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2/140888 (78%)
Visitors : 46264733      Online Users : 83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69209


    Title: 人蔘皂苷產業發展與行銷策略規劃之研究- 以韓國高麗蔘皂苷個案為例
    Study Of Ginsenosides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Marketing Strategic Planning - In the Case of Korea Ginsenosides.
    Authors: 詹治東
    Chan, Chih Ton
    Contributors: 楊建民
    詹治東
    Chan, Chih Ton
    Keywords: 預防醫學
    人蔘皂苷
    中草藥生技化
    行銷計劃
    個案研究
    Preventive Medication
    Ginseng saponin
    Biotechnology of Chinese herbal Health Supplement
    Marketing Plan
    Case Study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08-25 15:17:55 (UTC+8)
    Abstract: 近年來,隨著「預防醫學」與「自我照護」觀念的崛起,使現代人愈來愈重視平日身體之保養,因此各項保健品日趨受到重視。保健品以生物科技技術所製成的保健品為全球保健市場最大宗,並成為全球未來產業升級發展的重心。其中中草藥保健市場亦因逐漸廣為西方各國家所接受,讓中草藥市場登向高峰。
    作者因人蔘世家背景與人蔘、人蔘生技化產業關聯甚深,故作者將會就古今中草藥生技市場與人蔘市場的狀況,利用文獻分析方式深入研究中草藥生技化與全球預防醫學概念,並詳細說明何謂「人蔘生技化」及其產物效用等,讓讀者可方便簡單的了解本文之研究主題與重點。
    在探討完相關文獻後,本文欲針對韓國高麗蔘皂苷產業之-「韓國人蔘科學公社」(GINSENG SCIENCE INC., GCI) 進行個案研究,對於高麗蔘皂苷的行銷規劃、創新遠見、未來人蔘市場敏銳度等進行探討,並且希望於其中可獲得珍貴的經驗與心得。
    本文再利用個案研究所取得的經驗法則,針對全球目前對於中草藥保健品需求增加,但卻因中國大陸目前中草藥市場實況等所面臨的窘境,提出一個高麗蔘皂苷行銷規劃和中國蔘谷的發展策略。首先,就高麗蔘皂苷登陸做一行銷計畫,其因是先引進高麗蔘皂苷使中國大陸市場接觸並接受人蔘皂苷市場,而後再推出中國蔘谷,使人蔘皂苷可以在地化;並提出人蔘在經過產業升級與生技化後,所衍生出的品牌、觀光資源、文化創意相關產業連結等規劃。期能可針對未來中國大陸之人蔘產業的升級與其整體產業推動政策和企業推廣策略方面提出一個具體可操作的執行藍圖。
    As “Preventive Medication” and “Self-Care” awareness became highly popularized in the recent years, more people are putting great emphasis on research for methods of personal health care. Due to this rise in demand, health supplements which are developed using biotechnological technologies have became a major se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industries. One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future growth in the health care supplements market is the increasingly wide acceptance of Chinese Herbal health supplements in western countries, leading to a new peak of demands for Chinese Herbal health supplement.

    The author of this article, having come from a family with deep ancient history in the marketing of ginseng, is well acknowledged of the healing effects and properties of Ginseng and Ginseng related biotechnology industry. Through this article the author will document the past and present of ginseng usage in the Chinese Herbal health supplement market. By using collective data the author will depict the concept of using Chinese Herbal health supplements as a means of global preventive medication, as well as describe in detail the meaning of "Biotechnological Ginseng" and its effectiveness in aiding the readers to fully grasp the concept of the research topic in this article.

    In retrospect to the collective data, this article will further discuss in detail the case study of Korean ginseng saponin company GINGSENG SCIENCE INC., GCI. By studying this case study, the author will discuss in depth the marketing strategy, innovative perspective, and the future ginseng market sensitivity of this company in the hopes that the case study will offer precious experience and insight into this very special market.

    This article then conclude by comparing past experience to the current global demand for Chinese Herbal health supplement and discussing the complexity presented in the Chinese Herbal Health supplement markets of China.

    Furthermore proposing a Korean Ginseng Saponin market strategy with a concept of strategically developing a Ginseng Valley in China. First by introducing Korean Ginseng Saponin into the Chinese ginseng market and gaining market share in China`s ginseng market, and thus developing a Ginseng valley in China to locally produce and market ginseng saponin. By utilizing biotechnology methods to industrialize upgraded ginseng production, the byproduct has great growth potential in several different fields such as developing a new brand, aiding in local tourism, and connecting innovative cultural related industries through multi-faced integration. This will be a blueprint for future upgraded biotechnological ginseng industry, the strategical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business developmental strategy in China.
    Reference: 中文部份

    專書
    1. 久保道德著,劉雪卿譯,1992年3月,《人蔘的奇妙功效》,新北市:正義出版社,初版。
    2. 田明,1995年9月,《揭開人蔘神秘面紗》,台北市: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3. 呂國豪,2007年6月《家庭常用人參事典》,台北市:立得出版社,第一版第一刷。
    4. 社團法人高麗人蔘學會編撰委員會,2011年2月,《生活中的-高麗人蔘》,韓國首爾:社團法人高麗人蔘學會出版,第一版第一刷。
    5. 王玉民,1994年,《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臺北:紅葉文化。
    6. 方陽,2003年2月,《高麗人蔘的神奇療效》,台南: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再版。
    7. 朱浤源主編,中華科際整合研究會合編,1999年,《轉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臺北:正中書局,初版。
    8. 朴政一等財團法人高麗人蔘學會編撰委員會,2011年11月,《生活中的高麗人蔘》,韓國首爾:高麗人蔘學會出版。
    9. 李慶、崔秉國譯,洪文和著,1995年9月,《神秘的高麗蔘有這樣的效能》,韓國漢城特別市麻浦區:韓國人蔘宣傳社。
    10. 洪文和著,李慶、崔秉國譯,《神秘的高麗蔘有這樣的效能》,韓國漢城:韓國人蔘宣傳社。
    11. 莊朝根發行,2003年2月,《高麗人蔘的神奇療效》,台南市:世一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再版。
    12. 恩斯特‧D‧普林曾柏格著,1999年10月,《人蔘─永保青春和活力》,台北:小薰書房有限公司,初版。
    13. 郝雅,2010年8月1日,《中國療效中草藥》,台北:時代文藝出版社。
    14. 陳介甫主編,2008年2月,《人蔘‧性‧記憶力》,台北市:知音出版社,初版。
    15. 陳榮洲博士,2005年5月,《生命的饗宴:人蔘皂苷RH2複方與中西結合治療癌症的經驗》,台中市:永詮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6. 黃詩芬譯,大衛‧泰勒著,2007年6月,《人蔘—煽動經濟的魔力植物》,台北市:高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初版。
    17. 許達夫,2013年10月,《感謝老天,我活過了十年!》,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初版二刷。
    18. 楊乃彥、李政育,2004年5月,《人蔘為補藥之王:體質與疾病用參指南》,台北:元氣齋出版社有限公司,初版第4刷。
    19. 鍾憲瑞、羅萱,2010年5月,「不同脈絡觀點下的個案研究途徑」,《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三卷二期,頁1-頁20。
    20. 詹治東,2011年5月,《高麗蔘皂苷KG-135防癌功效&神奇功效》,臺北:唐山出版社。
    21. 歐陽風編著,2001年10月,《人蔘的功效》,臺北市:國家出版社,初版一刷。
    22. 家庭百科叢書編譯組,2003年1月,《人蔘的神奇功效》,臺北市:國家出版社,初版五刷。
    23. 張維懋、王致權,2002年6月,《21世紀癌症新剋星:人蔘皂苷RH2》,臺北市:愛克思文化,初版。
    24.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告訴我:論文寫作枕邊書》,台北:學富文化。
    25. 許禎元,1998年,《政治學研究與網路應用:網際網路(InterNet)的資料蒐集》,台北:立威。
    26. 楊國樞,2000年,《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
    27. 高雄市95 學年度國小推廣資優教育獨立研究課程教師指導手冊。
    28. 謝文章、文孟良、高崇昆、張永勳、人蔘皂苷專家實驗室,2006年3月,台北市:研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9. 讀者服務組編印,1998年4月,「研究方法與寫作參考指南」,玄奘大學圖書館資訊處教學卓越計畫。

    期刊
    1. 方榮爵、張美珍,2005年,「台灣中草藥產業之現況與未來發展探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師大學報,第18期,頁227-243。
    2. 余祁暐,2010年,「前瞻植物生技未來發展趨勢」《植物種苗生技》,第21期,頁1-6。
    3. 何士慶、劉祖惠、賴宗賢、李昆達博士,「中草藥之技術發展現況與產業化策略」,《科技發展政策報導》,頁501-510。
    4. 貝例珊、顏上詠、莊晏詞、唐淑美,2005年12月,「埨中草藥之法律保護」,《董海大學法學研究》,第23期,頁256-296。
    5. 陳文惠、劉芳淑、羅吉方、林哲輝,2010年,「市售人蔘及西洋蔘藥材之鑑別」,《食品藥物研究年報》,第289-298頁。
    6. 喬坤、馬曉蕾,2008年2月,「論案例研究法與實證研究法的結合」,《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第1卷第1期,頁62-67。
    7. 黃良得,2010年10月,「國產丹蔘的發展現況及潛力」,《台大農業推廣通訊雙月刊》,第83期,頁1-12。
    8. 蔡相廷,2010年「歷史制度主義的興起與研究取向-政治學研究途徑的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第41卷第二期,頁39-76。
    9. 歐陽桃花,2004年7月,「試論工商管理學科的案例研究方法」,《南開管理評論》,第二期,頁100-105。
    10. 劉翠玲,2008年,「全球中草藥保健品產業發展現況與展望」,《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第14期,頁1-10。
    11. 劉翠玲,2010年,「台灣中草藥產業現況與進出口貿易分析」,《台灣經濟月刊》,第33卷第8期,頁119-128。
    12. 劉翠玲,2012年,「全球保健食品產業的趨勢-從預防醫學的角度出發」,《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35卷第3期,頁66-72。
    13. 劉書安,2010年,「《論語‧鄉黨》中孔子飲食觀之探析-以現代預防醫學為論述依據」,《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第六卷第一期,頁49-55。
    14. 蕭明熙‧陳錦黃,2007年,「中草藥保健食材之研究與開發潛力」,《農業生技產業季刊》,第11期,頁34-37。
    15. 蘇靖媛,2009年12月,「探討台灣市售中草藥健康食品亂象」,《中華推拿與現代康復科學雜誌》,第6卷第2期,頁9-21。
    16.

    研討會論文
    1. 金東鉉教授演講,2006年11月29日舉辦,「人蔘藥物效能之研究」,《2003韓國高麗人蔘學術研討會》,頁21。
    2. 張永勳教授演講,「高麗蔘及人蔘皂苷之療效」,《2003韓國高麗人蔘學術研討會》,2006年11月29日舉辦,頁54。
    3. 張同吳,2009年,「東部地區中草藥產業發展之現況與展望」,2009國際中草藥產業發展研討會專刊。
    4. 張成國醫師,「中草藥生物科技的重要性」,《飲食營養與代謝症候群的預防》,2011年9月10日於中正紀念堂一樓演講廳演講。
    5. 孫本初,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如何寫好一篇優質的碩博士論文」,撰寫碩博士論文與投稿學術期刊」論壇。
    6. 劉翠玲,2012年,「中草藥及健康食品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2012台灣生技月/生物科技大展農業生技市場趨勢及產品行銷論壇。
    7. 譚伯群、蔡宗義,2006年,「台灣中藥製造業關鍵價值因素之研究」,第九屆兩岸中華文化與經營管理學術研討會

    網頁
    1. 「人蔘《神農本草經》〝上品〞第一位」,中醫中藥秘方網 http://www.21nx.com/21nx/html/zhuanti/zhongcaoyao-shiliao/201206/21-29836.html ,2012年6月21日(2014/3/18)。
    2. 「人蔘的分類 (KGC的分類)」,正官庄官方網站, http://www.kgc.com.tw/ezcatfiles/a011/img/img/275/ginsenghistory.html (2014/6/10)
    3. 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編輯部,「人蔘能改善生理功能,另對抗壓也特別強大!」,KingNet國家網路醫院網站:http://hospital.kingnet.com.tw/essay/essay.html?pid=2651 (2014/4/9)
    4. 李波,「吉林省藥材」,中國藥材資源地圖集電子版共用平臺,http://www.zyzypc.com.cn/MapBuild/zoomfly.aspx?url=%BC%AA%C1%D6%CA%A1%D2%A9%B2%C4%B7%D6%B2%BC%CD%BC%CB%B5%C3%F7&keyid=20091226113318 (2014/4/11)
    5. 祝麗麗、謝慧琳,「中草藥保健品企業海外市場進入淺析」,中國科技論文在線:http://www.paper.edu.cn (2014/6/3)
    6. 「高麗蔘的分級」,正官莊官方網站 http://www.kgc.com.tw/ezcatfiles/a011/img/img/275/ginsenghistory.html,(2014/3/18)
    7. 熊園,「傳統中草藥與現代科學的持續碰撞」,《長江商報》,(http://www.changjiangtimes.com/2013/10/458763.html ),2013年10月11日。(2014/3/10)
    8. 「歷史研究途徑與方法」,《歷史研究法的理論》,(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https://www.google.com.tw/url?sa=t&rct=j&q=&esrc=s&source=web&cd=4&cad=rja&uact=8&ved=0CEUQFjAD&url=http%3A%2F%2Fwww.weber.com.tw%2Fdocument%2Fpdf%2FSR06-003_1.pdf&ei=m1yEU5OqB4umkgXzjoG4Ag&usg=AFQjCNF6HHnpQzcs0MGPCysAwhJT2jUPNA&sig2=JeX2QukaSp77ooo6Wz7Lhg (2014/5/27)

    英文部分
    1. Hong,Moon Hwa,1995.9,《Mysterious Korean Ginseng Has These Effects》,Korea:Moon Wu Sa Publicity Co ,Korean Ginseng Publicity Co。
    2.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Bull., 21, 79(1998);Korean J. Ginsengscience, 21, 132(199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101932401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193240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240101.pdf3267KbAdobe PDF2844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