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2813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09952/140891 (78%)
造访人次 : 46255625      在线人数 : 119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2813


    题名: 殯葬文化對宗教意識與族群認同的影響-以台灣北部地區穆斯林為例
    Funeral culture influence on religious and ethnic identity-Taipei mulims
    作者: 馬孝棋
    Haj. Ishag Ma Shiao-Chi
    贡献者: 張中復
    馬孝棋
    Haj. Ishag Ma Shiao-Chi
    关键词: 伊斯蘭
    回教
    穆斯林
    殯葬
    亡人
    族群認同
    土葬
    死亡文化
    Islam
    Muslim
    Funeral
    日期: 2010
    上传时间: 2012-04-17 09:25:29 (UTC+8)
    摘要: 本文就以當代台灣穆斯林做為觀察的對象,遷台後的大陸回民穆斯林基本上是延續了在大陸家鄉的回民傳統的生活形態,沒有出現太大的改變,由於遷台的穆斯林沒有足夠的穆斯林人口集中在一個地區,未能形成「哲瑪提」聚居的生活形態,所以在宗教生活像是飲食禁忌、婚喪喜慶、禮拜齋戒等等的實踐面臨困難,經過長期與左鄰右舍的漢民文化與習俗相處,逐漸失去穆斯林生活的色彩,就以台灣穆斯林的殯葬為例,不難發現穆斯林的殯葬當中所具有大陸回民地方特色的「念、整、洗、穿、站、送、埋、祈、搭救亡人」儀式之外,亡人家屬也受漢人殯葬習俗的影響,開始自我主張「回漢」混合殯葬的儀式 ,凸顯出台灣穆斯林的信仰已被漢文化快速滲透的事實。當今另有一部份的穆斯林以強烈的宗教訴求回歸伊斯蘭的經典,以「遵經革俗」的手法回到「從一而終論」 的殯葬方式,有許多傳統穆斯林無法適應的問題,使台灣穆斯林內部呈現不穩定的變革,筆者身為台灣穆斯林一份子,希望透過民族學(文化人類學)的研究視野與方法,藉由「殯葬問題」來觀察台灣穆斯林的宗教意識與族群認同變遷。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
    壹、中文
    一、伊斯蘭經書
    馬堅譯
    1997 《古蘭經中文譯解》。麥地納:沙烏地阿拉伯聖城麥地納法赫德國王古蘭經印製廠印出版(回曆1407年)。
    伊瑪目腦威‧葉哈雅
    1980(1400H) 艾乃斯‧馬風德譯,《利雅德聖訓集》。
    馬仲剛譯注
    2000 《古蘭經簡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楊文炯
    2007 《互動調適與重構-西北城市回族社區及其文化變遷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陳榮富
    2004 《文化的演進宗教禮儀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
    王夫子
    1998 《殯葬文化學:死亡文化的全方位解讀》,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發行。

    穆薩.余崇仁譯
    2000 《穆斯林聖訓實錄全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陳克禮譯
    1988 《聖訓之冠》第五冊,台北:中國回教協會印。
    散伊德.薩比格
    2004 《伊斯蘭教法》上冊,下冊修正本。出版地不詳:穆斯林青年翻譯組。
    二、史料
    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
    1988 《通典》,北京:中華出版社。
    (清)張廷玉撰
    1979 《明史》卷332,列傳第220,〈西域四〉,「撒馬兒罕」條,收入楊家駱,《正史全文標校讀本》,台北:鼎文書局。
    (明)宋濂等
    2000 《元史》卷93,志第42,〈食貨一〉,「農桑」,北京:中華書局。
    (明)宋濂等
    2000 《元史》卷98,志第46,〈兵一〉,北京:中華書局。
    屈萬里
    1970 《大明律集解附例》,(明萬曆間浙江官刊本卷之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三、專書
    王計生
    2002 《事死如生-殯葬論理與中國文化》。上海:百家出版社。
    徐伯超編
    1962 《四書讀本》。出版地不祥:中台出版社。
    高文遠
    1989 《菓園哈智─遵經格俗的倡導者》。台北:中國回教文化教育基金會。
    馬 通
    2002 《伊斯蘭思想史綱》。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楊占武
    1996 《回族語言文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楊貴萍
    2004 《馬德新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楊懷中
    1991 《回族史論稿》。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臨夏市明德清真寺
    2004 再版《聾阿訇﹝一、二﹞》。

    賈福康
    2004 《台灣回教史》。台北:伊斯蘭文化服務社再版。
    林耀華
    1997 《民族學通論》,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祁進玉
    2008 《群體身份與多元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集體歷史記憶與歷史認同》,台北市:允晨文化。
    金吉堂
    1971 《中國回教史研究》,台北:珪庭出版社。
    白壽彝
    2000 《中國回教小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余振貴
    1996 《中國歷代政權與伊斯蘭教》,寧夏人民出版社。
    回族簡史編寫組
    1978 《回族簡史》,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房全忠
    2008 《中國回族概覽》,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高占福
    1991 《西北穆斯林社會問題研究》,甘肅民族出版社。
    郭廷以
    1989 《白崇禧先生訪問紀錄》,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孫繩武
    1963 〈回教理論之研討〉,《回教論叢》上篇,台北:中國文化研究所。
    馬天英
    1949 《回教概論》,怡保:南洋書局。
    1981 《環球郭氏宗譜第一輯》,台北:環球郭氏宗譜編纂委員會編印。
    黃登武
    2010 《中國伊斯蘭現狀觀感錄》,(內部資料)。
    龔學貞等口述,張世瑛主訪
    《不再流浪的孤軍:忠貞新村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伍貽業
    2000 《南京回族伊斯蘭教史稿》,南京市伊斯蘭教協會。
    楊淑玲、李文治
    2007 《回族的習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劉智原著,納文波譯注
    1990 《天方典禮譯注》,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莊英章
    1990 《從喪葬禮俗探討改善喪葬設施之道》,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編印。
    孫繩武
    不詳 《憑 真主敬告教親書》
    胡雲生
    2007 《傳承與認同-河南回族歷史變遷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達浦生
    2003 《伊斯蘭六書》,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四、期刊論文
    王春山
    1980 〈中國回教的喪葬〉。《中國回教》雙月刊第207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
    伊 敏
    1994 〈伊斯蘭教殯儀的探討(三)〉。《阿拉伯世界(季刊)》1期(總48)。上海:外國語學院印刷廠。
    吳澤霖
    〈貴州少數族婚姻的概述〉。《建國評論》第3卷第4期。
    馬孝棋
    2001 〈生死之真諦〉。《社區發展季刊》,第96期。《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馬明道
    1982 〈提念亡人〉。《中國回教協會會刊》,第17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
    趙秋蒂
    2010 《中國西北穆斯林宗教派別多元化研究──以臨夏為論述中心》,(政大民族系博士論文)。
    馬強
    2005 〈走進信仰者的世界田野調查和中國伊斯蘭文化研究〉,《文化流雜誌》。
    張中復
    2005 〈從「蕃客」到「回族」:泉州地區穆斯林族群意識變遷的歷史省察〉,《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同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2005 〈「華夷兼蓄」下的邊緣游移:回族民族屬性中的「少數民族化」問題〉,《政大民族學報》第24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2009 〈信仰與認同的定位: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伊斯蘭宗派意識及其演變〉。收入《2009多重亞洲觀點國際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蘇怡文
    2002 《伊斯蘭教在台灣的發展與變遷》,台北: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李松茂
    1987 〈「回回」一詞和伊斯蘭教〉,《新疆社會科學研究》第1期。
    廣州市伊斯蘭教協會文史資料研究組編印
    2002 《廣州市回族、伊斯蘭教文史資料選輯》第一、二、三輯合訂本。
    謝世忠
    〈根本賦與認同與族羣政治:中國「漢語穆斯林」的例子〉,收入《陳奇錄院士七秩容慶論文集》。
    西安伊斯蘭文化研究會
    1998 《伊斯蘭文化研究:河南回族教育述略》,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
    黃鎮盤
    1987 《醒回篇》,(第壹號:論回民),蘭州大學出版社年版。
    《丁協源家譜》,〈穆聖之後裔在陳埭的過去與現在〉。台北穆斯林內部影印流傳資料。
    李昭容
    2002 《鹿港丁家之研究》,鹿港:左洋出版社。
    蔡懋堂
    1970 〈回教在鹿港〉,《台灣風物》30卷1期。
    顏秀玲
    〈北頭漁村生活方式的變遷〉,余光弘編
    王立志
    2000 〈中國穆斯林走出清真寺迎接廿一世紀〉,《中國回教》雙月刊,第268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
    馬孝棋
    2005 〈追憶教宗葬禮側記〉,《中國回教》雙月刊第29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
    艾敏主編
    2004 〈南加州之行〉,《高原雜誌社》,雲南:總第六期。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
    2010 〈王靜齋大阿訇愛國愛教思想座談會〉,《中國穆斯林》,2010.4總第186期。
    于嘉明
    2009 《在台泰緬雲南籍穆斯林的族群認同》,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馬孝棋譯
    《沙烏地阿拉伯朝覲月刊雜誌》,2010年3月份第65期。
    黃季寬
    皈依穆斯林電子報,第243期,民國99年8月20日。
    馬孝棋
    2001 〈生死之真諦〉,《社區發展季刊》,第96期,台北:內政部社區發展雜誌社。
    溫源興
    1999 〈回教形象與新局開創〉,《中國回教》雙月刊第26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
    包嘉源
    2003 〈伊斯蘭志工服務〉,《中國回教》雙月刊第282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
    王立志
    2004 〈新世紀伊斯蘭傳承-台灣心生代穆斯林〉,《中國回教》雙月刊第287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
    中國回教協會
    1963 〈許公潤生老先生歸真紀念專刊〉,《中國回教協會會刊》,台北:中國回教協會。
    中國回教協會
    1968 《中國回教協會會刊》,〈沈九香先生追悼會〉第124期,台北:中國回教協會。
    五、紀念集
    《白公崇禧榮哀錄》一級上將紀念傳
    《閔湘帆先生‧全道雲女士伉儷紀念傳》,編輯小組,民84
    《堯故主席景福紀念集》
    《許故代表曉初先生紀念集》,民88
    《孫繩武先生紀念集》
    《回憶錄九秩紀念》,民91年;
    貳、外文
    一、英文
    Gladney, Dru C.
    1991 Muslim Chinese: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illsbury, Barbra
    1988 Cohesion and Cleavage in a Chinese Muslim Minority. Ann Arbor, Mich: UMI Dissertation Service, A Bell & Howell, 1988printing.
    二、阿拉伯文
    الإمام أبي زكريا يحي بن شرف النووي الدمشقى:《رياضة الصالحين》 مؤسسة الرسالة بيروت 1980
    伊瑪目腦威.葉哈雅,《利雅德聖訓集》,riyadzatul-as-Swalihin,艾乃斯.馬風德譯,(自刊),1999。
    المئلف سيف الدين : 《شرح سيف الدين》 ,الطبا عة و النشر: مين دى مسجد بمدينة لين شياء في الصين 2000 م
    《解析廈依夫丁》Sharh Sayfi-d-Dīn,臨夏市明德清真寺(自刊),2000。
    عامر القادر:《المدارج السنية في الرد على الوهابية》 ,دار العلوم قادرية سبحانية :اسنانبولى 1978 م
    艾米樂.告迪,《聖訓駁斥瓦哈比思想》al-Mudāriju as-Siniyatu fi-r-Radi ‘alā al-Wahābiyyah,土耳其伊斯坦堡所出版,1978。
    الدكتور علي بن محمد ناصر الفقهي:《البدعة ضوابطها و أثرها السيئ في الأمة》 ,مطابع الجامعة الإسلامية بالمدينة المنورة , الطبعة 2 , 1414
    阿里.賓.穆罕默德.納塞法克西,《異端對烏瑪的傷害》al-Bid ‘atu Duwābituhā wa Athruhā as-Sīni fi al-Ummah,麥地那:沙烏地阿拉伯麥地那大學,回曆1414年。
    محمد ناصر الدين الألباني:《أحكام الجنائز و بدعها》,مكتبة المعارف – الرياض 1992 م
    穆罕默德.納塞.丁阿樂巴尼,《者那則教規與異端》Ahkāmu al-Janā’iz wa Bid ‘ahā,利雅德:馬艾利夫出版社,1992。
    المهندس حاتم عمر طه الدكتور محمد أنور بكري《بقيع الغرقد》 ,مكتبة الحلبي – المدينة المنورة
    2004 م
    哈亭.歐瑪.多哈與穆罕默德.安瓦巴克李合編,《麥地那墓園》Baqī ‘u al-Gharaid,麥地那:海嘞白出版社,2004。
    參、其它
    中國回教協會編印
    1976 台北回教協會珍藏,手抄本「會員登記簿」。
    中國回教協會編印
    1998 〈中國回教協會教胞登記名冊第三次修正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4259002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259002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900201.pdf8350KbAdobe PDF25409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