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66209      Online Users : 10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歷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4987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72


    Title: 西梁政權研究(555-587)
    The study of the west Liang state(555-587)
    Authors: 許朝棟
    Contributors: 王德權
    許朝棟
    Keywords: 務實正統觀
    活用型務實正統觀措施
    藩臣皇帝
    傀儡政權式藩屬
    西梁模式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0-12-09 11:40:45 (UTC+8)
    Abstract: 皇帝(皇權)於人間至高無上之特性與公羊學大一統正統論其正統有我無彼之觀念互為論證,為帝者認己乃唯一正統代表,視並稱帝者作非滅不可之僭逆。元首俱稱帝之孫吳、蜀漢均視對方作僭偽;於官式互動場合中原則上卻採一措施:不觸正統課題,不用主觀性強之政治性用語,於實質上互認對方皇帝其正當性,以合抗曹魏。隱於該措施背後之理念可謂:務實正統觀,南、北朝互動模式類此。南北朝末,有皇帝乘敵國內亂之際立彼皇族為彼國「主」,為藩臣之主得於其國內稱帝,西魏則立以蕭梁皇族為帝之傀儡政權式藩屬:西梁。就正統論及皇權特性而言實悖,然此等乃務實正統觀其措施之活用,意在擾敵徐圖滅之,故活用型務實正統觀措施為實踐公羊學大一統正統論之手段。周隋利用西梁打擊陳朝:除國防層面外,使陳帝於正統爭奪戰中非僅面對北朝競爭者。後金朝立楚、齊兩帝國措施即類西梁模式。
    Reference: (一)史料
    《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99。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
    《晉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梁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陳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周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
    《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
    《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
    二十五史刊行委員會編,《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8。
    于光華編,《評註昭明文選》,台北:啟聖圖書公司,1974。
    王仲犖,《北周六典》,台北:華世出版社,1982。
    王其禕等編,《隋代墓志銘匯考》,北京:線裝書局,2007。
    北京圖書館藏,《續修四庫全書‧經部‧禮類九0》,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司馬光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5。
    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編纂委員會輯,《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一六三》,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
    左丘明著,鮑思陶點校,《國語》,濟南:齊魯書社,2005。
    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
    李慶善整理,《大金弔伐錄校補》,北京:中華書局,2001。
    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2003。
    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3。
    段成式,《酉陽雜俎》,台北:源流出版社,1982。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889,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崔龍見修,《江陵縣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0。
    楊勇校箋,《洛陽伽藍記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
    羅新等編,《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北京:中華書局,2005。
    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9。
    (二)專書
    丁文江等編,《中華民國新地圖》,上海:申報館,1934。
    三民書局大辭典編纂委員會編,《大辭典》,台北:三民書局,1985。
    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編,《中國歷史上的分與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1995。
    毛漢光,《中國中古社會史論》,台北:聯經出版社,1997。
    王伊同,《五朝門第》,北京:中華書局,2006。
    王仲犖,《魏晉南北朝史》,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92。
    王壽南,《隋唐史》,台北:三民書局,1994。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2。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3。
    朱筱新,《中國古代的禮儀制度》,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牟發松,《湖北通史:魏晉南北朝卷》,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吳璵注譯,《新譯尚書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1。
    呂春盛,《北齊政治史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
    呂春盛,《關隴集團的權力結構演變》,台北:稻鄉出版社,2002。
    尾形勇著,張鶴泉譯,《中國古代的「家」與國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李宗侗注譯,《春秋左傳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
    李崇智,《中國歷代年號考》,北京:中華書局,2004。
    李遇春等,《七大古都史話》,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
    李應強,《中國服裝色彩史論》,台北:南天書局,1993。
    杜秀榮等編,《中國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6。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1,台北:三民書局,2004。
    杜維運等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台北:華世出版社,1976。
    足立喜六著,王雙懷等譯,《長安史迹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6。
    林尹等編,《中文大辭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2。
    林尹註譯,《周禮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
    林恩顯,《突厥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政治大學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編,《中國通史論文選集》,台北:政治大學中國通史教學研討會,1991。
    段玉裁,《說文解字段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64。
    胡阿祥,《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台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
    國立編譯館編,《中等學校本國歷史地圖集》,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
    康樂,《從西郊到南郊:國家祭典與北魏政治》,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
    張分田,《中國帝王觀念》,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許倬雲,《西周史》,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05。
    陳戍國,《魏晉南北朝禮制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
    陳金鳳,《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陳潮等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區劃沿革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2003。
    陶晉生,《中國近古史》,台北:東華書局,1995。
    雪克注譯,《新譯公羊傳》,台北:三民書局,1998。
    傅樂成,《中國通史》,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97。
    彭林,《中國古代禮儀文明》,北京:中華書局,2005。
    曾資生,《中國政治制度史》2,香港:龍門書店,1969。
    渡邊信一郎著,徐沖譯,《中國古代的王權與天下秩序》,北京:中華書局,2008。
    程光裕等編,《中國歷史地圖》,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4。
    華世出版社編,《中國歷史紀年表》,台北:華世出版社,1978。
    黃惠賢,《中國政治制度通史》4,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溝口雄三等編,孫歌等譯,《中國的思維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台北:雲龍出版社,1996。
    葉國良,《古代禮制與風俗》,台北:台灣書店,1997。
    雷家驥,《中古史學觀念史》,台北:學生書局,1990。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2。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北宋前期》,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
    滕志賢注譯,《新譯詩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0。
    黎虎,《漢唐外交制度史》,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
    黎虎,《魏晉南北朝史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9。
    儲同人,《在陸草堂文集》,台北:文海出版社,1969。
    薛頌留編,《新編中國辭典》,台北:大中國圖書公司,2004。
    謝德瑩,《儀禮聘禮儀節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
    韓昇,《隋文帝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
    魏嵩山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5。
    譚其驤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台北:曉園出版社,1991。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香港:龍門書店,1977。
    顧寶田等譯,《新譯儀禮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2。
    (三)期刊論文
    山崎宏,〈北朝末期の附庸國後梁に就いて〉,《史潮》,11.1(東京,1941.05):頁61-90。
    王光照,〈後梁興亡與南北統一〉,《江漢論壇》,224(武漢,1999.04):頁59-64。
    甘懷真,〈中國古代君臣間的敬禮及其經典詮釋〉,《台大歷史學報》,31(臺北,2003.06):頁45-76。
    胡志佳,〈三國外交使節之研究〉,《逢甲人文社會學報》,2(台中,2001.05):頁159-186。
    傅樂成,〈荊州與六朝政局〉,《國立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台北,1952.12):頁131-150。
    趙立新,〈隋唐之際的蕭銑江陵政權〉,《史原》,20(台北,1997.05):頁159-212。
    趙立新,〈試論梁末江陵政權之外交與定都的關係〉,《史苑》,56(台北,1996.01):頁19-32。
    蔣武雄,〈遼與北漢外交幾個問題的探討〉,《東吳歷史學報》,7(臺北,2001.03):頁1-18。
    蔣武雄,〈遼與後晉外交幾個問題的探討〉,《空大人文學報》,9(臺北,2000.10):頁165-187。
    蔡學海,〈建安年代的正統觀〉,《國立編譯館館刊》,30(臺北,1985.06):頁1-31。
    (四)學位論文
    陳侍宗,〈所謂「十六國」歷史的再閱讀:以戎狄可否作天子之問為開端〉,臺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楊俊峰,〈南朝末年士人的處境及其北遷問題〉,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蔡宗憲,〈南北朝交聘與中古南北互動(396-589)〉,臺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鄧振男,〈三至六世紀江漢地方豪族的發展歷程:以襄陽、江陵為中心的探討〉,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4。
    賴明德,〈魏晉南北朝朔閏考〉,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66。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研究所
    92153002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3002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歷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3002101.pdf90KbAdobe PDF2774View/Open
    53002102.pdf156KbAdobe PDF2720View/Open
    53002103.pdf1424KbAdobe PDF2240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