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368007      Online Users : 105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318


    Title: 能源消費與氣候、空氣污染之相關性研究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ir pollution and climate
    Authors: 陳村
    Contributors: 鄭宇庭
    陳村
    Keywords: 廻歸分析
    能源消費
    空氣污染
    氣候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0:42:56 (UTC+8)
    Abstract: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環境異常,隨之也影響國內整體氣候環境之變化,然其現象之產生,可能係因國內能源消費(包含石油消費、煤油消費、天然氣消費等)的使用過度所致。有鑑於此,本研究擬針對能源消費、石油消費、煤油消費與天然氣消費等能源的使用,對國內氣候與空氣污染的影響,故考慮國內整體的主要氣候因子及國內空氣污染指標變數的變動趨勢,對能源消費、石油消費、煤油消費與天然氣消費間的關係。
    本研究導入相關分析及多元廻歸等方法,研究解釋變數(包含懸浮微粒、平均每月落塵、二氧化硫含量、空氣中臭氧濃度、溫度、相對濕度、平均降雨量等)對因變數(包含能源消費、石油消費、煤油消費、天然氣消費等)間的關係,其研究結果發現以下幾點:(1)國內的天然氣消費呈現逐年成長之趨勢;(2)能源消費、石油消費、煤油消費與空氣中臭氧濃度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係,亦指能源、石油及煤油等消費的成長相對會影響國內空氣中臭氧的濃度的增加;(3)石油消費的增加會影響懸浮微粒濃度提高。
    "謝誌 I
    摘要 II
    目錄 III
    表目錄 IV
    圖目錄 V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5
    第一節 能源消費之概述 5
    第二節 空氣污染之概述 6
    第三節 文獻回顧 10
    第參章 研究方法 16
    第一節 資料來源概述 16
    第二節 操作性變數定義 16
    第三節 分析方法 20
    第肆章 實證分析 26
    第一節 探索性分析 26
    第二節 相關分析 42
    第三節 多元線性廻歸分析 44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53
    第一節 結論 53
    第二節 建議 54
    第三節 後續研究發展 55
    參考文獻 56
    Reference: 一、 中文文獻
    1. 王鴻濬,1996,「由政策決策模式探討彰濱之開發與保育」,工程環境會刊,第10卷第5期,頁19-26.
    2. 沈宗桓,2002,「工業部門能源消費與 CO2、SOx 及 NOx 排放之特性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 林惠美,2005,「以投入產出結構因素分析探討二氧化碳排放變動之關聯分析-以台灣地區為例」,嘉南藥理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科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4. 林素貞、張翊峰,1995,「以投入產出分析產業能源耗用與污染排放量之關聯性--以1991年臺灣地區為例」,能源季刊 ,第25卷第4期,頁52-74。
    5. 林素貞、李正豐、張翊峰,1997,「由產業經濟、能源與環境效益觀點探討臺灣產業發展策略」,能源季刊 ,第27卷第3期,頁2-17。
    6. 周鳳瑛、李佳玲,2001,「我國能源密集度變動因素分析」,能源季刊,第31卷第4期,頁55-65。
    7. 施念青,2002,「公路運輸部門能源消費與 SOx、NOx、CO2 排放特性分析」,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8. 許志義,1999,「臺灣環境、能源、經濟整合模型之建立與溫室氣體減量策略研究」,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八十七年度委託研究計畫。
    9. 林佑杰,2007,「鋼鐵業節能技術效率與二氧化碳排放減量潛能之研究-以中鋼公司為例」,中興大學應用經濟學系所碩士論文。
    10. 張彩姿,2004,「總體經濟與能源消費間之動態關聯-頻譜分析與台、美跨國比較」, 暨南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1. 張子見,1993,「台灣主要經濟部門能源投入對 SOx、NOx 及 CO2 排放量之變動因素分析與預測」,國立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2. 黃玄洲,2000,「臺灣鋼鐵業能源消費變動因素分析─物理指數及經濟指數」,國立成功大學資源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13. 黃登源,1998,「應用迴歸分析」,台北:華泰書局。
    14. 楊任徵,1999,「我國能源排放CO2跨國比較與分析」,能源季刊,第28卷第3期,頁82。

    二、 英文文獻
    1. Alam, M. S., Roychowdhury, A., Waliuzzaman, K. M., and Huq, A. M. Z., 1999, Energy Flow in the Farming of a Traditional Village in Bangladesh. Energy Pergamon, 24(6), 537-545.
    2. Howarth, R. B., Schipper, Lee et al., 1991. Manufacturing Energy Use in Eight OECD Countries. Energy Economics, 6, 135-142.
    3. Nishimura, K., Hondo, H. and Uchiyama, Y., 1997, Estimating the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s from the material content. Energy Convers. Mgmt. 38, 589-594.
    4. Park, S., 1992. Decomposition of Industrial Energy Consumption—An Alternative Method. Energy Economics, 14(4), 265-270.
    5. Shrestha, R. M. and Timilsina, G. R., 1996. Factors affecting CO2 intensities of power sector in Asia: A Divisia decomposition analysis. Energy Economics, 18, 283-293.
    6. Torvanger, A., 1991. Manufacturing Sector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n Nine OECD Countries. Energy Economics, 6, 168-186.
    7. Wier, M., 1998, Sources of changes in emissions from energy: A structural decomposition analysis. Economic Systems Research. 10(2), 99-112.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9932062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3206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18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