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4/141854 (78%)
Visitors : 47823500      Online Users : 683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3766


    Title: 公私協力與私有古蹟維護管理之研究~以桃園縣國定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為例
    Research o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and the Maintenance of Private Historical Residence-Class Two National Monument,Teng-Fan Lee`s Historical Residence in Taoyuan as an Example.
    Authors: 吳泰焜
    Wu, Tai Kun
    Contributors: 徐世榮
    Hsu, Shih Jung
    吳泰焜
    Wu, Tai Kun
    Keywords: 古蹟
    文化資產保存法
    公私協力
    非營利組織
    historical monument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 act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non-profit organization
    Date: 2010
    Issue Date: 2014-02-10 15:30:11 (UTC+8)
    Abstract: 臺灣地區近年來古蹟指定數量大幅增加,於指定公告後,如何維護管理這些數量龐大的公私有古蹟文化資產及土地空間,涉及後續維護管理人力、經費及制度法規的配合與建立,藉以型塑並活化文化資產成為新的空間歷史記憶場域,已成為民間關注之文化公共政策的施政課題。

    古蹟文化資產之立法保護於我國憲法層次有所規範外,主要之法律為文化資產保存法,除此涉及土地及空間場域亦有相關法律規範,因之古蹟之維護管理除人、事、物的因素外,對古蹟保存場址所在位置之土地及空間形塑管理維護亦屬重要。古蹟以權屬分類可區分為公有古蹟及私有古蹟,依法古蹟由所有人、使用人或管理人管理維護,公有古蹟由所有或管理機關(構)編列預算,辦理保存、修復及管理維護。是以公有古蹟政府本身就被課以維護管理義務,俾以作為私有古蹟維護之表率,然而私有古蹟管理維護職責主要為所有人,政府依據文資法主管機關僅就管理維護、修復、再利用所須經費方面酌予補助及提供專業諮詢等協助,私有古蹟在財產權能方面已受到限制,尚得擔負古蹟維護管理重大責任,如果接受政府補助尚需依法對外適度開放參觀,在涉及維護管理方面,如果出現管理維護不當致有滅失或損害價值之虞情況,政府應急措施中最強烈方式,尚可以「強制徵收」古蹟及所定著之土地,由此可看出古蹟之保存及維護管理具有公共利益。

    在私有化的潮流下,古蹟之保存及維護管理在政府治理制度方面,出現何種轉變,在台灣公有古蹟已有多個委外管理案例,然私有古蹟方面,倘古蹟所有人無力維護,可否藉由政府主動徵得所有人同意後,再由政府和委外團體以公私協力之模式,實踐古蹟維護管理及開放參觀目的?

    古蹟雖可藉由民間力量獲得新生,然不論公私有古蹟皆具公共財特性,古蹟文化資產之維護管理具公共利益,而政府對此公共服務以私有化方式輸出達成,在私有古蹟應用上非營利組織是否可行,本研究乃藉由個案私有古蹟深入研究審視以非營利組織參與公私協力模式維護管理古蹟,是否較能協助政府扮演具專業、教育、歷史傳承、促進民眾參與等之角色?又由非營利組織管理維護之私有古蹟個案審視,由於受託之組織具專業性志願性人員投入,且志願者具去私為公之利他公益性之精神,是以非營利組織以公私協力方式參與政府對私有古蹟之維護管理,此種社會民間力量是否較具優勢?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專書
    1.伍壽民、藍植詮,1995,『李騰芳古宅之研究與導覽』,桃園:桃園縣文 化局。
    2.江明修,2000,『第三部門經營策略與社會參與』,臺北:智勝。
    3.江明修,2002,『非營利管理』。臺北:智勝。
    4.李宗勳,2007,『政府業務委外經營—理論、策略與經驗』。臺北:智勝。
    5.李宜君,2004,臺灣的再生空間』,臺北,遠足文化。
    6.林森田,1996,『土地經濟理論與分析』,臺北:三民書局。
    7.吳英明,1996,『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兼論公私部門聯合開發與都市發展』,高雄:麗文文化。
    8.吳英明、張其祿,2005,『全球化下的公共管理』,臺北:商鼎。
    9.吳定,2003,『公共政策辭典』,臺北:五南。
    10.陳金貴,1994,『美國非營利組織的人力管理』。臺北:瑞興。
    11.陳恆鈞,2002,『治理互賴與政策執行』。臺北:商鼎。
    12.陳國慈,2002,『東歪西倒三年有成:臺北文化一千天』,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13.胡寶林、喻肇青,1984,『臺北市都市景觀計劃研究』,桃園:中原大學建築系都市設計研究室。
    14.胡寶林,1998,『都市生活的希望』,臺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
    15.袁鶴齡,2004,『全球化世界的治理』,臺北:鼎茂。
    16.蕭新煌,2000,『非營利部門:組織與運作』,臺北:巨流圖書。
    17.傅朝卿,20O2,『國際歷史保存與古蹟維護:憲章、宣言、決議文、建議文』,臺南:臺灣建築文化。
    18.漢寶德,1995,『建築與文化近思錄』,臺北市:臺灣歷史博物館。
    19.徐裕建,2004,『桃園縣國定第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修復工程工作報告暨施工紀錄』,桃園縣文化局。
    20.詹中原,1993,民營化政策-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之分析,臺北:五南。
    21.黃建義,2005,『李騰芳古厝建築之美』,桃園:達文西瓜藝文館。
    2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日據時期臺灣文化資產研究與保存文獻彙編:以史蹟名勝天然紀念物相關文獻為主(文獻彙編部份)』,臺北。
    23.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歷史與理論研究室,1987,『桃園縣國定第二級古蹟李騰芳古宅修復』,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24.中國科技大學,2009,『桃園縣古蹟保存區涵蓋範圍劃設與執行之調查研究』,桃園,桃園縣文化局。
    2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10,『古蹟歷史建築管理維護及經營管理人才培訓課程講義』。

    期刊
    1.吳英明,1994,『公私部門協力推動都市發展:「高雄21」』美國考察報告,空間雜誌第56期。
    2.吳濟華,1994,「推動民間參與都市發展:公私部門協力策略之探討」,『臺灣經濟』,第208期,頁1-15。
    3.江明修,1994,『非營利組織領導行為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82-0301-H-004-060,頁36。
    4.江明修、梅高文,1999,「非營利組織與公共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11。
    5.江明修、陳定銘,2000,「我國基金會之問題與健全之道」,『公共行政學報』,第4期,頁153-192。
    6.林會承,2002,「文資無罪分類有理-現行文資法分類體系之檢討」,『文化視窗』,第37期。
    7.李宗勳,2004,「公私協力與委外化的效應與價值:一項進行中的治理改造工程」,『公共行政學報』,第12期,頁41-77。
    8.辛旗,1990,「臺灣社會的三階段變化時期-40年來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價值體系」,『中國論壇』第31卷第3期,1990年12月。
    9.湯京平,2001,「民主治理與環境保護:從中埔慈濟案例檢視我國資源回收的政策體系」,『臺灣政治學刊』,第5期,頁178-217。
    10.陳其南,1995,「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臺灣手工業』,第55期,頁4-9。
    11.陳金貴,1991,「公共行政研究主題之發展趨勢」,『行政學報』,第23期,頁67-90。
    12.莫永榮,2004,「政府服務委託外包的理論與實務:臺灣經驗」,『行政暨政策學報』,第39期,頁75-104。
    13.夏鑄九,1995,「文資法民間版的意義」,『教師天地』,第76期,頁11-17。
    14.陸宛蘋,1999,「非營利組織之定義與角色」,『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30-35。
    15.劉麗雯,2004,『非營利組織-協調合作的社會福利服務』,臺北:雙葉書廊。
    16.傅朝卿,2002,「世界人文文化遺產概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之概念-保存與維護概念」,『臺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會刊』,第7期,頁1-8。
    17.薛琴,1998,「臺灣都市保存與都市發展的衝突-法規、制度與民意覺醒」,『住 都雙月刊』,第132期,頁27-34。

    論文
    1.王瑞哲,2006,『地方政府與農會協力關係之研究-以臺南縣鄉鎮市產業文化活動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2.林源和,2001,『古蹟經營管理之研究—以九二一災後霧峰林宅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系碩士論文。
    3.林芬,1995,『戰後臺灣古蹟保存政策變遷歷程之研究(1945-1996)』,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4.林華苑,2002,『古蹟保存政策與再利用策略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地政學系碩士論文。
    5.洪郁婷,2002,『建構危機狀態下的公私協力關係:921緊急醫療與安置照顧在災難管理過程中的角色』,東海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6.黃素娟,2000,『古蹟保存之經營管理--國民信託之應用』,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7.葉乃齊,1989,『古蹟保存論述之型成-光復後臺灣古蹟保存運動』,臺大土木工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8.劉福麟,1994,『古蹟維護管理之研究─以臺南市第三級古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畫研究所碩士論文
    9.蘇子程,2000,『古蹟文化經營之探討-以臺灣地區第一級公有古蹟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
    10.榮芳杰,2000,『從英、美二國古蹟組織探討臺南市公有古蹟經營管理策略』,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

    會議論文
    1.林會承,2000,「臺灣現今文化資產保存的問題:九二一災後的觀察」,『地震災後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5-26。
    2.徐裕健,2001,「近十年(1990-2000)臺灣歷史街區保存的國家政策及社會動力分析-以湖口老街、艋舺剝皮寮及深坑老街為比較個案」,『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全輯』,頁21-28。
    3.徐世榮,2005,「環境衝突與規劃治理-以核四電力設施選址為例」,『中國土地經濟學會與土地估價學會聯合會計國土資源規劃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116。
    4.夏鑄九,1996,『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5.閻亞寧,2001,『地震災後文化資產保存維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6.蕭百興,1992,「臺灣古蹟保存論述發展過程中範型移轉之反省以及現此時修復準則制訂所應有之視野」,『建築理論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

    【英文部分】
    1.Hall, C. M., & McArthur, S. 1998.Integrated Heritage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London:The Stationery office.

    【網站】
    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http://www.cca.gov.tw
    2.行政院文建會文化資產總管理處籌備處http://www.hach.gov.tw/
    3.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http://law.moj.gov.tw/
    4.立法院全球法律資訊網http://glin.ly.gov.tw/web/index.do
    5.立法院國會圖書館http://npl.ly.gov.tw/do/www/homePage
    6.桃園縣文化局http://www.tyccc.gov.tw/
    7.桃園縣大溪鎮公所http://www.dashi.gov.tw/
    8.臺北市文化局http://www.culture.gov.tw/
    9.臺北縣文化局http://www.culture.tpc.gov.tw/
    10.宜蘭縣文化局http://www.ilccb.gov.tw/
    11.高雄縣文化局http://www.kccc.gov.tw/
    12.嘉義市文化局http://www.cabcy.gov.tw/
    13.花蓮縣文化局http://www.hccc.gov.tw/cultural/
    14.高雄市文化局http://heritage.khcc.gov.tw/
    15.臺南市文化局http://newculture.tncg.gov.tw/
    16.連江縣文化局http://www.matsucc.gov.tw/
    17.彰化縣文化局http://www.bocach.gov.tw/
    18.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
    19.英國英格蘭遺產http://www.english-heritage.org.uk/
    20.英國國家信託http://www.nationaltrust.org.uk/main/
    2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http://www.unesco.org/new/en/unesco/
    22.國際古蹟保存總會http://www.international.icomos.org/home.htm

    【其他】
    1.聯合報2010年4月13日第3版報導
    2.自由時報2009年5月24日第4報導
    3.聯合報2007年12月14日第3版報導
    4.中國時報2005年11月1日第4版報導
    5.2006年高雄市議會質詢公報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地政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93923023
    99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3923023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地政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23101.pdf3702KbAdobe PDF2428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