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09951/140887 (78%)
Visitors : 46279619      Online Users : 1248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政大機構典藏 > 教育學院 > 教育學系 > 學位論文 >  Item 140.119/84872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872


    Title: 台北縣社區大學成立經過之研究
    Authors: 郭殊妍
    Contributors: 鄭同僚
    Jenq, Torng-Liau
    郭殊妍
    Keywords: 台北縣社區大學
    成立經過
    國家與社會
    Community university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university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Date: 2001
    Issue Date: 2016-04-15 16:00:09 (UTC+8)
    Abstract: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北縣五所社區大學的成立經過的情形為何?藉由台北縣社區大學一開始的成立過程,探討民間、地方、中央三方的互動過程;台北縣五所社區大學的發展做為一種社會運動,具有什麼樣的意義?而在這樣的成立過程中,國家(包括地方:如台北縣政府、縣議會,和中央:如教育部、立法院)與民間社會的互動如何?意義又是什麼?
    Reference: 一、 中文部份
    王振寰(民82)。台灣新政商關係的形成與政治轉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4:123-164。
    王振寰(民78)。台灣的政體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二期(春季號)71~116頁。
    王振寰(民85)。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臺北:巨流。
    王舒芸(民85)父職角色--養家者?照顧者? 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41:頁23-28。
    文崇一(民78)。台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政治篇。臺北:東大。
    文崇一(民78)。台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臺北:東大。
    文崇一(民64)。萬華地區的群體與權力結構-萬華地區社會變遷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春季號)39期,19~56頁。
    四一0教育改造聯盟(民85)。民間教育改造藍圖:朝向社會正義的結構性變革。臺北:時報文化。
    石玉森(民87)。社區高等教育的推動與學習社會的建構-對台北縣設立『社區大學』之期待。北縣成教,12期,頁6~14。
    朱美珍(民80)。社會科學研究中有關質的探討。復興崗學報,45:頁427-442。
    朱森村(民88)。公私部門協力關係之研究-臺北市推動社區大學個案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江思瑩(民87)。另類的成人學習園地-台北縣社區大學籌設篇。北縣成教12期,頁4~5。
    阮小芳(民87)。厝邊相招來讀冊:社區大學社區說明會活動紀實。人本教育札記,87年10月,頁68~73。
    阮小芳(民87)。社區大學開學了。人本教育札記,87年9月,頁95~98。
    阮小芳(民87)。社會重建的起點、市民社會的基地-社區大學之理念、特色與課程規畫簡介。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16(1),頁68~81。
    李令儀(民87)。社區大學的樹苗衝破癌細胞落地生根。新新聞,594期,頁88~90。
    李令儀(民88)。黃武雄用熱情驅走社區大學的寒流。天下,620期,頁74~78。
    李建良(民88)。社區大學的法令與制度問題。載於全國社區大學第一屆研討會『落實高教於地方-迎接社區大學的新時代』。
    沈宗瑞(民90)。願景抑或幻景-有關社區大學深化議題的政治社會學探討。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化』研討手冊。
    朱敬一(民83)。台灣教育的八大管制。民間教育會議論文。
    周志宏(民88)。社區大學的理想及其實踐的難題-社區大學的法令與制度問題。載於落實高教於地方-迎接社區大學的新時代研討會文集。
    吳介民(民79)。政體轉型期的社會抗議:台灣的一九八0年代。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民84)。Patton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寧馨、張素貞(民90)。跳出學園的圍牆-永和社區大學的社團經營。臺北市教育局(民89)。臺北市社區大學教學理念與實務運作(二),頁95-103。
    范珍輝等(民87)。社會運動。臺北:空大。
    胡幼慧主編(民85)。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南方朔(民79)。另一種英雄,反體制的思想與人物。臺北:久大。
    夏珍(民88)。文茜半生緣。臺北:時報文化。
    夏曉鵑(民90)。尋找失去的另一半-試談社區大學與社會運動結合的意義。載於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化』研討手冊。
    高承恕(民78)。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結構因素之探討。收錄於徐正光、宋文理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徐宗國譯(民86)。Strauss&Corbin原著。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徐火炎(民87)。多元主義與民主政治:被俘虜的政府與民眾。蕭高彥、孫本初(民86)。公共管理。臺北:時英。
    孫春在(民90)。新竹社區大學孫春在主任專訪。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民90年2月1日)。社區大學全國通訊,第10期,頁2。
    徐藝華(民87)。綜合、多元面貌的高等教育-林清江部長構想中的社區學院。師友87年8月,頁4~20。
    徐正光(民78)。從異化到自主:台灣勞工運動的基本性格和趨勢。收錄於徐正光、宋文理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張茂桂(民78)台灣『反核運動』之評析。收錄於徐正光、宋文理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陳瓊如(民89)。我國社區大學的發展及其定位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定銘(民89)。社區大學創發與社區學院之比較。載於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化』研討手冊。
    梁基恩(民83)。紐約、臺北東西想。臺北:允晨文化。
    馮燕(民87)。如何加強委託非營利機構推展福利業務。臺北:行政院研考會編印。
    馮朝霖(民89)。外推、對話與連結-社區大學課程之定位與規畫。載於新莊社區大學選課手冊89年度第2學期。
    馮朝霖(民86)。公民社會與社區學院。北縣成教輔導季刊。6。
    彭靜婷(民88)。教育系統設計之研究-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黃武雄(民83)。台灣教育的重建。臺北:遠流。
    黃武雄(民8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地方政府設置社區大學計畫通案。載於全國社區大學第一屆研討會『落實高教於地方-迎接社區大學的新時代』。
    黃武雄(民88)。社區大學為什麼要發大學文憑?載於全國社區大學第一屆研討會『落實高教於地方-迎接社區大學的新時代』。
    黃武雄(民88)。我們要辦什麼樣的社區大學?-台北縣五所社區大學設置企畫。教育研究資訊,7(3),頁59~77。
    黃武雄(民86)。深化民主。發展新文化。中國時報,民國86年12月25日。
    黃鎮台。1996.1.20各級教育(審議)委員會。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十八次委員會議資料。
    楊國樞(民78)。『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研討會』總結報告。收錄於徐正光、宋文理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劉仲冬(民85)。量與質社會研究的爭議及社會研究未來的走向及出路。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21~140。臺北:巨流。
    劉庸(民90)。社區大學與社運的互動。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化』研討手冊。
    劉毓玲(民82)譯。新政府運動。臺北:天下。
    郭秋永(民87)。社群權力的多元模型:方法論上的探討。蕭高彥、蘇文流主編:多元主義(頁237-268)。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科學研究所。
    鄧運林(民86)。推動社區高等教育。實現學習社會理想。北縣成教,9期,頁21~24。
    滕淑芬(民87)。社區的『大學』之道。光華,23(12),頁114~123。
    蔡明惠、張茂桂(民83)。地方派系的形成與變遷-河口鎮的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春季號)77期,125~156頁。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馮朝霖、鄭同僚、成另芳、李永展、洪萬生、楊碧雲、鄭秀娟(民88)。文山社區大學試辦記實報告。臺北市政府。
    蔡傳暉、顧忠華、黃武雄(民89)。臺北市設置社區大學規畫研究報告暨試辦計畫:總報告。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蔡式淵(民90)。社區大學承辦與經營方式之改進。載於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化』研討手冊。
    蕭新煌(民78)。社會力-台灣向前看。臺北:自立晚報。
    蕭新煌(民78)。台灣新興社會運動的分析架構。收錄於徐正光、宋文理合編。台灣新興社會運動。臺北:巨流。
    薛化元(民83)教育權的理論與爭議。收錄於薛化元、周志宏等編。國民教育權的理論與實際。臺北:稻鄉。
    薛曉華(民85)。台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與社會的分析。台北:前衛。
    瞿海源(民83)。評析台灣教育問題。全國民間教育改革會議論文。
    顧忠華(民88)。社區大學的教育理念及其對高等教育的可能衝擊。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會問題研究推動委員會主辦。大學教育改革研討會論文集。
    顧忠華(民90)。社區力量的躍升從在地學習開始。載於第三屆社區大學全國研討會『社區大學從普及到深化』研討手冊。
    顧忠華(民88)。如何落實高教權於地方。載於全國社區大學第一屆研討會『落實高教於地方-迎接社區大學的新時代』。
    顧忠華(民88)。社區大學的時代意義。澄社,55,頁92~94。
    二、 英文部份
    Cooper, Terry L.(1991). An Ethics of Citizenship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Conrad, C., Anna Neumann, Jennifer Grant Haworth& Patricia Scott(1993).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 Experiencing Alternative Perspectives and Approaches, Needham Heights, MA:Ginn Press.
    Cryss Brunner: Riddle of the Heart(未出版)
    Gubrium, J.F. and Sanker, A. (1994). Qualitative Methods in Aging Research. C. A. :Sage.
    Hall, V.(1996). Dancing on the Ceiling: A Study of Women Managers in Education, London: Paul Chapman Pulishing Ltd.
    Krizan, Mojmir.(1989).Civil Society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Soviet Type Societies, Praxis International Vol.9.No.1/2(April/July).
    Macarty, D & Ramsey, C. (1971). The School Managers: Power and Conflict in American Public Education.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Marshell, Thomas Humphrey (1983).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in David Held et al eds, States and Societies, N. 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Metz, M. H.(1986). Defferent by Design: The Context and Character of Three Magnet School,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ual Inc.
    Oldfied, Adrian(1990). Citizenship and Community: Civic Pepublicanism and the Modern World. N. Y.: Routledge.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教育學系
    87152012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061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教育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26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