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27/140876 (78%)
Visitors : 45978619      Online Users : 86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801


    Title: 科學知識與公共決策:解構中科三期環評爭議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public decision: deconstruct the controvercy in the EIA process of the third stage of the CTSP
    Authors: 張家維
    Contributors: 杜文苓
    Tu, Wen Ling
    張家維
    Keywords: 中科三期
    環境影響評估(環評)
    專家
    科學知識
    科技與社會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04-17 09:21:48 (UTC+8)
    Abstract: 中科三期(后里基地-七星農場)自2006年的環評審查之始即爭議不斷,但最終仍在四個月內速審通過,6月30日於第142次環評大會以一階有條件通過作結,爾後地方民眾不服提尋求司法救濟;2008與2010年初台北高等行政法院與最高行政法院據認為中科三期的環評結論係「出於錯誤事實認定或不完全之資訊」,對地方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將2006年的環評結論撤銷。伴隨廠商的土建施工、營運量產,2010年展開的中科三期二次環評更引發社會各界關注,即便如此,2010年8月31日的第197次環評大會,仍然第一階段即有條件通過。中科三期這個似乎不可治理、也無法治理的環評爭議便一直縈繞在身為研究者、亦是倡議者的筆者心中。

    筆者認為若沒有深刻討論環評決策的特殊脈絡,公民參與的強調雖然仍屬重要,但很可能會落入「加強溝通」之概念而模糊了對於環境爭議根本上的檢視,在現今面對諸多重大環境爭議的公民參與困境之下,要理解公民參與的不足,首先要先釐清專家、科學知識和公共決策間的關係。科學知識和專家角色在環境決策中的角色自1990年代以後的美國即被廣為討論(Jasanoff,1990; Douglas, 2009; Keller, 2009; Ascher, Steelman and Healy, 2010),本文即延續科學知識和公共決策的分析脈絡,欲解構中科三期的環評爭議。除把握環評會場等各種參與觀察機會的場域、中科三期后里基地的實地走訪,以及對相關專家、環評委員的深入訪談取得質性資料外,也藉由環評會議資料、影像記錄、環境影響說明書等二手資料進行資料蒐集和分析。

    本文於第四章深描中科三期2010年二次環評時專案小組、專家會議的審查歷程,並進一步檢視環保署環境治理的認識論;第五章從制度層面檢視造成環評審查困境的結構因素,並於第五章第三節對現行環評制度提出建議。最後於第六章提出「中科三期環評過程中,環保署是在解決衝突、並非釐清爭議」、「環保署『政治與科學分離』的知識論限制環境治理的想像」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承擔開發許可之責任」等三項研究結果;並針對「經濟開發促進國家繁榮的舊思維,是牽連環評爭議的根源」、「專家角色與定義的扭轉」和「『民主』能讓『專業』更『專業』」三個層面進行延伸討論。
    Reference: 一、中文部份
    公共電視(2011)。追討程序正義,我們的島,第592集,2011年1月24日。取自:http://www.youtube.com/watch?v=gjUiRbRgUiE
    王毓正(2010)。我國環評史上首例撤銷判決:環評審查結論經撤銷無效抑或無效用之判決?--最高行九九判三0。台灣法學雜誌,149,145-158。
    王毓正(2011)。從規範目的探求環評法第十四條第一項之意涵。載於黃丞儀(編),2010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法學專書系列之十四(547-560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丘昌泰(2006)。解析鄰避情結與政治。台北:翰蘆圖書。
    田蒙潔(2011a)。美國環境影響評估制度介析。全國律師月刊,15(3),19-47。
    田蒙潔(2011b)。環評:公民參與政府決策過程的權利,2011年8月8日,取自台灣邏輯司法網:http://www.twla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2:2011-08-07-23-57-44&catid=16:2011-03-25-11-14-58&Itemid=39
    田蒙潔(2011c)。公民參與「開發許可的決策過程」,不是參與「環評過程」,2011年8月15日,取自台灣邏輯司法網:http://www.twlaw.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103:2011-08-15-11-37-18&catid=16:2011-03-25-11-14-58&Itemid=39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研考會(2010)。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問題之探討。台北:研考會。
    行政院國科會中部管理局(2010)。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第三期發展區(后里基地—七星農場部分)開發計劃健康風險評估報告(定稿本)。台中:中科管理局。
    朱立群(2010年8月15日)。環署速審 中科三期環評周四闖關。中國時報,A6版。
    朱雲鵬(2011年2月9日)。治國要靠正確資訊。聯合報,A4版。
    朱道凱(譯)(2011)。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獻給地球的經濟學(Tim Jackson原著)。台北:早安財經。
    杜文苓、施麗雯、黃廷宜(2007)。風險溝通與民主參與:以竹科宜蘭基地之設置為例。科技、醫療與社會,10,71-110。
    杜文苓(2008)。高科技發展之環境風險與公民參與。台北:韋伯。
    杜文苓(2010)。環評決策中公民參與的省思:以中科三期開發爭議為例。公共 行政學報,35,29-60。
    杜文苓、邱花妹(2011)。反高科技汙染運動的發展與策略變遷。載於何明修、林秀幸(編),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35-79頁)。台北:群學。
    汪 浩(譯)(2004)。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Ulrich Beck原著)。台北:巨流。
    台灣法學雜誌(2011)。中科三期事件簿(民間版)。台灣法學雜誌,185,53-59。
    李永展(1997)。「鄰避症候群之解析」,都市與計畫,24 (1),69-79。
    李瑞昌(2006)。風險、知識與公共政策。天津人民出版社。
    宋健生、李珣瑛(2006年1月7日)。中科建廠熱 力晶華映友達將動工。經濟日報,A8版。
    李佳達(2009)。我國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制度之實證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李建良(2010a)。中科環評的法律課題—台灣法治國的淪喪與危機。台灣法學雜誌,149,17-28。
    李建良(2010b)。中科三期開發案停止執行之強制執行—兼評台北高等行政法院九九年度執字第五七號裁定。台灣法學雜誌,161,37-52。
    李惠宗(2010)。從法學方法論談中科事件「停工,不停產」的弔詭。台灣法學雜誌,161,1-16。
    李根政(2010)。解決環評爭議—節制總統、行政院長權力,2010年8月12日,取自:李根政部落格:http://leekc-95kh.blogspot.com/2010/08/blog-post_12.html
    沈世宏(2011)。中科三期環評案的雙贏策略—最高行政法院99年度裁字第2029號及第2032號裁定後續發展。載於黃丞儀(編),2010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法學專書系列之十四(525-542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林國明、陳東升(2004)。審議民主、科技決策與公共討論。科技、醫療與社會,3,1-49。
    林宗德(譯)(2007)。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Sergio Sismondo原著)。台北:群學。
    林崇熙(2008)。科技就是風險。科學發展,421,60-63。
    林崇熙(2011年5月)。負責任:環評科技知識的信任建構。第三屆STS年會—「風險社會的公民科技素養」,台北。
    林昱梅(2010)。預防原則與「停、看、聽」環評機制之落實—中科三期環評案之省思。台灣法學雜誌,161,17-30。
    范玫芳(2007)。風險論述、公民行動與灰渣掩埋場。科技、醫療與社會,10,43-70。
    周任芸(譯)(2007)。風險社會、不確定性和科學民主化:STS的未來(Brian Wynne原演講)。科技、醫療與社會,6,15-42。
    周桂田(2000)。生物科技產業與社會風險—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9,239-282。
    周桂田(2002)。在地化風險之實踐與理論缺口—遲滯型高科技風險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69-122。
    周桂田(2005)。知識、科學與不確定性—專家與科技系統的「無知」如何建構風險,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3,131-180。
    周桂田、黃維民(2010)。風險政治與災害治理:從八八水災反思災害防救的典範移轉。第二屆發展研究年會,台北。
    周晉澄(2010年8月27日)。中科三期環評 蠻橫官僚殺人。蘋果日報,A19版。
    周晉澄(2010年8月31日)。環保署第197次環評大會書面意見。
    吳泉源(2000)。科學爭議與公共政策的科學化—以美濃水庫為例。國科會專題 研究計畫(NSC89-2412-H007-004),未出版。
    吳泉源(2001a)。當「專家」對上「專家」—重新理解「科技與社會」的關係。物理月刊,23,13-15。
    吳泉源(2001b)。鄰避現象的社會學研究:以焚化爐為例。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編號:NSC90-2412-H007-005),未出版。
    吳焜裕(2010年3月16日)。中科三期健康風險評估的侷限性。自由時報,13版。
    胡幼慧(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湘玲(1995)。核工專家VS反核專家。台北:前衛。
    胡慕情(2010)。失竊的未來 中科三期偷走了什麼? 中科專題(6):吞食國本的巨獸,取自公共電視PNN:http://pnn.pts.org.tw/main/PFocus_ourstolenfuture/ourstolenfuture_5.html
    施佳良(2011)。藉環境資源部立法機會,促進累積台灣環境基本資料,2011年8月18日,取自:荒野保護協會網頁:http://www.sow.org.tw/natureNotesDetail.do;jsessionid=81aecd2d6c976011cc4ed89dd55a?id=52c4e8d0246fc543012479e00cde0013¬esSn=ff80808131c8e3760131db78661c0410
    宮文祥(2008)。當行政遇上科學:從風險評估談起—以美國法為例,月旦法學雜誌,153,90-112。
    徐世榮、徐紹峰(2001)。以民眾觀點探討環境影響評估制度。台灣土地研究,2,101-130。
    徐世榮(2011年2月18日)。官僚專制 民主倒退。自由時報,A17版。
    徐世榮(2011年3月8日)。限縮知識論述 重回保守年代。蘋果日報,A21版。
    許舒翔、李建宏、徐正能、吳豐帥(譯)(2005)。環境政治學(Walter A. Rosenbaum 原著)。台北:五南。
    馮詠淮(2011)。中科三期環評案雙贏策略。載於黃丞儀(編),2010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法學專書系列之十四(543-546頁)。台北: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
    彭渰雯(2006)。後實證政策分析的理論與應用。載於余致力(編),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51-72頁)。台北:世新大學。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枕邊書。台北:學富。
    郭鴻裕(2010年8月31日)。環保署第197次環評大會書面意見。
    傅大為(1995)。載於胡湘玲(著),核工專家VS反核專家(書序)。台北:前衛。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素珊(2007)。中科七星案最新發展。載於趙家緯(編),全球治理 在地行動—綠色矽島的環境挑戰(21-24頁)。台北:台灣環境行動網等。
    陳彩純(2002)。民主參與和專業行政:從香山海埔地開發計畫看全國與當地民眾對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信任和參與。國立中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孟瑜(2003)。解構鄰避現象:反焚化爐運動中的科技與民主。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陳敦源(2004)。人民、專家與公共政策:民主理論下的「參與式知識管理」。國家政策季刊,3(1),103-133。
    陳敦源(2006)。內戰:行政政治中的異議管理。公共行政學報,19,175-183。
    陳敦源(2006年4月2日)決策外包,委員會治國?。中國時報,A17版。
    許靜娟(2009)。環境運動與環評制度的合作與矛盾:以第六屆環境影響評估委員會為個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陳亮宇(2010)。中國氣候治理的知識社群角色初探。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豐年(2010年8月25日)。中科三期(后里農場—七星基地)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第八次專案小組會議書面意見。
    張豐年(2010年8月31日)。環保署第197次環評大會書面意見。
    湯京平、邱崇原(2010)。專業與民主:台灣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的運作與調適。公共行政學報,35,1-28。
    黃丞儀(2010年3月2日)。環評案樹立司法新標竿。中國時報,第A12版。
    黃怡婷(2008)。高科技產業、國土規劃與國家:以中科后里園區七星農場為例。國立臺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
    黃廷宜(2008)。高科技政策中的風險溝通—以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后里園區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黃成淵(2009)。從政策網絡觀點分析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后里基地之設置爭議。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詹長權(2010年8月31日)。中科三期應該二階環評。自由時報,13版。
    詹順貴(2011)。中科環評事件的法律辨正。全國律師月刊,15(3),5-15。
    葉俊榮(2010)。捍衛環評制度尊嚴的行政法院中科裁判。月旦法學雜誌,185,68-79。
    雷祥麟(2002)。劇變中的科技、民主與社會:STS(技與社會研究)的挑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123-171。
    楊 毅(2010年8月22日)。中科健康風險評估漏列?環署:不須納入。經濟日報,即時報導。取自於:http://edn.gmg.tw/article/view.jsp?aid=307175&cid=47%27
    蔡菁芳(譯)(2007)。為了我們的孩子而寫的求生手冊(Ron Nielsen原著)。台北:天下文化。
    蔣本基(2008)。載於林俊全(著),台灣的十大地理議題(書序)。台北:遠足文化。
    潘美玲(2010)。科學園區與臺灣社會。載於楊谷洋等(編),社會、科技、人—STS 跨領域新視界頁(234-246頁)。新竹:交通大學。
    潘淑滿(2008)。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賴信志(譯)(2003)。科技與生活(Martin Bridgstock 原著)。台北:五南。
    賴寧寧(2010)。三大科學園區負債 一百年還不完。商業周刊,1191,52-57。
    謝國雄(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載於謝國雄(編),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3-35頁)。台北:群學。
    蘇偉業(譯)(2010)。公共政策入門(Kevin B. Smith & Christopher W. Larimer 原著)。台北:五南。
    顧 洋(2000)。高科技產業之環保政策:產業現況問題分析與建議。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二、英文部分
    Ascher, W, Steelman, T and R. Healy ( 2010). Knowledge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 London: The MIT Press.
    Boorstin, D. (1978). The Republic of Technology: Reflections on Our Future Community. New York: Harper&Row.
    Douglas, H. E. (2009). Science, Policy and the Value-Free Ideal.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ss.
    Fischer, F. (1980). Politics, Values, and Public Policy: The Problem of Methodology. Boulder: Westview Press.
    Fischer, F. (2009). Democracy and Expertise: Reorienting Policy Inquir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rundamnn, R. and N. Stehr (2003). Social control and knowlwdge in democratic societies.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0(3), 183-188.
    Jasanoff, S. (1990). The Fifth Branch. Lond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Jasanoff, S. (2002). New modernities: reimagining science, technology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al Values, 11(3), 253-276.
    Jasanoff, S. (2003). (No?) Accounting for expertise.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0(3), 157-162.
    Jasanoff, S. (2004). Science and citizenship: a new synergy.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1(2), 90-94.
    Kleinschmidt, V. & D. Wagner (1998). Workshop Objectives and Findings—Introduction. In V. Kleinschmidt and D. Wagner (Eds.), Strategic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in Europe: Fourth European Workshop on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pp.3-9).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Keller, A. C. (2009). Science in Environmental Policy: The Politics of Objective Advice. London: The MIT Press.
    Liberatore, A and S. Funtowicz (2003). ‘Democratising’ expertise, ‘expertising’ democracy: what dose this mean, and why bother?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0(3), 146-150.
    Morgan, R. K. (1998).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Netherlands: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Marchi, B. D. (2003). Public participation and risk governance.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0(3), 171-176.
    Mayer, S. (2003). Science out of step with the public: the need for public accountability of science in the UK.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0(3), 177-181.
    Nowotny, H. (2003). Democratising expertise and social robust knowledge.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0(3), 151-156.
    Rayner, S. (2003).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assessment: reflections on the roles of expertise and democracy in public-sector decision making.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30(3), 163-170.
    Stillman, R. (1999). Preface to Public Administration: A Search for Themes and Direction. Burke, VA: Chatelaine.
    Tickner, J. A. and Wright, S. (2003). The precautionary principle and democratizing expertise: a US perspective.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0(3), 213-218.
    Torgerson, D. (1986). Between knowledge and politics: Three faces of policy analysis. Policy Sciences, 19, 33-59.
    US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A Guide to Transportation Decisionmaking, 取自美國聯邦高速公路局網頁:http://www.fhwa.dot.gov/planning/decisionmaking/decisionmaking.pdf
    Wynne, B. (1996). Misunderstood misunderstandings: social identities and public uptake of science. in A. Irwin and B. Wynne (Eds), Misunderstanding Science The Public Re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p. 19-46).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ill, C. (2003). Can consultation of both experts and the public help developing public policy? Some aspects of the debate in France.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30(3), 199-203.
    Weingart, P. (1999). Scirnfitic experise and political accountability: paradoxes of science in politics.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26(3), 151-161.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研究所
    97256020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256020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公共行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602001.pdf2115KbAdobe PDF2307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