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2721/143689 (78%)
Visitors : 49632132      Online Users : 56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84925


    Title: 台灣新聞片與紀錄片產製之歷史分析(1945-2001)
    The Production of Taiwanese Newsreel and documentary:a historical analysis(1945-2001)
    Authors: 韓旭爾
    Han, Hsu-Erh
    Contributors: 盧非易
    韓旭爾
    Han, Hsu-Erh
    Keywords: 新聞片
    紀錄片
    電影
    影片產製
    Newsreel
    documentary
    film
    Date: 2001
    Issue Date: 2016-04-15 16:02:02 (UTC+8)
    Abstract: 本研究試圖以社會歷史取向,審視一九四五年以來台灣新聞與紀錄片在社會的政治、經濟與文化……等相對自主領域交互影響之下的發展形貌。本文將新聞與紀錄片的產製視為一種文化生產,代表的是社會事實意義的「再現」(representation)過程,故在其產製過程中必受到社會中各場域(fields,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的影響。本文將台灣新聞與紀錄片的產製,置在特定社會、經濟、歷史脈絡中加以分析,以了解在各不同歷史階段下,所承擔的角色與意義。
    Through sociohistorical approach, this research tends to examine the newsreel and documentary in Taiwan from 1945, which are developed under the interaction from the individual field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culture and so on.
    Reference: 英文部份
    Allen,Robert C. and Gomery, Douglas. Film History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McGraw-Hill , 1985.
    Barnouw, Eric. Documentary:A History of the Non-Fiction Film. New York:Oxford, 1974."
    Hardy, Forsyth. Grierson on documentary.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Co., 1947."
    Jarvie, Jan. Movies and Society. New York:Basic Books, 1970.
    Jordan, Glenn and Weedon, Chris. Cultural Politics:Class, Gender, Race and the Postmodern World. Oxford:Blackwell, 1995.
    Monsco,James. How to Read A Film, Revised e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R. Wuthnow, “Infrastructure and Superstructure:Revisions in Marxist Sociology of Culture.” in The Theory of Culture. Eds. by Richard Munch and Neil J. Smelser. 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p.145~170.
    中文部份
    三澤真美惠(1999):《日本時代台灣電政策之研究:1895~1942》,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論文。
    中共中央馬恩列斯著作編譯局譯(1984)、Vladimir Lenin著:《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電影製片廠(1993):《中製六十》,台北:中國電影製片廠。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1976):《中華民國電視年鑑:民國50年到64年》,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文泉(1965):《紀錄片攝製之理論與實踐》,台北:中外電影雜誌社。
    王小美(1992):〈耽溺於媒體的小眾;陷溺於小眾的媒體〉,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王介安主編(1996):《電影辭典》,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王文玲(1993):《日據時期台灣電影活動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文科編譯(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師大書苑。
    王亞維譯(1996)、Richard M. Barsam著:《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台北:遠流。
    王亞維譯(1998)、Michael Rabiger著:《製作紀錄片》,台北:遠流。
    王爾敏(1977):《史學方法》,台北:東華書局。
    王慰慈(1998):〈比較海峽兩岸紀錄片發展特色與製作環境〉,《電影欣賞》,第九十五期。
    王慰慈(2000):〈台灣紀錄片暨新聞片資深影人口述歷史研究報告:由口述歷史的進行談台灣紀錄片的發展〉,2000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王墨林(1995):〈台灣紀錄片中的身份認同〉,《電影欣賞》,第七十四期。
    卡鳳奎譯(1997)、佐藤忠男著:〈日本統治下的台灣電影事業〉,《台北文獻》,直字一一九期。
    台製出版委員會(1985):《台製四十年》,台中:台製。
    台灣電影文化公司等(1996):《台影五十年-歷史的腳蹤》,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田心瑜譯(1994)、Robert Bocock 著:《文化霸權》,台北:遠流。
    田文玉整理(1994):〈深入問題的核心—從《蘭嶼觀點》的眾聲出發〉,《電影欣賞》,第六十九期。
    朱婉清(1985):《電視聯播時代》,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江文瑜、張國慶(1997):〈張國慶訪談李泳泉談紀錄片〉,《打開頻道說亮話:十四位台灣非主流文化工作者訪談》,台北,玉山社。
    江冠明(1992):〈展望媒體自省的文化-1992年對台灣小眾媒體的第一次反省〉,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1992。
    何貽謀(1988):《廣播與電視》,台北:三民。
    何貴鳳(1987):〈走出台灣紀錄片的春天—張照堂訪談記〉,《文星》,第一○八期。
    余如季(1984):《台灣省電影製片廠總目錄》,台中:台灣省電影製片廠。
    余陽洲(1994):〈造反有理,時不我予-台灣異議錄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世新新聞傳播學院學報》,第四期。
    呂亭穎(1999):《侯孝賢電影風格研究》,台北縣: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天鐸譯(1993)、Robert C. Allen編:《電視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李天鐸(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歷史》,台北縣新莊市:視覺傳播藝術學會。
    李天鐸、謝慰雯譯(1997)、Robert Lapsley & Michael Westlake 著:《電影與當代批評理論》,台北:遠流。
    李正倫譯(1994)、Guido Aristarco著:《電影理論史》,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李享文譯(1999)、松本克平著:〈高松豐治(次)郎略傳〉,《電影欣賞》,第九十八期。
    李享文譯(2000)、井上重人著:〈台灣的電影教育〉,張昌彥、李道明編輯(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台北:文建會。
    李泳泉(1992):〈以影像與土地訂約〉,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李道明(1985):〈什麼是紀錄片?〉,《聯合月刊》,第五十二期。
    李道明(1987):〈回顧與前瞻-談台灣紀錄性影片的歷史〉,《一九八七年金馬獎國際電影展特刊》。
    李道明(1990):〈台灣紀錄片與文化變遷〉,《電影欣賞》,第四十四期。
    李道明(1992):〈在陽台上演講的電影工作者〉,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李道明(1994):〈近一百年來台灣電影及電視對台灣原住民的呈現〉,《電影欣賞》,第六十九期。
    李道明(1995a):〈日本統治時期電影與政治的關係〉,《歷史月刊》,第九十四期。
    李道明(1995b):〈新聞片與台灣〉,《電影欣賞》,第七十三期。
    李道明(1995c),〈單打雙不打與金門的主體/邊陲雙重性〉,螢火蟲映像體(1995),《單打雙不打:一部來自金門的百姓電影》,台北:萬象。
    李道明、王慰慈主編(2000a):《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上)》,台北:文建會。
    李道明、王慰慈主編(2000b):《台灣紀錄片與新聞片影人口述(下)》,台北:文建會。
    李道明、張昌彥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台北:文建會。
    李道明主編(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下)》,台北:文建會。
    李道明等編輯(2000):《台灣新聞 / 紀錄片片目》,台北:文建會。
    李筱峰(1996):〈戰後初期台灣社會的文化衝突〉,《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玉山社。
    杜章智譯(1990)、Louis Althusser著:《列寧與哲學》,台北:遠流。
    杜雲之(1986):《中國電影史(三)》,台北:台灣商務。
    杜維運(1995):《史學方法論》,台北:三民。
    沈雨亭(1996):《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學系學士論文。
    阮義忠(1987):〈攝影美學初探:與黃春明對談影像語言的領域(上)〉,《雄獅美術》,第一九三期。
    周晏子譯(1983)、Monaco James著:《如何欣賞電影》, 台北 :中華民國電影圖書館。
    周韻采(1996):〈「台影」,意識形態、政令與市場〉,台灣電影文化公司等(1996),《台影五十年:歷史的腳蹤》,台北:電影資料館。
    林文淇譯(1997)、Graeme Turner著:《電影的社會實踐》,台北:遠流。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文化。
    林真美口譯、郭笑芸整理(1999)、原一男著:〈台灣全景映像工作室訪問記〉,《全景通訊》。
    姜義華(1992):《史學概論》,台北:水牛。
    姚立群整理(1991):〈紀錄的從前、未來的劇情-陳耀圻〉,《電影欣賞》,第五十一期。
    姚嘉寧、郭碧純、林芳如、王勳瑜(1994):〈台灣紀錄片發展及其現況〉,《影響電影雜誌》,第三期。
    施淑(1997),〈創傷的病歷〉,《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文學。
    洪雅文譯(2000):〈電影教育(映畫教育)〉,張昌彥、李道明編輯(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台北:文建會。
    胡台麗(1991):〈民族誌電影之投影-兼述台灣人類學影像實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一期。
    胡台麗(1993):〈《蘭嶼觀點》的原點—民族誌電影的實諓〉,《電影欣賞》,第六十六期。
    胡台麗(2000):研究旨趣簡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網站,http://www.sinica.edu.tw/ioe/。
    胡昌智譯(1986)、Johann Gustav Droysen著:《歷史知識的理論》,台北:聯經。
    倆光(1992):〈反主流影像流動-從五二○事件談起〉,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唐維敏譯(1998)、Graeme Turner著:《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台北 :亞太圖書。
    徐崇溫(1994):《西方馬克思主義》, 台北 :結構群文化。
    張旭宜譯(1995)、近藤正己著:〈台灣總督府的「理蕃」體制和霧社事件〉,《台北文獻》,直字一一一期。
    張昌彥譯(2000a)、中村貫之著:〈台灣的教育電影〉,張昌彥、李道明編輯(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台北:文建會。
    張昌彥譯(2000b)、原保夫著:〈時局與新聞片〉,張昌彥、李道明編輯(2000),《台灣紀錄片研究書目與文獻選集(上)》,台北:文建會。
    張碧華(1989a):〈反對運動的新據點-鄭文堂林炳煌談另一種電視〉,《首都早報》,1989年9月23日,第七版。
    張碧華(1989b):〈他們曾經寫歷史-沈富祥談「第三映象工作室」〉,《首都早報》,1989年9月7?日,第七版。
    張碧華(1989c):〈台灣八○年代的街頭史詩-王智章談反叛媒體〉,《首都早報》,1989年9月22?日,第七版。
    張碧華(1992):〈知識分子與媒體反叛-李道明談國外反主流媒體之發展〉,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張錦華(1994):《傳播批判理論》,台北:黎明文化。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
    莊靈(1966a),〈延的分鏡劇本〉,《劇場》,第五期。
    莊靈(1966b):〈延的誕生〉,《劇場》,第五期。
    許南村(1966),〈寂寞的以反溫煦的感覺〉,《劇場》,第五期。
    許碩舜(1993):〈陳耀圻-走到生活裡找主題〉,《電影欣賞》,第六十五期。
    郭笑芸(1999):〈關於原一男先生以及他的紀錄片作品〉,《全景通訊》。
    陳孔立主編(1996):《台灣歷史綱要》,台北:聯經。
    陳芳明主持、褚錦婷、曾雨潤整理(1994):〈文學的交響-「黃春明文學與宜蘭風土」座談會記錄〉,《宜蘭文獻雜誌》,第十一期,楊照發言部份。
    陳亮丰(1998):《紀錄片生產的平民化-95~98年「地方記錄攝影工作者訓練計畫」的經驗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蓓芝(1991):《八十年代台灣新電影現象之社會歷史分析》,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鳴鐘(1989):《台灣光復和台灣光復後五年省情(下)》,南京:南京出版社。
    陳蓁美(1993a):〈到心的屬地去-訪蘇秋〉,《電影欣賞》,第六十六期。
    陳蓁美(1993b):〈傳遞弱勢者的聲音—訪李道明〉,《電影欣賞》,第六十六期。
    陳蓁美(1993c):〈文化理想是一條遙遠的路-訪劉世傑〉,《電影欣賞》,第六十六期。
    陳蓁美(1993d):〈《蘭嶼觀點》的多面觀點—《蘭嶼觀點》試映會後座談〉,《電影欣賞》,第六十六期。
    陳儒修(1993):〈符號「中國」在電影中的意義〉,《當代》,第八十七期。
    陳耀圻譯(1964):〈記錄方式與真實性〉,《劇場》,第三期。
    敦誠(1992):〈「小眾媒體」是什麼?-由四個國外的實例,省視本地的狀況〉,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曾士榮(1994):《戰後台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兼以「台灣大學」為討論案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賀照緹(1993):《小眾媒體、運動文化、權力-綠色小組的運動形式及生產條件分析》,台北縣新莊市: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論文。
    馮建三譯(1994)、John Tomlinson著:《文化帝國主義》,台北:時報文化。
    黃仁、梁海強、戴獨行、徐桂峰、孟莉萍、李南棣等主編(1982):《中國電影電視名人錄》,台北:今日電影雜誌社。
    黃美鳳(1998):《侯孝賢電影暨其美學涵意初探》,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
    黃國昌(1992):《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
    楊祖珺譯(1998)、Tim O`Sullivan、John Hartley、John Fiske等著:《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台北:遠流。
    葉蔚明(1990):〈電子攝影的研究〉,《藝術學報》,第四十九期。
    葉蔚明(1992),〈電子攝影機的市場分析和技術革新的研究〉,《藝術學報》,第五十一期。
    葉龍彥(1996):〈日治時代台灣紀錄片之歷史性分析〉,《台灣史料研究》,第七號。
    葉龍彥(1998a):《日治時期台灣電影史》,台北:玉山社。
    葉龍彥(1998b):《光復初期台灣電影史》,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
    董之學譯(1975)、H.E. Barnes著:《新史學與社會科學》,台北:世華。
    賈士蘅譯(1997)、Keith Jenkins著:〈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
    廖金鳳譯(1999)、Kristin Thompsm & David Bordwell著:《電影百年發展史》,台北:麥格羅希爾。
    廖素霞(1994):《台灣社會運動與另類影帶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剛(1994):〈族群認同、國族認同、解放政治〉,敦誠等(1994),《小心國家族批判的社運與社運的批判》,台北:唐山。
    劉現成(1997):《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縣新莊市:視覺傳播藝術學會。
    潘淑慧譯(1996)、又吉盛清著:〈台灣教育會雜誌-再版記及內容介紹〉,《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第三卷第二期。
    潘筱瑜(1999):〈先忘掉王子的理直氣壯?看看公主們的戀愛心情〉,《破週報》。
    蔡源煌(1991):〈文化研究的演進(一)〉,《中國論壇》,第三六八期。
    鄭璐整理(1983):〈人的感情、人的世界—張照堂談紀錄片〉,《世界電影》,第一七二期。
    盧非易(1998a),〈紀錄片的再現技術與觀念之轉變〉,《傳播研究簡訊》。
    盧非易(1998b),《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台北:遠流。
    盧非易(2000):〈台灣新聞與紀錄片資料庫之建構與片目研究初探〉。
    螢火蟲映像體(1995):《單打雙不打:一部來自金門的百姓電影》,台北:萬象。
    賴瑛瑛訪問、黃義雄記錄(1994):〈複合美術訪談錄Ⅲ:現代影像的遊戲者-訪張照堂談六○年代複合美術〉《現代美術》,第五十七期。
    賴澤涵主筆(1994):《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台北:時報文化。
    鮑志雄、洪米貞、莊佩瑤、林文珮等(1992):〈反主流影像媒體工作者群像〉,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戴伯芬、魏吟冰(1992a):〈台灣反主流影像媒體的社會觀察—從拍攝內容分析談起〉,敦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紀錄》,台北:唐山。
    戴伯芬、魏吟冰(1992b):〈台灣反主流影像媒體的歷史觀察〉,《電影欣賞》,第五十七期。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系
    86453005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A2002001114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廣播電視學系]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59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