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10751/141676 (78%)
造访人次 : 47387113      在线人数 : 61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5151


    题名: 社會變遷下高齡者樂活住宅模式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LOHAS elderdy housing under social chang‏e
    作者: 陳玉偵
    贡献者: 賴宗裕
    陳玉偵
    关键词: 社會變遷
    老人住宅
    年金屋保單
    樂活住宅
    日期: 2011
    上传时间: 2012-11-01 14:00:12 (UTC+8)
    摘要: 社會變遷快速地牽動著國人的生活、消費方式與價值觀,目前我國已是高齡化社會,在人口結構快速少子化、家庭模式對高齡者照顧不足,傳統「養兒防老」觀念逐漸淡化,取而代之是高齡者對老年生活品質的愈益要求與及早安排。
    由於家庭不再為老人居住歸附,市場上陸續興起提供高齡者生活照護服務之老人住宅,惟於「國人觀念保守」、「高昂入居費用」、「社會隔離、交通不便」等因素阻礙,多數老人住宅仍難獲得消費者青睞,未來如何使大眾能妥切安排老年居住與經濟生活將為重要課題。因此,本研究欲瞭解個人於年老居住生活之需求,探究結合「年金屋保單」及「機構定居或旅居式生活」概念設計之高齡者樂活住宅模式基礎架構的市場可行性。藉由訪談壽險從業人員與問卷調查台北市40至49歲之中年民眾的看法,推估新世代銀髮族於老年居住型態選擇的趨勢並參酌壽險人員之評估建議,進而提出「高齡者樂活住宅模式」,讓消費者可選擇保險結合老年安居之處的合適保單,與未來壽險業從事商業年金保險結合樂活住宅商品之規劃、行銷設計參考。最後提出個人、壽險業者、政府於面對或提供高齡者多樣化居住型態時所需應有態度與作為建議,期結合民眾與企業、政府之努力,共同建構高齡者的樂活安居環境,以因應社會變遷之浪潮。茲綜合本研究結論與建議如下:
    一、 問卷調查台北市中年受訪者有88.43%比例認為高齡者樂活住宅模式基礎架構將成為未來趨勢之ㄧ,69.42%能接受此養老模式,其中傾向選擇入住樂活住宅則有60.33%。另外不論是老人或樂活住宅,受訪者均重視其所提供的醫療服務完善,與價位收費是否合理並能負擔。
    二、 訪談壽險人員認為結合老人住宅的年金商品可提升競爭力,但創新商品風險較大,故仍持觀望態度。若所屬集團具備相關資源背景,推出意願及可行性相對較高。而外在市場環境與政策誘因亦會促使壽險業者開發或投資於此。
    三、 未來消費者可能於面對多樣化年金屋保單的行銷情況下,需先衡量自身狀況,審慎評估並妥善規劃貫徹之。多方比較投保資訊,以避免後續交易糾紛。
    四、 針對壽險業者未來推出樂活住宅模式時,建議設計能符合大眾負擔生活價位、兼顧保戶權益之保障、提供全方位養老保障的保險商品、建構多元化行銷策略、加強專業人才的培育與調整員工激勵制度。
    五、 建議政府宣導民眾及早理財規劃老年生活、適度放寬壽險業資金運用等限制、增加壽險業者跨足樂活住宅的誘因,但對於業者仍須有監督機制。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W.Chan Kim、Renee Mauborgne著、黃秀媛譯,2005,『藍海策略』,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上野千鶴子著、楊明綺譯,2009,『一個人的老後-隨心所欲,享受單身熟齡生活』,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內政部統計處,2009,「中華民國98年老人狀況調查結果摘要分析」,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內政部營建署,2008,「整體住宅政策及住宅法草案介紹--高齡化社會與老人住宅之開發實現」,『社區發展季刊』,121:14-25
    方至民、鍾憲瑞,2006,『策略管理-建立企業永續競爭力』,前程文化:台北。
    方明川,1994,「自保險學立場論:我國老年經濟安全制度」,『保險專刊』:60-92。
    方明川,2006,『商業年金保險與退休金計畫』,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王乃玉,2008,「老人的智慧樂活環境」,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王心薇,2005,「投資分配因素如何影響家庭對退休金足夠性的認知」,開南管理學院財務金融學系碩士論文:桃園。
    王仕圖,1998,「老人取得家庭經濟支持的影響因素--以『臺灣地區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為例」,『思與言』,36(2):159-182。
    王正,2000,「我國公務員退撫基金採確定給付制或確定提撥制?」,『公務人員月刊』,46:4-21。
    王怡方,2006,「老人住宅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發展」,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英茂,2010,「年金保險與企業退休金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財管組碩士論文:台北。
    王愉嘉,2001,「生活型態與消費趨勢的探討」,『嶺東學報』,12:207-217。
    王愛珠,2007,「為難與難為:大台北地區頂客族自願不生育現象之探討」,私立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王聖政,2000,「台灣保險業異業聯盟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王靖、郭文亮,2008,「高齡社會對居住環境與住宅產業之影響」,『台灣經濟金融月刊』,44(11):74-85
    王榛驛,2006,「我國銀髮住宅發展之初探」,台灣大學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王豫蘭,2005,「個人退休理財規劃與保險之研究」,銘傳大學經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
    王錫美,2005,「台灣地區有偶率與婚姻移民對生育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統計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王鴻楷、米復國、郭美芳,1983,「老人社區住宅規劃與設計規範研究」,內政部社會司委託台大土木工程研究所都市計畫室:台北。
    王馥瑋,2007,「台灣地區銀髮住宅經營發展與市場結構之研究」,私立中華大學碩士論文:新竹。
    王儷玲,2000,「退休財務規劃與年金保險」,退休基金季刊,12:9-28。
    王儷玲,2008,「長壽風險對年金保險市場發展之影響」,『風險與保險』,18:34-42。
    古允文,2002,「世代契約與凝聚-老人經濟安全政策走向的思考」,『國家政策論壇』,2(3):13-21。
    田祚貞,1992,「個人年金保險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石泱,2005,「老年經濟安全保障制度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110:260-273。
    行政院主計處,2008,「97年中老年狀況調查統計結果綜合分析」。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保險局,2006,「因應高齡化社會保險商品發展及其監理與相關稅賦配套之研究」,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2006年度委託研究計畫:台北。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8,「2008至2055年臺灣人口推計」,經建會人力規劃處。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10,「2010至2060年臺灣人口推計」,經建會人力規劃處新聞稿。
    何潁芬,2008,「高齡者生活型態、老化態度與成功老化相關之研究-以雲林縣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吳文豪,2008,「農村休閒型養生村關鍵決策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高階經營碩士學程在職專班碩士論文:高雄。
    吳老德,2001,「人口老化與老年居住安排的變動與適應」,『明新學報』,27:239-248。
    吳佩穎,2006,「商業年金保險與長庚養生文化村經營模式之比較研究」,樹德科技大學金融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吳明隆,2010,『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吳春靖,2005,「養老是好生意?–從長庚養生村看台灣的老人住宅政策」,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吳爾敏,2007,「老人住宅圖譜」,『第三屆中西風水比較學術研討會』,150-184。
    吳爾敏,2009,「新老人世代的老人住宅」,『建築師雜誌』,85-90。
    吳慧玉,2009,「銀髮族教師從事國內長宿休閒阻礙因素與決策因子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南投。
    吳靜君,2005,「退休福音在地老人住宅成新寵」,『錢雜誌』,226:150-153。
    李文龍,2003,『抓住3000億老人商機』,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台北。
    李如瑩,2006,「壽險公司結合年金屋之行銷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
    李奕農,2006,「老人住宅之市場區隔分析-以台北縣市為例」,國立台北大學不動產與城鄉環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李思慧,2009,「我國國民年金制度之分析與檢討」,銘傳大學法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李國芬、李德珍、沈文慈,2007,「『退休』,你準備好了嗎?All Ready?」,商周編輯顧問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李梅英,2008,「趨勢?商機?福利?-台灣老人住宅發展趨勢之系統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
    李瑞金、盧羿廷,「嬰兒潮世代婦女老年生活準備之初探與因應」,『社區發展季刊』,110:111-125。
    李漢文,2007,「從勞工退休金探討退休所得適足之研究」,長庚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卓文乾、陳寶貴,2006,「老人住宅商機與開發經營行銷面臨課題(二)」,『現代地政』,284:21-25。
    周家華,2009,「社會變遷與近三十年臺灣老人研究-兼論老人政策之推動」,『社區發展季刊』,125:368-393。
    季宏潤,1993,「我國個人年金保險市場調查及其商品行銷之研究」,逢甲大學保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尚和生,1992,「台灣地區國民旅遊人次估計與需求預測」,私立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管理經濟組碩士論文:台北。
    林一如,2008,「銀髮住宅產業關鍵成功因素與組織策略性資源之探討」,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林佩妤,2007,「高齡社會所需退休準備之最適投資策略」,國立政治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林宗毅,1994,「台中市老年人休閒活動之研究」,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林冠穎,2008,「台灣老人休閒參與之轉變:成因及影響」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林桂蓮,2008,「我國年金保險與退休規劃需求分析」,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林梅君,2008,「台灣生育意願之研究:以超低生育率為例」,國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第八屆碩士論文:台北。
    林進修,2007,「金控保險子公司發展銀行保險之競爭策略研究―以個案公司為例」,天主教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
    林憶如,2009,「銀髮族生活型態、養生住宅涉入程度與入住意願之研究-以南投地區為例」,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南投。
    林靜湄,2001,「老人居住安排決定過程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牧野篤,2008,「日本少子高齡化的變遷和現狀」,『臨沂師範學院學報』,29(4):7-11。
    邱怡玟,2004,「家庭變遷下老年人之長期照顧何去何從」,『社區發展季刊』,106:176-185。
    邱奕傑,2008,「影響臺灣地區男女初婚因素之探討」,國立台北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邱照軒,2007,「高齡化社會下的保險需求」,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論文:台北。
    邱慧寧,2002,「影響台灣地區民眾選擇銀髮社區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施錦芳,2010,「基於少子高齡化的日本社會保障制度研究」,『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38(4):122-129。
    施懿純、林淑慧,2009,「我國保險信託概念之探討」,2009保險金融管理學術研討會:台中。
    柯木興,2006,「『老年經濟保障模式』再進化」,『勞動保障雙月刊』,10:20-23。
    柯木興、林建成,2005,「淺談世界銀行多層次『老年經濟保障模式』」,『壽險季刊』,137:61-69。
    柯瓊芳,2002,「誰來照顧老人?歐盟各國奉養態度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24:1-32。
    洪燦楠、許沖河、洪鴻銘、夏銘賢、陳武宗,1996,『年金保險』,財團法人保險事業發展中心:台北。
    凌氤寶,2008,『保險財富管理五部曲』,宏典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凌氤寶、康裕民、陳森松,2005,『保險學概論』,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唐國豪 李俊賢 陳奕綜 賴建呈 蔡明和 劉維軒,2010,「休閒餐飲業體驗行銷之應用—以地區微型健康型態的餐廳為例」,『台灣首府大學學報』,1:127-148:台南。
    孫娟娟,2009,「銀行保險商品對個人退休與保險理財規劃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金融組碩士論文:台北。
    翁廷碩,2000,「中高齡族群對長住型旅館需求之探究」,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翁禎憶,2009,「高齡化社會之壽險公司產品策略-以T壽險公司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
    高淑貴、陳雅美、李育才,1993,「農村高齡者『在地老化』策略基層執行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報』,20:1-24。
    康健雜誌,2004,「如果你單身:和好友一起共度老年」,『康健雜誌』,73:179-182。
    張正義,2001,「日本協榮生命破產的省思(淺談日本保險業危機分析)」,『壽險季刊』,119:55-66。
    張秋煌,2005,「我國現有變額年金保險商品之個案比較分析」,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
    張晉嘉,2006,「我國壽險業資金運用效益之研究」,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系碩士論文:高雄。
    張祐慈,2009,「她還不婚?臺灣女性維持單身的社會學分析」,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張媖如,2008,「生活風格運動:樂活在臺灣」,私立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梁勁煒,2003,「退休生活理財規劃與個人年金保險」,國立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新竹。
    梁雅雯,2006,「以台日案例探討台灣不動產開發商經營養生住宅營運模式之研究」,銘傳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梁榮輝、李永展、楊晴,2009,「台灣樂活族消費生活之決策行為調查研究」,『華人經濟研究』,7(1):41-58。
    莊孟翰,2007,「台灣社會經濟環境變遷對未來住宅需求之預測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研究:台北。
    莊朝榮,2005a,「探討我國老人住宅的市場規模」,『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8(10):13-18。
    莊朝榮,2005b,「評估老人住宅投資的可行性」,『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8(10):24-30。
    許忠信,2003,「老年人的生活型態、社會疏離感和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許逸萍、劉修祥、楊榮俊,2008,「銀髮族之休閒與旅遊學習-以美國老人寄宿所為例」,『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9:24-33。
    郭曉茹、黃崇哲,2007,「民間參與老人住宅建設之現況與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30(9):34-38。
    陳光雄,2006,「台灣銀髮住宅相關法規簡介」,『台灣老年醫學雜誌』,1(3):187-197。
    陳光照,2008,「85退休新制修正草案對公務人員士氣影響之研究-以考試院本部為例」,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高階公共政策碩士論文:高雄。
    陳妙盡,1996,「影響老年人居住安排因素之分析」,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陳宗玄,2009,「臺灣家庭旅遊支出世代分析」,『臺灣經濟金融月刊』,45(9):62-75。
    陳怡彣,2008,「台灣地區老人居住安排選擇」,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南。
    陳建勝、鄒政下、陳聰賢、徐碧君、張婉玲、楊和利,2007,『保險學理論與實務』,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陳昭期,2003,「老人住宅發展趨勢與不動產證券化可行性之研究」,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陳映樺2005,「探討我國老人住宅之服務創新」,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陳美琇、邱誌偉、蕭靜雅,2009,「台灣老年人口消費行為之研究」,『北台灣學報』,32:105-120。
    陳振金,1986,「危險之認知與危險管理觀念之建立」,『壽險季刊』,7:40-49。
    陳淑惠,2003,「日本年金屋,台灣呼之欲出」,『現代保險』,178:52。
    陳淑嬌,2006,「民間團體與政府機關的資源統合運用-以老人住宅為例」,『台灣經濟研究月刊』:60-64。
    陳雲中,1985,『保險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
    陳慈惠、許甘霖、吳孟興、劉志鴻,2009,「台灣地區25-44歲民眾的生育知識與態度調查」,『台灣衛誌』,28(1):46-52。
    陳瑛英,2005,「我國勞工退休新制實施後,個人年金保險商品購買意願之研究-以台中縣市壽險保戶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保險金融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
    陳寬政,2007,「超低生育率的現象與可能對策」,『主計月刊』,617:43-48。
    陳寬政,2009,「人口老化的原因與結果」,『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0(2):28-39。
    陳寬政、王德睦、陳文玲、葉天鋒,1987,「因應我國人口高齡化之對策」,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1987。
    曾文萱,2008,「我國保險金融業者對實施個人適格退休年金意願之探討」,逢甲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曾煥棠,1997,「高齡化社會的需求」,『政策月刊』,28:8-9。
    曾孆瑾,2004,「由家庭結構與功能變遷之影響論老年社區照顧問題」,『社區發展季刊』,106:150-158。
    曾孆瑾,2005,「從老年的家庭照顧支持系統思考老年人口照顧問題」,『社區發展季刊』,110:274-283。
    游文伶,2007,「個人商業年金保險在退休規劃的重要性與最適配置」,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程平凡,2009,「消費者生活型態及人格特質對人壽保險購買決策影響之分析」,淡江大學保險學系保險經營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黃尹萱,2005,「N世代生活型態與國內消費行為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黃玉鳳、李朝金,「一般消費者對樂活概念認知之初探 - 以學生族群為例」,『2009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4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台中。
    黃有傑、張桂嘉、羅紹麟,2009,「銀髮族旅遊目的地意象及其忠誠度之研究-以滿月圓森林遊樂區為例」,『林業研究季刊』,31(1):25-36。
    黃秀玲,1999,「銀髮小家庭居住型態之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系碩士論文:台北。
    黃俐菁,2007,「家庭因素對個人預期退休年齡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桃園。
    黃純文,2010,「遠距照護與商業保險策略聯盟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醫療機構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黃健豪,2006:「銀行與保險策略聯盟之分析性研究」,國立臺北大學會計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黃朝曦,2010,「成人樂活的經驗學習歷程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
    楊光庭,2007,「臺灣光復後社會變遷對休閒活動的影響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中。
    楊佳蓉,2007,「個人生命週期理財決策模型之研究」,銘傳大學財務金融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北。
    楊怡寧,2007,「休閒參與、休閒滿意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探索休閒多樣性的影響」,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楊明崇,2006,「台灣民間銀髮養生住宅市場型態及發展趨勢之探討」,靜宜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楊偉成,1996,「新建築產品的開發計畫以中高齡專用住宅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楊富龍,1995,「我國國民對退休養老制度需求調查之研究-台北市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保險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楊榮彤,1998,「年金屋--華髮所愛:離天堂最近的人間樂園」,『現代保險』,111:57-60。
    楊靜利、童宜禎,2007,「台灣的家戶組成變遷:1990-2050」,『臺灣社會學刊』,38:135-173。
    楊靜薰,2006,「養生村住民生活型態之研究」,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溫櫻美,2008,「台灣家計單位國內旅遊消費之世代分析」,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
    葉光輝,1997,「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觀點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21-168。
    詹火生、李安妮、戴肇洋、蔡貞慧,2006,「主要國家因應人口老化社會福利政策之研究」,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台北。
    詹宜璋,1997,「由風險觀點探討老年經濟安全與保障」,『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3-38。
    詹宜璋,1998,「臺灣地區老年經濟安全之風險與保障」,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嘉義。
    詹琦斌,2002,「中國大陸養老保險與老人住宅發展趨勢之研究」,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班(經濟貿易組)碩士論文:台北。
    鄒秀惠,1997,「嘉義地區婦女生活型態與參與繼續教育動機關係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雷念勤,2009,「風險承受度、風險偏好及退休生活保障要求對商業年金保險購買意願之影響」,私立樹德科技大學金融與風險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高雄。
    壽險研究a,1996,「日本收費老人之家簡介(一)」,『壽險研究』,台北市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編印,121:11-12。
    壽險研究b,1996,「日本收費老人之家簡介(二)」,『壽險研究』,台北市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編印,122:10-12。
    壽險研究c,1996,「日本收費老人之家簡介(三)」,『壽險研究』,台北市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編印,125:5-12。
    廖佳展,2008,「老人住宅公共空間規劃設計之研究-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台北。
    廖淑惠,2000,「論日本千代田生命及協榮生命先後申請公司重整後之保戶護權益保護」,『保險資訊』,183:25-34。
    熊秉儀,2009,「以樂活(LOHAS)精神發展車埕地方特色產業之創作報告」,中原大學商業設計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桃園。
    劉幸容,2009,「銀髮族小規模多機能活力養生據點之研究」,南開科技大學福祉科技與服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南投。
    蔡文輝,2011,『老年社會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台北。
    蔡吉盛,2007,「我國退休保險商品發展與經營之研究暨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經營管理碩士學程風險管理組碩士論文:台北。
    蔡明哲,2006,「臺灣國民年金政策規劃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國家事務與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鄭景文,2005,「日本老人住宅產業發展概況」,『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8(10):45-49。
    鄧惠文,2007,「探討中老年人未來居住安養院之影響因素」,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蕭吉男,2007,「台灣地區中老年人國內外旅遊參與狀況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蕭志同、翁瑜鴻、姚名鴻,2010,「台灣老人住宅產業發展之系統動態學模型」,『臺灣企業績效學刊』,3(2):207 -229。
    賴文彬,2004,「台北都會區銀髮族住宅的市場區隔與定位分析」,銘傳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北。
    賴宗裕,2009,『成長管理專題研究課程講義』,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
    賴宗裕,2010,『不動產開發專題研究課堂講義』,國立政治大學地政系。
    賴明德,2009,「台灣中高齡民眾對老人住宅設施需求之探討-以西湖渡假村養生會館住宿遊客為例」,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台中。
    賴寧寧,2006,「退休,你準備好了嗎?單身族、單親族、頂客族、夾心族如何理財」,『財訊』,289:82-84。
    應蕙芬,2007,「1990年代以降台灣旅遊現象文化意涵之探討」,靜宜大學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台中。
    薛承泰,2003,「台灣地區人口特質與趨勢:對社會福利政策的幾個啟示」,『國家政策季刊』,2(4):1-22。
    薛承泰,2007,「2030年的臺灣-少子化的挑戰」,『主計月刊』,617:49-56。
    薛承泰,2008,「台灣家庭變遷與老人居住型態:現況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121:47-56。
    鍾國文,1998,「老人退休調適之研究」,『中原學報(人文及社會科學系列)』,26(4):109-115。
    簡宣博、黃秀玲、胡宜仁,1996,『保險學』,國立空中大學:台北。
    簡佋伃,2008,「老人經濟來源與老人住宅進住意願之研究」,長榮大學土地管理與開發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台南。
    羅憲宗,2009,「『樂活校園』-不同補助類型學校學生樂活知識、態度、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材料科學學系碩士論文:台南。
    關華山、齊力、陳格理、陳覺惠,1993,「臺灣老人的居住安排與問題」,『空間雜誌』,52:96-104。
    蘇妤庭,2009,「臺灣地區中老年人消費支出財源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
    蘇渼雯,2007,「銀髮族對養老旅遊之行為意願研究」,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
    權書才,2005,「台北市民渡假生活型態與旅遊行為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貳、英文部分
    Smith,Wendell.R.,1956,“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s Alternatives Marketing Strategies,” Journal of Marketing, Vol.21, No.1, pp.3-8.
    Rejda, George E.,1991, Social insurance and economic security,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參、網頁資訊
    內政部統計通報,2010,「2009年初婚與再婚者統計」,內政統計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list.htm,取用日期:2010年8月28日。
    ,2012,「2010年平均餘命統計結果」,內政統計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10043.doc,取用日期:2012年3月19日。
    ,2012,「2011年我國離婚對數變動狀況分析」,內政部統計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6348,取用日期:2012年6月17日。
    ,2012,「2011年底我國老人長期與安養機構概況」,內政部統計處:台北。本文摘自: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10111.doc,取用日期:2012年3月23日。
    ,2012,「2011年結婚及出生登記統計」,內政部統計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10101.doc,取用日期:2012年3月11日。
    ,2012,「2011年結婚狀況統計」,內政部統計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6305,取用日期:2012年6月17日。
    日本總務省統計局網站:http://www.stat.go.jp/english/data/handbook/c02cont.htm,查詢日期:2011年7月。
    王雲東,2007,「對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一的現象解讀!」,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本文摘自:http://www.npf.org.tw/post/1/2551,取用日期:2010年8月28日。
    王順民,2007,「關於老人福利法修法」,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摘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SS/096/SS-C-096-013.htm,取用日期:2012年7月26日
    台北市市政統計週報,2008,「第493號」,台北市政府主計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S4_2/97493.htm,取用日期:2010年9月4日。
    ,2011,「第631號」,台北市政府主計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S4_2/100631.htm,取用日期:2012年3月24日。
    ,2011,「第648號」,台北市政府主計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w2.dbas.taipei.gov.tw/news_weekly/S4_2/100648.htm,取用日期:2012年3月24日。
    行政院主計處,2010,「2010年受雇員工動向調查」,行政院主計總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Data/110271681271.pdf,取用日期:101年3月11日。
    ,2012,「2012年性別圖像-人口、婚姻與家庭」,行政院主計總處:台北。本文摘自:http://eng.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2/gender/eb/2012/CGI/index.html,取用日期:2012年3月23日。
    行政院衛生署遠距健康照護服務中心入口網:http://doh.telecare.com.tw/takecareservice3.aspx,查詢日期:2012年4月。
    柯木興,2010,「試談老年安全保障的新風險-長壽風險的衝擊」,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評論,本文摘自:http://www.npf.org.tw/post/1/8299,取用日期:2012年8月12日。
    彭杏珠,2009,「8大因素,造就台灣少子奇蹟」,遠見雜誌2009年12月號第282期,本文摘自:http://www.gvm.com.tw/Boardcontent_15560_7.html,取用日期:2012年5月25日。
    樓玉梅,2009,「女性勞動力參與率與生育率之關聯性分析」,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自行研究報告:台北。本文摘自:http://www.cepd.gov.tw/m1.aspx?sNo=0000152,取用日期:2010年8月28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研究所
    98923018
    10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923018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301801.pdf2727KbAdobe PDF22708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