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大機構典藏-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NCCUR):Item 140.119/81231
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全文笔数/总笔数 : 109948/140897 (78%)
造访人次 : 46108137      在线人数 : 1345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搜寻范围 查询小技巧:
  • 您可在西文检索词汇前后加上"双引号",以获取较精准的检索结果
  • 若欲以作者姓名搜寻,建议至进阶搜寻限定作者字段,可获得较完整数据
  • 进阶搜寻


    请使用永久网址来引用或连结此文件: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1231


    题名: 胡錦濤時期新安全觀下的中美關係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 in Hu Jintao`s Era
    作者: 陳怡君
    Chen, Yi Chun
    贡献者: 朱新民
    Zhu, Xin Min
    陳怡君
    Chen, Yi Chun
    关键词: 中國威脅論
    新安全觀
    中美關係
    the China threat theory
    new security concept
    The Sino-US Relations
    日期: 2014
    上传时间: 2016-02-03 12:22:43 (UTC+8)
    摘要: 冷戰結束後的「一超多強」情勢與「中國威脅論」興起,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有圍堵「中國崛起」之意,中國遂提出「新安全觀」以維護周邊環境穩定。「新安全觀」有別於冷戰安全觀思維,強調以「和平共處五原則」與各國共處,以雙邊、多邊外交政策實踐,經由協商解決衝突。

    此論文目的是瞭解中國在胡錦濤時期的「新安全觀」指導下的對外政策,與對美關係(一)詮釋中國「新安全觀」的背景、意涵及在外交上的實踐;(二)分析胡錦濤時期的外交政策;(三)分別就朝核問題、台海問題、南海主權爭議、人權問題等安全議題中,分析中國在「新安全觀」思維下與美國之互動關係。
    Since the end of the Cold War, there has no longer been superpower confrontation . Nonetheless the global situation has turned out to be a realm of “one superpower and many other powers.” As China’s threat emerges, China recognizes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especially the United States, is forging a strategy of containment. Therefore, the PRC initiates a “New Security Concept” to stabilize its adjacent environment, proclaiming a unique security concept, to implement bilateral and multilateral diplomatic ties with other nations. China emphasizes its “Five Principles of Peaceful Coexistence,” solving disputes with others by way of coordination and cooperation.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reviews the Hu Jintao government foreign policy and strategy based on China’s “New Security Concept,” and explore “Big Power” diplomacy . The author also analyzes the evolving changes of Sino-U.S. relationship under the “New Security Concept” so as to realize China’s very motive in manipulating foreign policy.
    參考文獻: 一、 官方文書
    〈中國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2年7月31日。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gjs/gjzzyhy/1136/1138/t4549.htm
    〈第二輪六方會談主席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4年2月28日。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delbjlfht01/t69589.htm
    〈關於六方會談工作組的概念文件〉。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4年6月26日。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delbjlfht01/t140662.htm
    〈第三輪六方會談主席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共外交部,2004年6月26日。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dslbjlfht/t140646.htm
    〈第四輪六方會談共同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5年9月19日。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t212681.htm
    〈第五輪六方會談第一階段會議《主席聲明》全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5年11月11日。
    http://www.mfa.gov.cn/chn/ziliao/wzzt/cxbdhwt/t221070. htm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年。
    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二、 中文專書
    朱新民主編,《2003年胡溫體制權力與政策總體檢》。台北:遠景,民國93年。
    朱新民、張凱勝,<胡溫平衡戰略思維的緣起>,收錄《胡溫體制的平衡戰略-思維與政策》,朱新民主編。台北:遠景,民國94年3月。
    周煦,《冷戰後美國東亞政策,1989-1997 》。台北:生智出版社,1998年。
    李明,《地緣政治與中共對東北亞的外交戰略》,《地緣政治與中共外交戰略》。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2006年。
    朱聽昌主編,《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 》。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1月。
    江澤民,《論「三個代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何大明譯,Andrew J. Nathan及Robert S. Ross原著,《長城與空城記-中共尋求安全的戰略》(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台北:麥田出版,1998年。
    何作,《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中國面臨的亞太安全環境》。北京:時事出版社,2000年。
    何新,《全球戰略問題新觀察》。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吳東野、鄭端耀,《九一一與國際反恐》。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2003年。
    吳建德,《中國威脅論─後冷戰時期中共軍備之擴張》。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5年4月。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
    呂秋文,《如何撰寫學術論文-以「政治學方法論」為考察中心》。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2月。
    宋新凝、陳岳著,《國際政治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版。
    宋燕輝主編,《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01-2003》。臺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出版,民國95年。
    李文志,《後冷戰時代美國的亞太戰略》。台北:憬藝出版社,1997年2月。
    李而炳,《21世紀前期中共對外戰略的選擇》。北京:時事出版社,2004年。
    李英明主編,《2002-2003年亞太形勢發展與展望》。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李景治、羅天虹等著,《國際戰略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1版。
    李登科、林文程等著,《國際政治》。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8月。
    沈偉烈、陸俊元著,《中國國家安全地理》。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8月。
    周建明,〈亞太格局與中國的東亞戰略〉,胡鞍鋼主編,《中國大戰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臺北市:生智出版,1998年。
    周榮耀主編,《九一一後的大國戰略關係》。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2月。
    奈伊(Joseph S.Nye),蔡東杰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臺北:左岸出版社,2002年。
    林芳燕譯,Wayne Bert原著,《孰者勝出:美國與中國在東南亞之爭》(The United States, China and South Asian Security A Changing of the Guard?)。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2005年4月。
    林碧炤,《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台北:五南,1997年4月。
    張亞中,《歐盟全球戰略與對外關係》。臺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2006年10月。
    張亞中、孫國祥編,《亞太安全綜合年報2001-2002》。台北:遠景基金會,2002年6月。
    康紹邦著,《國際戰略新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6年1月。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臺北:揚智文化,2003年。
    許志嘉,《當代中共外交政策與中美關係》。臺北市:生智出版,2004年6月。
    許綬南譯,Richard Bernstein 及Ross H. Munro原著,《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
    陳明,《布希新政府之兩岸政策走向》。臺北:遠景基金會,2001年。
    郭隆隆、趙念渝編著,《世紀之交的大國關係》。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傅耀祖,周啓朋著,《聚焦中國外交》。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0年。
    傅耀祖、顧關福主編,《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2005年。
    程超澤,《世紀之爭-一個經濟大國的崛起》。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頁22。
    田弘茂主編,《後冷戰時期亞太集體安全》。台北:業強出版社,1996年,頁414。
    劉復國,〈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頁27。
    林正義,《東南亞區域安全體系的研究:理論與實際》。台北:中央研究院,1998年。
    邰培德(Patrick Tyler)著,聯合報編譯組譯,《中美交鋒》。台北:聯經出版,2000年。
    趙全勝著,《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台北:月旦出版,1999 年5 月。
    陳毓鈞,《胡錦濤時代的中美台動向:維持現狀遏制台獨》,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6年8月。
    陳毓鈞,《戰爭與和平,解析美國對華政策》,台北:環宇出版社,1997年6月。
    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遠見,2003年12月。
    楊潔勉,《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外交政策比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卜睿哲(Richard C Bush),林添貴譯,《台灣的未來:如何解開兩岸的爭端》(Untying the Knot: 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台北:遠流
    出版,2010年(2005年)。
    中央通訊社(編),《台灣關係法二十年》。台北:中央通訊社,1999年。
    三、 英文專書
    Mearsheimer, John.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New York: W.W. Norton, 2001.
    Mohan, Malik. Dragon on Terrorism: Assessing Chin&quot;a’s Tactical Gains and Strategic Losses Post-September 11, U.S. Army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2.
    Morgenthau, Hans J.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Sixth edition, 1985.
    Myers, Richard B. The National Military Strateg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athan, Andrew J. and Robert S. Ross. 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 New York: Norton paperback, 1998.
    Nye, Joseph S.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only superpower Can’t Go it Alon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ollpeter, Kevin. U.S.-China Security Management: Assessing the Military-to-Military Relationship. Santa Monica, California: RAND Corporation 2004.
    Robert, Kerrey J. & Robert A. Mann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theast Asia: A Policy Agenda for the New Administration.

    四、 報章及網路資料
    《人民日報》(北京)
    《大公報》(香港)
    《中央日報》(台北)
    《中央社》(台北)
    《中國時報》(台北)
    BBC News(http://news.bbc.co.uk)
    BBC中文網(http://news.bbc.co.uk)
    Center for Strategic & International Studies(CSIS)(http://www.csis.org)
    Foreign Affairs (http://www.foreignaffairs.org)
    Foreign Policy (http://www.foreignpolicy.org)
    New York Times(http://www.nytimes.com)
    人民網(http://past.people.com.cn)
    大紀元(http://tw.epochtimes.com)
    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tw)
    中國江蘇新聞網(http://jschina.com.cn)
    中國軍網(http://www.chinamil.com.cn)
    中國國民黨全球資訊網(http://www.kmt.org.tw)
    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cn)
    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http://www.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門戶網站(http://www.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http://www.fmprc.gov.cn)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http://french.2007afdb.org)
    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fics.org.tw)
    中新網(http://www.chinanews.com)
    中經網(http://www.ce.cn)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全球資訊網(http://www.mac.gov.tw)
    東方新聞網(http://news.eastday.com)
    東方網(http://big5.eastday.com:82)
    星島環球網(http://www.stnn.cc:82)
    洛杉磯時報(http://www.latimes.com)
    美國尼克森中心 (http://www.nixoncenter.org)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 (http://www.brookings.org)
    美國白宮(http://www.whitehouse.gov)
    美國國防部 (http://www.defenselink.mil)
    軍事文摘(http://web.foshan.gd.cn)
    國政評論(http://old.npf.org.tw)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網站(http://www.gwytb.gov.cn:82)
    國際在線(http://big5.cri.cn)
    新浪財經網(http://finance.sina.com.cn)
    新浪網(http://news.sina.com.cn)
    新華網(http://news.xinhuanet.com)
    聯合早報網(http://www.zaobao.com)
    聯合新聞網(http://mag.udn.com)
    聯合電子報(http://www.udn.com.tw)
    藍德公司(RAND)〈http://www.rand.org)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
    97253028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72530283
    数据类型: thesis
    显示于类别:[外交學系] 學位論文

    文件中的档案:

    档案 大小格式浏览次数
    028301.pdf1015KbAdobe PDF2122检视/开启


    在政大典藏中所有的数据项都受到原著作权保护.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