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106230      Online Users : 138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6539


    Title: panapanayan發祥地南北部落(太麻里、知本)傳統觀念與藝術表現之研究
    The origin of the Panapanayan Southern and Northern Tribes (Tai-ma-li and Zhi-ben)--study of the traditional conception and art expression.
    Authors: 林建成
    Lin, Chiaan Cherng
    Contributors: 張駿逸
    Chang, Jiunn Yih
    林建成
    Lin, Chiaan Cherng
    Keywords: Panapanayan
    文化圈
    歷史記憶
    原始藝術
    民族藝術
    部落藝術
    部落主體意識
    民族認同
    Panapanayan
    culture circle
    historical memory
    primitive art
    ethnic art
    tribal art
    tribal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ethnic identity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3-01-02 13:27:37 (UTC+8)
    Abstract: Panapanayan 是位於台灣東南海岸的地點,至少有阿美、卑南、排灣及魯凱
    等鄰近四族群的祖源傳說與該地有關,文化現象亦有許多相似之處,形成一個可
    資觀察的「文化圈」區域。
    該文化圈內之文化現象除了具有空間的關聯性之外,亦具有時間深度,其關
    聯與互動可以延伸到史前時代,尤以文化圈內之舊香蘭遺址所發掘出土的文物,
    有石刀、陶片上吐信蛇紋的應用,與現生族群間沿用之圖紋習慣似乎具有傳承關
    係。文化圈內核心區域太麻里、知本部落流傳的生命儀禮中,文身(口傳及文獻
    記錄)及使用琉璃珠(佩戴珠飾、陪葬)的習慣,是當地整體生命認知的價值體
    系一環,與而舊香蘭遺址亦發現大量之琉璃珠,古今相疊的地緣空間中相似的文
    化現象,不免引人注目。
    此外,本地區(太麻里部落祖靈屋)發現的吐舌和大塊面雕刻人像,為台灣原
    住民木雕圖紋表現習慣中少見的形式,卻與境外南太平洋文化的表現具有類緣的
    關係,在在凸顯了本地除具有獨特的藝術表現外,又具有與分佈廣大的南島語族
    間文化相連的多元關係。因此,似可以從物質文化中之藝術表現做為媒介觀察整
    體社會文化變遷,與人群表達集體情感與識別作用的文化認同現象。
    受國家政治現代化政策的影響,本地區百年來沐浴在現代化影響下,傳統生
    活與文化產生了很大的變遷,但是在晚近族群運動與強調在地化文化資產發掘的
    文化政策影響下,促進了民族風潮與部落主體意識的覺醒,太麻里、知本部落透
    過重建palakuwan、恢復祭儀、傳統歌謠及工藝美感經驗的傳承等,紛紛進行文
    化復振工作。各部落為尋找歷史記憶,熱絡進行祭儀交流、尋根溯源及跨部落結
    盟等活動,使文化圈內人群緊密互動的現象,有促進區域生成共同體的趨勢。
    太麻里、知本部落的社會環境,也在全球化和商業化、觀光化影響下變遷,
    藝術表現由傳統制式的風格,漸轉化為多樣取向的個人性創作,這種轉變衝擊了
    在地文化的傳承,以及部落主體性的維繫,為了凝聚族人共識,有心者於是透過
    藝術媒介塑造部落文化特徵,強化為部落象徵,使藝術表現再度成為扮演彰顯族
    群(部落)認同的重要功能。
    本研究透過物質文化的表現,特別是所謂「藝術」(原始藝術或民族藝術)
    的生成與顯現過程,觀察Panapanayan 當地多元視覺藝術要素與歷史傳統、社會
    生活祭儀、象徵認同之間的關係,以瞭解藝術表現的脈絡與部落主體意識、民族
    認同之間的互動關係。
    Panapanayan is located on the southeast coast of Taiwan. The ancestral origin
    stories of at least four ethnic groups, including the Amis, Puyuma, Paiwan and Rukai,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is place. The many similar cultural phenomena demonstrated
    by these various groups suggest the formation of a culture circle.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cultural phenomena within this culture circle are not only
    based on space, but also on time. The relation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m can be
    traced back to prehistoric times. For example, snake tongue patterns seen on artifacts
    like stone blades and pieces of pottery uncovered at the Jiuxianglan Site are still seen
    in the patterns used by these ethnic groups to this day. The life-cycle rituals, tattooing
    (described by the oral tradition and written records) and use of ceremonial glass beads
    (used for both decretive purposes and buried with the deceased) found in the villages
    of Taimali and Zhiben, which are at the center of this culture circle, represent local
    values and beliefs about life and death. Many glass beads were also uncovered at the
    Jiuxianglan Site. The number of similar cultural phenomena occurring within this
    region from ancient times to present day is truly striking.
    In addition, the tongue-like patterns and large carvings of human figures found in
    this region (at the ancestral shrine in Taimali) have rarely been seen among the
    wood-carving patterns of Taiwan’s aboriginal people. However, these patterns are
    related to those found within Austronesian culture outside Taiwan. This finding
    further highlights the uniqueness of the artistic expressions found in this area and
    points to diverse ties with the widespread Austronesian peoples. As a result, the
    artistic expressions found within the material culture in this area can be used to trace
    social and cultural change. These artistic expressions can also help us to better
    understand collective emotions and cultural identities.
    With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national politics, the traditional life and culture of
    this region have been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onslaught of modernization.
    However, the rise of the ethnic movement in Taiwan and the emphasis on cultural
    heritage within political policy has inspired a new awakening of tribal consciousness.
    By rebuilding Palakuwan and restoring traditional rituals, songs and artistic aesthetics,
    the people in Taimali and Zhiben have begun to engage in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restoration. To rediscover their historical memory, various villages have worked
    together by exchanging rituals, tracing their roots and creating alliances. The close
    interactions between people living within the culture circle have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community within this regio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in Taimali and Zhiben has also been influenced by
    globalization, commercialization and tourism. Artistic expression has graduallyshifted from a structured traditional style to more diverse forms of individualized
    production.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greatly affected the transmission of local culture,
    as well as the maintenance of tribal subjectivity. In order to promote consensus among
    tribal members, concerned individuals have used the media to shap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strengthen tribal symbols. As a result, artistic expression once
    again is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ethnic (tribal) identity.
    By exploring material culture, in particular the process of producing and displaying
    “art” (primitive art or ethnic ar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diverse artistic elements, historical tradition, social rituals and symbolic identity in
    Panapanaya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rtistic expression, tribal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ethnic identity.
    Reference: (一).中文書目
    尹建中
    1994《台灣山胞各族傳統神話故事與傳說文獻編纂研究》,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王瑛曾
    1984《重修鳳山縣志》,台北:大通書局。
    王明珂
    1997《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王秀雄
    1984《美術心理學-創作.視覺與造形心理》,台北:設計家文化出版公司。
    王學新 譯著
    1998《日據時期東台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王嵩山
    2001a《台灣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台北:聯經出版社。
    2001b《當代台灣原住民的藝術》,台北: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
      2003《過去就是現在—當代阿里山鄒族文化形式的社會建構》,台北:稻香
    出版社。
    巴瓦瓦隆.撒古流
    1993《排灣族的裝飾藝術》,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太麻里鄉大王社區發展協會
    2005《大王部落史-遷徙篇》,太麻里鄉大王社區發展協會。
    石 磊
    1971《筏灣—一個排灣族部落的民族學田野調查報告》,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76《台灣土著血族行親屬制度:魯凱、排灣、卑南三族的比較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專刊之23。
    台東縣後山文化工作協會
    1997《太麻里紀事-大貓薶傳奇》,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1998《一步一腳印-台東縣珍貴老照片專輯》,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83〔1958〕《台灣省通志稿》,卷四<經濟志交通篇>,台北:成文出版社。
    1994《二二八事件文獻補錄》,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7《台東縣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
    1999《卡地布印象-我的故鄉》,台東:台東市公所。
    2000《卡地布傳統祭典》,卡地布文化發展協會。
    朱光潛
    2007《文藝心理學》,台北:頂淵文化事業公司。
    江樹生 譯註
    2000《熱蘭遮城日記Ι》,台南:台南市政府。
    2000《熱蘭遮城日記Ⅲ》,台南:台南市政府。
    2002《熱蘭遮城日記Ⅱ》,台南:台南市政府。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1999《太陽門下的夢想家》,屏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
    宋增璋
    1980《台灣撫墾志》上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宋龍生
    1997《臺灣原住民史料彙編第4輯:卑南族的社會與文化》,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8《卑南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呂炳川
    1982《台灣土著族音樂》,台北:百科文化。
    李文良
    2001《台東縣史 政事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李美蓉
    1993《視覺藝術概論》,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李莎莉
    1993《排灣族的衣飾文化》,台北:自立晚報出版部。
    李坤修
    2005《台東縣舊香蘭遺址搶救發掘計畫期末報告》,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
    岑家梧
    1996《圖騰藝術史》,台北:地景企業公司。
    周 憲
    2007《美學是什麼?》,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金榮華
    1989《台東卑南族口傳文學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1995《台東大南村魯凱族口傳文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
    林豪勳.陳光榮
    1994《卑南族神話故事集錦》,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林建成
    1996《後山原住民之歌》,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
    2002《台灣原住民藝術田野筆記》,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吳燕和
    1993《台東太麻里溪流域的東排灣人》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七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知本國小
    2000《創校百週年慶專刊1901-2000》,台東:知本國小。
    胡 傳
    1960《台東州采訪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胡浩德、羅雪柔
    2010《真情台灣-荷蘭駐台代表胡浩德的台灣遊記》,台北:玉山社出版公司。
    孟祥翰
    1997《台東縣史開拓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夏獻綸
    1984《臺灣輿圖並說》,台北:成文出版社。
    高業榮
    1997《台灣原住民的藝術》,台北:東華書局。
    施翠峰
    2005《台灣原始藝術研究》,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孫大川
    2000a《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2000b《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黃宣衛
    2001《台東縣史阿美族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黃叔璥
    1996《台海使槎錄》,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許常惠
    1988《民族音樂論述稿》(二),台北:樂韻出版社。
    1992《民族音樂論述稿》(三),台北:樂韻出版社。
    1993《民族音樂學導論》,台北:樂韻出版社。
    許美智
    1990《排灣族的琉璃珠》,台北:稻香出版社。
    許功明
    1991《魯凱族的文化與藝術》,台北:稻鄉出版社。
    2004《原住民藝術與博物館展示》,台北:南天書局。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2004《台灣山胞物質文化傳統手工技藝之研究(排灣、魯凱二族)》,台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曾振名
    1991《台東縣魯凱族、排灣族山地舊社遺址》台大考古人類學專刊第十八種,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曾建次
    1995《卑南族知本部落口傳歷史及神話故事》,知本部落原住民文化發展委
    員會印行。
    1998《祖靈的腳步》,台北:晨星出版社。
    陳奇祿
    1961《台灣排灣群諸族木雕標本圖錄》,台北:南天書局 。
    1968《台灣土著物質文化的研究》,台北:台灣省立博物館。
    1992《台灣土著文化研究》,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文德
    2001《台東縣史卑南族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陳國川、林聖欽
    2000《台東縣史 產業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張己任
    1985《音樂.人物與觀念》,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公司。
    張維來
    2000,《大知本地區發展史》,台東:台東市公所。
    喬 健
    1999《台灣南島民族起源神話與傳說比較》,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童春發
    2001《排灣族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傅 君
    2000《台東縣史-排灣族篇》,台東:台東縣政府。
    傅琪貽
    2007《日治末期台灣原住民皇民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
    楊南郡
    2005《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台北:南天書局。
    楊國章
    1992《原始文化與語言》,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2009《原藝花湯-台東縣太麻里地區特色產業輔導成果專刊》,台北: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趙川明
    1999《台東縣藝文資源調查》,台東:台東縣立文化中心。
    2002《知本溪流域》,台東:台東縣政府。
    劉其偉
    1979《台灣土著文化藝術》,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1992《藝術與人類學》,台中:台灣省立美術館。
    1994《巴布亞原始藝術展》,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劉克襄
    1992《後山探險-19世紀外國人在台灣東海岸的旅行》,台北:自立晚報。
    劉斌雄 胡台麗
    1987《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謝世忠
    1994《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謝世忠、李莎莉
    1995《卑南族的物質生活:傳統與現代要素的整合過程研究》,台北:內政部。
    謝俊逢
    1998《民族音樂論-理論與實證》,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
    藤井志津枝
    1997《理蕃-日本治理台灣的計策》,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譚昌國
    2007《排灣族》,台北:三民書局。
    羅 鼎
    1983《台東縣志 二》,台東:台東縣政府。

    (二)中文期刊、論文
    山道明
     1967<知本卑南族及其宗教>《考古人類學刊》29期,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王勁之
    2008<巴布麓卑南人的「部落」觀念與建構>,台東:國立台東大學南島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端宜
    1980<卑南族的織布和衣物>《考古人類學刊》第41期,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1994<原住民音樂採集特展>,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國家音樂廳文化藝廊。
    石 磊
    1975<建和卑南族的社變遷>,《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4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
    任先民
    1956<魯凱族大南社的會所>《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960<台灣排灣族的古陶壼>《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9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宋龍生
    1995<南王村卑南族的宗教信仰>,《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10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芝苑.阿仁
    2005<原住民現代教育發祥地>《原教界》第1期,台北:國立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余光弘
    1985<A.Van Gennep生命儀禮理論的重新評價>,《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
    何廷瑞
    1955<屏東縣來義鄉排灣族之文身與獵頭>《考古人類學刊》第6期,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1960<台灣土著諸族文身習俗之研究>《考古人類學刊》第15、16期,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何翠萍
    1992<比較象徵學大師-特納>,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當代人類學家》台北:正中書局。
    李坤修
    2006<台東縣舊香蘭遺址的搶救發掘及其重要發現>《台東文獻》復刊12期,台東:台東縣政府。
    希洛.烏茫
    2002<知本地區原住民部落遷移與神話故事>《知本溪流域》,台東:台東縣政府。
    林金德
    2002<知本地區原住民傳統工藝與藝術創作>《知本溪流域》,台東:台東縣政府。
    林志興
    1996<花環(inupiDan)的重現:高雄地區卑南族非親屬性組織之研究>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碩士論文,台北:台灣大學。
    2000<生活工藝、文化工藝與生意:卑南族工藝之演變>《宜蘭文獻》44期,宜蘭:宜蘭縣政府。
    林建成
    2002a<族群融合與陶甕製作:以台東縣正興村為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花蓮:東華大學。
    2002b<知本溫泉發展簡史>《知本溪流域》,台東:台東縣政府。
    2008<太麻里利里武(Lilevu)祖靈屋儀式與木雕的變遷>《台東文獻》,台東:台東縣政府。
    林國榮
    2002<知本地區農業史>《知本溪流域》,台東:台東縣政府。
    林衡立
    1955<排灣族之團主制度與貴族階級>《臺灣文獻》第六卷第4期,台北:臺灣省文獻會。
    吳佰祿
    2008<館藏排灣群木雕風格分類研究>,96年度教育研究人員自行研究計畫年度報告,台北:國立臺灣博物館。
    吳燕和
    1963<太麻里地區發現的史前遺物簡報>《考古人類學刊》23.24期,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1964<排灣族東排灣群的巫醫與巫術>《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0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洪秀桂
    1976<南王卑南族女巫師>《考古人類學刊》第39期,台北:台大人類學系。
    紀駿傑
    1998<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的觀光>,《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台灣原住民文教基金會。
    凌純聲
    1956<台東的吐舌人像及其在太平洋區的類緣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58<台灣土著族的宗廟與社稷>《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徐人仁
    1962<排灣族的巫師箱>《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14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許功明
    1999<台灣原住民的工藝與藝術:時間向度及其發展脈絡>《祖先.靈魂.生命-台灣原住民藝術展》,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高明智
    2000<野菜文化.民俗植物調查>,未出版。
    2001<卑南族巴拉冠文化對男子的生命意義─以知本部落為例(二)>《卡地布部落月刊》第8、9期合刊。
    黃智慧
    2000<南北源流交匯處:沖繩與那國島人群起源神話傳說的比較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9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黃貴潮
    1990<阿美族歌舞簡介>《台灣風物》第40期。
    陳 英
    1960<台東志>《台東州采訪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文德
    1987<卑南族之祭儀歌舞>,《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989<「年」的跨越:試論南王卑南族大獵祭的社會文化意義>《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7期,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99<起源、老人和歷史—以一個卑南族聚落對發祥地的爭議為例>《時間、記憶與歷史》,黃應貴主編 ,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2000<「族群」與歷史:以一個卑南族「部落」的形成為例(1929-)>夏黎明 呂理政 合編《族群、歷史與空間:東台灣社會與文化的區域研究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
    2004<衣飾與族群認同:以南王卑南人的織與繡為例>《物與物質文化》黃應貴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玉苹
    2001<先天的資格與個人的選擇—知本卑南人的階序與群體界線>,新竹: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斌
    2008<Naluwan Haiyan-台灣原住民音樂中聲詞(vocable)的意義、形式與功能>《2007南島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東:台東縣政府。
    陳慧芸
    2005<排灣族木雕圖像之美感表現與文化意義探討-以屏東縣三地門鄉為例>,花蓮:國立花蓮師院視覺藝術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許世珍
    1956<台灣高山族的始祖創生傳說>《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2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郭祐慈
    2008<台東平原的農業民族:馬蘭社阿美族社會經濟變遷—1874~197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
    張維來
    2002<知本消失的產業>《知本溪流域》,台東:台東縣政府。
    喬 健
    1972<卑南族呂家社祖家制度的研究>《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34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雄獅美術
    1991<新原始藝術特輯>《雄獅美術》第243期,台北:雄獅美術圖書公司。
    楊淑玲
    1998<台東縣太麻里鄉太麻里二號遺址出土石棺簡報>《台東文獻》復刊第3期,台東:台東縣政府。
    詹怡泓
    2003<遊客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與互動關係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素娟
    1998 <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平埔族群的區域研究論文集》劉益昌、潘英海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蔣 斌
    1983<排灣族貴族制度的再探討-以大社為例>,《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5期,台北:中央研究院。
    潘英海
    1994<文化合成與合成文化-頭社村太祖年度祭儀的文化意涵>《台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1998<「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有關「壼的信仰叢結」分佈與西拉雅族群遷徙的思考>《平埔族的區域研究》劉益昌、潘英海主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光慧
    1998<排灣原住民部落社會的建立與族群關係(1630-1894)>,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衛惠林
    1960<排灣族的宗族組織與階級制度>《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9期,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盧梅芬
    1999<認同與藝術表現-當代台灣原住民木雕藝術隱含之原住民化現象>《第一屆帝門藝術評論徵文獎》,台北:帝門藝術基金會。
    譚昌國
    1992<家、階層與人的觀念:以東部排灣族台板村為例的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顧坤惠
    1989<大社聚落之服飾>,《台灣土著祭儀及歌舞民俗活動之研究(續篇)》,台北:中研院民族所。
    大王國中網頁
    2010 http://www.dwjh.ttct.edu.tw
    太麻里鄉公所網頁
    2010 http://www.taimali.gov.tw/
    台東市公所網頁
    2010 http://ttcsp.taitungcity.gov.tw
    卡地布紋身工作室
    2012 http://tw.myblog.yahoo.com/k0937396860
    知本國小
    2010 http://www.jbps.ttct.edu.tw
    知本國中
    2010 http://www.cpjh.ttct.edu.tw
    Biya
    2009<東排灣的琉璃珠>,http://tw.myblog.yahoo.com/wiliambiya
    Umass
    2009<巫瑪斯生活旨趣>http://tw.myblog.yahoo.com/umass-3jewelry

    (三).日文書目(含中譯本)、期刊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
    1935《原語による臺灣高砂族傳說集》,台北帝國大學語言學研究室。
    小林保祥
    1944《高砂族排灣族民藝》,東京:三國書坊。
    小島由道(黃文新 譯)
    2003〔1920〕《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5卷「排灣族」》第1冊,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004〔1920〕《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5卷「排灣族」》第3冊,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千千岩助太郎
    1960《台灣高砂族住家》,台北:南天書局。
    戶田邦雄
    1974《音樂と民族性》,日本:東京音樂之友社。
    中村孝志(吳密察、翁佳音 編)
    1997《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上卷,台北:稻香出版社。
    中村孝志(許賢瑤 譯)
    1990<村落戶口調查所見荷蘭人之台灣原住民族統治>,《台灣風物》40期
    1993<1655年台灣東部地方集合>《台灣風物》43期。
    中村孝志(吳密察 許賢瑤 譯)
    1994<荷蘭時代的台灣番社戶口表>《台灣風物》40期。
    毛利之俊
     1933《東台灣展望》,東台灣曉聲會。
    天理參考館民俗部
    1966《台灣原住民の服飾》天理ギセラリ-第16回展。
    古野清人
    1942《原始文化の探求》,東京:白水社。
    1975《高砂族の祭儀生活》,台北:古亭書屋。
    古野清人(葉婉奇 譯)
    2000〔1945〕《高砂族の祭儀生活》台北:原民文化公司。
    田代安定
    1904《台東殖民地豫查報文》,台北:台灣總督府。
    田邊尚雄
    1923《第一音樂紀行》,東京:日本文化生活研究會。
    台東廳
    1985〔1936〕《台東廳要覽》,台北:成文出版社。
    台灣日日新報
    1935年1月16日,第12497號(八)。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1931《蕃人教育概況》,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平一次郎
    1942〈トンボ玉とパイワン族〉《台灣警察時報》,第321號。
    安倍明義(楊南郡 譯著)
    2005〔1936〕<彪馬何處去?謎樣的斯卡羅族顯影>《台灣百年曙光-學術開創時代調查實錄》,台北:南天書局。
    吉岡郁夫
      1996《いれずみ(文身)の人類學》,東京:雄山閣)。
    伊能嘉矩
    1908<台灣パイワン蕃族の雕刻模樣>《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3卷267號。
    1918《理蕃誌稿》第一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察本署。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
    1900《臺灣番人事情》,台北:台灣總督府。
    佐山融吉(余萬居 譯)
    1983〔1921〕《蕃族調查報告書「排彎族、獅設族」》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台北:南天書局。
    2007〔1914〕《蕃族調查報告書「阿美族、卑南族」》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
    1923《生番傳說集》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台北:南天書局。
    佐滕文一
    1944《台灣原住種族の原始藝術研究》,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課。
    村上直次郎 譯
    1991《巴達維亞城日記》,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河野喜六(余萬居 譯)
    2000〔1915〕《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二卷「阿美族、卑南族」》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吳文星 譯
    1989《台灣慣習記事》第四卷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宮川次郎
    1930《台灣の原始藝術》,台北:台灣實業界社。
    宮本延人(魏桂邦 譯)
    1992〔1985〕《台灣の原住民族》,台北:晨星出版社。
    宮本延人(宋文薰.連照美 譯)
    1998《我的台灣紀行》,台北:南天書局。
    宮原敦
    1936<台灣パイワン族が燒成せりと傳ふる壼に就て>《南方土俗》4卷1號。
    移川子之藏
    1935《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台北帝國大學。
    森丑之助(宋文薰 譯)
    1977《日據時代台灣原住民族生活圖譜》,台北:精益出版社。
    森丑之助(楊南郡 譯註)
    2000《生番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陳 實(陳明仁 譯)
    1957<台灣原住民族的來源歷史:知本(katipol)族民傳說手稿>,未出版。
    馬淵東一
    1935<パナパナヤニ族>《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台北:台北帝國大學。
    1974〔1936〕マツカイ博士の布教せる噶瑪蘭平埔族に就て《馬淵東一著作集二》東京:社會思想社。
    筒井太郎
     1932<台東之旅>《東部台灣案內》,台東廳。
    黑澤隆潮
    1973《台灣高砂族の音樂》,東京:雄山閣。
    鳥居龍藏(楊南郡譯註)
    1996《探險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
    鹿野忠雄
    1932<台灣島に於ける小人居住の傳說>《東京人類學雜誌》第47卷第3號,日本:東京。
    鹿野忠雄(宋文薰 譯)
    1955《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新井英夫
    1935<排灣族之-木雕考察>《南方土俗》7(3)瀨川コしクョン。
    1983《台灣高砂族の服飾》,日本:東京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
    緋蒼生
     1926<台東廳下之部>《東台灣研究叢書四》,台東廳。

    (四).西文書目(含中譯本)、期刊
    Alexander , Jeffrey C. and Seidman, Steven(吳潛誠 總編校)
    1999《文化與社會》,台北:立緒文化公司。
    Anderson(吳叡人 譯)
    2010〔1983〕《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台北:時報出版社。
    Appadurai,Arjun(鄭義愷 譯)
    2009〔1996〕,《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台北:群學出版公司。
    Astuti, Rita
    1995 The Vezo are not a Kind of People:Identity, Difference,and “Ethnicity” Among a Fishing Peoples of Western Madagascar. American Ethnologist22(3):464-482.
    Barrow, Terence
    1984 An Iillustrated Guide to Maori Art, published by Reed Books.
    Boas , Franz(金輝 譯)
    1989〔1955〕《原始藝術》,上海:文藝出版社。
    Castells,M.
    1997 The Power of Identity. Oxford & Cambridge,Mass:Blackwell.
    Connor
    1978 “A Nation is a Nation,is a State, ,is an Ethnic Group, ,is a…”,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1/4,p379
    Geetz,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Basic Books.
    1983 Local Knowledge: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Basic Books.
    Hannerz.U,
    1996 Transnational Connections. London:Routledge
    Harold, R.Isaacs(鄧伯宸 譯)
    2004《族群》,台北:立緒文化事業公司。
    Hastie, Reid and Schmidt, Christian
    1969 Encounter with Art, New York:McGraw-Hill.
    Jacques Maquet(武珊珊、王慧姬 譯)
    2003《美感經驗:一位人類學者眼中的視覺藝術》,台北:雄獅圖書公司。
    Kaeppler, Adrienne L.; Kaufmann, Christian; Newton, Douglas
    1997 Oceanic Art in Harry N. Abrams, incorporated, New York.
    Kottak , Conrad Phillip(徐雨村 譯)
    2005《文化人類學-文化多樣性的探索》,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Layton, Robert(吳信鴻 譯)
    1991《藝術人類學》,台北:亞太圖書出版社。
    Linnekin , Jocelyn and Poyer , Lin
    1990 Introduction, in Cultural Identity and Ethnicity in the Pacific.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Merriam, Alan P.
    1964 Anthropology of Music, Northwest University Press.
    Miller, Daniel
    1987 Material Culture and Mass Consumption. London:Basil Blackwell.
    Murdock,G.P
    1953 The Processing of Anthropological Materials. in Anthropology: An Encyclopedic Inventory.pp.163-192.ed.by A.L.Kroeber.Chicago:Univ.of Chicago .
    Radcliffe-Brown,A.R.
    1965〔1952〕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Primitive Society:Essays and Address,
      London:Cohen & West;New york:Free Press
    Redfield,Rober
    1960.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mith ,A.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Nevada: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Taylor ,E.B
    1958〔1871〕Primitive Culture. New York:Harper Torchbooks.
    Thomas, Nicholas
    1995 Oceanic Art, London : Thames and Hudson.
    Tolstoy, Lev N.(耿濟之 譯)
    1981《藝術與人生》,台北:遠流出版社。
    Turner,Victor
    1967 Colour Classification in Ndembu Ritual:A Problem in Primitive Classification. in Michael Banton, ed,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Religion. London:Tavistock Publications. Reprinted in The Forest of Symbols:Aspects of Ndembu Ritual. Ithaca,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1982 Celebration:Studies in Festivity and Ritual,Washington, DC:Smithsonian
    Inst.Press.
    1987 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 New York:PAJ Publications.
    Van Gennep,A
    1960〔1909〕A.The Rites of Passage.Monika B.Vizedom  Gabrielle L.
    Caffee(tran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3259504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95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民族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950401.pdf27678KbAdobe PDF2668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