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66495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09949/140898 (78%)
造訪人次 : 46068750      線上人數 : 107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政大機構典藏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66495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6495


    題名: 蘇轍《春秋集解》研究
    作者: 陳念先
    Chen, Nien Hsien
    貢獻者: 葉國良
    陳念先
    Chen, Nien Hsien
    關鍵詞: 蘇轍
    春秋
    春秋學
    春秋集解
    蘇軾
    啖助
    蜀學
    古史
    日期: 2013
    上傳時間: 2014-06-04 14:44:57 (UTC+8)
    摘要: 宋人詮解《春秋》,深受啖、趙的影響,學者往往講求會通,打破門戶之見,兼取三家之長,進而捨傳解經,融入個人意見,呈現出多樣的風貌。唯基於探求義理的需要,偏重於敘事的《左傳》,自不如以申述《春秋》大義為主的《公羊傳》、《穀梁傳》來得受注目。相較之下,解經以《左傳》為主,不在字面上深求義理的蘇轍《春秋集解》,可謂獨樹一幟。
    早在少年時期,蘇轍便對《春秋》頗有論說,出仕後一直致力於《春秋集解》的編撰。初稿於元豐七年(西元1084年)完成後,蘇轍仍持續修訂,前後歷經數十載才告定稿,本書實為其自信之作。則欲研究蘇轍學術成就,絕對有深入討論《春秋集解》的必要。而從葉夢得所言「今學者治經不精,而蘇、孫之學近而易明,故皆信之」,顯見此書曾具有一定之影響力。宋、元學者於解經之際,也多有引用者,故筆者認為《春秋集解》有其論述之價值。
    蘇轍在訓釋經文之際,每從異於傳統的角度切入。這些觀點,往往源自於地域與家庭的影響。蓋蜀地是我國典籍印刷的重要基地,加以藏書風氣盛行,提供學術發展極其有利的條件。然相對封閉的地理位置,也醞釀出迥異於中朝的學風。對蘇轍學風造成何種影響,便有論述空間。又如蘇洵採用權術、人情的觀念解說經義,蘇軾反對以義例探求《春秋》的主張,皆為蘇轍所繼承,然而彼此看法也存在部分差異,故本文將釐清其關係。
    此外,目前對《春秋集解》的研究不甚完備。如學者在談論蘇轍《春秋》思想時,多侷限於《春秋集解》本身,其餘專著則鮮少論及,文集中的單篇著作、零散議論更少見引用。實則這些資料頗具參考、補充的價值,故本文將其納入,以窺蘇轍《春秋》思想之全貌。
    其次,學者論及《春秋集解》思想淵源時,多著墨於《左傳》對蘇轍的影響,至於脫胎自《公羊傳》、《穀梁傳》者則少見論述,更遑論出自啖助、孫復等人者。實則蘇轍主張不拘執一家,唯理是循,方可觀其真義。故其學雖以《左傳》為本,亦直言「丘明容不明盡,故當參以《公》、《穀》、啖、趙諸人」。故對於歷來三傳注家,以及同時代的孫復與劉敞,本文皆納入討論範圍,藉以釐清蘇轍《春秋》思想之來源。
    再者,學者在論述《春秋集解》治經方法時,多將焦點置於「以史解經」上,實則蘇轍亦採行「以例解經」的方式,解經之際,往往以例為本,配合以史事,藉以釐析《春秋》大義。除了沿用前人義例外,甚至有仿《左傳》自創新例的企圖。故本文透過對《春秋集解》內文的分類整理,一探蘇轍詮解《春秋》的方法。
    又,受到時代風氣的影響,《春秋集解》文中亦強調「尊王攘夷」之觀念。唯如何看待相繼而起、掌控時局的霸主,則有其獨到看法。另受到《公羊傳》的影響,蘇轍亦試圖藉由樹立賢者形象,提供可供借鑒的人物。至於廣見於《春秋》中的災異事件,學者往往藉以批評時政,對當權者進行勸諫。蘇轍則給予合理的解釋,避免流於主觀臆測。本文對於上述議題,皆作了討論。
    最末,蘇轍的經學見解,往往為後人吸納,或被直接引用,或與其學說有暗合之處。故筆者透過蘇轍論著與後人著述的相互比對,釐清其彼此間的關係。從《春秋集解》內容被引用的次數、在他人作品中所佔的比重、被引用者是否為重要概念等方面,說明後人是否曾借鑒、吸取蘇轍學說的精華。進而探究蘇轍《春秋》學對當時及後世的影響,揭示其在《春秋》學史上的地位。
    參考文獻: 1、蘇氏著作(按輩份排列)
    蘇洵著,曾棗莊、金成禮箋註:《嘉祐集箋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
    蘇軾:《東坡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軾:《書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軾:《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
    蘇軾:《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4月
    蘇軾:《東坡志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軾:《仇池筆記》,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軾撰,郎曄注:《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臺北:世界書局,1992年3月
    蘇轍:《蘇氏詩集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轍:《潁濱先生春秋集傳》,明萬曆丁酉(25年)畢氏刋本
    蘇轍:《蘇氏春秋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景印本
    蘇轍:《蘇氏春秋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轍:《蘇氏春秋集解》,北京:商務印書館,《文津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轍:《論語拾遺》,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轍:《古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轍:《孟子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轍:《老子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轍:《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7月
    蘇轍著,曾棗莊、馬德富點校:《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
    蘇過:《斜川集校注》,舒大剛等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12月
    蘇籀:《雙溪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籀:《欒城遺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蘇洵等撰,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2、古人著作(按四庫全書總目分類次序排列)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毛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漢‧戴聖輯,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漢‧公羊壽傳,何休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晉‧杜預:《春秋釋例》,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唐‧陸淳:《春秋集傳纂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唐‧陸淳:《春秋集傳微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唐‧陸淳:《春秋集傳辨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孫復:《春秋尊王發微》,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劉敞:《春秋劉氏傳》,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劉敞:《春秋權衡》,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劉敞:《劉氏春秋意林》,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孫覺:《春秋經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黃仲炎:《春秋通說》,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胡安國:《春秋胡氏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廣編》景印本
    宋‧崔子方:《春秋經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崔子方:《春秋本例》,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張大亨:《春秋通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張大亨:《春秋五禮例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葉夢得:《葉氏春秋傳》,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高閌:《春秋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趙鵬飛:《春秋經筌》,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呂祖謙:《春秋集解》,臺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陳傅良:《陳氏春秋後傳》,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張洽:《春秋張氏集註》,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程公說:《趙氏春秋集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家鉉翁:《春秋集傳詳說》,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呂大圭:《呂氏春秋或問》,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宋‧呂大圭:《呂氏五論》,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元‧陳深:《讀春秋編》,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元‧程端學:《程氏春秋或問》,臺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元‧程端學:《春秋本義》,臺北: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元‧鄭玉:《春秋闕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欽定四庫全書薈要》景印本
    元‧趙汸:《春秋師說》,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元‧趙汸:《春秋屬辭》,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元‧趙汸:《趙氏春秋集傳》,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元‧李廉:《春秋會通》,臺北:臺灣大通書局,《通志堂經解》景印本
    元‧汪克寬:《春秋胡傳附錄纂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清‧毛奇齡:《春秋簡書刊誤》,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清‧毛奇齡:《春秋毛氏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清‧顧棟高:《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6月
    漢‧董仲舒撰,鍾肇鵬主編:《春秋繁露校釋:校補本》(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先秦‧不著撰人:《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先秦‧孟子著,漢‧趙岐注:《孟子》,臺北:藝文印書館,十三經注疏本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廣編》景印本
    清‧朱彝尊著,汪嘉玲等點校:《點校補正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7年10月
    清‧張國淦:《歷代石經考》,臺北:鼎文書局,1972年4月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等注:《新校史記三家注》,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劉宋‧范曄:《後漢書》,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6月
    唐‧姚思廉:《梁書》,臺北:洪氏出版社,1974年7月
    唐‧房玄齡等:《晉書》,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後晉‧劉昫等:《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0月
    宋‧歐陽修等:《新唐書》,臺北:世界書局,1972年9月
    宋‧薛居正等:《舊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9月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11月
    元‧脫脫等:《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9月
    明‧宋濂等:《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9月
    宋‧司馬光撰,宋‧胡三省注,章鈺校記:《新校資治通鑑注》,臺北:世界書局,1970年12月
    宋‧李燾撰,清‧黃以周拾補:《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漢‧劉向撰,漢‧高誘注,宋‧姚宏補:《戰國策高氏注》,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5月
    宋‧周羽翀:《三楚新錄》(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
    宋‧陳彭年:《江南別錄》(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
    明‧陳霆:《唐餘紀傳》,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
    清‧徐炯:《五代史記補考》,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
    清‧鄭方坤:《五代詩話》,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
    宋‧葉夢得:《石林燕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臺北:中文出版社,1980年
    晉‧常璩:《華陽國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本
    宋‧張唐英:《蜀檮杌》,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
    清‧黃廷桂等監修,清‧張晉生等編纂:《四川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清‧常明修,楊芳燦粲纂:《四川通志》,臺北:華文出版社,1967年
    明‧曹學佺:《蜀中廣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清‧姚彥渠:《春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年
    宋‧王溥:《唐會要》,臺北:藝文印書館,《聚珍版叢書》景印本
    元‧馬端臨撰,華東師大古籍研究所標校:《文獻通考經籍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5年
    清‧嵇磺、曹仁虎等撰:《欽定續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3月
    宋‧尤袤:《遂初堂書目》,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3月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明‧楊士奇:《文淵閣書目》,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2月
    明‧朱睦楔:《授經圖》,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3月
    明‧焦竑:《國史經籍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明‧張萱等:《內閣藏書目錄》,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3月
    明‧祁承燁:《澹生堂藏書目》,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89年
    明‧紐石溪:《會稽紐氏世學樓珍藏圖書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3月
    清‧錢謙益:《絳雲樓書目》,臺北:廣文書局,1969年2月
    清‧傅維鱗:《明書經籍志》,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清‧倪燦等:《明史藝文志廣編》,臺北:世界書局,1963年
    清‧徐乾學:《傳是樓書目》,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清‧于敏中、彭元瑞等:《天祿琳琅書目》,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清‧周中孚:《鄭堂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8月
    清‧莫友芝:《藏園訂補郘亭知見書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清‧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3月
    清‧顧懷三:《補五代史藝文志》,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年5月
    宋‧洪适:《隸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本
    明‧楊慎:《丹鉛總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臺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10月
    宋‧范祖禹:《唐鑒》,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清‧趙翼:《廿二史札記》,臺北:史學出版社,1974年4月
    宋‧王應麟:《困學紀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7年
    清‧黃宗羲:《宋元學案》,臺北:華世書局,1987年9月
    清‧唐晏:《兩漢三國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黃震:《黃氏日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明‧梁佐編:《丹鉛總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蔡絛:《鐵圍山叢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呂陶:《淨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司馬光:《傳家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司馬光撰,李文澤、雷紹暉點校:《司馬光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
    宋‧歐陽修:《歐陽修全集》,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年3月
    宋‧朱熹編:《二程外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廣編》景印本
    宋‧朱熹編:《二程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本
    宋‧秦觀:《淮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本
    宋‧張耒:《張右史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本
    宋‧李石:《方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朱熹:《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景印本
    宋‧朱熹:《晦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呂祖謙著,黃靈庚、吳戰壘主編:《呂祖謙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年
    宋‧吳泳:《鶴林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葉適:《水心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本
    宋‧葉適:《習學記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宋‧魏了翁:《鶴山先生大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本
    元‧虞集:《道原學古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初編》景印本
    清‧章學誠:《章氏遺書》,臺北:漢聲出版社,1973年1月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景印本
    清‧董皓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7月

    3、今人著作(依編著者姓氏筆畫多寡排列)
    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上)》,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9月
    丁傳靖:《宋人軼事彙編(下)》,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9月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2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12月
    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文廷海:《清代春秋穀梁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12月
    王宗稷:《東坡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3月
    王若虛:《滹南遺老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本
    王梓材、馮雲濠:《宋元學案補遺》,臺北:世界書局,1962年6月
    王貴民、楊志清編著:《春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3月
    王祿昌修,高覲光等纂:《瀘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7年
    中華書局編輯部編:《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方銘主編:《《春秋》三傳與經學文化》,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年1月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4月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五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
    石訓等:《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美)包弼德著,劉寧譯:《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平飛:《經典解釋與文化創新——《公羊傳》「以義解經」探微》,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9月
    安井小太郎等:《經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10月
    朱剛:《唐宋四大家的道論與文學》,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沈玉成、劉寧:《春秋左傳學史稿》,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
    李冬梅:《蘇轍《詩集傳》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1月
    李建軍:《宋代《春秋》學與宋型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6月
    李穎科:《孔子與中國史學》,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9月
    李學勤、呂文郁主編:《四庫大辭典》,吉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谷建:《蘇轍學術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9月
    李致忠:《宋版書敘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7年11月
    何崇文等:《巴蜀文苑英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
    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1月
    汪惠敏:《宋代經學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1989年4月
    宋鼎宗:《春秋宋學發微》,臺南:友寧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2月
    宋鼎宗:《春秋胡氏學》,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4月
    吳任臣:《十國春秋》,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11月
    金固永等:《文章力學談蘇轍》,臺北:莊嚴出版社,1991年4月
    吳孟復:《唐宋古文八家概述》,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吳叔樺:《蘇轍史論散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吳叔樺:《蘇轍學術思想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7年11月
    吳國武:《經術與性理--北宋儒學轉型考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3月
    吳雪濤:《蘇文系年考略》,內蒙古: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0年2月
    吳雪濤:《蘇軾考論稿》,內蒙古:內蒙古教育出版社,1994年9月
    吳智雄:《穀梁傳思想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6月
    周偉民、唐玲玲:《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
    周遠斌:《儒家倫理與《春秋》敘事》,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8月
    吳雁南、秦學頎、李禹階主編:《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9月
    林義正:《春秋公羊傳倫理思維與特質》,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3年12月
    林葉連:《中國歷代詩經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3月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12-1987》,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89年
    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著目錄1988-1992》,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5年
    易蘇民:《三蘇年譜彙證》,臺北:大學文選社,1969年3月12日
    易蘇民:《三蘇著述考》,臺北:大學文選社,1969年4月26日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9月
    祝尚書:《宋人別集敘錄》,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11月
    胡昭曦等:《宋代蜀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7年3月
    胡昭曦:《宋代蜀學論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段渝、譚洛非:《濯錦清江萬里流:巴蜀文化的歷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段熙仲:《春秋公羊學講疏》,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11月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9月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臺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9月
    高文、高成剛編:《四川歷代碑刻》,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馬斗成:《宋代眉山蘇氏家族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12月
    秦平:《《春秋穀梁傳》與中國哲學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1月
    晁岳佩:《春秋三傳要義解讀》,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11月
    夏君虞:《宋學概要》,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12月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11月
    涂美雲:《朱熹論三蘇之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7月
    高海夫主編:《唐宋八大家文鈔校注集評》,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4月
    翁銀陶:《公羊傳漫談》,臺北:鼎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3月
    郭丹:《左傳漫談》,臺北:鼎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8月
    陳正雄:《蘇轍學術思想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12月
    陳柱:《公羊家哲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1年6月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陳槃:《左氏春秋義例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3年5月
    章權才:《魏晉南北朝隋唐經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年月
    章權才:《宋明經學史》,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
    梁廷楠:《東坡事類》,臺北:佩文書社,1961年4月
    陳雄勳:《三蘇及其散文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1月
    陳植鍔:《北宋文化史述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3月
    許肇鼎:《宋代蜀人著作存佚錄》,成都:巴蜀書社,1986年7月
    舒大剛:《三蘇後代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12月
    粟品孝:《朱熹與宋代蜀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
    粟品孝:《宋代蜀學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
    黃開國:《國學與巴蜀哲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5月
    黃開國、鄧星盈:《巴山蜀水聖哲魂:巴蜀哲學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黃開國:《清代今文經學的興起》,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6月
    彭林:《經學研究史論文選》,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6月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解經研究》,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4月
    張海:《前後蜀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1月
    張須:《通鑑學》,臺北:開明書局,1958年
    張富國:《宋代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曾棗莊:《蘇洵評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
    曾棗莊:《蘇轍年譜》,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1月
    曾棗莊:《蘇轍評傳》,臺北:5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6月
    曾棗莊:《三蘇傳》,臺北:學海出版社,1996年6月
    曾棗莊:《三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10月
    曾棗莊:《蘇文彙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2001年1月
    曾棗莊等:《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張端穗:《西漢公羊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5年3月
    傅增湘纂輯:《宋代古文輯存》,香港:龍門書店,1971年9月
    傅隸樸:《春秋三傳比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年7月
    蒙文通:《蒙文通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9月
    楊立誠:《四庫目略》,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9年12月
    楊世文:《走出漢學——宋代經典辨疑思潮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源流出版社,1982年3月
    楊新勛:《宋代疑經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葉平:《三蘇蜀學思想研究》,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
    葉師國良等:《經學通論》,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86年元月
    費海璣:《蘇軾傳記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1月
    趙友林:《《春秋》三傳書法義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
    趙生群:《春秋經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月
    趙生群:《《史記》編纂學導論》,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1月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漆俠:《宋學的發展和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
    劉咸炘:《推十書(增補全本)丙輯》,上海:上海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劉咸炘:《推十書(增補全本)戊輯》,上海:上海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1月
    劉琳、沈治宏:《現存宋人著述總錄》,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8月
    劉復生:《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7月
    劉維崇:《蘇軾評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2月
    劉黎明:《《春秋》經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5月
    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1月
    蔡方鹿主編:《經學與中國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6月
    蔡方鹿:《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3月
    蔣偉勝:《合內外之道——呂祖謙哲學研究》,杭州:浙江工商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67年
    戴君仁:《春秋辨例》,臺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12月
    戴維:《春秋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謝金良:《穀梁傳漫談》,臺北:鼎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8月
    謝武雄:《蘇洵言論及其文學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年4月
    謝敏玲:《蘇軾史論散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5月
    韓鐘文:《中國儒學史——宋元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6月
    譚興國:《蜀中文化冠天下:巴蜀文學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蘇軾研究學會編:《東坡研究論叢》,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3月

    4、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列)
    葉師國良:《宋人疑經改經考》,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收入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叢刊)
    高光惠:《蘇轍文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陳明義:《蘇轍詩集傳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王素琴:《蘇轍古文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
    桑海風:《蘇轍《古史》研究》,四川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年
    簡逸光:《《穀梁傳》解經方法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鄭婕:《蘇轍經學成就研究》,華東師範大學2004屆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劉德明:《孫覺《春秋經解》解經方法探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年
    姜義泰:《葉夢得《春秋傳》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劉茜:《蘇轍的《春秋學》與《詩經》學》,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7年
    簡逸光:《《公羊傳》、《榖梁傳》比較研究》,佛光大學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江右瑜:《唐代(春秋)義疏之學研究——以詮解方法與態度為中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姜義泰:《北宋《春秋》學的闡釋進路》,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

    5、期刊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列)
    程運:〈兩宋學術風氣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21期,1970年5月,頁117-133
    陳宗敏:〈蘇轍的生平及作品(上)〉,《書和人》,第4輯,1981年9月,頁2537-2544
    陳宗敏:〈蘇轍的生平及作品(下)〉,《書和人》,第4輯,1981年9月,頁2545-2552
    李威熊:〈兩宋治經取向及其特色〉,《中華學苑》,第30期,1984年12月,頁49-85
    曹錦清:〈宋代疑經思潮與理學的形成〉,《中國哲學史》,1985年,第3期,頁83-87
    周偉民:〈孔子儒學對蘇軾思想的影響〉,《孔子誕辰2540周年紀念與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2年5月),頁1888-1908
    林慶彰:〈《詩經》學史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中國文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5月),頁349-382
    卿三祥:〈蘇軾《論語說》鉤沉〉,《孔子研究》,1992年,第2期,頁112-123
    邱德修:〈新脩蘇子由年表(上)〉,《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1卷,第1期,1992月,頁143-177
    邱德修:〈新脩蘇子由年表(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21卷,第1期,1992年12月,頁259-295
    馬德富:〈蘇軾《論語說》鉤沉〉,《四川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頁59-68
    姚瀛艇:〈宋儒關於《周禮》的爭議〉,《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頁99-112
    吳武雄:〈蘇洵〈六經論〉意蘊〉,《台中商專學報》,第25期,1993年6月,頁223-257
    胡昭曦:〈析《易》學在蜀〉,《宋史研究論文集》(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年12月),頁545-563
    孔繁:〈蘇轍和道家〉,《道家文化研究——第4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3月),頁163-179
    陳明義:〈蘇轍《詩集傳》在《詩經》詮釋史上的地位與價值〉,《經學研究論叢》(臺北:聖環圖書公司,1994年10月),頁109-176
    郝明工:〈北宋經學論略〉,《重慶師院學報哲社版》,1995年第4期,頁61-69
    吳長庚:〈朱熹論蘇軾學術〉,《宋明思想和中華文明》(北京:學林出版社,1995年10月),頁387-395
    趙制陽:〈蘇轍《詩集傳》評介〉,《孔孟學報》,第71期,1996年3月,頁77-109
    謝桃坊:〈關於蘇學之辯——回顧朱熹對蘇軾的批評〉,《孔孟月刊》,第36卷,第2期,1997年10月,頁24-32
    陳致宏:〈蘇洵〈六經論〉次第與經學思想探析〉,《孔孟月刊》,第37卷,第3期,1998年11月,頁25-34
    曾棗莊:〈《蘇氏易傳》與三蘇的道家思想〉,《道家文化研究——第12輯》(北京:三聯書店,1998年1月),頁432-452
    郝明工:〈蘇氏蜀學之經學考察〉,《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1998年第3期,頁43-47
    謝桃坊:〈蘇軾與經學〉,《中國文化月刊》,第221期,1998年8月,頁59-73
    王憲明:〈蘇軾在密州與其經學特點〉,《中國第十屆蘇軾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3月),頁92-101
    劉尚榮:〈中華書局「三蘇」系列圖書述評〉,《中國第十屆蘇軾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99年3月),頁498-509
    蕭永明:〈論蘇氏蜀學的學派特徵〉,《中國哲學》,1999年,第4期,頁102-106
    曾棗莊:〈蘇氏兄弟異同論〉,《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5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2月),頁173-197
    浦衛忠:〈孫復與宋代《春秋》學研究〉,《經學今詮初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6月),頁470-512
    金生楊:〈蘇洵《易》學淺論〉,《宋代文化研究——第9輯》(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8月),頁379-390
    張高評:〈黃澤論《春秋》說法——《春秋師說》初探〉,《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10月),頁579-623
    馮曉庭:〈趙汸《春秋金鎖匙》初探〉,《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0年10月),頁625-658
    李雲龍:〈蘇軾《書傳》的解經方法(上)〉,《孔孟月刊》,第39卷,第4期,2000年12月,頁16-24
    李雲龍:〈蘇軾《書傳》的解經方法(下)〉,《孔孟月刊》,第39卷,第5期,2001年1月,頁13-21
    曾棗莊、舒大剛等:〈《三蘇全書》敘錄〉,《宋代文化研究——第10輯》(北京:線裝書局,2001年9月),頁43-124
    浦衛忠:〈論胡安國《春秋傳》的思想〉,《經學今詮續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10月),頁509-550
    李冬梅:〈蘇轍研究綜述〉,《許昌師專學報》,2002年第3期,頁111-114
    李勝:〈崔子方及其《春秋》學研究〉,《涪陵師範學院學報》,第18卷,第5期,2002年9月,頁26-28
    陳昇輝:〈蘇轍《論語拾遺》試探〉,《問學集》,第12期,1993年6月,頁158-174
    楊新勛:〈北宋《春秋》學的主要特點〉,《中州學刊》,2003年第2期(總第134期),頁119-124
    張偉:〈蘇轍與《古史》〉,《史學史研究》,2003年第3期(總111期),頁46-52
    張壽安:〈從「親親尊尊」論儒學禮秩的情理結構〉,《乾嘉學者的義理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3年),頁131-212
    郭文佳:〈宋代的疑經思潮與《春秋》學的地位〉,《中州學刊》,2004年第1期(總第139期),頁109-111
    舒大剛、李冬梅:〈蘇轍佚文兩篇:《詩說》、《春秋說》輯考〉,《文學遺產》,2004年第1期,頁78-82
    胡昭曦:〈宋代蜀學芻論〉,《宋代蜀學論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頁235-236
    顧永新:〈蘇轍佚文兩篇疏証〉,《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7期,頁33-38
    (日)齋木哲郎撰,呂靜、曹峰譯:〈程伊川的春秋學〉,《經學今詮四編》(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4年8月),頁336-362
    吳智雄:〈試論孔子與《穀梁傳》的正名思想及其傳承關係〉,《經學研究論叢(第十二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12月),頁211–226
    俞樟華、林怡:〈宋代《左傳》學概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05年第1期,頁28-33、70
    楊勝寬:〈蘇軾《論語說》三題〉,《達縣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6期,2005年11月,頁49-53
    杜敬勇:〈蘇轍《春秋集解》淺論〉,《哈爾濱學院學報》,2005年第12期,頁95-99
    葛煥禮:〈論蘇轍《春秋》學的特點〉,《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頁90-97
    葛煥禮:〈崔子方的《春秋》學〉,《山東大學學報》,2006年第4期,頁81-88
    伍文:〈蜀學史料〉,《蜀學(第一輯)》(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9月),頁294-299
    劉復生:〈劉咸炘《蜀學論》及其在學術史上的意義〉,《蜀學(第一輯)》(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9月),頁35-42
    金生揚:〈理學與宋代巴蜀《春秋》學〉,《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5期,頁133-138
    金生揚:〈論蘇軾的《春秋》學〉,《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頁22-25
    顧永新:〈二蘇「五經論」歸屬考〉,《中國中世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頁1484-1502
    夏微:〈宋代《春秋》學述論〉,《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2期,2007年,頁61-64
    張高評:〈蘇轍《春秋集解》以史傳經初探〉,《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3期,2007年9月,頁12-34
    張尚英、舒大剛:〈宋代《春秋》學文獻與宋代《春秋》學〉,《求索》,2007年第7期,頁199-203
    江湄:〈北宋諸家《春秋》學的「王道」論述及其論辯關係〉,《哲學研究》,2007年第7期,頁27-35
    馮志弘:〈北宋天聖年間四川仕風之嬗變——三蘇文章匯入北宋古文運動的地域背景〉,《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95-100
    吳叔樺:〈二蘇〈五經論〉作者考〉,《國文學報》,第7期,2007年12月,頁97-118
    楊金平:〈蘇軾對「春秋三傳」的比較研究〉,《樂山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頁6-9
    賈大泉:〈包容並蓄的蘇氏蜀學〉,《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五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頁220-243
    葛煥禮:〈劉敞的《春秋》學〉,《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五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8年3月),頁115-151
    魏王妙櫻:〈蘇轍作品考述〉,《經學研究論叢(第十五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3月),頁279-298
    賈貴榮:〈北宋春秋學概述〉,《春秋三傳與經學文化》(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年1月),頁302-305。
    胡宇芳:〈葉夢得的《春秋》學〉,《儒家典籍與思想研究(第二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5月),頁164-181
    劉倩:〈二蘇「五經論」歸屬再考證——兼與顧永新先生商榷〉,《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9卷,第4期,2010年8月,頁69-72
    (日)齋木哲郎撰,曹峰譯:〈蘇軾的春秋學——史論與《春秋》〉,《中國經學(第八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頁105-119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1151506
    10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1515061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中國文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檔案 大小格式瀏覽次數
    506101.pdf6314KbAdobe PDF21193檢視/開啟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