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77124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筆數/總筆數 : 109951/140887 (78%)
造訪人次 : 46278575      線上人數 : 1546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尋範圍 查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檢索詞彙前後加上"雙引號",以獲取較精準的檢索結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尋,建議至進階搜尋限定作者欄位,可獲得較完整資料
  • 進階搜尋
    請使用永久網址來引用或連結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77124


    題名: 臺灣哈法族的文化消費實踐
    Cultural Consumption Practices of Francophiles in Taiwan
    作者: 邱維瑜
    Chiu, Wei Yu
    貢獻者: 陳儒修
    Chen, Ru Shou
    邱維瑜
    Chiu, Wei Yu
    關鍵詞: 哈法族
    法國文化
    法國性
    文化消費實踐
    Francophile
    French culture
    Frenchness
    cultural consumption
    日期: 2015
    上傳時間: 2015-08-03 13:12:58 (UTC+8)
    摘要: 「哈法」是一種存在於臺灣,在哈日、哈韓之外的文化現象,「哈法族」則是一群真實存在於我們生活周遭的人們,同時形成一種融入法國文化的生活風格,但每個哈法族會因其接觸法國文化的時間、所接受的文化資本與生活經驗而有所區別。故本研究根據10位受訪者的學經歷、法語程度、會消費的法國文化商品、日常生活實踐與對法國文化的看法,將其歸納為內化與外顯等兩類哈法族。
    透過深度訪談的質化研究,以布迪厄的文化消費實踐理論與高夫曼的戲劇理論,分析哈法族習癖的養成歷程及所呈現的生活風格與自我形象,並探討這一個喜愛法國文化的族群,如何透過個人的各項資本,將法國文化、法國性與日常生活的各個場域相互關聯,得以實踐自己的法式生活。
    研究發現將法國文化內化至精神態度中以呈現其生活風格的內化的哈法族與藉由法式符號的蒐集、儀式化行為的模仿來展示品味的外顯的哈法族,兩者雖皆是在喜愛法國文化這個共同前提下,但呈現出的仍是各具差異的消費心態,沒有一個完全趨同的哈法樣貌,亦體現法國文化的異質性。
    對哈法族而言,法國文化不僅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是經由各式各樣的管道接觸、理解、並消費,再透過日常生活實踐的過程,使其不斷構連法國文化與自我之間的意義。而哈法族的品味,最終演變為本質就是我的意涵。
    Some people who like French culture and connect it with their daily lives and show a different lifestyle. They are called “Francophiles” in this thesi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cultural consumption practices of these people, using Bourdieu and Goffman’s theories as a research approach. Its goal is to give an insight of Francophile in terms of taste, capital, distinction and self-performing.
    According to the study, Francophile can be represented by two categories, internalization and externalization, differentiated in their views of French culture, daily lives and ways of consuming artefacts from France. The first category, internalization, shows its “Frenchness” in lifestyle and mental attitude; while the second category, externalization, collects symbols of French culture and imitates ritual behaviors of French people from books, movies and mass media.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中文部分
    王璇(2013)。〈法國文化政策下的法國電影業研究〉,《法國研究》,(03):89-93。
    石計生(2006)。《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刁玠文(2013)。《文化創意產業在高雄行銷策略及成效研究 -以法國巴黎馬卡龍為例》。文藻外語大學國際事業暨文化交流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怡(2002)。〈艾蜜莉的法國性〉,《FA電影欣賞雜誌》,20(2):17-21。
    何慧雯(2002)。《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奏:日本流行文化與文化認同實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影片】。克勞帝.歐薩(製作人),尚-皮耶.居內(導演)(2002)。
    吳廷勻(2006)。《藝術電影迷與台灣電影消費階層化現象之研究:以布迪厄 (Bourdieu)文化社會學為研究取徑》。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吳欣曄(2014)。《巴黎甜點美食觀光:台灣觀光客的文化消費實踐》。臺灣師範大學歐洲文化與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揚(2009)。《全球化下文化的跨區域轉型研究:以西方葡萄酒文化在臺灣的場域轉變與在地化為案例》。銘傳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錫德(2010)。《法國製造:法國文化關鍵詞100》。台北:麥田。
    李天鐸、何慧雯(2003)。〈我以前一定是個日本人?--日本流行文化的消費與認同實踐〉,頁 14-41,邱琡雯(編),《日本流行文化在臺灣與亞洲(II)》。台北:遠流。
    李姚軍、徐江敏譯(1992)。《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台北:桂冠。(原書Goffman, E [1959]. 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 New York: Doubleday
    Anchor.)
    阮若缺(2012)。〈由法國影片在台中文片名看流行趨勢〉,《巴黎視野》,(20):6-13。
    林本炫(2007)。〈不同質性研究方法的資料分析比較〉,周平、楊弘任(編),《質
    性研究方法的眾聲喧嘩》,頁127-150。高雄:復文。
    林逸叡(2003)。《越界的日本流行文化現象:「哈日族」十五人的生活風格實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林積慶(2008)。《跨國電視,在地消費--論台灣青年觀眾之美國影集收視經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如何抽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1-158。台北:巨流。
    范麗娟(2004)。〈深度訪談〉。頁81-125,收錄於謝臥龍(編),《質性研究》。台北:心理。
    凌碧鴻,邱振鎰(2004)。〈台灣進口葡萄酒行銷通路選擇之影響因素分析〉,《農業經濟半年刊》,(75):113-146。
    夏桔寧(2013)。《產地國效應對台灣民眾的影響:以法國紅酒為例》。政治大學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程碩士論文。
    徐佳馨(2001)。《漫步圖框世界:解讀日本漫畫的文化意涵》。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詠暄(2012)。《法國電影在台灣電影市場發展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徐麗松譯(2014)。《法式誘惑:賞—法國人如何玩味人生 探—法國文化的幽微精髓》。台北:八旗文化。(原書Sciolino, [2011]. La Séduction : How the French Play the Game of Life. New York: Henry Holt & Co.)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高宣揚(2002)。《流行文化社會學》。台北:揚智文化。
    張可婷譯(2013)。《質性研究分析方法》。台北:韋伯文化。
    張錦華(2001)。〈從Pierre Bourdieu的文化社會看閱聽人質性研究的發展〉,《傳播文化》,(9):61-106。
    梁偉芊(2009)。《台灣流行女鞋消費意涵的初探性研究》。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粘耿嘉(2003)。《全球化文化衝擊下的法國文化產業策略》。淡江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論文。
    莉塔(2012)。《京都漫步中:花與咖啡的小旅行》。台北:PCuSER電腦人文化。
    許如婷(2000)。《全球霸權秩序的再現:美國╱日本╱台灣影像文化的依附的論述》。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明棻(2011)。《當代法國形象之型塑與策略》。淡江大學法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
    許嘉麟(2010)。《布列塔尼可麗餅(la crêpe)的在地形塑與符號消費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祺勳(2005)。《台灣地區小劇場文化消費行為研究》。中山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學仁(2004)。《臺灣葡萄酒消費文化分析》。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愛莉西亞(2010)。《私旅行@東京》:112-113。台北:流行風。
    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運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7(4):17。
    董樹寶、張寧譯(2010)。《城市文化經濟學》,中國:中國人民大學。(原書Allen J. Scott [2000]. Cultural Economy of Cities: Essays on the Geography of Image-Producing Industries. New York, NY: Sage Pubns)
    雷士弘(2012)。《麵包消費品味研究:以高雄市長棍麵包為例(1990 - 2010)》。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偉妏譯(2009)。《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台北:韋伯文化。(原書Mike Featherstone[2007].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UK, London: Sage Pubns
    趙培華(2000)。《臺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蕙鈴(1995)。〈布狄厄論「文化資本」的再生產結構—文化區辨與社會區辨的社會建構過程〉,《思與言雜誌社》,33(1):161-184。
    劉毓儒(2011)。《我是日貨族:日貨連線認同與消費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劉維公(1992)。〈片段化的象徵世界—波迪爾文化社會學的省思〉,《當代》,(77):14-31。(原文Honneth, Axel.)
    劉維公(1998)。〈習性(Habitus)與偶成性(Kontingenz):P. Bourdieu與N. Luhmann的理論介紹〉,《台大社會學刊》,(26):1-51。
    蕭靖宇(2010)。《薄酒萊新酒在臺灣之符號消費》。真理大學休閒遊憩事業學系碩士論文。
    謝宗翰(2010)。《消費者生活型態與品牌權益知覺關係之探討—以法國巧克力品牌VALRHONA為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國際企業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謝懿慧(2012)。《日本料理在台灣的品味分化與文化展演》。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蘇宇鈴(1999)。《虛構的敘事/想像的真實:日本偶像劇的流行文化解讀》。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ment of tas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 Wacquant, L. J. D.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Bourdieu, Pierre.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294101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4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顯示於類別:[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檔案:

    沒有與此文件相關的檔案.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資料項目都受到原著作權保護.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