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3220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91 (78%)
Visitors : 46232951      Online Users : 107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典藏 > College of Law > Department of Law > Theses >  Item 140.119/63220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3220


    Title: 自由心證之運作 —以間接證明模組建立作為自由心證運用合理化之基礎為核心
    Operations of Free Evaluation of Evidence Principle —On Building Models of Indirect Proof as Legitimized Ground
    Authors: 劉奕榔
    Liu, Yi Lang
    Contributors: 姜世明
    Chiang, Shyh Ming
    劉奕榔
    Liu, Yi Lang
    Keywords: 自由心證
    間接證明
    事實認定
    證據評價
    推理作用
    模組
    證據鍊
    證據環
    判決歧異
    事實審間與法律審之互動
    Free Evaluation of Evidence
    Indirect Proof
    Fact-finding
    Evidence-evaluating
    Inferring Function
    Model
    Evidence Chain
    Evidence String
    Discrepant Verdicts
    Interaction between trial courts and trial court and trial of law
    Date: 2012
    Issue Date: 2014-01-02 14:13:49 (UTC+8)
    Abstract: 職司審判之法院,其職權係為「認定事實」與「適用法律」。就事實之認定,我國採取「自由心證原則」,亦即事實應如何透過證據證明、推論而得,授權由法官於個案中認定,然該原則中「自由」之意義,係具有其具體之內在內涵與外在限制,並非由法官恣意判斷。過去之實務與學說並未就此為深入之闡釋,迭生審級平行與垂直判決之歧異,及人民對法院判決之非議。從而根本之道,應係完整建構自由心證原則之實質意義,由運用之主體、客體、內在內涵、外在限制及其作用等面向,並提出其運用之模組,具體化此立法者規範之不確定法律概念,使運用該原則之法官,得以有依循及參考之路徑。
    而自由心證原則內涵中,最常於訴訟中運用者,即為「間接證明」,因主要事實由直接證據直接證明乃少見之情狀,而由間接證據證明間接事實,進而依間接事實之推理作用,推論主要事實存否之情形,乃訴訟中之常態。然間接證明之內涵中,「間接事實之內容與數量」、「推理作用之內涵」、「間接事實間推理作用所得證明主要事實之射程」,皆係高度個案裁量運用之認定,然現今實務之運作,卻出現審級間運用內容及結果極為歧異之現象,從而應探究其內涵,並嘗試提出運用之模組,供運用之法官思考。
    自由心證與間接證明作為具有高度實務操作性格之訴訟法原則,其運用之 良窳,已實際影響具體個案事實認定之問題。為改善及斧正目前實務運作上出現之認定歧異、迭經發回之問題,亟須透過以上之研究,提出訴訟中運用之方式,以及其於事實審間、事實審與法律審間運用之審查、互動關係,使該二抽象原則具有一定法安定性,而有一定運用之軌跡可循。
    The court, to act as trial institute, has its major authority to “determine the fact” as well as “apply the law”. As for the fact-finding, our country adopts “Free Evaluation of Evidence Principle”, which authorizes the judge to determine case by case how the fact is proved and inferred through the evidences. However, the meaning of “Free” in that principle is constructed with concrete inner connotation and outer restriction, and not decided by the willfulness of the judge. In the past, courts and scholars didn’t elaborate that principle in depth, which has given a rise to the discrepant verdicts between different courts and criticisms from the people. Consequently, the fundamental solution is to build the substantial connotation of free evaluation of evidence principle, by means of the observations of its operating subject, object, inner connotation, outer restriction and function as well as its operating model, and to reify this uncertain concept of law regulated by legislator, so as to find a way to follow and refer to by the judge.
    The most commonly-adopted content of free evaluation of evidence principle is “Indirect Proof ”. Owing to proving the direct fact through direct evidence is rarely seen in lawsuit, the application of proving indirect fact by indirect evidence, and then inferring the existence of direct fact through the inferring function of indirect fact, is much common in each case. Nevertheless, in the meaning of Indirect Proof, the “content and amount of indirect fact”, “content of inferring function” and “scope which the direct fact could be inferred from the direct fact” are determined by large-scale discretion of the judge case by case. As a result of the discretion, the circumstances of divergent operating contents and consequences are emerged. Therefore, the connotation of that principle should be analyzed and the operating models are tried to addressed, hoping to provide for the judge to take into account.
    “Free Evaluation of Evidence Principle” and “Indirect Proof”, which are conducted as civil procedural principle in a highly individually case-operating nature, substantially influence the fact-finding in specific lawsuit with its odds and ends of oper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and correct the discrepant fact-finding and constantly-verdict-reversing problems appearing in the courts at present, it is necessary to bring up the ways to operate the two principles as well as the reviewing and interact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trial courts and trial court and trial of law, and to establish specific legal certainty, legal steability and operation standards.
    Reference: 一、中文
    (一)教科書
    王甲乙、楊建華、鄭健才,民事訴訟法新論,台北:自版,2006年。
    石志泉原著,楊建華增訂,台北:三民書局,增訂初版,1982年。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台北:自版,增訂八版,2003年。
    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下冊),台北:自版,修訂六版,2004年9月。
    吳明軒,民事訴訟法(中冊),台北:自版,修訂八版,2009年。
    邱聯恭,口述民事訴訟法講義(三),台北:自版,修訂版,2010年。
    姚瑞光,民事訴訟法論,台北:海宇文化,2012年1月版,2012年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上冊),台北:新學林,二版,2013年10月。
    姜世明,民事訴訟法基礎論,台北:元照,六版,2013年9月。
    張學堯著,奚樹基修訂,中國民事訴訟法論,台北:三民書局,修訂初版,1970年。
    曹偉修,最新民事訴訟法釋論(上冊),台北:自版,1972年1月再版,1972年。
    曹偉修,最新民事訴訟法釋論(中冊),台北:自版,1972年1月再版,1972年。
    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上),台北:三民書局,修訂五版,2011年8月。
    陳計男,民事訴訟法論(下),台北:三民書局,修訂五版,2011年1月。
    陳敏,行政法導論,台北:自版,八版,2013年9月。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上),台北:三民,修訂八版,2013年11月。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下),台北:三民,修訂五版,2011年1月。
    陳榮宗、林慶苗,民事訴訟法(中),台北:三民,修訂七版,2011年。
    楊建華原著,鄭傑夫增訂,民事訴訟法要論,台北:自版,1999年。
    雷萬來,民事訴訟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初版二刷,2005年。
    駱永家,民事訴訟法I,台北:自版,修訂九版,1999年。
    (二)期刊
    王甲乙,自由心證主義,法學專刊第43期,頁78-88,1966年7月。
    江朝國,論傷害保險契約除外不保之故意,台灣法學雜誌第194期,頁99-104,2012年2月15日。
    吳從周,淺談經驗法則-與談姜世明教授「民事訴訟中自由心證主義之內涵與界限」一文,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頁52-57,2012年3月。
    吳從周,第二審失權與補充第一審攻擊防禦方法—簡評最高法院九三年度台上字第一三一九號判決,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85期,頁219-229,2006年8月。
    吳從周,第三審廢棄發回判決之拘束力—相關法院判決之整理分析—,台灣法學雜誌第151期,頁37-48,2010年5月。
    吳從周,臺灣商品責任之實體與程序主要爭議現況—特別聚焦檢討舉證責任分配之實務案例,月旦法學雜誌第214期,頁69-97,2013年3月。
    呂太郎,所謂爭點效-簡評最高法院八十七年台上字第一○二九號、八十八年台上字第五五七號判決,法令月刊第51卷第10期,頁730-737,2000年1月。
    呂太郎,所謂論理法則,司法周刊第1514期,頁2-3,2010年10月。
    汪信君,「意外傷害」之定義與外來突發事故,月旦裁判時報第9期,頁59-68,2011年6月。
    沈方維等,最高法院民事審判方式的改進,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117次研討記錄,法學叢刊第229期,頁221-294,2013年1月。
    沈冠伶,示範訴訟契約之研究,臺大法學論叢第33卷第6期,頁77-175,2004年11月。
    沈冠伶,判決理由中判斷之拘束力-最高法院九三年度台上字第一○五七號判決、九六年度第二六六號判決及相關下級審裁判之評析,台灣法學雜誌第129期,頁39-69,2009年6月。
    邱聯恭,「程序主體」概念相對化理論之形成及今後(下)-基於民事訴訟法修法意旨及其前導法理之闡釋,月旦法學雜誌第202期,頁88-103,2012年3月。
    姜世明,三論證明度—兼評臺灣高等法院九十九年度上易字第三一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91期,頁177-190,2011年4月。
    姜世明,正義之可容許自然耗損,月旦法學雜誌第152期,頁241-256,2008年1月。
    姜世明,民事訴訟中當事人之具體化義務,政大法學評論第88期,頁297-363,2005年12月。
    姜世明,民事證據能力及違法取得證據之可利用性(上),月旦法學雜誌第215期,頁186-204,2013年4月。
    姜世明,民事證據能力及違法取得證據之可利用性(下),月旦法學雜誌第217期,頁124-140,2013年6月。
    姜世明,再論臺灣部分證據法學理及實務之新開展,月旦法學雜誌第211期,頁148-177,2012年12月。
    姜世明,自認及擬制自認之實務見解研析,月旦法學雜誌第205期,頁27-43,2012年6月。
    姜世明,法官對於法律見解之闡明,台灣法學雜誌第149期,頁184-188,2010年4月。
    姜世明,法官闡明制度發展之評估—評最高法院九十五年度台上字第九八六號民事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00期,頁83-100頁,2007年10月。
    姜世明,論客觀舉證責任-評最高法院九九年度台上字第九八四號民事判決,台灣法學雜誌第161期,頁53-60,2010年10月1日。
    姜世明,論經驗法則,政大法學評論第107期,頁1-81,2009年2月。
    姜世明,證明度之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98期,頁307-402,2007年8月。
    姜炳俊,第二審之更新權,月旦法學教室第7期,頁47,2003年5月。
    參閱黃國昌,爭點效之第三人效力-由最高法院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二三○五號及八十九年度台上字第二○八八號判決出發,東吳法律學報第16卷3期,頁225-288,2005年4月。
    張文郁,民事訴訟之自由心證,台灣法學雜誌第196期,頁58-61,2012年3月。
    許士宦,行為責任之舉證責任(上),月旦法學教室第111期,頁93-101,2012年1月。
    許士宦,行為責任之舉證責任(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12期,頁90-100,2012年2月。
    許士宦,集中審理制度之新審理原則,臺大法學論叢第38卷第2期,頁1-70,2009年6月。
    陳俊仁,意外原因與意外結果之思辨-傷害保險權利要件之商榷兼評最高法院九十八年度台上字第二○九六號民事判決,月旦法學雜誌第185期,頁239-256,2010年10月。
    陳啟垂,爭點效,月旦法學教室第74期,頁10-11,2008年11月。
    黃國昌,既判力之客觀範圍-兼論爭點效,月旦法學教室第34期,頁40-51,2005年8月。
    黃國昌,第三審上訴(下),月旦法學教室第109期,頁42-51,2011年11月。
    黃維幸,法律推理:推斷的法學方法,月旦法學雜誌第175期,頁61-83,2009年12月。
    楊淑文,從特定之實務見解觀察舉證責任分配之判斷標準(下),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1期,頁17-35,2004年8月。
    葉啟洲,傷害保險、精神疾病與主力近因原則/最高院九八台上二四二五,台灣法學雜誌第159期,頁153-160,2010年9月1日。
    雷萬來,自由心證客觀化之芻議,中興法學第23卷,頁63-97,1986年11月。
    劉明生,占有之事實推定與權利推定—評最高法院九十九年度台上字第八六四號民事判決,月旦裁判時報第5期,頁64-71,2010年10月。
    劉明生,辯論主義與協同主義之研究—以德國法為中心,政大法學評論第122期,頁1-82,2011年8月
    駱永家,違法收集證據之證據能力,月旦法學雜誌第72期,頁14-15,2001年5月。
    魏大喨,第二審新攻擊防禦方法提出之禁止與緩和—從德、日新法檢討我國新制,月旦法學雜誌第96期,頁27-38,2003年5月。
    (三)專論
    呂太郎,證據共通原則,收錄於氏著,民事訴訟之基本理論(一),台北:智勝文化,頁221-238,初版,1999年2月
    李學燈,三論自由心證,收錄於氏著,證據法比較研究,台北:五南,頁702-716,初版,1992年。
    周叔厚,證據法論,台北:自版,三版,1995年。
    林望民等,間接反證,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79次研討記錄,收錄於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一),台北: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頁59-120,初版,2003年12月。
    姜世明,表見證明之研究,收錄於氏著,舉證責任與證明度,台北:新學林,頁305-399,初版,2008年10月
    姜世明,訴訟契約之研究,收錄於氏著,任意訴訟及部分程序爭議問題,頁1-88,台北:元照,初版,2009年3月。
    姜世明,違法取得證據之可利用性,收錄於氏著,新民事證據法論,頁149-180,台北:新學林,修訂三版,2009年11月。
    姜世明,違法取得證據之可利用性-簡評臺灣台北地方法院九十二年度訴字第三一五九號民事判決,收錄於氏著,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二)暨判決評釋,頁109-117,台北:新學林,初版,2006年11月。
    姜世明,蓋然性與證據價值,收錄於程序正義、人權保障與司法改革,范光群教授七秩華誕祝壽論文集,頁135-170,2009年3月。
    姜世明,舉證責任分配法則之體系建構,收錄於氏著,舉證責任與真實義務,台北:新學林,頁1-44,初版,2006年3月。
    姜世明,證明預斷之禁止,收錄於氏著,民事證據法實例研習(一),頁87-95,台北:新學林,修訂二版,2008年2月。
    姜世明,證據契約,收錄於氏著,新民事證據法論,頁121-148,台北:新學林,修訂三版,2009年11月。
    曹鴻蘭,違背經驗法則之研究—以事實認定為中心—,民事訴訟法研究會第38次研討記錄,收於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四),台北: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頁113-165,2001年6月。
    陳彩霞,司法行政部六十年度研究發展項目研究報告—民事證據法則之研究,台北:司法行政部,初版,1972年6月。
    黃國昌,爭點效理論之細緻化,收於氏著,民事程序法學的理論與實踐,頁275-290,初版,台北:元照,2012年3月。
    雷萬來,民事證據法論,台北:瑞興書局,初版,1997年。
    駱永家,民事舉證責任論,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初版,2009年。
    駱永家,判決理由中判斷之拘束力,收於氏著,民事法研究Ⅲ,頁37-60,台北:自版,修訂七版,1999年。
    駱永家,判決理由與既判力,收於氏著,既判力之研究,頁51-88,台北:自版,修訂八版,1994年。
    (四)學位論文
    呂綺珍,論民事證據法上之事實認定與證明責任,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駱永家指導,2005年。
    程克琳,民事證據法上自由心證之研究,私立輔仁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梁松雄指導,1998年。
    劉明生,辯論主義之研究,國立台北大學法學系碩士論文,駱永家指導,2004年。
    二、德文
    (一)註釋書
    Adolf Baumbach/Wolfgang Lauterbach/Jan Albers/Peter Hartmann, Zivilprozessordnung mit 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 und anderen Nebengesetzen, Bd.Ⅰ, 64. Aufl., (2006).
    Bernhard Wieczorek/Rolf A. Schütze, Zivilprozessordnung und Nebengesetzen, Bd. Ⅳ, 4. Aufl..(2013).
    Gerhard Lüke/Peter Wax, Münichener Kommentar zur Zivilprozeßordnung mit 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 und Nebengesetzen, Bd.Ⅰ, 2. Aufl..(2000).
    Hans-Joachim Musielak, Münichen Kommentar zur Zivilprozeßordnung mit Gerichtsverfassungsgesetz, Bd.Ⅰ, 7. Neubearbeitete Aufl..(2009).
    Heinz Thomas/Hans Putzo/Klaus Reichold/Rainer Hüßtege, Zivilprozeßordnung, 27. Aufl.,(2005).
    Richard Zöller, Zivilprozessordnung, 29. neubearbeitete Aufl..(2012).
    Stein/Jonas, Kommentar zur Zivilprozessordnung, Bd.Ⅳ, 22. Aufl.,(2013).
    (二)教科書
    Agon Schneider, Beweis und Beweiswürdigung:Unter besonderer Berücksichtigung des Zivilprozesses, 5. Aufl.,(1994).
    Barbara Stickelbrock, Inhalt und Grenzen richterlichen Ermessens im Zivilprozeß, (2002).
    Burkhard Hess, Zivilprozessrecht, 30. Aufl.,(2011).
    Christoph G. Paulus, Zivilprozessrecht: Erkenntnisverfahren und Zwangsvollstreckung, 3. Aufl.,(2003).
    Eberhard Schilken, Zivilprozessrecht, 6. Aufl.,(2010).
    Hans-Joachim Musielak, Grundkurs ZPO, 10. Aufl.,(2010).
    Hermann Fenger, Zivilprozeßercht:schnell erfaßt,(2001).
    Jens Adolphsen, Zivilprozessrecht,(2005).
    Kurt Schnellhammer, Zivilprozess:Gesetz-Praxis-Fälle, 10. Aufl.,(2004).
    Markus Gehrlein, Zivilprozessrecht:Ein Leitfaden für Ausbildung und Praxis, (2003).
    Othmar Jauernig/Friedrich Lent, Zivilprozessrecht, 28. Aufl.,(2008).
    Peter Arens/Wofgang Lüke, Zivilprozessrecht:Erkenntnisverfahren,Zwangsvollstreckung, Europäisches Zivilverfahrensrecht, 10. Aufl.,(2011).
    Rainer Liesen, ZivilprozeßrechtⅠErkenntnisverfahren,(1998).
    Rainer Oberheim, Zivilprozessrecht für Referendare, 6. Aufl.,(2004).
    Richard Holzhammer, Österrichisches Zivilprozeßrecht, 2. Aufl.,(1976).
    Rosenberg/Schwab/Gottwald, Zivilprozessrecht, 17. Aufl.(2010).
    Stein/Jonas, Kommentar zur Zivilprozessordnung, Bd.Ⅳ, 22. Aufl.,(2013).
    Walter Zeiss/Klaus Schreiber, Zivilprozessrecht, 10. Aufl.,(2003).
    Wolfgang Grunsky, Zivilprozessrecht, 13. Aufl.,(2008).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研究所
    98651003
    101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65100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Department of Law]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301.pdf3198KbAdobe PDF21141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