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901 (78%)
Visitors : 46063436      Online Users : 113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9394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394


    Title: 兩漢學術今、古問題之研究
    Authors: 林惟仁
    Contributors: 林啟屏
    林惟仁
    Keywords: 兩漢學術
    兩漢經學
    今古文
    今古學
    劉歆
    偽經說
    復古更化
    霸王道雜之
    鄭玄
    許慎
    五經異義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9-02 16:18:58 (UTC+8)
    Abstract: 本論文以兩漢學術為研究範圍,以「今、古」作為研究焦點。自清代公羊學者劉逢祿、龔自珍等視古文諸經為劉歆偽造,廖平、康有為接踵其說、鼓風揚熾,加以「古史辨」錢玄同、顧頡剛承續其辨偽之功,「偽經說」遂漸次為學界所習知。此說固然有其擁護者,亦有如章太炎、劉師培等反對者,於是乎,清末民初學術界的「今文家」和「古文家」的架構於焉產生。今、古二派分立的學術態勢,不論其說優劣高低,卻深刻影響我們對兩漢學術發展的視野,尤其從廖平、周予同以下,論兩漢經學者,「今古二分」的架構便先觸目眼前,其結果,兩漢學術便流為「今古文之爭」一目的代名詞,兩漢經學的發展,化約為四次的今古文之爭。很顯然地問題是,為何理解兩漢學術必須運用近人詮釋出的「今古文」框架?運用這一框架去理解兩漢學術,其合理性的成分有多高?本文立意之所在,即是重新檢討「今古文」框架來詮釋兩漢學術的發展,是否缺乏文獻的佐證和歷史的邏輯,今人襲用舊說,極可能是繼續堆疊在門戶之見上,而模糊了歷史的真實存在。
    本論文作法分成「破」和「立」兩大部分。「破」的部分是第二章「辨名」,主要針對「今文」「古文」和「今學」「古學」,在《史記》、《漢書》及《後漢書》所出現的次數和含義作全面的考察。可以發現,在兩漢史實當中,「今文」與「古文」,僅指涉文字和書籍概念,絕非「學派」的代稱。今人以「今文」一派、「古文」一派來演繹兩漢學術發展,不僅失其名實,更混淆了「今、古文」和「今、古學」的概念,致使近代以來涉及「今古文」課題時,時常呈現失焦的對話。此章之目的,一者在於儘量貼近史實,還原「今古文」的真實面貌;二者在於破除「今古文之爭」的框架,以作為後續三至五章的合法性基礎。
    第三至五章是「立」的部分,也就是若擺脫今古文之爭的說法,兩漢學術的發展應如何說。第三、四章是論述「西漢學術的今、古問題」。這兩章共分「文景」、「武帝」、「昭宣」和「劉歆」四個單元來說明西漢的學術。首先在「文景」時期,以「今、古」這一概念說明西漢的學術的發展。簡言之,漢初文景是承續戰國以來諸子百家之學,可以稱為「今的學問」,而武帝罷黜百家、表彰六經,是用詩書六藝、古代王官所掌的學問,可以稱為「古的學問」。因此,西漢學術最大的課題便是從「諸子學」轉向「詩書六藝」,也就是「由今轉古」。其次是「武帝」時期,觀察的重點有二:第一、武帝為何要用「經學」作為「復古更化」的主體內容?本文從「受命」的觀點,說明武帝以「經學儒術」代替黃老刑名,便是為漢家政權的正當性尋求合法性的根源。第二、「儒術」對武帝來說,不僅具有政權正當性的基礎,也是統治上必要的一環,因此,宣帝所謂「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漢書‧元帝紀》),其開創者便是「武帝」。再次是論「昭宣」學術,此單元重點在於說明:經學一旦成為追求青紫高位、工具性的價值時,它對儒學會產生何種「質變」。西漢學術最後一個單元鎖定在「劉歆」身上。此章重點既在「破」,也在「立」。「破」是在陳述劉歆的學術視野其實是在「廣道術」,而非「古文」;「立」是在分析劉歆的失敗實根源於他的學術是嫁接在王莽的政治手段,又加上自身恃才傲物的個性,使得劉歆學術的真面目,被政治上的「佐莽篡漢」所淹沒。故總結西漢學術言之,最大的課題不外乎武帝如何「復古更化」和「儒術」納入體制當中的變化,絕無所謂今古文問題的產生。
    第五章則是論述「東漢學術的今、古學問題」。此章分成三部分討論:一是說明「今、古學」的核心差異;二是說明「今學」從西漢到東漢的演變;三是闡發古學的本質和經學發展至東漢的變革。首先,東漢學術有「今、古學」之別,絕不僅在於治書對象的不同,或治學為章句和訓詁的差異,而是反映在「官學與私學」、「狹與廣」及「守與變」的三組核心概念。第二、東漢學術對「實證」的要求,反映在東漢博士官學的發展,形成了「章句刪減」、「今古兼通」及「破壞師法」等表現,之所以如此,古學的興起和摻入起了關鍵的因素。第三,承上而言,古學的興起固然反映出今學的疲蔽,但也正因古學的產生,兩漢經學的生命力得以延續。
    總結言之,本論文以「今、古」作為統攝兩漢學術之系譜,其目的,一者在於破除今人仍以「今古文之爭」說明兩漢學術之發展。二者希冀以「今、古」建立兩漢學術演變,在西漢為「今、古翻轉」,知識圖像由百家言往詩書六藝移動;在東漢,則是「今學」與「古學」的交替融合、互相容涉。由此貼近出兩漢學術發展的真實樣貌。
    Reference: 徵引書目


    一、古籍及注解
    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孔安國傳、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王先慎著、鐘哲點校:《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王先謙著:《莊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定本)》。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王念孫:《讀書雜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人人文庫特623,1978年。
    王弼、韓康伯注,孔穎達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著、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朱熹著,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語類(伍)》,收入《朱子全書》第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四書章句集注》,《朱子全書》第6冊。
    ──:《四書或問》,《朱子全書》第6冊。
    ──:《朱子語類(一)》,《朱子全書》第14冊。
    ──:《朱子語類(二)》,《朱子全書》第15冊。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二)》,《朱子全書》第21冊。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四)》,《朱子全書》第23冊。
    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杜預注、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姚明煇:《漢書藝文志注解》,收入王承略、劉心明主編:《二十五史藝文經籍志考補萃編(第4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
    皇甫謐:《高士傳》。臺北:臺灣中華書局影印漢魏叢書本,1972年。
    范寧集解、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范曄著、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孫啟治:《政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班固著、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著、王先謙補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整理:《漢書補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張沛:《中說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張栻著、鄧洪波校點:《張栻集‧南軒文集》。長沙:岳麓書社,2009年。
    張烈點校:《兩漢紀: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張震澤校注:《揚雄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
    許慎著、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影印經韵樓藏版,1993年。
    郭象注、成玄英疏,曹礎基、黃蘭發點校:《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陳立著、吳則虞點校:《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陳亮著、鄧廣銘點校:《陳亮集(增訂點校本)》,《鄧廣銘全集》第五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陳壽著、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陳壽祺撰、曹建墩點校:《五經異義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傅亞庶:《孔叢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惠棟:《後漢書補注》。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黃叔琳注、李詳補注、楊明照校注拾遺:《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黃暉:《論衡校釋(附劉盼遂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黃懷信:《小爾雅匯校集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葛洪著、楊明照校箋:《抱朴子外篇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葉德輝:《書林清話》。臺北:世界書局,1968年。
    廖平:《穀梁古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趙仲邑:《新序詳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劉文典著,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著、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舊題)劉歆著、葛洪集:《西京雜記》,收入王根林等校點:《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劉熙著,畢沅疏證、王先謙補:《釋名疏證補》。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蔣禮鴻:《商君書錐指》。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鄭玄注,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鄭玄注、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錢大昕著、呂友仁校點:《潛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戴震著、張岱年主編:《戴震全書》。安徽:黃山書社,1995年。
    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漢文》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2012年1月重印)。
    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全校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龔自珍著、王佩諍校:《龔自珍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

    二、近人專著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87年。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王利器:《王利器論學雜著》。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王葆玹:《今古文經學新論(增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王葆玹:《西漢經學源流》。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
    王曉波:《先秦法家思想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1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中華學術論文集:中華書局成立七十周年紀念》。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古風主編:《經學輯佚文獻匯編》第21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年。
    本田成之著、孫俍工譯:《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影印商務印書館《國學基本叢書》本,1998年。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增註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朱維錚編校:《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牟潤孫:《海遺雜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年。
    何佑森:《儒學與思想: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
    何定生:《詩經今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
    ───:《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6年。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現代學人與學術》,《余英時文集(第5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論戴震與章學誠:清代中期學術思想史研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1年。
    呂思勉:《文字學四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李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上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李偉泰:《漢初學術及王充論衡述論稿》。臺北:大安出版社,1985年。
    李零:《藍臺萬卷:讀《漢書‧藝文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李學勤:《古文獻論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李耀仙主編:《廖平選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沈文倬:《宗周禮樂文明考論(增補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汪桂海:《漢代官文書制度》。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車行健:《現代學術視域中的民國經學:以課程、學風與機制為主要關照點》。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1年。
    吳樹平:《秦漢文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8。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周德良:《白虎通暨漢禮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年。
    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年。
    林啟屏:《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89年。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8-1992)》。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5年。
    林慶彰、陳恆嵩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93-1997)》。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
    林慶彰主編:《五十年來的經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年。
    林慶彰編:《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年。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修訂第3版。
    金德建:《古籍叢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7年。
    金德建:《經今古文字考》。臺北:貫雅文化事業公司,1991年。
    侯外廬等著:《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胡適:《中國中古思想史長編》,收入季羨林主編:《胡適全集》第6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
    徐興無:《劉向評傳(附劉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馬宗霍:《說文解字引經攷》。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1年。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馬慶洲:《淮南子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富海:《漢人所謂古文之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張舜徽:《漢書藝文志通釋》,《張舜徽集(第一輯)》。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四)》。上海:人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章權才:《兩漢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5年。
    許倬雲:《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
    陳槃:《古讖緯研討及其書錄解題(陳槃著作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陳麗桂主編:《兩漢諸子研究論著目錄》初編(1912-1996)、二編(1997-2001)及三編(2002-2009),均為漢學研究中心出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
    勞榦:《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勞榦:《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6年。
    湯志鈞:《經學史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年。
    湯志鈞等著:《西漢經學與政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程元敏:《中國經學史講義》(課堂講義)
    黃彰健:《經今古文學問題新論》。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七十九,1992年。
    楊向奎:《楊向奎學術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葉國良:《經學側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廖名春:《中國學術史新證》。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廖伯源:《秦漢史論叢》。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蒙文通:《經史抉原》,《蒙文通文集第三卷》。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
    劉汝霖:《漢晉學術編年(卷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劉俊文主編、高明士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二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劉俊文主編、黃金山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劉夢溪主編、蒙默編校:《中國現代學術經典‧廖平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蔡尚思主編:《中國現代思想史資料簡編》第一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
    錢穆:《國學概論》,錢賓四先生全集編委會:《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甲編第1冊。
    ──:《孔子傳》,《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4冊。
    ──:《先秦諸子繫年》,《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5冊。
    ──:《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8冊。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17冊。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三)》第二冊,《錢賓四先生全集》甲編第19冊。
    ──:《秦漢史》,《錢賓四先生全集》乙編第26冊。
    ──:《國史大綱》,《錢賓四先生全集》乙編第27冊
    ──:《師友雜憶》,《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51冊。
    ──口述,胡美琦、何澤恆、張蓓蓓整理:《素書樓經學大要三十二講》,收入《講堂遺錄》,《錢賓四先生全集》丙編第52冊。
    戴君仁:《梅園論學集》。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70年。
    ───:《梅園論學續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謝維揚、房鑫亮主編:《王國維全集》第8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9年。
    瀧熊之助著、陳清泉譯:《中國經學史概說》。收入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編:《日本中國經學研究三種》上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10年。
    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4年。
    顧潮編:《顧頡剛學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年。
    顧頡剛等編:《古史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三、期刊論文、單篇論文
    王叔岷:〈司馬遷與黃老—紀念沈故剛伯先生八十六誕辰演講稿〉,刊於《臺大文史哲學報》第30期(1981年12月),頁1-8。
    林惟仁:〈章太炎清代學術之研究及其立場〉,收入《道南論衡—2011年全國研究生漢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12年。
    夏長樸:〈論漢代學術會議與漢代學術發展的關係—以石渠閣會議的召開為例〉,收入政大中文系編:《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2000年,頁87-108。
    ───:〈王官學與百家言對峙—試論錢穆先生對漢代學術發展的一個看法〉,收入《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1月,頁45-79。
    郜積意:〈漢代《公羊》、《左傳》之爭與何休《公羊》〉,刊於《孔孟月刊》第41卷第7期總487期(2003年3月),頁32-41。
    湯志鈞:〈《古史辨》和經今文—紀念顧頡剛先生〉,收入《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上冊。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頁73-81。
    ───:〈西漢“獨尊儒術”和經今古文的興替〉,收入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3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頁22-38。
    程元敏:〈兩漢《洪範五行傳》作者索隱〉,刊於《孔孟學報》第85期(2007年9月),頁159-191。
    葉國良:〈論許慎經學的幾個問題〉,收入彭林主編:《中國經學》第8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頁31-44。
    趙雅博:〈秦漢之際的黃老學派思想〉,刊於:《中國國學》第20期(1992年11月),頁25-36。
    劉芝慶:〈論康有為與廖平二人學術思想的關係—從《廣藝舟雙輯》談起〉,收入《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四十一期(2009年10月),頁281-340。
    劉巍:〈《劉向歆父子年譜》的學術背景與初始反響—兼論錢穆與疑古學派的關係以及民國史學與晚清今古文之爭的關係〉,收入《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01-144。
    羅義俊:〈兩漢私人講學考略〉,收入尹達、張政烺等主編:《紀念顧頡剛學術論文集(上冊)》(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頁367-384。


    四、博碩士論文

    王新華:《白虎通義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5月(指導教授:胡自逢)。
    朱浩毅:《辨偽與詮釋:劉歆學史中的漢代劉歆與劉歆學》。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文學院史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12月(指導教授:李紀祥)。
    林惟仁:《求道者—以孔子弟子為研究的起點》。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5年7月(指導教授:林啟屏)。
    邱秀春:《《白虎通義》與東漢經學的發展》。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6月(指導教授:林慶彰)。
    夏長樸:《兩漢儒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叢刊48,1978年2月(指導教授:何佑森)。
    郜積意:《劉歆與兩漢今古文學之爭》。上海:復旦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5年4月(指導教授:朱維錚)。
    黃永武:《許慎之經學》。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自印本,1971年。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5151508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150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801.pdf2287KbAdobe PDF2201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