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445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09952/140891 (78%)
造访人次 : 46241566      在线人数 : 63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450


    题名: 從國小教師教學需求探討「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的使用與接受度:以桃園縣為例
    Use and acceptance of the ";MOE Education Intuitive Service Portal";by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from their teaching needs:Taoyuan County case study
    作者: 袁正良
    贡献者: 王梅玲
    袁正良
    关键词: 教學需求
    教學資源網站
    網路資訊搜尋行為
    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
    日期: 2011
    上传时间: 2012-10-30 11:06:28 (UTC+8)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數位時代教學資源網站的意義與內涵,以及瞭解國小教師教學需求與網路資訊搜尋行為,並進一步探討國小教師對「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的使用與接受度情形,最後對「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提出改善建議。
    本研究採訪談法與問卷調查法,以桃園縣立國民小學正式教師為母群體,選取10位經常使用「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的教師,進行訪談研究,將訪談的結果,配合相關文獻與問卷調查結果,作交互分析討論。另外,採分層隨機抽樣方式,針對桃園縣60所學校、564位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回收有效問卷數509 份,佔總樣本數之90.2%。所得資料輸入電腦後,利用SPSS統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統計方法包括描述統計、t考驗、卡方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等。透過訪談法的質性探討與問卷調查法的量化數值分析,本研究可歸納出以下結論:
    一、國小教師教學強烈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與提升資訊素養
    二、國小教師因教學工作上的需求,產生網路資訊搜尋行為
    三、只有半數的國小教師使用過「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整體的使用率不高
    四、「瞭解程度不足」、「時間因素」以及「使用習慣」是影響國小教師未曾使用過「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的主要原因
    五、國小教師使用「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最主要是為了快速取得教學資源
    六、除了「教學資源」之外,國小教師很少使用「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所提供的內容、功能與服務
    七、國小教師對「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的接受度屬中上程度
    八、「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對國小教師的教學工作有幫助
    九、有年齡等六個不同變項對於教師是否使用過「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有顯著差異
    十、有性別等八個不同變項在教師對「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的接受度上有顯著差異
    十一、「有用認知」、「易用認知」、「使用滿意度」及「使用意願」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
    十二、「有用認知」、「易用認知」、「使用滿意度」及「使用意願」之間具有顯著預測作用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六大學習網。檢索日期:2011年8月12日。網址:http://learning.edu.tw/wp_sixnet/。
    天下雜誌(2006)。2006年教育專刊:國際化能力—全球化下的必要配備。台北市:天下雜誌。
    王政彥(2004)。從「實體社區」到「虛擬社群」的成人學習探究取向。成人及終身教育,1,頁19-27。
    王燕超(2006)。從擴增實境觀點論數位學習之創新。空中教學論叢,20,頁40-63。
    王冠富(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小教師使用數位學習平台的意願-以教育部數位學習服務平台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雲林縣。
    行政院(2002)。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台北市:行政院。
    吳亞馨、朱素玥、方文昌(2008)。網路購物信任與科技接受模式之實證研究,資訊管理學報,15(1),頁123-152
    吳明德、許凱琳(2005)。運用數位典藏資源融入教學活動。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7,頁53-62。
    吳明德、陳世娟、謝孟君 (2005)。小學教師網際網路教學資源尋求及使用行為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2(4),頁481-498。
    吳明德、黃喻淳 (2005)。我國教學資源網站內容及檢索介面之分析研究。圖書與資訊學刊,54,頁1-22。
    吳鐵雄(2009)。我國資訊教育發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
    李瑋宸(2006)。資訊教育之發展與省思。網路社會學通訊,54。
    沈宛蓁(2009)。國小陶藝教學資源網站之設計與發展。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在職專班,台北縣。
    亞卓市。檢索日期:2011年8月12日。網址:http://www.educities.edu.tw/cityFront/index_final.php。

    拓展臺灣數位典藏計畫(2010)。從網絡走向雲端—數位典藏與教學實務系列講座。檢索日期:2011年10月15日。網址:http://content.teldap.tw/index/?p=1197#more-1197。
    林如章(2004)。數位化教學資源分享與創意教學─從國外相關網頁省思國內教學資源的建置。檢索日期:2011年7月15日。網址:http://phy.ntnu.edu.tw/nstsc/pdf/book6/27.pdf。
    林青麗、鄭承昌、孫宜旺、黃郁涵(2008)。增進國小學童進行網路資訊搜尋之教學策略。網路社會學通訊,69。
    林菁(2005)。善用中小學教學資源 ─ 從教學資源運用的迷思談起。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67,頁63-74。
    林燕珍(2001)。中小學數位化教學資源網站之建置-「學習加油站」。資訊與教育,86,頁102-107。
    林燕珍、徐新逸、黃雅萍 (2004) 。「中小學數位典藏教學資源應用網」之研究。第三屆數位典藏技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2004年8月5至6日。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資訊學會(2008)。教育部中小學資訊教育白皮書2008-2011。台北市:教育部。
    思摩特。檢索日期:2011年8月12日。網址:http://sctnet.edu.tw/。
    紀智耀(2008)。臺北縣國小教師運用十八條學習路線網路資源融入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課程與教學碩士學位班,台北市。
    范懿文、方毓賢、吳政杰、劉昌輝(2011)。虛擬社群持續參與因素之探討。電子商務學報,13(2),頁413-434。
    唐淑芬(2005)。花蓮縣國小社會學習領域教師運用網路資源於課程與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花蓮縣。
    翁國威(2011)。「數位化學習平台」。100學年度全國高級職業學校教務工作會議。檢索日期:2012年2月28日。網址:http://www.twvs.tnc.edu.tw/ufiles/sub/From_f3600693032257.ppt#312,4,100學年度全國高級職業學校教務工作會議。

    孫足承、高禾純、張超盛、王天津(2009)。網路社群資訊交換行為模式。發表於第二十屆國際資訊管理學術研討會,世新大學資訊管理學系,台北市。
    徐新逸、王培卉、陳宜欣(2002)。教學資源網站在社會學習領域教學之應用。教學科技與媒體,62,頁4-15。
    桃園縣政府教育處(2008)。桃園縣資訊教育白皮書。桃園縣:桃園縣政府。
    康綺芬(2007)。以使用者的角度評量博館資訊入口網站之內容規劃及功能設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台南市。
    張光銘等著(2007)。提升臺中市國民中小學教師教學資源分享行為 ─國民中小學教師九年一貫教學資源網站的知覺對運用教學資源網站影響之研究。臺中市:臺中市政府。
    張依靜、尹玫君(2009)。 嘉義市國小學童使用班級網站的現況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探討。教育研究學報,43(2),頁169-194。
    張明裕、顏清宏(2006)。新媒體對於教室授課行為之影響:以文藻外語學院普通教室設置資訊講台探討數位時代教師使用教學科技之滿足。2006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論文集光碟版。三峽:國立台北大學。
    張基成(1998)。教師專業成長網路學習社群之規劃及其預期效益與挑戰。教學科技與媒體,40,頁31-42。
    張蓉峻、傅潔琳、何明星、林仁煥(2004)。新竹縣數位教學資源的建構與應用之研究-以社會學習領域鄉土教材內涵為例。新竹縣:新竹縣政府。
    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1)。中小學資訊教育總藍圖。台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2011年3月31日)。教師專業發展電子報,14期。檢索日期:2011年7月15日。網址:http://www1.inservice.edu.tw/EPaper/ep2/indexView.aspx?EID=406
    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檢索日期:2011年8月12日。網址:http://isp.moe.edu.tw/。
    曹崇禮、黃秉紳(2007)。CD tower數位內容應用管理於資訊融入學習成效之研究以台北縣國中教師應用為例。網路社會學通訊,62。
    許清芳(2009)。資訊網路社群與教師專業成長之探討。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學習科技研究所,花蓮縣。
    許德輝(2001)。批判與創造思考教學資源網站發展製作之研究。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台北縣。
    郭玟杏(2006)。國民中小學資訊教育政策之分析。研習資訊,23(4),頁137-144。
    陳世娟(2006)。我國國小教師教學資源網站使用之研究―以學習加油站為例。未出版碩士,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玉惠(2009)。在校師生對校園入口網站使用滿意度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電機工程研究所,彰化縣。
    陳昭珍(2006)。「數位資源應用於教學」。華夏導報。檢索日期:2011年7月16日。網址:http://epaper.pccu.edu.tw/FriendlyPrint.asp?NewsNo=8524。
    陳美樺(2006)。差序關係對知識分享意願及知識分享行為之影響。未出版碩士,國立東華大學國際企業學系,花蓮縣。
    陳神勇(2003)。澎湖縣國小教師應用網路教學現況及其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台南市。
    陳啟展(2003)。國小高年級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教學資源網站製作。未出版碩士,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台北縣。
    陳惠邦(2007)。以互動白板實踐互動教學理想的可能性:教師社群與專業發展觀點。發表於 Interactive Classroom 研討會,北京師範大學,北京。
    陳靖旻(2008)。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理論觀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桃園縣。
    湯梓辰(2010)。我國資訊教育政策之發展與省思─以歷史軌跡探討我國資訊教育史。臺灣教育發展論壇,2,頁55-74。
    黃婉貞(2011)。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國中教師使用教學資源網站行為意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高雄市。
    黃榮村(2003)。挑戰二○○八:e世代人才培育的策略與願景。研考雙月刊,27(3),頁11-20。
    黃福坤(1999)。資訊素養與教學-以物理教學示範實驗教室輔助教學網站為例。圖書館與資訊科學,25,頁53-62。
    黃靜怡(2004)。縣市層級教學資源網站規劃與管理研究-以台北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傳播與科技研究所,台北市。
    楊宏達(2006)。線上多媒體輔助教學網頁教材之製作研究-以能源利用為例。未出版碩士,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台中市。
    楊智先(2007)。教師社群互動、工作希望感受與創造性轉化之關係:量化模式建構與典範案例分析。未出版博士,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鄒紅玉(2008)。個人因素對教學資源網使用行為之影響--以苗栗縣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新竹市。
    劉永蕙(2008)。數位典藏融入小學教學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小教師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台北市。
    劉廣亮(1998)。屏東縣國小教師資訊尋求行為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圖書資訊學系研究所,台北縣。
    數位典藏融入教學資源網。檢索日期:2011年8月12日。網址:http://idatp.moe.edu.tw/。
    歐用生(1996)。教師專業成長。臺北:師大書苑。
    蔡至欣、賴玲玲(2011)。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9(1),頁161-196。
    蕭英勵(2009)。中小學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研究趨勢與發展--以台灣地區2001~2009年學位論文為例。未出版博士,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博士班,台南市。
    簡瓊雯、林珊如(2005)。臺灣國小教師網路資訊行為之研究。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4,頁133-144。
    魏文欽、賴佳伶(2011)。影響美妝網站使用意圖關鍵因素之實證研究。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srel,14(2),頁70-95。
    羅綸新(2004)。教育類網站評鑑規準建構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68,頁4-22。
    嚴淑珠(2006)。臺北市國小教師運用鄉土教學資源網站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碩士班,台北市。
    蘇庭暄(2009)。我國資訊教育環境之演進與未來展望。「2009學校建築研究:校園環境優質化」研討會論文集,頁266-275。
    蘇益生(2004)。高雄市國小教師 e-Learning 教學信念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市。
    二、西文部分
    Davis, F. D.(1986). A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for Empirically Testing New End-user Information Systems : Theory and Results. 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avis, F. D.(1989). Perceived Usefulness, Perceived Ease of Use, and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IS Quarterly, 13(3),319-340.
    Davis, F. D.(1993). 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System Characteristics, User Perceptions and Behavioral Impa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Machine Studies,38, 475-487.
    Davis, F. D.; Bagozzi, R. P.; Warshaw, P. R. (1989). User Acceptan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A Comparison of Two Theoretical Models. Management Science,35,982-1003.
    Fishbein, M.& Ajzen, I.(1975). Belief, Attitude, Intentions and Behavio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 Addition-Wesley, Boston,MA.
    George,L.(2002).E-communities in Distance Learning. Library Mosaics,13,14-16.
    Hagel III, J.& Armstrong, A. G.(1996).Net Gain: Expanding Markets Through Virtual Communities, Mckinesy and Company.
    Venkatesh V.& Davis, F. D. (1996). A Model of the Antecedents of Perceived Ease of Use:Development and Test.” Decision Sciences ,27(3), 451.

    Venkatesh V.& Davis, F. D. (2000).A Theoretical Extension of the 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Four Longitudinal Studies. Management Science,46(2),186-204.
    Witt, P. L.(2004)Students’Perceptions of Teacher Credibility and Learning Expectations in Classroom Courses with Websites. Community College Journal of Research and Practice,28,423-434.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99913016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9913016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01601.pdf15016KbAdobe PDF2635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