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4983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09951/140887 (78%)
造訪人次 : 46265046      線上人數 : 88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49832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32


    題名: 論塔在隋唐文化中的呈現與意涵
    The presen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pagoda in the culture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作者: 李心怡
    Lee, Hsin Yi
    貢獻者: 羅宗濤
    Luo, Tzong Tao
    李心怡
    Lee, Hsin Yi
    關鍵詞: 隋唐

    佛塔
    空間
    Sui dynasty
    Tang dynasty
    Pagoda
    Buddhist Pagoda
    space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2010-12-09 10:24:36 (UTC+8)
    摘要: 東漢末年,一種名為「塔」的宗教建築物,隨著佛教的傳入而與之同時進入中國,成為崇敬禮拜的信仰中心。在佛教於中國的傳播過程中,塔的定位隨著宗教空間需求的擴大、以及中國固有王權空間觀念的影響而不斷的調適演變,逐漸的喪失了原本禮佛與信仰的中心地位,而轉變成為寺廟中缺乏實質用途的裝飾象徵性建築物。隋唐時期,先有隋文帝於仁壽年間大規模的造塔活動,使佛塔的建築與信仰普及全國,後有唐代重視休閒娛樂活動的社會風氣,並進而與科舉文化相結合,使得高聳的佛塔也同時成為得以享受登臨與題名之樂的風景名勝,具有更為世俗化的形象。
    此外,多部講述造塔功德的佛經於唐代加以翻譯,使得唐代佛教徒以塔為墓風氣盛行,而民間功德塔的興造也非常興盛。在塔的概念與形象轉變方面,「以塔鎮地」概念的出現;佛塔高聳筆直、層層累疊的建築外型,也被用來指稱外觀或概念近似的建築物。最後,塔所突現出的垂直向度,也容易引申出人們各種關於崇敬、焦慮、與好奇的情緒:既是膜拜禮敬、溝通凡聖、得以消滅罪障的神聖空間,卻也是異常高聳、攀登不易的危險場所,甚至還是異人藏寶、夜叉棲居的奇特領域,而成為形象多元並具備豐富色彩的文學空間。甚至,具體而微的掌中小塔,也因為佛塔靈驗奇特的形象,而被延伸發展成為具有保護功能的隔離所。這些複雜神奇之各種異想的出現,也預示出塔在隋唐之後所即將呈現出之更為璀燦豐富的文化面貌。
    As a unique architecture of Buddhism, the Buddhist pagoda immigrated into China in the Han dynasty. Pagodas were built widespreadly as the religion center in the following centuries. However, after emerg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e concept, the main hall replaced the pagoda becoming the center of Buddhist temple gradually. In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various forms of the pagoda were presented because of the popular acceptance of Buddhism in the society and of the newly translated Buddhist Scriptures. In the form of tall pagodas of large temples in the capital to the small ones as memorials of eminent monks, the pagodas presented various images and were completely transformed from foreign architecture to the Chinese building. In the peace period, activities around the pagodas were recorded in documents and literatures forming a unique landscape in the Tang culture. Combination of the images of tall obvious building and holy religious space, lots of implications, other than solely Buddhist architecture, appeared in the literatures. Arising from the sensation to the architecture space and from the miraculous legends and tales, diversified and colorful imaginations have enriched the culture of Sui and Tang dynastie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s, historical documents, Buddhist Scriptures, architecture researches, and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the details of different presentations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pagoda were demonstrated and concluded.
    參考文獻: 一、古籍:
    (一) 經部
    《說文解字注》〔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台北:商務印書館,2005年)
    (二) 史部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漢〕司馬遷撰,〔南朝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新校本三國志注附索引》 〔西晉〕陳壽撰,〔宋〕裴松之注,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新校本南齊書》 〔梁〕蕭子顯撰,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新校本魏書附西魏書》 〔北齊〕魏收撰,西魏書〔清〕謝啟昆撰,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新校本隋書附索引》 〔唐〕魏徵等撰,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新校本北史并附編三種》 〔唐〕李延壽撰,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新校本舊唐書附索引》 〔後晉〕劉昫撰,楊家駱主編。 (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三輔黃圖校釋》 何清谷。 (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洛陽伽藍記校箋》 〔北魏〕楊衒之著,楊勇校箋。 (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水經注校釋》 〔北魏〕酈道元撰,陳橋驛校釋。 (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年)
    《寺塔記》 〔唐〕段成式。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
    《兩京新記輯校》 〔唐〕韋述撰,辛德勇輯校。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資治通鑑》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長安志》 〔宋〕宋敏求撰,收入《宋元方志叢刊》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唐會要》 〔宋〕王溥。 (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游城南記校注》 〔宋〕張禮撰,史念海、曹爾琴校注。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唐才子傳校箋》〔元〕辛文房撰,傅璇琮主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至正金陵新志》 〔元〕張鉉撰,收入《宋元方志叢刊》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 (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增訂唐兩京城坊考》 〔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訂。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三) 子部
    《葬書》 〔晉〕郭璞。 (合肥:黃山書社,2008年)
    《歷代名畫記》 〔唐〕張彥遠。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
    《大唐西域記校注》 〔唐〕玄奘、辯機撰,季羨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入唐求法巡禮行記》 〔日〕圓仁撰,顧承甫,何泉達點校。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新譯唐摭言》 〔五代〕王定保撰,姜漢椿注譯: (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唐語林校證》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冊府元龜》 〔宋〕王欽若等編。(台北:中華書局,1960年)
    《南部新書》〔宋〕錢易撰,黃壽成點校。 (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益州名畫錄》 〔宋〕黃休復。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5年)
    《太平廣記》 〔宋〕李昉等編。 (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金石萃編》〔清〕王述菴。(台北:台聯國風出版社,1964年)
    《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 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四) 集部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逯欽立輯校。 (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全隋文;先唐文》 〔清〕嚴可均輯,史建橋等審訂。(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全隋文補遺》 韓理洲輯校編年。 (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年)
    《全唐文新編》 周紹良主編。 (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唐文續拾》 〔清〕董誥等編。 (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全唐詩》 清聖祖敕撰。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唐代墓誌彙編》 周紹良主編。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唐詩紀事校箋》 〔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 (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二、近代專著:
    王秀林:《晚唐五代詩僧群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王魯民:《中國古代建築思想史綱》(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白雲觀長春真人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5年)
    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新竹:正聞出版社,1998年)
    印順法師:《淨土與禪》(新竹:正聞出版社,2000年)
    李允鉌:《華夏藝匠—中國古典建築設計原理分析》(台北:明文書局,1993年)
    李金龍:《識別中國古建築》 (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10月)
    李乾朗:《神靈的殿堂》(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李崇峰:《中印佛教石窟寺比較研究—以塔廟窟為中心》(新竹市: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1年)
    李斌城主編:《唐代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李德輝:《唐代交通與文學》(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宋啟林、蔡立力:《中國文化與中國城市》(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季羨林:《佛教十五題》(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周可真:《顧炎武年譜》(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
    周勛初:《周勛初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侯迺慧:《詩情與幽境—唐代文人的園林生活》(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
    侯迺慧:《唐宋時期的公園文化》(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9月)
    孫全文、王銘鴻:《中國建築空間與形式之符號意義》(台北:明文書局,1995年2月)
    孫昌武:《道教與唐代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胡允桓,邱秋娟:《上帝聖殿》(台北縣新店市:風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姚美玲:《唐代墓志詞彙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段玉明:《相國寺—在唐宋帝國的神聖與凡俗之間》(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殷光明:《北涼石塔研究》(新竹: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0年)
    殷光明:《北涼石塔研究》(新竹:財團法人覺風佛教藝術文化基金會,2000年)
    高振農:《中國佛教源流》(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
    馬曉:《中國古代木樓閣》(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夏廣興:《密教傳持與唐代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陳安利:《高貴的葬儀——唐代皇陵與皇親國戚墓》(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
    陳正平:《唐代游藝詩歌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郭玉雯:《聊齋誌異的幻夢世界》,(台北:學生書局,1985年7月)
    梁思成著,梁成誡譯:《圖像中國建築史》 (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2001年)
    程大錦著,劉從虹譯:《建築:形式、空間和秩序》(台北: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2005年8月)
    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被開拓的詩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程薔,董乃斌:《唐帝國的精神文明——民俗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張家驥:《中國造園史》(台北:明文書局,1990年)
    張國剛:《佛學與隋唐社會》(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馭寰:《佛教寺塔》(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喬勻、劉敘杰等:《中國古代建築》(台北:木馬文化,2003年)
    湯用彤:《往日雜稿》(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湯用彤:《隋唐佛教史稿》(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12月)
    彭懷恩:《社會學進階Q&A》(台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2005年1月)
    傅熹年主編:《中國古代建築史・第二卷・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建築》(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3年12月)
    黃新亞:《消逝的太陽—唐代城市生活長卷》(湖南:湖南出版社,1996年)
    賈晉華:《唐代集會總集與詩人群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慈怡主編:《佛光大辭典》(高雄: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
    湛如:《淨法與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聖嚴法師:《火宅清涼》(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楊波:《長安的春天:唐代科舉與進士生活》(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楊鴻年:《隋唐兩京坊里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漢寶德:《中國的建築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漢寶德:《風水與環境》(台北:小異出版社,2006年)
    漢寶德:《建築的精神向度》(台北:建築情報季刊雜誌社,2002年)
    漢寶德:《漢寶德談建築》(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4年)
    漢寶德:《為建築看相》(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5年)
    漢寶德:《風情與文物》(臺北:九歌出版社,1993年)
    漢寶德等:《虛擬聖境:世界宗教建築縮影》(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臺靜農:《靜農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趙睿才:《唐詩與民俗關係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11月)
    劉開揚:《高適詩集編年箋註》(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劉淑芬:《慈悲清淨—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盧建榮:《北魏唐宋死亡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2006年)
    戴傳華:《地域文化與唐代詩歌》(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蕭麗華:《唐代詩歌與禪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年)
    譚世保:《漢唐佛史探真》(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1年)
    羅哲文,劉文淵,劉春英:《中國名塔》(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6年)
    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年)
    龔國強:《隋唐長安城佛寺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日〕前田行貴著,李鳳媚、吳志揚譯:《印度佛跡巡禮》(台北:財團法人十方禪林文教基金會,2001年12月)
    〔日〕松本文三郎:《印度に於ける佛教以前の塔と其以後の塔》(日本:鵃故鄉舍出版,昭和十八年2月)
    〔日〕礪波護著,韓昇編,韓昇、劉建英譯:《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9年)
    〔法〕格魯塞著,常任俠、袁音譯:《印度的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1965年)
    〔英〕約翰.夏默生著,蔡毓芬譯:《古典建築語言》(台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英〕布萊恩.勞森著,楊青娟等譯:《空間的語言》(北京:中國建築工藝出版社,2003年)
    〔英〕Patrick Nuttgens著,顧孟潮,張百平譯:《建築的故事》(台北: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美〕阿摩斯.拉普卜特著,黃蘭谷等譯:《建成環境的意義》(北京:中國建築工藝出版社,2006年)
    〔美〕坎特.布魯爾,查理士.摩爾著,葉庭芬譯:《人體、記憶與建築》(台北:尚林出版社,1999年)
    〔挪威〕Christian Norgerg-Schulz著,王淳隆譯:《實存・空間・建築》 (台北:臺隆書店,1994年2月)
    〔德〕奧托著,陳窮等譯:《論神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
    三、論文:
    (一) 期刊論文
    大雁塔保管所:〈大雁塔〉,《文物》1978年第五期,頁90-91。
    于廷:〈四門塔〉,《文物》1978年第四期,頁91。
    中原石刻藝術館.王景荃:〈河南新鄭縣荊王莊發現兩座唐代石塔〉,《中原文物》1990年第二期,頁95-96。
    王文泉:〈初唐的佛、道之爭〉,《康寧學報》2007年第九期,頁133-161。
    王定璋,王元成,張克欽:〈唐代山水旅游詩歌折射的文化心態〉,《天府新論》,1991年2月,頁67-74。
    王春南:〈”塔”字和第一座塔考——新《辭源》”塔”條質疑〉,《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83年第四期,頁100-102。
    王媛、駱秉杰:〈中國古代佛教建築的場所特徵〉,《華中建築》2000年第18卷,頁131-133。
    方國瑜:〈大理崇聖寺塔考說〉,《思想戰線》1978年第六期,頁51-57。
    田福月:〈房山雲居寺及其塔群〉,《法音》1988年第五期,頁35-37。
    史樹青:〈北魏曹天度造千佛石塔〉,《文物》1980年第一期,頁68-71。
    何養明:〈漫遊大雁塔和興教寺〉,《現代佛學》,1960年7月,頁29-32。
    李文生,楊超杰:〈龍門石窟佛教瘞葬形制的新發現——析龍門石窟之瘞穴〉,《文物》1995年第九期,頁71-77。
    李玉珉:〈中國早期佛塔溯源〉,《故宮學術季刊》,第6卷第三期(1989年春季號),頁75。
    李芳民:〈佛宮南用獨游傾—唐代詩人游居寺院習尚探賾〉,《文學遺產》2002年第三期,頁39-49。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河南安陽寶山靈泉寺塔林〉,《文物》1992年第一期,頁1-30。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河南安陽靈泉寺石窟及小南海石窟〉,《文物》1988年第四期,頁1-14。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登封嵩岳寺塔勘測簡報〉,《中原文物》1987年第四期,頁7-20。
    河南省古代建築保護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鄭州市福勝寺塔地宮〉,《文物》1991年第六期,頁38-47。
    河南省博物館,安陽地區文管會,安陽縣文管會:〈河南安陽修定寺唐塔〉,《文物》1979年第九期,頁7-16。
    周雁飛:〈隋文帝發展佛教意識形態背景之探討〉,《普門學報》2003年7月,頁1-12。
    果藏:〈佛塔不同演變時期的風格〉,《香港佛教》407期(1994年4月),頁21-25
    金祖明,周琦,任林豪:〈試論天台山國清寺塔建築的建築年代〉,《東南文化》第六期(1990年11月),頁149-151。
    吳其昱:〈荷澤神會傳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59本第4分(1988年),頁899-912。
    吳秋慧:〈唐代宴飲詩的社會化現象〉,《德明學報》,2000年第十六期,頁225-245。
    姜楊德:〈中國晚唐、五代時期敦煌與四川地區「毗沙門天王」之研究〉,《藝術論壇》,2006年第四期,頁31-49。
    范邦瑾:〈試論懷州懷聖塔的創建年代〉,《上海博物館集刊》,1986年4月,頁84-89。
    重光:〈慈恩寺大雁塔〉,《文物參考資料》,1958年8月,頁71-72。
    重光:〈唐大慈恩寺補記〉,《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二期,頁95-100。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徐村發現一批唐代石刻造像〉,《中原文物》1984年第三期,頁57-58。
    陜西省法門寺考古隊:〈扶風法門寺塔唐代地宮發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十期,頁1-26。
    陜西省法門寺考古隊:〈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1988年第二期,頁94-106。
    高禎霙:〈李靖故事考〉,《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993年第八期,67-91。
    柳存仁:〈毘沙門天王父子與中國小說之關係〉,《新亞學報》1958年第3卷第二期,頁53-98。
    聊城地區博物館:〈山東陽谷縣關莊唐代石塔〉,《考古》1987年第一期,頁48-50。
    許一系:〈初期大乘教團之研究—大乘「佛塔教團」說之考察〉,《圓光佛學學報》第十期(2006年4月),頁1-43。
    袁萬里,笑山:〈西安香積寺與善導塔〉,《文物》1980年第七期,頁77-78。
    張乃翥:〈龍門石窟唐代瘞葬的新發現及其文化意義的探討〉,《考古》1991年第二期,頁160-165。
    張之:〈修定寺方塔始建年代考〉,《中原文物》1981年6月,頁39-42。
    張弓:〈唐代佛寺群系的形成及其布局特點〉,《文物》1993年第十期,頁40-45。
    張德水:〈祭壇與文明〉,《中原文物》1997年第一期,頁61-68。
    張馭寰:〈山西羊頭山的魏、唐石塔〉,《文物》1992年第三期,頁38-41。
    張家泰:〈登封少林寺唐蕭光師塔考—兼談六角形唐塔的有關問題〉,《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第2卷(1980年),頁135,149-156。
    張家泰:〈嵩岳寺塔〉,《文物》1979年第六期,頁91-92。
    張增午:〈河南林縣陽臺寺唐代石塔〉,《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二期,頁29-32。
    淮建邦:〈試談法門寺真身寶塔之佛骨〉,《文博》1993年第四期,頁78-80。
    陳浩:〈隋禪宗三祖僧璨塔銘磚〉,《文物》1985年第四期,頁8。
    陳炳應:〈北魏曹天護造方石塔〉,《文物》1988年第三期,頁83-93。
    陳瓊璀:〈佛塔供養的歷史源流〉,《志蓮文化集刊》2008年第四期,頁35-107。
    陳顯遠:〈「儻駱道」初考〉,《文博》1987年第三期,頁42-48。
    陽煥成:〈豫北石塔紀略〉,《文物》1983年第五期,頁70-77。
    楊寶順:〈修定寺塔的建築特點與修整復原研究〉,《中原文物》1987年第二期,頁163-166及49頁。
    楊寶順,孫德萱,孫士杰:〈安陽修定寺唐塔雕磚的複製工藝〉,《文物》1982年第十二期,頁75-79。
    楊寶順,孫德萱,衛本峰:〈河南安陽寶山寺北齊雙石塔〉,《文物》1984年第九期,頁43-44。
    楊鴻勛:〈關於北魏洛陽永寧寺塔復原草圖的說明〉,《文物》1992年第九期,頁82-87。
    楊鴻勛:〈唐長安薦福寺塔復原探討〉,《文物》1990年第一期,頁88-91。
    楊書杰:〈山東平陰發現大隋皇帝舍利寶塔石函〉,《考古》1986年第四期,頁375-376。
    雷依群:〈大雁塔〉,《文博》1986年第三期,頁74-76。
    曹桂岑,郭友范:〈谼峪寺塔記〉,《科技史文集》1981年第七期,頁115-118。
    趙立春:〈响堂山北齊”塔形窟龕”〉,《中原文物》1991年第四期,頁53-56。
    趙立春:〈响堂山北齊塔形窟述論〉,《敦煌研究》1993年第二期,頁37-45。
    趙迅:〈雲居寺塔及石經〉,《文物》1978年第三期,頁81-83。
    趙靈芝,張霆,張松林:〈唐中和五年石經幢〉,《文物》1995年第七期,頁85-89。
    劉合心,孫育民:〈彬縣開元寺塔的建築年代及其新發現文物〉,《文博》1990年第二期,頁7-11。
    劉淑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與唐代尊勝經幢的建立——經幢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1分(1996年),頁145-193。
    劉淑芬:〈經幢的形制、性質和來源——經幢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8本第3分(1997年),頁643-786。
    劉淑芬:〈唐代俗人的塔葬〉,《燕京學報》新七期,頁79-105。
    劉淑芬:〈林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一〉,《大陸雜誌》第96卷第1期(1998年),頁22-31;第二期,頁73-91;第三期,頁116-136。
    劉淑芬:(石室瘞葬——中古佛教露屍葬研究之二(上)〉,《大陸雜誌》第98卷第2期(1999年),頁49-60;第二期,頁97-113;第三期,頁145-152。
    葉萬松,商志覃:〈洛陽龍門出土神會塔銘考辨〉,《文物》1994年第十一期,頁81-83及32。
    盧惠敏:〈從巴赫特窣堵波浮雕圖像探討佛塔建築式樣〉,《中華佛學學報》2007年第二十期,頁41-64。
    戴亞東:〈常德市乾明寺的唐代鐵幢〉,《文物》,1958年第一期,頁83-84。
    閻文儒:〈西安大雁塔考〉,《史學月刊》,1981年第二期,頁14-17。
    濟南市文化局.王建浩:〈唐皇姑庵塔〉,《文物》1964年第七期,頁58-59。
    濟南市文化局:〈九頂塔〉,《文物》,1963年第五期,頁69。
    韓金科,王焯:〈法門寺唐塔地宮及中國舍利瘗埋制度〉,《文博》1988年第四期,頁52-54。
    韓偉,羅西章:〈法門寺出土唐中宗下發入塔銘〉,《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六期,頁14-16。
    羅西章:〈鳳泉寺隋舍利塔下銘〉,《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四期,頁19-20及24。
    蕭安順:〈試論我國高層建築的起源和發展〉,《中原文物》1987年第3期,頁117-118。
    羅哲文:〈古塔摭談〉,《文物》1982年第三期,頁48-55。
    譚民奎:〈寺廟建寶塔、靈骨樓之探討〉,《中華禮儀》1997年創刊號,頁20-22。
    顧鐵符:〈唐泛舟禪師塔〉,《文物》,1963年第三期,頁50-52。
    Raychandhnri, H. C.著,李志夫譯:〈阿育王評鑑〉,《中國佛教》第24卷第十期(1980年7月),頁22-29。
    (二) 論文集
    丁敏:〈方外的世界—佛教的宗教與社會活動〉,《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年),頁170。
    李斌城:〈論唐人對法門寺佛指骨的崇敬〉,《首屆國際法門寺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頁41-56。
    徐蘋芳:〈唐宋塔基的發掘〉,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國的考古發現和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頁613-616。
    武伯倫:〈慈恩寺和大雁塔〉,張曼濤主編:《中國佛教寺塔史志》(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頁159-171。
    陶希聖:〈唐代寺院經濟概說〉,《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1980年10月),第九冊,頁41-52。
    黃新亞:〈說中唐政局與迎奉佛骨的關係〉,《首屆國際法門寺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西安: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頁66-74。
    劉淑芬:〈六朝建康的佛寺與城市空間〉,《鄭欽仁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年),頁57-84。
    (三) 學位論文
    成玉蘭:《佛塔建立與演變—以印度、中國、韓國為例》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九年
    林瑞卿:《佛教毗沙門天王與那吒研究》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五年
    姜楊德:《晚唐、五代「毗沙門天王」研究—以敦煌與四川地區為例》 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0151507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151507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描述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1507101.pdf2403KbAdobe PDF25640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