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075184      Online Users : 66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9752


    Title: 中共在東南亞地區推動軍事外交之研究(2001~2009年)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research of promotion military diplomacy in the Southeast Asia(2001~2009)
    Authors: 陳玉龍
    Contributors: 李登科
    陳玉龍
    Keywords: 軍事外交
    和平崛起
    地緣戰略
    亞太安全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3-09-03 13:52:37 (UTC+8)
    Abstract: 冷戰時期,東南亞區域發展受限於美蘇軍事力量的影響而互有對峙。直至二十一世紀開始,隨著美蘇在東南亞地區部署的軍事力量逐漸撤出,加上中共經濟成長與綜合國力的提升;使中共在深化與東南亞周邊鄰國外交關係發展上創造出了有利條件。中共藉由經濟合作與軍事外交等手段執行其在東南亞地區的睦鄰政策,亦符合了中共在亞太地區和平崛起的戰略意涵。
    本論文研究目的,在透過文獻檢證二十一世紀以來,中共在東南亞地區推動的軍事外交政策,研究東南亞地區在中共地緣戰略目標中的價值;並針對中共在東南亞地區推動軍事外交有關重大議題及軍事合作之立場實施分析。
    研究發現中共解放軍已從過往單純由國家領導人意識主導的對外交往模式(如抗美援朝、援越抗美),轉換躍進至改革開放後新軍事變革、加速國防現代化與對外軍事交流之務實行動(軍事人員交流、區域安全對話、聯外軍事演習、維和行動等);顯示二十一世紀後中共在軍事外交的操作思考模式上將更趨近於務實、交往形式更為多元、執行內容更為複雜。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共解放軍將隨著軍事交流形式的多樣化與參與深度,透過東南亞區域為跳板,在既有政治與經濟實力基礎支持下,擴大且加深對全世界各個區域的軍事交流;藉以獲得更多國家的認同與支持,最終目的不只是單純扮演維護亞太安全的負責任大國,而是具備挑戰美國世界霸權的企圖。
    Reference: 壹、官方出版品與文件
    一、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93年國防報告書》。臺北:國防部編印,2004年12月。
    美國國防部編,蕭光霈譯,《2006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年5月。
    Bert, Wayne著,林芳燕譯,《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4年4月。
    Brown, Michael E.、Cote, Owen R.、Jones, Sean M. Lynn、Miller, Steven E.等著,李育慈、黃俊彥譯,《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2年10月。
    Corazon Sandoval Foley 著,歐冠宇譯,〈東南亞及美國對中共崛起之觀感〉,收錄於《中共研究彙編》。臺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民國95年11月。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
    (一)專書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外交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選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鄧小平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張萬年,《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二)網站
    〈2000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軍網》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database/2004-09/30/content_26789.htm。
    〈2002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軍網》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database/2004-09/30/content_26800.htm。
    〈2004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軍網》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database/2004-12/27/content_97681.htm。
    〈2008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軍網》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database/2009-01/21/content_1627243.htm。
    〈中國的國防〉白皮書,《中國軍網》
    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database/2004-09/30/content_26783.htm。
    〈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book/1069230.htm,2005年12月。
    〈毛澤東文集〉(第八卷),《中國共產黨新聞》
    http://cpc.people.com.cn/BIG5/69112/70190/70197/70362/4769775.html,2009年11月30日。
    包心鑒,〈鄧小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偉大開拓者〉,《中國共產黨新聞》
    http://cpc.people.com.cn/BIG5/64093/64099/5393089.html ,2007年2月12日。
    〈外交部舉辦中外媒體吹風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prc.gov.cn/chn/gxh/mtb/mtfw/cfh/t652280.htm ,2010年1月18日。
    江澤民,〈共創中俄關係的美好未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網站》
    http://big5.gov.cn/gate/big5/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1/content_60978.
    htm,2001年7月17日。
    〈我國就亞洲和平與發展問題提出四項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匈牙利共和國大使館》,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chinaembassy.hu/chn/xwdt/t87679.htm,2002年4月18日。
    〈馬來西亞海上執法局局長莫哈默德上將率團訪華〉,《中國公安部邊防管理局網站》
    http://www.mps.gov.cn/n16/n80254/n81081/1110119.html,2008年4月28日。
    唐家璇,〈新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網站》
    http://big5.fmprc.gov.cn/gate/big5/www.fmprc.gov.cn/chn/pds/ziliao/wjs/t8737.
    htm,1999年12月。
    〈梁光烈會見越南人民軍副總參謀長阮德察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網站》http://news.mod.gov.cn/big5/headlines/2005-04/12/content_3099907.htm,2005年4月12日。
    三、聯合國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4/04/
    content_2784208.htm。
    貳、專書
    一、中文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2年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2年
    7月。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5年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5年
    6月。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8年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8年
    4月。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09年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09年
    4月。
    中共年報編輯委員會,《2010年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2010年
    4月。
    王光厚著,《冷戰後中國東盟戰略關係研究》。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08年
    6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編,《全球戰略大格局》。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年12月。
    田禾、周方冶,《泰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朱成虎,《中美關係的發展變化及其趨勢》。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年。
    曲星,《中國外交50年》。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李五一,《大國關係與未來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李盈慧、王宏仁主編,《東南亞概論:臺灣的視角》。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李永田編著,《中國經典名言大全》。香港: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2010年1月。
    李寶俊,《當代中國外交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宋鎮照,《變動中的中國、臺灣與東南亞之新三角關係:政治vs.經濟、發展vs.安全、區域化vs.全球化之策略思維》。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9年12月。
    林中斌,《以智取勝》。臺北:全球防衛雜誌社有限公司,2005年1月。
    林佳龍主編,《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臺北:時報文化,2003年12月。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1990年3月。
    庫貴生主編,《軍費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6月。
    陳欣之,《東南亞安全》。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10月。
    陳東祥主編,《未來型軍事人才構想》。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5年12月。
    陳浩華,《21世紀中國外交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年。
    翁明賢著,《解構與建構 臺灣的國家安全戰略研究(2000-2008)》。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4月。
    張之傑、黃台香主編,《名揚百科大辭典》(上冊1-3)。臺北:名揚出版社,1984年11月。
    張亞中主編,《國際關係總論第二版》。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程廣中,《地緣戰略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
    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第2版)。臺北:商鼎文化,2002年。
    楊松河,《軍事外交概論》。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9年。
    趙建民主編,《大陸研究與兩岸關係》。臺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8年
    3月。
    楚樹龍、金威,《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北京:時事出版社,2008年3月。
    蔡東杰,《當代中國外交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3月初版)。
    二、譯書
    Huntington, Samuel P.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3月初版第14刷。
    Brzezinski, Zbigniew著,林添貴譯,《大棋盤:全球戰略大思考》(The Grand Chessboard: American Primacy and it’s Geostrategic Imperatives)。臺北:立緒文化,1998年4月。
    三、英文
    Allen, Kenneth W. & Eric A. Mc Vadon, China’s Foreign Military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1999.
    Byman, Daniel & Roger Cliff, China’s Arms Sales Motivations and Implications Santa Monica, Calif. :RAND, 1999.
    Harold, Nicolson, Diplomacy Cambridg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參、碩博士論文與研討會論文及研究報告
    一、中文
    王宏平,〈後冷戰時期中共國防改革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邵嘉玲,〈胡錦濤時期中共軍事外交政策與作為〉,銘傳大學國家發展與兩岸關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林麗香,〈解放軍的政治影響力—解放軍參與外交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高念袓,〈冷戰後中共軍事外交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碩士論文(2005)。
    楊志恆,〈中共近年對外軍事交流及其對我國國防安全之影響〉,《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防部政治作戰學校,1996年7月,頁2~14。
    二、英文
    Acharya, Amitav 〈Seeking Security In The Dragon`s Shadow: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Emerging Asian Order〉 Institute of Defense and Strategic Studies (IDSS) Working Paper Series,(Singapore), No.44. (March 2003), pp.1~33.
    Allen, Kenneth W.〈PRC Military Modernization and Taiwan’s Security〉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Taiwan’s Security in the Year 2000:Retrospect and Prospect, Taiwan Research Institute, December 2000,Taipei, pp.8~16。
    三、研究報告
    曹雄源,〈第二次亞太情報首長會議觀察與初研〉研究報告。桃園: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2009年7月,頁1~3。
    肆、期刊
    一、中文
    丁樹範,〈論四十餘年來共軍的發展〉,《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12期(1992年12月),頁25~33。
    文馨,〈對中國威脅論之研析〉,《中共研究》,第29卷第8期(1995年8月),頁67~75。
    王央城,〈美中軍事交流與軍事透明化〉,《戰略安全研析》,第16期(2006年8月),頁43~46。
    王央城,〈中國解放軍參與全球打擊亞丁灣海盜之戰略意涵〉,《戰略安全研析》第45期(2009年1月),頁19~23。
    王體琨,〈和平崛起—中國發展的戰略抉擇〉,《決策探索》(北京),2005年第4期(2005年4月),頁13~14。
    伊然,〈江澤民的『新安全觀』透視〉,《鏡報月刊》(香港),第262期(1999年5月),頁24~28。
    何奇松,〈中國軍事外交析論〉,《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頁50~55。
    江敏華,〈從東協經濟整合看中國的區域戰略〉,《戰略安全研析》,第47期(2009年3月),頁34~38。
    江敏華,〈美國與東南亞關係進展之研析〉,《戰略安全研析》,第51期(2009年7月),頁39~44。
    汪徐和,〈國際軍控與裁軍的發展趨向〉,《現代國際關係》(北京),1998年第4期(1998年4月),頁30~35。
    李眾軍,〈試論鄧小平軍事外交思想〉,《珠海市行政學院學報》(廣東),2004年第4期(2004年4月),頁31~35。
    宋鎮照,〈2009年博鰲亞洲論壇的新契機與新地位〉,《展望與探索》,第7卷第5期(2009年5月),頁7~14。
    吳建德,〈後冷戰時期中共亞太軍事戰略之目標〉,《空軍學術雙月刊》,第593期(2006年8月),頁3~19。
    唐永勝,〈中國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2年第9期(2002年9月),頁39~44。
    高子川,〈中國周邊安全環境基本態勢解析〉,《中國外交》(北京),2004年第6期(2004年6月),頁38~44。
    高桓,〈多極化世界需要樹立新安全觀〉,《國際政治與安全》(北京),2000年第11期(2000年11月),頁22~27。
    時殷弘,〈當代中國的對外戰略思想-意識型態、根本戰略、當今挑戰和中國特性〉,《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2009年第9期(2009年9月),頁18~24。
    徐堅,〈和平崛起是中國的戰略抉擇〉,《國際問題研究》(北京),2004年第2期(2004年2月),頁1~8。
    郭臨伍,〈信心建立措施與臺灣海峽兩岸關係〉,《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1期(1999年1月),頁84~105。
    莫大華,〈千禧年後的臺海安全-批判性安全觀的看法〉,《遠景季刊》,第2卷第1期(2001年1月),頁35~65。
    張小明,〈冷戰時期新中國的四次對外戰略決策〉,《當代中國史研究》(北京),1997年第5期(1997年5月),頁41~51。
    張文木,〈亞太地緣政治格局與臺灣問題〉,《中國改革》(北京),2003年第12期(2003年12月),頁12~15。
    張煒,〈關於中國軍事外交的理論探討〉,《中國軍事科學》(北京),2004年第3期(2004年3月),頁27~36。
    黃一哲,〈上海合作組織的現況與發展〉,《國防雜誌》,第24卷第3期(2009年6月),頁6~20。
    楊玉,〈中國開拓軍火出口市場〉,《鏡報月刊》(香港),2008年1月號(總期第336期),http://www.themirror.com.cn/big5/magazine/show1.asp?ID=2808
    楊念袓,〈香格里拉對話的意義與影響〉,《戰略安全研析》第15期(2006年7月),頁26~28。
    楊念袓,〈中共海軍突穿第二島鏈爭議的剖析〉,《戰略安全研析》,第52期(2009年8月),頁28~31。
    廖文義,〈北韓核問題與「六方會談」,回顧、分析與展望〉,《通識研究集刊》,第14期(2008年12月),頁31~56。
    劉宜友,〈對中共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之研析〉,《國防雜誌》,第21卷第5期(2006年10月),頁195~205。
    劉復國,〈香格里拉對話對我國重要意涵的探討〉,《戰略安全研析》,第38期(2008年6月),頁20~23。
    趙雲山,〈中共對外戰略思想之演變〉,《中共研究》,第29卷第6期(1995年6月),頁35~48。
    錢利華,〈六十載兼程為和平不辱使命-新中國軍事外交60年的回顧〉,《求是雜誌》(北京),2009年第18期(2009年10月),頁27~29。
    閻學通,〈和平崛起與保障和平:簡論中國崛起的戰略與策略〉,《中國外交》(北京),2004年第7期(2004年7月),頁12~16。
    顧立民,〈新世紀中共地緣戰略思想〉,《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2003年5月),頁57~78。
    韓旭東、于澤,〈日本為何拋出「有事三法」案?〉,《半月談》(北京),2002年第9期(總第529期),(2002年5月),頁84~85。
    鍾曉書、魏超〈中國軍隊軟實力的運用〉,《軍事記者雜誌》(北京),2010年
    3月號(2010年3月),頁47~48。
    韓獻棟、金淳洙,〈中國軍事外交與新安全觀〉。《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8年第2期(2008年2月),頁47~54。
    二、英文
    Amitav Acharay, 〈Seeking Security In The Dragon`s Shadow: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Emerging Asian Order〉, Institute of Defense and Strategic Studies (IDSS) Working Paper Series,(Singapore), No.44. (March
    2003).p1
    伍、報紙
    人民日報(北京)。
    文匯報(香港)。
    中國時報。
    解放軍報(北京)。
    聯合報。
    陸、網路
    〈1994年江澤民茂物會議發言〉,《中國新聞網》
    http://big5.chinanews.com.cn:89/2001-10-11/26/129431.html,2001年10月11日。
    〈三個提供,一個發揮〉,《世界日報》
    http://www.chineseworld.com/wj-editor.php?nt_seq_id=1640062,2007年12月16日。
    〈日本調整軍事戰略 加緊謀求政治大國地位〉,《國際在線》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321/2004/03/26/501@109746.htm,2004年3月26日。
    〈日通過『有事三法』 自衛隊戰時權限擴增〉,《大紀元》
    http://epochtimes.com/b5/3/6/7/n325190.htm,2003年6月7日。
    〈日參院通過《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別措施法》修正案〉,《人民網》,
    http://news.people.com.cn/BIG5/71648/71652/5891763.html,2007年6月20日。
    王在邦,〈2005年中國軍事外交『高與深』初露端倪〉,《國際在線》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3821/2005/02/02/762@441502.htm,2005年2月2日。
    王海栗、苟洪斌,〈堅持合作不搞對抗符合我國根本利益〉,《解放軍報網路版》http://www.chinamil.com.cn/pladaily/20000906/big5/20000906001149_
    todaynews.html,2000年9月6日。
    王新建,〈中國為聯合國維和事業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解放軍報》
    http://news.mod.gov.cn/big5/action/2010-01/23/content_4119895.htm,2010年
    1月13日。
    王崑義,〈中共的軍事外交〉,《戰略風--王崑義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tw/wang8889999/article.php?pbgid=22448&entryid=
    585212,2009年3月2日。
    〈中國加強防務安全磋商 欲構建周邊安全合作環境〉,《人民網》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5212631.html,2006年12月26日。
    〈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新華網》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19/
    content_696060.htm。
    〈中國暗示要圓航空母艦夢 國防部少將表態用於近海防禦〉,《星島日報網站》http://www.singtao.ca/van/2008-11-18/1227003800d1435424.html,2008年11月18日。
    〈外交部發言人談聯合國維和行動〉,《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BIG5/shizheng/19/20010112/376807.html,2001年
    1月12日。
    李明峻,〈美日調整軍事部署瞄準中國〉,《看中國網》
    http://secretchina.com/news/gb/articles/3/8/10/48267.html,2003年8月10日。
    〈李肇星:今年大陸國防預算佔財政支出比重略降〉,yahoo奇摩新聞轉載《新華社》報導
    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090304_3_1diz9,2009年3月4日。
    〈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簡介〉,《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委員會網站》
    http://iir.nccu.edu.tw:8080/cscap/a1.asp。
    〈拉姆斯菲爾德為何訪問亞洲盟國?〉,《國際在線》
    http://gb2.chinabroadcast.cn/772/2003-11-13/151@348413.htm,2003年11月13日。
    吳典叡,〈學者觀點-正視兩岸軍力失衡問題嚴重」〉,《青年日報》 http://news.gpwb.gov.tw/newsgpwb_2009/news.php?css=2&rtype=1&nid=
    16788,2007年5月30日。
    林文程,〈中共對外關係的發展與前景〉,《中國未來與兩岸前景座談會》,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辦,http://cgpss.nchu.edu.tw/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353,2003年5月
    20日。
    林欽明,〈東南亞國家文化概述〉,《淡江大學東南亞所短訊》,第21期(2006年9月)。
    http://www2.tku.edu.tw%2F%7Etibx%2Fnew_www%2Fdownload%2Fmessage%2F21.pdf。
    〈東帝汶警官的中國第一課〉,《新浪網新聞中心網站》
    http://news.sina.com.cn/o/2006-05-18/06068954491s.shtml,2006年5月18日。
    〈東協簡介〉,《國立成功大學》
    http://proj.ncku.edu.tw/seataiwan/P4-1.htm,2010年2月1日。
    〈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20年〝中國藍盔〞名揚海外〉,《show china》http://big5.showchina.org:81/gate/big5/www.showchina.org/zt/zgwhbd/04/201005/t625447.htm ,2010年4月26日。
    〈沿著黨的十六大指引的方向奮勇前進〉,《人民日報》http://www.people.com.cn/BIG5/paper66/7740/737764.html,2002年11月15日。
    〈美放下身段 “中國威脅論”在亞安會銷聲匿跡〉,《中國評論新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3/8/1/5/100381508.html?coluid=4&kindid=16&docid=100381508,2007年6月4日。
    〈美媒稱五角大樓無視中國軍隊“示弱”的戰略欺騙〉,《人民網》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8221/72028/76059/78907/7476048.html,2008年7月7日。
    〈美專家:中國殲10不經實戰很難打開全球軍火市場〉,《人民網》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42969/58520/10563707.html,2009年12月11日。
    〈美國會報告:亞洲成為世界最大軍火市場〉,《人民網》
    http://military.people.com.cn/BIG5/1077/3669073.html,2005年9月5日。
    〈美國稱東南亞國家看好中國97步槍正在採購裝備〉,《新浪軍事》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3-04/0747544263.html,2009年3月4日。
    〈南海周邊國家競購進攻型武器,印尼找中國幫助〉,《中國評論新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11/8/0/5/101180595.html?coluid=
    0&kindid=0&docid=101180595,2009年12月26日。
    〈為世界和平貢獻“中國力量”中國警察維和十年記〉,《新華網》
    http://news.mod.gov.cn/big5/action/2010-02/07/content_4123680.htm,2010年
    2月7日。
    〈馬來西亞國防部接收6套中國FN-6防空導彈〉,《新浪軍事》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6-26/0912556634.html,2009年6月26日。
    〈軍費兩位數成長 中國動機受質疑〉,《臺灣英文新聞網》
    http://www.taiwannews.com.tw/etn/news_content.php?id=884044〈=
    tc_news&cate_img=257.jpg&cate_rss=news_PD,2009年3月5日。
    〈胡錦濤在馬來西亞發表重要演講〉,《人民網》
    http://tw.people.com.cn/BIG5/14810/14858/907281.html,2002年04月25日。
    〈胡錦濤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座談會的講話〉,《東方新聞網》
    http://news.eastday.com/epublish/big5/paper148/20031227/class014800003/hwz1064266.htm,2003年12月27日。
    〈能源軍事利益促中俄否決安理會制裁緬甸議案〉,《星島環球網》 http://www.stnn.cc/euro_asia/200702/t20070201_457368.html,2007年1月
    15日。
    〈現代軍事評論:學習鄧小平科學的戰略思維〉,《華夏經緯》http://big5.huaxia.com/js/jswz/00233901.html,2004年8月19日。
    畢殿龍,〈合作與對抗並存:中美軍事外交前瞻〉,《多維新聞》http://global.dwnews.com/news/2009-01-16/4674604.html,2009年1月16日。
    楊永明,〈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http://club.ntu.edu.tw/~yang/Paper-ARF-0300.htm。
    溫家寶,〈把目光投向中國〉,《人民網》
    http://www.people.com.cn/GB/shehui/1061/2241298.html,2003年12月11日。
    趙婉成,〈美官員:因應中國軍力擴張新形勢〉,《美國之音中文網》http://www.voafanti.com/gate/big5/author.voanews.com/chinese/archive/2006-03/w2006-03-17-voa12.cfm?moddate=2006-03-17,2006年3月17日。
    〈臺媒:解放軍建軟實力 建軍思維脫胎換骨〉,《中國評論新聞》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crn-webapp/doc/docDetailCNML.jsp?coluid=4&kindid=16&docid=100872646,2009年1月30日。
    鄭必堅,〈中國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亞洲的未來〉,《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OP-c/448115.htm,2002年04月25日。
    〈澳洲外長唐納:新亞洲安盟不是要圍堵中國〉,《聯合早報》http://www.zaobao.com/special/china/sino_us/pages2/sino_us010801e.html,2001年8月1日。
    〈瞭望:中國以自信和開放心態融入亞洲安全會議〉,《中國經濟網》http://big5.ce.cn/culture/focus/200706/15/t20070615_11768136.shtml,2007年
    6月15日。
    〈羅援,「中國軍費較快增加 有五點理由」〉,《中國評論新聞》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doc/1009/0/3/3/100903395.html?coluid=0&kindid=0&docid=100903395,2009年3月3日。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7922019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922019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01901.pdf1373KbAdobe PDF21183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