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54617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297271      Online Users : 136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4617


    Title: 《楞嚴經正脉疏》「十番顯見」之研究——兼論與《楞嚴經會解》的比較
    Study on the“Shifanxianjian”in Correct Textural Annotations to Shurangama ——and Also in Comparison to Combined Annotations to Shurangama
    Authors: 黃琛傑
    Contributors: 熊琬
    黃琛傑
    Keywords: 楞嚴
    正脉
    顯見
    破妄
    顯真
    交光真鑑
    天如惟則
    會解
    捨識
    破識
    顯根
    用根
    從根
    性定
    實教
    佛知見
    直指人心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2-10-30 11:25:37 (UTC+8)
    Abstract: 晚明時期,為中國《楞嚴經》詮釋史上注疏數量最多的時期,同時,也是紛爭最為劇烈的時期。掀起這場紛爭的關鍵性人物,便是明萬曆年間的交光真鑑法師。真鑑因為不滿當時已流行二百餘年,由元代天如惟則會集唐、宋九家注疏而成的《楞嚴經會解》的詮釋,而另行撰作了《楞嚴經正脉疏》。其中最大的衝突點,便在於真鑑所獨創的「十番顯見」的新詮釋。由這項詮釋上的衝突所引起的法義上的激烈爭論,自真鑑提出後,綿延至民國時期而未止。

    本論文分別由「判科」與「釋義」兩大方面來詳加考察真鑑所獨創的「十番顯見」之說,並藉由兼論與《楞嚴經會解》的比較,來釐清真鑑新說的不同之處。

    在「判科」方面,真鑑所提出的「十番顯見」的科判,相較於唐、宋注疏中的科判,或是《會解》中的「隱結構」,都顯得更為扼要清晰,並且突出了其「顯見」的主題。而對於「十番顯見」在其整體經文詮釋中的定位,除了以科判的方式來呈現外,更深入全經的義理結構,分別由「宗趣通別」與「入道方便」的角度來多方定位,可說是以多重結構的定位來豐富「十番顯見」的意涵。而其所以會有如此的研究成果,關鍵是在於其在方法學上的轉向與建立。由《會解》會集諸家之說並附以己意的詮釋方式,轉為有意識地將前人原本作為一般方法論的科判,提升為特殊方法論,並建立了有關科判的方法學。然而,這樣的作法,固然能得出超越前人的創見,卻也不免有結構優先於主體,以及共時性優先於貫時性的疑慮產生,關於這部分,本論文也嘗試提出反省。

    在「釋意」方面,本論文指出,真鑑在有關「十番顯見」的詮釋進路上,一改《會解》以破妄為主的詮釋進路,以及破顯並存的詮釋方式,而是單提「正脉」,以顯真為主,並由其顯真的進路來辯破《會解》與彰顯己說。此外,除了揭示出「十番顯見」是以「顯見性」為核心要義外,真鑑還進一步指出了「十番顯見」是對於真心的正面揭露,證成了十番所言之見性通於後之如來藏性,為本經特重之「本修因」,可說是以一「根性」來貫通了全經之前悟與後修。而真鑑對於「十番顯見」最重要的發明,則在於提出了「捨識從根」之說。其大別於《會解》所主張的天台止觀的修法,而指出「捨識從根」而修才是本經所言之真性定——楞嚴大定,並獨家深入發明了「捨識從根」即為《法華經》所言之實教、佛知見,以及為禪宗所言之「直指人心」等主張,可說是大有功於《楞嚴》奧義之闡發。

    除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外,本論文還特別針對前人對於「捨識從根」說所提出的批評,來澄清其中對於真鑑之說的誤解,並深入考察真鑑對於由識修入圓通的看法。此外,還就破妄與顯真二者的緊張關係,嘗試尋找出一個可能對話的新詮釋空間。企圖透過這兩方面的努力,來減低真鑑之說在《楞嚴經》詮釋史上所造成的衝突。

    總結本論文的研究成果,可以確知真鑑所提出的「十番顯見」,在「判科」與「釋意」兩大方面,皆有超邁《會解》的創見。而這些創見的核心要義,便在於真鑑在《楞嚴經》詮釋史上所開創出的「根性法門」。
    Reference: 中文方面
    壹、 古籍
    一、佛教經疏
    (一) 《大正藏》(CBETA版)
    〔西晉〕竺法護《正法華經》《大正》9
    〔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9
    〔隋〕崛多、笈多《添品妙法蓮華經》《大正》9
    〔隋〕智顗《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33
    〔隋〕智顗《摩訶止觀》《大正》46
    〔唐〕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10
    〔唐〕玄奘譯《唯識三十論頌》《大正》31
    〔唐〕窺基《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45
    〔唐〕佚名《唯識三十論要釋》《大正》85
    〔唐〕法藏《華嚴經探玄記》《大正》35
    〔唐〕澄觀《大方廣佛華嚴經疏》《大正》35
    〔唐〕李通玄《新華嚴經論》《大正》36
    〔唐〕般刺蜜帝譯、房融筆授、彌伽釋迦譯語《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大正》19
    〔唐〕智昇《開元釋教錄》《大正》55
    〔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大正》48
    〔唐〕宗密《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略疏》《大正》39
    〔唐〕湛然《止觀義例》《大正》T46
    〔五代〕永明延壽《宗鏡錄》《大正》48
    〔宋〕道原《景德傳燈錄》《大正》51
    〔宋〕子璿集《首楞嚴義疏注經》《大正》39
    〔宋〕智昭《人天眼目》《大正》48
    〔宋〕志磐《佛祖統紀》《大正》49
    〔宋〕蘊聞編《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47
    〔宋〕道謙編《大慧普覺禪師宗門武庫》《大正》47
    〔宋〕淨善《禪林寶訓》《大正》48
    〔宋〕正覺頌古、〔元〕行秀評唱《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頌古從容庵錄》《大正》48
    〔元〕念常《佛祖歷代通載》《大正》49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編《瑞州洞山良价禪師語錄》《大正》47
    〔明〕語風圓信、郭凝之編《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大正》47
    〔明〕智旭《教觀綱宗》《大正》46
    〔明〕大聞《釋鑑稽古略續集》《大正》49
    (二) 《卍續藏》(CBETA版)
    〔宋〕智沂編《痴絕和尚語錄》《卍續》121
    〔宋〕可度《楞嚴經箋》《卍續》88
    〔宋〕子璿《楞嚴經義疏注經科》《卍續》16
    〔宋〕仁岳《楞嚴經熏聞記》《卍續》17
    〔宋〕戒環《楞嚴經要解》《卍續》17
    〔宋〕德洪造論、正受刪補《楞嚴經合論》《卍續》18
    〔元〕善遇編《天如惟則禪師語錄》《卍續》122
    〔明〕真鑑《楞嚴經正脉疏科》《卍續》18
    〔明〕真鑑《楞嚴經正脉疏懸示》《卍續》18
    〔明〕真鑑《楞嚴經正脉疏》《卍續》18
    〔明〕袾宏《楞嚴經摸象記》《卍續》19
    〔明〕德清《楞嚴經懸鏡》《卍續》19
    〔明〕德清《楞嚴經通議略科》《卍續》19
    〔明〕德清《楞嚴經通議》《卍續》19
    〔明〕德清〈楞嚴通議補遺〉《卍續》19
    〔明〕圓澄《楞嚴經臆說》《卍續》19
    〔明〕傳燈《楞嚴經玄義》《卍續》20
    〔明〕傳燈《楞嚴經圓通疏》《卍續》19
    〔明〕傳燈《楞嚴經圓通疏前茅》《卍續》89
    〔明〕傳燈《性善惡論》《卍續》101
    〔明〕真界《楞嚴經纂註》《卍續》90
    〔明〕智旭《楞嚴經玄義》《卍續》20
    〔明〕智旭《楞嚴經文句》《卍續》20
    〔明〕一松《楞嚴經秘錄》《卍續》20
    〔明〕鍾惺《楞嚴經如說》《卍續》20
    〔明〕通潤《楞嚴經合轍》《卍續》22
    〔明〕乘旹《楞嚴經講錄》《卍續》89
    〔明〕圅昰《楞嚴經直指》《卍續》22
    〔明〕焦竑《楞嚴經精解評林》《卍續》90
    〔明〕曾鳳儀《楞嚴經宗通》《卍續》25
    〔明〕錢謙益《楞嚴經疏解蒙鈔》《卍續》21
    〔明〕德清編《紫柏老人集》《卍續》126
    〔明〕福善日錄、通炯編輯、劉起相重校《憨山老人夢遊集》《卍續》127
    〔明〕正相《楞嚴經勢至圓通章科解》《卍續》24
    〔明〕成正集《博山參禪警語》《卍續》112
    〔清〕濟時《楞嚴經正見》《卍續》91
    〔清〕靈耀《楞嚴經觀心定解大綱》《卍續》23
    〔清〕靈耀《楞嚴經觀心定解》《卍續》23
    〔清〕通理《楞嚴經指掌疏》《卍續》24
    〔清〕溥畹《楞嚴經寶鏡疏》《卍續》90
    〔清〕諦閑《楞嚴經序指味疏》《卍續》90
    〔清〕劉道開《楞嚴經貫攝》《卍續》23
    〔清〕淨挺〈《楞嚴》答問〉《卍續》59
    〔清〕諦閑《楞嚴經序指味疏》《卍續》90
    (三) 其他大藏經
    〔元〕惟則《楞嚴經會解》《新編縮本乾隆大藏經》冊144(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臺一版)
    〔明〕袾宏《雲棲大師遺稿》《大藏經補編》23
    〔明〕真鑑《楞嚴經正脉疏科》《明版嘉興大藏經》第17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4月臺一版)
    〔明〕智旭《靈峰宗論》《明版嘉興大藏經》第36冊(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4月臺一版)
    二、非佛教經疏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楊仁山《等不等觀雜錄》(臺北:新文豐股份有限公司,1973年)

    貳、 近人著作(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 書籍
    于凌波《唯識學綱要》(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日〕中村元著,林泰、馬小鶴譯《東方民族的思維方法》(臺北:淑馨出版社,1990年)
    〔日〕水野弘元著,釋惠敏譯《佛教教理研究》(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方立天《中國佛教哲學要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方東美《華嚴宗哲學》(上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
    方東美《中國大乘佛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8月四版)
    太虛《大佛頂首楞嚴經攝論》。收錄於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太虛大師全書》(臺北: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1970年再版)
    太虛《大佛頂首楞嚴經研究》。收錄於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太虛大師全書》(臺北: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1970年再版)
    太虛大師著,周學農點校《真現實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
    〔日〕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比〕J.M.布洛克曼著,李幼蒸譯《結構主義》(臺北:古風出版社,1987年)
    白聖編著,慧律校訂《楞嚴經表解》(臺北:果庭書院,2005年)
    牟宗三《佛性與般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5月修定版)
    朱封鰲、韋彥鐸《中華天台宗通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朱謙之、任繼愈《老子釋譯——附馬王堆帛書老子》(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李幼蒸譯《結構的時代》(臺北:古風出版社,1988年三版)
    李富華釋譯《楞嚴經》(高雄:佛光出版社,1996年)
    李富華、何梅《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呂思勉《章句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呂澂《印度佛教思想概論》(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2年)
    呂澂《經論攷證講述》(臺北:大千出版社,2003年)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沈清松《對比、外推與交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沈劍英《因明學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85年)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年)
    〔日〕武邑尚邦著,順真、何放譯《佛教邏輯學的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法舫法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
    果濱《楞嚴經聖賢錄》(上)(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俄〕舍爾巴茨基著,宋立道、舒曉煒譯《佛教邏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12月)
    孫德謙《古書讀法略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張曼濤主編《《大乘起信論》與《楞嚴經》考辨》(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張圓成《大佛頂首楞嚴經正脉科會》(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2005年)
    麻天祥主編《佛學百年》(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年)
    梅光羲《相宗綱要》(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5年5月臺五版)
    郭朝順《天台智顗的詮釋理論》(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會性《大藏會閱》(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9年)
    圓瑛《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臺北:大乘精舍印經會,2004年2月修訂初版)
    董平《天台宗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樓宇烈《中國佛教與人文精神》(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0月)
    潘桂明、吳忠偉《中國天台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賴永海《中國佛性論》(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9年)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第五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
    賴永海主編《中國佛教通史》(第十二卷)(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11月)
    韓廷傑《唯識學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27‧佛典研究初編》(臺北:華宇出版社,1988年2月)
    藍吉富《中國佛教泛論》(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8月)
    釋隆根編校《守培全集》(新加坡:南洋佛學書局,1984年)
    二、 學位論文
    王毅文《《楞嚴》真心思想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李治華《《楞嚴經》哲學之研究》(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李英德《《楞嚴經》解脫道之研究》(嘉義: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一鑾《明 幽溪傳燈(1554-1628)大師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段新龍《《楞嚴經》如來藏思想研究》(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宗教學博士論文,2011年5月)
    胡健財《《大佛頂首楞嚴經》「耳根圓修」之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
    馬曉濤《從《楞嚴經》的真偽辨析看佛教在中國的發展進程》(重慶:西南大學宗教學碩士論文,2008年4月)
    陳由斌《《楞嚴經》疑偽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張成鈞《《楞嚴經》中身心關係之探究》(臺北: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黃明儀《《楞嚴經》緣起觀之研究》(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2006年)
    程思《《楞嚴經》之生死哲學研究》(江西:江西師範大學政法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
    曾素連《《大佛頂首楞嚴經》「修行實踐論」之研究》(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蔡旻芳《明末註疏對《楞嚴經》「五十陰魔」之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釋覺華《臨濟禪法之研究——以《楞嚴經》之詮釋為主》(中壢:圓光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2005年)
    三、 期刊論文
    王彥明〈《楞嚴經疏解蒙鈔》的文獻學價值〉,《江蘇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第23期,2012年1月,頁67~71。
    王紅蕾〈錢謙益《大佛頂首楞嚴經疏解蒙鈔》考論〉,《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2010年,頁69~76。
    太虛〈楞嚴大意〉,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太虛大師全書》(臺北:太虛大師全書編纂委員會,1970年再版),頁1701~1723。
    任宜敏〈明代佛門教行傑望——賢首宗〉,《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6年,頁77~85。
    李治華〈《楞嚴經》「七番破處」的論辯過程與判教旨趣〉,《正觀雜誌》第
    14期,2000年9月,頁4~27。
    李治華〈《楞嚴經》與中國宗派〉,《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1998年,頁207~229。
    李富華〈關於《楞嚴經》的幾個問題〉,《世界宗教研究》第3期,1996年,頁74~82。
    吳言生〈論法眼宗對佛教經典的汲取〉,《宗教學研究》第2期,2000年,頁60~66。
    呂澂〈佛家邏輯——法稱的因明說——〉,張曼濤主編《佛教邏輯與辯證法》(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尚永琪〈《楞嚴》真偽與《大唐舍利塔之碑》考辨〉,《文獻季刊》第4期,1999年10月。
    馬忠庚〈從科學史角度證偽《楞嚴經》〉,《學術論壇》第169期,2005年,頁182~85。
    胡健財〈從《楞嚴經》「七處徵心」試談佛法之修行〉,《華梵大學第五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1年),頁421~431。
    胡健財〈從《楞嚴經》「十番辨見」試論真心之體認〉,《華梵大學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2002年),頁243~268。
    胡健財〈《楞嚴經正脈疏》「指見是心」詮釋意涵之探析〉,《第一屆楞嚴經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華梵大學佛教學系,2011年5月),頁133~144。
    荊三隆〈《楞嚴經》色陰十禪境探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1期,2004年3月,頁95~102。
    夏志前〈《楞嚴經》與晚明北宗禪〉,《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期,2011年,頁92~97。
    夏志前〈《楞嚴》之諍與晚明佛教——以《楞嚴經》的詮釋為中心〉,《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7年,頁26~33。
    孫尚勇〈經學章句與佛經科判及漢魏六朝文學理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4期,2009年7月,頁19~23。
    孫勁松〈永明延壽的真心妄心說〉,《佛教研究》第3期,2009年,頁77~85。
    郭勤正〈《楞嚴經》二種根本論——對形上又源初的原理之探討〉,《中國佛教》第13卷第1期,1986年1月,頁18~26。
    張伯偉〈佛經科判與初唐文學理論〉,《文學遺產》第一期,2004年。
    張煜〈王安石《楞嚴經解》十卷輯佚〉,《古典文獻研究(第十三輯)》,2010年6月,頁404~422。
    覃江〈捨妄歸真:佛教修道論的基本結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10期,2010年,頁88~92。
    黃琛傑〈《楞嚴經》詮釋史上的一個問題〉,發表於「2009年南山佛教文化研討會」。
    黃琛傑〈試析交光真鑑對於《楞嚴經會解》中「破妄見」之說的批評〉,《第一屆楞嚴經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楞嚴經》的學術與宗教詮釋》(臺北:華梵大學佛教學系,2011年5月),頁25~49。
    黃琛傑〈論交光真鑑對於《楞嚴經》「八還辨見」說的看法〉,《2011年鶴山21世紀國際論壇‧宗教論壇論文集》(臺北:普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頁127~154。
    楊維中〈論《楞嚴經》的真偽之爭及其佛學思想〉,《宗教學研究》第1期,2001年,頁59~66。
    楊維中〈論《楞嚴經》佛學思想的特色及其影響〉,《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3期,2001年9月,頁70~76。
    虞愚〈試論因明學中關於現量與比量問題〉,張曼濤主編《佛教邏輯與辯證法》(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年)。
    〔越南〕黎文松〈《楞嚴經》在越南佛教中的傳承與影響〉,《宗教學研究》第2期,2004年,頁186~189。
    熊師琬〈《楞嚴經》思想之特色——富有文學與哲學價值〉,《法光》第162期,2003年3月,頁2~4。
    蔡日新〈元代臨濟禪系的弘傳——從原妙到元長〉,光泉、剛曉主編,杭州佛學院編《吳越佛教》第三卷(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頁99~134。
    蔡宗志〈《楞嚴經》中七破妄心義解〉,《中國文化月刊》110期,1988年12月,頁65~83。
    劉澤亮〈《首楞嚴經》與禪道智慧三題〉,覺醒主編《覺群‧學術論文集》(第三輯)(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7月),頁325~334。
    龍延〈《楞嚴經》真偽考辨〉,《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3期,2003年5月,頁43~46。
    〔韓〕韓鐘萬〈《楞嚴經》在韓、中、日三國的流傳及歧見〉,《佛學研究》,1994年,頁17~20。
    釋常海〈《楞嚴經》見性思想探微——《楞嚴經》系列研究之二〉,《閩南佛學》第五輯,2008年3月,頁234~249。
    龔隽〈宋明楞嚴學與中國佛教的正統性——以華嚴、天台《楞嚴經》疏為中心〉,《中國哲學史》第3期,2008年,頁33~47。
    龔曉康〈真心與妄心之辨——以智旭為重點〉,《宗教學研究》第1期,2008年,頁113~115。

    日文方面
    一、 書籍
    大正大學真言學智山研究室編《佛教思想論集》(千代田:成田山新勝寺,1984年8月)
    村中祐生先生古稀記念論文集刊行會編《大乘佛教思想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5年6月)
    坂本幸男編《法華經の思想と文化》(京都:平樂寺書店,1965年)
    崔昌植《敦煌本《楞嚴經》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2005年)
    勝又俊教《佛教における心識說の研究》(東京:山喜房佛書林,昭和36年)
    勝呂信靜編《法華經の思想と展開》(京都:平樂寺書店,2001年)
    勝呂信靜《法華經の成立と思想》(東京:大東出版社,1996年)
    橫超慧日《法華思想の研究》(京都:平樂寺書店)
    二、 期刊論文
    上田義文〈虛妄分別の廣狹二義〉,《龍谷大學論集》第4卷第353號,1956年10月,頁196~202。
    大松博典〈宋代天台學と《首楞嚴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7卷第1號,1988年12月,頁122~125。
    大松博典〈禪宗における「心」の解釋〉,《宗學研究》第43號,2001年3月,頁221~226。
    大松博典〈《首楞嚴經》の研究〉,《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39卷第2號,1991年3月,頁130~133。
    大松博典〈宋代における《首楞嚴經》受容の問題點〉,《駒澤大學禪研究所年報》第8號,1997年3月,頁135~149。
    工藤成樹〈根見說の一展開〉,《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7卷2號,1969年3月,頁252~255。
    池田晃隆〈天台智顗における首楞嚴定〉,《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9卷第2號,2001年3月,頁219~221。
    寺本婉雅〈西藏文《大佛頂首楞嚴經》に就て〉,《佛教研究》第3卷第3號,1922年7月,頁73~77。
    吉田剛〈北宋代における華嚴興隆の經緯——華嚴教學史に於ける長水子璿の位置づけ〉,《駒澤大學禪研究所年報》第9號,1998年3月,頁193~214。
    金井崚純〈孤山智圓における《首楞嚴經》の講讚〉,《天台學報》第29號,1986年,頁150~153。
    柏倉明裕〈天台教學における即義〉,《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2卷第1號,2003年12月,頁26~28。
    柏倉明裕〈智顗における即の意味〉,《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7卷第1號,2008年12月,頁35~38。
    岩城英規〈智旭と山外派 ——《首楞嚴經》解釋に見る連續性と非連續性〉,《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0卷2號,2002年3月1日,頁636~641。
    岩城英規〈《首楞嚴經》注釋書考〉,《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2卷2號,2004年3月1日,頁144~148。
    岩城英規〈《首楞嚴經》の解釋——《圓覺經》注釋との比較に焦點を當て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3卷1號,2004年12月,頁105~109。
    岩城英規〈智旭と智圓 ——《首楞嚴經》注釋の比較に焦點を當て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4卷2號,2006年3月,頁97~102。
    河村孝照〈《大乘涅槃經》と《首楞嚴經》〉,《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17卷2號,1969年3月31日,頁223~230。
    高峯了州〈《首楞嚴經》の思想史的研究序說〉,《龍谷大學論集》第3卷第348號,1954年12月,頁62~78。
    宮澤勘次〈天台大師の「即」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1卷1號,1992年12月,頁77~79。
    崔昌植〈《楞嚴經》の韓國流傳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41卷1號,1992年12月,頁127~132。
    崔昌植〈敦煌本《楞嚴經》の校正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1卷1號,2002年12月,頁334~341。
    廣田宗玄〈張商英の《清淨海眼經》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54卷第1號,2005年12月,頁143~149。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2151503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15150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503101.pdf3285KbAdobe PDF2360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