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0472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77510      Online Users : 139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0472


    Title: 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建構之研究-以臺北市、新北市為例
    A study on construction of the indicators of campus management of quality school- Taking Taipei and New Taipei City as examples
    Authors: 楊佳娟
    Yang, Chia Chuan
    Contributors: 湯志民
    楊佳娟
    Yang, Chia Chuan
    Keywords: 優質學校
    校園營造
    指標建構
    Quality School
    campus management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dicators
    Date: 2011
    Issue Date: 2013-09-05 15:36:17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建構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及其指標細目,並研究指標及指標細目之相對權重、整體權重,以提供各校進行校園營造之具體明確方向。為達上述研究目的,首先本研究以文獻分析為基礎,初擬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接著採專家審查、模糊德懷術及層級分析法進行調查。
      專家審查問卷以學者專家、臺北市優質學校校園營造及新北市卓越學校環境營造獲獎校長為對象,共發出16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6份;模糊德懷術問卷共發出16份,回收有效問卷16份,經統計分析刪除未達門檻值之指標細目,建構出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架構。另以前揭調查結果為基礎編製層級分析法問卷,共發出16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3份,以調查各指標項目、指標及指標細目之相對權重與整體權重。
    本研究主要研究結論如下:
    一、以模糊德懷術建構之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分為4個項目、16個指標和59個指標細目。
    二、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項目以「安全健康」最重要。
    三、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安全健康」項目以「1.1安全無虞的環境設施」最重要、「人文藝術」項目以「2.1人文的學校建築風格」最重要、「自然科技」項目以「3.1 自然的綠色建築環境」最重要、「學習資源」項目以「4.1 可操作學生學習資源」最重要。
    四、指標下之相對權重分別以「1.1.1 校地安全,校舍建築結構良好(如耐震性等),設施堅固安全」、「1.2.1 辦公室配置鄰近教學區,能有效督導校安,並達緊急應變之效」、「1.3.2 能依課程教學需求設置體能活動設施,並有效提升學生體能、促進健康」、「1.4.2 提供數量適足、情境優雅、舒適通風、整潔的廁所及安全衛生的飲用水」…等指標細目最重要。
    五、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整體權重以「1.1安全無虞的環境設施」、「1.2整合的安維管理資源」、「1.3健康的體能活動設施」、「1.4舒適的生活休憩環境」、「4.1可操作學生學習資源」等指標最重要。
    六、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細目整體權重以前20名指標最重要,占整體權重47.82%。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提供未來教育行政機關、學校及未來研究有關優質學校校園營造指標評估及使用之參考。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to construct the indicators of campus management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priority weight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concrete directions for shools. To achieve those research purposes above, this research firs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ocuments to establish relevant indicators about campus management, and adopted three methods: Expert Survey, Fuzzy Delphi and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to survey.
    The samples of Expert Survey contained 11 experts and school principals who aquired the award of campus management of Quality School in Taipei city or the award of Excellent School in New Taipei city, and 11 vali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In order to select the applicable indicators, individual answers of 16 experets and principals are analyzed by “Fuzzy Delphi” method.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the indicators which were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value were eliminated, and the outline of the indicators of campus management of Quality School wa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result of Fuzzy Delphi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of AHP was compiled, and 13 out of 16 samples were collected.
    The main conclusions obtained were as follows:
    1. The indicators of campus management of Quality School included 4 dimensions, 16 indicators, and 59 subordinate indicators.
    2.“Security and health” is the most important dimesion.
    3. “1.1 safe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ies” was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 in the dimension of “security and health”; “2.1 humane school building styl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dimension of “humanities amd art”; “3.1 natural green building”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dimension of “nature and science”; “4.1 operable sduty resources for students” wa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in the dismension of “study resources”.
    4. “1.1.1 safe school lands, nice structure of school buildings, and solid facilities”, “1.2.1 office near the teaching area”, “1.3.2 Setting up physical activity facilitie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1.4.2 providing sufficient, ventilative, and tidy restrooms and healthy drinking water ”, and …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subordinate indicators in each indicator.
    5. Regarding the overall priority weights of the indicators, “1.1 safe environments and facilities”, “1.2 intergrated resources of security maintenance”, “1.3 healthy physical activity facilities”, “1.4 comfortable living environments”, “4.1 operable sduty resources for students” , and …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6. As for the overall priority weights of the subordinate indicators, the top 20 are the most important ones, and they accounted for 47.82% in the overall priority weights。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suggestions are provided the education authorities, schools, and future researches to review and to use the indicators of campus management of Quality school.
    Reference: 中華創意發展協會(2008)。2008全國創意教學獎&學校經營創新獎得獎名單。2008年11月5日,取自http://www.ccda.org.tw/sing_up/gtinno/GT_INNO_final%20result.xls
    王玉齡(2005)。玩藝學堂 校園公共藝術。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王章嘉(2006)。臺北市優質學校指標之學校顧客知覺研究-以市立國民小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王美琴(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教育政策執行之研究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意蘭(2010)。臺北市中小學行政人員工作投入與工作成效知覺之研究—以「優質學校評選」獲獎學校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王湘婷(2011)。桃園縣國民小學校園創意設計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台灣微軟公司(2010)。專訪「未來學校」建築顧問-台灣未來學校國際顧問團委員Lorne McConachie。2010年5月16日,取自http://www.microsoft.com/taiwan/education/pil/visit/Lorne_McConachie_1.aspx
    江文雄(1997)。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經營。技術及職業教育雙月刊,42,12-16。
    宋幸娟(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之行政管理指標與經營策略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李國行(2008)。都市小學校園遊戲場所設施認知探討-以桃園市為例。逢甲大學建築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呂俊儀(2004)。校園中歷史性建築教學空間使用及課題之探討—以臺北市國民小學為例。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呂金榮(2009)。國小高年級學童校園運動環境態度與課間運動行為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體育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巫麗雯(2006)。校園生物棲地物種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林天祐(1998)。全面品質管理與學校行政革新。教育資料與研究,22,19-22。
    林士淵(2002)。校園資訊休閒教室設置功能機制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資訊教育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林天祐(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學生學習、校園營造、資源統整。教師天地,134,32-39。
    林美娟(2005)。階層分析法(AHP)在臺北市國民中學優質教育指標系統之應用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縣。
    林婉如(2006)。臺北市推動優質學校教育政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林連祥(主編)(1995)。新世紀英漢辭典。臺北市:遠東。
    林新發(1990)。學校經營與教育品質。現代教育論壇,3,245-248。
    林新發(2006)。營造優質學校的策略與作法。2008年11月3日,取自http://www.tmue.edu.tw/~adeva/activity_photo/photo/nation/Great_school/file/sec_day/morning/linshi.ppt
    林俐君(2011)。新北市卓越學校校長領導作為之研究-以一所完全中學為例。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吳清山、林天祐(2003)。創新經營。教育資料與研究,53,134-135。
    吳清山(2004)。學校創新經營 理念與策略。教師天地,128,30-44。
    吳清山(2006)。創意學校總體營造的理念與實踐。教師天地,142,9-15。
    吳清山(2007)。卓越學校的理念與實施策略。輯於薛春光(主編),臺北縣卓越學校經營手冊-指標系統(頁35-44)。臺北縣:臺北縣中小學校長協會。
    吳清基(1988)。精緻教育的活動規準。中華民國教育,4,25-28。
    吳清基(1990)。從精緻教育理念的觀點談國民教育的改進。教育資料文摘,26(3),4-19
    吳清基、蔡長艷(2004)。精緻教育在台北-行政理念與教學實務的探討。輯於邱文忠(主編),教育理念與行政實踐(頁157-177)。臺北市:心理。
    吳清基(2005a)。以優質學校指標追求卓越、優質、精緻、創新敎育之願景。輯於吳清基(主編),優質學校(頁6-17)。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清基(2005b)。迎接2005臺北教育品質年談建構優質學校教育環境。教師天地,134,4-8。
    吳清基(2005c)。建構優質學校教育環境。飛揚,36,3-8。
    吳清基(2006)。優質學校2006。輯於吳清基(主編),優質學校2006校園營造篇(頁6-13)。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
    吳政達(2007)。教育政策分析新論。臺北市:元照。
    周家榮(2008)。從國際「安全學校」認證觀點,精進校園安全危機管理之研究─以臺北縣某科技大學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美英(2004)。校園危機管理的新視野與策略之探討-以國際『安全學校』認證的觀點。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縣。
    邱承宗(2008)。臺北縣國民小學策略管理運用與卓越學校指標實踐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承宗(2009)。卓越學校的理念與經營。輯於薛春光(主編),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頁14-19)。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洪雪卿(2004)。優質學校營造之研究--以教師效能為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柯份(2007a)。緣起。輯於薛春光(主編),臺北縣卓越學校經營手冊-指標系統(頁1-2)。臺北縣:臺北縣中小學校長協會。
    柯份(2007b)。指標系統。輯於薛春光(主編),臺北縣卓越學校經營手冊-指標系統(頁58-82)。臺北縣:臺北縣中小學校長協會。
    柯份(2009a)。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發展緣起。輯於薛春光(主編),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頁5-8)。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柯份(2009b)。臺北縣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輯於薛春光(主編),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頁92-117)。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柯麗萍(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校長領導行為之研究-以中等學校為例。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施宜成(2008)。考量減災觀點之都市更新地區劃定評估指標:以台北市萬華區為例。銘傳大學建築與都市防災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胡淑娟(2010)。臺中市國民小學校園規劃與創意經營相關之研究。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姜豐裕(2006)。國民小學教師對校園e化環境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馬紹良(2007)。香港未來學校計畫。2010年5月16日,取自http://embhsc.hkedcity.net/chi/getEssay.php?c_id=509
    徐春花(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踐行之評估---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學效能關係取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徐瑀澴(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校長領導行為與教師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秦夢群、濮世緯(2007)。學校創新經營。輯於秦夢群(主編),學校行政(頁353-388)。臺北市:五南。
    姚毓婷(2009)。我國大學競爭力指標建構之研究—以Porter鑽石模式為基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孫嫚鍵(2011)。A國中校園景觀形象指標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鹿谷孫(1992)。英漢大辭典。臺北市:東革。
    教育部(199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08年12月1日,取自http://dict.revised.moe.edu.tw/index.html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臺北市:作者。
    教育部(2009a)。教育部98年度推動國民中小學活化校園空間與發展特色學校實施計畫。2010年11月10日,取自http://163.20.79.146/editor_model/u_editor_v1.asp?id={4444CF0D-D87F-421B-980F-F357BB1B1BC0}
    教育部(2009b)。永續校園營造指南。2010年11月10日,取自http://www.esdtaiwan.edu.tw/upload/%7BEE832687-2AD7-4D05-B91D-83CC2D3508F8%7D/%E7%9B%AE%E9%8C%84.pdf
    黃銘惇、張慧芝(譯)(2000)。Pratt, D.(著)。課程設計教育專業手冊。臺北縣:桂冠。
    晏涵文、馮嘉玉、劉潔心(2006)。我國學校環境教育指標之研究。2010年7月11日,取自http://140.122.100.145/ntnuj/j51/j511-5.pdf
    許育禎(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品牌管理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尚蕙(2005)。打造優質學校藝術環境。國教輔導,44(6),34-36。
    陳乙華(2006)。新竹縣新設及改建國民小學校園景觀與學校經營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力資源教育處在職進修美勞教育研究所美勞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陳玉鶴(2006)。臺北縣校園公共藝術規劃之研究-以五所國高中為例為題。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怡君(2006)。校園空間的視覺偏好研究-以國小中、高年級學童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陳裕葶(2006)。國小三年級學童對校園裝飾看法之研究-以臺中市D 國小為例。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美勞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郁婷(2007)。從場所營造與賦意的觀點探討校園圖書館建築公共藝術及環境規劃之研究。國立高雄大學都市發展與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雅萍(2010)。從身體現象學論國民小學校園空間規劃—以臺中縣葫蘆墩國民小學為例。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陳紹賓(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認證說明。2010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2.chtes.tpc.edu.tw/ann/download.php?dpid=2&duid=15&dfn=2010%BBO%A5_%BF%A4%C1%DA%A6V%A8%F4%B6V%BE%C7%AE%D5%BB%7B%C3%D2-%BD%D2%B5%7B%B5o%AEi.ppt
    陳佳雯(2011)。臺北市優質學校專業發展策略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辜敏郎(2007)。國民小學學校自我評鑑之後設評鑑指標建構研究-以ESSE觀點為基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未出版,臺北市。
    曹音鵬(2005)。校園空間意象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馮佳怡(2005)。臺北市國民小學校園生活休憩空間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葉連祺(2007)學校品質管理。輯於秦夢群(主編),學校行政(頁320-350)。臺北市:五南。
    葉英茂(2008)。國小優質學校與校長品牌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葉建成(2010)。國民小學校園空間公共藝術設置計畫指標及權重體系建構。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葉永菁(2011)。2010年榮獲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學生輔導認證國小之個案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清濱(1997)。學校教育改革的模式與應用。研習資訊,14(1),10-17。
    張明輝(2005)。優質學校教育指標—行政管理、領導與學校文化。教師天地,134,9-20。
    張明輝、顏如秀(2005)。學校創新經營的意涵與實施計畫。中等教育,56(3),28-53。
    張鈿富(2007)。主要國家教育發展資料蒐集與分析。臺北市:國立教育資料館。
    張榮輝(2009)。臺北縣卓越學校指標的發展歷程。輯於薛春光(主編),2010臺北縣邁向卓越學校-指標系統與行動方案(頁9-13)。臺北縣:臺北縣政府教育局。
    張麗玲(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教育指標應用及其適切性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湯志民(1990)。學校建築與校園規劃。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1994)。學校建築的人文教育環境規劃。初等教育學刊,3,237-264。
    湯志民(2002)。優質學校環境規劃之面向。台灣教育,618,2-14。
    湯志民、廖文靜(2002)。校園文化藝術環境的建構。教育研究,95,43-56。
    湯志民(2003)。優質學校環境規畫與問題探析。初等教育學刊,14,49-82。
    湯志民(2004)學校綠建築的規劃與設計。中等敎育,55 (1),4-31。
    湯志民(2006a)。政大附中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敎育研究,145,59-72。
    湯志民(2006b)。臺灣的學校建築(第二版)。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7)。優質學校校園營造的指標及其意涵。輯於吳清基(主編),優質領航校園營造篇(頁6-27)。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湯志民(2008)。未來學校:學校建築規劃。敎育研究,165,63-80。
    湯志民(2009)。優質校園營造:2010新趨勢。輯於康宗虎(主編),2009學校建築研究:校園建築優質化(頁9-49)。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楊念湘(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鑑指標之研究—以行政管理向度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楊育璇(2008)。永續校園局部改造計畫實施之研究-以臺北縣崇德國小、保長國小、東山國小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新北市政府(2011)。2011新北市卓越學校認證名單出爐。2011年7月20日,取自http://www.ntpc.gov.tw/web/News?command=showDetail&postId=225027&groupId=10029
    趙雅鈴(2010)。臺北市高國中優質學校教師對優質學校知覺與組織承諾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黎季昊(2007)。校長領導風格、學校組織文化與優質學校教師教學關聯性之研究-以臺北市立國民小學為例。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蔡進松、余玉照、曹逢甫(1994)。文馨活用英漢辭典。臺北市:文馨。
    蔡佩真(2004)。建設公司建築企劃方案選擇之研究-以住宅方案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蔡岳儒(2009)。以層級分析法評估國民小學推動永續校園之優先順序。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未出版,臺中縣。
    蔡孟愷(2009)。國民小學優質學校與品牌形象關係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04)。精緻教育—臺北市優質學校經營手冊。2008年10月29日,取自http://web.tiec.tp.edu.tw/otiec/studybooks/catalog/upload_file/172-124.pdf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0a)。臺北市99年度優質學校評選作業說明。2010年3月14日,取自http://tpqs.tp.edu.tw/comm/DocView.aspx?S=YER20091202142220ZSH&CDE=DOC20091202151213AHZ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0b)。臺北市99年度優質學校評選項度、項目、指標、評審標準及參考作法。2010年3月14日,取自http://tpqs.tp.edu.tw/fle/frmFleGet.aspx?CDE=FLE2010011115555079L
    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2009)。2010年臺北市優質學校概念草圖。輯於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主辦,2010年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精進計畫會議手冊(頁3)。作者:臺北市。
    臺北市私立達人女子高級中學(2007)。深耕達人-追夢、築夢、圓夢。2010年11月7日,取自http://tpqs.tp.edu.tw/comm/PrjLst.aspx?S=YER20091202142220ZSH
    臺北市立西湖國民小學(2008)。美麗仙境 西湖桃花源-親師生共同營造優質的學習殿堂。2010年11月7日,取自http://tpqs.tp.edu.tw/comm/PrjLst.aspx?S=YER20091202142220ZSH
    臺北市立景美女子高級中學(2008)。景麗風華、唯我最美。2010年11月7日,取自http://tpqs.tp.edu.tw/comm/PrjLst.aspx?S=YER20091202142220ZSH
    臺北市立濱江國民中學(2008)。「未來學校」的及早體現─以前瞻連結世界,以卓越立足台灣。2010年11月7日,取自http://tpqs.tp.edu.tw/comm/PrjLst.aspx?S=YER20091202142220ZSH
    臺北市立明倫高中(2008)。璀燦登煌路。2011年4月7日,取自http://tpqs.tp.edu.tw/RegFle/YER20081007174300DEA/0971G002_%e5%b8%82%e7%ab%8b%e6%98%8e%e5%80%ab%e9%ab%98%e4%b8%ad.pdf
    臺北市立成淵高中(2010)。成淵,幸福到站。2011年4月7日,取自http://tpqs.tp.edu.tw/RegFle/YER20091202142220ZSH/0993G004_%e5%b8%82%e7%ab%8b%e6%88%90%e6%b7%b5%e9%ab%98%e4%b8%ad.pdf
    臺北縣米倉國民小學(2010)。打造快樂卓越學習的迪士尼校園。2010年11月13日,取自http://esr.tpc.edu.tw/EsrWeb/Center/zResultShare.aspx
    臺北縣私立南山高級中學(2010)。營造一所以美育為主風格、全人教育的永續校園。2010年11月13日,取自http://esr.tpc.edu.tw/EsrWeb/Center/zResultShare.aspx
    臺北縣樹林國民小學(2010)。以藝文創新,健康校園;以科技安全,永續樹林。2010年11月14日,取自http://esr.tpc.edu.tw/EsrWeb/Center/zResultShare.aspx
    臺北縣政府教育局(2010)。卓越學校認證得獎名單(學生輔導、環境營造)。2010年7月20日,取自http://esr.tpc.edu.tw/EsrWeb/Center/Default.aspx
    臺灣綠色學校伙伴網絡(無日期a)。綠色學校願景。2010年6月20日,取自http://www.greenschool.moe.edu.tw/aboutGS/Default.aspx
    臺灣綠色學校伙伴網絡(無日期b)。看看我的學校有多「綠」~綠色學校自我檢核表。2010年11月20日,取自 http://www.greenschool.moe.edu.tw/files/綠色學校評量項目.doc
    鄭滄濱(2001)。軟體組織提昇人員能力之成熟度模糊評估模式。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華鈞(2008)。校園藝術空間營造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劉興欽(2010)。國民小學優質學校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劉家豪(2011)。彰化縣國民中小學無障礙校園環境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賴協志(2003)。臺北市國民小學運動場地規劃與用後評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魏志衡、劉春榮(2007)。臺北市優質學校指標適合性之研究。論文發表於臺北市優質學校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臺北市。
    魏志衡(2008)。臺北市優質學校指標再建構之研究—標竿取向。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蕭宜芳(2009)。學校辦學理念與校園空間規劃關聯之案例研究。輔仁大學教育領導與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顏童文(2007)。優質學校創新經營的理念與策略。學校行政雙月刊,47,92-112。
    戴文玲(2011)。國中校園無障礙廁所之通用設計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縣。
    戴秀華(2009)。臺北市優質學校校長領導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鍾蕙鄉(2005)。新校園的新-新校園運動之設計表現的創新性分析。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縣。
    鍾佳欣(2011)。國小教師對校園公共藝術空間規劃的知覺偏好與滿意度之研究-以臺北市五所國民小學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民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謝佳男(2011)。臺北市優質學校校長第五級領導行為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行政與評鑑研究所學校行政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簡淑珍(2011)。推動南投縣國小校園生態池永續經營之層級分析。朝陽科技大學環境工程與管理系碩士班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鐘巧如(2007)。臺北市優質學校評選機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Agron, J. (2000). Defining quality. Retrieved November 7, 2008, from http://asumag.com/mag/university_defining_quality/
    Buckley, J., Schneider, M., & Shang, Y. (2004). The effects of school facility quality on teacher retention in urban school district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Clearinghouse for Educational Facilities.
    Bosch, S. (2006). Research priorities: How facilities affect educational outcomes. In C. K. Tanner, & A. J. Lackney (Eds.),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Leadership, architecture, and management (pp. 323-342).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ollins, R. J. (2006). Defensive design. Retrieved November 7, 2008, from http://asumag.com/mag/university_defensive_design/
    Dober, R. P. (1992).Campus design.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DuFault, T., Dyck. J., & Jackson, J. (2008). Classroom design for student achievement. Retrieved May 29, 2010, from http://soloso.aia.org/eKnowledge/Resources/Presentations/AIAP072736
    Earthman, G. I., Cash, C. S., & Berkum, D. V. (1995). A statewide study of student achievement and behavior and school building condi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87878)
    Hopkins, G. (1998). Hard hat area: The deteriorating state of school buildings. Retrieved November 8, 2008, from http://www.educationworld.com/a_admin/admin/admin089.shtml
    Hunley, S., & Schaller, M. (2006). Assening learning sapces. In D. G. Oblinger (Ed.), Learning spaces (pp.13.1-13.10).Wasging, DC: EDUCAUSE.
    Jarman, D., Webb, L., & Chan, T. C. (2004). A beautiful school is a caring school. School Business Affairs, 70(6), 37-38.
    Kennedy, M. (2002). Creating ideal facilitie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74(5), 30-33.
    Kennedy, M. (2006). Pathways to safety. Retrieved November 8, 2008, from http://asumag.com/security/university_pathways_safety/
    Kopec, D. (2006).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for design. New York: Fairchild Publication.
    Macmillan Education (2002). Macmillan english dictionary: For advanced learners of america english. London: Author.
    New Jersey Schools Construction Corporation (2007). 21st century schools design manual. Retrieved November 10, 2008, from http://www.njsda.gov/Innovations/High_Performance_Schools/PDF/DM.pdf
    OECD (2006a). PEB organising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quality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Retrieved October 9, 2008, from http://www.oecd.org/dataoecd/48/57/37783219.doc
    OECD (2006b). 21st century learning environments. Paris: Author.
    Rydeen, J. E. (2005). Facility planning: The ideal classroom. Retrieved November 9, 2008, from http://asumag.com/mag/university_ideal_classroom/
    Stein, J., & Flexner, S. B. (1998). Random house webster`s college thesauruss. New York: Random House.
    Schneider, M. (2002). Do school facilities affect academic outcomes? Retrieved November 8, 2008, from http://www.edfacilities.org/pubs/outcomes.pdf
    Shallcross, T. (2006). Whole school approach, forging links and closing gaps between knowledge, values and actions. In T. Shallcross, J. Robinson, P. Pace, & A. Wals (Eds.), Creating sustainable environment in our schools (pp. 29-46). London: Trentham Books.
    Tanner, C. K., & Lackney, J. A. (2006). Educational facilities planning: Leadership, architecture, and management. Boston: Allyn and Bacon.
    Uline, C., & Tschannen-Moran, M. (2008). The walls speak: The interplay of quality facilities, school climate,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46(1), 55-73.
    WHO Collaboration Center on Community Safety Promotion (n. d.). Indicators for international safe communities. Retrieved May 24, 2010, from http://www.phs.ki.se/csp/pdf/indicators_2004/indicators_for_international_safe_communities.pdf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96171004
    100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1710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Graduate Institute of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401.pdf4315KbAdobe PDF21209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