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48/140897 (78%)
Visitors : 46124320      Online Users : 462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0358


    Title: 國民小學友善校園空間評估指標之建構
    A Study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Construction of Friendly School Space in Elementary Schools
    Authors: 薛莉萍
    Contributors: 湯志民
    薛莉萍
    Keywords: 友善校園空間
    友善校園空間評估指標
    模糊德菲法
    friendly school space
    friendly school spac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uzzy Delphi method
    Date: 2013
    Issue Date: 2014-10-01 13:48:48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建構國民小學友善校園空間評估指標,作為推動友善校園空間之參考依據。研究方法部分,先以文獻分析為基礎,初擬國民小學友善校園空間評估指標,再以專家問卷及模糊德菲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模糊德菲調查樣本對象為30位熟悉國民小學校園及空間規劃議題的校長,資料分析首先透過三角模糊數整合校長對指標重要性之共識並篩選指標項目,最後運用歸一化方式求得各層面、指標以及評估因子權重,完成國民小學友善校園空間評估指標系統。根據研究之結果與分析,歸納主要結論如下:
    一、本研究建構之國民小學友善校園空間評估指標,含三層指標,第一層指標有4項,第二層指標有8項,第三層指標有23項。
    二、本研究建構之國民小學友善校園空間評估系統之第一層指標,依權重排序分別為「安全無障礙環境(26.38%)」、「溫馨人文情境(25.41%)」、「健康永續校園(24.33%)」及「平等開放空間(23.88%)」。
    三、本研究建構之國民小學友善校園空間評估系統之第三層指標依權重排序:
    (一)安全無礙環境層面應特別重視強化校園安全結構、完善無障礙設施設備、及建置安全維護系統。
    (二)平等開放空間層面應特別重視營造學生中心情境、使用者參與規劃及開放校園多元空間。
    (三)溫馨人文情境層面應特別重視營造優美藝術環境、規劃流暢空間動線及型塑人文建築特色。
    (四)健康永續環境層面應特別重視提供舒適物理環境、保持良好環境整潔及建構綠色建築環境。
    最後,本研究依據研究結果分別就對教育主管機關、學校及後續研究提出建議。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th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friendly school space in elementary schools, and promote the concept of friendly school space in accordance with these indicators. As for research methods,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a raw model of friendly school space in elementary schools evaluation indicators Fuzzy Delphi questionnaire was developed, then the survey was conducted with the sample size of 30 principals who familiar with the issue of school place planning. Symmetric triangular fuzzy number was used to analyze principals’ opinions on the importance of each indicator an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dimensions and indicators and to help indicator selection. At last stage, normalization of fuzzy number’s total score determined the weight of each dimensions and indicators; accordingly, the friendly school space in elementary schools evaluation indicator was constructed.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 The friendly school space in elementary schools evaluation indicator consists with 3 layers of indicator. There are 4 indicators in the first layer, 8 indicators in the second layer and 23 indicators in the third layer.
    2. The weight of the indicators in the first layer are “Safe and Barrier-Free Environment”(26.38%), “Warm and Humanistic Circumstances ” (25.41%),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Campus”(24.33%) and “Equal and Open-minded Space”(23.88%).
    3.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we should strengthen school’s security system and barrier-free facilities to meet the indicator “Safe and Barrier-Free Environment”; we should develop student-centered circumstance, plan the space with users, and make campus open to public access or use to the indicator “Equal and Open-minded Space”; we should create artistic environment, plan fluent route and build humane school building style to the indicator “Warm and Humanistic Circumstances”; we should provide comfortable physical environment, keep the environment clean and build green building to meet the indicator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Campus”. Once we meet the four indicators above, a friendly school space was created.
    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s, some suggestions for education administrators, schools and further study had been proposed.
    Reference: 壹、中文部分
    google字典(2012)。友善。取自http://www.google.com.tw
    中華民國憲法(1947)。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2011)。友善建築評選說明。取自
    http://friendlybuild.abri.gov.tw/index.php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2002)。
    王碩禧(2008)。人權作為友善校園的建構與實踐。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台中市政府 (2013)。台中市校園新視界。閃亮台中電子報。取自
    http://paper.udn.com/udnpaper/POD0004/167608/web/#02
    永續校園全球資訊網(2012)。教育部理想的永續校園。取自
    http://140.135.10.177/index_c.asp
    何昕家、張子超(2011)。初探學校建築規劃設計原則脈落。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11學校建築研究:百年校園建築創新裝(第203-218頁)。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吳一藝、吳福源(2007)。國民小學實施友善校園成效與相關問題之研究。教育政策論壇,10(2),165-207。
    吳政達(1999)。國民小學教師評鑑指標體系建構之研究:模糊德菲術、模糊層級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估法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政達(2008)。教育政策分析:概念方法與應用(二版)。臺北:高等教育。
    吳清山、林天祐(2005)。友善校園。教育資料與研究,62,177。
    李坤崇、李俊湖(2008)。友善校園是社會發展的基石。研習資訊,25,1。
    李建德(2008)。校園環境之在地文化元素研究-以高雄縣桃源鄉、茂林鄉、那馬夏鄉國小為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李重毅(2010)。通用設計規劃無障礙校園之建構,學校行政雙月刊,71,
    73-89。
    李素珍(2003)。臺北市國民中學無障礙校園環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李澤育(2006)。國民小學校園環境健康評估因子之研究-以台南市國民小學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1980)。
    周百營(2010)。校園空間:落實人權教育的思維。學校行政雙月刊,70,36-50。
    周麗玉(2008)。友善校園。研習資訊,25,1。
    性別平等教育法施行細則(2005)。
    性别平等教育法(2004)。
    林志偉(2008)。國民小學教師對友善校園認知與實踐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縣。
    林海清(2006)。友善校園的規劃與經營。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友善校園規劃與經營(第6-7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林逸青(2005)。學校建築-規劃設計與工程發包。高雄市:高雄復文。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1945)。
    建築物無障礙設施設計規範(1997)。
    洪薪育 (2005)。臺北縣推動國民小學永續校園策略規劃之研究。國立臺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北市。
    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防治準則(2005)。
    特殊教育法(1984)。
    高雄市政府工務局養護工程處(2013)。高雄市社區通學道計畫工程。取自 
    http://pwbmo.kcg.gov.tw/
    國民中小學設備基準(2002)。
    張存薇(2013,3月27日)。通學步道改善 貼心設計超讚。自由時報。取自https://tw.news.yahoo.com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茂源(2007)。友善校園論述基礎與實踐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張淑瑜(2004)。臺北市國民中學性別與空間規劃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育行政組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張紹勳(2012)。模糊多準則評估法及統計。臺北市:五南。
    張雅玲(2005)。嘉義市國民小學學童家長知覺友善校園因素與家長參與意願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張詩欣(2009)。國民小學校園閒置空間永續發展評估指標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教育基本法(1999)。
    教育部(2006)。友善吧!校園 國民中小學友善校園評估手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校園安全管理手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a)。無性別偏見的校園空間手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a)。無性別偏見的校園空間手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b)。性別平等教育法實施五週年活動專輯。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c)。教育類性別指標辦理情形。教育類性別專文分析集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d)。98年教育部推動部內性別主流化問卷調查分析報告。教育類性別專文分析集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09e)。教育部人權教育與公民教育實踐方案。取自
    http://hre.pro.edu.tw/friendly/index.htm
    教育部(2009f)。永續校園營造指南。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0a)。性別平等教育白皮書。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0b)。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10大中心議題性別主流化關聯檢視報告。臺北:作者。
    教育部(2012a)。教育部推動友善校園計畫。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12b)。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友善校園人權環境指標及評估量表。
    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2013)。中華民國教育現況簡介。取自http://www.edu.tw/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12)。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友善。取自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A4%CD%B5%BD&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
    教育部統計處(2012)。101學年度全國公私立國民小學基本資料。取自
    http://www.edu.tw/STATISTICS/index.aspx
    教育部補助推動防制校園霸凌安全學校要點(2008)。
    教育部綠色學校伙伴網路(2013)。臺灣綠色學校伙伴網路計畫。取自  
    http://www.greenschool.moe.edu.tw/aboutGS/
    曹音鵬(2005)。校園空間意象之研究。國立臺東大學教育研究所教育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臺東縣。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利。臺北市:心靈工作坊。
    陳一郎、劉祖華、林榮泰(2000)。校園公共空間之安全性評估」。明志技
    術學院學報,32,145-152.。
    陳木金、溫子欣(2008)。活化校園建築創造空間領導。教育研究月刊,174,61-74。
    陳星皓(2007)。臺灣國民小學永續校園實質環境評估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桂蘭(2007)。校園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之研究-以臺北縣國光國小為例。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陳學治(2008)。友善校園學習互動空間的設計模式與元素-以中原大學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傅朝卿(2005)。大學校園古蹟、歷史建築與歷史環境的意義與角色。教育研究月刊,136,54-65。
    喻肇青(2007)。「永續校園」的「心」思維。教育研究月刊,156,44-75。
    曾旭正(2007)。新校園運動與教育新空間。教育研究月刊,156,30-43。
    曾旭正(2008)。校園空間營造的教育思考。教育研究月刊,174,39-48。
    曾淑汝(2009)。基隆市國民小學友善校園總體營造計畫實施成效之研究-整合導向評估模式之運用。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未出版,臺北市。
    湯志民(2002a)。臺灣的學校建築。臺北市:五南。
    湯志民(2002b)。優質學校境規劃之探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優質的學校環境(第1-39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6a)。學校建築與校園規畫(第三版)。臺北市:五南圖書公司。湯志民(2006c)。教學空間革新-學科型教室規劃之探析。載於林海清等編
    輯,友善校園規劃與經營(第24-49頁)。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07)。優質學校校園營造的指標及其意涵。載於林海清等編輯吳美慧(主編),優質領航-校園營造篇(頁6-27)。臺北市:臺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湯志民(2009)。優質校園營造:2010新趨勢。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09學校建築研究:校園建築優質化(第9-49頁)。臺北市: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2010)。學校建築與規劃:臺灣未來十年的新方向。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2010學校建築研究學校校園建築生態工法(第9-48頁)。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湯志民、張淑瑜(2005)。教育環境:性別與校園空間。教育研究月刊,136,93-105。
    馮朝霖(2005)。學校與監獄的差別:校園環境評估與人權文化之開展。教育研究月刊,136,43-53。
    黃建勳(2008)。臺中縣國民小學學生對友善校園實施狀況滿意度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彥超、林文祥、王玉珍(2006)。從學校建築看友善校園的實踐。載於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主編,友善校園規劃與經營(第154-171頁)。臺北市:臺北市政府教育局、中華民國學校建築研究學會。
    黃鈴雯(2010)。友善校園人權環境評估指標運用之研究--以桃園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2011)。2011新北市卓越學校認證向度、指標、檢核項目、審查規準。取自http://163.20.111.10/~school/data/pub/201101180939040.pdf
    萬新知(2008)。國民小學學校建築美學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行政組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文靜(2011)。學校設施品質與教育成果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行政組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廖錦龍(2009)。國民小學友善校園指標建構之研究 。中臺科技大學文教事業經營研究所,未出版,臺中市。
    臺北市政府教育局(2013)。臺北市政府教育局精進校園無障礙環境計畫。
    取自http://www.doe.taipei.gov.tw/ct.asp?xItem=35378557&ctNode=56450&mp=104001
    臺灣健康促進學校(2013)。健康促進學校工作指引。取自
    http://hpshome.giee.ntnu.edu.tw/Default.aspx
    蔡保田(1986)。學校建築研究的發展。臺北市:五南。
    鄭晃二(2002)。教育部顧問室創造力教育先導型計畫:創意校園(整體營造)
    結案報告書¬-創意校園整體規劃-打造一個知識的花園。新北市:淡江
    大學建築系。
    親子天下(2011) 。友善家庭活動。取自
    http://topic.cw.com.tw/parenting/familyfriendly/index.html
    辭海(1998)。辭海(九版)。臺灣中華書局辭海編輯委員會。臺北市:綋億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蘇慧貞、邱乾國和李彥頤( 2007)。校園永續性內涵發展趨勢與營造原則。載於典藏南瀛校園建築-新校園建築運動在南瀛(頁39-44)。臺南縣:臺南縣政府。
    维基百科(2012) 。環境友善。取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92%B0%E5%A2%83%E5%8F%8B%E5%96%84

    貳、英文部分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2014a). Design Connections.Retrieved, from
    http://asumag.com/architecture/architectural-portfolio-2013-citation-winner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2014b). The Making of Champions. Retrieved,from http://asumag.com/constructionplanning/making-champions
    Burch, A. L. (1994). Middle school facili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n identification of critical design elements by selected architects.Administrators and Teachers.Unpublished dissertation of Ph.D.,Texas A&M University,College Station,TX.(ED448577)
    Chen, S. J., & Hwang, C. L. (1992). Fuzzy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 method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Essley, R., Husson, B., Quinn, P.,& Yanda, L.(2003). Taking a look inside.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75(12), 14.
    Hoffman, P.(2009). Making the change to sustainability: Building green builds a better education. Techniques: Connecting Education & Careers, 84(4), 16-20.
    Kennedy, M. (2001). The top ten facility design and planning solutions.
    american school & university, 73( 5), 30.
    Leemans, G. (2009). Monitoring the quality of school buildings in Belgium`s lemish Community. Paris: OECD.
    NFC (2012). Creating a safe and friendly school. Retrieved from http://www.responsiveclassroom.org
    OECD (2006). Evaluation quality in educational facilities.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edu/
    OECD (2009). International pilot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quality in educational spaces (EQES) user manual. Retrieved from http://www.oecd.org/edu/educationeconomy andsociety/centreforeffectivelearningenvironmentscele/42859375.doc
    Réti , M., & Lippai, E. (2012). Educating spaces: Quality learning environments for future schools. Retrieved, from http://www.manuel-bissen.de/mediapool/43/438359/data/YB_12_ Create_learning_for_all.pdf#page=141
    Sanoff, H. (2001). School building assessment methods. Retrieved from http://www.ncef.org/pubs/sanoffassess.pdf
    United States Envior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2014). The healthy school environments assessment tool. Retrieved, From http://www.epa.gov/schools/ehguidelines/appendixA.html#LinkTarget_5779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97171012
    10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171012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所 ]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201.pdf2200KbAdobe PDF2367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