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44/141864 (78%)
Visitors : 47879901      Online Users : 1161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6182


    Title: 財務會計準則第34號公報第二次修訂部位重分類之會計決策─以銀行及證券業為例
    The Accounting Decision of 2nd Amendment to GAAP No. 34-Banking and Securities Industry
    Authors: 呂欣紋
    Lu, Hsin Wen
    Contributors: 林良楓
    Lin, Liang Feng
    呂欣紋
    Lu, Hsin Wen
    Keywords: 34號公報
    重分類
    GAAP No.34
    reclassification
    Date: 2009
    Issue Date: 2015-07-01 14:47:03 (UTC+8)
    Abstract: 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三十四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之適用對財報表達及損益影響甚鉅。自2007~2008年間發生金融海嘯後,公報修訂允許於特定條件下得將金融商品重分類。
    而金融業持有金融商品之比重相對較其他產業為高,本研究嘗試透過實證分析及訪談探討銀行、證券業選擇重分類與否之動機及影響會計決策之因素。實證研究結論如下:
    • 經濟實質面-投資餘額占總資產比例、重分類損益影響數占投資餘額比率愈大者,愈傾向採行重分類將原列於交易目的之金融資產轉列為其他類別之金融資產
    • 公司治理面-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簽證之公司,較不傾向重分類部位。另因機構法人股東本身即擁有較佳專業智能並較注意財務報表附註揭露所傳達之訊息,故是否有機構法人股東持股對本次重分類與否未顯現牽制之功能。
    因此,盈餘結果乃是銀行及證券業決定是否採行34號公報第二次修訂條文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之主要動機,而投資部位占總資產比重及損益影響程度係其主要影響因素。建議政府單位於金融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或有系統性風險產生時,宜考慮其他因素,因應實務需求,協助相關單位建置合理之評價機制,非以政策直接干預準則之訂定,以維護會計之中立性及財務報表之可信度。另若需修訂準則,修訂條文開始適用及追溯適用時間點之訂定宜審慎考量。最後,建議儘早規範企業編製綜合淨利表,俾免部份報表使用者僅以損益表盈餘評估企業營運結果,而忽略經濟實質。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及架構 3
    第三節 研究流程 4
    第四節 論文結構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美國金融商品相關準則制定背景及規範內容介紹 6
    第二節 國際金融商品會計準則 9
    第三節 我國財務會計準則第34號公報 12
    第四節 公司治理相關文獻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2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26
    第二節 研究假說 27
    第三節 實證模型 31
    第四節 研究樣本與資料蒐集 32
    第四章 實證結果與分析 34
    第一節 全體樣本 34
    第二節 銀行業 40
    第三節 證券業 44
    第四節 實務訪談 4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51
    第一節 研究結論與建議 51
    第二節 研究限制及未來研究之建議 54
    參考文獻 55
    附錄一 商業銀行投資有價證券之種類及限額規定 59


    圖目錄
    圖1-3-1 研究流程圖 4
    圖2-2-1 IFRS 9 金融資產之分類原則 11
    圖3-1-1 研究架構 26


    表目錄
    表2-1-1 美國金融商品相關財務會計準則修訂歷程 6
    表2-3-1 34號公報修訂前後重分類規定 15
    表2-3-2 34號公報重分類修訂對損益與淨值之影響 16
    表2-4-1 各項投資人保護指標分析表 20
    表3-4-1 樣本篩選 32
    表4-1-1 重分類類型樣本分配 34
    表4-1-2 全體樣本各變數之敘述統計值 35
    表4-1-3 重分類與否兩年度損益樣本分配 36
    表4-1-4 各變數Pearson相關係數矩陣 37
    表4-1-5 採重分類決策相關特性迴歸分析─以資產總額為基礎 38
    表4-2-1 銀行業各變數之敘述統計值 41
    表4-2-2 銀行業重分類及未重分類各變數之敘述統計值 42
    表4-2-3 採重分類決策相關特性迴歸分析─銀行業 43
    表4-3-1 證券業各變數之敘述統計值 45
    表4-3-2 證券業重分類及未重分類各變數之敘述統計值 46
    表4-3-3 採重分類決策相關特性迴歸分析─證券業 47
    表4-4-1 實證結果彙整表 50
    Reference: 中文部分:
    公開資訊觀測站,http://newmops.tse.com.tw/
    方順逸、謝佳純,2009,大家一起來窗飾:34號公報修訂的影響,貨幣觀測與信用評等,第75期:98-112,台灣經濟新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小蕙、王淑玲,2008,剖析財務會計第34號公報修訂,勤業眾信專欄研究。
    王淑玲,2008,公平價值會計繼續往前邁進?勤業眾信專欄研究。
    王筱君,2008,美國次級房貸風暴與金融商品財務報表價值攸關性之研究-以我國金融業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李秉叡,2003,會計師的監督功能-對稱或不對稱,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沈中華、池祥麟,2003,從投資人保護觀點與展望理論探討各國銀行業盈餘管理之現象與動機,經濟論文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31:3 407-458。
    周吟霞,2009,第三十四號公報重分類盈餘管理動機與財務報表價值攸關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林孟瑾,2006,提前適用資產減損會計準則公報暨認列資產減損金額其公司特性與盈餘管理之研究-以我國上市公司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2008,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4號「金融商品之會計處理準則」,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基金會。
    莊文源,2001,從股權結構與資本市場誘因探析我國銀行業之盈餘管理行為,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莊蕎安,2008,金融危機 錯在會計?會計研究月刊,第276期:52-57。
    許正昇,2006,資產減損認列之決定因素-經濟實質因素、管理當局誘因與公司治理機制,國立中央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崇源、王儷玲、林良楓,2009,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4號及第40號對我國人壽保險業之影響及其因應之道,中華民國人壽保險商業同業公會。
    許溪南、歐陽豪、陳慶芳,2007,盈餘管理、公司治理與財務預警模型之建構,金融風險管理季刊 民96,第三卷,第三期:1-40
    陳明進及張嘉文,2009,我國上市櫃公司採行財務會計準則34號公報第二次修訂規定之誘因,2009會計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成功大學會計系。
    陳紫雲,2008a,全球公平價值會計大戰,會計研究月刊,第276期:58-63。
    ,2008b,放寬公平價值會計IASB獨立性受質疑,會計研究月刊,第277期:24-25。
    陳錫龍,2006,強化我國金融業公司治理,中央銀行金融業務檢查處 金融監理與風險管理選輯 95年3月:237-238。
    黃金澤,2004,談34公報下公平價值衡量與現行實務之比較,93.3.21、3.28 經濟日報,第22版會計經緯。
    ,2007a,談公平價值衡量之基準(下),會計研究月刊,第257期:123-129。
    ,2007b,談公平價值衡量之基準(上),會計研究月刊,第256期:108-116。
    ,2008,企業必讀─談因應金融風暴新修34號公報,稅務旬刊,第2056期:14-19。
    ,2009a,國際會計準則的修訂與因應,稅務旬刊,第2086期:7-13。
    ,2009b,談市場不活絡時之公平價值衡量(一),會計研究月刊,第286期:112-124。
    ,2009c,談市場不活絡時之公平價值衡量(二),會計研究月刊,第287期:88-97。
    勤業眾信,2009,《新準則》IFRS 9『金融工具』,勤業眾信IFRS新訊系列報導。
    會計研究月刊編輯部,2009,FCAG最新報告:公平價值會計非金融危機主因,會計研究月刊,第286期:56。
    楊朝旭及吳幸蓁,2009,資產減損之決定因素與盈餘資訊性後果:論公司治理之角色,會計評論,第48期:67-114。
    葉銀華,2008,實踐公司治理-台灣集團企業的功與過,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葉銀華、李存修及柯承恩,2002,公司治理與評等系統,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董慧萍,2008.12.22,金管會修訂34號公報因應金融風暴,中華經濟研究院台商政策文件電子報 第 0826 期。
    劉嘉雯、王泰昌及方珮璇,2009,員工分紅費用化之市場效應─功能固著假說之檢驗,中華管理評論國際學報,第十二卷三期:1-24。
    蔣義宏及凌景曉,2006,衍生性金融商品會計:國際比較與中國對策,Vol.2, No.5,Serial No.12現代會計與審計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ISSN 1548-6583 Journal of Moder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USA
    蔡靜紋、陳芝艷、洪凱音及呂淑美,2008,新光國泰金等 踩到地雷,經濟日報,9月16日
    薛琦、李馨蘋及柯瓊鳳,2007,當前金融機構如何結合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之研究,金融研究發展基金管理委員會委託研究計畫
    謝國松,2008,又是會計惹的禍?公平價值會計全球論戰下的省思(一),會計研究月刊第277期:99-105。
    ,2009a,又是會計惹的禍?公平價值會計全球論戰下的省思(二),會計研究月刊,第278期:101-107。
    ,2009b,又是會計惹的禍?公平價值會計全球論戰下的省思(三),會計研究月刊,第279期:125-137。
    簡宏志,2009,財務會計準則公報第34號第二次修訂金融資產重分類對市場反應與公司特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會計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黄健銘、簡郁容、鄭婉秀, 2008,台灣金融機構公司治理特性與違約風險之探討,會計與公司治理 第五卷 第一期:33-54。

    英文部分:
    Beasley, Mark S. 1996.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Board of Director Composition and Financial Statement Fraud.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71, No. 4:443-465,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Becker, C. L., M. L. DeFond, J. J. Jiambalvo, and K. R. Surbramanyam. 1998. The Effect of Audit Quality on Earnings Management.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Vol.15, No.1:323.
    Burgstahler, D. C., and I. D. Dichev. 1997. Earnings, Adaptation and Equity Value.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72, No. 2:187-215.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Degeorge, F., J. Patel, and R. Zeckhauser. 1999. Earnings Management to Exceed Thresholds.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 72, no. 1:1-33
    Dhaliwal, D. S. 1980. The Effect of Firm`s Capital Structure o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LV. No.1:78-84
    Dhaliwal, D. S., G. L. Salamon, and E. D. Smith. 1982. The Effect of Owner versus Management Control o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Method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Elsevier, Vol. 4 No.1:41-53.
    Healy, P. M. 1985. The Effect of Bonus Schemes on Accounting Decisions, Journal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7:85-107.
    Herrmann, D., T. Inoue, and W. B. Thomas, 2003, The Sale of Assets to Manage Earnings in Japan,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41 No. 1:89-108.
    Ijiri, Y., R. K. Jaedicke, and K. E. Knight. 1966. The Effects of Accounting Alternatives on Management Decisions. Research in Accounting Measurements, Evanston, IL, American Accounting Association: 186-199.
    Maines, L. A., and L. S. McDaniel. 2000. Effects of Comprehensive-Income Characteristic on Nonprofessional Investor’s Judgment: The Role of Financial-statement Presentation Format.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75, No. 2:179-207.
    Pound, J. 1988. Proxy Contests and the Efficiency of Shareholder Oversigh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237-265.
    Rajgopal, S., M. Venkatachalam, and J. J. Jiambalvo. 1999. Is Institutional Ownership Associated with Earnings Management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Stock Prices Reflect Future Earnings?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Vafeas, Nikos. 2005. Audit Committees, Boards, and the Quality of Reported Earnings.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22, No. 4:1093 – 1122.
    http://law.fsc.gov.tw/law/
    http://www.ardf.org.tw/
    http://www.fasb.org/
    http://www.iasplus.com/
    http://www.ifrs.org.tw/
    http://www.jstor.org/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經營管理碩士學程(EMBA)
    96932226
    98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32226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Theses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40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