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Post-Print筆數 : 27 |  Items with full text/Total items : 110936/141856 (78%)
Visitors : 47725327      Online Users : 947
RC Version 6.0 © Powered By DSPACE, MIT.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Scope Tips:
  • please add "double quotation mark" for query phrases to get precise results
  • please goto advance search for comprehansive author search
  • Adv. Search
    HomeLoginUploadHelpAboutAdminister Goto mobile version
    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91012


    Title: 孫中山與中國傳統文化之現代化
    Authors: 陳紹菁
    Contributors: 李威熊
    陳紹菁
    Date: 1987
    Issue Date: 2016-05-04 17:22:08 (UTC+8)
    Reference: 參考書目
    一、 中文參考書目
    1. 人文精神之重建,唐君毅著,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二月。
    2. 大清世宗憲皇帝實錄,台北,台灣華文書局,民國五十三年一月出版。
    3. 文化哲學講錄(二),鄔昆如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一年十一月出版。
    4. 太平天國文獻彙編,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二年出版。
    5. 日知錄(三),顧炎武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出版。
    6. 日本國志,黃遵憲著,台北,文海出版社。
    7. 五四與中國,周策縱等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六十九年出版。
    8. 文化與行為,李亦園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五年四月九版。
    9. 文化學大義,錢穆著,台北,正中書局,民國四十一年一月初版。
    10. 文化學體系,黃文山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六十年一月二版。
    11. 中西文化的新出路,趙雅博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年七月初版。
    12. 中西交通史,方豪著,台北,華岡出版有限公司,民國六十六年十二月六版。
    13. 中西交通史,台灣中華書局編,台北,民國六十年十一月二版。
    14. 中共文化大革命重要文件彙編,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編印,台北,民國六十二年四月初版。
    15. 生命的學問,牟宗三著,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年六月再版。
    16. 文明論衡,余英時著,高原出版社。(年月不詳)
    17. 中共興亡史,鄭學稼著,台北,中華雜誌,民國五十九年一月初版。
    18. 中國人文與當今世界,唐君毅著,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國六十四年五月初版。
    19. 中國人的性格,李亦園、楊國樞編,台北,全國出版社,民國七十年三月五版。
    20. 中國之路向,勞思光著,台北,尚志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
    21. 中國文化要義,梁漱溟著,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22. 中國文化的省察,牟宗三著,台北,聯合報叢書,民國七十三年。
    23. 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文化傳統的重建,牟宗三等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十二月。
    24. 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當代研究與趨向,杜維明等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十一月。
    25. 中國文化概論,韋政通著,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八月出版。
    26. 中國文化精神的探索,李威熊著,台北,黎明公司出版,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27. 中國文化精神,錢穆著,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年七月初版。
    28. 中國文化與中國的兵,雷海宗著,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29. 中國文化叢談,錢穆著,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六版。
    30. 中國天主教傳教史概論,徐宗澤著,上海土山灣印書館,民國二十七年十一月。
    31. 中國民主之困局與發展,金耀基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五月初版。
    32. 中國政治思想史,蕭公權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二印。
    33. 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瞿同祖著,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一年出版。
    34. 中國思想之研究(一)儒家思想,宇野精一主編,洪順隆譯,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六十八年再版。
    35. 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王爾敏著,台北,華世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一月。
    36. 中國的傳統,見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施友忠著,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八月初版。
    37. 中國科學文明史,佚名,台北,木鐸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九月初版。
    38. 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第二冊),先秦篇,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三版。
    39.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著,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40. 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成中英著,台北,三民書局出版,民國七十三年三月。
    41. 中國現代化的歷程,金耀基等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二年十一月。
    42. 中國現代化與知識份子,金耀基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
    43. 中國專制君主政治的評議,張君勵著,弘文館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初版。
    44. 中國哲學與現代化,劉述先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六月。
    45. 中國哲學論集,王邦雄著,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46. 中國經世史稿,鄺士元著,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年七月二版。
    47. 中國對西方外交制度的反應,王曾才著,大陸雜誌史學叢書,第四輯,第六冊。民國六十四年十月初版。
    48.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錢穆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年九月再版。
    49. 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台北,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文獻編纂委員會,民國五十四年八月初版。
    50. 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六五年出版。
    51. 史學與傳統,余英時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五年十月。
    52. 文藝復興時代的人文運動,王任光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四年一月二版。
    53. 生命情調的抉擇,劉述先著,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54. 共匪批孔資料選輯,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編印,民國六十三年七月初版。
    55. 古史辯(二),顧詰剛著,北京,一九三○年出版。
    56. 戊戌政變紀,梁啟超著,台北,文海出版公司。
    57. 共產黨宣言,馬克思、恩格斯著,北京,新華書店,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出版。
    58. 列寧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59. 社會變遷與現代化,江炳倫著,政治學叢論,自刊本。
    60. 近代文明的新趨勢,余英時著,高原出版社。(年月不詳)
    61. 危機時代的中西文化,顧翊?著,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二月。
    62. 金耀基社會文選,金耀基著,台北,幼獅公司出版,民國七十四年三月。
    63. 吳虞文錄,吳虞著,上海,亞東圖書館,民國十四年三月四版。
    64. 李文忠朋僚函稿,沈雲龍主編,現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
    65. 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著,台北,里仁書局,民國七十二年。
    66. 東西文化觀,陳序經,台北,牧童出版社,民國六十五年八月初版。
    67.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啟超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十八年三月二版。
    68. 孟子。
    69. 明史,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初版。
    70. 近代中國-知識分子與自強運動,李恩涵等著,台北,食貨出版社,民國六十一年三月初版。
    71. 近代中國思想人物篇-民族主義,李國祈等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72. 近代中國思想人物篇-保守主義,傅樂詩等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一年九月。
    73. 近代中國思想人物篇-晚清思想,張灝等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
    74. 尚書:大禹謨。
    75. 思想與人物,林毓生著,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七十二年十月。
    76. 吳稚暉先生全集,卷一,吳稚暉著,台北,黨史會出版,民國五十八年三月出版。
    77. 易經:繫辭下傳,賁卦象辭。
    78. 胡適與中西文化,胡適等著,台北,水牛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九月出版。
    79. 荀子。
    80. 弢園文錄外編,王韜著,上海,光緒二十三年仲夏刊本。
    81. 哲學與文化,吳經熊著,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四年十一月四版。
    82. 革命文獻,第三輯,台北,黨史會編,民國四十二年十月出版。
    83. 孫文主義之哲學基礎,戴季陶著,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六十二年十二月出版。
    84. 孫文主義論集,台北,文星書店,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初版。
    85. 國父全集,黨史會出版,民國七十年八月再版。
    86. 現代化與中國化論集,李亦園等編,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三月。
    87. 現代哲學論衡,沈清松著,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民國七十四年八月。
    8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十九集,北京,人民出版社,一九七六年九月出版。
    89. 校邠廬抗議,馮桂芬著,學海出版社,民國五十六年九月出版。
    90. 盛事危言,鄭觀應著,中華雜誌社,民國五十四年出版。
    91. 訄書。章太炎著,台北,黨史會印行,民國五十七年九月初刊。
    92. 清代學術概論,梁啟超著,台北,商務萬有文庫薈要,民國五十四年二月一版。
    93. 道德的理想主義,允宗三著,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七年八月三版。
    94. 後漢書,仲長統傳,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四年四月出版。
    95. 鄉土中國,費孝通著,綠州出版社,年月不詳。
    96. 章太炎的思想,王汎森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出版。
    97. 飲冰室全集,梁啟超著,台北,中華書局,民國四十九年三月再版。
    98. 新民說,梁啟超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民國四十八年十一月一版。
    99. 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唐君毅著,台北,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一月五版。
    100. 晚清政治思想史論,王爾敏著,台北,學生書局,民國五十八年九月初版。
    101. 晚清變法思想論叢,汪榮祖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二印。
    102. 殷海光先生文集(一)、(二),殷海光著,台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四月。
    103.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余英時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七月。
    104. 康熙與羅馬使節關係文書,中國史學叢書續編,台北,學生書局,民國六十二年九月出版。
    105. 國民日日報彙編,黨史會編,民國五十七年九月初版。
    106. 晚清傳統與西化的爭論,孫廣德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一年。
    107. 而從傳統到現代,金耀基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四月。
    108. 新時代哲學的信念與方法,劉述先著,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十二年六月六版。
    109. 解除世界魔咒—科技對文化的衝擊與展望,沈清松,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初版。
    110. 歷史與思想,余英時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民國六十八年七月。
    111. 魯迅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一九八一年。
    112. 論語。
    113. 儒家與現代中國,韋政通,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滄海叢刊,民國七十三年七月初版。
    114. 嚴幾道詩文鈔,嚴復著,台北,世界書局,民國六十年十月初版。
    115. 譚瀏陽全集,譚嗣同著,台北,文海出版社,民國五十一年十一月初版。
    116. 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沈雲龍主編,現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文海出版社。
    117. 總裁言論選集(一),台北,中央委員會,民國四十三年再版。
    118. 舊唐書,武宗本紀,台北,鼎文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十一月出版。
    119. 靈魂與心,錢穆著,聯經出版,民國七十三年六月五版。
    二、 西文中譯書目
    1. 文化守成主義—反現代化思潮的剖析,艾愷著,台北,時報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五年一月初版。
    2. 五四運動史,周策縱著,楊默夫編譯,台北,龍田出版社,民國七十三年八月初版。
    3. 文化人類學,拉夫?林頓著,蔡勇美譯,台北,復文圖書出版社,民國七十一年四月初版。
    4. 中國的自由傳統,狄百瑞著,李弘祺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5. 中國現代小說史,夏志清著,劉紹銘譯,台北,友聯出版社。
    6. Miguel de Unamuno, Tragic Sense of Life, Translate by J. E. Grawford Flitch. 生命的悲劇意識,蔡英俊譯,台北,遠景出版事業公司印行,民國七十一年三月再版。
    7. 低度發展與發展,蕭新煌編,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印行,民國七十四年六月一版。
    8. Bernard Dixon, What is Science for ? 科學何所為?方祖同譯,台北,問學出版社印行,民國六十八年二月初版。
    9. Myron Weiner, Modernization : The Dynamics of Growth. 現代化,林清江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民國七十年九月五版。
    10. S. N. Eisenstadt, Modernization: Protest and Change . 現代化—抗拒與變遷,嚴伯英、江勇振譯,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印行,民國七十一年二月三版。
    11. Karl Jaspers, Die geistige Situation der Zeit. 當代的精神處境,黃藿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四年九月初版。
    12. S. P. Huntington著,江炳倫等譯,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公司,民國七十年六月初版。
    13. Peter Berger, The Homeless Mind : Modernization and Consciousness. 飄泊的心靈—現代化過程中的意識變遷,曾維宗譯,巨流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二年二月一版二印。
    三、 期刊報紙
    1. 中山先生的思想與中國的出路,張玉法等,中國論壇,第二一九期。
    2. 文化自強之道,成中英,中國論壇,第八卷第五期。
    3. 文化的任選成分與中國現代化,喬健,思與言,九卷一期。
    4. 中國文化之失調及其模式重建之趨向,芮逸夫,大陸雜誌,十一卷四期。
    5. 廿世紀初期中歐科技互動典範之探索,沈清松,東亞季刊,三卷一期。
    6. 中西哲學比較之問題,唐君毅,哲學與文化,第二十期。
    7. 中西文化比較中主體文化的探討,鄔昆如,哲學與文化月刊。
    8. 中西文化問題之總結,任卓宣,政治評論,八卷五期。
    9. 王希哲的「毛澤東與文化大革命」,李天寧,共黨問題研究,第八卷第二期。
    10. 中國文化之問題,允宗三,哲學與文化月刊,四卷一期。
    11. 中國文化現代化之商榷,趙雅博,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九卷第六期。
    12. 中國文化傳統的可變性,文崇一,中華文化復興月刊,七卷十二期。
    13. 中國文化與現代化問題,唐君毅,哲學與文化,第三卷五期。
    14. 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蔡仁厚,鵝湖雜誌,七卷十二期。
    15. 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劉述先,哲學與文化月刊,第五卷九期,民國六十七年九月,頁四七~四八。
    16. 中國哲學的展望,羅光,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四卷第三期。
    17. 中國哲學與現代思潮,陳曉林,哲學與文化,十一卷七期。
    18. 中國哲學對未來世界的影響,方東美,現代學苑,第十一卷第三期。
    19. 中國現代化的動向,張玉法,中華文化復興月刊,七卷八期。
    20. 中國現代化所遭遇的困難,張朋園,幼獅月刊,第四十一卷第一期。
    21. 早期現代化理論模型的解體:傳統、現代與社會秩序之間關係的重新檢討,S. N. Eisenstadt著,徐正光譯,思與言,十二卷六期。
    22. 民生主義中的國家發展策略,蕭新煌,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論文研討集,第四冊,台北,三民主義研究資料中心,民國七十三年元月出版。
    23. 史賓格勒與湯恩比之比較研究(上)、(下),鄔昆如,哲學與文化月刊,第七卷六~七期。
    24. 辛亥革命的社會意義,賴澤涵,中華學報,九卷一期。
    25. 我國社會科學研究的未來趨勢:以儒家思想與近代化為例,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賴澤涵,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專刊,乙種之十,頁五一~六八。
    26. 近代中國現代化運動的全面開展,曹伯一,中華學報,第三卷第二期。
    27. 治統與道統—從中國文化來看國父與故總統 孫蔣二公及異前之學術界,錢穆,史學彙刊,第八期。
    28. 再論中國文化的現代化問題,趙雅博,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六卷第八期。
    29. 西洋近代文化對我國的衝擊,趙雅博,哲學與文化月刊,第七卷第三期。
    30. 全盤西化論之分析,葉青,政治評論,第八卷二期。
    31. 為「中國現代經濟文化」催生,費景漢,天下雜誌,六十四期,一九八六年九月一日。
    32. 科技發展對倫理道德的影響,沈清松,哲學與文化月刊,第九卷第三期。
    33. 紀念五四談科技與文化,沈清松,哲學與文化月刊,九卷六期,台北,民國七十一年六月。
    34. 孫中山先生的文化哲學,鄔昆如,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八卷十一期。
    35. 孫中山先生對中西文化的態度,趙英敏,政治評論,第八卷第三期。
    36. 追求金錢、巫術和奇蹟的非理性風潮(上)、(中),李亦園、黃榮村等,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四年四月廿二~廿三日。
    37. 陶恩培論文化的中衰與解體(上)、(下),王德昭,大陸雜誌,第三卷第八~九期。
    38. 陶恩培論文化的起源與生長,王德昭,大陸雜誌,第三卷第三期。
    39. 以清末變法論的形成,小野川秀美著,李永幟譯,大陸雜誌,第三十八卷第七期。
    40. 國父、文化復興、現代化,金耀基,出版月刊,廿期。
    41. 從中西哲學的區別看未來的中國哲學,張振東,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四卷第七期。
    42. 從心理距離說談到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吳森,鵝湖月刊,八卷九期。
    43. 從中共對中國近現代史的分期觀其篡改歷史,陳木杉,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一卷第九期。
    44. 從中國現代化過程中看當代新儒家的精神開展,王邦雄,鵝湖雜誌,九卷四期。
    45. 從西洋當代思潮看中華文化前途(上)、(下),沈清松,哲學與文化月刊,第八卷第二期、第五期。
    46. 從政治發展看中山先生的建國思想,彭堅汶,近代中國,二十期,民國六十九年十二月。
    47. 從哲學的觀點看中國的現代化,劉述先,中國論壇,第五卷四期,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
    48. 現代人的夢魘,金耀基,出版月刊,十期。
    49. 現代文化學中的文化意義,楊懋春,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七卷第七期。
    50. 現代化問題的人類學檢討,李亦園,幼獅月刊,第四十一卷第三期。
    51. 現代哲學與現代社會,沈清松,哲學與文化第十一卷七期。
    52. 現代化與中華文化復興,王錫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十卷十期。
    53. 淺談現代化,黃默,思與言,八卷五期。
    54. 對「變遷」、「現代化」和「發展」的理解,蕭新煌,民國六十九年,民生報九月廿二日。
    55. 新青年雜誌,上海,民國四~十五年。
    56. 新興國家之建國問題,張文蔚,政治學報,民國五十九年十二月。
    57. 傳統人與傳統觀念的現代化,李亦園,人與社會,三卷四期,民國六十四年十月。
    58. 奪取資產階級霸佔史學陣地,人民日報,社論,一九六六年六月三日。
    59. 論全盤西化和批發西化,鄭學穆,政治評論,八卷一期。
    60. 儒家倫理和東方企業精神有關嗎?杜維明,見中國時報人間版,民國七十一一年十一月十二日。
    61. 儒家之倫理觀念與政治現代化及其展開問題,陸寶千,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五卷十二期。
    62. 儒家思想與中國現代化,蔡仁厚,鵝湖雜誌,八卷十一期。
    63. 價值的現代化,謝榮藤,思與言,九卷二期。
    64. 歷史哲學之基本問題兼評東比之「歷史研究」,胡秋原,大陸雜誌,(上)、(中)、(下),第三卷第九~十一期。
    65. 譚嗣同的變革論—其形成過程,小野川秀美著,李永幟譯,大陸雜誌,三十八卷第十期。
    四、英文參考書目
    1. Eisenstadt S. N. , “ Tradition, Change and Modernity ” ( New York : John Wiley, 1973. )
    2. Ho Ping-Ti , “ The Labber of Success in imperial China ”,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2. )
    3. Lee Hong-Yong, “ The Politics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 ( University of Cal i fornia Press, 1978. )
    4. Krober A. L. , and Kluckhohn C. , “ Culture : A Cris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 Definitions . 1952. ”.
    5. Levy M. J., “ Modernization : . Latecomers and Survivors ” (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New York, 1972. )
    6. Paul Myron Anthony Linebarger, “ The Political Doctrines of Sun Yat-Sen ” ( The Johns Hopkins Press, 1937. )
    7. Lucian W. Pye, “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 ( Little , Brown and Company, Boston, 1966. )
    8. Rostow W. “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0).
    9. Russell, B., “The Problem of China”, (台北,虹橋書局翻印,1966年)
    10. Tairbank J. K., Reischauer E.O. and A.M. Graig, “East Asia: Tradition and Transformati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1973.)
    11. Thomas E.D.,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Greenwood Press, New York, 1968.)
    12. Weber M., “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958.)
    13. Weber M. “The Religion of China”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51.)
    14. Wright M.C., “The Last Stand of Chinese Conservatism: The Tung Chih Restoration, 1862-1874 (Stu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1957).
    Description: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三民主義研究所
    Source URI: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6033
    Data Type: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國家發展研究所] 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0KbHTML2225View/Open


    All items in 政大典藏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著作權政策宣告 Copyright Announcement
    1.本網站之數位內容為國立政治大學所收錄之機構典藏,無償提供學術研究與公眾教育等公益性使用,惟仍請適度,合理使用本網站之內容,以尊重著作權人之權益。商業上之利用,則請先取得著作權人之授權。
    The digital content of this website is part of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t provides free access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public education for non-commercial use. Please utilize it in a proper and reasonable manner and respect the rights of copyright owners. For commercial use, please obtain authorization from the copyright owner in advance.

    2.本網站之製作,已盡力防止侵害著作權人之權益,如仍發現本網站之數位內容有侵害著作權人權益情事者,請權利人通知本網站維護人員(nccur@nccu.edu.tw),維護人員將立即採取移除該數位著作等補救措施。
    NCCU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s made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copyright owners. If you believe that any material on the website infringes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our staff(nccur@nccu.edu.tw). We will remove the work from the repository and investigate your claim.
    DSpace Software Copyright © 2002-2004  MIT &  Hewlett-Packard  /   Enhanced by   NTU Library IR team Copyright ©   - Feedback