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27/140876 (78%)
Visitors : 45982038      Online Users : 93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59657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657


    Title: 宋元明詩學發展中的「盛唐」觀念析論
    A study of the ";High T`ang";concept during the Song, Yuan and Ming Dynasty
    Authors: 陳英傑
    Contributors: 黃景進
    陳英傑
    Keywords: 宋元明時期
    盛唐詩
    典範
    嚴羽
    高棅
    復古派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3-09-03 11:46:07 (UTC+8)
    Abstract: 一般談及「盛唐」觀念,常認為發源於南宋嚴羽,後經元代楊士弘、明初高棅的倡導,終至明代中葉以後的復古派而定型。按照這種看法,可知「盛唐」觀念形成、發展並確立於「宋元明時期」,而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內容,亦即等於上述諸人的相關論見。這種看法其實無可厚非,蓋上述諸人對「盛唐」觀念的探討,的確特別集中、深入,其影響力也較大。但放到更廣袤的觀念史背景來看,我們也應該注意的是,將唐詩史上某一特定時段之作品視為典範的觀念,實不限於上述諸人所專有,可知對於宋元明時期「盛唐」觀念史的面貌,仍有待更全面的梳理。為此,本論文進行了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其一是對「盛唐」觀念史的源流發展進行考察,所論範圍固然以宋元明為主,但更溯及唐代。其次,係對觀念史上「盛唐」被詮釋的樣貌提出分析,以見史上諸人雖頗常討論「盛唐」,但對「盛唐」的價值、特質、所指涉的作品,卻有不盡相同的體會,而這一層面的探討正構成「盛唐」觀念史的實質內容。藉這兩項主要的研究工作,非但較全面地了解「盛唐」觀念史的軌跡,同時對復古派所「定型」的某種「盛唐」圖像,亦能知所從來。
    Reference: 一、傳統文獻

    (一)經部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十版)
    〔宋〕羅願:《爾雅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程樹德撰,程俊英、蔣見元點校:《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楊伯峻注:《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0)

    (二)史部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五代〕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元〕辛文房著,傅璇琮主編:《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2)
    〔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清〕永瑢等編:《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2003)

    (三)子部
    〔南朝宋〕劉義慶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宋〕錢易著,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朱長文:《續書斷》,《歷代書法論文選》(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81)
    〔宋〕邵隆等編:《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臺北:世樺印刷企業有限公司,1998)
    〔宋〕宗杲:《大慧普覺禪師語錄》(《大正新脩大藏經》第47冊)
    〔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葉適:《習學記言序目》(北京:中華書局,1977)
    〔宋〕俞文豹著,張宗祥校訂:《吹劍錄全編》(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
    〔明〕葉盛撰,魏中平點校:《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陸深:《儼山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85冊)
    〔明〕焦竑著,李劍雄點校:《焦氏筆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103冊影印明萬曆七年龔元成等刻本,濟南:齊魯書社,1997)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0冊)
    〔清〕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清〕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王利器注疏:《呂氏春秋注疏》(成都:巴蜀書社,2002)

    (四)總集
    〔宋〕姚鉉:《唐文粹》(《四部叢刊正編》第93冊)
    〔宋〕陳起編:《南宋群賢小集》(南宋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陳解元書舖刊行本)
    〔宋〕陳起編:《江湖小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1361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宋〕陳起編:《江湖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57冊)
    〔元〕方回編著,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元〕楊士弘編選,〔元末明初〕張震輯注,〔明〕顧璘評點,陶文鵬、魏祖欽整理點校:《唐音評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6)
    〔元末明初〕張震輯註:《唐音輯註》(明初建安葉氏廣勤堂刊本)
    〔明〕高棅:《唐詩品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明〕高棅編,〔日〕東褧伯頎箋注:《唐詩正聲箋注》(日本天保十四年〔1843〕刊本)
    〔明〕李攀龍:《古今詩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82冊)
    〔清〕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朱彝尊輯錄:《明詩綜》(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清聖祖敕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董誥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96)
    〔清〕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清〕顧嗣立:《元詩選》(北京:中華書局,1994)
    傅璇琮編:《唐人選唐詩新編》(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錢鍾書:《宋詩選註》增訂本(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五)別集
    〔晉〕陸雲著,黃葵點校:《陸雲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王績著,韓理洲校點:《王無功文集(五卷本會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唐〕楊炯著,徐明霞點校:《楊炯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
    〔唐〕陳子昂著,徐鵬校點:《陳子昂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唐〕王維著,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李白著,〔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唐〕杜甫著,〔清〕仇兆鰲注:《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唐〕岑參著,陳鐵民、侯忠義校注:《岑參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唐〕權德輿著,郭廣偉校點:《權德輿詩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唐〕韓愈著,錢仲聯集釋:《韓昌黎詩繫年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唐〕元稹著,冀勤點校:《元稹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
    〔唐〕白居易著,顧學詰點校:《白居易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唐〕李商隱著,劉學鍇、余恕誠集解:《李商隱詩歌集解》增訂重排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
    〔唐〕許渾著,羅時進箋證:《丁卯集箋證》(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唐〕皮日休著,蕭滌非、鄭慶篤整理:《皮子文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唐〕皮日休、陸龜蒙:《松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32冊)
    〔唐〕司空圖著,祖保泉、陶禮天箋校:《司空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唐〕黃滔:《唐黃御史文集》(《四部叢刊正編》第38冊)
    〔宋〕蘇軾著,〔清〕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
    〔宋〕黃庭堅著,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
    〔宋〕秦觀著,徐培均箋注:《淮海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宋〕楊時:《楊龜山先生全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宋〕任淵注,〔清〕冒廣生補箋,冒懷辛補箋:《後山詩注補箋》(北京:中華書局,1999)
    〔宋〕朱熹:《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宋〕葉適著,劉公純等點校:《葉適集》(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翁卷:《西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1冊)
    〔宋〕劉克莊:《後村先生大全集》(《四部叢刊正編》第62冊)
    〔宋〕戴復古著,吳茂雲校注:《戴復古全集校注》(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8)
    〔宋〕嚴羽著,〔元〕陳士元編次,〔元〕黃清老校正:《滄浪嚴先生吟卷》(元泰定四年以後〔1327〕刊本)
    〔宋〕歐陽守道:《巽齋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3冊)
    〔宋〕陳著:《本堂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4冊)
    〔宋〕林希逸:《竹溪鬳齋十一稿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5冊)
    〔宋〕林景熙:《霽山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8冊)
    〔元〕方回:《桐江集》(《宛委別藏》第105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元〕方回:《桐江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3冊)
    〔元〕程端禮:《畏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9冊)
    〔元〕虞集著,王頲點校:《虞集全集》(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元〕同恕:《榘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6冊)
    〔元〕楊載:《楊仲弘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8冊
    〔元〕傅若金:《傅與礪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3冊)
    〔元〕戴良:《九靈山房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9冊)
    〔元〕歐陽玄:《圭齋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0冊)
    〔元〕楊翮:《佩玉齋類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0冊)
    〔元〕楊維楨:《東維子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1冊)
    〔明〕宋濂:《文憲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3冊)
    〔明〕王褘:《王忠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6冊)
    〔明〕張以寧:《翠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6冊)
    〔明〕貝瓊:《清江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8冊)
    〔明〕蘇伯衡:《蘇平仲文集》(《四部叢刊正編》第72冊)
    〔明〕高啟著,金壇輯注:《高青丘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明〕楊基著,楊世明點校:《眉庵集》(成都:巴蜀書社,2005)
    〔明〕林鴻:《鳴盛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1冊)
    〔明〕烏斯道:《春草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2冊)
    〔明〕梁潛:《泊菴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7冊)
    〔明〕楊士奇著,劉伯涵、朱海點校:《東里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明〕楊士奇:《東里詩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8冊)
    〔明〕楊士奇:《東里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39冊)
    〔明〕金幼孜:《金文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0冊)
    〔明〕黃淮:《省愆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0冊)
    〔明〕倪謙:《倪文僖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5冊)
    〔明〕何喬新:《椒邱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9冊)
    〔明〕李東陽著,周寅賓校點:《李東陽集》(長沙:嶽麓書社,1984)
    〔明〕黃仲昭:《未軒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4冊)
    〔明〕吳寬:《家藏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5冊)
    〔明〕羅玘:《圭峰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9冊)
    〔明〕林俊:《見素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7冊)
    〔明〕邵寶:《容春堂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58冊)
    〔明〕桑悅:《思玄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39冊影印明萬曆二年桑大協活字印本)
    〔明〕陳獻章著,孫通海點校:《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
    〔明〕李夢陽:《空同先生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明〕李夢陽:《空同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2冊)
    〔明〕孫緒:《沙溪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4冊)
    〔明〕王褘:《王忠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6冊)
    〔明〕王廷相著,王孝魚點校:《王廷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
    〔明〕王九思:《渼陂集》(臺北:偉文圖書出版社,1976)
    〔明〕何景明著,李叔毅等點校:《何大復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9)
    〔明〕顧璘:《顧華玉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3冊)
    〔明〕胡纘宗:《鳥鼠山人小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62冊影印明嘉靖刻本)
    〔明〕孫陞:《孫文恪公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9冊影印明嘉靖袁洪愈徐栻刻本)
    〔明〕楊慎:《升庵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70冊)
    〔明〕謝榛著,李慶立校箋:《謝榛全集校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3)
    〔明〕李攀龍著,李伯齊點校:《李攀龍集》(濟南:齊魯書社,1993)
    〔明〕王世貞:《弇州山人續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2冊)
    〔明〕王世貞:《弇州四部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0冊)
    〔明〕王世貞:《讀書後》(《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85冊)
    〔明〕王穉登:《王百穀集十九種》(《四庫禁燬書叢刊》集部第115冊影印明刻本,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明〕徐中行:《天目先生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21冊影印明刻本)
    〔明〕李維楨:《大泌山房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150冊影印明萬曆三十九年刻本)
    〔明〕李贄著,張建業主編:《李贄全集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90冊)
    〔明〕江盈科著,黃仁生輯校:《江盈科集》(長沙:嶽麓書社,1997)
    〔明〕袁宗道,錢伯城標點:《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明〕袁宏道著,錢伯城箋校:《袁宏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明〕袁中道著,錢伯城點校:《珂雪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清〕黃宗羲:《南雷詩文集》,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初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清〕錢謙益著,〔清〕錢曾箋注,錢仲聯標校:《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四部叢刊正編》第81冊)
    〔清〕葉燮:《己畦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44冊影印清康熙葉氏二棄草堂刻本)
    〔清〕宋琬著,辛鴻義、趙家斌點校:《宋琬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3)

    (六)詩文評及其它
    〔晉〕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梁〕鍾嶸著,曹旭集注:《詩品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唐〕杜甫著,郭紹虞:《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日〕遍照金剛撰,盧盛江校考:《文鏡秘府論彙校彙考(附文筆眼心抄)》(北京:中華書局,2006)
    〔唐〕舊題司空圖著,郭紹虞集解:《詩品集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
    〔宋〕張戒著,陳應鸞校箋:《歲寒堂詩話校箋》(成都:巴蜀書社,2000)
    〔宋〕胡仔纂集,廖德明校點:《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宋〕計有功撰,王仲鏞校箋:《唐詩紀事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劉克莊著,王秀梅點校:《後村詩話》(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
    〔宋〕魏慶之編,王仲聞點校:《詩人玉屑》(北京:中華書局,2007)
    〔元〕王構《修辭鑒衡》(《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482冊)
    〔明〕瞿佑:《歸田詩話》(《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與《麓堂詩話》合刊)
    〔明〕李東陽著,李慶立校釋:《懷麓堂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9)
    〔明〕徐師曾著,羅根澤校點:《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明〕吳訥著,于北山校點:《文章辨體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明〕楊慎著,王大厚箋證:《升庵詩話新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
    〔明〕王世貞著,羅仲鼎校注:《藝苑卮言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92)
    〔明〕胡應麟:《詩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明〕許學夷著,杜維沫校點:《詩源辯體》(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
    〔明〕胡震亨:《唐音癸籤》(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徐增:《說唐詩》(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清〕葉燮著,霍松林校注:《原詩》(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1)
    〔清〕鄭方坤編,陳節、劉大治點校:《全閩詩話》(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清〕陳田輯撰:《明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丁福保輯:《清詩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01)
    郭紹虞編選,富壽蓀校點:《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郭紹虞輯:《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1980)
    吳文治主編:《宋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
    吳文治主編:《遼金元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吳文治主編:《明詩話全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張伯偉:《全唐五代詩格彙考》(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
    張健編著:《元代詩法校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陳伯海主編:《歷代唐詩論評選》(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
    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二、現當代論著

    (一)專書
    卞孝萱:《唐代文史論叢》(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方錫球:《許學夷詩學思想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6)
    王小舒:《神韻詩學》(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
    王文才:《楊慎學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王宏林:《沈德潛詩學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王明輝:《胡應麟詩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王術臻:《滄浪詩話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
    王順貴:《清代格調論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王運熙、楊明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顧易生、蔣凡、劉明今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袁震宇、劉明今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鄔國平、王鎮遠著:《中國文學批評通史‧清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王運熙:《中國古代文論管窺》增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王夢鷗:《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84)
    王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王輝斌:《宋金元詩通論》(合肥:黃山書社,2011)
    田曉菲:《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學與文化》(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申東城:《唐詩品彙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09)
    伍曉蔓:《江西宗派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
    朱東潤著,章培恆導讀:《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何宗美:《文人結社與明代文學的演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余來明:《嘉靖前期詩壇研究(1522-1550)》(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吳懷東:《杜甫與六朝詩歌關係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呂肖奐:《宋詩體派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2)
    李珍華、傅璇琮:《河嶽英靈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2)
    李珍華:《王昌齡研究》(西安:太白文藝出版社,1994)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6)
    杜曉勤:《齊梁詩歌到盛唐詩歌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杜繼文、魏道儒:《中國禪宗通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
    汪涌豪:《風骨的意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1)
    周寅賓:《李東陽與茶陵派》(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林家驪:《謝鐸及茶陵詩派》(北京:中華書局,2008)
    金生奎:《明代唐詩選本研究》(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7)
    姜劍雲:《審美的游離:論唐代怪奇詩派》(北京:東方出版社,2002)
    查洪德:《理學背景下的元代文論與詩文》(北京:中華書局,2005)
    查清華:《明代唐詩接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柳倩月:《詩心妙悟:嚴羽《滄浪詩話》新闡》(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9)
    洪樹華:《《滄浪詩話》詩學體系及批評旨趣》(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
    胡可先:《杜甫詩學引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
    胡明:《南宋詩人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
    韋海英:《江西詩派諸家考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唐長孺:朱雷、唐剛卯選編:《唐長孺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孫春青:《明代唐詩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孫學堂:《崇古理念的淡退──王世貞與十六世紀文學思想》(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徐國能:《清代詩論與杜詩批評──以神韻、格調、肌理、性靈為論述中心》(臺北:里仁書局,2009)
    徐復觀:《中國文學論集續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再版)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
    袁行霈:《當代學者自選文庫‧袁行霈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
    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廣州: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馬茂元:《馬茂元說唐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高小慧:《楊慎文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崔秀霞:《徐禎卿詩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張少康:《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張少康:《古典文藝美學論稿》(臺北:淑馨出版社,1989)
    張立文:《朱熹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1997)
    張伯偉:《禪與詩學》(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5)
    張伯偉:《中國詩學研究》(瀋陽:遼海出版社,2000)
    張宏生:《江湖詩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5)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張紅:《元代唐詩學研究》(長沙:嶽麓書社,2006)
    〔中國大陸〕張健:《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臺灣〕張健:《滄浪詩話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66)
    張智華:《南宋的詩文選本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張暉:《詩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
    張蔭麟著,王家範導讀:《中國史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畢寶魁:《韓孟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2000)
    莫礪鋒:《杜甫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許志剛:《嚴羽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
    許總:《杜詩學發微》(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
    許總:《唐詩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郭紹虞:《宋詩話考》(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郭紹虞:《照隅室古典文學論集》上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臺灣〕陳文華:《杜甫傳記唐宋資料考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中國大陸〕陳文華:《唐詩史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陳文新:《明代詩學的邏輯進程與主要理論問題》(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陳伯海、蔣哲倫主編,朱易安著:《中國詩學史‧明代卷》(福州:鷺江出版社,2002)
    陳伯海、蔣哲倫主編,黃寶華、文師華著:《中國詩學史‧宋金元卷》(福州:鷺江出版社,2002)
    陳伯海:《唐詩學引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7)
    陳伯海:《嚴羽和滄浪詩話》(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陳伯海主編:《唐詩學史稿》(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陳尚君:《唐代文學叢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陳書錄:《明代前後七子研究》(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4)
    陳書錄:《明代詩文的演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陳國球:《鏡花水月——文學理論批評論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
    陳國球:《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斌:《明代中古詩歌接受與批評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9)
    傅璇琮:《唐詩論學叢稿》(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
    曾棗莊:《杜甫在四川》(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程千帆、吳新雷:《兩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程千帆:《讀宋詩隨筆》,《程千帆全集》第11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程小平:《《滄浪詩話》的詩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馮小祿:《明代詩文論爭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6)
    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黃卓越:《明代中後期文學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黃奕珍:《宋代詩學中的晚唐觀》(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
    黃炳輝:《唐詩學史述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黃景進:《王漁洋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
    黃景進:《嚴羽及其詩論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
    黃景進:《意境論的形成──唐代意境論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問題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
    楊勝寬:《杜學與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3)
    楊遇青:《明嘉靖時期詩文思想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2011)
    楊鐮:《元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二版)
    葉維廉:《中國詩學》(北京:三聯書店,1992)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
    葛曉音:《八代詩史》(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9)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
    葛曉音:《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詹杭倫:《方回的唐宋律詩學》(北京:中華書局,2002)
    詹杭倫:《中國文學審美命題研究》(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10)
    雷磊:《楊慎詩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廖肇亨:《中邊‧詩禪‧夢戲——明末清初佛教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8)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1)
    趙昌平:《趙昌平自選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齊治平:《唐宋詩之爭概述》(長沙:嶽麓書社,1984)
    蔣凡:《蔣凡學術論文集》(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
    蔣寅:《大曆詩風》(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
    蔣寅:《金陵生文學史論集》(瀋陽:遼海出版社,2009)
    蔣鵬舉:《復古與求真:李攀龍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
    蔡瑜:《高棅詩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0)
    蔡瑜:《唐詩學探索》(臺北:里仁書局,1998)
    鄭利華:《王世貞年譜》(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3)
    鄭利華:《王世貞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2)
    鄧新躍:《明代前中期詩學辨體理論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蕭華榮:《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
    蕭麗華:《元詩之社會性與藝術性研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98)
    錢穆:《中國思想通俗講話》,《錢賓四先生全集》第24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錢穆:《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臺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蘭臺出版社,2000)
    錢鍾書:《談藝錄》補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3)
    錢鍾書:《七綴集》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戴文和:《「唐詩」、「宋詩」之爭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7)
    謝佩芬:《北宋詩學中「寫意」課題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
    謝明陽:《雲間詩派的詩學發展與流衍》(臺北:大安出版社,2010)
    韓經太:《宋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簡錦松:《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豐家驊:《楊慎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
    羅根澤:《中國文學批評史》(北京:中華書局,1961)
    羅聯添:《韓愈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蘇雪林《唐詩概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臺五版)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增訂版(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二)期刊、會議暨論文集論文
    王守雪:〈從「音律正變」理論到格調說——《唐音》在元明詩學嬗變中的理論意義〉,《殷都學刊》2000年4期
    王忠閣:〈延祐、天曆間雅正詩風及其形成〉,《文學評論》2006年6期,
    朱易安:〈明人選唐三部曲——從《唐詩品彙》、《唐詩選》、《唐詩歸》看明人的崇唐文化心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0年2期
    朱易安:〈後七子和明末文人的唐詩觀——明代唐詩批評史研究之二〉,《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3期
    朱易安:〈格調派唐詩觀的形成和發展——明代唐詩批評史研究之一〉,《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1年1期
    朱東潤〈滄浪詩話參證〉,臺灣學生書局編輯部編:《中國文學批評家與文學批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再版)
    吳承學:〈關於唐詩分期的幾個問題〉,《文學遺產》1989年3期
    李思涯:〈王維七律的歷史論述〉,張伯偉、蔣寅主編:《中國詩學》14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李思涯:〈論明代復古派對杜詩的態度〉,《文學遺產》2010年3期
    李慶:〈論《唐詩品彙》的唐詩觀——兼談唐詩研究的若干問題〉,徐中玉、郭豫適主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周裕鍇:〈《滄浪詩話》的隱喻系統和詩學旨趣新論〉,《文學遺產》2010年2期
    周興陸、朴英順、黃霖:〈還《滄浪詩話》以本來面目──《滄浪詩話校釋》據「玉屑本」校訂獻疑〉,《文學遺產》2001年3期
    周興陸:〈性情之正與性情之真〉,梅新林、黃霖、胡明、章培恆主編:《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論集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周興陸:〈高棅詩學二題〉,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編:《中國文學研究》12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8)
    周興陸:〈從《滄浪詩話》「於詩用健字不得」考辨嚴羽論杜甫〉,徐中玉、郭豫適主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周興陸:〈關於高棅詩學的兩個問題──兼與陳國球先生商榷〉,《學術界》122期(2007年1月)
    林新樵:〈略論嚴羽〈滄浪吟〉〉,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編:《嚴羽研究學術論文選》(廈門:鷺江出版社,1987)
    施子愉:〈唐代科舉制度與五言詩的關係〉,《東方雜誌》40卷8期(1944年)
    查屏球:〈「李攀龍《唐詩選》」評點本考索」〉,章培恆、王靖宇主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倪其心:〈關於唐詩的分期〉,《文學遺產》1986年4期,
    孫學堂:〈明代格調說論杜詩——以胡應麟《詩藪》為核心〉,盧盛江、張毅、左東嶺編:《羅宗強先生八十壽慶紀念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
    張紅運:〈「四唐」說源流考論〉,《貴州社會科學》總202期(2006年12月)
    〔中國大陸〕張健:〈《滄浪詩話》非嚴羽所編──《滄浪詩話》成書問題考辨〉,《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4期
    張巍:〈誰能與杜甫並稱──唐宋人的一種詩學選擇〉,張伯偉、蔣寅主編:《中國詩學》第14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
    連文萍:〈明代翰林院的詩歌館課研究〉,《政大中文學報》12期(2009年12月)
    郭英德:〈謝榛與盛唐詩〉,左東嶺主編:《2005明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陳征:〈杜甫七律的結構模式及相關問題〉,蔣寅、張伯偉主編:《中國詩學》8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陳英傑:〈論明代「詩學盛唐」觀念的新異性——一個「理論實效」的思考脈絡〉,《漢學研究》26卷3期(2008年9月)
    陳國球:〈胡應麟的詩體論〉,《東方文化》21卷2期(1983年)
    陳國球:〈「興象風神」析義──胡應麟詩論研究之一〉,《幼獅學誌》18卷1期(1984年5月)
    陳斐:〈試論《眾妙集》、《二妙集》的編選傾向——兼談與姚合《極玄集》之關係〉,《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0卷1期(2010年1月)
    陳漢文:〈魏慶之與南宋詩學〉,《漢學研究》22卷1期(2004年6月)
    陳廣宏:〈元明之際宗唐詩風傳播的一個側面——以「二藍」師法淵源為中心〉,羅宗強、陳洪主編:《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陳廣宏:〈明初閩詩派與臺閣文學〉,《文學遺產》2007年5期
    陳廣宏:〈元明之際唐詩系譜建構的觀念及背景〉,《中華文史論叢》總100期(2010年4期)
    陳鐵民:〈論唐代的詩壇中心及其作用〉,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8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陶文鵬、魏祖欽:〈《唐音》考論〉,《中國文化研究》2006春之卷
    費君清:〈永嘉四靈的興起與南宋詩風的轉變〉,張高評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第6期(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2002)
    黃景進:〈黃山谷的學古論〉,臺灣大學中文系編:《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黃景進:〈朱熹的詩論〉,《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3)
    黃寶華:〈《滄浪詩話》的「興趣」與唐宋詩學的流變〉,徐中玉、郭豫適主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1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廖虹虹:〈明代詩論中的「風人之旨」——兼論杜甫詩地位的升降〉,蔣寅、張伯偉主編:《中國詩學》15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劉明今:〈關於元代詩歌格法類著作〉,徐中玉、郭豫適主編:《古代文學理論研究》20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劉海燕:〈試論明初詩壇的崇唐抑宋傾向〉,《文學遺產》2001年2期
    蔣寅:〈作為詩人的獨孤及〉,《河南大學學報》36卷4期(1996年7月)
    蔣寅:〈王漁洋「神韻」概念溯源〉,《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6卷2期(2009年3月)
    蔣寅:〈家數‧名家‧大家——有關古代文學批評標準的一個考察〉,發表於東華大學中文系主辦:「多元化的經典詮釋——第三屆人文化成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11月5日-6日)
    蔡瑜:〈《唐音》析論〉,《漢學研究》12卷2期(1994年12月)
    鄭利華:〈李東陽詩學旨義探析──明代成化、弘治之際文學指向轉換的一個側面〉,莫礪鋒編:《誰是詩中疏鑿手──中國詩學研討會論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蕭淳鏵:〈《詩人玉屑》收錄《滄浪詩話》所出現的相連關係〉,《國立編譯館館刊》29卷1期(2000年6月)
    謝明陽:〈許學夷《詩源辯體》在晚明的傳播與接受〉,《東華人文學報》5期(2003年7月)
    簡錦松:〈胡應麟詩藪的辨體論〉,《古典文學》第1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
    簡錦松:〈論明代文學思潮中的學古與求真〉,《古典文學》第8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
    簡錦松:〈從李夢陽詩集檢驗其復古思想之真實義〉,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4)
    顏崑陽:〈從「言意位差」論先秦至六朝「興」義的演變〉,《清華學報》新28卷2期(1998年6月)
    饒宗頤:〈杜甫與唐詩〉,吳宏一主編,呂正惠助編:《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詩歌類》(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0)

    (三)學位論文
    王奎光:《元代詩法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
    安昭炫:《永嘉四靈的「唐詩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
    呂光華《今存十種唐人選唐詩考》(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84)
    李嘉瑜:《元代唐詩學》(臺北:輔仁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4)
    杜治國:《確立詩歌的正典──李攀龍詩論、選本及創作研究》(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論文,2004)
    陳英傑:《宋代「詩學盛唐」觀念的形成與內涵》(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
    黃培青:《宋元時期嚴羽詩論接受史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8)
    蔡瑜:《宋代唐詩學》(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1990)
    謝明陽:《許學夷《詩源辯體》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6)
    簡錦松:《李何詩論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80)

    (四)工具書
    卞孝萱主編:《中華大典‧文學典‧隋唐五代文學分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曾棗莊主編:《中華大典‧文學典‧宋遼金元文學分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吳志達主編:《中華大典‧文學典‧明清文學分典》(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金濤聲、朱文彩編:《李白資料彙編‧唐宋之部》(北京:中華書局,2007)
    裴斐、劉善良編:《李白資料彙編‧金元明清之部》(北京:中華書局,1994)
    華文軒編:《古典文學資料彙編:杜甫卷‧唐宋之部》(北京:中華書局,2001)
    周勛初主編:《唐詩大辭典》修訂本(南京:鳳凰出版社,2003)
    孫琴安:《唐詩選本提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張忠綱、趙睿才、綦維、孫微等編:《杜集敘錄》(濟南:齊魯書社,2008)

    (五)外文著作
    〔日〕林田慎之助:《中國中世文學評論史》(東京:創文社,1979)
    〔日〕松村昂:《明清詩文論考》(東京:汲古書院,2008)

    (六)外文翻譯著作
    〔德〕卜松山著,向開譯:《中國的美學和文學理論——從傳統到現代》(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中唐文學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美〕孔恩(Thomas Kuhn)著,傅大為、程樹德、王道還編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1985)
    〔美〕巴特‧葉爾曼(Bart D. Ehrman)著,黃恩鄰譯:《製造耶穌》(臺北:大家出版社,2010)
    〔德〕卡西爾(Ernst Cassirer)著,甘陽譯:《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3)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元明詩概說》(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86)
    〔日〕吉川幸次郎著,鄭清茂譯:《宋詩概說》(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史中有史(上)──從編輯《劍橋中國文學史》談起〉,《讀書》2008年5期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卞東波譯:〈唐人眼中的杜甫:以《唐詩類選》為例〉,北京大學漢學家研修基地:《國際漢學研究通訊》3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著,賈晉華譯:《盛唐詩》(北京:三聯書店,2004)
    〔英〕艾略特(T. S. Eliot)著,王恩衷編譯:《艾略特詩學文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9)
    〔日〕忽滑谷快天著,朱謙之譯:《中國禪學思想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美〕韋勒克(René Wellek)、華倫(Austin Warren)著,王夢鷗、許國衡譯:《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1996再版)
    〔美〕韋勒克(René Wellek)著,張今言譯:《批評的概念》(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9)
    〔美〕舒茲(A. Sthutz)著,盧嵐蘭譯:《舒茲論文集》(臺北:久大、桂冠聯合出版,1992)
    〔日〕鈴木虎雄著,洪順隆譯:《中國詩論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
    〔日〕橫山伊勢雄著,張寅彭譯:〈《滄浪詩話》——抒情的回歸〉,《中國文學研究》26期(1992年3月)
    〔日〕興膳宏著,李寅生譯:〈略論《歲寒堂詩話》對杜甫與白居易詩歌的比較評論〉,《杜甫研究學刊》總67期(2001年1期)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4151501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5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101.pdf3301KbAdobe PDF2206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