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91 (78%)
Visitors : 46260674      Online Users : 67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537


    Title: 台灣非營利映演機構經營策略分析 ─以新竹影像博物館與高雄電影圖書館為例
    A study of management strategy for nonprofit film exhibition institutions in Taiwan
    Authors: 陳庭舜
    Contributors: 陳清河
    陳庭舜
    Keywords: 新竹市電影博物館
    高雄市電影圖書館
    博物館經營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1-10-11 16:47:04 (UTC+8)
    Abstract: 近年來,台灣各地逐漸出現了以影像為主題的公部門展覽場館,至今台灣地區已有五間由中央或地方公部門成立,以電影為主題的影像場館。這同時也象徵著公部門對電影的認知,從過往純粹的產業面向轉向電影文化即歷史關懷的方向。電影作為曾經是與大眾娛樂產業,不僅帶來的是經濟上的收益,同時也是台灣民眾在成長歷程中的集體記憶。對於電影的認知,過往卻缺乏專職保存、研究、展示、教育的單位。電影文化的推廣與教育過往並不受到公部門的重視,對於影像文化與藝術的認知,也缺少專職機構進行展示與推廣教育的任務,也造成台灣影像教育的缺乏。然而各地影像主題場館的設立,填補了此一缺口。新竹影博館與高雄電影圖書館作為全台第一、第二間以影像為主題的地方藝文場館,不僅開創了台灣影像主題館的發展,其各項功能的發揮與實踐,皆為台灣影像場館運行的初次嘗試,其場館之經營狀況,將可作為未來其他影像主題館開設之仿效與借鏡。藉由分析兩者之經營現況,也能夠提供研究對象於場館營運上改進、提升的可能。本論文由新竹影像博物館館與高雄電影圖書館兩館之設館功能與經營現況為切入點,檢視其當前經營現況,以及未來場館之可能發展方向。

    本文以國內管理學學者司徒達賢之CROPS模式為基礎研究架構,探討新竹、高雄兩館的經營現況著,重實務營運的研究分析。根據撰寫內容與分析方向各章節之主題分列如下:

    第一章為緒論,由此兩場館之重要性與本論文之切入點出發,逐步闡明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研究範圍、限制,並說明章節架構之安排。第二章文獻探討,參酌博物館學專論,建立新竹影博館與高雄影圖館之博物館類型分類,並以CORPS模式關照非營利機構之經營模型,另外彙整台灣非主流映演通路之流變與分類,藉由多元面向關照台灣影像主題館之興起與發展條件。第三章研究方法,本研究所進行之研究方法整理,並說明本研究方法之進行方式與步驟。第四章設立背景與功能定位,深入理解新竹影博館與高雄影圖館之成立緣起、背景、沿革以及對自身定位及設館功能,分析其設立因素。第五章組織與經營現況,透過CORPS模式探討新竹影博館與高雄影圖館之服務內容、服務對象與範圍、專職人員與志工管理、財務與資源以及組織作業流程與運作。深入瞭解其經營管理之現況,並從中探討其場館經營問題和發展潛力。最後第六章為結論與建議,歸納本研究過程之發現,並提出相關建議,提供未來台灣地區影像主題場館於經營管理發展之參考。
    Reference: 一、 專書(依名稱筆畫排序)
    1.文建會(2002)。《九十一年度馬樂侯文化管理研討會》,台北市:文建會。
    2.尹鴻 劉宏宇 肖潔譯 (2005)。《大電影產業》,北京:清華大學。(原書Barry R. Litman 〔1998〕.The Motion Picture Mega-Industry.)
    3.司徒達賢 (2000)。《非營利組織的經營管理》,台北市:天下遠見出版。
    4.田心喻譯 (2003)。《文化霸權》,台北市:遠流。(原書Robert Bocock 〔1986〕. Hegemony.)
    5.朱世弘 (1987)。《北市藝文場所簡介》。台北市:台北醫學院學生活動中心。
    6.宇業熒 (1990)。《電影被我跑垮了》,台北市:時報出版。
    7.邱坤良 (1999)。《南方澳大戲院興亡史》。台北縣:新新聞文化出版。
    8.仲曉玲 徐子超譯 (2004)。《文化創意產業》,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原書Richard Caves 〔2000〕. Creative Industries 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9.行政院文建會(2001)。《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導覽手冊》。台北市:文建會。
    10.行政院新聞局 (2004)。《中華民國九十三年電影年鑑》,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11.行政院新聞局 (2005)。《中華民國九十四年電影年鑑》,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12.行政院新聞局 (2006)。《中華民國九十五年電影年鑑》,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13.李天鐸 (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市:亞太圖書出版。
    14.李天鐸 (2005)。《全球華語電影創作人曁製片論壇紀事錄》。台南縣永康市:崑山科技大學。
    15.李清志 (1998)。《台北電影院 : 城市電影空間深度導遊》。台北市:元尊文化。
    16.李天任譯 (2003)。《大眾媒體研究》,台北市:亞太出版。(原書Wimmer,Roger D. & Joseph R.Dominick 〔1995〕. Mass Media Research.)
    17.李美華等譯 (2003)。《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市:時英。(原書Earl Babbie 〔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18.吳佳倫 (2007)。《電影○行銷》。台北市:書林出版。
    19.吳凡 (2009)。《電影○影展》。台北市:書林出版。
    20.林洋 (2001)。《台灣電影視聽產業之經濟調查》。台北市: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21.林崇惠譯 (2002)。《法國電影工業》,台北市:麥田出版。(原書Virenque, Antoine 〔2001〕. L`industrie cinematographique francaise.)
    22.林潔盈譯 (2002)。《如何行銷博物館:推廣博物館,美術館和展覽的概念與方法》,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書Sharron Dickman 〔2002〕. The Marketing Mix:Promoting museums, galleries.)
    23.林潔盈 譯(2007)。《博物館行政》,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原書Hugh H. Genoways & Lynne M. Ireland 〔2006〕.Museum Administration an Introduction.)
    24.林良哲 (2004)。《台中電影傳奇》,台中市:台中市政府。
    25.周黎明 (2005)。《透視好萊塢 : 電影經營的奧妙》。台北市:亞太圖書。
    26.迷走 譯(1996)。《拉美電影與社會變遷:與電影工作者對談》,台北市:電影資料館出版。(原書Julianne Burton 〔1986〕.Cinema and Social Change in Latin America.)
    27.胡幼慧主編 (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28.柯金儀 編(2002)。《高雄市電影圖書館特刊》,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29.徐世雄,曾惠英(2002)。《高雄市電影圖書館》,高雄市:高雄市政府新聞處。
    30.高雄市電影圖書館 (2003)。《高雄電影紀事》。高雄市:高雄市電影圖書館。
    31.馬世芳 許允斌 姚瑞中 陳光達 黃威融(2004)。《在台北生存的一百個理由》,台北市:大塊文化。
    32.夏學理主編(2005)。《文化機構與藝術組織》。台北市:五南。
    33.夏學理 陳尚盈 羅皓恩 王瓊英 編著(2005)。《文化市場與藝術票房》,台北市:五南出版。
    34.張婉真(2005)。《論博物館學》,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
    35.張紹勳 (2000)。《研究方法》。台中:滄海書局。
    36.張譽騰 等譯(2000)。《博物館這一行》,台北市:典藏藝術家庭。(原書G. Ellis Burcaw 〔1997〕.Introduction to museum work.)
    37.張譽騰(2003)。《博物館大勢觀察》,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
    38.陳正勳(2003)。《膠捲裡的繆思:2002年「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觀眾觀影行為與生活形態調查報告》,新竹市: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
    39.陳麗如譯 (2004)。《法國文化政策》,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書Monnier Gerard 〔1995〕. L`art et ses institutions en France.)
    40.陳芸芸 (2006)。《電影學入門》,台北市:韋伯出版。(原書Jill Nelmes 〔1999〕. An Interduction to Film Studies.)
    41.許參陸 (2001)。《2001港都跨世紀電影史》。高雄市:高雄市電影戲劇商業同業公會
    42.黃光男(1999)。《博物館新視覺》。台北市:正中。
    43.黃光男(2003)。《博物館能量》。台北市:藝術家。
    44.馮建三譯 (2003)。《全球好萊塢》,高雄:巨流出版。(原書Miller Toby 〔2001〕. Global Hollywood.)
    45.彭怡平 (2004)。《巴黎電影院 = Paris cinema》。台北市:知書坊出版。
    46.游婷敬(2005)。《凝視與對望 端睨九十年代台灣女性電影原貌》,新竹市:新竹市文化局。
    47.程予誠 (2006)。《行銷電影》,台北市:亞太圖書。
    48.葉龍彥 (1996)。《新竹市電影史》。新竹市:市立文化中心。
    49.葉龍彥 (1996)。《新竹市戲院誌》。新竹市:市立文化中心。
    50.葉龍彥 (1997)。《臺北西門町電影史》。台北市:文建會出版。
    51.葉龍彥 (1998)。《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市:玉山社。
    52.葉龍彥 (2001)。《臺灣戲院發展史》。新竹市:文竹市影像博物館。
    53.葉龍彥 (2003)。《八十年代台灣電影史》。新竹市:竹市影像博物館。
    54.葉龍彥 (2004)。《台灣老戲院》。台北縣:遠足文化。
    55.葉至誠 葉立誠 (1999)。《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商鼎文化。
    56.葉香玲 遲志娟譯 (2006)。《浮華的盛宴 好萊塢電影產業揭秘》,北京:中信出版社。(原書Janet Wasko 〔2003〕. How Hollywood Works by Janet Wasko.)
    57.電影資料館(2005)。《跨世紀台灣電影實錄1898-2000》,台北市:文建會。
    58.廖金鳳 陳儒修譯 (1997)。《第三世界電影與西方》,台北市:國家電影資料館。(原書Roy Armes 〔1987〕. Third World Film Making and The West.)
    59.漢寶德(2000)。《博物館管理》。台北市:田園城市。
    60.鄭棨元 陳慧慈譯 (2003)。《文化全球化》,台北市:韋伯文化。(原書John Tomlinson 〔2003〕.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61.蔡慶同 (2010)。《觀看社會:紀實音像中的社會變遷與社會變遷中的紀實音像》。台南市:未出版。
    62.盧非易 (1997)。《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市:時英出版。
    63.盧非易 (1994)。《台灣電影紀事初稿(1949-1994)》。台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64.蕭新煌編(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台北:巨流。
    65.簡媜 等編(1993)。《一曲未完電影夢──王菲林紀念文集》,台北市:克寧出版。
    66.羅秀芝譯 (2003)。《文化新形象 藝術與娛樂管理》,台北市:五觀藝術管理。(原書Ruth Rentschler 〔2003〕. Shaping Culture/ Arts & entertainment management.)
    67.Merriam,S.B. (1998). Case Study Research in Education: a Qualitative Approach .C.A: Jossey-Bass.
    68.Vogel,H.L. (1998). Entertainment Industry Economics(6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二、 碩博士論文(依名稱筆畫排序)
    1.王東昇 (2001)。《台北地區電影影城消費行為之研究》。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李怡如 (2005)。《新科技變化對美國電影產業策略影響》。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3.吳政洋 (2007)。《新竹影像博物館形象指標及觀眾參觀行為之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區域人文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4.林秀澧 (2002)。《台灣戲院變遷-觀影空間文化形式探討》。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5.卓珊 (2003)。《創新與管理:台灣電影產業的結構探索》。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6.林聖偉 (2004)。《台南市電影院商業空間之硏究》。台南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
    7.林雨澄 (2005)。《影舞者的夢醒時分:小眾影迷習癖與場域之分析》。交通大學語言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8.林慧如 (2007)。《高雄電影圖書館文化形塑與館內人員認同之研究》。屏東教育大學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9.林育如 (2008)。《「高雄電影圖書館之電影展示研究」-以六個展出專題內容為案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藝術管理研究所。
    10.唐慧音 (2001)。《影展潮:一個行銷的觀點》。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11.涂銘 (2005)。《台灣電影產業垂直直合策略之研究---以中環公司為個案分析》。台灣大學會計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2.郭幼龍 (1999)。《民眾對台灣電影的評價與電影消費行為之關係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3.陳毓奇 (2001)。《代代相傳看電影-「看電影」的社會學研究》。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14.許雲凱 (2002)。《華納威秀影城生產過程之政治經濟分析》。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15.曾子豪 (2005)。《從電影的全球化生產與消費解構反盜版的迷思與困境─以台灣的電影商品巿場為例》。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6.鄭逸芳 (2003)。《台北市電影映演之通路成員關係研究—交易成本理論觀點》。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7.鄭智偉 (2003)。《文化產業品牌管理模式應用研究初探―以台灣表演藝術產業為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18.蔡筱薇 (2004)。《藝術電影觀賞者之消費行為研究》。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賴蕙蘭 (2005)。《以生活型態剖析台灣之藝術電影消費行為》。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魏玓 (1994)。《當前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1989~1993)》。政治大學新聞所碩士論文。
    三、 期刊資料(依名稱筆畫排序)
    1.山田和夫 (2001)。〈日本的電影產業能夠自立和再生嗎?——迫近“危机”的實態〉,《世界電影》,02:164-174。
    2.王名、賈西津 (2001)。〈中國非營利組織:定義、發展與政策建議〉,《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NGO)》,262-286。
    3.宋建成 (1990)。〈淺論私立公共圖書館〉,《台北市市立圖書館館訊》,7:4:1-3。
    4.李佳玲 謝鳳娟 吳翔宇 (2003)。〈電影以不是那麼純了 訪談張作驥〉,《當代》,189:84-89。
    5.李翠瑩 (2004)。〈不能忘懷的,泡電影的日子〉,《文化視窗》,58:8-9。
    6.李冬昱 (2005)。〈重生:中國電影產業化報告〉,《視聽界》,03:12-16。
    7.邱憶惠 (1999)。〈個案研究法:質化取向〉,《教育研究》,7:113-127。
    8.邱誌勇 (2003)。〈台灣電影與第三世界電影論述〉,《當代》,189:44-56。
    9.周功鑫 (2001)。〈博物館展覽策劃與觀眾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5:2:83。
    10.秦裕傑 (2003)。〈博物館法難產〉,《博物館學季刊》,17:4:85-96。
    11.祝文君 (2004)。〈微訪台北之家—台北光點電影主題館〉,《文化視窗》,47:62-65。
    12.張世倫 (2003)。〈新電影‧影展與「後」新電影〉,《當代》,196:98-107。
    13.許文瀞 (2004)。〈灌溉一個南方電影夢—高雄市電影圖書館〉,《文化視窗》,47:70-73。
    14.郭玉敏 (2004)。〈風城新電影—新竹影像博物館〉,《文化視窗》,47:66-69。
    15.黃仁 (1985)。〈金馬獎國際影展的檢討〉,《聯合月刊》,53:94-101。
    16.黃建業 (1985)。〈金馬獎國際影展該不該辦下去?〉,《聯合月刊》,53:101-103。
    17.黃琴雅 (2001)。〈戰略高手橫掃中港台 網咖怪傑吳文中〉,《今週刊》,238:76-78。
    18.黃詩凱 (2003)。〈九0年代台灣電影映演市場分析:產業集中度的觀點〉,《傳播與管理研究》,8:3:26-50。
    19.廖金鳳 (1996)。〈九○年代臺灣電影工業資源分析:1995年臺灣電影製作、發行、映演近況初探〉,《藝術學報》,59:194-205。
    20.潘家慶、王石番 (1989)。〈音樂電視(MTV)與休閒文化關聯性之研究〉,《報學》,196:98-107。
    四、 報紙(依名稱筆畫排序)
    1.王淑芬(2010年6月2日)。高市新聞處 月底併入觀光局。中央社。
    2.台北訊(1986年9月9日)。統帥戲院提供場地‧中影排片。聯合報,第9版。
    3.台北訊(1986年10月25日)。統帥戲院試映藝術電影。聯合報,第12版。
    4.可樂王(2002年8月25日)。太空梭正在漫遊 ─我的文藝青年時代。中國時報,第BS版。
    5.李幼新(1992年2月1日)。有待於藝術電影院 從把握台灣本地電影說起。聯合報,第25版。
    6.李盛雯(2006年2月19日)。五大連鎖影城 瓜分票房。經濟日報,第A57版。
    7.李盛雯(2006年2月19日)。影城爭霸 威秀上演龍頭保衛戰。經濟日報,第A5版。
    8.李光爵(2006年3月11日)。總統戲院熄燈 藝術片雪上加霜。自由時報,第25版。
    9.李伶伊(2007年11月29日)。高雄城市紀事徵拍八部片1,200萬大放送。大紀元時報。
    10.林秀麗(2002年10月26日)。名導郭南宏主張 以電影行銷城市。中國時報,第18版。
    11.林麗雲(2003年12月27日)。風城影展的風情不見了。聯合報,第A15版。
    12.邱慧雯(2004年5月10日)。連鎖影城各擅勝場 拉攏影迷用盡心思。工商時報,第29版。
    13.林怡秀(2004年6月8日)。派拉蒙影城將退出台灣市場。中華日報。
    14.林茂仁 李盛雯(2005年5月6日)。華納威秀影城 改組再出發。經濟日報。
    15.時報(2002年8月10日)。電影圖書館徵志工獲熱烈迴響。中國時報,第61版。
    16.陳蘭棣(1992年3月11日)。餐飲實戰 從MTV到RTV。經濟日報,第31版。
    17.曹秀雲(2004年4月2日)。經營通路化 華人院線勢力抬頭。中國時報,第A11版。
    18.張士達(2006年6月6日)。藝術電影與國片免費看 好康美意 演變錯誤觀念。中國時報,第D4版。
    19.張士達(2009年10月30日)。高雄電影節票房夯 外縣市影迷瘋。中國時報,第D4版。
    20.黃念祖(2000年5月19日)。影像博物館週日迎賓。中央日報,第15版。
    21.黃裕元(2006年3月15日)。藝術電影院 每月觀眾不到1萬。聯合報,第C5版。
    22.黃一平(2006年3月18日)。《破》登訃聞祭總統戲院。蘋果日報。
    23.馮惠宜(2000年11月14日)。華納戲院 醞釀漲價。中國時報,第 19版。
    24.游惠貞(2002年1月28日)。戲院不見 觀眾豈能不散。中國時報,第26版
    25.彭素娟(2004年9月4日)。大千電影院 高檔享受。星報,第C3版。
    26.項貽斐(2007年3月19日)。六號出口、指尖的重量硬拚蜘蛛人。聯報,第D6版。
    27.楊濡嘉(2010年5月21日)。裁新聞處過關 市府:打擊士氣。聯合報,第B2版。
    28.詹三源(1992年5月30日)。台灣MTV文化 面臨存亡關頭。聯合報,第14版。
    29.葛大維 劉衛莉(2002年3月28日)。反盜版戲院罷演。聯合報,第27版。
    30.羅浚濱(2003年2月19日)。風城五大博物館 亮成績單。中國時報,第17版。
    31.饒仁琪(1992年6月29日)。新著作權法實施,第四台、MTV、CD、LD、KTV「共慘」。聯合報,第6版。
    32.蘇詠志(2004年2月18日)。西門町 守住電影的秋天。星報,第12版。
    五、 電子資料
    (一) 網站、部落格、電子報(依名稱筆畫排序)
    1.2010【電影圖書館編劇工作坊】。
    (http://www1.tf.edu.tw/top/department/DMCA/download/990604.doc)。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日。
    2.NCU107中大電影院。(http://a107.ncu.edu.tw/)。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日。
    3.台灣電影網。(http://tc.gio.gov.tw/welcome.htm)。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日。
    4.台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317&Year=2005)。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5.台灣影像部落閣。(http://www.imagesblog.gio.gov.tw/about/about.htm)。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6.行政院新聞局。(http://info.gio.gov.tw)。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7.放映週報。(http://www.funscreen.com.tw)。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8.幽冥物語:郝譽翔的部落格。(http://blog.chinatimes.com/haoyh1021/)。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9.高雄市電影圖書館。(http://w4.kcg.gov.tw/~kmfa1/)。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10.國家電影資料館。(http://www.ctfa.org.tw/)。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11.開眼e週報。(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12.新竹市影像博物館。
    (http://www.hcccb.gov.tw/chinese/16museum/mus_b01.asp?station=101)。
    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13.電你網:中影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movie.com.tw)。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 日。
    14.搶救真善美連署部落格。(http://blog.sina.com.tw/savetwmovie/)。上網時間:2010年3月23日。
    (二) 網頁資料(依姓名筆畫排序)
    1.艾爾(2006.4.13)。〈何處是『藝術』電影的最後淨土?〉。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H_no=67&period=52
    2.艾爾(2006.5.18)。〈咬牙力撐,『完全藝術戲院』堅守陣線〉。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H_no=75&period=57
    3.林文淇(2007.8.24)。〈在第九屆台北電影節完成不可能任務之後〉。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TaiwanMade.asp?period=121
    4.林蔓繻(2006.8.25)。〈影藝學苑in89的故事〉。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http://www.taiwancinema.com/ct.asp?xItem=53642&ctNode=61
    5.林譽如 陳平浩(2004.6.28)。〈台北電影節熱鬧滾滾開幕-專訪幕後推手游惠貞〉。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H_No=139&period=113
    6.陳育青(2006)。〈一位高雄電影節工作人員心聲〉。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045&eid=10450007
    7.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1999.12.15)。〈新竹市立影像博物館組織規程〉。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administration.hccg.gov.tw/LawSearch/LawDetail.asp?lid=334&page=3
    8.曾芷筠(2009.10.9)。〈高雄電影節的南方論述 專訪策展人黃皓傑、影評人查拉〉。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H_No=267&period=228
    9.高雄市電影圖書館(2006)。〈【高雄電影節工作人員心聲】之迴響〉。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048&eid=10480005
    10.高雄市電影圖書館(2003.1.1)。〈高雄市電影圖書館組織規程〉。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www.rdec.gov.tw/ct.asp?xItem=17031&ctNode=14585&mp=120
    11.張名榕 蔡雙全(2009.6.10)。〈委外出包 高雄電影館DM抄襲日本海報 回收1.5萬份〉。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www.nownews.com/2009/06/10/91-2462465.htm
    12.張譽騰(2000)。〈博物館的特性和觀察向度〉。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http://art.tnnua.edu.tw/museum/html/comp3_6.html
    13.婷敬(2006.11.2)。〈閱覽年度電影盛事 專訪2006金馬國際影展總監陳俊蓉〉。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
    http://www.funscreen.com.tw/head.asp?H_No=104&period=81
    14.藍祖蔚(2006.6.19)。〈孔雀:藝術電影的火苗〉。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http://4bluestones.biz/mtblog/2006/06/post-1089.html
    15.藍祖蔚(2007.1.22)。〈中影易主與戲院相繼停業現象〉。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http://tc.gio.gov.tw/ct.asp?xItem=54242&ctNode=219
    16.塗翔文(2006.6.5)。〈影展在台灣〉。上網日期︰2010年3月23日,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tiff/archive/2006/06/05/66498.aspx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3453017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453017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5301701.pdf3155KbAdobe PDF2323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