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7 (78%)
Visitors : 46284736      Online Users : 88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511


    Title: 台灣理想家庭圖像的變遷: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的內容分析
    Changes of ideal family portraits in Taiwan: A content analysis of Chinese textbooks in first grade elementary schools
    Authors: 曾秀雲
    Contributors: 林佳瑩
    Lin, Chia Ying
    曾秀雲
    Keywords: 家庭圖像
    教科書研究
    國語教科書
    內容分析
    family portraits
    textbook study
    Chinese textbook
    content analysis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9-02 17:17:13 (UTC+8)
    Abstract: 本研究嘗試從「家的外部圖像與內部邊界」、「家庭成員與家人關係」與「親職角色」三部份進行提問。研究者藉由回顧相關法律制定與修訂記錄、官方統計資料、政府出版品、當時報章雜誌、學術研究期刊論文的文獻討論等,對照政治、法律、經濟、教育與社會政策制定與家庭型態的變遷,並以內容分析法依據10次修改課程編修內容長時段地考察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一方面藉此瞭解不同社會時期,勾勒出教科書中家庭圖像的動態變遷;另一方面,預期可作為未來教師教學與國小教科書編輯的參考。
    本研究發現國小一年級國語教科書理想家庭圖像在戰後重建的1950年代、加強民族教育並強調「反共復國」的1960年代、經濟起飛的1970-1980年代、社會改革百花齊放的1990年代,以及2000年以後多元價值並存等五個階段有所不同。隨著政治、經濟、教育與社會變遷、人口轉型、性別平權意識抬頭、個體化發展,以及後現代、多元、異質家庭變遷,突顯出教科書理想家庭圖像更新速度並非完全反映台灣婚姻與家庭變遷,而是執政者政策制定與知識生產的機制在不同時期國家階段性任務。即從農村到都市,從家族集體經驗到個體化,從單一到多元,呈現出有所「變」、有所「不變」的變遷基調。最後研究者進一步對於教科書編輯、家庭教育與後續研究提出幾點建議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lementary textbooks from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the outer portraits and the inner boundary of famil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amily members”, and “parenting role”. By means of reviewing the records and processes of law making; officially statistics data,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academic journals, researches and literatures, researchers compared different aspects of politics, law, economy, education, social policies and family changes. The content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evious process of compilation, was adopted to analyze the first-grade textbooks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By doing so, I illustrated different changes of ideal family portraits during different social periods of time; on the other hand, I aimed to present the analytical result as a reference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in the future.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ideal family portraits shift over time. In different periods of time, government has different foci: during 1950s, after World War II, it focused on reconstruction; in 1960s, it emphasized national education and Anti-China Policy; from 1970s to 1980s, it focused on the acceleration of economy; in 1990s, it reflected the springing up of social evolution; and in 2000s, it revealed the existence of multi-values. Owing to the social changes of politics, economy, and education systems, concerning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the awareness of gender equity,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st-modernization: individualization, multi-values and heterogeneous of family structure, the ideal family portraits from textbooks failed to represent the current family and marriage situations in Taiwan. They are compiled with neither the reality of Taiwan’s marriage nor family. They are compiled with the mechanism which the ruling authority legitimatized their periodical policies. In other words, from rural to urban, from family collective experience to individualization, and from singularity to pluralism, the base between changing and unchanging was indicated. Then, the researcher further offered some suggestions for textbook compilation, family education, and future studies.
    Reference: 丁庭宇(1986)社會經濟變遷與人口轉型---台灣經驗的生育行為研究。台北:巨流。
    中國日報(1956/9/12)匪提倡節育,粵普遍墮胎。中國日報,第1版。
    中華民國自來水協會(1977)台灣自來水誌。台北:中華民國自來水協會。
    中華民國家庭教育學會(2004)多元化的家庭教育。台北:師大書苑。
    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2001)人口政策資料彙集。台北:內政部人口政策委員會。
    內政部社會司(2004)社會福利政策綱領。中華民國九十三年社政年報。2008年8月30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17/93/index.htm
    內政部社會司(2007)中華民國九十六年社政年報。2008年9月27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17/96/index.htm
    內政部統計處(2009)內政統計年報:初婚率與再婚率。2010年3月2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13.xls
    內政部統計處(2010a)九十九年第六週內政統計通報:98年嬰兒出生狀況統計。2010年3月2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9906.doc
    內政部統計處(2010b)九十九年第三週內政統計通報:98年國人結婚登記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統計。2010年3月2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9903.doc
    內政部統計處(2010c)性別統計指標:結婚按國籍年齡教育程度。2010年3月21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gender/ps03-04.xls
    內政部統計處(2010d)內政統計年報:婚姻狀況。2010年3月15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3.xls
    內政部統計處(2012)內政統計年報:育齡婦女生育率。2012年10月3日,取自:http://sowf.moi.gov.tw/stat/year/y02-04.xls
    文崇一(1991)台灣的工業化與家庭關係的轉變。載於喬健(主編),中國家庭及其變遷(頁171-18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暨香港亞太研究所。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
    王甫昌(2003)社會運動。載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421-452)。台北:巨流。
    王振寰(2010)現代國家的興起:從殖民、威權到民主體制的國家機器。載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101-136)。台北:群學。
    王泰升(2002)台灣法的斷裂與連續。台北:元照。
    王淑英、孫嫚薇(2003)托育照顧政策中的國家角色。國家政策季刊,2(4),147-174。
    王舒芸、余漢儀(1997)奶爸難為:雙薪家庭之父職角色初探。婦女與兩性學刊,8,115-149。
    王蒼柏、黃紹倫(2006)回家的路:關於全球化時代移民與家園關係的思考。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8(4),30-37。
    王慧靜(2001)國民小學國語教科書中父母角色之內容分析。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潔雯(2000)我國國中補校教科書現代家庭科家庭概念之內容分析。國立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王叢桂(1995)國小課本中的家庭價值與工作價值觀。測驗與輔導,133,2730- 2732。
    王叢桂(2000)促進參與父職因素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6,131-171。
    台灣日日新報(1901/5/3)雜錄:男女婚姻自由論 錄清議報。鳳城蓉君女史稿。台灣日日新報,第4版。
    台灣立報(2012/10/21)真愛進校園 卡維波:不是壞事。史倩玲報導,台灣立報。
    台灣省政府社會處(1957)臺灣社政十年。台北: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台灣省教育廳(1970)台灣省國民小學教育之成長。國教世紀,6(1、2),130。
    台灣省媽媽教室輔導人員研習會(1987)七十七年度台灣省媽媽教室輔導人員研習會手冊。台灣省:台灣省媽媽教室輔導人員研習會。
    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編輯委員會編輯小組(1984)台灣教育發展史料彙編 國民教育篇。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司琦(1971)小學課程演進。台北:正中書局。
    司琦(1981)中國國民教育發展史。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民生報(1988/2/12)兩個男子可拜堂:丹麥國會如是說。又甫報導。民生報,第19版。
    白亦方、劉修豪、黃炳煌(2001)形塑完美的國民:課程史觀點。載於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頁253-276)。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伊慶春(1985)台灣地區不同家庭型態的偏好及其含意。台大社會學刊,17,1-14。
    伊慶春(1987)已婚職業婦女職業取向、工作狀況、工作滿意和子女照顧方式之研究。中國社會學刊,11,93-120。
    伊慶春(1989)婦女就業對家庭的影響及未來的可能發展。社會建設,69,11-19。
    伊慶春(2007)30年後的台灣家庭。文訊,263,55-57。
    伊慶春(2011)民國百年來的家庭變遷。載於李亦園、章英華(主編),中華民國發展史之7:社會發展(上冊)(頁61-91)。台北:聯經出版社、政治大學。
    伊慶春、熊瑞梅(1994)擇偶過程之社會網絡與婚姻關係:介紹人、婚姻配對、和婚姻滿意度之分析。載於伊慶春(主編),台灣社會的民眾意向:社會科學的分析(頁135-177)。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
    成露茜、熊秉純(1993)婦女、外銷導向成長和國家:台灣個案。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39-76。
    朱岑樓(1981)中國家庭組織的演變。載於朱岑樓(主編),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頁255-287)。台北:三民。
    朱岑樓(1991)婚姻研究。台北:東大。
    江文瑜(1994)體檢國小教科書。台北:前衛。
    米復國(1988)台灣的公共住宅政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2、3),97-147。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北:桂冠。
    自由時報(2010/3/8)同志議題 將列國中小課綱。胡清暉報導。自由時報。
    行政院主計處(1998)台灣地區65歲以下成年人對婚姻有關的看法。87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2010年3月22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society/index.html
    行政院主計處(2000a)台閩地區戶口及住宅普查歷次普查結果摘要表。2012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411716314171.rtf
    行政院主計處(2000b)台灣地區婦女婚育與就業調查。2013年4月1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public/Attachment/412151159347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2)91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2010年3月23日,取自:http://win.dgbas.gov.tw/dgbas03/ca/society/life-91/91Trea1-5.html
    行政院主計處(2006)統計專題分析:健康平均餘命。2010年3月15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Data/6711154623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07a)生育狀況,2007年社會指標統計表及歷年專題探討:人口。2010年3月15日,取自: http://www.dgbas.gov.tw/ct.asp?xItem=19774&ctNode=3263
    行政院主計處(2007b)婚姻型態變遷分析,2007年社會指標統計表及歷年專題探討:家庭。2010年3月21日,取自:http://eng.stat.gov.tw/public/data/dgbas03/bs2/socialindicator/family0701.doc
    行政院主計處(2009)由法律與民俗看婦女家庭地位演變。2009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2013年6月10日,取自:http://ebook.dgbas.gov.tw/public/Data/331311345571.pdf
    行政院主計處(2010)統計表,人口及住宅普查。2013年6月8日,取自:http://www.dgbas.gov.tw/np.asp?ctNode=2834
    行政院主計處(2011)統計表,2011年社會指標統計表及歷年專題探討:家庭。2012年10月3日,取自:http://www.stat.gov.tw/public/Attachment/292115101471.xls
    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2013)外勞業務統計。2012年6月3日,取自:http://www.evta.gov.tw/content/list.asp?mfunc_id=14&func_id=57
    何思瑩(2008)酷兒再生產:女同志的親職實作、生殖科技使用與情感認同。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亮誾、彭煥勝、難波博孝(2012)戰後初期1945年~1955年台灣國小文學教育的探討。教育資料與研究,104,27-50。
    利翠珊(1995)夫妻互動歷程的探討:以台北地區年輕夫妻為例的一項初探性研究。本土心理研究,4,260-321。
    利翠珊(1997)婚姻中親密關係的形成與發展。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0(4),101-128。
    利翠珊、張妤玥(2010)代間照顧關係:台灣都會地區成年子女的質性訪談研究。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3(1),99-124。
    利翠珊、陳富美(2004)配偶親職角色的支持與分工對夫妻恩情的影響。本土心理學研究,21,49-83。
    吳昱廷(2000)同居伴侶家庭的生活與空間:異性戀V.S.男同性戀同居伴侶的比較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清基(1990)我國中小學課程標準修訂的理念與作法。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各國中小學課程之比較研究(頁67-94)。台北:師大書苑。
    吳嘉苓(2002)台灣的新生殖科技與性別政治,1950-2000。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5,1-67。
    吳德亮(2004)珍奶效應另一章,兩大龍頭爭奪發明權。新台灣,445,50-51。
    吳鄭重(2002)收編與抵抗:全球化下台北市場零售業的發展與挑戰。「全球化台北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
    吳鄭重(2004)「菜市場」的日常生活地理學初探:全球化台北與市場多樣性的生活城市省思。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5,47-99。
    呂玉瑕(1983)婦女就業與家庭角色、權力結構關係。中研院民族所集刊,56,111-143。
    呂玉瑕(2009)家庭存活策略與女性勞動參與選擇:以台灣家庭企業婦女為例。台灣社會學刊,42,95-141。
    呂玉瑕、伊慶春(1999)社會變遷中婦女就業與家庭地位:以家務分工為例。載於中漢學研究中心(主編),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頁321-344)。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呂玉瑕、伊慶春(2005)社會變遷中的夫妻資源與家務分工:台灣70年代與90年代社會文化脈絡的比較。台灣社會學,10,41-94。
    李元貞(2000)台灣婦運及其政治意涵。婦女新知通訊,221,12-13。
    李美玲(1984)台灣地區離婚的社會性狀差異研究。中國社會學刊,8,23-4。
    李惠珊(2008)女同志家庭親子關係法制之研究。國立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棟明(1980)台灣地區所推廣之各種避孕方法接受情況之研究。公共衛生,7, 309-318。
    李棟明(1995)台灣地區早期家庭計畫發展誌詳。台北: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李慈穎(2007)以家之實,抗家之名:台灣女同志的成家實踐。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遠哲、張京育(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李鴻昌、陳渝苓(2009)新休閒夥伴:寵物家人的概念建構與休閒互動之質化分析。運動休閒餐旅研究,4(3),114-129。
    汪宏倫(2006)從“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管窺台灣公民社會之未來:試論群體生活的當代困境。臺灣社會學刊,36,1-64。
    汪宏倫(2010)台灣的後現代狀況。載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509-548)。台北:群學。
    性別平等政策綱領編輯委員會(2011)性別平等政策綱領。台北: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
    林佳瑩、曾秀雲(2008)誰有權決定婚姻?安排式婚姻與自由戀愛:以1900-1989主要報紙媒體作為分析素材。中華家政學刊,44,43-65。
    林佳瑩、曾秀雲(2009)全球與在地文化的交錯:從咖啡歷史談起。傅琪貽主編,「全球化下的地方文化發展與挑展」論文集暨心得報告(頁73-88)。台北:日本文教基金會。
    林佳瑩、曾秀雲(2010a)自主?控制?從傅科生命權力觀點反思女性的避孕經驗。發表於「回首歷史足跡:台灣女性生命史的變遷與展望」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
    林佳瑩、曾秀雲(2010b)台灣在地飲食的全球化分析:從珍珠奶茶對大學生的意涵談起。文化越界,1(4),37-61。
    林季平(2005)台灣的人口遷徙及勞工流動問題回顧:1980-2000。台灣社會學刊,34,147-209。
    林松齡(1994)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家庭與個人的關係之探討。發表於「兩岸文化思想與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
    林欣億(2002)女同志在原生家庭中的性慾認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思妤(2007)台灣女同志媽媽的母職實踐。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所特殊教育組碩士論文。
    林昭邑(2007)集合住宅之類型對鄰里關係及居住意識的影響。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津如(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68,1-73。
    林津如(2010)追尋與徘徊:百年台灣的家庭與親密關係變遷。載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283-312)。台北:群學。
    林勝義(1994)台灣家庭的結構變遷與轉型需求。社區發展季刊,68,41-44。
    林惠雅(2007)學齡前兒童之父母的共親職與親職感受的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27,177-230。
    林惠雅(2010)父母共親職類型與親職壓力之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6,125-151。
    林雅萍、林惠雅(2009)父母共親職互動歷程的面貌。本土心理學研究,32,41-97。
    林萬億(2002)台灣的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台大社會工作學刊,6,35-88。
    林端(2010)現代性、法律與台灣社會。載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主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199-250)。台北:群學。
    林語堂(1989)吾國與吾民。台北:輔新。
    林慧文、游美惠(2010)小學中年級國語教科書中的家庭。課程與教學季刊,13(2),47-76。
    林澄枝(1985)職業婦女與家庭幸福。台北:台北市立社會教育館。
    林靜萍(2007)百餘年來台灣聘金制度之法律分析。載於台灣法律史學會(主編),以台灣為主體的法律史研究(頁91-132)。台北:元照。
    林顯宗(2011)婚姻與家庭的社會學研究。載于林顯宗等人(編著),家庭社會學(頁3-23)。台北:空中大學。
    邱珍琬(2003)親職教育。台北:五南。
    邱詩瑜(2007)中國五千年來的姓名文化。生命學報,2,176-197。
    邱曉瑜(2011)家庭生命週期與外食消費支出關係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碩士論文。
    金耀基(1982)從傳統到現代。台北:時報文化。
    侯元鈞(2010)解嚴前後台灣國語文課程政策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姚雨薌(1964)大清律例會通新纂(二),胡仰山增輯。台北:文海。
    姜蘭虹(1997)婦女研究在台灣的發展。載於張妙清、葉漢明、郭佩蘭(主編),性別學與婦女研究:華人社會的探索(頁21-38)。台北:稻鄉。
    施慧玲(2000)論我國家庭法之發展與研究:一個家庭法律社會學的觀點。政大法學評論,63,239-269。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台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洪琬婷(2013)失去天平的另一端:飼主面對寵物離世之悲傷失落歷程研究。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琬琪(2007)幼兒家庭概念之探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碩士論文。
    洪琬琪、何慧敏(2010)幼兒之家庭概念。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8,1-32。
    洪貴真(2005)小康計畫的歷史記憶—防貧、脫貧社區方案之推動。社區發展季刊,109,85-95。
    胡幼慧、周雅容(1996)婦女與三代同堂: 老年婦女的經濟依賴與居住困境探索。婦女與兩性學刊,7,27-57。
    范婷(2001)台灣咖啡消費文化的歷史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唐先梅(1998)從家庭發展觀點探討雙薪家庭兩性工作家事及休閒時間之分配。社會文化學報,6,75-112。
    唐先梅(1999)從家務工作的本質談雙薪家庭夫妻家事分工。應用心理學研究,4,131-173。
    唐先梅(2001)雙薪家庭夫妻在不同家務項目之分工情形及個人影響因素。國立空中大學生活科學學報,7,105-132。
    孫中興(1992)結構功能論的營建者:帕深思。葉啟政(主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頁210-231)。台北:正中。
    孫羽佩(2011)家屋的心理意義之研究:以88水災中失去家園者之調適經驗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得雄(1986)台灣地區生育態度與行為的變遷。載於瞿海源、韋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頁133-17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孫得雄(1991)社會變遷中的中國家庭:以台灣為例。載於喬健(主編),中國家庭及其變遷(頁33-51)。香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暨香港亞太研究所。
    孫得雄、陳肇男、李棟明(1999)從禁忌到政策頒布─1949 至 1969 年間台灣家庭計畫政策演變之回顧與檢討。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0(1),31-82。
    徐良熙、林忠正(1984)家庭結構與社會變遷:中美「單親家庭」之比較。中國社會學刊,8,1-22。
    徐良熙、林忠正(1989)家庭結構及社會變遷的再研究。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25-55)。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徐南號(1993)台灣教育史。台北:施大書苑。
    張晉芬、李奕慧(2007)「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續與解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203-229。
    張菁芬(2002)回顧前瞻。葉肅科、蔡漢賢(主編),五十年來的兒童福利(頁355-374)。台北:中華社會行政學會。
    張壽安(2000)十八、十九世紀中國傳統婚姻觀念的現代轉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8,41-87。
    張瓊玲(2011)「人口、婚姻與家庭」篇:性別觀點的人口政策是健全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別平等政策綱領編輯委員會,性別平等政策綱領(頁53-62)。台北:行政院內政部社會司。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台捷。
    教育部(1999)教育改革的理想與實踐。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教學創新九年一貫課程問題與解答(2003年編修版)。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2)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39-100學年度)。2012年8月27日取自:http://www.edu.tw/files/site_content/b0013/seriesdata.xls
    教育部國民教育司(1990)國民教育法規選輯。台北:教育部國民教育司。
    教育部統計處(201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台北:教育部。
    畢恆達(2003)男同性戀與父母:現身的考量、策略、時機與後果。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5,1-36。
    畢恆達(2005)序:在那裡夜晚比白天閃亮。載於賴正哲(著),去公司上班:新公園男同志情慾空間(頁8-11)。台北:女書。
    畢恆達、吳昱廷(2000)男同志同居伴侶的住宅空間體驗:四個個案。應用心理研究,8,121-147。
    盛九元、胡云華(2009)台灣的都市化與經濟發展。北京:九州。
    莊慧秋(1985)寵物之愛。張老師月刊,96(16),82-87。
    莊韻親(2009)當個怎樣的母親?戰後台灣法律中的母職建構。台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莫藜藜(1997)已婚男性家庭事務分工態度之研究。東吳社會工作學報,6,117-156。
    許美瑞(1998)國中學生的家庭概念分析。家政教育學報,1,21-41。
    許聖倫(2004)建築之心•邊境之炬―傳統廚房及爐灶之技術與文化。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聖倫、夏鑄九、翁註重(2004)傳統廚房爐灶的空間、性別與權力。婦研縱橫,72,50-65。
    許躍儒(2012)能源政策,配送系統,飲食文化:瓦斯爐科技系統的發展。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伯璋(1987)課程研究與敎育革新。台北:師大書苑。
    陳其南(1986)婚姻家族與社會:文化的軌跡(下)。台北:允晨文化。
    陳宗玄(2010)台灣家庭外食消費支出影響因素之研究-世代分析之應用。朝陽學報,15,45 -68。
    陳宜倩(2011)性別自主決定、婚姻自由與跨性別人權--試評德國聯邦憲法法院1 BvL 10/05(2008)判決。歐美研究,41(3),801-848。
    陳信木(2004)生育率與死亡率變遷對於世代重疊共存時間的影響:生命歷程的模擬分析。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1- 2412- H- 004- 009)。
    陳建良(2005)親子居住安排在家庭內與跨家戶成員間的權力互動。住宅學報,14(2),51-82。
    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
    陳富美、利翠珊(2004)夫妻的育兒經驗:親職分工與共親職的探討。中華心理衛生學刊,4,1-28。
    陳惠馨(1996)未來親屬法中父母子女關係的新發展。月旦法學,16,101-108。
    陳棋炎、黃宗樂、郭振恭(2008)民法親屬新論。台北:三民。
    陳詩昀(2009)兒歌歌詞的文化象徵。載於周慶華(主編),語文與語文教育的展望(頁99-119)。台北:秀威資訊科技。
    陳寬政、涂肇慶、林益厚(1989)台灣地區的家戶組成及其變遷。載於伊慶春、朱瑞玲(主編),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頁311-335)。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陳寬政、賴澤涵(1979)我國家庭制度的變遷–家庭形式的歷史與人口探討。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專題選刊26(頁1-24)。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傅仰止、張晉芬(主編)(2007)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五期二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執行。
    喬繼堂(1993)中國人生禮俗。台北:百觀。
    曾秀雲、林佳瑩、謝文宜(2008)彩虹世界的私人記憶:1996-2006年台灣同志家庭建立的媒體考察,發表於「2008兩岸政經文教學術研討會」,台北:實踐大學。
    游美惠(2004)性別權力與知識建構:《親職教育》教科書的論述分析。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17,1-46。
    游美惠、易言嬡(2004)親職教育與性別平等教育-親職教育通俗書籍的論述分析。高雄師大學報,16:1-18。
    游淑珺(2006)何處是「歸」家:台灣俗語中「女有所歸」的女性養成模式與文化反映初探。台灣圖書館管理季刊,2(3),76-93。
    游鴻裕(2000)經濟發展、婦女就業與家庭變遷:台灣經驗之觀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費孝通(1993)鄉土中國與鄉土重建。台北:風雲時代。
    黃千慈(2012)天使走過人間─寵物與家庭互動歷程之敘說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黃大洲(1981)台灣農村建設的回顧。載於朱岑樓(主編),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頁459-489)。台北:三民。
    黃宗儀、李紀舍(2011)「近似家人,實非親故」:移工情感勞動與影像親密性的文化政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82,5-30。
    黃芳玫、翁任嬋、黃芳雅(2009)女性勞動參與之研究—1980–2005。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9(2),1-50。
    黃俊傑(1991)農復會與台灣經驗:1949-1979。台北:三民。
    黃郁紋(2003)國民小學一年級國語教科書家庭概念之內容分析。國立屏東師院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書祥(2007)國小社會教科書家庭概念之批判論述分析-以K版第一冊第一單元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婉君(1998)國小新版國語教科書性別意識型態之內容分析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麗玲(1995)新國家建構中社區角色的轉變:社區共同體的論述分析。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馨慧(2000)台灣成年男性婚姻觀及其家務參與之研究。中華家政學刊,29,59-80。
    楊淑朱、蔡佳燕(2010)戰後台灣社會生態對兒童遊戲的影響。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133-154。
    楊翠(1993)日據時期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0)。台北:時報文化。
    楊靜利、李大正、陳寬政(2006)台灣傳統婚配空間的變化與婚姻行為之變遷。人口學刊,33,1-32。
    楊靜利、劉一龍(2002)台灣家庭的生活歷程。台灣社會學刊,27,77-105。
    經濟日報(1967/6/28)總統昭示北市改制建設目標。經濟日報,第5版。
    經濟日報(1972/9/25)客廳即工廠 省訂聯繫辦法。經濟日報,第6版。
    經濟日報(1993/8/16)自助式咖啡店 機械烹煮平價供應。經濟日報,第14版。
    經濟日報(1996/12/1)台灣咖啡,多樣風味:義大利風、西雅圖風、日本風、罐裝風、傻瓜風…勾勒出繽紛咖啡大觀。韓懷宗報導。經濟日報,第11版。
    經濟日報(2001/6/21)封口機與茶飲專賣店唇齒相依。經濟日報,第32版。
    經濟日報(2008/11/20)店數2,000 躍居咖啡一哥,CITY CAFE:明年業績倍增至20億。經濟日報,第D8版。
    葉光輝(1998)年老父母居住安排的心理學研究:孝道觀點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3,121-168。
    葉光輝(2000)家庭共親職互動文化類型之探討。中華心理衛生期刊,13(4),33-76。
    葉光輝、孫世維、利翠珊、趙淑珠(1997)家庭心理學的開展與研究特點。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19-43。
    葉至誠(1997)蛻變的社會:社會變遷的理論與現況。台北:洪葉文化。
    葉肅科(2000)一樣的婚姻,多樣的家庭。台北:學富文化。
    葉肅科(2011)未來婚姻與家庭。載于林顯宗等人(編著),家庭社會學(頁387-404)。台北:空中大學。
    賈浩妃、陳秉華(1999)祖父母協助托育孫子女的決定過程---運用家族治療中結構學派的分析。教育心理學報,31(1),109-137。
    雷霆(1991)中國人的「自我」與「自己」:形上與形下,新理與心理。載於楊中芳、高尚仁(合編),中國人,中國心:人格與社會篇(頁147-197)。台北:遠流。
    廖正宏(1976)職業結構變化之研究。農業推廣學刊,2,71-103。
    廖正宏(1986)台灣農業人力資源變遷。載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頁179-208)。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廖正宏、黃俊傑、蕭新煌(1986)光復後台灣農業政策的演變:歷史與社會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
    熊秉真(2000)童年憶往:中國孩子的歷史。台北:麥田。
    臺灣民聲日報(1957/1/14)匪偽盲目節育,千萬婦女受害。臺灣民聲日報,第1版。
    臺灣民聲日報(1957/3/15)大陸人民苦,匪強迫節育。臺灣民聲日報,第1版。
    趙淑珠(2003)未婚單身女性生活經驗之研究:婚姻意義的反思。教育心理學報,34(2),221-246。
    趙淑珠、蔡素妙(2002)家庭的意義:大學生的家庭概念調查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1,167-189。
    趙蕙慈(1998)國民中學家政教科書之家庭價值觀內容分析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仲冬(1995)女性醫療社會學。台北:女書。
    劉克智、董安琪(2003)台灣都市發展的演進—歷史的回顧與展望。人口學刊,26,1-25。
    劉惠琴(1999)女性主義觀點看夫妻衝突與影響歷程。婦女與兩性學刊,10,41-77。
    歐用生(2011)國小課程標準修訂的課程史分析。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編),我國百年教育回顧與展望(頁277-291)。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
    歐宇帥(2001)台北都會區年輕高學歷女性的居住處境以及家的認同。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5)台灣的母職圖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20,41-91。
    蔡文輝(1964)中國家庭制度之演變。思與言,2(1),11-19。
    蔡文輝(2007)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宏政(2007)台灣人口政策的歷史形構。台灣社會學刊,39,65-106。
    蔡宏進(1981)台灣地區社會經濟發展與人口變遷。載於朱岑樓(主編),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頁429-458)。台北:三民。
    蔡淑玲(1986)職業地位結構──台灣地區的變遷研究。載於瞿海源、章英華(主編),台灣社會與文化變遷(上冊)(頁299-351)。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蔡盛琦(2011)戰後初期學國語熱潮與國語讀本。國家圖書館館刊,100(2),68-90。
    鄧學仁(1997)親屬法之變革與展望。台北:月旦。
    鄭珮妤、王儷靜、簡鈺芬(2011)。漢人/父系╱異性戀?:「家庭」在國小社會教科書中再現之探究。發表於「差異而平等—多元文化課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盧孟宗(2005)台灣民法婚姻制度的改革與變遷。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昭君(2007)那妳這樣就不叫一個家庭啊!:「多元文化家庭」的教學如何可能?。論文發表於2007台灣女性學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家庭與工作:變遷現象與多元想像」。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蕭昭君(2012)真正的教育是勇氣的行動。性別平等教育季刊,57,9-12。
    蕭英玲(2005)台灣的家務分工:經濟依賴與性別的影響。台灣社會學刊,34,115-145。
    蕭淑媛(2006)社區媽媽教室對基層婦女及組織的增能歷程--以高雄縣兩個社區媽媽教室為例。性別平等教育季刊,36,13-23。
    蕭蘋、李家燕(2002)母職的社會建構與解構。婦女與性別研究通訊,63,10-12。
    賴爾柔、黃馨慧(1996)已婚男性參與家事分工之研究。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10-18。
    賴澤涵(2005)戰後台灣經濟社會與文化變遷。載於賴澤涵(主編),台灣社會、經濟與文化的變遷(頁239-259)。桃園:中央大學。
    賴澤涵、陳寬政(1980)我國家庭形式的歷史與人口探討。中國社會學刊,5,25-40。
    戴蒂(1997)家庭概念的對話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聯合報(1951/12/24)省社會服務處,計劃加強業務。台新社訊。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1952/1/1)我既定目標與努力方向 貫澈始終決不動搖。聯合報,第1版。
    聯合報(1952/1/9)省社會服務處,舉辦婚姻介紹。台灣社訊。聯合報,第6版。
    聯合報(1952/1/22)衛生處擬就環境衛生中心工作:全省施水井消毒 各地設DDT隊。聯合報,第2版。
    聯合報(1952/3/26)美公務員同性戀愛,百餘人被免職。聯合報,第4版。
    聯合報(1955/4/7)今為世界衛生日:嚴主席發表獻詞 強調改進衛生。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1956/12/28)欲使人人居有屋:政府正在研究計劃 建造大批廉價房屋。聯合報,第2版。
    聯合報(1961/9/1)婚姻介紹。黑白集。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1962/4/1)水不煮沸 亦可飲用:自來水協進會 請改常識課本。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1968/9/4)教育廳長呼籲全省小學教員:採取動態教學方式 發揮兒童天賦智能。聯合報,第2版。
    聯合報(1969/6/17)玻璃墊上:婚姻介紹的需要。何凡報導。聯合報,第9版。
    聯合報(1972/8/29)我見我聞:客廳即是工廠。康齡報導,聯合報,第9版。
    聯合報(1972/12/10)大千世界:美同性戀婚姻‧被宣佈無效。聯合報,第4版。
    聯合報(1973/2/12)省府加強家庭教育 推展社區媽媽教室。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1973/6/12)北部地區社區發展建設 今在新莊瓊林社區舉辦示範觀摩會。聯合報,第7版。
    聯合報(1974/8/5)「媽媽讀本」不是教科書 卻是媽媽們須研讀讀物。陳揚琳報導。聯合報,第6版。
    聯合報(1977/6/10)省議員建議,為曠男怨女辦交誼活動。聯合報,第3版。
    聯合報(1978/4/4)人口越密生活越苦。何凡報導。聯合報,第12版。
    聯合報(1982/10/25)積極成長 全面躍升 慶祝台灣光復三十七周年特刊:近三十年來台灣建築環境的演變。漢寶德報導。聯合報,第14版。
    聯合報(1986/12/23)設置辦法考慮欠周延 托育中心難以上軌道。施美惠報導。聯合報,第6版。
    聯合報(1989/7/12)反映社會現實狀況:教科書世界 女性出頭。聯合報,第13版。
    聯合報(1989/11/8)21世紀的家庭,同性連理方興未艾。利莎報導。聯合報,第25版。
    聯合報(1994/7/15)同性戀者,爭取「結婚」權:祁家威向政府要答案,戶政司長說不合民法規定。葉鳴朗、楊珮玲報導。聯合報,第5版。
    聯合報(1995/6/21)同性戀打破沈默,向法律「求」婚。袁世珮報導。聯合報,第17版。
    聯合報(1999/9/5)家家有本難念的經:理想家庭,應該教我們獨立。張慧中報導。聯合報,第42版。
    聯合報(2001/1/7)打破婚姻傳統住在一起就是家人。吳貞瑩報導。聯合報,第34版。
    薛佩玉、李力昌、陳靜怡、宋維綸(2010)台灣1950~2010年國定假日的社會學分析。高應科大人文社會科學學報,8(1),147-172。
    薛承泰、王嘉寧(2001)台灣「頂客族」的形成與特質。人口學刊,22,19-48。
    謝文宜(2006)為什麼結婚:國內將婚伴侶婚姻承諾考量因素之探討。中華輔導學報,20,51-82。
    謝文宜(2008)看不見的愛情:初探台灣女同志伴侶親密關係的發展歷程。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24,181-214。
    謝文宜(2009)從台灣社會婚姻與家庭變遷談諮商輔導面對的挑戰。諮商與輔導,280,26-30。
    謝文宜、曾秀雲(2008)初探台灣同志尋找伴侶管道的轉變。中華家政學刊,44,1-19。
    謝東閔(1987)。為什麼要創辦「媽媽教室」。載於台灣省媽媽教室輔導人員研習會編印,七十七年度台灣省媽媽教室輔導人員研習會手冊(頁1-2)。台灣省:台灣省媽媽教室輔導人員研習會。
    謝美娥(2009)就業母親之母職經驗與就業策略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2(3),299-334。
    謝繼昌(1998)中國家庭的文化與功能。載於漢學研究中心(主編),中國家庭及其倫理研討會論文集(頁69-84)。台北:漢學研究中心。
    鍾思嘉(1998)親職教育的規劃與實施。學生輔導雙月刊,59:16-25。
    韓嵩齡(1997)統一、義美掀起咖啡大戰:食品大廠引爆咖啡熱潮。商業周刊,527,58-59。
    瞿海源(1996)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劃:第三期二次調查計劃執行報告。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委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執行。
    簡文吟(2001)父系社會下的從女居現象-台灣和上海的比較研究。婦女與兩性學刊,12,65-94。
    簡文吟、伊慶春(2001)台灣家庭的動態發展:結構分裂與重組。人口學刊,23,1-47。
    簡文吟、伊慶春(2004)共識與歧見:夫妻配對研究的重要性。台灣社會學,7,89-122。
    簡妤儒(2002)寵物商品化與價值變遷:分析1950年代後犬市場的形成與變遷。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2004)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僱用家務移工的三角關係。台灣社會學研究,8,43-97。
    藍順德(2003)教科書開放政策的演變與未來發展趨勢。國立編譯館館刊,31,3-11。
    藍嘉俊(2001)失落的人性空間:台北市人行空間問題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所碩士論文。
    蘇芊玲(2002)兩性平等教育的本土發展與實踐。台北:女書文化。
    蘇芊玲、劉淑雯(1997)檢視國小一年級國語科新教材兩性觀,發表於「體檢國小新教材的兩性觀」研討會。台北:台北市教育局。民國86年6月14日。
    蘇芳瑩(2000)由報紙內容分析家庭概念之變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芳瑩、許美瑞(2003)台灣報紙的家庭概念(1988-1999):以家庭功能、家人關係為例。中華家政學刊,33,85-102。
    顧鑒塘、顧鳴塘(1994)中國歷代婚姻與家庭。台北:台灣商務。
    Ahern, S., & Bailey, K. G.,鄭清榮、諶悠文譯(1997)另類家庭:多樣的親情面貌。台北:天下文化。
    Allan, G., Hawker, S., & Crow, G. (2004). Britain`s changing families. In M. Coleman and L. H. Ganong (Eds.),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Families: Considering the Past, Contemplating the Future (pp.302-316). Thousand Oaks, CA: Sage.
    Althusser, L. (1971). Ideology and ideological state apparatuses. In L. Althusser (Ed.),.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pp. 121-176).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Apple, M. W. (1993). Official Knowledge: Democratic Education in a Conservative Age. New York: Routledge.
    Bailey, K. G., & Nava, G. (1989). Psychological kinship, love, and liking: Preliminary validity data.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5(4), 587-594.
    Bales, R. F., & Slater, P. E. (1955). Role differentiation in small decision-making groups. In Talcott Parsons, & Robert F.Bales (with J. Olds, M. Zelditch, Jr., & P. Slater) (Eds.) Family Soci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pp. 259-306). Glencoe, IL: Free Press.
    Barrett, M. (1980). Women`s Oppression Today: Problems in Marxist Feminist Analysis. London: Verso.
    Bartels, D. M. (2004). Brave new families: Modern health technology and family creation. In M. Coleman and L. H. Ganong (Eds.),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Families: Considering the Past, Contemplating the Future (pp.493-505). Thousand Oaks, CA: Sage.
    Bauman, Z.,何定照、高瑟濡譯(2008)液態之愛:論人際紐帶的脆弱。台北:商周。
    Beck, U., & Beck-Gernsheim, E.,蘇峰山等譯(2000)愛情的正常性混亂。台北:立緒。
    Beck, U., & Beck-Gernsheim, E.,李榮山、范譞、張惠強譯(2011)個體化。北京:北京大學。
    Bengtson, V. L. (2001). Beyond the nuclear family: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multigenerational bond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1), 1-16.
    Bonas, S., McNicholas, J. & Collis, G. M. (2000). Pets in the network of family relationship: An empirical study. In A. L. Podberscek, E. S. Paul, & J. A. Serpell, (eds ). Companion Animals and Us: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ople and Pets (pp. 209-236).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ris, E. (1994). Home to Work: Motherhood and the Politics of Industrial Homework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yant, S., & Demian, R. (1994). Relationship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gay and lesbian couples: Findings from a national survey, Journal of Gay and Lesbian Social Services, 1(2), 101-117.
    Burgess, E. W., & Locke, H. J. (1945). The Family: From Institution to Companionship. New York: American Book Publishers.
    Cheal, D. (2002). Sociology of Family Life. Basingstoke: Palgrave.
    Chen, Kuan-Jeng. (1987). On the change of household composition in Taiwan. Taiwanese Journal of. Sociology, 11, 173-183.
    Cherlin, A. J. (1978). Remarriage as an incomplete institu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4, 634-650.
    Cherlin, A. J. (1992). Marriage, Divorce, Remarria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herlin, A. J. (2004). The deinstitut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6, 848-861.
    Chodorow, N. J. (1978). The Reproduction of Mothering: Psychoanalysis and the Sociology of Gender.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ollier, J., Rosaldo, M. Z., & Yanagisako, S. (1992). Is there a family? New anthropological views. In B. Thorne and M. Yalom (Eds.), Rethinking the Family: Some Feminist Questions (pp.31-48).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Constable, N. (1999). At home but not at home: Filipina narratives of ambivalent returns. Cultural Anthropology, 14(2): 203-228.
    Copper, J. F. (1988). A Quiet Revolution: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Washington, DC: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
    Coser, L. (1956). The Functions of Social Conflict.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Cox, F. D. (1990). Human Intimacy: Marriage, the Family and Its Meaning(5th ed.).St. Paul, MN:West.
    Day, E. D. & Remigy, M. (1999). Mexican and French children`s conceptions about family: A development approach.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30(1), 95-112.
    Engels, F. (1884/1902). The Origin of the Family, Private Property and the State. Chicago: C.H. Kerr & company.
    Feldman, L. B. (1990). Fathers and fathering. In R. L. Meth, & R. S. Pasick (Eds.), Men in therapy: The challenge of change (pp. 88-107). NY: Guilford.
    Fisher, H. E.(1992). Anatomy of Lov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nogamy, Adultry, and Divorce. New York: Norton.
    Foucault, M.,余碧平譯著(2000)性經驗史。上海:上海人民。
    Giddens, A. (1992).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Cambridge: Polity.
    Gittens, D. (1992). What is the family? Is it universal?. In: McDowell, L. and Pringle, R. (Eds.), Defining Women: Social Institutions and Gender Divisions (pp. 181-192). Cambridge: Polity Press.
    Gramsci. A. (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New York: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Hochschild, A. R. & Machung, A. (2012). The Second Shift: Working Familie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 New York: Penguin Books.
    Jamieson, L.,蔡明璋譯(2002)親密關係:現代社會的私人關係。台北:群學。
    Johnson, A. G.,成令方、林鶴玲、吳嘉苓譯(2001)見樹又見林。台北:群學。
    Johnson, R. (1991). A New Road to Serfdom? A Critical History of the 1988 Act. In Department of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Ed.), Education Limited: Schooling, Training and the New Right in England since 1979 (pp.31-86). London: Unwin Hyman.
    Jorgenson, J. (1989). Where is “family” in family communication?: Exploring families` self-defini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7(1-2), 27-41.
    Kurdek, L. A. (2004). Gay men and lesbians: The family context. In M. Coleman & L. H. Ganong. (Eds.),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Families: Considering the Past, Contemplating the Future (pp. 96-115). Thousand Oaks, CA: Sage.
    Lorber, J. (1994). Night to his day: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In J. Lorber (Ed.), Paradoxes of Gender (pp. 13-36).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Luxton, M. (1980). More than a Labour of Love: Three Generations of Women`s Work in the Home. Toronto, Ont: Women`s Press.
    Maines, D. R. (2000).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eaning Contemporary Sociology: A Journal. of Reviews, 29, 577-584.
    McGraw, L., & Walker, A. J. (2004). Gender and family relationships. In M. Coleman and L. H. Ganong (Eds.),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Families: Considering the Past, Contemplating the Future (pp.174-191). Thousand Oaks, CA: Sage.
    Nardi, P. M. (1992). Sex, friendship, and gender roles among gay men. In P. M. Nardi (Ed.), Men`s friendships (pp. 173-185). Newbury Park, CA: Sage.
    Newman, D. M. (1999). Sociology of Family.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Company.
    Ogburn, W. F. (1928). The changing family. Publications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Society, 23, 124-133.
    Parke, R. D. (1995). Fathers and families. In M. H. Bornstein (Ed.), Handbook of Parenting : Status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Parenting (pp.27-63). NJ: Erlbaum.
    Parsons, T. (1949).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Action: A Study in social Theory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 group of Recent European Writers. Glencoe, IL: Free Press.
    Parsons, T. & Bales R. F. (1955). Family Socialization and Interaction Process. Glencoe, IL: Free Press.
    Patterson, C. J. (1992). Children of lesbian and gay parents, Child Development, 63, 1025-1042.
    Rich, A. (1976). Of Woman Born: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New York:Norton.
    Scanzoni, J. (2004). Household diversity: The starting point for healthy families in. the new century. In M. Coleman and L. H. Ganong (Eds.), Handbook of Contemporary Families: Considering the Past, Contemplating the Future (pp.3-22). Thousand Oaks, CA: Sage.
    Silva, E. B., & Smart, C. (1999). The "new` practices and politics of family life. In E. B. Silva and C. Smart (Eds.), The New Family (pp 1 – 12). London: Sage.
    Stacey, J. (1990). Brave New Families: Stories of Domestic Upheaval in Late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 New York: Basic Books.
    Stacey, J. (1996). In The Name of the Family: Rethinking Family Values in the Postmodern Age. Boston, MA: Beacon Press.
    Stone, L.,刁筱華譯(2000)英國十六至十八世紀的家庭、性與婚姻。台北:麥田出版。
    Strasser, S. (1982). Never Done: A History of American Housework. New York: Pantheon.
    Swenson, D. (2004). A Neo-Functionalist Synthesis of Theories in Family Sociology. New York: Edwin Mellen Press.
    Tsai, Y. M., & Yi, C. C. (1997). Persistence and changes in chinese family values: the Taiwanese case. In Ly-Yun Chang , Yu-Hsia Lu and Fu-Chang Wang (Eds.), Taiwanese Society in 1990s(Pp. 123-169), Taipei, Taiwan: The Preparatory Office of the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West, C. & Zimmerman, D. H. (1987). Doing Gender. Gender and Society, 1(2), 125-151.
    Weston, K. (1991). Families We Choose: Lesbians, Gays, Kinship.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hite, J. M. & Klein, D. M. (2008). Family theories: An introduction (3r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Wolf, A. P. (1985). Chinese Family Size: A Myth Rivitalized. In Hsieh Jih-chang and Chuang Ying-chang (Eds), The Chinese Family and Its Ritual Behavior, Monograph Series B. No. 15 (pp. 30-49). Taipei: Institute of Ethnology, Academia Sinica.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95254503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2545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50301.pdf4844KbAdobe PDF2234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