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0252
|
Title: | 台灣RU486的生命政治 The Biopolitics of RU486 in Taiwan |
Authors: | 蔡佳蓉 Tsai, Chia Jung |
Contributors: | 陳宗文 蔡佳蓉 Tsai, Chia Jung |
Keywords: | 生命政治 治理性 RU486 優生保健法 biopolitics governmentality RU486 Genetic Health Act |
Date: | 2013 |
Issue Date: | 2014-10-01 13:22:18 (UTC+8) |
Abstract: | 本論文從傅柯(M. Foucault)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觀點,指出口服墮胎藥物RU486之治理體系建構,如何延續了台灣近代從家庭計畫、《優生保健法》立法以來的生命政治(biopolitics)脈絡,卻又因台灣1990年代民主化政治的發展,而不以過去集權政治的方式,反而透過社會行動者之間的互動與角逐形塑而成。台灣近代的人口治理自家庭計畫至《優生保健法》立法時期,執政當局都是秉持著同樣的整體人口治理觀,傳播人口控制與經濟發展扣連的論述,使治理體系越加周延與激進徹底。到了RU486時期,集權的治理已不在,但在對人口進行整體調節,與對肉體進行個體規訓的生命權力(bio-power)論述,仍滲透在行動者的論述中,不斷地擴散與再製,並使得人民被形塑出治理性(governmentality)。RU486治理體系中的臨床規訓實作,即使仍有模糊、不合法的使用不斷地挑戰治理體系的界線,但又透過生命政治體系來回不斷的建構而逐漸被收編至體系內,成為體系的一環。在RU486合法化過程積極參與的女權團體,其興起與集權政治的退場密不可分,同樣積極參與的醫生團體則是透過不斷地與執政當局合作,而發展出其專業自主權,而成為產科領域的唯一專業代言人。RU486因此做為一種整體人口治理的人工流產技術物,其體系之形塑卻因不同社會行動者的積極介入,而在整體調節之餘也部份地彰顯了行動者的自主性,形成了與家庭計畫、《優生保健法》時期的節育與墮胎技術不同的屬性。 From Michel Foucault’s perspectives on biopolitics, this article explains how the construction of governance system of abortion pill RU486 path-depends on the biopolitics contexts of the family planning and Genetic Health Act. Due to the political democratization during the 1990s in Taiwan, this construction is not shaped by the authority before, but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and competition of social actors. In Taiwan, the population governance from the family planning to Genetic Health Act in recent years keeps the same population control values, diffusing discourses about the connection of population contro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s, and then makes the whole governance system more integral and radical. To the period of RU486 legalization there is no more authority, but bio-power discourses upon overall regulation of population and individual disciplinary of body still infiltrate into the discourse of actors, shaping the governmentality of people. The clinical practices of RU486, though the fuzzy, illegal practices of RU486 still challenge the boundary of governance, are incorporated in a part of the system through the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biopolitics. The rise of feminist organizations that deeply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RU486 legalization, is a result of disappearance of authority. Doctor groups, which also participate in the process of RU486 legalization, rise and develop their professional autonomy through the continuous cooperation with the government, becoming the only spokesperson of Obstetrics. We could say that RU486 is a kind of abortion artifact for population governance; apart from the overall regu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RU486’s governance system, the actors’ autonomy is manifest. As a result, RU486 obtains a different property with the contraception and abor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eriods of the family planning and Genetic Health Act. |
Reference: | 一、官方資料 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來源: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index。 立法院秘書處編(1984),《法律案專輯第71輯內政(27)--優生保健法案》。 台北市女性權益促進會網站。http://www.tapwr.org.tw/about_01.asp?nouse=9527。 行政院發布(2005),〈行政院衛生署加強美服培酮(Mifepristone、RU486)管理方案〉。來源: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網站。 行政院發布(1969),〈中華民國人口政策綱領〉。 國民健康局,第8、9、10次〈家庭與生育力調查研究〉。 衛生福利部統計處,〈民國80-87年衛生公務統計〉。來源:衛生福利部統計處首頁 > 衛生福利統計專區 > 衛生公務統計>80-87年度公務統計>保健。
二、新聞報導 吳靜美,2005-10-05,〈連服兩次RU486,仍生下健康寶寶醫師說可能是世界首例。患者第一次曾出血,第二次則無,檢查發現廿周胎兒,好好活在子宮〉,聯合報第十版。 胡宗鳳,2000-01-28,〈吃大陸墮胎丸,婦人流血不止從開業醫或藥房買來。流產不完全造成子宮發炎,轉長庚靠手術治療〉,聯合報第十九版。
陳素玲、胡宗鳳、郭姿均、楊正敏,1999-07-07,〈好藥不合法,濫用惡果多。RU486副作用逾半婦科醫師處理過,其中以不完全流產大量出血最多,籲速合法化。〉,聯合報第七版。 袁世珮,2000-12-29,〈女性團體正面回應 生育自主 中止懷孕較有隱私 女權會:「管制」藥品有汙名化嫌疑 〉,聯合報第五版。 陳昭姿,1995-12-29,〈事後避孕藥,不能算墮胎〉,聯合報第三十三版。 陳素玲,1999-07-07,〈立委揭弊,不肖業者網徵求工讀,RU486、FM2學生直銷禁藥〉,聯合報第七版。 陳于媯,2000-11-11,〈濫服墮胎藥RU486,吃出問題台中醫院三病例出血不止,包括16歲高中女生〉,聯合報第十七版。 郭姿均,1998-06-11,〈國內首例,南市一診所,查獲威而鋼〉,聯合報第六版。 ──1999-08-22,〈國內臨床,墮胎藥RU486失敗率44%。32婦女試用14人無效,失敗率遠高於國外的7.5%疑人種差異導致,也可能因前列腺素劑量不足〉,聯合報第五版。 ──2000-04-21,〈RU486擬列為管制藥品,最快年底前上市。婦女要求管制聲浪高,衛署將提報討論。如列入,違規可處七年以下徒刑〉,聯合報第六版。 ──2000-06-07,〈RU486不列管,罌粟籽不開禁,衛署管制藥品審議委員會決議,無成癮性藥品不管制,但將由法規會再討論〉,聯合報第六版。 郭泰淵(2011),〈我國人口政策,百年來變動樣貌〉。自立晚報。 郭瓊俐,2001-03-28,〈藥房賣RU486 立委要求配套管制,政策大轉彎? 衛署表示管制藥品管理嚴格,民眾不能隨便買到。〉,聯合報第六版。 許麗珍,2001-08-28,〈服用RU486不如合法人工流產 衛局調查兩成網友不知如何正確使用 婦幼院長認自行服藥既疼痛失敗率也高〉,聯合報第二十版。 許峻彬,2001-04-10,〈RU486在藥局買、醫護員前服用,衛署要求藥局負責「運送」,不讓民眾自行取藥,立委質疑此舉行不通〉,聯合報第六版。 梁靜于、陳于媯,2005-01-10,〈RU486 藥局濫賣賺暴利 水貨成本五百 最高賣九千 去年至少三萬人沒處方箋照買藥〉,聯合報第一版。 梁玉芳、魏忻忻,2000-12-04,〈如遭濫用,是藥政管理的問題 衛署擬列為「毒劇藥品」管理〉,聯合報第三版。 黃政榮,2001-06-04,〈販賣偽鈔、酒店圍事…小兄弟走出校外,搶地盤爭奪利頭〉,聯合報第八版。 張海琳,1990-07-06,〈走私進口一千瓶,流向開業醫生手中,口服墮胎丸在台現身〉,經濟日報第十七版。 楊珮玲,1996-11-02,〈墮胎藥 RU486將開放進口,衛署決准許醫界專案申請使用〉,聯合報第五版。 楊珮玲、張正莉,1996-11-02,〈墮胎藥 RU-486將開放進口,衛署決准許醫界專案申請使用〉,聯合報第五版。 蔡鋒博,1999-07-07,〈RU486將使九月墮胎潮複雜化〉,聯合報第三十四版。 潘彥妃,2000-12-29,〈口服墮胎藥RU486衛署核准上市 列管制藥品 須由婦產科醫師開處方 並在醫護人員面前服用 為國內首次規定 〉,聯合報第五版。 魏忻忻,2000-11-23,〈RU486衛署擬列毒劇藥品,「墮胎藥」可望年底取得上市許可。藥政處建議「限由醫師使用」〉,聯合報第六版。 ──2000-03-14,〈RU486可望下半年合法上市婦科醫師強調此口服墮胎藥需在全程監督下使用〉,聯合報第十一版。 魏忻忻、梁玉芳,2000-12-04,〈藥商、醫界的利益瓜葛凸顯,兵家必爭之「藥」〉,聯合報第三版。 魏忻忻、郭姿均,2001-11-06,〈傳婦產科醫師使用黑市藥物為少女墮胎RU486走私藥 衛生署積極蒐證〉,聯合報第六版。
三、中文部分 Anne-Marie Barry and Chris Yuill著,郭寶蓮、黃俊榮譯(2009),《健康社會學導讀》。台北:韋伯文化。 Etienne-Emile Baulieu,張天鈞翻譯(1999),《RU 486:女性的選擇,美服錠的歷史》。台北:大塊文化。 Foucault, Michel,錢翰、陳曉徑譯(2010),《安全、領土與人口:法蘭西學院演講系列1977-1978》。上海人民出版社。 Furedi, Frank,游卉庭譯(2012),〈治療性文化中的醫療化〉收錄於《健康的社會學視界》,David Wainwright主編。台北:韋伯文化。 王雅各,1999,《台灣婦女解放運動史》。台北:巨流圖書。 王孟甯(1999),〈婦女運動與政府體制的結合?──以台北市婦女權益促進委員會〉。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田思怡,1997-04-10,〈RU486:反墮胎團體施壓,藥廠放棄專利權〉,聯合報第四十三版。 台灣家庭計畫研究所(1996),《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誌》。台中:台灣省家庭計畫研究所。 〈台北縣婦產科醫師公會會議記錄〉(1963),《台灣醫界》2(10):39。 江國維(2006),〈BBS與Blog公共領域性之研究-以關鍵字「墮胎」為例〉。 國立中正大學資訊管理所碩士。 任麗華、傅凱祺(2006),〈未婚懷孕少女生育之福利需求與政策內涵:人文區位的分析〉。《臺大社會工作學刊》13:41-107。 李棟明(1995),《台灣地區早期家庭計劃發展誌詳》。台中:台灣省家庭計劃研究所。 呂建德(2003),〈與弱勢者的團結--尋找全民健保中的正義基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1:51-94。 余欣庭(2009),〈臺灣戰後異端性/身體的管束歷史:以同性戀和陰陽人為例(1950s-2008)〉。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春蕤(1998),〈從人本性教育觀點看九月墮胎潮〉。《性/別教育》(2): 34-42.何抱治、蔡坤圻等(2007),〈實施RU486藥物流產之案例討論-以某地區教學醫院為例〉。《東港安泰醫護雜誌》13(2): 63-68。 官曉薇(2009),〈反身的凝視:台灣人工流產法制及其法社會背景的分析〉。《台灣思與言》47(4):135-190。 吳嘉苓(2000),〈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4:191-268。 吳燕秋(2009),〈「拿掉」與「母生」(m-sinn)一戰後台灣婦女墮胎史(1945-1984)〉。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基福(1984),《台灣醫界》27(7)。 吳添成(2011),〈為健康而戰:我國反菸治理的權力措置與社會塑造〉。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吳文欣(2008),〈推廣型使用者的社會創新:常民專家如何改寫台灣衛生棉條科技的社會腳本〉。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建昌(2008),〈人性的呼喚:治理理性與台灣性侵害防治政策〉。《科技、醫療與社會》6:69-110。 吳孟宗、華筱玲等(2003),〈婦產科:RU486 -案例討論〉。《臺灣醫學》7(2): 293-297。 林芳玫(1996),〈自由主義女性主義〉收錄於《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顧燕翎主編。台北:女書文化。 林芳玫(1998),〈當代台灣婦運的認同政治:以公娼存廢為例〉。《中外文學》27(1):56-87。 林國明(2003),〈到國家主義之路:路徑依賴與全民健保組織體制的形成〉。《台灣社會學》5:1-70。 林遠澤(2005),〈生命的終極關懷能否超越正義的觀點?試論宗教與形上學思考在生命倫理學爭議中的實踐意義〉。《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5: 131-174。 林燕卿、陳羿君等(2000),〈大學生同儕性教育介入效果研究〉。《學校衛生》37:45-62。 林宛萱(2012),〈The Legal Framework of Taiwan Biobank Ethical Governance〉。清華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學位論文。 林鳳儀(2011),〈RU486合法化對臺灣育齡婦女生育行為之影響〉。國立高雄大學應用經濟學系碩士。 周承珍、李從業等(2003),〈青少年與人工流產〉。《護理雜誌》50(4):65-70。 范燕秋(2005),〈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台灣醫學史〉。台北:稻鄉出版社。 洪有錫、陳麗新(2002),《先生媽、產婆與婦產科醫生》。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柯志明(2012),〈跨學科的歷史研究〉第七章,收錄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瞿海源等編。 徐佳青(2002),〈台灣利益團體影響墮胎藥物RU486合法化過程之研究〉。國立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 徐佐銘(1997),〈「醫學倫理」做為通識教育之教學理念與課程設計〉。《通識教育》 4(4):81-95。 孫效智(2007),〈人類胚胎之形上與道德地位〉。《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4: 41-85。 莊永明(1998),《台灣醫療史》。台北:遠流出版社。 陳宗文(2013),〈權力的技術與技術的權力:台灣疫苗採用的歷程分析〉。《台灣社會學》25(1):45-87。 陳肇男、孫得雄、李棟明(2003)《台灣的人口奇蹟:家庭計劃政策成功探源》。台北:聯經。 陳潮宗(2004),〈人工流產後的坐月子〉。《中國中醫臨床醫學雜誌》10(3): 177-181。 陳玉女(2006),〈明代墮胎、產亡、溺嬰的社會因應-從四幅佛教墮胎產亡水陸畫談起〉。《成大歷史學報》(31): 65-112。 陳景峰(2007),〈評介邵式柏著《十七世紀西拉雅族的婚姻與強制墮胎習俗》〉。《臺灣師大歷史學報》38: 249-263。 陳靜玟(2004),〈台灣地區報紙對墮胎新聞報導的內容分析:以中國時報,聯合報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陳國嶸(2002),〈RU486(Mifepristone)(美服培酮)合併使用口服前列腺素Cytotec(Misoprostol, PGE1)對於早期懷孕之藥物人工流產的治療成效〉。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 郭文華(1998),〈美援下的衛生政策:一九六○年代臺灣家庭計畫的探討〉。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2):39-82。 郭慧貞(2007),〈反思優生保健法有關人工流產之立法政策〉。國立中興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文惠(2008),〈是她不想生孩子嗎:台北市已婚婦女墮胎歷程之探討〉。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郭雅萍(2009),〈誰說墮胎是問題?─由聯合報新聞看墮胎爭議(1971-2008)〉。國立臺北大學社會學系碩士。 張玨(1992),〈墮胎合法化對臺灣婦女影響的省思〉。《婦女與兩性學刊》(3):1-23. 張靖梅、林獻鋒(2005),〈已婚婦女以RU486實施藥物流產之經驗〉。《醫護科技學刊》7(3): 284-293。 張明揚等(2001),〈世紀大發明─RU486在婦產科學上的應用〉。《中華民國內膜異位症婦女協會會刊》8(1):4-6。 張瀚之(2012),〈Ru486是否拮抗糖皮質固醇於T細胞的快速生理反應與活化增生的抑制作用〉。國立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碩士。 張峻嘉(2010),〈人口與聚落總論〉,收錄於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來源:文化部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 許鴻城(1995),〈從交易成本看安樂死與墮胎問題〉。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 莊喬雅(2004),〈RU486對人類卵巢顆粒細胞第二型環氧表達之傳導路徑之調控〉。國立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 傅大為(2005),《亞細亞的新身體:性別、醫療與近代台灣》。台北:群學。 曾凡慈(2010),〈兒童發展的風險治理:發展遲緩、監管網絡與親職政治〉。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童寶玲(2002),〈如何安全的墮胎〉。健康世界201:24-26。 賀政(2008),〈從優生保健法爭議看墮胎新聞的再現〉。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 黃君綺(2001),〈高知識婦女的墮胎醫療經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 楊秀宮(2007),〈儒家孟荀學說在生死教育裡的發用與意義-以“墮胎”為例之說明〉。《生死學研究》(6): 91-123。 葉永文(2006),《台灣醫療發展史--醫政關係》。台北:洪葉文化。 雷文玫(2004),〈解構我國胚胎保護規範體系─發現父母生育自主的地位〉。《臺大法學論叢》33(4):1-36。 雷文玫(2007),〈人類胚胎的法律地位:為何人類胚胎不應該是權利主體?〉。《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1):51-91。 趙育農(2003),〈「一個女性經驗的家庭計畫:臺灣家庭計畫早期的發展(1954-1964)」〉。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宏政(2007),〈台灣人口政策的歷史形構〉。《臺灣社會學刊》39:65-106。 蔣介石(1953),〈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 鄭斐文(2012),〈肥胖科學、醫療化與性別身體政治〉。《科技、醫療與社會》14:9-76。 鄭博仁、梁景忠主筆(2001),《啊! RU486完全搞定》。臺北市:原水文化。 潘秀鑾(2005),〈已婚婦女使用RU486的墮胎經驗〉。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 黎小娟、陳玉玲(2003),〈以RU486施行早期人工流產的已婚婦女之生活經驗〉。《護理雜誌》50(4):50-58。 劉仲冬(1998),《女性醫療社會學》。台北:女書文化。 盧俊安、劉茂森等(2009),〈Presentation of Massive Ascites after Abortion in a Young Woma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Report of a Case〉。《臺灣消化醫學雜誌》26(1):27-31。 盧欣謐、梁妃儀、蔡篤堅(2007),《台灣家庭計劃的奠基啟航──以周聯彬教授口述訪談為主軸的探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出版。 賴英秀、林師彬等(2009),〈中醫藥治療服用RU486合併前列腺素流產後血中β-HCG偏高病例報告〉。《中醫婦科醫學雜誌》12:83-87。 韓青秀(2002),〈女性健康醫療議題的媒體再現──以RU486新聞報導為例〉。國立台北護理學院新聞學研究所碩士。 顧燕翎(1996),〈婦女運動與國家政策的互動關係:墮胎合法化和平等工作權策分析〉,收錄於《台灣的國家與社會》,徐正光、蕭新煌主編。台北:東大。
四、英文部分 Dean, Mitchell(1994) Governmentality..., in Critical and effective histories: Foucault`s Methods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don: Routledge. Foucault, Michel. 17 March 1976. in 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Lectures at the College de France 1975-1976, edited by Arnold I. Davidson. St. Martin Press. Pp.239-263. ── 1 January 1977. Pp.16-39 in Security, Territory, Population: Lectures at the College de France 1977-1978, edited by Arnold I. Davidson. St. Martin Press. ── (1986)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Vol.3: the Care of the Self, trans. R. Hurley, New York: Pantheon. ── (1988)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in L. H. Martin, H. Gutman, and P. H. Hutton (eds)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 London: Tavistock. ── (1991[1978]) Governmentality. Pp. 87-104 in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G. Burchell, C. Gordon, and O. Mill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eenhalgh, Susan (2003) Science, Modernity, and the Making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9(2):163-196 ── (2005)Missile Science, Population Science: The Origins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The China Quarterly, 182:253-276. ── (2008) Just One Child: Science and Policy in Deng’s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ll, Peter A., and C. R. Taylor (1996) Political Science and the Three Institutionalisms. Political Studies, 44:936-957. Immergut, Ellen M. (1992) Health Politics: Interests and Institutions in Western Europ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8) The Theoretical Core of New Institutionalism. Politics &Society 26(1):5-34. Lemke, Thomas, Monica J. Casper, and Lisa Jean Moore (2011) Biopolitics: An Advanced Introduction (Biopolitics: Medicine, Technoscience, and Health in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ahoney, James (2000) Path dependent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507-548. ── (2001) Path-dependent explanation of regime change: Central America in Caparative Perspective.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36:111-141. Pierson, Paul(2000a)Increasing Returns, Path-dependent, and the Study of Politics. America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4(2):251-267
── (2000b)Not Just What, but When:Timing and Sequence in Politics Processes. Studies in America Political Development, 14:72-92 Thelen, Kathleen (1999)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and Comparative Politics. 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 2:369-404. |
Description: |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100254004 102 |
Source URI: |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254004 |
Data Type: | thesis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社會學系] 學位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
Size | Format | |
400401.pdf | 2636Kb | Adobe PDF2 | 1461 | View/Open |
|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