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2721/143689 (78%)
造访人次 : 49621643      在线人数 : 63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1540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540


    题名: 實境選秀節目的夢想建構—以【超級星光大道】為例
    A reaserach on dream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talent show: a case study of the tv show " Million Star"
    作者: 王維玲
    贡献者: 柯裕棻
    王維玲
    关键词: 歌唱實境選秀節目
    超級星光大道
    成功神話
    夢想
    產業預備軍
    情感經濟
    日期: 2009
    上传时间: 2011-10-11 16:47:26 (UTC+8)
    摘要: 1980年代末至90年代開始,世界各地陸續出現了強調真人實況演出之節目
    類型,這些以紀實手法製作的真實情境節目,而這些節目在歐美各地都創造了成功的收視率和話題性,其中,才藝類型的實境選秀節目在近年越來越受到各國電視觀眾的喜愛,掀起了一波全球實境選秀節目熱潮。

    本文試圖透過對台灣實境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的個案分析,探究(1)【超級星光大道】及媒體論述如何透過宣傳語藝、自我宣稱及節目的運行方式建構出美夢成真的意識型態,吸引閱聽人觀看;(2)探究閱聽人在夢想成真的建構過程中,扮演了什麼角色,以及閱聽人如何與節目傳達的意識型態互動、協力、抗爭;(3)希望藉由參賽者的深度訪談以及網誌,儘可能地瞭解參賽選手在比賽過程的付出與獲得、與評審、主持人、工作人員的關係、心得感想,希望看到參賽者如何具體而微地實踐夢想,遭遇到哪些問題。

    研究者從節目內容、媒體報導、參賽者以及閱聽人幾個層面來討論實境選秀節目的美夢建構,發現節目產製端、參賽者、閱聽人在這種意識型態的建構之中,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彼此互相牽動,其中有來自資本的限制及收編、參賽者與閱聽人的的免費勞動及自主性的展現,而研究者便是試圖捕捉這個動態的複雜建構過程,希望展現出不同的參與者如何與權力鬥爭或是抵抗的細微過程。
    參考文獻: 中文書目
    大陸新聞中心(2007年1月27日)。〈選秀節目氾濫 廣電總局使鐵腕〉,《聯合報》,A15版。
    王雨晴(2007年10月9日)。〈星光二班淘汰者 不放棄演藝夢 方志友林柏宏
    加入偉忠幫〉,《中國時報》,D1版。
    王雨晴、宋志民(2009年8月14日)。〈陶子接受詹仁雄建議 星光6改採非淘汰賽制 分組對抗 評審背書始得留任〉,《中國時報》,D2版。
    王雨晴(2007年8月1日)。〈星光「阿咪傳奇」 譜一曲要五千〉,《中國時報》,
    D2版。
    王雨晴(2007年7月7日)。〈廣告滿檔 兩小時3600萬〉,《中國時報》,A3版。
    王雨晴(2007年6月11日)。〈不忍宗緯受苦 陶子要他別回來 星光幫為夥伴送
    王雨晴(2007年6月10日)。〈星光幫活動接不完 連大陸都來邀〉,《中國時報》,
    D4版。
    王雨晴(2007年6月3日)。〈許仁杰出局 星光幫心淌血 勇於挑戰不悔落敗 9
    月北上再追夢〉,《中國時報》,D2版。
    王雨晴(2007年6月1日)。〈競爭、感動、圓夢 找到久違的「期待收視」 星光症候群 狂襲學生、上班族〉,A3版。
    伍向豪,(2007年6月6日)。〈星光大道為何超級〉。上網日期2007年10月20日,取自 http://ccindustry.pixnet.net/blog/post/5093233。
    朱柔若譯(2000)。《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台北:揚智。(原書Neuman, W. A. [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朱梅芳(2007年9月3日)。〈安欽雲人氣變旺 唱片約上門〉,,《中國時報》,
    D4版。
    朱道凱譯(2002)。《全球化迷思》,台北:群學。(原書:Hirst, P. & Thompson, G. [1996]. 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governanc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何英煒(2007年7月17日)。〈星光幫爆紅 兩大線上音樂搶商機〉,《工商時報》,
    A12版。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9)。《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原書Michael, Q. P. [1995].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London: Sage.)
    呂妍庭、呂素麗、莊哲權、賴怡鈴(2007年6月3日)。〈愛在台灣公益演唱會
    與2萬人同樂 星光幫「熱」鬧嘉義市〉,《中國時報》,D1版。
    李天任、藍莘譯(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亞太。(原書Wimmer, R. D & Dominick, J. R.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李明璁(2003)。〈這裡想像,那裡實踐 「日劇場景之旅」與台灣年輕人的跨文
    化認同〉,《媒介擬想》,2:42-73。
    李雨勳(2009年10月11日)。〈蘇珊大嬸 名列英國明星榜第11名〉,《中國時報》,D4版。
    李翔群(2007)。《運動明星的形成與反思》。 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均郁(2007)。《從「林志玲現象」與「名模熱」看台灣名模產業與影視娛樂產業之間的關係:一個政治經濟學分析》,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志明(2007)。〈安迪‧華荷名人肖像系列:由名人文化現象解讀邁向當代英雄聖像〉,《藝術教育》,14: 1-23。
    林怡伶(1995)。《台灣流行音樂產製之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采韻(2007年6月20日)。〈韋伯音樂劇 靠電視選秀找主角〉,《中國時報》,
    A8版。
    林家芬(2008年1月3日)。〈「滅絕師太」黃小琥爆紅 尾牙撈上千萬〉,《中國
    時報》,D2版。
    林家芬、賴怡鈴((2007年12月7日)。〈跨年尾牙邀約強強滾 星光四少 各20
    萬起跳 楊宗緯 500萬等上門〉,《中國時報》,D4版
    林富美(2004)。〈藝人與經紀人派遣勞動關係初探〉,《新聞學研究》,78: 143-186。
    林惠娸、陳雅汝譯(2003)。《偷窺狂的國家》,台北:商周。(原書Calvert, C. [2000].
    Voyeur nation: Media, privacy, and peering in modern culture. New York: Westview.)
    邱宜儀、蘇蘅(2009)。〈政治名人與媒體:馬英九報導的新聞框架初探究〉,《新聞學研究》,99: 1-45。
    邱莉玲(2007年7月17日)。〈探索星光行銷的周邊效益〉。《工商時報》,D3板。
    邱莉玲(2007年7月17日)。〈由你決定娛樂圈的遊戲規則 從星光幫爆紅探討造星模式、娛樂行銷的新趨勢〉,《工商時報》,D3版。
    邱琬淇(2008)。《「新三中」跨媒體集團資源整合與綜效:以【超級星光大道】之節目策略為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綺珍(2009)。〈中國字幕組與新自由主義的工作倫理〉,《新聞學研究》,101:
    177-214。
    苗延威(1991)。《鄉愁四韻—中國現代民歌運動之社會學研究》。台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朝輝(2000)。〈全球化──跨世紀的顯學〉,《問題與研究》,39(8): 73-84。
    施韻茹(2004)。《從節拍旋律到娛樂商品:台灣流行音樂產銷結構轉變研究》。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舜智(2009)。《合成世界:線上遊戲文化傳播研究》。台北:五南。
    夏幼文(2007年6月6日)。〈選秀會嗆辣 「比賽經濟學」火紅 中視「超級星光大道」節目爆紅,每十秒廣告價碼從兩萬六千元喊到四十萬元,同時一堆廠商排隊等著請參賽者拍廣告〉。《工商時報》,A7版。
    袁世珮(2009年12月1日)。〈蘇珊一周破200萬張 史上最暢銷〉,《聯合報》,C3版。
    袁世珮(2007年9月16日)。〈機車舞又撈一筆 宥嘉已賺500萬〉,《聯合報》,
    D2版。
    馬世芳編(1995)。《永遠的未央歌:現代民歌/校園歌曲20年紀念册》。台北:滾石。
    張士達(2009年4月22日)。〈素人歌手星光閃 英國大嬸爆衝 登YouTube人氣
    王 蘇珊點閱破億是歐巴馬5倍 雙冠王指日可待〉,《中國時報》,D6版。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
    《新聞學研究》,98: 1-45。
    張君玫譯(2001)。《文化消費與日常生活》。台北:巨流。(原書Storey, J. [1999].
    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 London: Arnold.)
    張時健(2004)。《台灣節目製作業商品化歷程分析:一個批判政治經濟學的考察》。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坤賢(2005)。《蠶食勞動—從契約關係析論流行音樂歌手之勞動條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芸芸譯(2006)。《電影學入門》。台北:韋伯。(原書:Nelmes, J. (Ed.). [1996].
    An Introduction to Film Studies. New York: Routledge.)
    陳芸芸譯(2004)。《電視的社會學分析》,台北:韋伯。(原書Abercrombie, A. [1996].
    Television and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陳俞諺(2008)。《夢想成真~青年志工自我實現歷程之敘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建志(2007年6月12日)〈我上了星光大道的癮〉,《中國時報》,A15版。
    陶晶瑩(2007年7月)。〈走過超級星光大道之後〉。上網日期2010年1月10日,取自 http://blog.wayi.com.tw/?uid-9-action-viewspace-itemid-4338。
    粘嫦鈺(2007年8月18日)。〈評審惹禍 詹仁雄:在台灣不會〉,《聯合報》,D2版。
    游常山(2000年8月)。〈沒有在地化,全球化就不真實〉,《天下雜誌》,231: 276-282。
    黃秀慧(2007年8月2日)。〈「英國楊宗緯」保羅帕茲 自知太醜 擲銅板才報
    名選秀〉,《中國時報》,D2版。
    葉君遠(2007年10月22日)。〈校園兵團獨特敢秀 素人出頭 「大學生了沒」
    人氣逼「星光」〉,《中國時報》,D2版。
    葉君遠、王雨晴(2007年6月3日)。〈另有計畫回絕好意 二季將有驚人之舉 信
    樂團邀入主 蕭敬騰說抱歉〉,《中國時報》,D2版。
    葉欣怡、林俊甫、王雅瑩譯(2004)。《肥皂劇》。台北:弘智。(原書Hobson, D.[2003]. Soap Opera. Cambridge: Polity Press.)
    詹仁雄(2007年5月28日)。〈失敗是多麼珍貴的事啊〉。上網日期2010年1月10日,取自 http://www.wretch.cc/blog/millionstar/16739227。
    管中祥(2007年)。〈那裡還有星光大道?〉。上網日期,2009年10月15日,取自 http://blog.roodo.com/benla/archives/3663113.html。
    劉現成(2004)。《跨越疆界:華語媒體的區域競爭》,台北:亞太圖書。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1)。《全球化與文化》,台北:韋伯。(原書Tomlinson, J. [1999]. Globalization & Cultur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鄭麗琪、陳炳宏(2003),〈媒體企業之集團化與多角化研究—以中國電視公司為例〉,《廣播與電視》,20: 135-162。
    盧美杏(2007年6月3日)。〈誰教我上了星光大道的癮?〉。《中國時報》,B8版。
    蕭肇君(2005)。《媒體勞動:閱聽人、記者與記者後備軍》,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怡鈴(2007年7月28日)。〈不到一個月 銷售12萬張 星光幫合輯 上半年
    衝第一〉,《中國時報》,D3版。
    賴怡鈴(2007年6月23日)。〈「星光幫」動作多 楊宗緯親手寫悔過書 10月底
    發片 蕭敬騰想找阿妹合唱 工作大滿檔〉,〉,《中國時報》,D2版。
    賴怡鈴(2007年6月3日)。〈星光幫嗆聲 手機達鈴無敵 楊宗緯唱響「人質」 原唱阿妹指名要合唱〉,《中國時報》,D2版。
    賴錦宏(2006年3月16日)。〈節目追星、毒舌評審 都不准〉,《聯合報》,A13版。
    賴錦宏(2005年8月28日)。〈超級女聲圓夢 全民造星〉。《聯合報》,A13版。
    賴錦宏(2005年8月28日)。〈周邊商品狂賣 電視台笑開懷〉,《聯合報》,A13版。
    賴錦宏(2005年8月27日)。〈「超女」總決賽熱翻整個大陸〉。《聯合報》,A13版。
    謝豫琦(2005)。《真人實境節目的閱聽人解讀策略—以日本節目《戀愛巴士》的台灣閱聽人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簡子軒(2009)。《流行音樂明星形象之整合行銷傳播策略研究:以實境選秀節目【超級偶像】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簡妙如、劉昌德(2009)。〈消費即生產、娛樂即勞動?電視選秀節目的生產關係〉,「2009年台灣社會學年會」,台北:東吳。
    簡妙如(2008)。〈全球化的「更真實」狂熱:真人實境節目的心理技術〉,《新聞學研究》。94:1-60。
    簡妙如(2008年12月4日)。〈選秀 邁向電視2.0〉,《中國時報》,A14版。
    簡妙如(2008年8月25日)。〈星光秀是超級好生意〉。上網日期2009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mediawatch.org.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810。
    魏玓(2004)。〈從在地走向全球:台灣電影全球化的歷程與類型初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6: 65-92。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60: 93-114。
    西文書目
    Andrejevic, M. (2004). Reality TV: The work of being watched. Oxford & New York: Rowman & Littlefield.
    Andrejevic, M. (2002). The kinder, gentler gaze of Big Brother: Reality TV in the era of digital capitalism. New media & society, 4(2), 251-270.
    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Minneapolis &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Aslama, M., & Pantti, M. (2006). Talking alone: Reality TV, emotions and authenticity.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9(2), 167-184.
    Baltruschat, D. (2009). Reality TV formats: The case of Canadian Idol. Canad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34, 41-59.
    Barker, C. (1997). Global Television: An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ewell.
    Bernstein, J. M.(Ed.) (1991). The culture industry. London& NY: Routledge.
    Bignell, J. (2005).Big Brother : Reality TV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Biltereyst, D. (2004. )Reality TV, troublesome pictures and panics: Reappraising the public controversy around reality TV in Europe. In S. Holmes & D. Jermyn (Eds.). Understanding Reality Television (pp91-110). New York: Routledge.
    Bolter, D., & Grusin, R. (2000). Remediation: Understanding new media.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Brenton, S., & Cohen, R. (2003). Shooting people: Adventures in reality TV.
    London & New York: Verso.
    Bruzzi, S. (2000). New Documenta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edge.
    Corner, J. (2002). Performing the real: Documentary diversions.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255-269.
    Couldry, N. (2008). Reality TV, or the secret theater of neoliberalism. Review of Education, Pedagogy & Cultural Studies, 30(1), 3-13.
    .
    Couldry, N. (2004). Teaching us to fake it: The ritualized norms of televison’s “reality” games. In S. Murray & L. Ouellette (Eds.),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pp.57-74).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Cremer, J. (2001, Octob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for sale. Televisual, 24-26.
    Dovey, J. (2000). Freakshow: First person media and factual television. London: Pluto.
    Dunkley, C. (2001, January 10). Reality TV. Financial Times, 24, 12.
    Dyer, R. (1998). Stars. London: BFI Publishing.
    Ellis, J. (1992). Visible fictions: Cinema, television, video. London: Routledge.
    Fairchild, C. (2007). Building the authentic celebrity: The “Idol” phenomenon in the attention economy. Popular Music & Society, 30, 355-375.
    Fiske, J. (1996). Media matters: Race and gender in U.S. politic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Franck, E., & Nüesch, S. (2007). Avoiding “Star Wars”─Celebrity creation as media strategy. Kyklos, 60(2), 211-230.
    Friedman, J. (2002). Introduction. In J. Friedman (Ed.), Reality squared: Televisual discourse on the real (pp. 1-22). New Jersey & London: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 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reider, W. (1997). One world, ready or not: The Manic logic of global capitalism.
    New York: Simon Schuster.
    Herman, V. (1995). Dramatic discourse: Dialogue as interaction in plays. London: Routledge.
    Hight, C. (2001). Debating Reality-TV. Continuum: Journal of Media & Cultural Studies, 15(3), 389-395.
    Hill, A. (2005). Reality TV: Audience and popular television. London: Routledge.
    Hill, A. (2002). Big Brother: The real audience. Television & New Media, 3(3), 323-340.
    Holmes, Su. (2004). “Reality goes pop!”: Reality TV, popular Music, and narratives of stardom in Pop Idol. Television and New media, 5(2), 147-172.
    Holmes, S., & Jermyn, D. (2004). Introduction: Understanding Reality TV. In S. Holmes & D. Jermyn (Eds.). Understanding Reality Television (pp1-33). New York: Routledge.
    Jenkins, H.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Jones, J. M. (2003). Show your real face: A fan study of the UK Big Brother transmissions (2000, 2001, 2002). Investigating the boundaries between notions of consumers and producers of factual television. New Media and Society, 5(3), 400-421.
    Kilborn, R. (2003). Staging the real: Factual TV programming in the age of Big Brother.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Kilborn, R. (1994). How real can you get? Recent developments in ‘Reality’ televis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9(4): 421-439.
    Kraszewski, J. (2004). Country hicks and urban cliques: Mediating race, reality, and Liberalism on MTV’s The Real World. . In S. Murray & L. Ouellette (Eds.),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pp.179-196).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Lewis, J. (2004). The meaning of real life. In S. Murray & L. Ouellette (Eds.),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pp.288-302).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agder, T. (2004). The End of TV 101: Reality programs, and the new business of
    Television. In S. Murray & L. Ouellette (Eds.),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pp.137-156).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cLuhan, E. M. (1964). 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 of man.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Murdock, G. (2000). Digital futures: European Television in the age of convergence. In J. Wieten, P. Dahlgren & G. Murdock (Eds.), Television across Europe: A comparative introduction (pp.35-57). London: Sage.
    Murray, S. (2004). “I think we need a new name for it”: The meeting of documentary and reality TV. In S. Murray & L. Ouellette (Eds.),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pp.40-56).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Nabi, R. L., Stitt, C. R, Holford, J., & Finnerty, K. L. (2006).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predictors of the enjoyment of reality-based and fictional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 elaboration of the uses and gratifications perspective. Media Psychology, 8, 421-447.
    Nabi, R. L., Biely, E. N., Morgan, S. J., & Stitt, C. R. (2003). Reality-based television programming and the psychology of its appeal. Media Psychology, 5(4), 303-330.
    Neale, S. (1990). Questions of genre. Screen, 31(1), 45-66.
    Nichols, B. (1994). Blurred boundaries: Questions of meaning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Ohmae, K. (1990). The borderless world. London: Collins.
    Ouellette, L., & Murray, S. (2004). Introduction. In S. Murray & L. Ouellette (Eds.),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pp.1-15).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Raphael, C.(2004). The political economic origins of Reali-TV. In S. Murray & L.
    Ouellette (Eds.), Reality TV: Remaking Television Culture (pp.119-136). New York & London: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Schiller, H. I. (1976).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 New York: 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s Press.
    Tolson, A. (2001). Being yourself: The pursuit of authentic celebrity. Discourse Studies 3(4), 443-45
    Turner, G. (2006). The mass production of celebrity: “Celetoids”, Reality TV and the “Demotic Tur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9(2), 153-165.
    van Dijck, J. (2009). Users like you? Theorizing agency in user-generated content.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31(1): 41-5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6451021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451021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102101.pdf2397KbAdobe PDF29211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