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083819      Online Users : 120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傳播學院 > 新聞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68205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8205


    Title: 從「人間副刊」到《人間》雜誌: 台灣報導文學傳播論(1975-1989)
    From Literary Supplement of China Times to Ren Jian Magazine: A Study on the Practice of Reportage in Taiwan, 1975-89
    Authors: 張耀仁
    Chang, Yao Jen
    Contributors: 陳芳明
    張耀仁
    Chang, Yao Jen
    Keywords: 台灣報導文學
    傳播論
    人間副刊
    《人間》雜誌
    Taiwanese reportage
    practice
    literary supplement of China Times
    Ren Jian Monthly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8-06 11:37:11 (UTC+8)
    Abstract: 作為台灣文學史上一度備受注目,卻又屢屢缺席的文類,報導文學無寧是尷尬的存在。在過往研究反覆關注溯源論、文體論的取向下,台灣報導文學向來蹎蹠於該歸入於何種文類?是否夠資格歸入文學史?最終走向「報導文學已死」、「報導文學成長危機」等。

    因此,本文另闢蹊徑,視報導文學的發展乃是攸關「建構台灣」的詮釋論、傳播論,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迄《人間》雜誌(1975.7-1989.9)為研究範疇,探究兩個同樣名為「人間」的媒體,如何以報導文學介入人間、建構人間以及影響誰?就七○年代報導文學家筆下的作品而言,絕大部分旨在踏查台灣,饒有興味的是,他們筆下極少觸及台灣東半部,故而勾勒出來的圖像僅是「半個台灣」。而其內容泰半聚焦於:一,對於傳統民俗技藝與宗教信仰的理解;二,對於鄉鎮與地方產業特色的報導;三,對於社會問題的調查。其中,論者以為「社會問題」乃報導文學被視為「黑色文學」之故,但事實上,第一代報導文學家極少深刻觸及社會問題,真正促使當局動員論述予以「矯正」報導文學,乃因其涉及台灣鄉土將引發台獨意識之可能,這才是當局致力防堵報導文學的主因。

    也是從這個觀點切入,我們才能有效理解八○年代陳映真創辦《人間》的初衷,也才明白《人間》如何被論者曲解、誤解,乃因強力主張第三世界論、中國意識論的前提下,《人間》意欲經由報導文學與紀實攝影以抨擊台灣意識、台獨意識,從而導正報導文學作為實踐第三世界論的傳播載體,最終達成中國民族的和平與團結。在陳映真刻意的操作策略下,《人間》徹底展現了向「第三世界(中國)窮人」學習的取向,因此主張「從弱小者的眼光看台灣」,也動輒指責資本主義、帝國霸權乃至冷戰體系、國安體制等,由此營造了彩色的中國、黑白的台灣;壯美的中國、醜惡的台灣,經由「飽食貪婪的台灣」對照「質樸動人的中國」,《人間》成為陳映真實踐第三世界論的利器,也是宣揚左統意識的載體。然而無論陳映真如何亟欲抵達中國,他都必須從台灣出發,也就必須理解台灣、建構台灣。

    至此,我們可以理解台灣報導文學始終處於搶奪詮釋「台灣」的過程。在時代條件的囿限下,七○年代的報導文學淪為「從愛出發」的附傭;在意識態使然下,八○年代的報導文學淪為「第三世界論」的傳達者。兩造都局限了報導文學的走向,也使我們再次回望三○年代楊逵提倡報告文學之舉,他指出:「我們之所以提倡殖民地文學,是因為我們要先寫我們所居住成長的這個台灣社會,絕非把自己封閉在台灣。」亦即楊逵意欲透過報導文學批判、抵抗殖民體制,而這正是爬梳楊逵提倡報導文學的必要性,也是本文經由研究發現,報導文學乃蘊含後殖民主義的文類、動員群眾的文類以及可資作為台灣歷史記憶的一環。從七○年代的「何謂台灣」到八○年代的「人間中國」,報導文學的意涵轉折恰對應了這塊土地重新構思台灣主體性的行動,也就是從內部殖民邁向去殖民化之可能。

    也是由此切入,本文主張跳脫文體論、溯源論,就報導文學的詮釋論與傳播論加以探析,從中汲取去殖民化、抵抗霸權的精神,以此期許來日的台灣報導文學再次奮起,以踏查田野的草根姿態面向台灣,並建構台灣不同於文化霸權的容顏,傳達反思鄉土、關懷台灣的意志。
    Being the genre which has once been in the limelight yet often absent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the existence of reportage is indeed awkward. Reportage in Taiwan has always been ambiguous when it comes to genre classification since the focus of previous research is oriented to go back and forth from aetiology to stylistics. Much doubted is its qualification to be classified into the history literature. Ultimately the assumption goes to “Reportage in Taiwan is dead”, “The crisi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eportage in Taiwan”…e.g.

    This paper sheds a different light on Taiwanese reportage, which takes the development of reportage in Taiwan as hermeneutics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aiwanese identity. Research materials taken from the literary supplement of China Times “Ren Jian” and “Ren Jian” Monthly (1975.07 -1989.09),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these two media, which both had been named “Ren Jian” (meaning: Midgard), intervene and construct Midgard by publishing reportage and on whom have they effected. As for the works written by the literary reportage writers in the 1970s, most of them concern on Taiwan investigation.Interestingly, they seldom mention Eastern Taiwan, thus only half of Taiwan is pictured, which mainly focus on: 1. the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folk tricks and folk religions, 2. the report of county features and local industry features, 3. the investigation into social issues. Researchers assume that social issue concerns are the reason why reportage in Taiwan has been redeemed as “black literature”. In fact,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Taiwanese reportage writers rarely introspects into social issues. Taiwanese/ Taiwan independent identity, which is about to be provoked by reportage, is the real reason that causes the authority to mobilize the discourse of reportage to have it regulated and blocked.

    Also from this aspect, only can we understand Chen Ying-zhen’s initial purpose to found “Ren Jian” in the 1980s. Under Chen’s intentional manipulation strategies, “Ren Jian” has profoundly performed its orientation to learn “from the poor in Third World (China)”. Thus its allegation of “seeing Taiwa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vulnerable” has also criticized Capitalism, imperial hegemony and the Cold War systems to structure contrasts between a colorful China and a black and white Taiwan, between a grand China and an ugly Taiwan. “Ren Jian” has become the best sharp weapon for Chen Ying-zhen to practice the Third World theory through the contrast of “a Taiwan fed up with greed and gluttony” to “an unadorned and honest China”.

    However, despite the arguments over the purposes of Chen Ying-zhen and Kao Hsin-chiang, Taiwan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subject back then, that is, Taiwan has to been seen, known and constructed. Accordingly, this paper has derived the spirit of decolonizing, fighting against cultural hegemon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reportage in Taiwan as a genre to wish another rise of this genre, to front Taiwan from the grassroots with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o construct a visage of Taiwa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cultural hegemony, delivering the will to concern and reflect on its own land.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專書
    中國文藝協會(鍾雷【翟君石】執編),《文協十年》(台北:中國文藝協會,1960年初版)。
    尤增輝,《鹿港斜陽》(員林:大昇出版社,1976年初版)。
    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郭菀玲、游美惠、游常山譯,《東方主義》(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三版十刷)。
    王尚義,《野鴿子的黃昏》(水牛出版社,1978年第五次再版)。
    王拓,《金水嬸》(台北:香草山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初版)。
    王信,《蘭嶼.再見》(台北:純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85年初版)。
    王振寰,《資本,勞工與國家機器》(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1993年初版)。
    ———,《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初版)。
    王惕吾,《聯合報三十年的發展》(台北:聯合報社,1981年初版)。
    古蒙仁,《失去的水平線》(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初版)。
    ———,《黑色的部落》(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四版)。
    ———,《台灣社會檔案》(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再版)。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蓬島文化公司,1980年初版)。
    回饋叢刊編輯委員會主編,《穿山甲人》(台北:四季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3年初版)。
    朱子南,《中國報告文學史》(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年初版)。
    朱作同與梅益主編,《上海一日》(上海:華美出版公司,1938年初版)。
    竹內好原著,李冬木、趙京華與孫歌譯,《近代的超克》(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初版)。
    何榮幸策畫導論、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張錦華主持,林麗雲、洪貞玲協同主持),《黑夜中尋找星星:走過戒嚴的資深記者生命史》(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初版)。
    宋澤萊,《打牛湳村》(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年初版)。
    李登輝,《台灣農業發展的經濟分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二刷)。
    李筱峰,《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1987年初版)。
    李靜玟,《《台灣文化》、《台灣新文化》、《新文化》雜誌研究(1986.6-1990.12):以新文化運動及台語文學、政治文學論述為探討主軸》(台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初版)。
    杜南發,《風過群山》(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12月再版)。
    林元輝主編,《一步一腳印》(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1995年初版)。
    林清玄,《長在手上的刀》(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初版)。
    ———,《鄉事》(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初版)。
    ———,《在夜暗中迎曦》(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二版)。
    林淇瀁,《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初版)。
    ———,《照見人間不平:台灣報導文學史論》(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3年初版)。
    林燿德,《重組的星空》(台北:業強出版社,1991年初版)。
    林麗雲,《台灣傳播研究史:學院內的傳播知識生產》(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04年初版)。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2003年初版)。
    政工幹部學校新聞組出版,《新聞文學》(台北:政工幹部學校,1956年初版)。
    洪醒夫,《黑面慶仔》(台北:爾雅出版社,1978年初版)。
    倪炎元,《再現的政治:台灣報紙媒體對「他者」建構的論述分析》(台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一版二刷)。
    夏曼.藍波安,《冷海情深》(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年初版)。
    翁台生,《痲瘋病院的世界》(台北:皇冠出版社,1980年初版)。
    翁秀琪主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上下冊)》(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初版)。
    翁秀琪與陳慧敏,《社會結構、語言機制與認同建構:大眾媒介如何「編織」美麗島事件並構塑民眾的族群與國家認同》(傳播研究集刊第四集)。
    馬以工,《幾番踏出阡陌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初版)。
    高上秦主編,《現實的邊緣(第一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6年四版)。
    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自費出版,1978年初版)。
    張景涵、張紹文、包青天、許仁真,《台灣社會力的分析》(台北:環宇出版社,1972年再版)。
    許俊雅主編,《楊守愚作品選集(補遺)》(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初版)。
    郭紀舟,《七○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初版)。
    陳明成,《陳映真現象:關於陳映真的家族書寫及其國族認同》(台北:前衛出版社,2013年初版)。
    陳芳明,《詩和現實》(台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1983年三版)。
    ———,《台灣新文學史》精裝本(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初版)。
    陳映真,《鳶山(隨筆卷)》陳映真作品集8(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
    ———,《鞭子和提燈(自序及書評卷)》陳映真作品集9(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
    ———,《中國結(政論及批判卷)》陳映真作品集11(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
    ———,《西川滿與台灣文學(政論及批判卷)》陳映真作品集12(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
    ———,《美國統治下的台灣(政論及批判卷)》陳映真作品集13(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
    陳鳴鐘與陳興唐主編,《台灣光復和光復後五年省情》(南京:南京出版社,1989年初版)。
    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第九卷.詩文卷(上)》(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初版)。
    彭品光主編,《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台北:中華民國靑溪新文藝學會,1977年初版)。
    彭家發,《新聞文學點.線.面》(台北:業強出版社,1988年初版)。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出版社,2004年再版)。
    楊素芬,《台灣報導文學概論》(台北:稻田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初版)。
    楊憲宏,《走過傷心地》(台北:圓神出版社,1986年再版)。
    楊澤主編,《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年再版)。
    詹宏志主編,《年度小說第二十一集:七十七年短篇小說選》(台北:爾雅出版社有限公司,1989年初版)。
    廖炳惠,《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初版二刷)。
    鄭明萱譯,《認識媒體:人的延伸》(台北:貓頭鷹出版,2006年初版)。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年初版)。
    鍾喬,《回到人間的現場》(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0年初版)。
    藍博洲,《幌馬車之歌》(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
    ———,《沉屍.流亡.二二八》(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年初版)。
    ———,《尋訪被湮滅的台灣史與台灣人》(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
    ———,《消逝在二二八迷霧中的王添灯》(台北:INK印刻文學生活雜誌社有限公司,2008年初版)。
    關曉榮,《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造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一刷)。
    ———,《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主屋重建.飛魚招魚祭.老輩夫婦的傳統日作息》(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2年初版一刷)。
    臧國仁主編,《中文傳播研究論述:「一九九三中文傳播研究暨教學研討會」論文彙編》(台北: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研究中心,1995年初版)。
    Bhabha, H. K. (1994).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 Routledge.
    Bourdieu, P. (1980). The production of belief: Conribution to an economy of symbolic good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2, 261-293.
    Bourdieu, P.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Cambridge, England: Polity Press.
    Bourdieu, P. (1996).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 Emanuel, Trans.).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 & Wacquant, L.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oare, Q. & Smith, G. N. (Eds.). (1998).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London, UK: Lawrence and Wishart.
    Huang, M(黃默). (1976). Intellectual ferment for political reforms in Taiwan, 1971-1973. Ann Arbor, Mich. :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
    Lippmann, W. (1922).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Macmillan.
    McCombs, M. E., & Shaw, D. L. (1972). The agenda-setting function of mass media.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36 (2), 176-187
    McCombs, M. E., & Shaw, D. L. (1993). The evolution of agenda-setting research: Twenty-five years in the marketplace of idea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 (2), 58-67.
    Reese, S. D., & Danielian, L. H. (1989). Intermedia influence and the drug issue: Converging on Cocaine. In P. J. Shoemaker (Ed.), Communication campaigns about drugs: Government, media and the public (pp. 29-45). Hillsdale, NJ: Erlbaum.
    Rogers, E. M., & Dearing, J. M. (1988). Agenda-setting research: Where has it been, where is it go? Communication Yearbook, 11, 555-594.
    Sontag, S. (1978).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Farrar, Staus and Giroux.
    Spivak, G. C. (1987). In other worlds :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 New York : Routledge.
    Wolfe, T. (1973). The new journalism. In T.Wolfe & E. W. Johnson, (Eds.), The new journalism. New York, NY: Harper & Row.

    二、論文
    (一)期刊論文
    <「現階段我們期盼的報紙副刊」座談會>,《中華文藝》第93期(1978年11月),頁8-34。
    <人間宣言:解放與尊嚴>,《人間》第40期(1989年2月),頁8-9。
    <人間現場攝影文化運動的展開……>,《人間》第32期(1988年6月),頁42。
    <大家來關心!大家來參與!>,《生活與環境》第1期(1981年10月),封面裡。
    <中國時報、聯合報副刊評議>,《書評書目》第66期(1978年10月),頁4。
    <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四十三年度徵求文藝創作辦法>,《文藝創作》第33期(1953年1月),無頁碼(末頁)。
    <台灣新文學社大綱>,《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1期(1935年12月),頁I。
    <共同塑造我們的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第1卷第1期(1979年6月),扉頁。
    <我們決心為言論自由奮鬥到底!!對當局一再濫權查禁書刊的抗議>,《美麗島》第1卷第2期(1979年9月),頁66。
    <我們呼籲朝野有志一同積極保育自然生態>,《大自然》第1期(1983年10月),頁12。
    <迎接一個報導文學的盛季:編後語>,《漢聲》第5期(1979年7月),頁132。
    <美麗島雜誌稿約>,《美麗島》第1期(1979年8月),頁16。
    <副刊在現代報業中的地位>,《報學》第6卷第4期(1980年6月),頁4-14。
    <創刊の言葉>,《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1期(1935年12月),頁5。
    <報告文學を募る(十枚程度メ切每月五日)>,《台灣新文學》第2卷第4期(1937年5月),無頁碼。
    <報紙副刊特輯>,《文訊》第21期(1985年12月),頁41-186。
    <發刊詞:我們的努力和方向>,《文季季刊》第一期(1973年8月),頁1-2。
    <發刊詞>,《婦女新知》第1期(1982年2月),頁4。
    <編輯後記>(第七點),《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4期(1936年5月),頁106。
    <編輯後記>(第三點),《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5期(1936年6月),頁90。
    <編輯後記>,《台灣新文學》第2卷第5號(1937年6月),頁67。
    <鄭重推薦!一本標示社會文化高度的好雜誌>,《人間》第4期(1986年2月),第85頁。
    王信口述,李明整理,<告訴你真相又發人深省的照片>,《人間》第1期(1985年11月),頁48-53。
    王家祥原著,潘庭松改寫,<綠牡蠣的惡夢海岸:台灣養殖業破產倒數讀秒的緊急報導>,《人間》第7期(1986年5月),頁106-116。
    王浩,<從報紙的副刊獨佔化談副刊>,《夏潮》第31期(1978年10月),頁46-47。
    王曉波,<原鄉人的血終於停止了沸騰:敬悼永不退卻的黃順興先生>,《海峽評論》第136期    
    (2002年4月),頁49-52。
    史晶晶,<王信在「蘭嶼.再見」中想說什麼?>,《婦女新知》第11期(1982年12月),頁53-56。
    台灣文藝雜誌社,<台灣文學的方向座談會>,《台灣文藝》革新第20號(第73期)(1981年7月),頁189-204。
    本刊編輯部,<如何提高攝影在雜誌中的品質>,《綜合月刊》第139期(1980年6月),頁135-144。
    西山正原著,李明亞改寫,<平常百姓是我的攝影老師:介紹日本當代傑出的報導攝影家留理男>,《人間》第1期(1985年11月),頁106-109。
    何秀煌,<「大眾化」與「大眾文化」>,《暖流》第1卷第1期(1980年8月),頁70-74。
    余小民,<屬於兒童的,請還給兒童:都市兒童生活的追踪特寫>,《人間》第6期(1986年4月),頁8-23。
    吳嘉寶,<台灣攝影簡史>,收於王禾璧與何善詩主編,《攝影透視:香港、中國、台灣》(香港:香港藝術中心,1994年初版),,頁49-56。
    宋冬陽,<現階段台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台灣文藝》第86期(1984年1月),頁10-40。
    宋澤萊,<文學十日談>,《台灣文藝》革新第20號(第73期)(1981年7月),頁223-259。
    李文吉,<斯馬庫斯部落:懸崖上的小野菊(Asayaki)>,《人間》第31期(1988年5月),頁66-82。
    ———,<搶救二十萬個被虐待的兒童!>,《人間》第32期(1988年6月),頁24-41。
    李旺台,<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黨外雜誌發展史略>,《八十年代》(半月刊)第1期(總號第33期)(1984年4月),頁11-18。
    李明,<記錄一個大規模的靜默的.持續的民族大遷徙>,《人間》第1期(1985年11月),頁26-31。
    李欽賢,<淺探三百年來台灣美術的時代意義>,《八十年代》第1卷第5期(1979年10月),頁82-87。
    李瑞騰,<從愛出發:近十年來台灣的報導文學>,《文藝復興》第158期(1984年12月),頁50-58。
    李葵雲,<詩和現實的理想距離: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三年台灣現代詩論戰的再檢討>,《台灣文學學報》第7期(2005年12月),頁43-66。
    阮義忠,<尋找一瓢乾淨的基隆河水>,《人間》第11期(1986年9月),頁66-113。
    ———,<人與土地:我的攝影主題.我的成長背景>,《人間》第15期(1987年1月),頁6-117。
    官鴻志,<我把痛苦獻給您們……:湯英伸救援行動始末>,《人間》第20期(1987年6月),頁 18-43。
    ———,<一座神像的崩解:民眾的吳鳳論>,《人間》第22期(1987年8月),頁62-83。
    ———,<怒吼的大河,反叛的車龍>,《人間》第23期(1987年9月),頁102-110。
    ———,<當工人「飆」上街頭:飆車族的社會學根源>,《人間》第23期(1987年9月),頁111-116。
    林元輝,<從「人間副刊」談起>,《新聞學人》第4卷第2期(1976年1月),頁30-37。
    林泗文,<私の書齊>,《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1期(1935年12月),頁52。
    林清芬,<一九八○年代初期台灣黨外政論雜誌查禁之探究>,《國史館學術集刊》第5期(2005年3月),頁253-325。
    林淇瀁,<編者的話:重視「台灣的命脈」!>,《大自然》季刊第5期(1984年10月),頁112。
    ———,<擊向左外野:論日治時期楊逵的報導文學理論與實踐>,《台灣史料研究》第23期(2004年8月),頁134-152。
    林燿德,<台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文訊》第29期(1987年4月),頁153-164。
    社論,<反映現實與反映人生:略論戲劇上的一個問題>,《文藝創作》第63期(1956年7月),頁2-3。
    邱韻芳,<《新種族》一個隨機問卷的分析報告>,《人間》第17期(1987年3月),頁96-107。
    南方朔,<中國自由主義的最後堡壘:大學雜誌階段的量底分析>,《夏潮》第4卷第2期(1978年2月),頁48-51。
    南民,<台灣的真假黨外雜誌>,《九十年代月刊(香港)》8月號(1986年8月),頁27-29。
    姜穆,<穗浪稻香>,《中央月刊》第8卷第5期(1976年3月),頁93-95。
    思兼,<報導文學與第三類接觸:接觸瘂弦,報導高信疆,兼談文藝性的副刊傳統>,《書評書目》第66期(1978年10月),頁36-41。
    郎靜山,<論攝影藝術>,《文藝創作》第37期(1954年5月),頁76-80。
    徐玉書,<台灣新文學社創設及「新文學」第一.二.三期作品的批評>,《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4期(1936年5月),頁97-102。
    翁台生,<為蓋廟而活下去的人>,《綜合月刊》第85期(1975年12月),頁12-21。
    張大春,<幾番阡陌草率行:馬以工的報導文學成績單>,《文訊》第廿一期(1985年12月),頁251-257。
    張堂錡,<「高信疆世代」報導文學寫作「班底」創作轉型現象:以陳銘磻為主要考察對象>,《中國現代文學》第21期(2012年6月),頁43-62。
    張道藩,<一年來自由中國文藝的發展>,《文藝創作》第9期(1952年1月),頁1-16。
    ———,<四十二年度文藝運動簡述>,《文藝創作》第33期(1953年1月),頁1-17。
    張耀仁,<跨媒體議題定之探析:整合次領域研究的觀點>,《傳播與管理研究》第5卷第2期(2006年1月),頁73-130。
    ———,<一切是劍:訪報導文學家陳銘磻>,《明道文藝》第416期(2010年11月),頁78-82。
    ———,<「實踐」的變貌:析論新世紀十年來台灣地方文學獎報導文學作品(2000-2009)>,《中  
    國現代文學》第21期(2012年6月),頁74-75。
    ———,<把文學種在土地上:重返七○年代「黑色的部落」>,《明道文藝》第443期(2013年2月),頁49-53。
    梁宗之,<左拉的自然主義文藝>,《文藝創作》第43期(1954年11月),頁56-62。
    許尤美,<伊甸奏起的輓歌:從「人間」的報導文學看台灣生態環境>,《水筆仔:台灣文學研究通訊》第3期(1997年9月),頁22-44。
    許南村,<「鄉土文學」的盲點>,《臺灣文藝》(季刊)革新第2期(第14卷第55期)(1977年6月),頁107-112。
    許榮和,<養豬人的畫像:年輕人心目中的黃順興先生>,《八十年代》第2卷第2期(1981年2月),頁28-30。
    郭力昕,<有個地方,叫塭子內……>,《人間》第18期(1987年4月),頁116-28。
    ———,<人道主義的「他者」凝視,與檢視人道主義攝影:閱讀台灣1980年代紀實攝影經典>,《美術論叢84》第84期(2007年12月),頁33-80。
    ———,<紀實攝影與意義建構的去/脈絡化:兩個案例分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0期(2008年6月),頁1-32。
    陳水性,<水吞み百姓>,《台灣新文學》第2卷第5期(1937年6月),頁32。
    陳正醍原著,路人譯,<台灣的鄉土文學論戰>,《暖流》第2卷第2-3期(1982年8-9月),頁61。
    陳永興,<蘭嶼島上的憂思:訪廖醫師對談>,《八十年代》第2卷第5期(1981年5月),頁84-89。
    陳光興,<陳映真的第三世界:狂人/瘋子/精神病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8期(2010年6月),頁215-268。
    陳芳明,<如果是為了團結與和平:與陳映真談二二八事件>,《台灣文化》雙月刊第12期(1987年6月),頁42。
    陳冠學,<「新竹義民廟的祭典」一文的荒謬>,《美麗島》第1卷第3期(1979年10月),頁108-109。
    陳映真,<向著更寬廣的歷史視野……>,《前進週刊》第12期(1983年6月18日),頁12-15。
    ———,<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希望,我們愛……>,《人間》第1期(1985年11月),頁2-3。
    ———,<編輯室報告>,《人間》第4期(1986年2月),頁5。
    ———,<編輯室報告>,《人間》第7期(1986年5月),頁5。
    ———,<編輯室報告>,《人間》第9期(1986年7月),頁9。
    ———,<編輯室報告>,《人間》第18期(1987年4月),頁5。
    ———,<為了民族的和平與團結:寫在<二二八事件:台中風雷>特集卷首>,《人間》第18期(1987年4月),頁64-67。
    ———,<編輯室手札>,《人間》第20期(1987年6月),頁9。
    ———,<編輯室手札>,《人間》第22期(1987年8月),頁7。
    ———,<編輯室報告>,《人間》第24期(1987年10月),第11頁。
    ———,<發行人的話>,《人間》第34期(1988年8月),無頁碼。
    ———,<民族文學的新的可能性:在「陳映真文學創作與文化評論國際研討會」結束時的致謝辭>,《人間》第35期(1988年9月),頁18-26。
    ———,<發行人的話>,《人間》第37期(1988年11月),無頁碼。
    ———,<文益煥牧師的一首詩>,《人間》第46期(1989年8月),頁16。
    ———,<老是缺席總不是辦法>,《人間》第47期(1989年9月),頁18-19。
    陳鼓應,<聯副違背新聞道德!>,《夏潮》第24期(1978年3月),頁7。
    陸傳傑,<被囚閉六年兒童:周子飛:一個極端的「漠視型」兒童惡待(Neglect Abuse)實例報告>,《人間》第32期(1988年6月),頁44-56。
    壹闡提,<我看「台灣文學」>,《台灣文藝》革新第20號(第73期)(1981年7月),頁205-213。
    彭琳淞,<黨外雜誌與台灣民主運動>,收於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台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國史館,2004年初版),頁693-782
    彭歌,<報導文學與小說>,《中華文藝》第1卷第3期(1971年5月),頁3-4。
    曾心儀,<諍言給聯合報副刊>,《夏潮》第26期(1978年5月),頁35-36。
    曾淑美,<雛妓奴隸籲天錄:台灣雛妓血淚證言>,《人間》第17期(1987年3月),頁110-123。
    ———,<除了牛肉,漢堡裡還有什麼?>,《人間》第30期(1988年4月),頁130-140。
    曾蘆花,<台北:小江和小夏>,《人間》第16期(1987年2月),頁30-32。
    焦雄屏,<沈思的視野:訪問張照堂>,《雄獅美術》第183期(1986年5月),頁93-100。
    須文蔚,<吳希聖<人間.楊兆佳>之真實再現與文體研究>,《成大中文學報》第30期(2010年10月),頁141-172。
    馮建三,<異議媒體的停滯與流變之初探:從政論雜誌到地下電台>,《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1995年8月),頁177-217。
    馮景青,<古蒙仁.李利國.心岱.陳銘磻.潘家慶>,《文訊》第29期(1987年4月),頁165-185。
    黃年與尹萍,<大學生與康寧祥談公正與理性>,《綜合月刊》第92期(1976年7月),頁26-31。
    黃明川,<攝影視覺與台灣現象>,《雄獅美術》第183期(1986年5月),頁86-92。
    黃信介,<我們想做的:發行人的話>,《台灣政論》第1期(1975年8月),頁1。
    ———,<共同來推動新生代政治運動!>,《美麗島》第1期(1979年8月),扉頁。
    楊祖珺,<苦旦歌仔的滄桑>,《八十年代》第2卷第1期(1979年12月),頁91-94。
    楊憲宏,<一種人文悲情:杜邦爭議下的憂思>,《人間》第10期(1986年8月),頁10-13。
    葉石濤,<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第14期(1977年5月),頁68-75。
    詹宏志,<兩種文學心靈:評兩篇聯合報小說獎得獎作品>,《書評書目》第93期(1981年1月),頁23-32。
    碧玉,<訪副刊編輯.談寫作投稿:智慧.心血.理想:高信疆先生談「報導文學」>,《文藝月刊》第109期(1978年7月),頁48-62。
    趙鴻譯寫,<劇變中的中國:1948-1949>,《人間》第14期(1986年12月),頁116-127。
    編者,<國軍新文藝運動推行綱要>,《新文藝》第111期(1965年6月),頁6-9。
    編輯部,<攝影與人和生活的連接點>,《人間》第30期(1988年4月),頁86-98。
    蔡義敏,<試論陳映真的「中國結」:「父祖之國」如何奔流於新生的血液中?>,《前進週刊》第13期(1983年6月25日),頁16-21。
    盧思岳,<風雨大杯酒:草根性居民運動的一把手:李棟樑>,《人間》第10期(1986年8月),頁24-31。
    蕭嘉慶,<無標題>(總標題:台灣文化和輿論重鎮是這樣看《人間》的……),《人間》第29期(1988年3月),頁95。
    賴春標,<丹大林區砍伐現場報告>,《人間》第23期(1987年9月),頁25-45。
    賴綠墾,<春の感傷>,《台灣新文學》第1卷第3期(1936年4月),頁50-52。
    鍾喬,<主編的話>,《人間》第35期(1988年9月),無頁碼(扉頁)。
    藍博洲,<還沒有結束的戰爭>,《人間》第19期(1987年5月),頁128-130。
    ———,<美好的世紀:尋訪戰士郭琇琮大夫的足跡>,《人間》第21期(1987年7月),頁70-89。
    ———,<永遠的王添燈>,《人間》第41期(1989年3月),頁135-140。
    顏匯增,<尋找反核運動的意義:當前台灣核電批判運動的反省>,《人間》第32期(1988年6月),頁118-135。
    魏廷朝,<新竹義民廟的祭典:客家人最大的拜拜>,《美麗島》第1卷第2期(1979年9月),頁77-78。
    羅世宏,<自由報業誰買單?新聞與民主的再思考>,《新聞學研究》第95期(2008年4月),頁213-238。
    關曉榮,<百分之二的希望與奮鬥>,《人間》第1期(1985年11月),頁16-25。
    ———,<孤獨傲岸的礁岩:蘭嶼報告>,《人間》第18期(1987年4月),頁8-23。
    ———,<觀光暴行下的蘭嶼>,《人間》第24期(1987年10月),頁128-141。
    ———,<漢化主義下的蘭嶼教育>,《人間》第28期(1988年2月),頁126-140。
    ———,<向泛原住民運動邁進!>,《人間》第37期(1988年11月),頁127-133。
    嚴沁蕾、許曼娜記錄,高信疆整理,<永恆與博大:報導文學的來龍去脈>,《新聞學人》第5卷第4期(1978年12月),頁43-55。
    瘂弦,<啄木鳥與砍樹者>,《中央月刊》第11卷第3期(1979年1月),頁105-106。

    (二)學位論文
    王貞懿《古蒙仁報導文學研究》(中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月)。
    何恭佑,《《人間》雜誌本土議題中的影像與書寫》(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1月)。
    胡文嘉,《《綜合月刊》報導文學作品之敘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7月)。
    莊宜文,《《中國時報》與《聯合報》小說獎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8年6月)。
    陳明成,《陳映真現象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7月)。
    陳勤,《新聞小說研究》(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63年5月)。
    陳韻如,《郭秋生文學歷程研究(1929-1937)》(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賀照緹,《小眾媒體.運動文化.權力:綠色小組的運動形式及生產條件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馮建三,《政論雜誌讀者型態的比較分析》(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6月)。
    黃盈雰,《【書評書目】雜誌之研究》(台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趙勳達,《「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一九三○年代台灣左、右翼知識份子與新傳統主義者的文化思維及其角力》(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6月)。
    劉依潔,《《人間》雜誌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歐陽聖恩,《無黨籍人士所辦政論雜誌在我國政治環境中角色功能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1月)
    薛麗珠《古蒙仁的報導文學作品研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6月)。

    (三)單篇論文
    丁琬,<行者的路:奔波在報導為學路上的古蒙仁>,收於周寧(周浩正)主編,《飛揚的一代》(台北:九歌出版社,1982年五版),頁145-158。
    王拓,<擁抱健康的大地:讀彭歌「不談人性.何有文學」的感想>,收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自費出版,1978年初版),頁348-362。
    ——,<「殖民地意願」還是「自主意願」:孫伯東「台灣是殖民經濟嗎?」讀後>,收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自費出版,1978年初版),頁578-586。
    ——,<文學與社會正義>,收於丘為君與陳連順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1978年初版),頁240-258。
    王健壯,<沒有人間,哪來鄉土>,收於季季、郝明義、楊澤、駱紳(陳中雄)主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初版),頁66-69。
    古蒙仁,<至高無疆,信而有徵>,收於季季、郝明義、楊澤、駱紳(陳中雄)主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初版),頁150-158。
    司馬文武,<激流中的美麗島:台灣政治鉅變>,收於新新聞周刊編輯部主編,《美麗島十年風雲》(台北:新新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初版),頁9-20。
    白永瑞,<陳映真思想中民族主義與第三世界的重疊>,收於陳光興與蘇淑芬主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初版),頁557-566。
    吳瓊埒,<訪黃春明談報導文學>,收於陳銘磻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初版),頁157-164。
    李歐梵,<時代忘卻了「紙上風雲第一人」>,收於季季、郝明義、楊澤、駱紳(陳中雄)主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初版),頁236-238。
    李瀛,<寫作是一個思想批判和自我檢討的過程:訪陳映真>,收於陳映真著,《思想的貧困(訪談卷:人訪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頁12-20。
    季季(李瑞月),<一來生機動:當代中國小說大展與人間雅集之懷想>,收於季季、郝明義、楊澤、駱紳(陳中雄)主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初版),頁59-62。
    林志明,<紀實與報導攝影:記錄性與文件性間的張力>,收於李既鳴主編,《影像研究.藝術思維》(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7年初版),頁7-32。
    林燿德,<台灣報導文學的成長與危機>,收於陳幸蕙主編,《七十六年文學批評選》(台北:爾雅,1988年初版),頁199-226。
    林麗雲,<台灣威權政體下「侍從報業」的矛盾與轉型:1949-1999>,收於張苙雲主編,《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頁89-148。
    侯孝賢,<陳映真對我們意味著什麼?>,於陳光興與蘇淑芬主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初版),頁317-320。
    南方朔,<那時,台灣才長大>,收於楊澤主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頁117-125。
    ———,<青山繚繞疑無路:狂飆的八○年代>,收於楊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初版),頁20-29。
    垂水千惠原著,王俊文譯,<為了台灣普羅大眾文學的確立:楊逵的一個嘗試>,收於柳書琴與邱貴芬主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初版),頁113-130。
    ——————,楊智景譯,<台灣新文學中的日本普羅文學理論受容:從藝術大眾化到社會主義Realism>,收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哥倫比亞大學蔣經國基金會中國文化及制度史研究中心主編,《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大會手冊論文集》(2004年7月15日-16日),頁61-78。
    姜郁華,<擁抱生活,關愛人間>,收於陳映真著,《思想的貧困(訪談卷:人訪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頁57-64。
    姚一葦,<總序>,收於陳映真著,《萬商帝君(小說卷:1980-1982)》陳映真作品集4(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頁11-17。
    柳暗,<為歷史見證:楊春龍的「報導文學作品系列」>,收於陳銘磻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初版),頁183-187。
    皇甫河旺,<雜誌事業之發展與現況>,收於中國新聞學會主編,《中華民國新聞年鑑(八十年)》(台北:中國新聞學會,1991年初版),頁371-381。
    茅盾,<關於編輯的經過>,收於茅盾主編,《中國的一日》(上海:生活書店,1936年初版),頁1-7。
    韋名,<陳映真的自白:文學思想及政治觀>,收於陳映真著,《思想的貧困(訪談卷:人訪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頁32-56。
    韋政通,<三十多年來知識份子追求自由民主的歷程:從《自由中國》、《文星》、《大學雜誌》到黨外的民主運動>,收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雜誌,1985年初版),頁341-380。
    徐秀慧,<二二八事件後楊逵的文化活動與《力行報》副刊研究>,收於陳器文主編,《2005台中學研討會:文采風流論文集》(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5年初版),頁81-107。
    ———,<解殖與國族想像:1948年香港《大眾文藝叢刊》與台灣《橋》副刊論爭的「新中國」、「新文化」想像>,收於柳書琴與邱貴芬主編,《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台灣文學場域》(台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初版),頁133-161。
    高上秦,<探索與回顧:寫在「龍族評論專號」前面>,收於高上秦主編,《龍族詩刊第九期.評論專號》(台北:林白出版社,1973年初版),頁4-8。
    高信疆,<永恆與博大:報導文學的歷史線索>,收於李利國著,《時空的筆記》(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79年初版),頁253-276。
    ———,<永恆與博大:報導文學的歷史線索>,收於陳銘磻主編,《現實的探索》(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80年初版),頁26-47。
    ———,<掙扎、迷惘與突破:我的徬徨少年時>,收於季季、郝明義、楊澤、駱紳(陳中雄)主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初版),頁270-278。
    張照堂,<光影與腳步:台灣寫實報導攝影的發展足跡>,收於王禾璧與何善詩主編,《攝影透視:香港、中國、台灣》(香港:香港藝術中心,1994年初版),頁29-48。
    張誦聖,<台灣七、八○年代以副刊為核心的文學生態與中產階級文類>,收於胡金倫主編,《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初版),頁293。
    張耀仁,<建構「台灣」:以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之宣傳策略與論述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7年年會」(2007年7月5日-6日),淡江大學。
    郭力昕,<人道主義攝影的感性化與政治化:閱讀1980年代關於蘭嶼的兩部紀實攝影經典>,《文化研究》第6期(2008年春季號),頁9-42。
    ———,<永遠的鞭子和提燈>,收於封德屏主編,《人間風景.陳映真》(台北:文訊雜誌社、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2009年初版),頁255-259。
    ———,<紀實攝影與意義建構的去/脈絡化:兩個案例分析>,收於魏玓與馮建三主編,《示威就是傳播:台社傳媒讀本》(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9年初版),頁503-532。
    ———,<執著與叛逆的味道>,收於楊澤主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頁209-214。
    ———,<攝影文化的百年瞬間>,收於聯經主編,《中華民國發展史:文學與藝術(上、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與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初版),頁451-473。
    陳芳明,<後現代或後殖民:戰後台灣文學史的一個解釋>,收於周英雄與劉紀蕙主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台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初版),頁41-63。
    陳映真,<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收於許南村主編,《反對言偽而辯:陳芳明台灣文學論、後現代論、後殖民論的批判》(台北:人間出版社,2002年初版),頁7-48。
    ———,<序>,收於李文吉譯,《紀實攝影》(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新版二刷),頁1-4。
    ———,<序>,收於關曉榮著,《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造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一刷),頁5-7。
    ———,<走出國境內的異國>,收於阮義忠著,《人與土地.阮義忠攝影集》(台北:攝影家出版社,1994年第3版),無頁碼。
    ———,<為了民族的團結與和平>,收於施敏輝主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初版第四刷),頁61-66。
    ———,<對我而言的「第三世界」>,收於陳光興主編,《批判連帶:2005亞洲華人文化論壇》(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2005年初版),頁3-10。
    陳若曦,<堅定不移的民族主義信心>,收於封德屏主編,《人間風景.陳映真》(台北:文訊雜誌社、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2009年初版),頁106-109。
    陳義芝,<副刊轉型之思考:以七○年代末《聯副》與《人間》為例>,收於瘂弦與陳義芝主編,《世界中文報紙副刊學綜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年初版),頁152-176。
    陳樹鴻,<台灣意識:黨外民主運動的基石>,收於施敏輝主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初版第四刷),頁191-206(1988年初版)。
    彭海瑩,<心心念念在「人間」的陳映真>,收於康來新與彭海瑩主編,《曲扭的鏡子:關於台灣基督教會的若干隨想(陳映真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87年初版),頁31-38。
    曾健民譯,<談台灣文化的前途>,收於「人間思想與創作叢刊」編委會主編,《告別革命文學?兩岸文論史的反思》(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初版),頁232-254。
    曾淑美,<陳映真先生,以及他給我的「第一件差事」>,收於封德屏主編,《人間風景.陳映真》(台北:文訊雜誌社、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2009年初版),頁260-266。
    賀照田,<當社會主義遭遇危機……:陳映真八○年代的思想湧流析論之一>,收於陳光興與蘇淑芬主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下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初版),頁381-449。
    須文蔚,<再現台灣田野的共同記憶>,收於向陽與須文蔚主編,《台灣現代文學教程:報導文學讀本》(台北:二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年初版二刷),頁6-52。
    黃智慧,<中華民國在台灣(1945-1987):「殖民統治」與「遷佔者國家說」之檢討>,收於台灣教授協會主編,《中華民國流亡台灣60年暨戰後台灣國際處境》(台北:前衛出版社,2010年初版),頁161-192。
    楊易心,<我在這一天的工作>,收於茅盾主編,《中國的一日》,頁2.24-2.25。
    楊渡,<冷的血.熱的心>,收於關曉榮著,《尊嚴與屈辱:國境邊陲—蘭嶼.造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1年初版一刷),頁8-11。
    楊逵,<坎坷與燦爛的回顧>,收於丘為君與陳連順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1978年初版),頁113-119。
    葉芸芸,<「台灣人意識」與「台灣民族」:戴國輝與陳映真於愛荷華對談>,收於陳映真著,《思想的貧困(訪談卷:人訪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頁147-184。
    廖炳惠,<台灣:後現代或後殖民?>,收於周英雄與劉紀蕙主編,《書寫台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頁85-99。
    廖嘉展,<《人間》永存人間!>,收於封德屏主編,《人間風景.陳映真》(台北:文訊雜誌社、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2009年初版),頁267-270。
    趙剛,<頡頏於星空與大地之間:左翼青年陳映真對理想主義與性/兩性問題的反思>,收於陳光興與蘇淑芬主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初版),頁131-200。
    蔣勳,<土地是我們的:序馬以工新書尋找老台灣>,收於馬以工著,《尋找老台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年二版),頁1-11。
    蔡珠兒、朱恩伶、張娟芬,<人間燈火未熄>,收於封德屏主編,《人間風景.陳映真》(台北:文訊雜誌社、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2009年初版),頁235-247。
    蔡源煌,<思想的貧困:訪陳映真>,收於陳映真著,《思想的貧困(訪談卷:人訪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頁119-135。
    ———,<最後的浪漫主義者>,收於楊澤主編,《七○年代:理想繼續燃燒》(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初版),頁179-186。
    鄭至慧,<從沒有單位到集體發聲>,收於楊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初版),頁61-72。
    蕭永盛,<蔡明德:《人間》有一位老兵還堅守第一線>,收於林志明與蕭永盛著,《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攝影類﹞報導紀實攝影》(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年初版),頁141-152。
    蕭新煌,<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於徐正光與宋文里主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一版),頁21-46。
    錢理群,<陳映真和「魯迅左翼」傳統:「陳映真:思想與文學」學術會議發言>,收於陳光興與蘇淑芬主編,《陳映真:思想與文學(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11年初版),頁51-65。
    駱紳,<人間戰鬥>,收於季季、郝明義、楊澤、駱紳(陳中雄)主編,《紙上風雲:高信疆》(台北: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初版),頁119-121。
    龍應台,<八○年代這樣走過>,收於楊澤主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初版),頁30-50。
    鍾喬,<文學、政治、意識型態:專訪陳映真先生>,收於陳映真著,《思想的貧困(訪談卷:人訪陳映真)》陳映真作品集6(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初版),頁65-79。
    韓韓,<滄桑歷盡:寫我們的北海岸>,收於韓韓與馬以工著,《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台北:九歌出版社,1983年3月三版),頁55-70。
    關曉榮,<想念大陳、再現《人間》>,收於封德屏主編,《人間風景.陳映真》(台北:文訊雜誌社、財團法人趨勢教育基金會,2009年初版),頁248-254。
    蘇惠昭,<心岱:編輯檯上的筆耕者>,收於卿敏良主編,《20堂北縣文學課PartⅡ:台北縣文學家採訪小傳》(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初版),頁112-119。
    瘂弦,<「風雲三十年」序:當前我國報紙副刊的困境與突破>,收於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編輯委員會主編,《風雲三十年:聯副三十年文學大系史料卷》(台北:聯合報社,1982年初版),頁33-44。

    三、報紙
    中央社台北二十一日電,<影評人將函請政府,嘉勉芬芳寶島影集>,《中國時報》(1975年12月22日),第7版。
    心岱,<「紙鳶」序>,《聯合報》(1975年9月12日),第12版。
    心岱,<創新與延續:台灣民間傳說故事的寫作>,《自立晚報》(1982年11月11日),第10版。
    方寶柱,<為家為債,湯英伸休學北上負擔家計,受罪受累,難忍受現實殘酷闖下大禍>,《中國時報》(1986年1月26日),第5版。
    王文興,<背海的人>,《中國時報》(1980年9月14日),第8版。
    王信,<報導攝影>,《中國時報》(1977年5月10日),第12版。
    王健壯,<國民黨提名及輔選作業的檢討>,《中國時報》(1981年11月16日),第2版。
    丘延亮,<一根根或深或淺的樁子:圓環的現在、過去、或許……未來(下)>,《中國時報》(1976年6月2日),第12版。
    古蒙仁,<一個沒有鼾聲的鼻子:台灣的最北端:鼻頭角滄桑(二)>,《中國時報》(1975年11月19日),第12版。
    台北訊,<鹿港居民昨赴立監院陳情,促政府明確禁止杜邦設廠>,《聯合報》(1986年7月5日),第3版。
    台北訊,<翔翔乾洗店驚傳血案,三人喪命,雇工湯英伸細故行凶,自動投案:辭職索回身分證未果,一時憤怒殺害店東夫婦及稚女>,《中國時報》(1986年1月26日),第5版。
    台北訊,<評估杜邦設廠問題,將從整體眼光考慮:新聞局長告訴鹿港民意代表,絕對兼顧民眾利益經濟發展>,《中國時報》(1986年7月5日),第3版。
    台北訊,<辭職未獲准,血染翔翔洗衣店 深夜揮鐵撬,奪走彭家三條命:老闆夫婦頭破喪生,無辜稚女慘遭摔死,兩兒噤聲逃劫難,兇嫌湯英伸投案>,《聯合報》(1986年1月26日),第5版。
    本報北縣訊,<二重疏洪道業主請願阻塞交通,南北省道為之中斷長達九小時>,《中國時報》(1983年1月5日),第3版。
    本報訊,<文工會嘉勉芬芳寶寶>,《中國時報》(1975年10月3日),第5版。
    本報訊,<在校學生人數,逾四百五十萬>,《中國時報》(1979年5月8日),第2版。
    本報訊,<芬芳寶島,後天播出>,《中國時報》(1975年6月27日),第5版。
    本報訊,<黃春明談報導文學走向,應本諸良心勿歪曲事實>,《民生報》(1981年3月16日),第10版。
    何醒邦,<戒嚴時期發行五年:攝影新聞報,視覺傳播推手>,《中國時報》(2007年6月27日),第C1版。
    吳念真,<黑嬰傳奇(下)>,《聯合報》(1980年1月27日),第8版。
    佳冬訊,<攔截飆車,風波掀大,屏鵝路上,警車被燬>,《聯合報》(1987年7月25日),第5版。
    孟瑤,<華夏文明包容下的山胞生活:我讀<阿美族的生活習俗>>,《中國時報》(1978年10月9日),第12版。
    季季,<柯錫杰:搜巡在中國的邊陲上>,《中國時報》(1986年3月1日),第8版。
    林秀珍,<靈秀荒島:三仙台>,《中國時報》(1975年8月21日),第12版
    林清玄、陳怡真、金恆煒、楊敏盛與王芬蘭,<打開人生新境,邁向文學大路:第一屆時報文學獎決審會議紀實>,《中國時報》(1978年10月2日),第14、15版。
    林清玄,<為時代張目,為斯民塑像:人間會談攝影篇(上)>,《中國時報》(1979年10月25日),第8版。
    ———,<生命尊嚴的見證:杏林子與張四妹會面>,《中國時報》(1982年10月29日),第8版。
    社論,<二十五屆光復節獻辭>,《中國時報》(1970年10月25日),第2版。
    社論,<由行憲談到政治人材(按:才)>,《台灣新生報》(1947年1月3日),第2版。
    社論,<風雨同舟,完成光復使命:台灣光復三十週年感言>,《中國時報》(1975年10月25日),第2版。
    社論,<消除「大鈔恐懼症」:也應放棄「現鈔偏好感」>,《中國時報》(1982年2月9日),第2版。
    社論,<當前的文藝路線>,《聯合報》(1977年8月29日),第2版。
    社論,<談談政治人材>,《民報》(1947年1月18日),第1版。
    社論,<論當前文藝政策>,《中國時報》(1977年8月29日),第2版。
    柏楊,<送別與叮嚀>,《中國時報》(1982年10月30日),第8版
    胡賦強、陳美芳、唐三藏,<山服花絮>,《夏潮》第5卷第3期(1978年9月)。
    唐文標,<<泰北行記>決審意見>,《中國時報》(1982年10月12日),第8版。
    夏榆,<高信疆:講述「人間」的消息>,《南方周末》第1074期(2004年9月9日),第D27文學版。
    徐木蘭,<新新聞學試探>,《中國時報》(1975年10月29日),第12版。
    徐淑卿,<報導文學死了嗎?>,《中國時報》(1998年10月8日),第43版。
    高信疆,<永恆與博大:報導文學的歷史線索>,《愛書人》旬刊第117、118期(1979年9月1日、9月11日),學術/書介版(第3版)。
    張佩芬,<來函>,《中國時報》(1975年9月24日),第12版。
    張家木,<芬芳寶島眾濁獨清>,《聯合報》(1975年8月15日),第8版。
    張耀仁,<以減法以理智面對小說:瓦歷斯.諾幹談《城市殘酷》>,《自由時報》(2013年8月12日),第D9版。
    ———,<我一定要再出海一次:東年談《愚人國》暨《城市微光》>,《自由時報》(2013年10月22日),第D9版。
    梅瓊安與趙元良,<流水落花秋風疾,急管繁弦今夜歇!白頭女中,閒話旖旎滄桑,男人樂園,將成歷史名詞,今夕何夕,小樓歌聲淒切,無邊風月,頓成過眼雲煙>,《聯合報》(1979年11月1日),第3版。
    許哲彥與謝東華,<寧願本地「面貌」也不願外來「整容」:杜邦來台設廠面面觀系列報導>四之一、四之三,《中國時報》(1986年6月21日、6月23日),第3版。
    陳映真,<相機是令人悲傷的工具>,《中國時報》(1985年8月14日),第8版。
    ———,<一九九八台灣文化新貌>,《中國時報》(1988年1月3日),第71版。
    ———,<新種族>,《中國時報》(1987年1月16日),第8版。
    ———,<先一時代之灼見:讀楊逵一九三七年「報告文學問答」的隨想>,《聯合報》(1992年9月20日),第25版。
    ———,<台灣文學中的環境意識(二)>,《聯合報》(1996年1月7日),第34版。
    ———,<楊逵和平宣言的歷史背景>,《中國時報》(1999年4月7日),第37版。
    ———,<台灣報導文學的歷程(上中下)>,《聯合報》(2001年8月18日-20日),第37版。
    陳映真主講,李瑞整理,<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中國時報》(1983年8月18日),第8版。
    陳維信,<為新世紀小說創作體檢:看著自己肚臍眼‧我、我、我的年代──第二十五屆聯合報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決審紀要>,《聯合報》(2003年9月16日),第E6版。
    陳銘磻、吳梅嵩、游淑靜、林麗貞與羅緗綸,<一個概念的兩面觀:概念──副刊編輯;兩面觀──人間副刊主編高上秦,聯合副刊主編瘂弦>,《愛書人》旬刊第127期(1979年12月11日),專輯/專題、學術/書介版(第2-3版)。
    陸正鋒,<西風之外>(按:編者說明附於文後),《聯合副刊》(1978年2月25日),第12版。杭之,<大眾文化市場中的「野火現象」(下)>,《中國時報》(1987年6月20日),第8版。
    程哲仁,<北投春意正闌珊,鶯燕輕啼各分飛:溫柔鄉歌聲歇舊情空追憶>,《中國時報》(1979年10月31日),第6版。
    愛書人編輯部,<您喜愛的副刊專欄:抽樣調查>,《愛書人》旬刊第78期(1978年6月21日),第2版。
    葉石濤,<解析歷史的病灶:論陳映真的三個短篇>,《中國時報》(1988年8月6日),第18版。
    詹宏志,<「看見」是關心的開始:「人間」雜誌的誕生>,《天下》第54期(1985年11月)。
    漢寶德,<歲月無情人有情?台灣傳統建築的危機(下)>,《中國時報》(1975年10月13日),第12版。
    劉雲适,<新新聞學在台灣>,《中國時報》(1975年12月6日),第12版。
    編者,<「人間」的話>,《徵信新聞》(1955年9月16日),第6版。
    編者,<風雲十年:文化十事,文化十人>,《中國時報》(1980年2月21日-22日),第8版。
    編者按,<無標題>(係「現實的邊緣」域外篇編輯語),《中國時報》(1975年7月10日),第12版。
    編輯部,<我們的話>(第三點),《夏潮》第5期(1976年8月)。
    鍾鼎文,<為戰鬥文藝招魂:民國六十三年五四文藝節獻言>,聯合報(1974年5月4日),第2版。

    四、線上資料
    李道明,<訪彭光照>(1998年6月16日)。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記錄片口述歷史記錄」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recordOralList_show.htm?RMOPID=25
    王慰慈,<訪張照堂>(1998年8月1日)。取自「台灣電影資料庫:記錄片口述歷史記錄」http://cinema.nccu.edu.tw/cinemaV2/recordOralList_show.htm?RMOPID=21
    張文中,<《人間雜誌》:台灣左翼知識分子的追求和理想(訪談)>(2012年5月18日)。取自「人文與社會」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313
    陳昭瑛,<論台灣的本土化運動:一個文化史的考察>,《海峽評論》第51期(1995年3月)。取自http://www.haixiainfo.com.tw/51-5674.html
    吳嘉寶,<報導攝影在台灣>(1998年2月26日)。取自「視丘攝影圖書館」http://www.fotosoft.com.tw/book/papers/library-1-2003.htm
    Description: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3451504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45150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新聞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50401.pdf24294KbAdobe PDF2242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