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92 (78%)
Visitors : 46194718      Online Users : 1029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563


    Title: 公私協力機制應用於攤販管理之研究─以臺北市攤販集中場為例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pplied to the management of street vendors: A case study of Open-air Market in Taipei City
    Authors: 賴霖佑
    Lai, Lin Yu
    Contributors: 黃東益
    賴霖佑
    Lai, Lin Yu
    Keywords: 公私協力
    攤販管理
    攤販集中場
    攤販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 management of street vendors
    Open-air Market
    street vendors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3-09-02 17:25:16 (UTC+8)
    Abstract: 目前各國政府皆面臨財政赤字嚴重以及公共議題結構複雜的困境,因此難以有效解決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在此情形下,與私部門建構公私協力關係,共同解決問題,便成為政府的政策選項之一;本研究為瞭解臺北市市場處與攤販集中場自理組織建構公私協力關係時,影響互動模式以及運作成效的因素,並試圖瞭解若欲建構良好的公私協力關係,應該注意哪些因素,透過文獻分析法與深度訪談法,針對5位市場處的攤販管理人員與7位自理組織代表進行深度訪談。經過分析訪談資料後,本研究發現在影響互動模式的因素部分,自理組織的「心態」與「能力」會對雙方的互動模式產生影響,另外在影響運作成效的因素方面,「充分的溝通協調」、「平等的互動過程」、「足夠的組織能力」、「可行的推動方案」等四項因素將會影響到雙方的運作成效,本研究並進一步歸納出建構良好公私協力關係的三項關鍵要素,分別為「相互尊重」、「持續溝通」、「能力建立」;最後並針對將公私協力關係應用於攤販管理政策提出三項建議,分別是修訂相關法制規範、加強管理人員的溝通協調能力、培養自理組織的能力及視野,以作為公部門日後研擬相關政策的參考。
    Governments worldwide face the similar difficult situation about the serious budget deficit and increasingly complicated structure of public issues. Therefore, it is hard to solve the endless social problems effectively.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building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with the private sectors to solve the problems cooperatively becomes one of the options of the governments’ public policies.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the interactive models and the efficiency of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between Taipei City Market Administration Office and the self-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of the Open-air Market, and try to realize some key factors that governments should notice while building a goo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Based 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 the study is conducted in accordance with 5 street vendors’ administrators of Taipei City Market Administration Office and 7 representatives of self-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by means of the in-depth interview. After analyzing the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s, the “attitude” and the “ability” of the self-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may affect the interactive models of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In addition, there are four factors which may affect the efficiency of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 sufficient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the impartial interaction”, “the adequate organizing ability” and “the feasible scheme”. Moreover, the study concludes the three key factors of establishing the goo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which are “to respect each other”, “to keep communication”, and “to build the ability”. Eventual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pplied to the Management policy of Street Vendors, this study is going to propose three suggestions for the policy making reference of the public sectors in the future: to amend the related law, to improve the communication and coordination ability of the administrators, and to develop the ability and vision of the self-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Reference: 壹、 中文部分
    王千文(2005)。公私協力執行的經驗性硏究:以台北市社區規劃師制度為例。世新大學行政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王千文(2009)。應用德菲法建構理想的公私協力運作模式。政策研究學報,9,83-146。
    王千文、陳敦源(2012)。形式上還是實質上的「公私協力」:全民健康保險總額支付制度個案分析。公共行政學報,42,99-137。
    王仕圖(2004)。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資源網絡之研究:以嘉義市為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3,25-44。
    王光旭(2011)。社會網絡影響公私協力運作成效之研究:以台灣中醫與牙醫健康保險總額支付委員會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53,65-114。
    王振霄(2005)。臺北市攤販管理政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丘昌泰(2008)。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丘昌泰(2010)。公共管理。臺北:智勝文化。
    丘昌泰、江明修(2008)。第三部門、公民社會與政府:台灣第三部門發展經驗的省思與前瞻。載於江明修(編),第三部門與政府 : 跨部門治理(3-26)。台北:智勝。
    朱淑茗(1992)。臺北市攤販管理策略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朱景鵬、朱鎮明(2004)。英、美、德地方政府治理能力評鑑制度。研考雙月刊,28(5),39-54。
    朱森村(1999)。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硏究:臺北市推動社區大學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朱鎮明(2005)。政策網絡中協力關係的成效:理論性的探討。公共行政學報,17,113-158。
    江岷欽、孫本初、劉坤億(2004)。地方政府間建立策略性夥伴關係之研究:以臺北市及其鄰近縣市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38,1-30 。
    江明修、曾冠球(2002)。非營利管理之理論基礎。收錄於江明修(編),非營利管理(1-17)。台北:智勝。
    江明修、曾冠球(2009)。政府再造:跨部門治理的觀點。收錄於江明修(編),公民社會理論與實踐(3-35)。台北:智勝。
    江明修、鄭勝分(2002)。非營利管理之協力關係。收錄於江明修(編),非營利管理(81-127)。台北:智勝。
    江瑞祥(2007)。公共建設執行之組織型式甄選。公共行政學報,22,149-161。
    江黛靈(2011)。公私協力關係之研究─以台北市牛肉麵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何一凡(2002)。從公共政策探討台灣地下經濟管理--雲林縣攤販(夜市)管理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余舜德(1997)。對立與妥協試論夜市與國家的關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2,115-174。
    吳宗憲(2002)。非營利組織之策略管理。收錄於江明修(編),非營利管理(221-248)。台北:智勝。
    吳宗憲、曾凱毅(2010)。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政策為何成為臺北市政府的選擇─交易成本理論的初探性應用。文官制度季刊,2(3),107-149。
    吳定(2008)。公共政策。臺北:五南書局。
    吳定、紀世訓(1985)。臺北市攤販問題處理政策之研究。政治學報,13,85-129。
    吳定等(2009)。行政學析論。臺北:五南書局。
    吳定等(2011a)。行政學(上)。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定等(2011b)。行政學(下)。新北市:國立空中大學。
    吳英明(1993)。公私部門協力關係和公民參與之探討。中國行政論叢,2(3),1-14。
    吳英明(1994)。公私部門協力推動都市發展:『高雄21』美國考察報告。空間雜誌,56,61-67。
    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復文。
    吳蕙君(2011)。台灣攤販的經濟分析實證(1988-2008)。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經濟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台灣經濟,208,1-15。
    吳濟華(2001)。公私協力策略推動都市建設之法制化研究。公共事務評論,2(1),1-29。
    吳豐山、楊美玲、余騰芳(2010)。攤販輔導管理問題專案調查研究報告。臺北市:監察院。
    吳瓊恩(2008)。行政學。台北:三民書局。
    李允傑、丘昌泰(2009)。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李本誠(2001)。台灣中型都市攤販管理之研究。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李宗勳(2000)。社區聯防夥伴關係之治理體制初探。中國行政評論,9(4),35-80。
    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12,41-77。
    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 : 理論、策略與經驗。台北:智勝文化。
    李長晏(2004)。全球化治理:地方政府跨區域合作分析。研考雙月刊,28(5),55-65。
    李建村(2001)。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硏究—以台北市文湖國小社區、學區安全聯防為例。中央警察大學行政管理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李建林(2007)。公共行政夥伴關係意涵之研究─以台北市內湖安全社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柏諭(2005)。公私協力與社區治理的理論與實務:我國社區大學與政府經驗。公共行政學報,16,59-106。
    李柏諭(2008)。跨域問題中的公私協力硏究:以社區大學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柏諭(2010)。跨域公共事務的管理邏輯:治理演化的類型分析。文官制度季刊,2(4),1-39。
    李柏諭(2011)。跨部門治理的理論與實踐:以蓮潭國際文教會館的委外經驗為例。公共行政學報,40,41-76。
    李惠宗(2003),為什麼不能在自家騎樓上設攤營生?--法律只是「依法行政」的擋箭牌,還是國家理性的表徵?釋字第五六四號解釋的解讀。台灣本土法學雜誌,52,21-23。
    杜文苓、彭渰雯(2008)。社運團體的體制內參與及影響─以環評會與婦權會為例。台灣民主季刊,5(1),119-148。
    卓立寰(2004)。攤販與街道:非正式經濟的空間與日常生活關係--以台北市為例。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周錦宏(2008)。社區組織與政府互動─資源依賴的觀點。收錄於江明修(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295-319)。台北:智勝。
    林佩姍(2008)。公私協力下的夥伴關係—以華山文化創意園區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芝邑(2011)。公私協力與公民參與的都會治理整合途徑: 以新莊中港大排改造計畫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冠宏(2010)。中小型非營利組織募款能力建構─以臺北市八頭里仁協會為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8,78-111。
    林珍珍(2010)。誰來建構社區照顧服務網絡?─談公私部門的治理。社區發展季刊,132,315-324。
    林淑馨(2005)。日本型公私協力之析探:以第三部門與PFI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6,1-31。
    林淑馨(2006)。日本地方政府的非營利組織政策︰以三重縣與神奈川縣為例。公共行政學報,21,39-72。
    林淑馨(2007)。日本地方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協力關係之分析-以橫濱市和箕面市為例。行政暨政策學報,45,73-114。
    林淑馨(2009)。日本公私協力推動經驗之研究:北海道與志木市的個案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2,33-67。
    林淑馨(2011a)。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迷思與現實:日本公立醫院PFI之啟示。公共行政學報,39,1-35。
    林淑馨(2011b)。非營利組織概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淑馨(2012)。公共管理。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林惠華(2002)。公私協力機制運用於都市更新政策之硏究:士林夜市之個案模擬。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愍茨、黃崇哲(2006)。世界公私夥伴關係的發展趨勢。台灣經濟研究月刊,29(9),25-31。
    林聖忠,李孟惠,謝清標,盧淑枝(2004)。考察新加坡小販管理制度及批發市場心得報告。臺北市:臺北市市場管理處。
    林聖忠,周伯愷,王三中,徐漢雄,王夢龍,盧淑枝(2004)。赴日考察批發市場營運及攤販管理。臺北市:臺北市市場管理處。
    林鐘沂(2001)。行政學。臺北:三民書局。
    邱怡真(2009)。公私協力關係之探究─以台南府城觀光護照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洪郁婷(2002)。建構危機狀態下的公私協力關係:九二一緊急醫療與安置照顧在災難管理過程中的角色。東海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紀世訓(1985)。台北市政府處理攤販問題之研究--從政策過程觀點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紀俊臣(2002)。中央與地方夥伴關係之建構與推展。考銓季刊,32,22-34。
    胡高子賢(2006)。從羅爾斯的正義論檢視臺中市攤販管理政策。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
    孫本初(2007)。政府跨域管理新課題:建構與非營利組織的良性互動。T&D飛訊,63,1-26。
    孫本初(2010)。新公共管理(第三版)。臺北:一品出版社。
    孫本初、吳宗憲(2010)。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互動模式研究之回顧與前瞻。研習論壇,116,25-43。
    孫本初、郭昇勳(2000)。公私部門合夥理論與成功要件之探討。考銓季刊,22,95-108。
    孫本初、鄭國泰(2008)。歐盟公私合夥政策之分析。考銓季刊,53,95-121。
    孫本初、賴維堯(2008)。行政學辭典。台北:一品文化出版社。
    徐宗鴻(2003)。政府與第三部門建立協力關係之研究-以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相關計劃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大為、鄭天澤、韓京呈(2011)。臺北市攤販管理與取締問題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張仕沛(2012)。攤販空間形態之研究-以台中市一中街與日本福岡屋台為例。逢甲大學建築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張立綦(2008)。探討台北市攤販飲食文化及其坐椅造型功能之研究。國立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瓊玲,張力亞(2005)。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管理及運作過程之研究─以臺北市政府社會局為例。華岡社科學報,19,31-60。
    莫永榮(2004)。政府服務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台灣經驗。行政暨政策學報,39,75-104。
    許耿銘(2009)。協力理論在跨界人力資源管理的應用:以「公部門與績優民間機構人才交流實施辦法草案」為例。文官制度季刊,1(3),55-79。
    郭昇勳(1999)。公私合夥理論與應用之硏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硏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郭聰欽、陳世輝、王振霄(1995)。台北市攤販管理政策及法規執行途徑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市場管理處。
    郭黛晴(2012)。大花蓮地區夜市發展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台灣文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佩君(1998)。公私部門協力理論與應用之硏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定銘(2006)。政府與第三部門協力關係探討。研習論壇月刊,62,1-11。
    陳玟伶(2011)。臺南市花園夜市攤販移動及其社會資本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恆鈞(1997)。由『公私部門合夥觀念』談民眾參與政府建設。人力發展月刊,47,32-41。
    陳恆鈞(2008)。協力治理模式之初探。T&D飛訊,6,26-37。
    陳恆鈞(2012)。治理互賴理論與實務。臺北:五南。
    陳恆鈞、張國偉(2005)。協力運作模型之初探。法政學報,19,41-80。
    陳恆鈞、張國偉(2006)。組織協力與組織績效之研究:以雲林縣蔬菜產銷班為例。公共行政學報,19,1-54。
    陳政智(2009)。公私協力下公部門如何協助非營利組織生存。社區發展季刊,126,181-190。
    陳祖為、陳綺文(2008)。從諮詢到公民參與─香港政府決策過程中的公中參與。收錄於江明修(編),第三部門與政府:跨部門治理(157-177)。台北:智勝。
    陳淑君(2010)。默許違法行為之形成:以台灣無照攤販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陳敦源(1999)。跨域管理:部際與府際關係。收錄於黃榮護(編),公共管理(226-269)。台北:智勝。
    陳敦源、張世杰(2010)。公私協力夥伴關係的弔詭。文官制度季刊,2(3),17-71。
    陳應芬(1986)。都市非正式部門之研究:以臺北市攤販業為例。國立中興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曾冠球(2004)。從「代理」到「合夥」:組織建立社會資本的理論分析,中國行政,74,107-133。
    曾冠球(2010)。「問題廠商」還是「問題政府」?電子化政府公私合夥協力困境之個案分析。公共行政學報,34,77-121。
    曾冠球(2011a)。協力治理觀點下公共管理者的挑戰與能力建立。文官制度季刊,3(1),27-52。
    曾冠球(2011b)。為什麼淪為不情願夥伴?公私夥伴關係失靈個案的制度解釋。台灣民主季刊,8(4),83-133。
    曾冠球、黃偉誠(2011)。公共管理者對於公私合夥風險的認知:調查與反思。公共行政學報,41,1-36。
    曾清芸(2006)。非營利組織策略聯盟之研究─以教育基金會終身學習列車為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4,53-66。
    湯京平、陳金哲(2005)。新公共管理與鄰避政治:以嘉義縣市跨域合作為例。政治科學論叢,23,101-132。
    馮先勉、徐貴雀(1986),台灣地區都市攤販問題與解決方案之研究。台灣銀行季刊,37(3),175-204。
    黃淑芬(2010)。非營利事業組職公私協力行銷城市永續環境─以愛.地球博為例。非營利組織管理學刊,8,52-77。
    黃淑慧(2008)。高雄市攤販對攤販輔導管理政策滿意度之評估---以六合觀光夜市為例。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未出版,高雄。
    黃煜文(譯)(2005)。民營化歷程 : 公部門.非營利.企業的夥伴雙贏之道。台北:五觀藝術管理出版。(E. S. Savas, 2000)。
    楊信洲(2006)。公私協力應用於閒置空間再利用之硏究—以花蓮縣七星柴魚博物館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廖俊松(2006)。公私協力: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案例觀察。社區發展季刊,115,324-334。
    廖俊松(2007)。從網絡治理觀點觀察重建區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之執行。政策研究學報,7,35-64。
    廖俊松、曾憲華、李文興(2005)。強化基層警政網絡治理之初探。警政論叢,5,129-146。
    臺北市市場處(2012),臺北市夜市旅遊導覽手冊。臺北:臺北市市場處。
    趙甦成(2007)。中國大陸農民工非政府組織的發展:資源網絡的觀點。非政府組織學刊,2,25-44。
    劉水深、呂勝瑛、黃營杉(1984)。臺北市攤販管理之研究。臺北市:臺北市政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劉華美(2005)。論老人服務民營化─公私協力之行政。社區發展季刊,108,82-89。
    劉毓玲(譯)(1993)。新政府運動。台北:天下文化。(D. Osborne, T. Gaebler, 1992)。
    潘寧馨、李玉霞(2010)。攤販經營概況分析。主計月刊,650,78-84。
    蔡壁鴻(2012)。公私協力運用於公有零售市場發展政策之研究-以臺南市新市公有零售市場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專班。未出版,臺南。
    鄧哲偉(2002)。我國地下經濟規模變動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鄭錫楷(1999)。新結盟主義之BOT模式本質。收錄於詹中原(編),新公共管理─政府再造的理論與實務(335-378),台北:五南。
    盧偉斯(2007)。行政網絡的管理─臺北市區公所的經驗。警察行政管理學報,3,87-102。
    賴貞男(1999)。公私協力治理理論與應用—以屏東縣黑鮪魚文化觀光季為例,國立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戴伯芬(1994)。誰做攤販?─台灣攤販的歷史形構。台灣社會研究,17,121-148。
    謝慶達(譯)(1998)。夥伴:鄰里─公司合作模式的社區復甦實例。臺北:創興出版社。(R. Hanson, J. Mcnamara, 1981)。
    鍾承志(2009)。違規攤販設攤生態與警察執法策略之研究-以臺北市大安區為例。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簡莉莎(2003)。以公私合作模式推動工業區再生可行方式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羅盛國(2006),從公私協力觀點探討地方產業推動之研究-以桃園蓮花季為例。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
    邊瑞芬(2010)。99年度提升臺北市攤販臨時集中場觀光附加價值輔導計畫之研究─以夜市為例。臺北市:臺北市市場處。
    嚴秀雯(2005)。政府夥伴關係相關理論探討。社教雙月刊,128,38-44。
    蘇進雄(1996)。台北市攤販管理績效之研究。淡江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貳、 外文部分
    Bovaird, T.(2004).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from Contested Concepts to Prevalent Practice.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Administrative Sciences,70(2),199-215.
    Brinkerhoff, J. M.(2002). Government-Nonprofit Partnership: a Defining Framework. Public Administration & Development, 22(1),19-30.
    Gidron, B., Kramer R. M.,& Salamon, L. M.(1992).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 Allies or Adversaries? In Gidron, B., Kramer R. M.,& Salamon, L. M. (Ed), Government And The Third Sector : Emerging relationships in Welfare States(pp.1-30). San Francisco:Jossey-Bass.
    Hailey, J.(2000). NGO Partners: The Characteristic of Effective Development Partnerships, in Stephen P. Osborne (Ed.),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p.311-323).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cQuaid, R. W. (200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in The United State. In Stephen Osborne (Ed),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p.9-35).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Moulton, L. & Anheier, H. K.(2000).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in The United State. In Stephen Osborne (Ed), 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 :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pp.105-119). London and New York : Routledge.
    Najam, A.(2000). The Four-C’s of Third Sector—Government Relations. Nonprofit Management & Leadership, 10(4), 375-39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0921328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921328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行政管理碩士學程(MEP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32801.pdf2147KbAdobe PDF21992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