋」124,台北:1948.6.9。
    施文杞,〈對於台灣人所作的白話文之我見〉,《台灣民報》,2:4,1924.3.11。
    柯永輝,〈五四學堂 張志銘沈懷一創辦〉,《聯合報》,台北:2001.11.21。
    洪銘水,〈葉榮鐘論「五四」新文學與「第三文學」的提出〉,《台灣文學評論》,1:2,台北:2001.10。
    洪銘水,〈學者詩人周策縱教授〉,《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7:3,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07.9。
    玲木正夫,〈陳儀についての覺え書——魯迅、許壽裳、郁達夫との關わりにわいて〉,《橫濱市立大學叢書》,40:2,橫濱:橫濱市立大學,1989.3。
    科賽(LEWIS A. COSER)著,邱澎生譯,〈阿伯瓦克與集體記憶〉,《當代》,91,台北:1993.11。
    胡成,〈啟蒙:胡適的憂慮和他的困境〉,收入劉青峰編,《胡適與現代中國文化轉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4。
    胡勉,〈文藝復興與戰鬥——慶祝六十二年五四文藝節〉,《青年戰士報》,台北:1973.5.4。
    胡秋原,〈談楊逵先生及其作品〉,楊逵,《羊頭集》,台北:民眾日報出版社,1979。
    胡紹鐘,〈建設台灣新文學之路〉,《台灣新生報》,「橋」117,台北:1948.5.24。
    胡菊人,〈歷史的感召〉,《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台北:1979.5.11。
    胡適,〈不朽——我的宗教〉,《胡適文選》。上海:亞東書局,1935
    胡適,〈介紹我自己的思想〉,《胡適文選》,上海:亞東書局,1935。
    胡適,〈我們走哪條路?〉,《胡適文存》(4),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68。
    胡適,〈我們對於近代西洋文明的態度〉,《胡適文存》(3),台北:遠東圖書公司,1968。
    胡適,〈亞東區科學教育會議演說:科學發展所需要的社會改革〉,《文星》,50,1962.12.1。
    胡適,〈紀念「五四」〉,北平,《獨立評論》,149,1935.5.5。
    胡適,〈胡適之先生答書〉,《奔流》創刊號,1936.12.14。
    胡適,〈個人自由與社會進步——再談「五四」運動〉,《獨立評論》,150,1935.5.12。
    胡適,〈陳獨秀與文學革命〉,收入《陳獨秀評論選集》下冊,開封:河南人民出版社,1982。
    胡適,〈寧鳴而死,不默而生〉,《自由中國》,12:7,台北:1955.4.1。
    胡適〈「自由中國」的宗旨〉,《自由中國》,1:1,台北:1949.11.20。
    胡適撰寫,〈「科學與人生觀」序〉,胡適,《胡適文選(2)》,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86。
    茅漢(王曉波)、王順,〈保衛釣魚台〉,《中華雜誌》,18:11,台北:1970.11,8。
    若林正丈,〈台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台灣座標」〉,《當代》,17,台北:1987.9。
    若林正丈,〈台灣戰後政治史〉,《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台北板橋:稻鄉出版社,1989。
    韋伯,〈政治作為一種志業〉,錢永祥編譯,《學術與政治—韋伯選集(1)》,(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
    韋政通,(台灣意識與民族主義),《中國思想與人文關懷》,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韋政通,〈「五四」在今日的意義〉,《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
    韋政通,〈「自由」與「存在」的對決——略論殷海光悲劇的形成〉,韋政通等著,《自由民主的思想與文化》,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
    韋政通,〈三十多年來知識份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從《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到黨外的民主運動〉,《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
    韋政通,〈台灣三十年來的思想界〉,《台灣文藝》106,台中沙鹿:1987.7。
    韋政通,〈台灣三十年來思想性雜誌的回顧與前瞻〉,《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9。
    韋政通,〈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一九六五-一九六九)〉,《殷海光全集(18).紀念集》
    韋政通,〈我所知道的殷海光先生〉,《人是可以這樣活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韋政通,〈兩種心態.一個目標——新儒家與自由主義觀念衝突的檢討〉,《儒家與現代中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
    韋政通,〈科學、民主、反傳統——以「台灣經驗」反省「五四」〉,《立足台灣,關懷大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韋政通,〈殷海光與新儒家〉,《中國思想與人文關懷》,台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韋政通,〈啟蒙運動與當代中國思想發展〉,《中國論壇》,16:3,台北:1983.5.10。
    韋政通,〈新文化運動時代的自由與民主〉,《思想的貧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
    韋政通,〈當代新儒家的心態〉,《儒家與現代中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
    韋政通,〈雷震在台灣民主運動史上的地位——「台灣民主自由的曲折歷程」研討會開幕詞〉,《立足台灣,關懷大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韋政通,〈儒家倫理在「台灣經驗」中的角色〉,《中國思想傳統的創造轉化》,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
    唐君毅,〈一千八百年來的中國學生運動之歷史發展〉,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79。
    唐啟華,〈五四運動與1919中國外交之重估〉,《五四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
    夏道平,〈青年節應當改期〉,《自由中國》,8:7,台北:1953.4.1。
    夏道平,〈紀念殷海光先生〉,《殷海光全集(18)‧紀念集》,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
    孫文,〈民國週年與海外國民黨同志書〉(1920.1.29),收入胡漢民編,《總理全集(3)》,上海:民智書局,1930。
    孫伏園,〈回憶五四當年〉,《人民文學》,北京:1954.5。
    孫善豪,〈個人與自由:馬克斯對自由主義之批判〉,收入錢永祥等著,殷海光基金會主編,《自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
    孫達人,〈傳統.覺醒.改造——簡論台灣新文學的方向〉,《台灣新生報》,「橋」副刊131,台北:1948.6.9。
    孫達人,〈論前進與後退——「建設新台灣文學之路」讀後〉,《台灣新生報》,「橋」副刊119,台北:1948.5.28。
    孫達仁,〈「橋」和它的伙伴們〉,收入曾健民主編,《噤啞的戰爭》,台北:人間出版社,1999。
    徐復觀,〈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紀念特刊:五十年來的中國學術文化〉,《聯合報》,台北:1961.1.1。
    殷夏君璐,〈永不能忘的日子〉,《殷海光全集(18).紀念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人生的基石〉,《殷海光全集(15).學術與思想(三)》,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大江東流擋不住!〉,《自由中國》,23:5,台北:1960.9.1。
    殷海光,〈五四的再認識〉,《殷海光全集(15).學術與思想(三)》,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五四的隱沒和再現——為五四運動五十周年而作〉,《殷海光全集(15).學術與思想(三)》,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五四運動三十年〉,《中央日報‧青年週刊》,台北:1949.5.4。
    殷海光,〈共黨的語言可以襲用嗎?〉,《自由中國》,5:4,台北:1951.8.16。
    殷海光,〈自由民主是反共的活路〉,《自由中國》,19:2,台北:1958.7.20。
    殷海光,〈至何友暉〉,(1969.1.1),《殷海光全集(10).書信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我為什麼反共?〉,《殷海光全集(11).政治與社會(上)》,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我們走哪條路?〉,《文星》,4:2,1959.6.1。
    殷海光,〈我對於在野黨的基本建議〉,《自由中國》,23:2,台北:1960.7.20。
    殷海光,〈我憶孟真先生〉,《殷海光全集(9).雜憶與隨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胡適思想與中國前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慶祝胡適先生65歲論文集(18)》,台北:中央研究院,1957。
    殷海光,〈胡適與國運〉,《自由中國》,20:9,台北:1959.5.1。
    殷海光,〈致林毓生〉(1968.10.9),《殷海光全集(10)‧書信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致林毓生〉(1968.5.4),《殷海光全集(10):書信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致林毓生〉(1968.9.24),《殷海光先生文集(2)》,台北:九思出版公司,1979。
    殷海光,〈致徐傳禮〉(1968.3.28),《殷海光全集(10)‧書信集》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展開啟蒙運動〉,《自由中國》,20:9,台北:1959.5.1。
    殷海光,〈從有顏色的思想到無顏色的思想〉,《殷海光全集(14).學術與思想(二)》,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傳統的價值〉《殷海光全集(13):學術與思想(一)》,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實徵論的批判〉,《民主評論》,4:21,香港:1953.11.1。
    殷海光,〈邏輯經驗論底再認識〉,《殷海光全集(14):學術與思想(二)》,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
    殷海光,〈讓我們攜手從事文化創建——兼紀念五四〉,收入殷海光著,陳平景紀錄,《春蠶吐絲》,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
    殷海光口述,張尚德紀錄,〈邏輯經驗論的基本缺點〉,《春蠶吐絲》,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
    殷福生(海光),〈五四人,——一個探索性分析〉,《新哲學》,7,鄭州:大象出版社,2007。
    秦賢次,〈魯迅與台灣青年〉,《國文天地》,7:4,台北:1991.9。
    翁宗志,〈戰後台港地區自由主義與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1153504
    97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3504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3504301.pdf113KbAdobe PDF21429View/Open
    53504302.pdf144KbAdobe PDF21565View/Open
    53504303.pdf118KbAdobe PDF21440View/Open
    53504304.pdf514KbAdobe PDF22322View/Open
    53504305.pdf748KbAdobe PDF25148View/Open
    53504306.pdf992KbAdobe PDF23175View/Open
    53504307.pdf692KbAdobe PDF23321View/Open
    53504308.pdf702KbAdobe PDF22425View/Open
    53504309.pdf594KbAdobe PDF22001View/Open
    53504310.pdf399KbAdobe PDF21675View/Open
    53504311.pdf814KbAdobe PDF22178View/Open
    53504312.pdf1072KbAdobe PDF2349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